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可来得巧,咱们都吃过了,让她吃罢。” 王熙凤这边笑着进来,身后跟着平儿,“老祖宗说的我可都听着了。” “你来了。”王夫人见她进来,便问道,“年下府里的节礼都放了么?请年酒的日子可定下了?” “回太太的话,都已经办妥了,拟定请年酒的册子也拿去东府让看过,免得两边重了日子。” 贾母坐在榻上靠着,端过香茶抿了一口,“凤哥儿想得周到,每逢年节里府中事情也多……环儿还没回来么?” 凤姐才在桌边坐下,笑说,“老太太这就忘了,环儿这两日病着,让人传话说等好些了就回来住的。” “哦……是、我也老糊涂了。” 她叹了一声道,“这两年总觉得不如从前多了,一年又一年的过着,竟也到了这个年纪。” 在座众人都出言宽慰,贾母便也笑了笑打起精神来,说这几日要先好好歇歇,过年还得团聚守岁呢。 “也有好些日子没见颦儿了,虽然打发去的婆子回来都说她很好,总归是不在跟前,心里记挂得很,” 鸳鸯立在一旁给她捶着肩,轻声道,“老太太这几日多梦,睡得不太安宁,还是请太医来看一看才好。” 凤姐放下碗筷,漱口用茶,起身坐到贾母身边,“等林妹妹过门了,可不是日日都能见,到时候您就称心了。 “往年咱们都在一处,今年反倒显得生分,我叫二爷给林姑老爷下个帖子,让妹妹回来一趟给老祖宗请安。” 贾母又道,“罢、罢,何必劳动呢,也不合礼数了。”她手上捻着念珠,“倒是上回姑爷托我的事,因这几月不好给耽误了。” 凤姐忙问何事,恨不能为她分忧。 “是为他那学生……” 贾母这几月陆陆续续身上不大痛快,府中诸事也不理睬,每日只和湘云、探春两个说话解闷。 自然也顾不上操持裴录的事了。 林如海更不好来问,一来二去如今已经新年了,翻过这年,裴录就二十六了。 贾母想到此处,便有些忧愁。 凤姐因顾忌着王夫人在不好明说,只得绕着弯道,“这还不好办,找个官媒问问京中适龄的女孩子。他又是个出众的,将来前途无量,各家里怕是抢还来不及呢。” “这也有理……年纪轻轻便高中状元,还是你姑老爷的学生,想来品行也是不错的。” 贾母没见过裴录,只那一次听贾环说起过,生得很是文雅清俊,定然是好儿郎。 忽听得有人传话说琮哥儿着了风寒了,邢夫人当即告辞退下,王夫人见状便同去看望,凤姐也吩咐平儿送些东西去贾琮院里。 见屋内只有几个贾母知心的丫鬟,凤姐便道,“老太太别忧心,姻缘这事儿是天注定,急也急不来的。就像太太前些日子给三妹妹相看的,多好的一个人可惜八字没合上。” “是、是了,我真是老糊涂了……” ……………………………… 腊月十八,贾环在宅中请了一顿戏酒。 贾蓉、贾蔷、谢修、薛蟠还有沈昔和陈文景等人也长久未坐在一处了,趁此时机众人便好好乐了一回。 左右已经是年下,他们只要别玩出格来,家中亲长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贾环的身子没好全,只略在席间坐了坐,又在外头花厅中陪他们看了两场戏便要回内院歇下。 薛蟠也醉了,说话有些大舌头,“环、环儿没事罢、你安心……咱们年后再聚。” “三叔,我送你回去。” 贾蓉起身扶了他一把,二人出了大花厅一路往内院去,李素在后头跟着。 因着今日高兴,他在席间抿了两口合欢花浸的酒,这会子便有些昏沉,“让李素送我就是,你跟他们顽去罢。” “不妨事,我正好出来躲些酒。”贾蓉将人送回了春山居,院子里正好有两个小丫鬟,他看着眼熟,“铃铛。” 铃铛转身看去,便放下了手中的葫芦瓢,朝着屋内道,“晴雯姐姐,三爷回来了。” “好生伺候着,再兑一盏醒酒饮来喂他喝下。”贾蓉不便进这园子,就让李素将人扶了进去,自己回了前院。 贾环并没醉,只是近来提不起精神,和他们在一处顽笑了这半晌就更觉疲累,现下只想睡觉。 晴雯和云翘从屋内出来,见状便忙送他回了二楼,“原就是不能吃酒的,更何况这时节里,还是去歇了罢。” “蕙儿,去拿侯爷的醒酒饮来。” 贾环脱了鞋袜坐在床边,闻言立刻道,“我要喝青梨茉莉花的那个。” 之前有一回,薛玄参加宫宴后回来喝了这个味道的醒酒饮,尤其清甜好闻,他便记住了。 云翘拧了热帕子来给他擦脸擦手,“还挑呢,吃了两口酒这脸都红了,头疼不疼?” “不疼,就是有些晕乎。”他的酒量不好自己也知道,席上的人也都拘着不让他喝,只是看着戏高兴才尝了一点儿。 现下还未过午时,天儿也晴得好,贾环看着窗外明媚的日光,“不多冷,将汤婆子去了罢,有些碍着脚。” 梨木高几上的厚金花鸟镂空缀珠花樽里插着一枝雪塔,熏炉内点着逐梨香,倒是相得益彰。 他躺在松软的被褥里打哈欠,腰间有些泛酸,见另一边枕旁放着薛玄常看的书,便拿过来翻了两下。 不过是一册旧言书,贾环看着无趣,将书又放回去了。 薛玄今日又进宫面圣去了,连礼部春祭的恩赏都是让薛蟠去领的。 他们这样受封荫的勋爵人家,每逢新年朝廷都另有赏银,这领受的是陛下天恩,世族皆以此为荣。 贾家一向都是贾蓉领的,今年正好有他和薛蟠一道去礼部。 往年在礼部关领后都要先拿着装了银子的黄布口袋捧给贾母、贾赦、王夫人等一一看过,再将银子取出,把口袋投向贾家祠堂大炉内烧了,以告慰天地祖宗。 这样沾恩锡福的银子,贾珍一向是先在祖宗遗像前供至正月结束,再分给族中的小辈们,贾环每年都能拿到几锭。 正想着,便听到楼下传来动静,大约是薛玄回来了。 他在席上没吃多少东西,如今却觉出饿了,便趴在床边看向琉璃隔门。 不多会儿,门就被轻轻推开了。 薛玄一进门就见他从床帐里探出脑袋,便笑道,“还以为你睡着了。” 他故意蹙起眉头,嘟囔着,“饿了……” “方才回来的时候经过相国寺,给你带了甜豆糕和百味馄饨。” 贾环立刻换上笑脸,伸手让抱,“我就知道。” 薛玄吩咐人将带回来的吃食拿上来,摆放在软榻的小炕桌上。 百味馄饨物如其名,是由几十种不同口味馅料的馄饨同煮于一锅高汤中,每吃一颗都有不同的口感和滋味。 贾环用勺子舀了一颗馄饨尝,双睫被热气呼得轻颤,“是马蹄馅的。”他又喂了一颗给薛玄,“你吃的是什么?” “似乎是……蟹籽。” 薛玄用指腹给他擦去眼角因犯困沁出的水痕,“好在是你不能吃的,我先尝了。” 吃过馄饨和甜豆糕,贾环又躺到床上去了,心满意足地饱餐一顿,他更想睡觉了。 “近来陛下怎么日日召你进宫啊,往年也是如此么?” 从前他住在大观园,薛玄住在永宁侯府,不相见的日子里薛玄也会告诉他自己最近在做什么,或许不能常常来园子里看他之类的话。 只是那与如今又不太一样了,现下他们日日待在一处,却怎么也相处不够似的。 即便知道他在做什么,贾环也会因为太无聊时他不在自己身边而不高兴。 对此,薛玄心里也很受用,他沉溺于这种被贾环需要和占有的感觉。 “往年也会这样的,年底了总是有许多事要上报回禀,不过今日已经把该回的回完了,明日就不必去了。” 贾环点点头,往他怀里蹭了一下,“陛下再不放人,我都要到日子回荣国府了。” 薛玄心软得不行,伸出手臂将人搂紧,“我也舍不得环儿。” “哼。” 第122章 “回老圣人的话,永宁侯带着小公子来了。” 殿内,水钧与水铮正在陪两位老圣人品茶说话。 今儿是年二十八,京城内外各处都是悬灯结彩的,小孩子们热热闹闹地在街边巷口玩炮仗,时不时吓行人一跳,又都嬉笑着跑开了。 年节里,无论贫穷富贵,都只图一个热闹团圆。 即便是皇宫内城墙上都挂了绣灯彩绸,各宫的宫女和内侍官也穿上了过节的衣裳去领年赏,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 贾环一路过来,眼见天虽寒,人心却暖。 到底是新年来了,所有人都期盼着斩断旧年祟气,来年能有好的福运。 这两日太上皇身体欠安,薛玄特意带他进宫来看望。 “环儿来了,快过来我瞧瞧。” 太后坐在搭了雪狐皮的紫檀扶手椅上,拉过他来细看,“这小脸儿,竟愈发惹人怜爱了。” 贾环淡笑着与众人见礼,“谢娘娘关怀,只是犯了积年的旧症,并不碍事。” 太上皇看着面色尚佳,只是有些懒洋洋地,“都坐,坐下说话。” 女官捧上两盏香茶来奉予二人,又回禀,“晚间陛下会带三位公主来东宫请安。” 皇太后便温声道,“你去吩咐小厨房多做些孩子们喜欢的菜式和糕点,听说令徽这两日咳嗽,再备一品川贝桃胶雪梨羹。” “是,太后。” 水钧和水铮是从启文殿请过安来的,年下里他们身上也没公务差事,又都还未成家,便日日进宫来陪伴祖父母。 “令徽也病了?”水钧放下茶盏,“昨儿才听水溶说他家小锦儿病了,似乎是发热。” 他叹了叹气,难得正经一回,“小孩子真是难养,难不成我和宴川幼时也是如此么?” 太上皇冷哼道,“你满宫里问问,但凡是有年纪的,都知道你幼时多顽皮。” “小孩子心性哪有不顽皮的,能平平安安长大就很好了。”皇太后面上流露出怀念的神色,“一晃这么多年,转眼都到该成家立室的年纪了。” 太上皇抬手点了点水钧,“说起来,上月给你选的几家姑娘,考虑得如何了?” 贾环坐在皇太后这一侧,与他们相对,所以能清楚看到弘王殿下的脖颈耳垂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通红。 “怎么突然说这个……我还没准备好呢。”水钧抿了抿唇,掩饰性地喝了口茶,“孙儿心在社稷,不想耽于儿女私情。” 太上皇拿了个榛子扔
相关推荐:
镇痛
凄子开发日志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蔡姬传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致重峦(高干)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