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推文

漫漫推文> 听见她的眼睛(包养) > 第164章

第164章

体比较好,后面才感染的,熬了两个月就等到了药。” 姜宁后脊梁发寒,“吐肺渣子吗?” 怕吓到她,霍翊深想了下,“没有。” …… 预感没错,极热快要结束,气温一天天下降。 降到45度时,姜宁终于结束酷刑,再次感受到永恒的爱。 豆豆跟狗子同样如此,感觉人都精神了,不再一天到晚汗渍渍的。 安置营迁走了,一部分到农科院底下干活,重新搭棚种植,剩下的人去望湾投入重建计划。 包吃住,虽然住的是临时搭建的窝棚,但每个月能领到工资粮跟积分。 吃不饱,工资粮也不多,只能艰难维持,但重建意味着希望,不失为新的盼头。 难民走了,奥园终于不再提心吊胆。 随着气温缓缓下降,经历过60度高温的他们,面对45度的气温时感觉惬意了很多,抓紧时间积极耕种。 鬼知道后面还有什么灾难,只能尽一切努力多囤些粮食。 …… 何天明思索再三,找上了霍翊深。 “霍同志,你跟姜宁都是有本事的人,小区不少住户遇到问题,我跑了几天也没办法解决,不知你们有什么门路没有?” 伸手不打笑脸人,霍翊深客气道:“你说。” “自从海洋被远古病毒感染,海产品是一口都不敢吃了,但盐是必须品。” 何天明解释道,“极热出汗大,盐消耗得也快,小区很多家已经缺盐了。” 缺盐,饭菜难吃不说,最主要是身体受不了。 轻者疲乏头晕,重者恶心呕吐,尿量减少,再严重的话可能会休克。 可无良奸商得知官方建议停食被污染的海盐,他们立即囤货不出,市场已经炒到10斤粮换1斤盐。 贵就贵吧,毕竟一斤盐省着吃可以用挺久,勒紧裤腰带还买得起,偏偏人家按两卖,囤着继续涨价。 何天明找了几家二道贩子,赔着笑脸商量想买一批盐,谁知好话说尽却被无情拒绝。 有一家倒是愿意,但提出要30斤红薯换1斤盐。 奥园是收了批红薯,但由于干旱高温收成并不好,压根撑不到下一批收获,更别说换盐了。 所以,何天明想问霍翊深有没有门路搞到盐。 霍翊深想了下,“倒是认识两个二道贩子,但不知道他们卖不卖盐,问了再答复你。” “行,麻烦你了。”何天明连声道谢,随即又道:“如果没有盐,顺带问一下有没有种子?” 气温降下来了,而红薯周期太长,如果能弄到蔬菜种子或其他的,或许能解决饥荒问题。 霍翊深只答应帮忙问问,不一定能成。 即使如此,也让何天明松了口气。 回到401,霍翊深将何天明找盐的事说了,“我没答应,你看能不能交易?如果不行,我再回了他。” 两人囤了几万斤海盐,但空间是姜宁的,他不能擅做主张。 姜宁稍作思考,“他想要多少?” “奥园一百多人,即使所有人都想要,顶多每个人几斤就行,多了容易引人怀疑。” 自己囤的,以及零元购,空间有好几吨精盐,所以海盐迟早要换出去的。 只是奥园居民一穷二白,他们手里没有姜宁想要的东西。 不过官方同样早做打算,在海啸之前同样囤积了很多盐跟海产品,那些富人只要有门路就不会缺钱。 所以,海盐在下沉市场才有价值。 几百斤盐,对姜宁来说不过九牛一毛。 白送是不可能的,换多少粗粮也是问题。 换多了,他们肉疼。 换少了,自己是否划算不说,还容易引人怀疑。 得到的太容易,以后只会频频开口。 盐是两人的,姜宁问道:“你觉得1斤盐换多少粮食好?” “现在市场价是1斤能换10斤粗粮,但二道贩子惜售。”霍翊深斟酌道,“要不就按10斤粗粮收,由何天明统计具体要多少,我们的底线是最多每个人不得超过3斤?” 姜宁想想没问题,算是同意了。 至于种子,她也可以给。 玉米种给个5斤,青菜种子嘛……1斤? 黑土花园种了不少青菜,吃不完的任由它们开花留种,两年下来倒是囤了不少。 青菜二代们未必有原种好,但在末世有就不错了,还要什么自行车呢,何况像茄子苦瓜南瓜等种子是绝对没问题的。 种子是稀缺资源,但姜宁决定给了。 不是奔着他们的红薯,而是敬佩末世三年,还有像何天明这样的人。 她做不到,但内心是敬佩的。 有他才有这片伊甸园,哪怕将来搬离这里,也希望他们能过得好。 不过,给出去不让人怀疑,才是真正的考验。 第二天,两人出去转了圈,回来给了何天明1斤盐,“这是他们之前囤的货,你可以先尝尝,确定没问题再谈。” 何天明怪不好意思的,“行,麻烦你们了。” 姜宁有些好奇,“何队长,这家虽跟我家阿深有过命交情,做生意也挺诚信的,他承诺是之前囤的货,但是也没办法检验,真要出了问题,我们承担不起的,不知你打算怎么验货?” 谁知何天明轻松道,“病毒一般都怕高温,到时我用开水煮一两个小时,或是用铁锅炒盐就行。 你们好心牵线搭桥,真要出了什么问题,我也绝对不会找你们麻烦。” 当然,他指的是盐,而不是发生变异的海产品。 这只是他的想法,盐未必就没有风险,但在末世想要活着,本身就是种风险…… 第234章 材料急缺 跟睿智明理的人打交道,就是这么轻松愉快。 姜宁心情不错,告别后回到5号楼。 何天明家也缺盐了,回来拿铁锅将海盐翻炒半个小时,然后用温水泡了杯喝进肚子。 说不担心是假的,但想到是霍翊深跟姜宁给的,起码比自己到外面找的要靠谱。 这几天在外面跑,他见了不少的盐,论成色跟结晶都没有两人给的好,杂质还特别的多。 连着吃了三天,感觉疲倦无力的身体好了不少。 他高兴不已,打开对讲机找两人,想尽量多买一些。 “何队长,对方手里也没多少,原来是要1斤盐换12斤红薯的,阿深跟他们讨价还价,把救命恩情都搬出来了,对方才最终答应让步的,最多几百斤吧。” 这种事还是女人在行,姜宁主动出战,“我尽量替你们争取,估计按每个人3斤量,应该问题不大,价格按市场的走,1斤盐换10斤红薯,这个价没法低了。” 人情用一次薄一次,何天明哪能不知这个道理,连声道谢感激,“行,那就麻烦你了。” 一次能搞到500多斤盐,可把他乐坏了,果然还是姜宁跟霍翊深有门路。 何天明怪不好意思的,但为了让奥园的居民活下来,不得不厚着脸皮,“种子有把握吗?” “有玉米种跟青菜种,估计能凑个几斤出来,但天灾这么久了,发芽率可不敢保证。” 何天明心里有数,陈年种子发芽率低,能找到就烧高香了,哪里还敢嫌弃,连忙答应下来。 确实货源没问题,他没有任何藏私,如实公布消息且接受报名登记。 社员得知能搞到盐,个个踊跃无比,为了能多买点盐,甚至把小孩的名也报上。 没办法,缺盐实在太难受了。 家庭成员比较多的,一家就能囤十几斤盐,省着点能吃好几年。 那边热火朝天,姜宁这边同样没闲着。 空间的种子太新了,骗得过别人可骗不了何天明。 霍翊深扫了些灰尘倒进去搅拌,再反复用手搓着,看起来灰朴朴才罢休。 到了交易这天,两人开着车货车从外面回来,将盐跟种子带回来,然后换走大几千斤红薯。 极热高温长出来红薯就那样,别指望品相有多好,反正也没打算吃,有需求再拿出去换。 挨家挨户来领盐,何天明会不厌其烦告诉社员如何炒盐,“盐是没问题的,但小心驶得万年船,别节约那点柴火。” 种子不多,他尽能做到公平公正,保证每家每户都有。 伴随着第三场雨的到来,官方终于公布详尽的新城建设计划。 建设不是问题,关键是材料急缺的问题。 相关部门征用钢铁世界的材料不假,也扫了其他的建材工厂或门店,可想要把新城建起来,光凭手里的材料远远不够。 紧急时候,只能发动群众的力量。 建设美好新家园,人人都有责任。 缺的材料可以去找,实在没办法的,也可以从废墟里找。 官方有长达30页的详尽材料计划,每种材料兑换积分的数量,新旧所对应的积分又不同。 一项项念,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奥园所在的居委会塌陷了,工作人员随大部队转移,将来会陆续迁往望湾,建议到市政中心了解。 何天明听着收音机,眉头紧皱成疙瘩。 杨伟民心里着急,“老何,你有什么想法?” 新城区建在望湾,离奥园五十公里左右,一旦官方军方撤走,意味着旧城区被遗弃。 虽说城区被震得破败不堪,但还是留有不少建筑,将来极有可能会成为黑恶势力争抢的地盘。 哪怕奥园的人再

相关推荐: 捉鬼大师   小白杨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盛爱小萝莉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烈驹[重生]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