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嘴一问而已。 萧沐宸怕把人气走了,立刻说道:“太子倒是没敢明目张胆做什么,不过东宫属臣不少。” 明曦懂了,太子没有亲自动手,但是他有爪牙分忧。 “再忍一忍。”明曦柔声说道。 “如果我不想忍呢?” “怎么会?”明曦浅笑,上辈子他都能忍那么多年,怎么会做不到。“机会很快就会到的。” 李全这时带着几个小厮提着食盒将东西送上车,又把其他几个交给齐贺,然后悄悄退到一旁,远远地守着马车这边。 萧沐宸扶着明曦上了马车,王府的马车车厢宽阔奢华,两人相对而坐,中间的小桌上摆好了酒菜。 明曦伸手执壶却被萧沐宸接过去,他提起酒壶轻轻嗅了嗅,然后笑道:“给我喝果酒?” 明曦也有些意外,随即就乐了,这怕是李全的主意。 “大晚上的不宜喝烈酒,是我让他们送上的果酒,你尝一尝这桃子酒,在江城很受喜欢,是我们女子宴会的必备美酒。”明曦忍着笑道。 萧沐宸难得见她如此情绪外露,竟是十分开心的样子,就道:“那我是要好好尝一尝,能让你出口夸赞,想来不凡。” 美酒注入酒盏,浓郁的桃子香扑面而来,明曦举杯,“我敬王爷一杯,新的一年愿山高有行路,水深有渡舟。新年胜旧年,所念皆如愿。” 萧沐宸握着酒盏的手一顿,那双乌黑深邃的眸子凝视着明曦,开口慢慢说道:“岁序更替,华章日新,长路浩荡,万事可期。曦曦,愿你烟火向星辰,所念皆成真。” 当然,十年后和离这种事情,你还是忘了吧。 “砰”的一声,乌黑的夜幕上绽放烟花,照亮了这一片天空。 两人四目相对,在这烟花之下举杯对饮。 此时,烟花不断地飞上半空,凌晨钟声响起。 二人下了车,仰头望着夜幕上不断亮起的华光。 明曦从未想过,此时此刻,她身边的人会是萧沐宸。 感觉很新奇。 微凉的指尖又被温暖包裹,她侧头,对上萧沐宸的眸子。 然后,她反握住他的手。 新的一年,他们都要多喜乐,长安宁。 岁岁无忧,久久安康。 当烟花归于沉寂,萧沐宸也该走了。 他给明曦带上兜帽,牵着她的手送至府门前。 伯府的门房个个垂着头,看也不敢看。 明曦踏上台阶,旋即回头,望着萧沐宸道:“王爷,夜深寒重,回去吧。” “好。”萧沐宸笑,“等你进去,我便离开。” 明曦转身大步进了府门。 新年,到了。 好戏也该上场了。 第272章 吓唬我很有趣吗? 除夕过后,各府的宴席逐渐热闹起来,明曦如今还是伯府的姑娘,各府的帖子都要先送到姜氏手上,明曦不愿与姜氏一起出门,故而推拒了。 姜氏也乐得自在,如今这个女儿打不得骂不得说不得,这哪是带了女儿出门,就跟供着个祖宗似的。 段明曦不与姜氏一起出门,姜氏就带上段徽柔,段徽柔又叫上了段清音。 姜氏没有说什么,不过年节期间,杨姨娘安分了很多,给姜氏请安时也十分柔顺。 肖氏有孕在身,更不能与婆婆一起出门,这个年她只与夫君在初二那日回了娘家,本想叫上明曦一起,但是明曦婉拒了。 肖氏也没强求,她知道明曦没有跟着婆婆出门,如果若是跟着她回娘家,只怕婆婆会不高兴,明曦这是为她着想。 但是肖氏从娘家回来后,带回来几匣子今年新流行的珠花,给每个妹妹都送了一份,二房三房的堂妹也有。 只是明曦这边的最精致最漂亮,这是富昌候夫人亲自选出来的。 转眼就要到上元节了,萧滟托刘韫华来问明曦,上元节去不去赏灯。 明曦也不想去,奉城伯那边的军报还未抵京,她心里总有些放不下。 这个年节,兴安伯府真是热闹,府里宴会不绝,不只是兴安伯,便是兴安伯夫人都十分张扬,似乎何婉怡那件事情对他们而言不是丢人的事情一般。 明曦手里的书许久没有翻动一页,东宫沉寂,兴安伯府却热闹,分明就是兴安伯在替太子拉拢朝臣。 京城各家真的不知道吗? 她一个姑娘家都能想到的事情,那些老狐狸怎么会想不到? 固然有人拒绝,但是前去赴宴的还是居多,这说明在这些人心中,还是更偏向支持太子。 这对明曦来说不是个好消息。 萧沐宸踏着日光进了翠微宫,淑妃额头上敷着帕子,半靠在软榻上,瞧着儿子进来,对着他招招手,“不是跟你说了不用进宫,怎么又来了?” 萧沐宸凝视着淑妃,“太医来过没有,怎么说的?” 胡嬷嬷忙弯腰说道:“回王爷的话,太医说娘娘偶感风寒,静养几日就好了。” “开了药没有?” “开了三日的汤药,王爷放心。” 萧沐宸这才点点头,在母妃身边的锦凳上坐下,慢慢开口说道:“您一向很注重身体,怎么好端端的染了风寒?” 淑妃就知道瞒不过儿子,这小子贼精贼精的。 淑妃只略带犹豫,就对着儿子说道:“这不是明日便是上元节了,宫里要挂灯,赏灯嘛。” “年年皆如此,怎么今年就染了风寒?” 淑妃没好气地说道:“明日皇后肯定要做样子给陛下看,我不想看到她那张虚伪的脸。” 所以就要生病避开? 萧沐宸面色微沉,“不想去有的是法子,为什么偏偏用这个?” “你一个没娶媳妇的能懂什么?”淑妃翻个白眼。 她是病给皇后看的吗? 她是给皇帝看的。 若是陛下还念旧情,明晚见不到她,必然回来探望。 若是陛下不来,那她就得另做打算,换个法子行事。 萧沐宸是不太懂这些,但是他对这种行为很不高兴,因此沉着脸也不说话。 何必让自己受罪。 就非得病一场才成? 看着儿子气鼓鼓的样子,淑妃心头一阵温软,她知道儿子这是心疼她。 她笑了笑,柔声说道:“我只是做个样子,又不是真的大病一场,你看我这脸色好得很。” 萧沐宸还是不语。 淑妃心里叹气,哄儿子可比哄他爹难多了。 “豫王的事情你也看到了,陛下保太子之心依旧十分坚定,豫王甚至于被外放,贤妃那个蠢得上了皇后的当,这个年过得真是凄凄惨惨,如今摆起架子要跟皇后斗一场。” “当初您已经提醒过贤妃,是她自己愿意相信皇后,如今落得这个下场,也是豫王贪念过重导致。”萧沐宸毫不客气的说道。 “谁能想到兴安伯就这么投靠了太子,毕竟他可是晋王的岳父。我听说晋王夫妻如今闹不和,现在人人都说,兴安伯不满晋王偏宠钱侧妃冷落晋王妃,这才投靠太子。”淑妃意味深长地说道。 萧沐宸嗤之以鼻,“兴安伯这种小人,连自己的嫡女都能送到豫王身边做侧妃,还会为了长女做这种事情?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借口罢了。” 应该是兴安伯早就投靠了太子,如今不过是事情败露,找个借口罢了。 把大女儿推出来挡刀,却完全不会去考虑,她以后如何跟自己的夫君相处。 兴安伯为了自己踩着两个女儿投诚太子,当真是毫无做父亲的慈爱,令人不齿。 淑妃看着儿子,“皇后与太子推出一个兴安伯,就闹得贤妃与贵妃不睦,晋王夫妻反目,豫王与豫王妃夫妻分离,四妃如今也就只有我与德妃尚能稳得住。 所以,这次上元节对我而言也很重要,我知道你担心母妃,但是没有把握的事情我不会做的。” 说到这里,淑妃看着儿子,“明日上元节,你可有约明曦去赏灯?” 萧沐宸:…… “没有。” 淑妃看着儿子跟榆木疙瘩一般,“这好的日子,为何不约?” 萧沐宸正色地道:“明曦与一般女子不同,今年各府宴饮她一概没有前去,明日上元节我又怎么能约她出门,若是传出去,别人会如何说她?” 淑妃有点意外,没想到明曦这么沉得住气,面上带了几分赞赏,看着儿子说道:“那就罢了,明曦这孩子真是让人放心。” 萧沐宸看了一眼母妃,压低声音说了一遍,“明晚奉承伯的军报会抵达御前。” 淑妃顺口说道:“崎南的军报?怎么明日……”说到这里她猛地住口,抬眼看着儿子,脸上的神色都变了,“你安排的?你……怎么能做这种留人把柄的事情?” “自然不是儿子做的,我不过是推了一把而已。” 淑妃在儿子的胳膊上拍了一下,“吓唬我很有趣吗?” 萧沐宸脸色柔和几分,低声说道:“我知道这段日子您受委屈了,明日您既然有了打算,做儿子的当然要助您一臂之力。” 淑妃:…… 这一臂之力真够带劲的! 第273章 重伤病危 从宫里出来,萧沐宸没有直接回王府,而是去了私房菜那边,康王已经在等着他。 “四哥。” 康王一身便装,瞧着端王进来立刻起身迎上去。 萧沐宸微微颔首,“怎么来这么早?” 康王憨厚地笑了笑,“郑姑娘给我递了信,我就想早点跟四哥说。” 萧沐宸与康王入座,老房头亲自端了酒菜送上来,让儿子房成达守在门外。 “奉城伯夫人已经三次接到了兴安伯夫人的帖子,前两次都拒绝了,这回不好再拒绝,只能赴宴。” “兴安伯这是想要拉拢奉城伯?” 康王挠挠头,“四哥,我也不知道是不是,但是我总觉得这不是什么好事。” 当然不是好事。 奉城伯夫人跟兴安伯夫人往来过密,自然会令人觉得两府关系极好的假象,必然会猜疑兴安伯与奉城伯是不是关系也这样好。 看来太子拉拢奉城伯没能成功,故而想要使用这种卑鄙手段,逼着奉城伯夫妻入彀。 崎南战事牵涉到御马监的事情,太子肯定想要解除这个危机,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奉承伯下手。 把奉城伯拉到东宫的大船上,事情自然迎刃而解。 康王看着四哥本就严肃的脸,此刻阴沉得能滴下水来,吓得脸色一白,轻声说道:“四哥,不会有事吧?” 萧沐宸知道康王远不及其他王爷聪慧,但是胜在听话,自打他投靠自己后,也从不轻易招惹是非。 想到这里,看着他的眼神微微缓和一分,对他说道:“让奉城伯夫人不要拒绝,赴宴。” 康王也不问为什么,直接说道:“我跟她说。” 虽然不懂是什么原因,但是四哥肯定不会害他,四哥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好了。 “那……四哥,奉承伯那边的军报,还要明日上去吗?”康王心头直跳,紧张的掌心都冒出汗珠来。 他长这么大,第一次做这么刺激的事情。 萧沐宸点点头,“八弟,你素来是忠厚的性子,在咱们兄弟中父皇知道你从不口出谎言。所以明日的事情,就看你的了。” 康王压力好大,虽然……但是…… 他没干过啊。 “四哥,我要是做不好呢?” 康王没什么底气的样子。 萧沐宸便道:“做不到,顶多就是奉城伯一家获罪,到时候你换个未婚妻便是。” 康王:…… 自从赐婚后,郑姑娘从不嫌弃他这个王爷不受重视,也不嫌弃他的生母只是个婕妤。 他怎么能让奉城伯府获罪! “四哥,我一定能做到。”康王咬牙,做不到也得做到。 萧沐宸望着康王坚定的眼神,心头一哂,看,他这个弟弟也不是做不到,不过习惯了万事退一步,未战怯三分。 “八弟,你总不能一辈子退让吃亏,你以后是要做人夫君做人父亲的人,你都立不起来,如何庇护妻儿,难道你想自己的孩子也如你这般活着吗?” 康王眼眶瞬间红了,嗫嚅着嘴,半晌道:“……不想。” “那就好好去干,凡事有四哥给你兜着。”萧沐宸用力拍了拍康王的肩膀,“咱们兄弟齐心合力,总能闯出一片新天地来。” “好,我听四哥的。” 也就是四哥不嫌弃他愚钝,愿意教导他,带着他,还愿意帮他。 萧沐宸提壶斟酒,举起酒杯与康王对饮,康王仰头一饮而尽。 四哥说得对,他总不能一辈子这么窝囊。 他自己窝囊就罢了,难道还要让自己的妻儿也要如他这般? 他不想。 “四哥,你待弟弟得好,弟弟记在心里。”康王道。 “你我是兄弟,说这些做什么。”萧沐宸看着他,“这次是你在父皇面前露脸的好机会,要拿出身为皇子的担当来,这样才好给你找个差事做。” 康王微微一愣,几个皇兄都是有差事在身的,只有他光头一个。 四哥这样说,他忽然一下子心就热了。 “好。”康王咬牙道。 这回,他一定竭尽全力。 *** 明曦收到了萧沐宸送来的灯还有一封信。 看完信后,明曦将它放进铜盆中烧成灰烬,提着灯站在窗前,她还想着奉城伯的事情如何抵达御前。 没想到萧沐宸会让康王亲自出马,不过康王是奉城伯未来的女婿,奉城伯通过康王向皇上陈情也在情理之中。 就看康王如何发挥了。 天色渐暗,一匹快马风驰电掣在城门关闭前穿过。 此时,明曦正在与家人用晚饭。 宫里元宵节宫宴在皇后娘娘的主持下,也十分的热闹,宫里挂满了各色宫灯,天色暗下来,点亮了宫灯,宛若在星辰的海洋中。 皇上今日心情大好,与后宫诸人把酒言欢。 淑妃称病,皇上十分关心,还令人给淑妃送去了十几盏灯让她赏玩,又赏了一桌子菜,尽显皇帝对淑妃的看重。 皇后脸上的笑容都淡了,强压着不悦没有显露出来。 贵妃一身盛装,光彩照人,贤妃相比之下就差得多,因为豫王外放,在陛下面前说话做事都谨慎了许多,少了往日的舒展大气。 德妃依旧低调,装扮中规中矩,在四妃之中不是最显眼的,也不是最得宠的,却能屹立不倒。 太子以及诸位王爷不管心里如何做想,面上却一派兄友弟恭的样子。 只有萧沐宸一贯是个冷脸的,连皇帝都拿他没办法,此时肃着脸,也不会令人觉得不适,反而觉得很正常。 若是哪日端王时时端着一张笑脸,那才吓人好吗? 就在这个时候,坐在角落里的康王,忽然悄悄起身往外走去。 萧沐宸的眼角微微扫了一眼,然后立刻收回眼神,侧眸往父皇那边望去,太子正在敬酒,一派天家父子和乐的景象。 晋王与齐王不知说了什么,脸上带着笑,举杯对酌。 萧沐宸收回自己的目光,微微低头盯着桌面上的雕花,很快就听到了急促的脚步声。 康王双手捧着一本折子,脚步慌乱地从外头冲进来,“噗通”跪在殿中,大喊一声,“父皇,崎南急报,奉城伯重伤病危!” 第274章 还是永远闭上嘴为好 满殿的乐声随着康王这一嗓子,瞬间骤停。 皇后跟太子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 皇后当下怒道:“康王,你这是做什么?今日乃上元节,不管什么事情都要押后,还不快快下去!” 太子也一脸无奈地看着康王,“八弟,我知道奉城伯是你未来岳丈,但是你也不能因私废公,朝政大事自有阁老与六部朝臣回禀父皇,你怎么能如此逾越?” 晋王跟齐王对视一眼,二人的眼中都带了几分兴奋。 几乎是立刻晋王就说道:“太子殿下此言不妥,八弟能冒着风险回禀,可见此事严重,你没听八弟说奉城伯重伤病危吗?” “是啊,太子殿下。”齐王立刻跟着附和,“奉城伯坐镇边关,有他在才能压住崎南,如今重伤病危,只怕崎南战事也会发生变化,这种大事自然是要及时回禀父皇。” 贵妃扫了贤妃一眼,再看向低头不语的德妃,最后目光落在萧沐宸身上。 就见萧沐宸那张冷脸难得带着几分震惊,显然被康王带来的消息给镇住的样子。 所以,端王也不知情? 她又看向皇后与太子,总觉得二人的态度有些不太对。 不等她想明白,就听陛下看着康王问道:“为何是你回禀御前?崎南的邸报怎么没有送入兵部?” 康王身体微微发颤,说出的话带着几分颤音,明显很是惧怕的样子。 “回……回父皇的话,送信的是奉城伯身边的长随,他没有军中令牌,兵部守门的人将他驱赶出来。 那人没有办法,便去见了奉城伯夫人,偏巧奉城伯夫人被兴安伯夫人相邀,参加兴安伯府今晚的上元节宴。 那长随只能求见了郑姑娘,郑姑娘一个内宅闺秀,哪里遇到过这种事情,就让长随去康王府,儿臣在宫里,于是王府的护卫便带着他送来的邸报进宫递到儿臣手中。” 康王现在终于明白,为何四哥要奉城伯夫人参加兴安伯夫人的宴会。 原来在这里等着! 皇帝此时面色更加阴沉,盯着康王问道:“为何邸报要奉城伯的长随送进京,军中的驿兵呢?” 康王对上父皇怀疑的眼神,心里很是难受,但是想起四哥的话,他深吸口气,开口说道:“父皇,驿兵的信送不出来,奉承伯的长随说,崎南战事激烈,我大楚因为兵马损耗得不到补充,奉承伯亲自带兵冲杀。 受伤之后,接连三次上书请朝廷增援,但是朝廷毫无消息,他就猜到驿兵怕是出事了,这才让自己的长随扮成百姓带着军报直奔京城。 父……父皇,儿臣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是奉城伯病危,请父皇派太医前往救命!” 康王重重地叩头,那沉重的一声响,萧沐宸唇角紧紧抿起。 皇帝那双略有些浑浊的眸子一一扫过在场的人,殿中一下子安静下来。 随即皇帝起身,沉着脸从坤德宫离开。 康王一见难得机灵一回,立刻抬腿跟上去。 晋王跟齐王对视一眼,立刻拔腿就走,机会难得,不能错过。 太子此时也大步离开,萧沐宸这才跟在太子身后也离开了。 皇后高坐在上,脸色奇差无比。 怎么会…… 明明已经安排好了。 贵妃瞧着皇后的样子,眼珠一转,一副很是着急的口吻说道:“皇后娘娘,你说是谁这么胆大包天,居然能拦住奉承伯的军报?这怕是不要命了。” 贤妃沉郁的眸子落在皇后身上,阴沉沉地说道:“是啊,皇后娘娘,您说谁这么胆大包天?臣妾实在是想不明白,是谁想要阻挠奉城伯的军报入京。” 德妃微微一叹,“事关数万将士的性命,居然有人如此狠毒与儿戏,难怪陛下如此生气。” 皇后:…… “大家都散了吧。”皇后直接起身离开,连句多余的话都没讲。 贵妃一马当先拔腿就走,出了坤德宫和,仰头看着高悬在半空的明月,心里却有些拿不准,康王把事情直接捅到御前,是真的巧合,还是另有乾坤? 以康王的性子,他怎么敢做这样的事。 但是他就做了。 仔细一想,奉城伯是他未来的岳父,他为奉城伯出头也不奇怪。 哎呀,贵妃越想越糊涂,可惜淑妃错过这一场热闹,不然以她的聪明,说不定能猜出几分。 这么一想,贵妃脚步一转,朝着翠微宫走去。 淑妃没来,她可以去探望啊。 这好大一场热闹,怎么能少了她呢。 另一边皇帝回了崇政殿,立刻宣召阁老张祈珵,兵部尚书叶复进宫。 康王手中的密报已经递到皇帝手中,皇帝看完密报,脸色更是乌云密布。 那双眼睛扫过自己的几个儿子,便是齐王一向有些跳脱的性子,此时也规规矩矩地站在那里,大气儿都不敢喘。 早知道,不来看热闹了。 太子站在众兄弟之前,眼神却总是有意无意地落在御案上的军报之上。 他上前一步,看着父皇开口说道:“父皇息怒,您龙体为重。事情真相要查,但是奉城伯的性命也要紧,不如先遣太医连夜赶往崎南救命。” 皇帝听了太子的话,面色微微一缓,看着丁肇说道:“立刻传旨太医院,遣两名太医连夜出京医治奉城伯。” “是。”丁肇弯腰领旨,立刻转身出了崇政殿,亲自前往太医院宣旨。 太子微微松口气,奉城伯还是永远闭上嘴的好。 萧沐宸扫了太子一眼,高兴的未免太早了,父皇派遣两名太医出京,便有了互相牵制之力。 即便是太医院有太子的人,只怕也深受掣肘,不敢随意行事。 再说,奉城伯那病危,不过是装装样子罢了。 若是太子的人下狠手,说不定还会被他捉住把柄。 张阁老,兵部尚书连夜进宫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 各府都有宴饮,这种消息压根就瞒不住。 等明曦接到消息时,奉城伯病危的事情已经传遍了。 明曦伸手在棋盘上落下一子,看着对面的段琪说道:“你输了。” 段琪无心下棋了,看着大姐问道:“大姐,奉城伯的事情是真的吗?真的有人斗胆包天敢截杀驿兵?” 书生的世界此时还很单纯,他从奉承伯军中大营回来时,事情还不算是太严重,也从未听说有驿兵被截杀的事情。 怎么转眼间,事情就变成这样了? 第275章 吃瓜吃到皇帝头上 段明曦一粒一粒将棋子分开收好,慢慢说道:“你在大营时,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此时的意外,不过是你当时没有看透彻罢了。” 段琪:…… 还是他无能。 “当时奉城伯的态度很正常,一点没看出异样。” “三军主将,万事谋于心,岂能让你看出端倪来?”段明曦笑,“等你再历练几年,就能看出几分了。” 段琪不服气,他什么都不知道,但是大姐却已经能与奉城伯等人谋划大事了。 他还要继续努力,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大姐,那这件事情,最后会如何?”段琪又问。 明曦摇头,“我也不知。” 上次皇帝对太子的庇护,出乎她的意料之外,这次又牵涉到御马监,卢执亮一事还要再翻出来,但是陛下还会不会护着太子,她又岂能断言。 段琪微微沉默,是啊,圣意难测,谁又敢赌。 *** 奉城伯军报经康王之手抵达御前,圣上大怒,令人彻查。 正月才将将过了一半,京城已经是风声鹤唳。 大楚兵马损耗得不到及时补充,粮草供应不足,三军将士饿着肚子上阵拼杀,事情发酵越来越大。 不止是卢执亮的事情被重新翻出来,御马监的陈年旧案再一次重启,钟御史再一次受命彻查。 与此同时,兵部尚书叶复请陛下下令增兵崎南,以缓奉城伯燃眉之急。 奉城伯都病危了,这种时候还能如何统领三军? 朝堂之上就谁替代奉城伯的事情再一次吵了起来,谁都没想到皇帝居然下令让萧沐宸带兵南下。 一记惊雷炸响朝堂。 太子一系试图阻止,言端王毫无领兵经验,两国交兵大事,岂能如此轻率,请陛下三思。 皇帝没有三思,将上折子的人打了三十板子,罢官。 此时,一直以来很低调的端王,才算是正式进入了朝臣的视线。 这意外来得太突然,明曦得了消息也是半晌回不过神来。 上一世,也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增援时间紧急,萧沐宸没有更多的事情筹备,兵马粮草急切之间筹备不足。 黄韶这回送了一批好马给端王,御前奏对,皇上对黄韶此举大为赞赏。 这批马是黄韶从塞外买回来应急的,价格不算低,但是正好解燃眉之急。 皇帝知道后不仅没怪罪黄韶,反而赞其做事果毅有魄力。 黄韶被赞,相比之下卢执亮的所作所为更令皇帝厌恶,即便是卢执亮已死,皇帝提起他时也是十分憎恶。 借着这股风,钟御史将卢执亮任职期间的所作所为,重新写了折子上奏,请陛下许他彻查御马监私账。 皇帝这回允了。 终于把东宫撬开一道缝隙。 萧沐宸临危受命南下,临行前悄悄来见明曦与她辞别。 明曦没想到二人会是这样的情况下再见面,纵然她知道上一世的萧沐宸是知兵之人,但是现在的他还不是上一世十年后的他。 “望王爷此行珍重,我在京城等你凯旋。” 萧沐宸看着明曦,冰冷的盔甲也无法遮住他眼中的柔情,“曦曦,这次父皇命我领兵,必然会让皇后与太子心生不满。我离京后,你也要小心行事,若是遇到难事,就让房叔送信进宫,母妃会替你做主。” 明曦没想到他想得这样周全,除了她的爹娘,没有谁这样护着她。 她从袖笼里拿出一个锦盒,盒子不大,四角包金却十分精致,她塞到萧沐宸手中,轻声叮嘱他,“这次南下,朝廷给予的粮草兵马远不及奉城伯预期,你要当心。” 打仗靠的是什么? 就是要有钱。 军械粮草兵马,哪一样不要钱?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便是这个道理。 “这是什么?”萧沐宸低头看了锦盒一眼,笑着问道。 “给你救命用的。”明曦也笑。 萧沐宸当她开玩笑,眉眼一弯,柔声说道:“好,我这条命,就指着曦曦了。” 他把锦盒小心翼翼揣进怀中,翻身上马,又深深地看了明曦一眼,这才扬鞭纵马飞奔而去。 冰冷的盔甲在日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辉,马背上那道挺拔的人影,迎着旭日的朝晖渐渐远去。 *** 端王领兵出京后,京城的事情不仅没有平息下来,反倒是愈演愈烈。 黄韶好不容易抓住机会,岂能就此错过,十分配合钟御史查案,将整个御马监翻了个底朝天。 段三爷整日小心翼翼去衙门,绷得跟一张弓一样,三夫人看着丈夫这般模样,也跟着心惊胆战。 人人都想做官,但是这官哪有这样好做的。 相比之下,尚膳监的段二爷就十分轻松自在,丝毫不受影响。 段愉已经接连几日宿在衙门,忙得脚底直打转,他是新上任不久的郎中,本来前上司遗留的问题,他这里还没有完全吃透,这下子直接给他来个闷棍。 好在叶尚书还算是照顾他,派了兵部经年的文书与胥吏给他帮忙。 奉城伯所派驿兵为何不能抵达京城,这其中到底是什么缘故? 驿兵是死是活,人在哪里,这都要一一查证。 随着钟御史越查越深,曹国公被牵连进来。 明曦得了消息,她就想知道这次皇后如何搭救曹国公。 曹国公御前喊冤,然后一脚把兴安伯踹出来,言之凿凿当初御马监的事情,都是兴安伯与卢执亮所为。 “兴安伯认罪了?”明曦看着李全问道。 李全摇摇头,“没有,兴安伯喊冤,只说当初卢执亮为了平御马监的账,从他那里借走了十万两银子,至今还未归还。 兴安伯还拿出了卢执亮签下的字据,经过核对笔迹确实是卢执亮笔迹。而那十万两银子平的账,还跟陛下有些关系。” “跟陛下有关系?这是何意?”明曦蹙眉。 “听说卢执亮这笔债,是给皇帝抹平的,具体为了什么事情查不到。” 段明曦:…… 李全小心翼翼地看着大姑娘,又开口说道:“齐侍卫还说,这十万两的事情一出来,皇帝没有继续追究兴安伯。” 段明曦嗤笑一声,查账竟查到了皇帝头上,真是可笑。 十万两对于皇帝来说不是什么大数目,但是问题在于,这十万两银子为何是走的御马监的账。 绕了一圈,这件事情又形成了闭环,明曦怀疑,只怕是皇后早就谋划好留的退路。 真是好厉害! 第276章 你是想死吗 皇后此时心情十分糟糕,看着曹国公说道:“我早就说过,卢执亮这个人可用,但是要小心些,没想到他还给兴安伯写了欠银十万的字据,留了这么一手。” 曹国公看着怒容满面的皇后,开口说道:“娘娘不用担心,事情不是解决了吗?” 解决? 皇后强忍着怒气,看着曹国公说道:“你可知道,这件事我本来是打算留到后面,结果现在就要用出去。” 一道保命符,就这么没了。 能不心疼吗? 曹国公却不以为然,看着皇后说道:“不过是一笔风流债罢了,再说那女子都死了,你又何必耿耿于怀。” “十万两买她一条命,便宜了她!”皇后恨恨地说道。 当年皇帝微服出宫,偶遇一红颜知己,就惹下了这么一笔风流债。 幸好那女子出身低微,不然怕是要被皇帝弄进宫。 皇后那时后位还没彻底稳住,后宫还有四妃步步紧逼,外头皇帝又被人勾了魂,她实在是没办法,这才想了一个法子。 她劝皇帝,这女子出身粗鄙,若是就这么进宫,只怕朝臣也不会同意。倒不如先把人养在外头,让她先学学规矩,等时机成熟再把人接进宫。 那十万两,就是皇帝安置那女子的银子。 卢执亮就是被皇帝委以重任的人,当然皇帝并不知道,卢执亮早已经被她买通。 十万两是给了那女子,但是皇后也让人放出风去。 她一个弱女子,身怀巨银,自然会招惹一些贪财之辈觊觎。 她现在还记得皇帝得知她的死讯后,那张震惊悲伤的脸。 这件事情根本见不得光,过去这么多年,若不是翻御马监的账,只怕皇帝也不会记起这笔银子跟那个早已经化成枯骨的女子了。 只是她也没想到,卢执亮还跟兴安伯府借了银子,并签了借据。 兴安伯这个人…… 皇后想到这里看着曹国公,“兴安伯你要防着些,这次的事情他必然会有不满,你跟他说,只要何婉怡成功生下儿子,本宫将来助她登上豫王妃之位。” 曹国公沉声说道:“兴安伯分得清楚利弊,再说他也应该有自知之明,不敢与我们闹翻。” 皇后头疼得很,“这回御马监彻底落在黄韶手中,这个黄韶还真是一块硬骨头。眼下不宜动他,等过了这个风口再说。” 能坐在御马监掌印这个位置的人,只要心生贪念,总能被她抓到把柄。 这回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奉城伯那边的事情都处理好了?”皇后又问道。 “娘娘放心,驿兵被山匪打劫致死,那是他们运气不好。”曹国公笑道,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便是端王亲自查,最后也只能端了土匪窝交差。 皇后这才安了心,又道:“没想到皇上会让端王领兵出京,淑妃母子平日倒是装得极好。” 曹国公却道:“太子殿下身为储君自然不能轻易离京,晋王因为豫王的事情被陛下迁怒,齐王性子跳脱,康王更不用说,皇上能用的也就只有端王。 娘娘不用在意,不过是一时权宜之计,皇上肯定不会让端王做大,成为太子殿下的威胁。” 皇后面色凝重,没有曹国公想的那么轻松。 如果端王在崎南回不来就好了。 *** 御马监的旧账被焚之一炬,黄韶有几分轻松又有些担忧。 不过,好在他这个掌印的位置算是彻底坐稳了。 兵部那边彻查驿兵一事,自然查到了山匪身上,不只是驿兵,那伙山匪为祸百姓,民怨已久,当地官员不作为,被叶复
相关推荐: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老师,喘给我听
人妻卖春物语
将军夫夫闹离婚
修仙有劫
她太投入(骨科gl)
归宿(H)
魔界受欢之叔诱(H)
御用兵王
角色扮演家(高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