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推文

漫漫推文> 哥哥 > 第74章

第74章

出出的都是一些年轻力壮的男人,她们的妻子即便面上不说,心里也开始泛嘀咕。 渐渐的,谣言越来越多,也越传越歪,在有些人的嘴里,好像真的亲眼看见过徐寡妇与人偷情,时间一长,村里的男人为了避嫌也不敢去徐寡妇那儿帮忙了。 最终徐寡妇丢下了一双儿女,跑回娘家再嫁,那两个孩子倒是被亲近些的亲戚收养了,可因为徐寡妇的坏名声,两个孩子一直被村里其他孩子排挤,日子过的并不算好。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唐娘子更加不敢赌了。 可她要是死了,村里人的态度就不一样了。 同为母亲的女人会怪她,唾弃她,觉得她不是个合格的娘,居然舍得抛下年幼的孩子殉情,她们有多不能理解她的所作所为,就会多么同情元哥儿。 男人们会钦佩她,因为这样为丈夫殉情赴死的女子在他们看来忠贞节烈,节妇留下来的孩子,他们自然也会更善待几分。 唐娘子也不知道自己算的对不对,但她清楚,她死了绝对比她活着更好。 当白绫穿过房梁落下,她踩在圆凳上的时候,唐娘子想的最多的依旧是自己的儿子。 元哥儿会怨她吧,怨她就这样抛下他走了。 那就让他怨吧…… 唐娘子闭上眼,蹬翻圆凳,就让她去十八层地狱受尽折磨吧,只求元哥儿余生顺遂,再无烦忧。 ****** “娘——你醒醒!你快醒过来啊!” 唐定元再聪明,也只是一个八岁的孩子,面对着爹娘接连亡逝,他哭的声嘶力竭。 “叔叔婶婶,求你们给我娘请个大夫吧,我会还钱的。” 他跪下来给长辈们磕头,求他们给娘请个大夫,看着这一幕,在场所有人都觉得心酸。 秀才娘子怎么这么傻,丈夫没了,可她还有一个儿子啊,元哥儿还那么小,她怎么舍得抛下这个儿子呢,如唐娘子预测的那样,在场的女人对唐定元心疼又怜爱。 “元哥儿,别磕了,你娘已经死了,她的身体都已经僵了。” 卢苗氏过去拉唐定元起来,这孩子磕地那么用力,头都磕地青紫了,小心别把脑袋磕坏。 “你娘要是活着,肯定也不愿意见你这样。” 唐定元挣扎的厉害,卢苗氏只能加大禁锢的力道。 “可我娘死了,她不要元哥儿了。” 唐定元指着简单布置的灵堂上的两具尸体,“爹娘都丢下我走了,以后谁会心疼元哥儿累了、饿了、渴了、疼了呢?” 众人静默。 “元哥儿,叔伯婶娘们在这儿,以后多的是人疼你。” 村长开口了,唐秀才为人和善,以往村里人找他写信、写对联、给孩子取名他都是不收钱的,大家都受过唐秀才的恩惠,现在唐家就这么一个孩子,他们肯定不能坐视不管。 不过怎么管,交给谁家管,确实是个问题。 村长的话并没有安慰到唐定元,别人的照顾和爹娘的疼爱又怎会一样呢,他依旧歇斯底里的哭,直到背过气去。 “哭昏了。” 王大夫被请来,为唐定元诊脉,这位是真的哭昏过去了。 不过有秀才娘子的前车之鉴后大伙儿不敢大意了,将唐定元抱回屋后又找了两个妇人在一旁看着。 “现在应该怎么办?” 村里一位辈分很高的老人问道。 “且不说唐秀才往日为咱们三档口村做了多少贡献,添了多少光彩,就说现在他们夫妻亡逝,就留下唯一一个孩子吧,咱们村要是不把这件事安排好,恐怕别的村子都会看我们的笑话。” 老人说话的语速很慢,但字字掷地有声,边上的人听了也不停点头。 “唐家在咱们村是独支,没有宗亲,秀才娘子倒是有几个兄弟,可这些年也没见两边有过走动。” 村长环顾四周,“今个儿天一亮就让人去秀才娘子的娘家报个信,不管怎么说秀才娘子死了,娘家总得来个人奔丧,但是大家要做好准备,那边恐怕是不会愿意养这个孩子的,唐秀才只有这么一条根,我也不放心让他们养。” “元哥儿是个好孩子,大家也是看着他长大的,知道这个孩子的性格,绝不是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人群里有人开口。 “是啊,元哥儿可听话了,他念书也好,和唐秀才一样聪明,当年唐秀才就是被一场意外耽搁了,不然现在保不准已经是举人老爷了。” “哎,唐家时运不济啊。” 众人议论纷纷,可谁也没有主动提出要养。 没办法,家里多一张嘴并不是一件小事,尤其唐定元身份特殊,要是养的不好,恐怕还会遭受不少非议,大家再心疼他,也得好好想想。 “唐家世代都是和咱们村老姓联姻的,总能找出几个亲近些的人家吧。” 村长叹了口气,他也知道村里人的顾虑,其实他作为村长最应该主动站出来收养这个孩子,可惜他虽然是村长,家里负累却很多,日子在村里顶多算是中下游水准,唐定元被养在他家,未必是一件好事。 村长私心想让村里几家富户开口收养他,最好能让元哥儿继续念书,他将来要是真能考取功名,那三档口村也就有了靠山。 不过他也明白,这太强人所难了,培养一个读书人谈何容易,自家的孩子都不见得能人人念书,更何况是送与自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孩子去念书呢。 “我家不行,家里六个孩子呢,日子也不宽裕。” 有人摇了摇头,唐定元的祖母算辈分是他姑母,可他家孩子多,最大的两个儿子马上就要说亲了,家里还得借钱办婚事了,哪里还能再养一个孩子。 “不过谁家要是愿意养元哥儿,我家每年出二十斤苞米面,五十斤番薯。” 这显然不够养一个孩子,可也是他们从嘴缝里舍出来的极限了。 算着算着,唐家的族谱已经翻到了往上数第四代祖宗,那位老太太居然和卢家的某位祖宗是堂姐妹,当年还是一起嫁过来的,要不是在场某位老人提起,他幼年时参加过那场婚礼,卢老屠和卢苗氏都不知道卢家和唐家还有这样的姻亲关系。 说实话,这已经是远到不能远的关系了。 养还是不养?卢苗氏要做一个艰难的决定。 第17章 屠夫家的小娇娘17 唐秀才夫妇的丧事办的还算体面,村里人凑了一些钱,给他们定了一口合棺,葬在唐家先辈的坟旁,出于对秀才夫妇的敬重,大伙儿还出钱请了庙里的和尚念经超度,因为秀才娘子是自尽,这在佛教的教义里是要受惩罚的。 秀才娘子的娘家人如村长之前猜测的那样,根本不曾提及抚养长姐遗孤的事,只在丧礼上带着一群孩子出现,吃喝完毕立马离开。过程中,甚至都没有看过唐定元一眼,显然是靠不住的。 处理后事的这些天卢老屠卢苗氏都在唐家帮忙,肉档的生意暂时让卢老大管着,一开始家里人还觉得老两口似乎对唐家的事太上心了,村里不少孩子在唐秀才那里念过书,可也没见人家家里的长辈连活都不干,连日在唐家守着啊。 直到唐秀才夫妇下葬,卢老屠和卢苗氏领着唐定元回到卢家,大伙儿才恍然大悟。 原来唐家这个遗孤,是被老两口收养了吗? 一时间,卢家众人心思各异。 “宝金,你带弟弟回你屋,在别的屋子腾出来之前,弟弟先和你们两兄弟睡,你是大哥,也曾是他师兄,可要照顾好弟弟啊。” 卢苗氏唤来大孙子,将一直沉默不语的唐定元交到他手中。 “哎。” 卢宝金高兴地点了点头,老师和师娘去世后他最担心的就是元哥儿了,现在爷奶将元哥儿领回了家,算是了却他一桩心事了。 “元弟,我带你回房。” 卢宝金牵起唐定元的手,带他走向他和卢宝银的房间。 “你们也过去看看吧,陪元哥儿说说话。” 卢苗氏又对家里其他孩子说道,这显然只是一个借口,为了把人支开,“你们留下,小孩子的事,你们过去凑什么热闹。” 眼看老二两口子蠢蠢欲动想偷溜,卢苗氏赶紧开口把人拦下,接下去的事和他们也有些关系呢。 ****** 卢宝金和卢宝银的房间并不算大,因为这顶多只能算是三分之二间屋子,还有一小半是卢秀玉的房间,中间砌了一堵墙,将原本的房子隔成两半。 因为没有提前知道唐定元要过来的事,卢宝金兄弟俩的屋子也没收拾一下,显得有些脏乱,卢宝金脸上有些羞赧,估计觉得让小师弟看到自己邋遢的小窝有些丢脸了。 他们两兄弟都不是细心的人,只有他们娘刚帮他们打扫完房间的那几天屋子才是整洁的,时间一长,东西乱丢乱放,起床也不叠被子,看上去比狗窝也强不了多少了。 “你的东西就先放在这个柜子里吧,等爷奶给你收拾好了屋子,你放东西的地方就宽敞了。” 看唐定元脸色平静,并没有笑话他的意思,卢宝金松了口气,然后加快手上的动作,将那些放在炕上、书桌上、椅背上的衣服裤子一股脑塞到樟木箱子里,又将柜子里稍微空些的那一个腾出来,暂时给唐定元放置东西。 “谢谢。” 唐定元开口了,这是他来到卢家后说的第一句话。 可能是哭久了,唐定元的声音无比沙哑,就像被粗纸磨砺过一样,滋啦滋啦的,听地人耳朵发麻,卢宝金还记得,以前元哥儿的声音是那么清润舒朗,像是唱歌一样好听。 “那个,需要我帮忙吗?” 卢宝金有些手足无措,家里的弟弟妹妹都是皮猴,耐摔耐打,从来也不用他这个大哥看顾,可元哥儿不一样,卢宝金总觉得元哥儿和他们不是一路人,他更清贵矜持,小小年纪就已经像是学问高深的读书人了,让他深怕自己言行上有过世,冒犯了他,根本就不敢拿他当孩子看待。 以往只有在对待二房二堂妹的时候他才有类似的感觉,不过对乖宝的时候倒不是敬怕,而是这个堂妹太过精致可爱,她就像是一个精美的陶瓷娃娃,他那么五大三粗,好像离这个妹妹近一些就会把她摔碎一样。 家里人都觉得他对二房的堂妹最冷淡,以为他是受了他娘的影响,实则不然,除了嫡亲弟妹外,卢宝金最稀罕的就是这个漂亮的堂妹了。 只可惜,他只敢远远的看,离近些就紧张地说不出话来了。 正因为这样,一直没有人发现他的真实想法,就连卢宝宝本人也以为大哥不喜欢她呢。 “不用。” 唐定元摇了摇头,他带来的东西并不算多。 他爹娘的东西大多都烧了,只留下一个荷包和一个束发带,荷包是他娘亲手缝的,已经用了好

相关推荐: 她太投入(骨科gl)   沦陷的蓝调[SP 1V1]   将军宠夫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缠绵星洲(1v1虐爱)   《腹黑哥哥。霸道爱》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偏执狂   生存文男配[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