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推文

漫漫推文> 取向狙击 > 第101章

第101章

碑。 石碑上,刻着一列苍劲有力的字体:“我们终将回到故乡”。 第222章 “苏珊传奇” 格里先生从未听说过因纳得立有什么称得上是“传说”的英雄,他的书房里放的传奇类小说,主人翁要么是王都的天之骄子,要么是大贵族之家出生的优秀后代,而这些都跟因纳得立没什么关系—— 直到一百多年前,因纳得立还是个总人口不超过二十万的不毛之地,马匪猖獗、盗匪横行,仅有贵族们的农场庄园能保证基本的太平。 这种混乱的状况,一直持续到巴特莱斯家到来。 巴特莱斯家的先祖、英明神武的阿德拉一世赶走了上一家领主,养兵蓄马、消灭了领地内大部分的山贼强盗,因纳得立才算是从频繁的匪患中解脱出来,人口迅速繁盛,城镇也发展到了大领地应有的水平。 在因纳得立活得久一些的年长者们看来,阿德拉一世和二世都应当是因纳得立的英雄,但这种认知也就只在因纳得立领内能得到认同。 出了因纳得立,其它领地的人们可不认巴特莱斯家是谁——没到五代的暴发户之家,也敢自夸先祖荣耀?先把伯爵封号弄到手再说吧! 因纳得立不配拥有荣耀,更休提什么英雄不英雄,这是格里先生在市政厅秘书司工作的经历告诉他的——有大贵族背景的行商、与北城工厂区有生意往来的外地客户,来到因纳得立时,看这块土地和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那种大地方的人来到小地方“参观”时稀罕轻浮的神态,是没法儿隐藏住的。 格里先生从城市去到乡下、看望居住在小镇上的父母时,他对镇上的人和街道,也是这种高高在上的态度。 也正因如此,格里先生才会将他的儿子送到王都去上学——虽然念的只是三流私人学院,但那好歹是王都的学院,至少能让他的儿子认识一些大地方的人。 在因纳得立领地内,有着五十金币的高额年薪和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的格里先生,是从未为自己出生于因纳得立而自豪过的,他的家乡实在是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值得夸耀的地方。 过着这种习以为常的人生的格里先生,看到周报上头版头条那满篇的对“因纳得立传说中的英雄”赞誉之词,可别提多惊愕。 周报第二页,是三张清晰度都相当高的黑白照片,呈现的是亡灵们找到四位英雄骸骨时的场景。 除照片外,还有大量的文字说明,比如第一位在石碑附近等待同伴两百余年的韦伯斯特,在发现他的照片下讲述了他的生平经历,如何在两百多年前的新历801年应征参军,如何在巴赛洛河河畔英勇作战,如何奋不顾身参与诱敌行动、为了保护莱茵王国而拼上性命。 第二幅照片下,周报记者花了大量笔墨来介绍埋骨于山脚下的因纳得立英雄苏珊、登载了大量有据可查的生前信息,描述了这位勇敢的、出生于纽因镇的女战士是为了什么而披甲出战,在巴赛洛河战役中如何表现出色、先后被多本那个时期的传奇小说收录,诱敌作战中又如何为家乡的人民着想,说服军队高层将敌人引进塔兰坦荒原…… 格里先生一脸难以置信地盯着这张照片和照片下的大段文字,看了很久,很久。 苏珊·肯雷迪森这个名字他有印象,他书房里的传奇小说,成书在新历八百年之后的有好几本出现过这个名字。 但这些传奇小说要么是以猎奇的方式来讲述这个罕有的女战士,又或是用这位昙花一现的女战士悲壮的命运来抒发感怀主角的处境而已,从未正面描写过她! 格里先生甚至不知道她是因纳得立人,还是和自己出生在同个镇子的同乡! “这居然是真的?真的有这种事?” 困惑的格里先生看向第三页,这一页用满版的篇幅刊登了一张巨幅彩色照片,照片里的场景是新领主查理·雷克斯亲自出面,在一大群人的拥护下,郑重地从亡灵手中接过四位英雄的遗骨。 格里先生呆了呆。 昨天……他似乎是从市政厅的办公室里看到楼下有这么一幕来着…… 雷克斯的身旁,还有前秘书司的同僚在里面,那个无底线地投靠了雷克斯的背叛者…… 格里先生忽然感觉胸口发闷。 秘书司的工作经验告诉他,这是一件会名垂青史、传播全国的大事,但却和他没什么关系。 这感觉就很糟糕。 也让格里先生隐约有些后悔。 他为什么不学一下那个背叛者的做法呢,这样的话,也许他的儿子就能在王都的报纸上看见他了。 强行把难受的感觉压下去,格里先生将周报翻到第四页。 这一页全是文字,周报记者(其实是赵蓁蓁操刀)深入地、声情并茂地描述了四位战士在新历801年那场战斗里面的具体表现和主要功绩(其实是从多本传奇小说里面摘抄的内容),又用悲痛的语气描述了一番亡灵们发现四位战士遗骨时,两位还留有残存意识的英魂交代的“遗言”内容是如何悲壮。 塔兰坦的亡灵们在荒原深处发现英雄遗骨时,韦伯斯特和苏珊的残魂还因强烈的执念留在这个世界上,直到亡灵们承诺将他们送回故乡,他们才放心地交代“遗言”、安心地进入长眠——这种事情搁在这个异界是完全有发生的可能的,民众基础很广! 一点也不瞎编!谁来了都挑不出刺! 反正四个平民战士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也确实是为了保护莱茵王国参与了诱敌计划、埋骨于塔兰坦了! 除非西方死亡神系的正神派出神使跑到亡灵们声称的发现点去调查,否则绝不可能被揭穿! 稳得一匹! 两个老阴比编的“任务剧情”连久经狗血影视剧考验的华夏玩家都能感动一把,拿来进攻这个异界的土著居民可谓无往而不利,至少格里先生这个“小布尔乔尔”就没抗住。 无论是生前高喊着“让我们的灵魂在故乡重逢”毅然自杀、让同伴没有心理负担地逃走的韦伯斯特·杰克,还是死后浑浑噩噩中也坚持着要找到战友一起回家的苏珊·肯雷迪森,都让格里先生没法儿控制住感情。 在夫人、女管家和女仆三个女人惊愕的注视下,格里先生用报纸挡住泛红的眼眶、躲进了书房里。 这个早上,被周报头版头条击溃情绪防线的人,还有很多。 有很多出门上班的人随手在路边买了份报纸,一开始还是边走边看,看着看着就在路边停下,手里捏着报纸不放,一边细读文字,一边小声地抽鼻子。 就连中城区的贵族,也有不少人在翻开周报后忘记了要进食早餐。 而这,还不算完…… 杨秋要打宣传战,不能只指望报纸——这世界的文盲率实在太高了,看得懂报纸也舍得买报纸的除了贵族中产就只有收入稳定的工人,大部分人就算拿到报纸也不知道上面讲的什么玩意儿。 周报发售的同日,市政厅组织起来的扫盲课,讲课的文员小姐们人手一张报纸,对参加扫盲的合同工、合同工家属、旁听的临时工等等讲解起报纸上的内容。 对平民讲说两百多年前有人为了保卫国家离开家乡到前线作战,大部分平民是没什么反应的。 大部分因纳得立平民甚至没看过莱茵王国的地图、不知道莱茵王国的王都在哪,国家、国王和王室在人们认知里都只是极其遥远的模糊概念,历史上的英雄再为了保家卫国惨烈牺牲,人们都只觉得那是离自己非常遥远的事,和自己根本没什么关系。 但故乡,人们是听得懂的。 两百多年前的新历801年,距离因纳得立城不过二十多公里的纽因镇,有个没有父亲、与母亲和十三岁的弟弟相依为命的年轻女人,为了保护故乡,披上了不合身的铠甲,拿起了母亲用嫁妆为她打的长刀,前往前线去拼命。 她为什么要去拼命?因为敌人沿着巴赛洛河进攻莱茵王国,她的故乡因纳得立也在巴赛洛河河边——这条河的河段贯穿因纳得立领地,大部分因纳得立人日常都要取用巴赛洛河和它的支流流淌下来的河水。 如果敌人打下王城,离因纳得立就很近了。 而那个时期的因纳得立十分弱小,连城防军都没有。 那个出生于纽因镇的小镇姑娘,不想让她的家乡像北方领地塔奇亚那样沦陷,所以她要去参战。 她在军队里饱受欺凌排挤,但她也幸运地认识了值得托付性命的伙伴。 她和伙伴们并肩战斗,直到危机来临,不得不赌出性命将敌人主力部队引走。 她和伙伴们逃进因纳得立,远远地看了眼家乡小镇的方向,她多么想回家看一眼啊,可是她不能把敌人引过去,为了故乡的人们能安稳地继续生活,她毅然转头,和同伴们一起冲进塔兰坦荒原深入。 这一去,不回头。 直到她死去,死在那片陌生的荒野,她成了个再无人形的丑陋骷髅,她依然没有忘记她的同伴们,她依然没有忘记和同伴们一起立下的,要回到故乡的誓言…… 文员小姐拿着报纸在讲台上边讲边抽泣,台下的人边听边擦眼泪。 这些听课的人回家时,有不少人顺路去买了份报纸,结合课堂上听到的内容,用自己那仅有的词汇量,艰难地辨认阅读报纸上的文字,又磕磕绊绊地讲给家里的亲友听。 这个世界是没有什么像样的娱乐活动的,尤其是因纳得立这种穷地方……俗套的传奇小说是大部分中产以上人家的精神食粮,贵族想听歌剧,都得坐魔法蒸汽列车去隔壁的伯爵领蹭剧院。 “因纳得立的英雄苏珊传奇”,无疑是个能让大多数人都静下心来听讲的民间传奇故事。 靠着报纸和口口相传,“苏珊传奇”很快就从城里传回威斯特姆,传到凯恩镇、马蹄镇、以及苏珊的家乡纽因镇等小镇…… 第223章 摩西港 人们不能理解国家意味着什么,但家乡、故乡是所有人都能够领会的。 尤其是离开过家乡、在外面吃过苦受过罪,饱受过冷遇的人,无人提起还罢,若有人提及故乡旧事,很难不产生共鸣,很难不怀念起儿时奔跑过的天地。 纽因镇是座港口小镇,因毗邻巴赛洛河之故,这座小镇有着相当发达的水上交通,从纽因镇搭乘的船只不仅可以直达隔壁奥狄斯伯爵家的领地,还能顺流而下直抵诺斯克联邦。 在因纳得立城的铁路修通前,需要前往王都的人们还得到纽因镇来搭船——当然,现在的纽因镇每年也会有船只前往巴赛洛河上游的王都,水运虽然没有魔法蒸汽列车那么快速,但至少运费会很便宜。 若说靠水吃饭有什么坏处,那大约就是每年春夏季节泛滥的水患了……因水利设施欠缺之故,每到春夏季节巴赛洛河水位上升时,纽因镇靠河岸一侧的土地就得泡进水里,甚至连镇子里的人家也难免被淹没。 因纳得立城建设时的选址距离贯穿因纳得立领地的巴赛洛河河段十几公里之外的平原,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规避年年泛滥的河水——虽然这会导致城市取用水源比较麻烦、得额外修人工河将河水引到城里,但总比像纽因镇那样年年受水患所累来得强。 这一期的因纳得立周报是在发行的次日在纽因镇的街边书店里出现的,因报纸上刊登的英雄与纽因镇有极深的渊源,“苏珊传奇”以十分不可思议的速度,在文盲率高达九成的纽因镇镇民间扩散开来。 属于某位男爵家私产的维奥船运公司这一天在码头装货时,就有识字的纽因镇本地人拿着报纸,眉飞色舞地在中午休憩时的码头工人间大声讲述着两百多年前他们镇上出现的英雄人物。 维奥船运公司的员工都是纽因镇本地人,对于常年跑奥狄斯领地航线的水手工人们来说,家乡有传奇般的英雄人物是能让他们脸上增光的事,即使他们根本不认识什么肯雷迪森家的人——平民的姓氏中断是很正常的事,毕竟不是所有平民男性都能顺利娶妻生子。 热热闹闹地讨论了一中午这个传奇般的英雄苏珊,休息好的水手工人们又继续装货,将船主人家要趁着冬日祭奠前后运到奥狄斯伯爵领去卖的货物塞满船舱,起锚出发。 冬天的巴赛洛河并不会结冰,船运公司自然也就不会歇业。 两天后,维奥船运的船队停靠在奥狄斯伯爵领地内的码头城市摩西港,刊载了“苏珊传奇”的因纳得立周报也被水手们带了过来…… 不同领地间的地方报纸流通的频率并不高,毕竟这种地方性质的报纸大多刊载的是本地的奇闻轶事,外地人的兴趣不会很大,如果不是这些船员将报纸带过来,那么按照正常的“流动速度”,也许要一两个月后,因纳得立周报上刊登过的大新闻才会被奥狄斯伯爵领的人们知晓。 当然,因为奥狄斯伯爵家的次女和三子正访问因纳得立之故,或许这份报纸会比以前的周报流通得更快一些……但那也需要半把个月的时间。 规模与因纳得立城接近的这座码头城市并不像因纳得立城那样封闭,码头附近的街区居住着许多外地人,这其中,也有不少从因纳得立领过来访亲、求学、工作的人。 在码头的水手酒吧里担任酒保的萨皮尔,在维奥船运的水手们抵达的第二天听说了报纸上刊登过的“苏珊传奇”。 萨皮尔先是震惊于因纳得立领居然也有传说般的英雄,但在得知“苏珊传奇”的细节后,这位三十出头的仁兄最震惊的事是:“因纳得立真的到处都是亡灵了吗?那些跑来访亲的人没有吹牛??” 奥狄斯伯爵领比因纳得立领富庶得多,有不少因纳得立的女人嫁到了摩西港,萨皮尔的母亲就是从因纳得立嫁过来的。 因纳得立那边出现大变故后,跑到摩西港来访亲的人并没有隐藏新的因纳得立领主有一支无敌的不死亡灵军团的事,但是吧……在自诩见多识广的摩西港人看来,没什么见识的因纳得立土包子不像是说真话,反而像是在胡扯吹牛。 摩西港经常有施法者路过,骑着亡灵蜥蜴或亡灵马招摇过市的黑魔法师也没少见,那些黑魔法师最多就是召唤几个亡灵仆人做些闲杂事,可没听说过哪个黑魔法师是靠亡灵大军征战的——那些一推就倒的骨头架子连强壮些的男人都打不过! 喝了点酒的水手船员嘴巴上是没有把门的,当即七嘴八舌地反驳起酒保来:“你以为因纳得立的亡灵是外面那些亡灵吗?才不是一回事,那些亡灵可不一样,连烈阳教会的护教骑士团都被它们打败了!” “没错,那可是塔兰坦来的亡灵!我听说它们帮金币教会处理了所有积压的奇诡事件,连纽因镇外面那座可怕的红墙农场都是那些亡灵解决的!” “我和水手长去城里办事的时候,还见过内城墙上那些塔兰坦亡灵留下的画呢,那些画画得像是有活生生的东西贴在墙上一样!” “我亲眼见过那些亡灵,它们都穿着精良的铠甲、拿着崭新的武器,看上去比以前的城防军还威风!” ……在外人面前,水手们怎么也不可能说自己其实也对那些满因纳得立跑的亡灵十分忌惮畏惧,进城时冷不防遇到了老远就会跑路…… 酒保萨皮尔目瞪口呆地听这帮水手吹了半天那帮亡灵是如何牛逼,等这批水手船员被他们的船老大叫去上工,便忙不迭把手头的活儿交给同事,急匆匆地离开码头。 很快,这位酒保行色匆匆地出现在一处平民街区的联排公寓前。 和因纳得立城中的联排公寓一样,摩西港的联排公寓也是那种同一栋房子会租给多户人家的合租住所,且因摩西港的城市建设要比因纳得立城像样的关系,这种公寓大多有入户的煤气管道,大部分人家都有电灯。 萨皮尔敲了几下其中一位住户的门,脸色憔悴的女主人打开门,萨皮尔摘下帽子点了下头,挤进门内。 反手将门关上,萨皮尔便关切地道:“丽莎,乔伊的情况怎么样了?” 女主人丽莎低下头,双手捂住脸,疲惫地轻微摇头。 萨皮尔越过女主人丽莎,熟门熟路地走到里面的房间,深呼吸了下,将门推开。 大白天里便拉着窗帘的屋内光线十分昏暗,但静静地躺在床上的男主人乔伊,即使是在这样昏暗的光线下也能看出脸色十分苍白。 萨皮尔快走几步到乔伊床前,弯下腰,心疼地摸了下哥哥的脸颊。 屋子里并不冷,烧着煤油的暖炉提供了充分的热量,可萨皮尔的哥哥乔伊却依然冰冰凉凉,要不是仍能感觉到他的呼吸、看到他睁开的眼睛,触摸上去便会让人感觉仿佛是在抚摸尸体一般。 不仅体温极低,乔伊的反应也十分迟缓,萨皮尔进屋有好一会儿了,这个虚弱地躺在床上的男人才艰难地将视线集焦到弟弟身上,嘴唇抖了抖,却没有力气发出声音。 萨皮尔的心简直要碎了,这事儿说出去都不会有人相信——他的哥哥乔伊十天前还正常地去上班,某天夜里回来后对妻子丽莎说了句他感觉很累很冷,在床上睡了一夜,之后就变成了这副模样。 轻手轻脚退出房间,萨皮尔再次做了个深呼吸,下定了决心,对丽莎道:“收拾下东西吧,丽莎,我们去因纳得立,那里的教会也许有办法救乔伊。” “摩西港的教会都束手无策,去因纳得立有什么用呢?”丽莎灰心地道。 这十天来,他们想了许多办法拯救乔伊,丽莎卖掉了自己的金首饰买来炼金药水,又去教会求了圣水,可都无法让乔伊恢复活力。 在丽莎的哭诉恳求下,摩西港的金币教会牧师对她说了实话,乔伊很可能是碰触了不可碰触之物、又或是看了不该看的神秘学书籍,遭遇了让他们也颇感棘手的未知诅咒——隐秘教派多如繁星,光是分辨乔伊究竟是牵涉了哪个隐秘教派都十分麻烦,更何况是为他驱逐诅咒呢? 若非看待丽莎这个妻子都没有被感染的份上、教会判断乔伊的诅咒不会人传人,那么乔伊根本不可能在家里安安静静地等死,早就被教会的人带走了。 “我不敢肯定,不过……既然因纳得立的教会可以在亡灵的帮助下解决掉所有的奇诡事件,那么也许它们也能救乔伊呢?”萨皮尔犹豫了下,决定说实话。 丽莎吓了一跳:“你在说什么,萨皮尔,什么亡灵?” 萨皮尔当即把维奥船运的船员水手们在酒吧里吹的牛皮复述了一遍,极力劝道:“反正我们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丽莎,那些塔兰坦来的亡灵既然和别的黑魔法师召唤的亡灵仆人那么不一样,甚至懂得绘画、懂得为因纳得立带回失落的英灵,那么也许它们真的有办法救乔伊呢?” 丽莎是土生土长的摩西港人,在这个莱茵王国境内也算是排在前列的繁华港口城市里她见过许多的奇人异事,很小的时候就被父亲抱到自由市场上去看佣兵团拖来售卖的珍稀魔兽。 虽然难以相信比兽人奴隶还蠢笨的亡灵仆从能救她的丈夫,但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丽莎也不得不死马当成活马医,咬牙道:“好……我去跟母亲借点钱。” 第224章 奥狄斯家的访问团 异界时间新历1032年,一月七日,为期三天的冬日庆典正式到来。 以往的因纳得立,冬日庆典是没有太多节日气氛的,大多数人家只是尽可能地用能收集到的有颜色的带状装饰物稍微装饰一下家门口周围的树,再拿出积攒的食物让家人在这三天里能吃几顿饱饭。 没有什么正经的祭祀活动,也不会有什么像样的庆祝仪式——平民搞不起这些,而富人天天过“冬日庆典”,节日不节日的对他们没有什么意义。 今年的因纳得立,就不太一样了,至少威斯特姆和因纳得立城和往年大不相同。 一大清早,威斯特姆镇中大道的商铺便都挂上了节日气氛浓厚的横幅、彩条、红灯笼(……),店员红光满面地对上门的客人们宣布节日三天全场八折,并为采购满三十铜币的客户赠送惊喜小礼物——其实就是二铜大卖场滞销的漂亮发卡、发箍之类的装饰品。 把节日过成购物节是很有那么点儿emmmmm……但现在的威斯特姆大部分平民手里是有闲钱的,拉动内需很重要,所以购物节就购物节吧…… 威斯特姆的人们拿着在工地上、工厂里赚来的钱走进商铺时,镇长纪棠和新领主塔特尔·乔,还在紧张地商讨着镇上的银行得怎么办。 吸纳储户资金再由镇政厅进行投资是比较稳妥的利用民间储蓄盈利的办法,一方面保证威斯特姆流动的货币承担起货币应有的作用(镇民积攒起来装罐子里往地下一埋的钱绝对不叫钱),一方面也是求稳——公权力不下场,迟早有民间资本下场。 作为工业区重心的威斯特姆决不能容忍金融资本吸实体资产的血,但没有金融资本加入市场,实体资产也能难做大,这是华夏国政府痛定思痛后决定改革开放的经验。 这对于纪棠和赵蓁蓁来说都是个大课题,威斯特姆的“试点银行”得走稳第一步。 威斯特姆谨慎地摸索着经济路线怎么走时,因纳得立城中,市政厅直接控制的酒吧区商业街,新风区教育专区,以及整修了一段时间正式重新面向大众开放的公租房集中区域(原赌场区)也在热热闹闹地过节。 在酒吧区商业街熟食店上班的凉菜师傅凯特·伯克利,早上来到店里,便得知了公租房开放的好消息。 “月租金一个半银币,每个月还有五百斤的平价煤提供?”凯特·伯克利惊喜万分地追问店主,“这是真的吗?我和我哥哥这种外来人也可以去申请?” 担任这家熟食店店长的汉克太太顿时就不高兴了,嗔怪地戳了下小凯特的脑门儿:“什么叫外来人,你们不也是因纳得立人吗,都是因纳得立的,你住乡下就叫外来人了?哪有这么算的!” 凯特不好跟汉克太太较这个真,只一脸傻笑……怎么就不叫外来人了,她和哥哥来城里赚钱的这两年,走哪儿都被叫成乡下人。 汉克太太倒也不是不知道城外务工者在城里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视,不过那是外面的风气问题,市政厅系统内的人是绝对不能犯这种错误的,正色道:“公租房谁都可以去申请,回头你下班了去找上你哥哥,一块儿去民政司填个表领个号,轮到你们家了你们兄妹就能搬进去了。” “好的。”凯特·伯克利乖巧点头,麻利地戴上围腰袖套,快手快脚地干起活儿来。 曾靠着制作下酒小菜营生的凯特原本就很擅长制作带辣味的小菜,当初她积极地头一个跑到还没挂牌招人的熟食店询问需不需要制作凉菜小工时,就当场秀过技术。 不过嘛,凯特制作的那种小菜并不符合熟食店的要求……想让市民接受成品菜,调味料不下足怎么行呢?于是汉克太太又重新传授了凯特新的技术——现在的凯特·伯克利,不光是能制作那种原汁原味的“清淡”小菜,连麻辣豆腐丝、香辣土豆片等重口味的凉菜都十分得心应手。 汉克太太主持的熟食店除了让客人自带餐具打包外带,也能堂食,店内外摆着的数套桌椅就是为了堂食的客人准备的。 凯特正在柜台里熟练地制作他们店的招牌凉菜麻辣豆腐丝时,有几个衣着与平民大不相同、还带着随从的贵客绕过排队等打包的队伍,从侧面进了店。 汉克太太见状,连忙暂时停下手里的活计,从柜台后面绕出来,礼貌地微微躬身:“对不起,先生,女士,现在是早间高峰期,还请排一下队。” 领头进来的青年男女冷淡地扫了眼汉克太太,又看了眼另一边柜台前的长队,没说什么,转头出了店。 汉克太太其实是有些紧张的,她很担心会激怒一看就是贵族的这些人,见对方懒得跟她这样的小妇人计较,只随从里面有人不快地瞪了她一眼,暗暗松了口气。 走出熟食店的贵族男女,又驻足停在街边。 这家二铜熟食店隔壁的店铺,也是大排长龙。 贵族男女中的女性看上去约莫三十来岁年纪,当然……不是这个异界的三十岁标准,而是地球上华夏人的三十岁标准——皮肤细腻白皙、饱满有弹性,眼角看不到半点儿皱纹,这个世界过了三十岁的妇人可很难保持这样的状态。 除了精神状态很好,这位贵族女性的气势也与汉克太太这样的平民妇女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那种由内而外的自信和因自信而生的强大气势,连格里夫人那种中产妇女都很难望其项背。 “……因纳得立城已经变成鬼城?”穿着精练的中性常服,手里杵着精美手杖的贵族女性,似笑非笑地看向身侧的弟弟。 帕克·查普曼·奥狄斯少爷,一脸的一言难尽…… 被姐姐盯了好会儿,帕克少爷不得不硬着头皮辩解:“我怎么知道这里的人会这么快就接受了亡灵入城这件事?是那些跑到我们那儿的人自己说这里变成冷冷清清的鬼城的!” 查理·雷克斯入主因纳得立城后,不少本地贵族偷偷摸摸把家族中重要的子弟送去了奥狄斯伯爵家的领地避难,帕克少爷动身前,当然会去找这批人确定因纳得立的现状。 帕克少爷的姐姐、奥狄斯伯爵家的次女,名声在外的奥狄斯伯爵领第一女执政官,冲不成器的弟弟翻了个明显的白眼。 在亲姐的眼里,帕克少爷是没有什么秘密的——这家伙从小就很怕那些“非日常”的事物,别说是亡灵了,他们的大哥收集的那些佣兵团从各个地区抓捕来的珍稀魔兽,这家伙都避之唯恐不及。 当然,奥狄斯家的长子那份别致的收藏爱好确实也是独一份儿,帕克少爷的姐姐也不怎么欣赏得来。 “走吧,再去看看这座城市还有多少新鲜事。”如是说了这么一句,气场强大的奥狄斯家次女便领头在大街上漫步而行。 他们这支访问团是在昨天进城的。 看到查理·雷克斯时,帕克少爷的姐姐便确认了这位确实是雷克斯家的私生子——虽然肤色实在是太“下等人”了点,但眉眼的部分确实很像是雷克斯家的子弟。 雷克斯子爵的领地与奥狄斯伯爵领挨得很近,也跟奥狄斯家有生意往来,帕克少爷的姐姐见过雷克斯家这一辈的几个年轻子弟,其中两位要是拉出来跟雷克斯站在一起,不会有人怀疑他们的血缘关系。 不过呢……直到奥狄斯家的访问团动身,雷克斯子爵家那边也没见半点动静——显然,自家的私生子跑到外面去得到了某位黑魔法师的支持、还一跃而成因纳得立领主这件事,让他们家心态十分复杂,还没法儿决定要怎么面对这位老早就被家族舍弃的私生子。 雷克斯家要怎么纠结奥狄斯家就没兴趣了,反正查理·雷克斯确实已经是因纳得立的领主、还向奥狄斯家表达了友好合作意向,奥狄斯家没有道理把现成的盟友往外推——这家伙怎么说也比巴特莱斯家那位三世靠谱得多。 奥狄斯伯爵把得意的次女派过来,就是来衡量这位私生子领主的价值的……是要帮查理·雷克斯争取正式的伯爵封号,还是和以往一样把这位因纳得立领主摁死在子爵爵位上,端看这位新盟友是否有足够的价值。 或者说,要看这位新盟友与那位支持他的黑魔法师之间的关系——如果雷克斯只是黑魔法师的傀儡,那么就一切休提,一个连权力都不能握紧在手上的、被黑魔法师操控的玩意儿,不值得奥狄斯伯爵投注筹码。 帕克少爷一行人走到酒吧区街尾时,忽然齐齐停住脚步。 有几个亡灵扛着一些莫名其妙的玩意儿,正从巷子里转出来。 帕克少爷和他的姐姐,视线很难不往这些亡灵身上转移。 他们昨天进城时就见过这些别具特色的塔兰坦亡灵了,包括这些亡灵留在内城墙上的大作。 亡灵会战斗不奇怪,任何魔兽拉出来都会战斗,但这些亡灵居然还懂得艺术创作,这就很稀罕了……至少奥狄斯姐弟活这么大从没听过有这种事。 在奥狄斯家访问团和路人们好奇的注视下,这几个亡灵走到大街上,左右观察了下,发出“KABAKABA”的声音商量了一阵,找了个比较干净的街边位置。 接下来,这些亡灵开始布置它们手头的玩意儿——掏空内囊的干南瓜,断了一截的锯片,装着不同水量的朗姆酒酒瓶,和切割成圆形、吊在木头上的薄铁片。 无视“NPC”们好奇的目光布置好表演舞台,被禁止在城内自由创作(乱涂

相关推荐: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差生(H)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致重峦(高干)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凄子开发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