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起来。” 第二天一早,苏合香在新家床上醒了过来。她轻手轻脚地起身,生怕惊动睡在里侧的大妮小妮。 借着窗棂纸透进的微光,穿好衣裳后,想了想,从空间里抓出一把干巴大红枣,这是以前捡垃圾捡到的,虽然包装袋拆开了,但枣子没坏,只是有些干巴。 这座大院子正房坐北朝南,她家租住的东厢房门朝西,出去的大门朝东开在巷子里。她绕到东西方向的巷子里,敞开的院子们看到西厢房门口,一个约莫十岁的小娘子地上练习劈叉下腰, 旁边站着个穿湖蓝罗裙的少女,手持柳枝条,正用汴京官话道:“再下三寸!”那练功的小娘子闻言又往下压,发髻散乱,苏合香瞧见她的泪珠正顺着她的眼尾滚进头发里。 “小娘子叨扰了。”苏合香捏着枣子走近,学着城里人说话的口吻道:“敢问吃水浆衣该往何处去?”说话间瞥见那练舞的小娘子小腿已抖如筛糠。 拿着柳条的少女忙道:“灵儿起来罢。”转头时露出耳垂上小小的银丁香:“婶婶是昨日搬来的东厢住户?” 见苏合香点头,她屈膝行了个万福:“奴家名唤琴娘,这是舍妹灵娘。取水最近是去五丈河,若嫌路远,也有水夫每日辰时来卖河水,两文钱一担。” 苏合香心里盘算着,从这里往约三四百米就是官道,官道旁种了些柳树,过了官道就是五丈河了。昨日来时,见河边青石阶上挤满洗衣的妇人。 “可有井水?”她追问,井水比河水要干净些。 琴娘指向东边:“甜水巷有官井,只是有些远。” 话未说完,正房门突然"吱嘎"一声,走出个系靛蓝围裙的高瘦妇人。 苏合香笑着朝着她点点头,那妇人猝不及防的也回了她一个仓促的笑脸,然后立马低下头去了一个低矮的屋子,大概是灶房。 苏合香忙将红枣塞给姐妹俩:“尝尝灵枣。”她又客套说道:“我家巧云巧月与你们年纪相仿,得空来玩。” 昨日在县衙户房,她给四个孩子重新取了名字,铮远、钧立、巧云、巧月,可比铁柱铜柱大妮小妮听着体面多了。 不过她还是觉得以前的名字听起来顺耳。 回家后,苏合香喊醒几个孩子。一家人简单梳洗后,便挎着竹篮背着背篓出了门。 苏合香边走边回忆,店宅务所在的那条街叫西碳巷,因早年间是卖炭的集市而得名,如今是个繁华地带,卖什么的都有。 脚下的土路渐渐变成碎石头铺就的道路,路旁的房屋也开始齐整起来,与自家所在的染坊巷大不相同。 染坊巷里,各色房屋参差不齐地挤作一团,有青砖黛瓦的正经宅院,也有泥坯做的茅草屋,还有些院子里胡乱搭着棚子。 第86章 邻居 街市上很是热闹。 沿街的摊贩支起炉灶, 叫卖声此起彼伏。有挑担卖水饭(稀饭)的老汉,木桶里浮着米粒的清汤微微晃动。 隔壁的炭火炉上架着爊肉(烤肉),油脂滴落火中, 滋滋作响, 香气四溢;店家门口的屋檐下挂着风干的獾肉、狐狸肉、鸡肉,在晨风中轻轻摇晃。 “娘, 你看那家!”巧月突然扯了扯苏合香的衣袖, 眼睛亮晶晶的。 顺着她手指的方向,只见一家店铺门口支着个烤炉,炉火正旺, 面饼贴在炉壁上, 渐渐鼓起焦黄的泡,香气扑鼻, 像是烧饼。 店家招牌上龙飞凤舞地写着“刘记胡饼”, 旁边是“梁家蜜饯”的铺子, 再隔壁则是一家面馆, 门口热气腾腾的大锅里翻滚着面条, 门口招牌写的大大的面字。 几人早上没吃早饭, 此时闻着满街的香气,早已饥肠辘辘。 苏合香摸了摸荷包, 掏出二十个铜板递给铁柱:“铁柱, 哦不, 铮远,你去买两块胡饼,咱们带着去面店, 再吃碗热汤面垫垫肚子。” 铁柱脸一红,尴尬道:“娘, 以后还是别喊我叫铮远,怪不习惯的……” 大妮捂嘴偷笑:“娘,你以后就叫我巧云吧,我喜欢这个名字。” 小妮也连连点头,脆生生道:“我也一样!我要叫巧月,不要叫小妮!” 铜柱和大哥一样,觉得还是以前的名字顺耳。 说话间,几人已走进面馆,找了张靠墙的桌子坐下。苏合香只要了最简单的三鲜面,胡饼三文钱一块,铁柱买了三块回来分着吃。 苏合香手里的是咸胡饼,表面撒满芝麻,咬一口酥脆喷香,和华国的锅贴烧饼很像。 大妮和小妮分食的是甜胡饼,麦香浓郁,表面烘烤得微微焦黄甜而不腻,味道极好。 小妮吃了半块烧饼后,面条只扒拉了几口,剩下的全推给了铁柱。 “味道怎么样?”苏合香问他们面条怎么样。 铜柱小声嘀咕:“挺好吃的,就是面有些黄,面条里还掺着些麸皮……”其他人也点点头。十二文钱一碗的面,在汴京这地界不算便宜,物价着实不低。 吃完饭,他们采买锅碗瓢盆、水桶扁担、米面粮油时,价格倒还适中,唯独一斤菜籽油花了50文,让苏合香肉疼了好一阵,决定有些物件还是偷偷从华国偷点回来用,不能全在汴京买。另外,蜡烛、棉布等杂物也买了不少,东西太多,索性在车马行租了辆牛车,这才把东西全拉回去。 街上行人越来越多,牛车走得磕磕绊绊,苏合香见状,便对铁柱道:“买得差不多了,咱们回家吧。” 牛车缓缓驶入巷子,蹄声哒哒,引得左邻右舍纷纷探头张望。见是新搬来的一户陌生人家,几个妇人交头接耳,更有热情的主动搭话:“是新搬来的啊?” 苏合香笑着点头应和,一路寒暄着回到家中。 将牛车上的物件搬回家中,铁柱说要去还牛车,铜柱也嚷嚷着要跟去,还说要顺道在街上转转,熟悉熟悉这汴京城。 苏合香略一思忖,点头答应:“行,你俩去吧,记住我昨天说的,莫要与人起冲突。”她又掏出今天特意换的铜钱,给了铁柱50文,让他带到身上备用。 “知道了,娘。”兄弟俩应了一声,铁柱甩了甩鞭子,铜柱则跳上牛车,坐在车上。两人赶着牛车往巷子外走去。车轮碾过青石板,车子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 院子里,大妮已经忙活起来:“娘,我把铁锅养一养。”她说着,从今天才买的肉里切下一块肥肉,在烧热的铁锅里来回擦拭。 原本暗沉的锅底渐渐泛出油亮的光泽。肥肉被擦得乌黑,巧云又舀水冲洗了一遍,接着换了块新的继续擦,直到铁锅彻底吃透了油,摸上去滑溜溜的才算满意。 "晚上吃啥?"巧月扒着厨房门框,眼巴巴地问。 苏合香正在把买来的棉布剪成大块,准备给家里的棉被套上一层被套。 华国的被套太好了,一看就不是手工做出来的。 苏合香笑道:“今天不是买了油吗?晚上烙些油饼子,我瞧街上卖的挺香。再煮锅羊肉汤,天冷喝点热的。” “好!”大妮答应一声,转头就往厨房去。 苏合香把几件旧衣裳叠好,放进新买的杉木盆里。临出门前,她瞧见小妮站在院门口,一个劲儿往外张望,便叮嘱道:“小妮,你就在家帮你姐做饭,别乱跑啊!” “知道了,我就在这儿,不乱跑。”巧月嘴上答应着,眼睛却还瞟着巷子里玩闹的小孩。 苏合香端着木盆往河边走去。 河边铺着几个长条青石板,这个时辰还有三五个妇人在洗衣。木槌敲打衣物的闷响混着说笑声,她刚蹲下,旁边一个穿靛蓝布裙的妇人就凑过来:“你是新搬来的吧?” “是。”苏合香抖开一件褂子,笑着应道。 “住哪家啊?” “房主姓郑。” “啊,是他家的东厢房是吧?前些日子还见郑家婆子打扫呢。”见苏合香点头,她又打听:“你家男人是干啥的?也是当兵的吗?”说着往东边指了指,那边营房的旗杆都能望见杆头。 “不是。”苏合香手里的棒槌顿了顿:“我男人死了。”她说这话时带着礼貌的微笑,声音不轻不重,刚好让周围竖着耳朵的人都听见。 “哦哦!”问话的妇人似乎有些不好意思。 没一会儿功夫,洗衣的妇人们都知道了,新搬来的是个寡妇,带着四个孩子。好在大的那个已经能顶门立户成家立业的年纪了,就是满打满算两三个劳动力,看样子这家人的日子不好过啊。 苏合香也摸清了左邻右舍的底细。原来同院的另外两家,住正屋三间的姓蒲,大儿子在酒楼当跑堂,二儿子给人扛活,老三在禁军里当差,还有两个嫁出去的闺女。 西厢房住着姓李的一家子,夫妻俩带着大闺女原是在瓦子里演杂耍的,如今闺女说了亲,正在家绣嫁衣备嫁,不出去抛头露面了。 河水哗哗地冲着石板,苏合香拧干最后一件衣裳,她端起盆直起腰来,真是失策了,今天买了好几块布料,自己应该把新衣裳做好了再出来的。 大妮在山里有给一家人做新衣裳,只是那布料都是华国的,那布上一个线头都看不到,细密结实,哪怕同样是黑色,都跟汴京的黑色不同。 她觉得太显眼了,干脆一家人穿的是以前的带着补丁的旧衣服,混在这边街坊里倒是不显眼,就是进城去的话还是有些打眼。 还是要抓紧赚钱,最起码明面上一家人得有个生钱的路子。所以苏合香打算先做点小生意。 第87章 小生意 几个妇人见新来的邻居走了, 立马开始闲话起她家来。 “她家儿子不错,人高马大的,长得也周正, 昨晚一家人搬来的时候, 我看到的。”王婶子拧着一件粗布衣裳,眼睛瞟向对面的李婶子:“哎, 你家不是有个闺女吗?” 李婶子手上的棒槌在石板上敲得咚咚响:“我家丫头还想在家留一年的。”她矜持地说道。 “嗐!”张婆子嗤笑一声, 露出几颗发黄的牙齿:“新来的苏家一看就没钱,她
相关推荐:
仙道空间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
珊璐短篇CP文
碧荷衍生文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流萤
南城(H)
薄情怀(1v1)
妄想人妻
南安太妃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