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的炭火,室内暖意融融。七娘子坐在炭炉子边上,好奇地盯着窗户上的出烟管道,眼神里透着担忧。 铁柱掀开铁炉底下的小抽屉,用火钳夹出里面烤得焦香的板栗和小号红薯。 “相公,咱们真的不会被烟给毒死吗?每年都有人点炭盆死掉啊。” 七娘子拽了拽铁柱的衣角,声音里满是不安。她家在临街做生意,没少听说因炭火取暖丢了性命的事儿,眼前这根从窗户圆孔通到室外的铁管道,真能挡住毒气? 铁柱掰开红薯,露出里面金黄的果肉,一股香甜瞬间弥漫开来。 分了一半递过去:“放心吧。管子将烟气都带到了屋外,咱们一点事也不会有的。你尝尝,这红薯烤得多透。” 七娘子用手帕接过,小心地吹着热气,咬下一口,软糯香甜在舌尖散开,和以往吃的红薯稀饭、红薯干全然不同,她眼睛一亮:“好吃。” 而在西厢房,卫婆子坐在炉子旁边,将冻得通红的双手伸到炉子上方烘烤着,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笑容:“暖和,真暖和啊!” 她摩挲着自己的手背,想起往年双手双脚长满冻疮的日子,如今夫人不仅让用热水洗碗洗衣,还给屋里装了这能驱走严寒的宝贝炉子。 她真的感谢当时的自己,要不是她抱着孤注一掷地心冲出去拽着夫人的裤脚,求她买下了自己,这会儿自己坟头草都老高了。 第130章 嫁人 二月初一, 铁柱带着人将精美的螺钿衣柜还有拔步床、梳妆台等大件送到了钱家西卧房。 螺钿衣柜、螺钿梳妆台的花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描金拔步床上雕刻着繁复地吉祥如意图案,大红色帐幔四角垂着的流苏轻轻摇曳。 钱家的过来帮忙的亲友、周边的邻居们都看呆了眼。 他们家的闺女成婚也会定制家具, 大都是在材质上的区别, 没有人舍得去做个螺钿衣柜,哪怕是在汴京, 这也属于奢侈品了。 亲友们议论纷纷:“到底是秀才公啊, 能娶到这么好的媳妇。”光这些家具就几百两了,他们期待着明天成亲那日,会有多少嫁妆。 二月初二, 苏家门前热闹不已, 十八辆朱漆雕花的抬架整齐排列,红绸扎成的大花球在风中轻轻晃动。 七娘子扶着门框, 大腹便便的身形挡住半扇门, 眼中满是羡慕与遗憾:“可惜我这身子, 不然定要跟着去热闹热闹。”大姑子的嫁妆好多, 排场好大呀。 随着一声响亮的 “起轿 ——”, 送嫁队伍浩浩荡荡朝着钱家走去。 钱家门口, 早已围满了看热闹的街坊邻居。 用红绸覆盖的银镜被抬进院子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呼, 有人踮着脚尖, 伸长脖子张望:“哎呦!上面写的是银镜吧?听说这玩意儿现在千金难求!” 在夜市低价买到了银镜的人里, 有那转卖得早的人早就后悔了,就应该压在手里,这会轻轻松松能卖到一两千两。 话音未落, 又有人指着第二个抬架惊叹:“快看那是房契!!苏家还陪嫁了房子啊!”说到底这里只是外城,钱家在儿子中秀才之前, 也只是普通的商户,周围的人家没什么特别有钱的。 房契就算是村里的,少说也要几十上百两,何况苏家不至于陪嫁村上的房契。这价值应该最少千把两吧。 第三抬是田契:“是二十亩的田契。”有那眼尖的已经看到了具体亩数,20亩肯定不可能陪嫁荒地,那最差的下等田也要十来两银子一亩。 这边人在抬着嫁妆,那边有人在后面数着价值多少。 后面是四季衣衫,被褥,首饰,各种调料香料,钱夫人站在门口,看着一抬又一抬的嫁妆涌入,笑得合不拢嘴,眼眶却微微泛红。 她转头对身旁的苏合香感慨道:“亲家母,您叫我们如何担得起!” 苏合香轻握住她的手,目露温柔:“钱财都是身外之物,我只盼她们往后和和美美,比什么都强。” “亲家母放心,巧云来到了我家,我就当家里多了个女儿,必不会让她委屈。”作为婆婆,钱夫人立马给苏合香立下保证。 苏合香笑着拍了拍她的手。 有人掰着指头估算:“这被子一床就得好几两银子,还有这螺钿妆奁都没打开,里面必定也有不少首饰…… 加起来怕是得有三千两吧!” 实际上,四个装衣物的红木箱子里还有压箱金饼各50两,200两的金饼大约值2000两银子了。 人群中议论纷纷,赞叹声此起彼伏:“到底是秀才老爷,这排场就是不一样!” “可不是,苏家这嫁妆,在咱们这块,得排第一!” 而此时,新房内,大妮身着嫁衣,坐在崭新的拔步床上,听着外面的喧闹,脸颊绯红。 昨夜母亲坐在她床边,絮叨到更鼓三响。 “钱家若是敢轻慢你,带着嫁妆回娘家,娘养你一辈子。就算娘走在你前头,也会安排你哥你弟照看你的。” 娘的承诺和床头的嫁妆单子让大妮莫名安心 ,她要钱有钱,要靠山有母亲、兄妹,钱家但凡带点脑子必定不会为难自己。 至于景航,母亲拍着她的手轻笑:“那孩子若是敢对你不好,一纸合离书送给他。” 她对这段婚姻是期待的,却并不害怕,因为身后永远有那个温暖的家。 钱家的婚宴热闹非凡,觥筹交错间,宾客们的祝福声此起彼伏。 宴席散场时,暮色已悄然笼罩汴京,苏合香带着铁柱、铜柱、小妮往家走,灯笼的光晕在青石板路上摇曳,拉长了三人的影子。 苏合香望着熟悉的街道,心中涌起一阵怅然。怪不得时下的人都是重男轻女,女儿嫁出去了,哪怕离娘家那么近,也没法天天回去。从前总盼着孩子长大成家,可真到这一刻,才发现心里空落落的,像是缺了一块。 推开苏家大门,后院的寂静扑面而来。小妮蹦蹦跳跳跑回房间,刚推开门,笑容就僵在了脸上。 大妮的床铺上帘子大开,里面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明明昨夜大妮还在这里熟睡,此刻却已在另一个家,开启新的生活。 小妮的眼眶瞬间红了,跑回苏合香身边,声音带着哭腔:“呜,娘,姐是不是以后就不能回家睡觉了啊?” 她拽着母亲的衣角,眼泪吧嗒啪嗒落下。 苏合香蹲下身子,轻轻擦掉女儿脸上的泪水,将她搂进怀里:“没事啊,等你姐生了孩子,就可以回家小住了。” 她的声音温柔,却也藏着一丝哽咽。 “哦。” 小妮噘着嘴,靠在母亲肩头,望着大妮的床铺,满心都是不舍。 晨光刚染白窗棂,钱氏夫妻就被院子里窸窸窣窣的响动惊醒。钱夫人慌忙坐起身,发髻松散,拉着丈夫的袖子急道:“坏了,不会是新媳妇已经起了吧?” 两人顾不上仔细梳妆,套上外衣便匆匆往外走。 推开房门,只见梅娘正蹲在井边打水。她转头瞧见主家,立刻起身福了福身:“夫人、老爷。” 语气恭敬:“咱家一天吃几顿?平日里都吃啥?我来给大家做饭。” 钱夫人松了口气,捋了捋鬓角的碎发:“就是家常的那些,一天开火两顿。” “啊!” 梅娘的语气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惊讶。 钱夫人敏锐地捕捉到这丝诧异,立刻追问:“你们苏家一天是三顿?” 梅娘点点头:“苏家向来一日三餐。” 钱夫人略作思忖,随即笑道:“那就按照你们苏家的来做吧,不然巧云肯定不习惯。” 她心里明白,新媳妇刚过门,饮食上还是要顺着些,免得委屈了人家姑娘。 梅娘眼睛一亮,连忙应下:“好!” 这正合她意,在苏家时,一日三餐养得她身子康健,如今主家愿意改了规矩,她往后也不用挨饿。 转身进了厨房,淘米、揉面,不一会儿,灶台上就飘出稀粥的米香,铁锅里的面饼烙得金黄酥脆,再配上油炒的咸菜,简单却可口。 大妮在有些认床,总觉得没睡踏实,好不容易熬到天亮,羞红着脸起了床。景航也红着脸,低声说自己先出去洗漱。 梅娘见景航出门,赶紧将早已备好的热水端进屋放在脸盆架上,拧了热毛巾递过来:“大娘子,擦擦脸。” 又伸手去拿床边精美的嫁衣,却在指尖触到绸缎的时候停住,“大娘子,还是你自己叠吧,我这手糙,碰一下就勾起了丝。” 大妮点点头,接过嫁衣,动作轻柔地折叠整齐。 梅娘则打开螺钿衣橱,里面挂满了大妮从娘家带来的衣物。 梅娘凑近大妮,盯着墙角四个带锁的红木箱子,压低声音提醒:“大娘子,你要把钥匙都随身带上。” “嗯!” 大妮应了一声,却在心里暗自庆幸,这些箱子和妆奁用的都是黄铜密码挂锁,无需钥匙,省了不少麻烦。 她知道梅娘是出于好意,但锁这东西,防得住君子,却未必拦得住小人。 阳光渐渐爬上窗棂,洒进新房。大妮望着满室自己的嫁妆,拔步床的雕花、梳妆台的铜镜、屏风上的山水,既熟悉又陌生。她深吸一口气,迈出房门,开始了在钱家的新生活。 拜见完公婆,钱夫人给了她一对玉镯子,随后一家人吃了早饭。 回了房间后,大妮回了房间后一时不知道做什么。便把绣花绷拿了出来,打算绣绣花。 景航见她拘束无聊地样子就说:“走,我带你去瓦子玩。” “我们这刚
相关推荐: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小寡妇的第二春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深海gl (ABO)
仙道空间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带着儿子嫁豪门
妄想人妻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