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抵达,只不过而下车队徐徐,当一刻半钟。” 杜衡心中不解,不是说只经行,并不做停留的,怎的又问起了县衙的距离。 他立马回想了一遍县衙里乱不乱,今早上可把东西收拾了齐整?正当是有些紧张时又听道: “昨夜天寒,陛下身子微有不适,最近之处可有甚么大宅所?” 杜衡晃然明白了过来,他微微倾身同太监耳语了两句。 太监面上一喜,徐徐便行去了皇帝方向。 不过须臾,杜衡便收到了太监的眼色。 杜衡上前行礼询问:“陛下,秋阳县县学即在前方不远处,您可要看看?” “教化是兴盛之基,便去瞧瞧吧。” 前去县学非主要目的,而是在县学的街上,不过几步远就有新建的公厕,瞧见新鲜花样,皇帝势必问上一嘴,随之便能理所应当的前去看看。 于是乎,一众官民就见着皇帝下马,在御林军的护卫之下进了茅房,片刻后出来神清气爽。 老百姓有点懵,随之直呼皇帝亲民,竟然连茅房也亲自探访。 “此般将里坊单隔建出来乃是利民之举,各地当推行才是!” 皇帝出来时抬头看了一眼兴修的还挺不错的茅房,同一旁的随行道:“好生记下,取各地所长,来时回京可整合出法令。” “是。” 擦手之际,燕呈启看了一眼不远处守着的年轻知县:“杜衡,朕听过你的名字。先前呈玦下巡囤兵回京之时,曾赞你正任后让秋阳县大有改观,而今亲临,确有所长。” “好好做官,朝廷需要你这般务实做事的年轻人。” 杜衡干干一笑,这所长不会是指将茅房从里间单独搬到外头吧,往后朝野提起来恐怕也不好听啊。 岂非张口闭口之间都是那个修茅房的? 咳~这赏识方式多少是有点让人抬不起头来了。 “多谢陛下,小官自当尽心竭力为国为君为民。” 皇帝拍了拍杜衡的肩。 官队离城的时候已经快要午时,小小的秋阳县,硬是叫燕呈玦逛了一个多时辰。 若非是县城太小,南巡军队人数过多,不利于驻扎停留,皇帝说不定还会再留一两日。 眼见着官队队伍的尾巴也消失在了官道上时,县中的官吏与乡绅都已是大汗淋漓。 一直弓着的背才直了起来,老腰都给折腾的酸的很了。 瞧着京都官员虽是权势重大,但总见皇帝这身子也是不多吃得消啊,一众规矩礼数也忒多严苛了些。 地方上天高皇帝远的,自也有些好处。 杜衡也感慨,皇帝虽是一呼百应,但也有为难之处啊。 就好比是受了寒半道上闹肚子,碍于面见老百姓还不好回马车里,也不好快马前去县衙方便,得兜兜绕绕的做个面子才行。 连三急都不能自由发挥,实在也是叫人唏嘘。 “可瞻仰到天颜了?” 杜衡默着挥手遣散了紧绷了一上午弦儿的官吏,找到了和秦小满一早约好的酒楼。 “酒楼上视野开阔,一眼就能看到,只不过军队的人看护的紧,那眼神跟刀子一样,叫人不敢多看。” 杜衡端起了桌上的一碗茶水喝了个干净:“你在这头倒是还容易瞧些,我跟在队伍里反倒是局促的很,不敢随意有什么动作。” 秦小满拿着蒲扇给杜衡扇了扇风:“这般威视下可不敢冒头,只要没出什么茬子,顺顺利利的就是最好的表现了。” 杜衡认可的握了握秦小满的手:“而下是当真可以安心等着大选了。” 第117章 五年的总评定对地方官员考课八项做了细致严格的考察。 杜衡自来秋阳县正任之间, 五年任职时间下,县户口从当初的十二村三百六十户人家增至四百五十户,城居人口从四百户增至五百二十户。 合计总人口为增,上升二百一十户。 于人口增减这项, 得评为优。 秋阳县人口递增, 开垦了大片荒地。劝课农桑, 肥田播种, 土地新增五百余亩,三年期至, 已经成为正式的土地。 于垦田分亩这项, 得评为优。 人口土地增长下, 赋税田产从堪堪万两之数增长到十万之数。 于钱谷出入一项上,仍评为优。 除却户籍、田地、赋税三项基本地方官员重要的考核下, 还有漕运水利、盗贼诉讼、教化科举、督查下属、地方治安等五项考核。 这几年杜衡兴修水利、整做官道, 剿匪, 清查贪官污吏,除却教化科举稍为欠缺并未有什么大的作为评定为良外,其余各项均评为优。 另外这几年每年的考课成绩都很优
相关推荐:
乡村透视仙医
秘密关系_御书屋
婚里婚外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交流_御书屋
将军在上
开局成了二姐夫
过激行为(H)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白日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