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条巷道和之前的打通了。 他现在试沙土的时候紧着富矿脉来开采。 那些含金量低一些的,他就做好记号,等着没什么淘的时候再回头采这些。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现在这座金矿知道的人越来越多,万一出点啥罗烂事干不下去咋办? * 镇上,柳月芽骑着摩托车到了自己的小店。 林芳和英子已经卖了十多只鸡鸭了。 这两天生意比前些天好了一些,知道的人越来越多,回头客也多起来。 这里面少不了“带货小能手”钱赛花同志的功劳! 柳月芽已经将每天的五十只加量到六十只,每天三十五只鸡,二十五只鸭,卖完就关门! 林芳提着一篮子新出炉的鸭子放到案子上,一个个捡到大盘子里,香味飘出去很远,引得不少人直咽口水。 柳月芽低着头坐在那里数钱,窗口探进来的一个脑袋,“月、月芽,给我来、来一只鸭!” 柳月芽不用抬头,听声音就知道是谁。 柳春妮! 柳月芽虽然讨厌薛金枝和王小翠,但是对于柳春妮倒没什么太大的敌意。 毕竟这个柳春妮没啥坏心眼,不但没有,还有点缺! 但是和柳春妮多热络也谈不上。 柳月芽站起身看了一下窗口处的柳春妮,后面还跟着一个傻了吧唧在拿着小汽车,嘴里发着“嘟嘟嘟”声音的付建岗。 “你要哪只?” 柳春妮闻着香味咽了下口水,“这、这只吧!” 柳月芽示意林芳给称了一下,“二斤五两三,十二块六毛五!” 柳春妮从兜里把钱拿出来一张张数着递给柳月芽。 林芳把包好的鸭子递给柳春妮。 柳春妮拿了鸭子没有离开,看着柳月芽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柳月芽看看她,“你有事就说吧!” 柳春妮看着她小心地说:“那个……我婆婆说、说你要是从她那抓鸡的话,她、她给你一块二一斤……现在鸡场也养了、养了好多鸭……都给你这个价……” 柳月芽现在镇上拿货,每斤白条鸡一斤一块两毛五,陈彩芬知道以后急的直蹦,虽然柳月芽这个价格拿的已经很便宜了,但是她宁愿再少赚点。 柳月芽每天五六十只的要,一天就是二百来块啊! 但是她知道要是自己过来说的话肯定会被柳月芽给撅出去,想着柳春妮和她也算从小长大的。 而且她知道柳春妮这个傻憨憨也不是啥坏人,想着让她来当说客,让柳月芽去她那买鸡鸭。 柳月芽在陈彩芬的养鸡场做过怎么会不了解养鸡场的情况呢? 老付家的养鸡场这两年规模也越来越大,要是两个人没过节,都是一个村的,她肯定会照顾一下同村人的生意。 但是陈彩芬就算了! 她要是从老付家抓鸡她的脑子得出多大的脓包?进水了吗? “柳春妮,回去告诉你婆婆,她给便宜多少钱我都不会去她那买的!” 柳春妮“哦”了一声点点头,“我、我也觉得你、你不会去,我就是……问问……” 她虽然脑子有点不太灵光,但是也知道两个人之间的结估计这辈子都打不开了! 柳春妮拿着鸭子低着头,准备离开,付建岗的鼻子跟着她手里的鸭子不停地动,“媳妇,我要吃!” “回去吃!”柳春妮不敢在路上给付建岗吃,怕回去了婆婆以为她偷吃了。 毕竟这个傻子经常偷着给自己吃的,婆婆心里都有数! 柳月芽看着两个人离开的背影,突然觉得两个人还挺配的,都心眼不多,要求也不高,现在这样还彼此需要着,挺好的! * 转眼到了木耳采摘期的时候,全村都喜气洋洋的,这是很多人第一次搞副业! 不过柞木的木耳段都是三年的生长期,第一年种,采摘少量,刚够回本,第二年盛收,第三年罢,也是采少量。 算下来一根木耳段大概收三至四两干木耳,吴善全现在回收是每斤干木耳六块,他往外卖出是八块。 刚开始种也算短时间回本了,这对一直土里刨食的农民来说已经是非常可行的买卖了! 很多人都后悔当初种少了! 那些没敢贷款的,更是后悔,打算明年开春去贷款多种点木耳段! 等着交完公粮,农闲季节一到,董志成又在大喇叭里喊话,“现在大家公粮都交完了,已经进入农闲季节!知识改变命运!我们的扫盲工作还要继续!所以村委会决定从明天开始,每天下午,我们在原大队俱乐部一楼会议室,开办为期四个月的扫盲班!希望大家踊跃参加!” 四个月的扫盲班,董志成计划着是让大家学会至少2500个字! 之前七十年代生产队的时候村里办过扫盲班,有些是学过忘了,有些是压根没学会! 董志成挨家挨户的动员他们去上扫盲班,特别是那些爱扯老婆舌的妇女。 他觉得这些妇女都是没文化闹的,除了八卦新闻对别的没追求! 学会识字了,没事看看书不比讲究人有意思多了? 董志成找了村小学的几位老师轮流来教,吴善全属于“特聘讲师”,是扫盲班的“灵魂人物”,也就是面子工程。 说出去名头好听,为了争做这个“文明村”,董志成觉得自己头发都要薅秃了! 现在不只金碾子村在努力,现在县里搞的这个评选活动,让所有的村子都行动起来了。 向阳县下面有好几个镇,镇下面又有很多个村子,全加起来大大小小百十来个村子。 竞争大着呢! 第388章 巧了不是 村子里,董志成带着村委会的几个人,在接待着县里的考察团。 县里下来几个工作人员挨个村子走访,看看各个村子的建设情况,既然要评比,那就要公平公正。 晒谷场的位置,县里的几个人停下脚步,这里还是生产队的时候,遗留下来的晒谷场,此时的晒谷场上摆的都是各家的木耳段,一个个架起来,刚收完木耳,还要继续晒太阳喷水,等着明年春天继续采收。 董志成热情地介绍着,“刘主任,您看看这都是咱村的村民种的木耳!现在政策好啊,我村家家都在搞副业!这是我们村的大学生吴善全带来的新技术,现在才种了一季,基本都已经回本了!” 刘主任看着晒谷场上一眼望不到边的木耳段,微笑着点点头,“嗯,不错,整个村子都在搞副业的还很少啊!看来你们村的整体生活水平很高啊!” “那是、那是!刘主任您再看看那边的工厂,这是我村的张桂香同志办的手工编织厂,现有职工已达六十人左右,编织的产品都已经销到国外了!” “那边是老付家的养鸡场,现有鸡鸭差不多上万只!” “刘主任您再这边请……这是我们村大队俱乐部,前段时间又重新修整了一下,里面设有乒乓球室和棋牌室,吴善全同志还在里面搞了一个录像厅,这些都是为了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嘛!” “那边的会议室里现在是我们村正在进行为期四个月的扫盲班!” 刘主任赞赏的点点头,“嗯,这个好!现在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也不能忘了用知识武装自己!别的村子里搞副业的不少,但是重新又把扫盲班办起来的就你们这一个村子!” 董志成一听这话脸都乐开花了,“那是,我们不能忘本,有知识才能更好地学习,光赚钱不行,村里人的各项素质都要提高嘛!” 他现在觉得自己办这个扫盲班简直太有先见之明了,他在心里给自己伸了一下大拇指! 他又接着领刘主任在村子里走,“这是我们的村小学,我们的村民武广旭和柳月芽两口子自己发家了不忘回报家乡,捐钱修整村小学,今年冬天我们村的小学生们都可以在暖和和的教室里上课了!” 刘主任不断地点着头,这小学的校舍看着确实是所有村子里最好的最整齐的。 这个村子里也非常整洁,地上都看不到任何垃圾,每个人见到他们都很有礼貌的点头问好。 无论河边还是大树下都没有三五成群无事可做的妇女,风气不错! 董志成又带着刘主任这些人到了鱼塘附近,“这里是武家的鱼塘,明年林蛙甩完籽以后,就会带着村民们一起养殖林蛙,无条件教大家林蛙的养殖技术!” 之前徐平提出来他们一家养林蛙产量太低,而香江那边的金老板需求量又太大,供应不上,所以让柳月芽去找了董志成,商量着明年在村里广泛推广林蛙养殖技术,他们再进行回收。 这事还没实施,但是不耽误董志成先拿出来炫耀一波。 刘主任的眼睛一亮,“你们村这又是办工厂又是养木耳,明年再全村养林蛙
相关推荐:
修仙有劫
老师,喘给我听
生存文男配[快穿]
寡妇门前桃花多
虫族之先婚后爱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狂野总统
将军夫夫闹离婚
御用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