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刻,她就会再次被掩埋在泥土里。 身上的蓑衣早就被雨水淋透了,被草木胡乱伸出来的枝丫四分五裂,雨水糊了一脸,让人根本睁不开眼睛。 从他们所处的位置往城里走,顺利的话还得走上大半天,下这么大的雨,天黑前能到城门口就不错了! 连穗岁临出发之前,百姓们给她凑了两块儿干饼,她带上的不是干饼,而是大家的希望! 辰州府的府衙里,众人的脸色也都不好,底下各个县的县令都给知府递折子请求支援,但是他给朝廷上的折子石沉大海,朝廷不仅不体会他的难处,还下令催他给朝廷派出去平定暴乱的将士们凑粮草。 他上哪儿凑! 雨下个不停,再不停,知府头顶上的官帽也不一定能保住! 王知府急得团团转。 “派人去城里各位大户家里借粮的人回来了吗?” 涌进辰州府的难民那么多,他要是连一顿饱饭都不能供应,辰州的百姓迟早,也会暴动! “没有。” “大人,外面有一女子自称是九王妃,点名要见您!” 第572章 “什么人也敢冒充九王妃,赶出去!” 换成以前,王知府会毫不犹豫把人撵走,总有灾民不走正路,想歪点子,冒充各种皇亲国戚! “慢着,把人请进来!” 都这个时候了,大家都在饿肚子,就是皇上来了,他也变不出粮食,谁也别想骗到一粒米!来一百个骗子也不怕,但万一真是九王妃呢? 九王爷在前线打仗,万一错过了重要的指示,他岂不成了罪人? 头顶总算有一片瓦能避雨了,连穗岁把蓑衣脱掉,拧着衣服上的水。 “你跟我来吧。” 府衙的差役也觉得她不像是九王妃,哪儿有王妃穿着平民的衣裳,独自一人前来府衙,他家知府大人怕是要失望了。 连穗岁不知道差役的心理活动,她琢磨着等会儿怎么说能让知府相信她的身份,又该从哪里筹集粮草应对难关。今年春上去丽都督军时,他们经过辰州府,连穗岁记得辰州府的知府叫王鑫? 虽然名字里有好多金,但他本人官风清正,他们没有张扬,王知府也没有刻意巴结,所以他们并没有见过。 不知道该怎么自证身份…… “王知府。” 差役领着她到客厅,侧身让开请她进去,客厅里坐在主位上的应该就是王鑫。 见连穗岁身上的衣服贴身,王鑫吩咐下人去拿了件披风。 客厅里还有别的人,估计是他的幕僚或者是府衙里办公的其他人。 连穗岁道了声谢。 王鑫开口问道:“你说你是九王妃,可有证明?” 连穗岁摇头。 “丽都兵变,我跟王爷走散了,我是随着灾民逃到这里,本不欲打搅王知府,只是如今突发大雨,百姓们没有口粮,没有干净的饮水,我怕引发瘟疫,特意来提醒王大人一声。” 王鑫还没有想到这一层,他只是发愁借不来粮草,怕百姓们暴乱。 辰州府还好一点,战场不在这里,百姓们吃草根树皮也还能坚持一段时间。 前线若是也下这么大的雨,掩埋在土里的尸首被水泡过,被野兽啃咬,现在天气热,极容易引发瘟疫。 “还想请王大人给前线军中送个信,让在前线的将士们注意防范!” 连穗岁上来并没有要求吃喝穿戴,而是担心百姓们担心前线的将士,她的身份王鑫已经相信八成了。 “听闻王妃医术高超,能不能请王妃给我们展示一下,也好证明身份。” “若有冒犯,还请王妃恕罪。” 连穗岁取出银针,给在场众人展示了一下飞针的技术。 “应该的。” 银针上一刻还在连穗岁手中,下一瞬就扎在旁边人的眉心处。 连穗岁解释道:“这位先生应该很久没睡好了吧,今天晚上回去可以睡个好觉了。” 被她银针扎中的那人只觉得醍醐灌顶,身体里的气都往上涌,让他疲惫不堪的身子一下子轻松起来。 “多谢王妃!” 只有亲身感受才知道这一针有多妙! 旁人虽然看不出这一针有多高明,但是能看出同伴的状态跟刚才完全不一样,一眨眼的功夫从面容苍白浮肿到面色红润。 连穗岁本以为还要费一番功夫才能证明她是九王妃,谁知道王鑫激动地对着她行了一礼。 “下官见过九王妃!” 这么轻易就相信她的身份? 王鑫解释道,“王妃有所不知,您的名声已经从京城传到我们辰州府了,传闻中,九王妃一手飞针出神入化,刚才是下官有眼不识泰山,还请王妃恕罪。” 连穗岁不知道夏津的人在京城挑拨,百姓们自发地帮她说清这件事情,但是整个大楚的官员们都知道,她现在已经名扬天下,有她出现,或许能解了辰州府的粮草之围。 “快,快派人去城内通知各大家族,九王妃在县衙,要是想请九王妃上门看诊,就准备好柴米油盐!” 连穗岁:“……” 王鑫显得十分激动。 “王妃来得可真是太及时了!下官正愁筹集不到粮草,王妃不介意下官用您的医术换取粮草发放给百姓吧?” “到时候,下官可以派人跟灾民们说清楚,这粮草是王妃筹集的!”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连穗岁还能说什么。 再说了,要是她的医术能换取粮草,不用别人提,她自己都会这么做! “不介意,一切都是为了百姓!” 王鑫这人脑子挺活,他要是肯用心钻营,绝对不止做到知府,肯定还能往上再走走,但他这么多年,一直在京外,且默默无闻。 连穗岁沉默了,好官都得不到重用,不过像他这样,能顾好辰州府的百姓也很厉害了。 “来人,快去给王妃准备吃的,在准备一身衣裳!” “请王妃先下去休整一下,下官去联系安排!” “那就有劳了。” 连穗岁跟着下人去梳洗,简单吃了点东西,她放心不下跟她一起逃到辰州府的百姓,必须尽快跟王鑫说一声。 “王妃,知府大人请您去前厅看诊。” 看诊? 连穗岁没带自己的药箱,她就随身带了几根银针。 可能是县衙有人生病了吧,应该不是什么大毛病,算了,不急这一时,去前面看看。 到前厅才发现现场比她想象的热闹。 “王大人,我们府上已经准备了一万担粮食,只要能治好我祖母的病,我们愿意再捐一万担!” “王大人,我们先来的,先去我家!” “这位就是九王妃吧,我爹卧病在床多日,寻常的药方吃了根本不管用,您跟我走,府上正在准备粮草,等您给我爹看诊完,我们立刻将粮草送到府衙!”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开始抢人,大家都在说话,连穗岁越过把她围起来的人看向王鑫。 王知府捋着胡子笑得开心。 “这样吧,王妃一家一家跟你们回去看诊,你们先把粮草运送到府衙,百姓们等不及。” 王鑫从头到尾没有问连穗岁的意见。 他绝对比表现出来的奸诈。 “王大人,我有个条件。” 王鑫有些心虚,急忙询问道:“王妃有什么条件尽管提,下官能做到的一定帮您做到!” “筹集到粮草,请王大人先派人去安置流民的村落赈灾,他们已经三天没有吃过一口饭食了,又被大雨冲毁了草棚,再没有饭吃,恐生暴乱。” 王鑫重视起来。 “下官这就派人过去赈灾!” 第573章 “还有,给我准备个药箱。” “王妃,您去我们府上,我们府上什么都有!” 一个长相略显油腻的中年男人猥琐说道,让连穗岁脑海里情不自禁蹦出那句我家的床又软又大…… 魔怔了! 九王妃在辰州府,最先得到消息的是辰州府最有头有脸的显赫人家,后面一些当地的世家豪绅也都得到了消息。 连穗岁的医术并不是浪得虚名,在有些人观望的功夫,连穗岁后面几天的档期都排满了,忙活几天,她狠喘了口气,在辰州府,竟然比在京城还忙。 在小地方,医者的名声往往比医术还要重要,就像是奢侈品,并不是奢侈品本身的价值有多大,而是拥有了这样东西,代表着身份地位,代表着实力。 除了一开始看了几个疑难杂症,后面请她过去的人家,家中的病人只是常规的毛病,她也很轻易地就帮他们治好了,但是大家敲锣打鼓给她送锦旗,送粮草,将她的名声又捧了一个高度。 让一向低调的她有点不适应。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名声太旺,会带来一系列的好处,但是也将她架在火上烤,万一有一天,她跌下神坛,那些人现在怎么捧着她,将来就会怎么拉踩她。 不过事到如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王大人,粮草筹集得如何了?” 雨在第五天停了,只是各处的路都断了,衙门里正动员百姓们挖路,往再去运送粮草。 “回王妃,此次共筹集到粮草五十万担,药材也有几十万斤,下官留了本州府需要的数额,剩下的准备派人送往前线。” “王妃放心,王妃让下官给军中的提醒,下官已经连发了几道公函,也告知了九王爷您在辰州府。” 连穗岁嗯了一声。 王鑫突然对着她行了个大礼。 “王大人这是做什么?” 连穗岁放下药箱,急忙去扶他。 “下官替百姓们叩谢王妃,若不是王妃,下官根本借不出多少粮草。” “王大人谦虚了,纵然没有我,王大人也不会放任百姓不管,定然能想出解决办法。” 王鑫笑道:“若没有王妃,下官不会这么轻易就筹集到这么多粮草,能让县衙腾开人手去赈灾,王妃功不可没。” 这倒是真的。 连穗岁每日奔波,累得连话都不想说。 “其实,王爷在前线,军中缺粮,王妃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筹集粮草。” 站在官场的立场,王鑫不该跟她说出这番话,但他跟京城那些从来看不见百姓疾苦的官员们不同,他出生于乡野,从一个小小的县令,爬到如今的位置,他见得最多的就是民间疾苦,打仗,天灾,苦的都是老百姓。 关键时候,朝廷还不如一个弱女子能靠得住,王鑫忍不住提醒道:“王爷在前线卖命,后方的补给与风向舆论的控制也很重要。” 老百姓不在乎谁当皇帝,只在乎皇帝能不能让他们吃饱饭,能不能让他们少一些苦难。 京中皇子之间的争斗,官派之间的争斗,他看得清清楚楚。 他说得很隐晦。 连穗岁询问道:“王大人为什么帮我?” 王鑫自嘲一笑。 “下官不是帮王妃,下官是帮百姓。” 前线九王爷与秦家军将士们在拼命,后方的朝廷,却在想方设法克扣他们的军需,那么多人,却连一个小小的起义都镇压不下去。 说出去,就连他这个无关的人都替前方的将士们心寒! 连穗岁朝他福身。 “多谢王大人提醒,我知道了。” 这次谈话,两人之间形成了一股默契。 王鑫替她写了一封引荐书信,将她推荐到隔壁州府,用了同样的方法筹集到不少粮草送到前线。 楚知弋军中的粮草危机,一下子就解了。 收到连穗岁报平安的书信,他的唇角一直没放下来过,多日来藏在心底深处的担心也放下了。 在大局面前,他不能分心,不能赶去救她,在她失去踪迹那几天,他每日睡不着,害怕她落入敌军手里,害怕她遇上流寇,遇上意外,担心这辈子再也见不到她…… 知道她在鬼谷,他的心放下了一半,提起来的另一半是担心唐琼安伤害她。 他的岁岁,从来不会向他喊苦喊累,从来不会向他抱怨,也从来不会拖他的后腿! 这辈子,他欠她很多。 “主子,如今粮草充足,可要招兵买马?” 楚知弋把连穗岁的信放在桌子上。 “不用了,已经有人去做了。” 谁? 疏影扫了一眼信上的内容,惊讶道:“王妃?” 连穗岁筹集粮草救济灾民,在百姓中的声望很好,她出面招兵买马,效果显著。 “新兵需要培训后才能上岗,让沈成隽接手罗纹的任务,调任罗纹去配合王妃训练新兵!” 疏影激动起来。 “是!属下这就去!” “把小桃他们几个带上,一起去找王妃!” 疏影应了一声。 楚知弋掩饰不住好心情,从今天开始,局势要反过来了,他也准备好反扑。 “王爷,该收网了!” 下属前来禀报,夏家军已经跳进陷阱,现在收网,能让对方跳进来的兵马尽数留下。 楚知弋勾唇。 “那就收网!” 山谷两侧突然落下巨石,将出路的退路全部堵住,置身在山谷里的兵马就像是翁中的鳖,无处可逃。 将士们搬起早就准备好的山石往下砸,巨石从天而降,从将士们身上碾过去,直接将人碾成肉饼,惨叫声,哀嚎声,最后归为平静。 楚知弋站在高处,睥睨众生的画面成为了谷中的将士们最后看到的画面。 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后悔看轻了楚知弋,觉得以前的战神也不过如此,他们大意了,着急抢夺功劳,却误入了对方提前布置好的陷阱。 八百里加急送进皇宫。 “蝎子谷大捷!” “蝎子谷大捷!” 传信的驿兵沿路高喊入京,最终倒在宫门口。 “蝎子谷大捷!” 他人倒在地上,却用力举起密封的奏报。 奏报传到龙案前,宸帝迫不及待打开,随即表情复杂。 “皇上,战况如何?” 他久不言语,众臣深思后,有人开口问了一句。 既然是大捷,应该是好事,皇上的脸色为什么这么难看? 第574章 宸帝回过神来,面上神情莫名。 “九弟不费一兵一卒,剿灭敌军三万人马。” 蝎子谷地势特殊,南北走向,两侧石壁犹如从中间裂开一般,山势高耸入云,想要在此地埋伏,要至少提前一个月开始布局。 且山谷很长,绵延几十里地,别说三万人,就是再来两万兵马,也得折在这儿。 双方打仗,楚知弋是慌不择路,临时逃往这个方向的,事发前,夏家这边的将领也有人提出怕有埋伏,但是很快又放松警惕,凡是行军打仗的人都知道这个山谷,一群残兵能布置什么高明的埋伏不成? 夏元正下令停下不准前进,却架不住底下那些仗着辈分的将领不听他的,执意下令前进。 如果不是他坚持,五万人马全部涌进去,现在的损失会更惨重。 夏家的军营里一片愁云惨淡。 从开战以来,他们跟楚知弋大大小小打了几十上百场了,但每次都有种无力感,他们遇上的都是小股兵马,对方完全是不要命的打法,一千兵马,能留下他们三千人五千人。 就算最后全歼敌军,报上去,都算不上捷报。 三万人马对他们来说并没有伤到根本,但却给了楚知弋扬名的机会,对方不费一兵一卒,损了他们三万将士。 从此之后,楚知弋再回神坛,而他们会军心涣散…… “传令下去,费斌贪功冒进,罔顾军令擅自行动,致使三万人马尽数葬身蝎子谷,他罪不可赦,特除去他身上所有职位,以普通兵将发丧,费家若想要尸首,需持父亲军令,自己派人来领!” 人都已经死了,却冷脸最后的体面都不给,夏元正是真的动怒了。 “大公子,人死如灯灭,您这么做,未免太不给费家面子。费家要是闹到王爷面前,再有蔺氏在旁煽风点火,万一王爷怪罪下来,对您很不利。” 白坊深知他处境艰难,但还忍不住劝了一声。 夏元正深思道:“先生的话,我何尝没有考虑,只是我本就年轻,又没有行军打仗的经验,军中的叔伯们哪一个都是身经百战,我本就不能服众,似费斌这样心中只有二弟
相关推荐:
生存文男配[快穿]
她太投入(骨科gl)
角色扮演家(高H)
宣言(肉)
大唐绿帽王
《腹黑哥哥。霸道爱》
下弦美人(H)
倒刺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