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推文

漫漫推文> 捡个王爷来种田 > 第333章

第333章

些没有功名的后代子孙,本王都能带着来上早朝。” 第454章 受得起,受得起 吏部尚书被福王呛得满脸通红,又不敢跟他红脸,谁不知道福王是陛下最疼爱的弟弟,就是他们全错了,福王都不可能有错,就算福王犯了错,那也只是轻飘飘的一句惩罚就结束了。 这会被福王这么一怼,吏部尚书脸色是又急又怒还无可奈何。 福王冷笑了一声,就这么转了一圈,每个人都看了过去,最后说道:“人,是本王带进宫的,诸位要是有什么意见,就冲本王来。” 借你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哼。 福王一声轻哼,都懒得理他们。 大殿里沉默了几秒,有人说道:“陛下,哪怕是福王爷也不该无视本朝律法。” 有人带头,其他人赶紧跟着:“是啊,是啊。” 文修易此时就低着头,他知道,还不到他开口的时候。 福王被他们都气笑了。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要跟皇帝对着干,当即便有人站出来说道:“各位大人此言差矣,本朝律法虽然规定七品及以下官员无召不得入宫,但也说过,若有大功之人,自是能上殿的,刚刚王爷也说了,文大人种植新粮有功,如何不能上这大殿?” 立马一群人跟着行礼:“臣等也觉得并无不可。” 皇帝早已经习惯他们你争我抢,这也是皇帝乐见其成的事,毕竟任何时候都需要牵制。 皇帝微微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这个说法。 福王继续指着那些反对的大臣开口道:“你们,谁家如果能一年之内种出几百万斤粮食,哦,不是全国,是一个县,一个县!!!听懂了吗?一个县!本王立马就把这福王的位置让给他做。” 嘶! 福王的话一出,大殿一片沉寂,不少人都发出了低低的抽气声。 几百万斤粮食,一个县?这怎么可能。 皇帝差点没憋住笑,这个弟弟,真的没白疼,当然了,他也不可能真的把福王这个位置给旁人坐,毕竟谁也不是他的亲弟弟。 但皇帝还是配合道:“福王,你说的是真的?” 福王对皇帝行礼:“是真是假,陛下派人一查便知,陛下,不如问问文大人,今年云雾镇的产量,到底几何?” 皇帝直接看向文修易,问道:“文爱卿,你说。” “是。”文修易行了个礼,然后回道:“回陛下,三种新粮,土豆,红薯,玉米,玉米还未到收成,产量暂时未知,但是红薯和土豆今年上半年收成是一百八十二万斤,另外,臣研究的水稻种植收获成效颇丰,这是水稻的产量记录,还请陛下过目。” 文修易说完,从怀里掏出一个写好的折子,双手举过头顶。 “快,呈上来。”皇帝神色激动,都快坐不住了,哪怕再次提及,他还是忍不住的激动。 而众臣在听见文修易所说的半年收成一百八十二万斤时,所有人都沉默了,无论是反对的,还是支持的,此刻都沉默了。 沉默过后是激动,为首的便是那些武将,还有许多年迈的老臣。 有人忍不住询问文修易。 “文大人所言可属实?当真半年产量一百八十二万斤?” 文修易看了问话的老臣一眼,此时满头白发,老态龙钟却精神抖擞,此时看着他的眼神里满是激动。 福王在他耳边低声道:“此人是殿阁大学士,陈阁老,三朝元老了。” 文修易点点头:“下官不敢乱说,若大人不信,可派人前往云雾镇查看。” 陈阁老一个踉跄,险些没站稳,随即快步走出来,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对皇帝道:“陛下,此乃我安南之福,安南之福啊。” 皇帝这会也已经看完了折子,看了一眼陈阁老,既然陈阁老站出来了,刚好趁着这个机会,给文修易弄个封赏,省的这些人再叽叽歪歪的。 当即,皇帝将手里的折子递给了身边的太监,吩咐道:“将折子给陈阁老和诸位大臣都看看。” 太监将折子拿了下去,第一个递给了跪在地上的陈阁老。 陈阁老打开,越看越心惊,越看越激动,双手都止不住的颤抖,皇帝生怕这老头在大殿上一个激动嗝屁了,赶紧给弟弟使眼色。 福王连忙走过去把人给扶起来,顺便安抚道:“阁老,你可千万别激动,冷静,冷静啊。” 陈阁老颤抖着不敢置信的看了看福王,又看了看皇帝,皇帝对他点了点头。 陈阁老瞳孔一缩,皇帝点头,那就代表这些数据是经过皇帝核实了的。 “老夫顶得住。”陈阁老冷静过后,推开了福王的手,然后看向文修易。 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下,已经七十多岁的老阁老就这么对着文修易跪了下去。 “文大人,请受老夫一拜。” 文修易哪敢受啊,赶紧爬起来跑过去一把把人给拖住,没让陈阁老的膝盖落在地上。 “阁老大人,下官受不起啊,您起来起来。” 陈阁老一手拿着折子,一边痛哭流涕:“受得起,受得起啊,文大人解了我安南之困啊。” 这一幕可是把其他人都给弄懵了。 福王趁机在陈阁老耳边小声提醒他:“阁老,咱能先不激动不,还有不少人想使绊子呢。” 陈阁老一顿,脸色瞬间就变得严肃了起来。 不用人扶,自己就站好了,眸色也沉了下来,将手中的折子举了起来,冷声道:“除新粮之外,文大人种出的稻种,一号亩产四百三十六斤,二号稻种亩产五百零七斤,三号稻种亩产七百一十四斤,四号稻种……” 陈阁老说到这里,停了下来,成功看到所有人变了的脸色。 水稻的产量,一直以来都是安南最大的问题,产量不高,百姓拥有的土地量少,种出来的大米产量层次不齐,而大多数好的土地都掌握在富人或者达官贵人的手中。 百姓本就艰难,一年辛辛苦苦下来,收成没有多少,还要交税,剩下的也仅仅只够糊口。 本以为有新粮能改善百姓的生活就已经是惊喜了,却不想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 终于,陈阁老开口说出了最后一串数字。 “四号稻种,亩产九百八十斤。” 第455章 文昌伯还是文昌侯 大殿上再次响起了抽气声,一片哗然。 深藏功与名的文修易被众人注视着,还有些心虚呢,毕竟高产的稻种是从闺女那薅来的,真正本土的稻种一号和二号也就提高了一点点的产量。 有人小声议论,说着这怎么可能。 很显然,这样的结果很多人都不相信的。 毕竟他们虽然不种地,但是谁家手底下没有几个庄子?产量几何他们又怎么会不知道。 这哪里是高产,这是翻了一倍啊。 皇帝看着这些人一个个的被怼的无言以对,心情那叫一个爽。 甚至有武将已经开始跟文修易套近乎了,要不是大殿之上不敢太放肆,他们恨不得现在就把文修易给围起来。 这哪里是七品小芝麻官,这是爹。 一时之间,所有人看文修易的眼神都变了,只怕这位在不久的将来,就要成为京中新的新贵了。 站在文官行列里的孟德看着这一幕,目光阴沉,一直没有说话。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当初瞧不起的废物,如今却成了众人追捧的对象。 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众人的反应,心中冷笑,他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好了。”皇帝沉稳的声音一出,大殿上立刻就安静了下来。 皇帝看着文修易,又看了看文武百官,缓缓开口道:“你们也不必怀疑文大人所言的真实性,因为,福王世子这半年,一直都在文家。” 也就是说,文修易说的是真的,他们可以编,福王世子可不会编。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不敢再开口,那些一直和新粮推广唱反调的大臣也都闭上了嘴,毕竟能站在这大殿上的人都不是傻子,很明显皇帝就是故意的。 之前新粮刚出的时候就轻飘飘的带过,只是象征性意思意思的给了个七品芝麻官,之后便再无动静,原来是在这等着他们呢。 说完了,皇帝才看着文武百官,问道:“众位爱卿,觉得朕该如何嘉奖文大人才是。” 陈阁老第一个站了出来,行礼道:“陛下,文大人的贡献,理应加官进爵,一个七品司农,属实配不上文大人之功啊。” 武将那边一听,立马跟着行礼:“臣等附议。” 文臣这边,大多数都还是和皇帝穿一条裤子的,当即也开口:“臣等附议。” 工部的人赶紧趁机站了出来,工部尚书那叫一个激动,行礼道:“陛下,文大人理应来我们工部才是。” 皇帝点点头,也确实该去工部。 光是粮食就已经让这些人这般惊讶了,若是让他们知道文家还炼出了钢,呵,只怕是更惊掉他们大牙。 只是这炼钢之事,

相关推荐: 先婚后爱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他来过我的世界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   女儿红   朝朝暮暮   被恶魔一见钟情的种种下场   九品道士   蛇行天下(H)   蚊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