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推文

漫漫推文> 白云出岫本无心 > 第140章

第140章

了大理寺,连带着几个亲眼所见的商贩也被叫去问话了。 这种贵人们都抢着要的稀罕物婆母居然给了自己!吓得七娘子急忙合上布包。 她的眼神不自觉地瞟向正抿嘴笑着的大妮。她生怕婆母给的厚礼会让两个小姑子心生不快。 苏合香将儿媳的犹豫尽收眼底,语气轻松地说:“拿着吧,你的两个妹妹也有。” 七娘子这才如释重负,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连声道:“谢谢娘!那我先放回房里。” 她捧着银镜快步穿过堂屋,推开房门后,将梳妆台上原先那面十分喜爱的铜镜挪到一旁,然后小心翼翼地将银镜放在梳妆台正中。镜面映出她因欣喜而泛红的脸颊,她对着镜子左右端详,这才恋恋不舍地转身去吃饭。 晚饭后,七娘子脚步轻快地跟着铁柱回到厢房。“娘给我买了银镜哎!”她忍不住又重复了一遍,眼角眉梢都带着掩不住的喜色。 铁柱坐在床沿脱鞋,含混地‘嗯’了一声。 他思绪却飘到了白天在集市上听到的闲话。他当时就猜到那胡姬定是娘亲乔装的。可娘亲昨夜去夜市卖镜子,他这个做儿子的居然毫不知情。 七娘子还在絮絮叨叨说着银镜的事,铁柱却一个字也没听进去。自从娘亲搬到后院住后,母子俩见面的时候多数是拿香料,两人有很久没有好好说说话了,铁柱心里突然涌上一阵说不出的滋味。 第121章 眼镜 七娘子清晨和铁柱去熟食店的路上, 远远望见娘家那扇熟悉的大门,她提着裙角小跑起来:“你且先去铺子,我找娘说句话就来!”不等铁柱应声, 她已经一溜烟钻进了院子。 “娘!娘!”七娘子脆生生的声音在院子里回荡。 李夫人正在屋檐下择菜, 闻声抬头,见是女儿又回了家来, 不由得往门外张望, 看看女婿在不在:“你这丫头,怎么又来啦!铮远不会说你吗?” 七娘子三步并作两步跑到母亲跟前,拉了个小板凳坐到她跟前:“不会不会, 我就说一声就走。”说着左右看看, 压低声音道:“娘,婆婆给了我一面银镜子。” “哈!”李夫人眼睛一亮, 立刻会意:“是那胡姬卖的镜子?”这事儿估计内外城没有不知道的。 七娘子连连点头, 兴奋得脸颊泛红:“对的, 红色的边框, 后面还画着牡丹花, 可精致了, 比铜镜清晰多了!”李夫人惊得捂住嘴:“天老爷啊!”她自然知道这银镜如今在汴京城里有多稀罕。 但这还不是最让李夫人震惊的。 七娘子又凑近了些,声音压得更低:“我那两个小姑子也有, 婆母说以后给她们当陪嫁。” 李夫人这回是真的惊住了, 手里的菜差点掉在地上。 当初给女儿说亲时, 她只相中了铁柱家在汴京有套像样的宅院,要知道如今汴京的房价,普通人家几辈子都攒不够一套屋子的钱。 至于铁柱当时没有个正经营生, 她都想好了,大不了让女婿跟着自家男人学杀猪, 再不济从家里拿些生猪去租个铺面,总归饿不着。 哪曾想亲家竟藏着这般家底!李夫人心里乐开了花,暗叹自己真是给闺女找了个好人家,这桩亲事可真是讨着巧了。 “我也没想到我婆家这么有钱。”七娘子眼睛亮亮的,活像捡了个金元宝。她想起婆婆给银镜时那轻描淡写的模样,心里又惊又喜。 李夫人也替闺女高兴,女婿是长子,将来分家产定能占大头。她拉着女儿的手叮嘱:“你可得把婆母伺候好了,说话要温声细语的,可别使小性子。” 七娘子撅着嘴:“晓得啦,娘,我又不傻。不过我婆母才没这么多规矩呢。”说着就起身要往外走:“好啦,我要去店里了,相公该等急了。” “哎等等。”李夫人突然想起什么,拽住女儿的袖子:“你二嫂今早来说,她娘家也在打听你小姑子呢。想托人来说亲,让我先给你婆母透个风。” 七娘子好奇转身:“啊!是景航吗?”李夫人点头:“是他,你二嫂家就这姐弟两人,你小姑子嫁过去也省心。”她说这话是真心的,别看自家儿子多,烦心的事也多。 七娘子干脆道:“那我回去知会婆婆一声。”她快步往外走。 “店里的活你少干点,别把身子累坏了。”李夫子送她出院子,压低声音叮嘱她。到了院门口,见女婿正在院外街边棚下看自己儿子杀猪呢,外面吵得很。 这才放心地转回头,还是小声说:“你要小心身子,”她凑近女儿耳边:“那个...来没来?可有喜了?重活累活都让那两个帮工干,听见没?” 七娘子被问得耳根发烫,跺脚道:“哎呀,知道了!我就是坐在旁边收收钱,连称肉都不用我动手。”她心里又羞又恼,自己才成亲,哪儿就那么快有孕了? 再说起怀孕这事,她心里直打鼓。想起几个嫂子怀胎时的惨状,她就后怕。 难怪爹死活不让六哥在肉铺帮忙,宁可打发他回乡下种地。七娘子暗想,八成是爹听了街坊那些闲话,说什么屠户家杀生太多,损了阴德,才让媳妇们怀得这般艰难。 午后骄阳似火,院子里青石板被晒得发烫,屋内铜盆盛着的冰块正缓缓融化,丝丝凉意勉强驱散了些许暑气。 吕夫子刚给大妮小妮上完书法课。 这时苏合香抱着个锦缎包袱从里屋出来,她解开包袱,一匹正红绸缎露了出来。 “这是上好的杭绸,想劳烦夫子做件绣花嫁衣。” 吕夫子眼睛一亮,连忙用帕子擦了擦手才敢去摸那绸缎,这样的大件绣活平日里都是绣坊里的绣娘才能接到。一般不让外人绣这种贵重衣裳。 她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布料,连连点头:“这料子真好,我一定用心绣。不知夫人可赶时间?”苏合香笑道:“不急的,慢慢做就好。” 说着,苏合香想起什么似的问道:“对了,上次给令堂的眼药水,用着可好?” 吕夫子顿时笑道:“正要谢您呢!我娘用了当天就不痒了,现在见风流泪也好多了。” 苏合香点点头:“有效就好。不如这样,您什么时候带令堂过来一趟?我这儿有个西洋来的物件,或许对她的眼疾有帮助。” 吕夫子感动极了,一时有些语塞,不知道说什么好:“这、这怎么使得。” 苏合香明白自己不是神医,无法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先提前解释道:“眼疾分很多种,我得先看看令堂的情况才能确定是否适用。” 吕夫子激动道:“那下午带她来可好?” “自然可以。”苏合香温声应道。 自从那次眼睛发炎痊愈后,苏合香便养成了个新习惯,在华国的时候总爱盯着路人的眼睛瞧。 这一瞧可不得了,她惊讶地发现华国街头戴眼镜的人竟如此之多!带眼镜的人几乎不分年龄也不分职业。 并且她也发现自己的眼睛现在看远处时,总像隔了层薄纱,但好歹还能看清街对面的招牌。 那日她路过华国街的眼镜铺子,正巧看见一位妇人牵着个十来岁的孩子往里走。 苏合香心念一动,装作要买眼镜的样子跟了进去。 只见店家让孩子坐在一架古怪的机器前,让他看机器里面。然后又往他眼睛上架了个能换镜片的奇怪眼镜,每换一片就问:“现在可看得清?”直到孩子连连点头,店家才把镜片上的数字记在纸上。 接着又带他们去选镜架和镜片,苏合香偷瞄了眼价签,最便宜的也要两三百文钱。最后这个母亲给孩子选了个600多元的,苏合香有些咋舌,眼镜看起来很简单的东西,怎么会这么贵呢? 回去后她就想到网上看看有没有卖眼镜的?以她的的购物经验来说,网购通常比店里便宜。 打开手机,在搜索框输入“近视眼镜”,页面立刻跳出琳琅满目的商品。果然,网上的价格比实体店便宜太多了,最基础的款式只要几十块钱就能买到,贵的也只要一二百。 更让她惊喜的是,在浏览商品时,她发现了那个在眼镜店里见过的神奇设备, 就是那天眼镜店主给那孩子验光时用的工具,原来那东西叫验光插片,她迫不及待地点开商品详情页,仔细阅读说明。 犹豫下,她还是点开了客服对话框:“请问这个验光设备,外行人能用吗?会不会很难操作?” 客服很快回复:“亲亲放心呢~很多顾客都是在家自己验光的哦!我们配有详细的教学视频,只要没有斜视之类的特殊问题,都能自己操作呢!验完光就可以直接在网上配镜啦~”。 苏合香越看越心动,当即下单买了一套最齐全的验光工具,除了插片箱,还配了视力表等配件。 吕夫子下午的时候如约带着她的母亲前来。 吕夫子搀着她娘来到苏合香家时,苏合香有些吃惊,吕夫子的娘看着也就四十出头,但眼睛无神,需要扶着女儿的手臂走路。 简单寒暄后,苏合香就开始给她验光了。 她自己事先反复看了五遍的验光教学视频,还特意把步骤都记在纸上。正规验光该先用机器测个大概,再用验光镜片确定最终度数、轴距这些参数。没有机器的话,就是麻烦些,需要从低度数开始,慢慢调整。 见吕老太太眯着眼,度数很高的样子,苏合香先给她试了400度的镜片。 “能看清吗?”老太太摇摇头。 加到500度时,老太太突然“咦”了一声:“好像清楚些了。”继续加到600度,老太太说已经能看清了,但总觉得还差那么一点。 苏合香想起视频里说的散光问题,又试着加了散光镜片调整。最后验下来,竟要650度的镜片才合适 “现在可还像蒙着纱?”她问道。 老太太抓住身旁女儿的手腕,浑浊的眼里泛起泪光,看着女儿清晰的面庞:“好了好了,清亮了,全看清了!”泪水从脸颊滚落,在粗布衣襟上洇开深色痕迹。

相关推荐: 交易情爱(H)   芊芊入怀   深海gl (ABO)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满堂春   认输(ABO)   痛之花(H)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爸与(H)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