第9章
这家饭馆做我们这的特色菜,清炖山羊肉呀,羊肉粉呀,好吃得很,你们想吃啥点啥哈。” 菜单是崭新的,绸缎子封面反射着幽幽的白光,唐蘅翻开第一页,发现每一道菜品的后面都没有标价。他蓦地想起临行前徐主任叮嘱过,和当地的人吃饭,一定不能吃昂贵食材,否则之后对方胡诌一个天价出来,他们就成了受贿。 孙继豪咳了一声,把菜单放回桌上:“不着急,这不是人还没到齐么。” “小李马上就过来,咱先点着呀。”老黄殷勤地说。 唐蘅也放下菜单,力道有些大,“砰”地一声响。然后他站起来,淡淡地说:“我去看看学生们。” 老黄忙道:“诶,唐老师……” 唐蘅没理他,径自拉开门出去了。 学生们在一楼吃自助,唐蘅去溜达一圈,看见菜式虽然丰富,但也就是鸡鸭鱼肉之类,才略微放心了些。进来时他注意到饭店隔壁有家小超市,正想过去买包烟,就见一个高瘦的身影推开玻璃门,走进来。 李月驰也看见唐蘅,停下脚步。 “我去买烟,”唐蘅也不知道自己在解释什么,“是黄董把你叫来的?”说完又觉得自己真是虚伪得没劲,故意问这么一句无非为了暗示不是自己把他叫来的,是黄董。可是黄董叫李月驰来,说到底也是因为他。 李月驰点点头:“那走吧。” 唐蘅:“嗯?” “你不是买烟么?” “……哦。” 两人走进隔壁的超市,收银台旁便是放烟的玻璃柜台,烟盒一只挨着一只,花花绿绿,琳琅满目。 唐蘅低头选烟,黄鹤楼,钻石,白沙……他已经很久没见过这么多国产烟,在澳门时,教师公寓门口的便利店只卖洋烟,他从来是胡乱买,胡乱抽。 李月驰站在旁边,不发一言。唐蘅的目光在黄果树和红塔山之间逡巡片刻,最后说:“老板,拿一盒中华。” “要得,六十五。” 他对烟没有偏好,只是突然想起某一年的跨年夜,李月驰去买烟,他跟着,随口说:“抽个贵的吧,学长,我请你――中华好不好抽?”李月驰扭头冲他笑了笑,又带一点不经意的生涩:“那个太贵了,还是红塔山吧。” -- 第7页 倘若那些人知道他和李月驰发生过什么,大概会想尽办法,叫李月驰不能出现在他面前。 唐蘅挤出一句:“不耽误你做生意吗?”转念又想,“哦……你女朋友能帮你看店吧。” 李月驰轻哂:“对啊。” 唐蘅闭嘴不说话了,李月驰也转过身去,一副不欲再多言的样子。唐蘅默然看着他的后脑勺,乌黑的发茬令他想起六年前,那时李月驰的头发比现在长一些,长到――他的手指穿梭在他发丝之间时,堪堪能被遮住。 李月驰忽然开口:“昨天你是不是晕车?” 唐蘅愣了愣,说:“走得急,没带晕车贴。” 李月驰伸手进衣兜,唐蘅瞬间警觉起来,生怕他再掏出一包女烟。 然而快得来不及细看,李月驰把纸盒掷进他怀里,低声说:“贴上。” 是一盒晕车贴。 第一天的工作量并不大,整个上午只走访了两家工厂,一家生产牛肉干,一家生产腊肠。唐蘅和孙继豪带着二十来个学生走走停停,老黄跟在一旁殷勤地介绍着,在他们身后,又跟着随时待命的工厂领导和工人,阵势十分浩大。 “孙老师,您看,这是我们的风干设备,德国进口的,”老黄指着一台机器介绍道,“去年澳门的资金到了之后,厂里才有钱去买。” 孙继豪抱着手臂,笑了笑:“噢,不错。” “那真是!没有澳门的援助,我们这个厂子根本开不起来!” “是的,是的,”一个中年女人凑过来,她穿着厂里统一的绿色工作服,“尤其是我们这些女的,又不能像他们男人出去打工,只能在屋头闲着呀,现在好了,厂子就在家门口,又方便,又有工作了……” 孙继豪颔首道:“这是最好的,扶贫么,肯定要给大家解决就业问题。” 听他这样讲,又有几个工人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说:厂里一个月发九百块钱,比种果树赚得多多了;国家政策好,给他们找了工作;领导,你们澳门真有钱啊……一时间,气氛热烈得仿佛表彰大会,孙继豪大概见惯了这种场面,脸上挂一个波澜不惊的微笑,时不时回以“应该的”“确实”“是的”之类的话。 唐蘅却有些不自在,他们不过是受澳门中联办的委托,来此地考察扶贫项目的落实情况,说白了,他们既不出钱又不出力,一群大学老师和大学生,更和“官员”沾不上边。 这些人热情得近乎谄媚,其实只是因为,他们的调研结果会影响之后澳门政府对此地的扶贫投入。 四处都是喜气洋洋的声音,唐蘅有些无聊地回头,一眼看见李月驰站在人群的末尾。他个子高,肩膀宽,灰色夹克戳在一片绿色工作服之中,显得格格不入。 他侧脸望着一台机器,似乎在发呆,神情难得地柔和。 下一秒,心有灵犀似的,李月驰扭头,对上唐蘅的目光。
相关推荐: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屌丝的四次艳遇
总统(H)
致重峦(高干)
天下男修皆炉鼎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云翻雨覆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吃檸 (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