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推文

漫漫推文> 娇骨 > 第217章

第217章

月二十四 案子了结第二日。 新知县扶着瘦骨如柴的老妇,老妇泪流满面,不断地摸着新知县的手,要跪拜新知县。 新知县慌里慌张,扶着老妇,那手足无措的窘迫模样,完全看不出在堂上厉声疾色的样子。 眼看老妇就要跪下,新知县只好窘迫得连声叫身后的侍从。 他叫:“阿生——阿生!” 一主一仆慌里慌张地将准备跪下的老妇扶好,跟罚站一样,直愣愣地站在衙门前,听着泪流满面的老妇人道谢。 我瞧见了新知县直愣愣站着的模样,觉得好笑。 明明是个知县,怎么还能被一个老妇人给压在衙门前? ——乾帝年间春二月二十五 衙门里告官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的冤情得以沉冤昭雪,击鼓鸣冤的鼓声有时甚至一日里响了数次。 陈述冤情的案子堆满新知县的案桌。 不知是不是因为处理的案子太多,新知县日渐消瘦,原本双颊上还有些丰腴,看上去年纪甚小,如今却消瘦了不少。 直到那日偶然,我看到新知县端着饭碗,被辣得脸色涨红,草草往嘴里塞了几口饭,便不再动筷。 晚间,新知县在偏房,狂吃桂花糕,身旁的侍从给他递水,让他慢点。 我是怎么知道。 因为那家卖桂花糕的铺子是我娘开的。 我娘说最近生意不错,天天都有个侍从过来买桂花糕,一买就是买好几摞。 ———乾帝年间春二月二十八 新知县在考察农田时,亲自下了田,同田中的农户插了秧播了种,在田里听农户说去年收成。 分明是个锦衣玉食的少爷,如今却撩开衣袍,同田里农户一块,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在田里。 面色上是威严的,但实际在回去的路上,谁也不知道,这位一本正经的新知县偷偷揣了一块泥巴,兴冲冲地捏了一块泥人给自己的侍从。 ———乾帝年间春三月十八 新知县判的案子越来越多,许多旁人不敢判的案子,新知县也接了下来,查得水落石出,案子办得十分漂亮。 渐渐的,县里头的百姓也越来越信服这位年纪看起来甚小的新知县。 他们叫那位新知县叫做青天大老爷。 但总有人觉得他们的新知县年轻得很。 于是他们把他们的新知县叫做青天小老爷。 第65章 青天小老爷。 阎鹤翻着泛黄书页的指尖一顿,在满天灰烬中垂下眸子,神色晦涩。 记忆中的小鬼曾绷着脸,亲口对他说过城中的百姓都叫他青天小老爷。 阎鹤心里隐隐约约意识到这些记载意味着什么。 乾帝年间,正是小鬼逝世的那个朝代。 小鬼嗜甜,同书页里的青天小老爷一样,吃不了辣。 阿生,阿生。 正是同小鬼一同长大的水鬼。 阎鹤沉默了很久,手中书页最终再次翻过一页。 ———乾帝年间春四月十二 青天小老爷破了几起大案,惊动了当今圣上。 圣上特赐牌匾赞誉。 衙门无人不欣喜,街坊邻居谈起青天小老爷,个个满口赞誉。 那天,青天小老爷乘坐轿子,卖鱼的走卒热情地塞了一条鱼进轿子,塞完还跪地使劲喊着谢谢青天小老爷救他性命。 轿子稳稳当当地停在街头,外头的百姓也都纷纷停住脚步,感叹着青天小老爷遇事沉稳,气度不凡。 只有轿子里的青天小老爷被活鱼吓得到处乱窜,最后活鱼躺在轿子靠椅上,青天小老爷蹲在地上,跟着活鱼大眼瞪小眼。 那条活鱼同青天小老爷一同回了宅子。 青天小老爷舍不得吃,放在石缸养了起来。 街坊从此效仿,青天小老爷出行一次,轿子里塞满了百姓塞的东西。 活鸡活鸭满轿子跑,带泥的果蔬塞得轿子都放不下。 倒是没人送活鱼了。 大伙都知道青天小老爷将上回那人送的活鱼给养在石缸里,大伙都觉得是小老爷不爱吃鱼。 青天小老爷让自己的侍从一一把百姓送来的东西送回去。 此后青天小老爷就不爱乘坐轿子出门。 但有时青天小老爷同侍从走在街上,总有人觉得他是哪家的小公子,模样俊俏,一条路上能冒出三四个要给他说媒的人。 但我大抵觉得青天小老爷不会在这处娶妻生子。 这处穷乡僻壤,晋升遥遥无期,上任知县正是受不了清贫,才会同乡绅勾结。 金鳞岂非池中物。 同青天小老爷这样的人

相关推荐: 捉鬼大师   总统(H)   烈驹[重生]   差生(H)   数风流人物   天下男修皆炉鼎   云翻雨覆   痞子修仙传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取向狙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