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狠狠地参了一本。 皇帝大怒,将当地官员一网打尽,全都押到京城问罪,另派官员前往赴任,第一件事情便是剿匪。 萧沐宸领兵在外,但是他们的婚期定在三月,礼部官员照例走三书六聘的过程,伯府为了明曦的婚事忙得脚不沾地。 姜氏……姜氏毫无用武之地。 明曦的婚事太夫人亲自准备,嫁妆等物更是细细甄选。 段宁准备春闱,府里上下格外看重,吩咐任何人不得打扰他读书备考。 京城最近不太平,明曦除了去段家那边,寻常轻易不出门,便是几个好友约她喝茶,她也一一婉拒了。 这回皇后与太子吃了大亏,她可不想撞到枪口上。 表面上看东宫依旧稳固,但是明曦知道那十万两银子的事情,肯定是皇后留的后路,这回被逼着提前用了,心中岂能不恼。 端王离京,淑妃谨慎,皇后拿不住他们,若是朝着她发火,她现在还真有点撑不住,故而不出门才是上策。 不是她怕了,而是在这个关口不能再闹出事。 太夫人把明曦叫去,给她看准备的嫁妆单子,笑着说道:“你看看如何?” 明曦接过去大概扫了一眼,心里很是意外,伯府这是大出血了啊。 “祖母,府里如今多少家底我是知道的,家里还有其他兄弟姐妹要成亲嫁人,这份嫁妆太厚重了。”明曦摇摇头说道。 太夫人听着明曦这样说,笑着说道:“烂船还有三斤钉,何况咱们府上越来越好,不会亏了他们。你不一样,是要嫁进皇家的,嫁妆不能寒酸了,这些都是你的底气。” 明曦望着这份大红洒金的嫁妆册子,这一刻思绪十分复杂。 曾经她很恨他们。 她上一世的悲剧,与他们息息相关。 她重生一回,拉拢他们,帮助他们,并不是因为她原谅了,而是她需要帮手,需要伯府这块匾额。 只是如今相处下来,情分也是慢慢有了变化。 曾经的虚情假意,不知不觉也有了几分真心。 太夫人没注意明曦微垂的眼眸中复杂的神色,她微叹口气说道:“不知道端王能不能及时赶回来,若是人回不来,这婚期就要推迟。” 提起萧沐宸,明曦的思绪也有些飞远了,不知道他现在如何了。 萧沐宸此时并不太好,奉城伯在太医的“诊治”下,已经完全康复了。 不知是谁透露了消息给崎南那边,知道他们粮草不足,这段日子崎南像是疯了一样扑上来。 军中粮仓已经不足三日口粮。 奉城伯脑袋都要揪秃了,对着端王说道:“王爷,再这样下去,咱们就真的要为国尽忠了,得想个法子啊。” 说到这里,奉城伯脸色有些狰狞地说道:“实在不行就只能就地征粮。” “你是想死吗?”端王冷冷地说道,冰冷的眼神望着奉城伯。 奉城伯:…… 并不想,谢谢。 他这不是没办法了吗? 第277章 请大姑娘带我发财 就地征粮? 已经征过一次了,再征粮老百姓还活不活? 奉城伯也知道这个,他素来刚毅的脸上此时也是满面无奈,那还能怎么办? “如果不征粮就只能买,可……咱没钱啊。” 萧临从帐外走进来,正听到这句话,张口就说道:“我这里还有点银子,拿出来应应急。” “多少?”奉城伯眼睛一亮。 萧临道:“五千两。” 奉城伯眼里的光一下子就灭了,这能有什么用,几万大军,五千两就是毛毛雨。 不过,蚊子腿再小也是肉,朝着萧临伸手。 萧临梗了一下,扬声把自己护卫叫来,让他去他的帐子拿银票。 银子? 萧沐宸忽然一愣,就想起明曦之前送给他的锦盒,他一直没打开看,就想等着大败崎南之后,凯旋之日再打开。 但是现在…… 萧沐宸转身走到屏风后,自己床帐旁,从枕下将那锦盒拎出来。 许是因为这些日子常拿出来的缘故,盒子表面已经有淡淡的光辉闪耀。 盒子外面没有锁扣,只有一个精巧的小机关,他伸手在上面摁了几下,盒子就打了开来。 萧沐宸呼吸一滞,只见面整整齐齐摆放着一摞银票,宏丰钱庄的银票,大楚各地都能取出银子来。 他想过很多,明曦会在锦盒里装了什么,唯独没想到会是这个。 难怪她说是救命用的。 不只是他的命,还有数万将士的命! 这么厚的一摞,只怕是她把自己跟段平昌的家底都掏空了吧? 金银在他眼中,向来是最俗气的东西,但是这一刻…… 萧沐宸浅浅一笑。 外面奉城伯跟萧临讲眼下的困境,语气低沉,满心无力。 “……早几年时,岁丰税足,朝廷拨得军饷足用,但是这几年大楚各地天灾人祸不断,贪官污吏层出不穷,国库岁收锐减,我已经连续两年拿不到足够的军饷了。” 萧临来玉象城这么久,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事情,他惊讶的说道:“怎么会这样?” 他在京城从未听说这件事情。 奉城伯叹气,“玉象城这个地方跟崎南接壤,战事不绝,大楚不能一鼓作气收服崎南,崎南就像是老鼠一样,总想着出来打个劫。 就跟狗皮膏药一样,让人不胜其扰,却又没有办法。崎南全境多山地势复杂,崎南军民一体,想要彻底拿下他们,需要非常大的军力。” 萧临懂了。 难怪朝廷跟崎南交兵,总是打一打停一停,他以前也曾想,崎南不过是癣疥之疾,为何不能尽除之。 自从他来到这里,经过数个月的交锋,他只觉得脸很疼。 “若是这样,可怎么办?” 军粮撑不到几日了,数万大军饿肚子,一天两天没关系,但是若朝廷粮草不至,若是引起军中哗变,那才是大事。 萧临的脸色顿时严肃起来,看着奉城伯说道:“不如我写信回京,请我爹想想办法?” 奉城伯:…… 善心不错,就是没什么心眼。 许是奉城伯的眼神过于直白,萧临问道:“这也不行吗?” “宁亲王在京城处境如何?若是他一下子拿出大笔银钱,你说结果会怎么样?” 萧临脸瞬间白了,是他疏忽了。 奉城伯拍拍他的肩膀,“你能有这份心,我就没看错你。只可惜,行不通。” 再说宁亲王这多年在皇帝眼皮下度日,府中能有多少银子。 萧临人生第一次遇到这种问题,一时间竟不知道如何是好,“那要怎么做才成?” 奉城伯好一会才说道:“自然是朝廷拨钱拨粮。” 萧临嘴角抽了抽,这不是等于没说吗? 就是朝廷送不来才发愁的啊。 两人大眼的瞪小眼,奉城伯一咬牙,“实在是不行,咱们就带着大军去剿匪,匪窝里应该有点存粮。” 萧临再傻这会儿也知道事情不可取,忙说道:“等打完仗,弹劾伯爷的折子也如雪花一般,你这几年的军功都得搭进去。” 剿匪是地方官员的事情,他们横插一手,这是属于越权。 就在这时,萧沐宸走出来,将一叠银票递给奉城伯。 奉城伯狐疑的拿过去,低头一看,差点跳起来,“这哪儿来的?” 这么多…… 这得多少银子? “王爷你这是打劫国库了啊?”奉城伯立刻把银票搂在怀里,不管哪里来的,端王给了他,现在就是他的了。 萧沐宸用一种特别镇定的语气说道:“我未婚妻给的。” 奉城伯:…… 萧临:…… 奉城伯率先回过神,一本正经地说道:“早就听说段大姑娘是被江城首富养大的,果然是首富。” 真有钱! 萧临脑海中段大姑娘的脸,真是让人想不到她会这样做,他看着端王说道:“段大姑娘拿出这么多银子,真是大义之举,回头伯爷上书为段大姑娘请功时,末将一定附名。” 这么多银子送过来,只怕他们也没钱还回去。 至于朝廷…… 呵呵。 钱还不了,名一定给人送上! 萧临在军中历练多了,这人情世故上大涨。 何况此时,他是真的心生感激之情。 萧沐宸闻言就看向奉城伯。 奉城伯心里嘀咕一句,嘴上却大义凛然地说道:“萧临说得没错,身为主帅,段大姑娘之义举,必要上达天听。” 萧沐宸心里满意了,嘴上却说道:“伯爷与世子如此盛情,我替未婚妻谢谢二位。” 二人:…… 奉城伯心里呵呵一声,段大姑娘是真好人,端王爷是真的狗。 他不再理会他,转身去数银票。 萧临虽然是宁亲王府的世子,但是他发誓,长这么大,就没见过一下子这么多银票怼在眼前。 “王爷,回头回了京城,还请大姑娘带着我发财啊。” 萧沐宸:…… 想都不要想! “伯爷,这是多少?”萧临深吸口气问道。 奉城伯抬头看了端王一眼,想起他方才那样子,没忍住问了一句,“王爷知道这是多少银子吗?” 萧沐宸还真不知道,面上丝毫不显,嘴上说道:“够用吗?” 第278章 大喜的日子也要挨打 “每月每名士兵粮银一两一钱五分,料银四钱五分,大军三万一年用银十九万两千两。每名兵士再给器械银二两,共两万两,两项钱银相加共计二十一万两千两。 之前御马监供一部分马匹,但是今年以来供马数量锐减,咱们需要自己买马,再加上战争损耗,补一万匹马,需银十五万两。” 说到这里,奉城伯眼眶微微发红,朝廷今年拨银不足二十万,再加上战事频起,损耗巨大,不足半年,二十万已经见底。 “王爷,这里有八十万两!” 他们可以跟崎南狠狠打上一年! 八十万两…… 萧临惊呆了,抬眼看着端王,我的妈呀,这是娶了个什么聚宝盆啊! 羡慕嫉妒! 他现在也想娶个聚宝盆回家! 萧沐宸心头也是一震,他知道这些银子不会少,但是没想到会有八十万两! 明曦一下子拿出这么银子,太招人眼了! 他看着奉城伯跟萧临说道:“此事先不要外传!” 二人知道事情重要性,奉城伯立刻说道:“就说这笔银子是王爷提供,先壮士气,其他再议!” 端王到了玉象城,难道就真的是走个过场? 奉城伯是康王未来的岳父,他现在也知道了康王上了端王的船。 本来他没打算跟端王有什么牵连,当初端王奉命带兵驰援,他其实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但是,这段日子端王与士兵同甘共苦,毫无王爷的骄奢,并且在军务上从不指手画脚,万事都与自己商议。 这次军中危机,若无端王,尚不知会到何种境地。 端王虽然总爱板着脸,看着不近人情,但是做事有担当,待人诚恳尊重,便是一个小兵他也从不会视之为蝼蚁不屑一顾。 奉城伯一只脚已经踩到了端王这条大船的边沿,他需要再观察看看。 奉城伯拿到了银子,但是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如何买粮是眼前最重要的事情。立刻抓了萧临的壮丁,让他跟自己一起去忙活此事。 萧临本就有心跟着学习,立刻提脚就走了。 二人走后,萧沐宸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他现在甚至不知道,明曦拿出这么多银子,她的生意怎么办,段平昌那边肯定也倾囊相助,那他的生意又如何? 而且,这笔银子呈送御前时,他得想办法让明曦不能扎眼,给她请功,不能遭人嫉恨。 这件事情要如何周旋? 萧沐宸的脑子转得飞快,明曦给银子助他渡难关是善心之举,但是弄不好就有杀身之祸。 想到这里,他立刻坐下给明曦写信询问具体事宜,明曦做事素来谨慎,肯定有自己的打算。 他们还是要先通声气,免得两下子走岔了路。 萧沐宸的信写完封口,立刻把齐贺叫来,让他立刻回京,亲自把信递到明曦手上,还要拿回信回来。 齐贺还不知道八十万的事情,把信揣好,趁着夜色悄悄离开大营直奔京城。 *** 京城里春闱放榜,段宁榜上有名,高中进士,整个伯府都热闹起来。 段宁得了消息后,顾不上欣喜,直奔明曦那里,对着她就是长身一拜。 明曦一愣,这才伸手把人扶起来,“二哥这是做什么?” 段宁红着眼,“若无大妹妹倾力支持,帮我拜先生为师,我岂有今日?这一拜,大妹妹理应受得。” 明曦笑,“二哥不用如此见外,你我兄妹,守望相助,本是分内之事。” 段宁心想,怎么会是分内之事! 明曦没有回府之前,他在府里的日子算不得好,就算是有姨娘倾尽全力周旋支持,但是嫡母压制得紧,他又没能向三弟一样去漯州拜名师读书。 他只能自己勤学苦读,后来蒙明曦之恩拜入恩师门下,这才知道得遇名师是什么滋味。 “明曦,日后有我一日,我必护你一日!”段宁沉声说道。 明曦凝视着段宁,眼睛微弯,浅浅一笑,“好,二哥这话我记住了。” 段宁也笑了,新晋进士,展颜一笑,若是被外头的小姑娘看到,不知道迷倒多少人去。 杨姨娘样貌好,两个孩子个个生得好。 “走,咱们去祖父那里,大家肯定等着二哥。”明曦立刻说道。 段宁与她同行,果然荣安堂里已经热闹起来,明曦看着杨姨娘居然也被请出来,她扫了姜氏一眼,果然姜氏脸上挤出的笑容分外难看。 杨姨娘显然是极有分寸的,即便是太夫人发话让她出来,她也不会抢风头,而是乖顺地站在角落里,看着自己的儿子被老太爷夸赞,看着太夫人满面欣喜。 这下好了,儿子高中,如果殿试再能拿个好名次,以后清音也能选一门好亲事。 杨姨娘自己不在乎自己的前程,她就是做妾的命,但是儿子有前程,女儿能嫁个好人家,她就扬眉吐气了。 越是这种时候,她越要低调乖顺,不能得意猖狂反被姜氏抓住把柄。 二夫人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段缙落榜,就差那么一点点。 想起这个她就后悔不已,当初杨姨娘抢先一步,才让段宁入了陈大儒门下,可惜她的儿子因为她的迟疑晚了一步,没能拜陈大儒为师,只进了松山学院读书。 如今看来,大儒就是大儒,果然不一样。 经过此事,二夫人更是坚定了立场,以后必须唯明曦马首是瞻。 越想越是后悔啊,当初她为何要迟疑,她居然还比不过杨姨娘有眼光! 心里气闷,二夫人待段宁却更亲近,希望他以后能帮儿子看看学业,大儒的弟子应该是不一样的。 三夫人就没那么焦灼,她的儿子还小一些,在松山学院再读一年下场,到时候应该更有把握。 段琪与段愉前后回府,段缙几兄弟凑到一起,带上段珩还有年纪更小的段陈玉段循,放话说中午要好好喝一场。 定远伯还未回府,二爷跟三爷在府门口遇上了,进门就听到几个小子的话,当场就拍掌赞同。 高中就是大人了,也该学着喝点酒了。 定远伯得了好消息一路坐车狂奔,刚进门还没看看新鲜出炉的进士儿子,就被亲爹拿着拐杖给打了一下。 定远伯:…… 大喜的日子他也要挨打? 段清音靠在明曦身边,轻声说道:“大姐姐,谢谢你。” 明曦拍拍她的手,说不上谢不谢,她扶持段宁也是为了自己,不过她这一世眼神还不错,段宁是个知恩图报的。 你好我好大家好,在这个同门同乡同窗宗族师生为纽带的地方,她想要笑到最后,拿到自己想要的,就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佛说,要放下。 她有些心魔放不下,但是有些可以放下。 渡人方能渡己。 她还没那么高的境界,但是这辈子她想活得轻松开心些。 第279章 尤三平这把利器 伯府低调地吃了顿团圆饭,段宁还要准备殿试,大家没多打扰他,放他回去继续读书。 明曦对待段宁的扶持之心,二夫人跟三夫人对待庶子的态度都有了不同。 段宁没高中之前,她们对庶子不为难但也说不上很关照。 但是段宁高中后,瞧着他对明曦的态度,再看看自己院子里的庶子,就有了另一番计较。 明曦以前说过,嫡庶虽有别,但是庶子成器家族兴旺,难道嫡出就不荣光? 身为一家人应同气连声,壮大根基,而不是自己斗的你死我活,反倒是被人看了笑话。 看看段宁,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在眼前,就更令人触动。 这回段琛跟段循也被两位夫人重新安排一番,年纪小更好,这个时候发奋读书更来得及。 二房的米姨娘,三房的董姨娘得了消息后,心中高兴不已,都是蒙大姑娘的恩惠。 若不是大姑娘扶持二少爷,她们的儿子哪有这样的好福气。 段缙这次落榜,就得先把婚事办了,二夫人本想着儿子若是高中了,正好给马家一个下马威。 这回没多高中,二夫人也低调起来,马家那边得知伯府出了个进士,对这门亲事更是上心。 得知未来姑爷差一步遗憾落榜,心头微微松口气,幸好没高中。 等女儿进了门,女婿在用心攻读,下一场高中后,那也是她女儿有福气给带的,对上二夫人这样刻薄的婆婆也有底气! 这门亲事早就在准备,只等着春闱放榜,日子就定在了殿试之后。 若是段宁殿试能得一个好名次,那便是喜上加喜。 有些遗憾的是殿试结果出来后,段宁未能入前三甲,位列第六,不过进了前十,这个结果已经是相当好了。 伯府鞭炮齐鸣,大摆宴席庆贺。 定远伯半辈子都被人骂纨绔,如今因为儿子高中被人高看一眼,那叫一个春风得意。 姜氏就更郁闷了,但是此时她已经不敢做什么,待杨姨娘也比以前宽厚了些。 毕竟,杨姨娘可是有了个进士儿子,不一样了。 齐贺一进京城,就先得了这个好消息,他惊讶不已,没想到伯府居然出了个进士,而且还排第六名! 齐贺不敢堂而皇之露面,他去了房绪林那边。 “房叔,麻烦你让人悄悄请段大姑娘来一趟。” 房绪林是个话不多的人,见齐贺千里迢迢回来,就知道肯定有事,他点头关了门,今日小饭馆不待客。 换了身衣裳,这才出去了。 明曦得了消息立刻来见齐贺。 齐贺见到明曦上前见礼,“属下见过大姑娘。” “齐贺,你怎么回来了?”明曦眼带担忧,难道是萧沐宸那边出事了?“是不是王爷遇到什么事情了?” 齐贺忙摇摇头,“王爷一切都好,是让属下给大姑娘送来一封信。” 明曦面带狐疑,这个时候给她送信回来,难道是有大事需要她做什么? “信呢?”明曦问道。 齐贺小心翼翼地把信拿出来双手递过去。 明曦接过信,走到旁边的椅子上坐下,这才展开细读,看到一半就不知道该做出个什么表情才好。 她有点意外。 萧沐宸担心她这样子太扎人眼,一来问自己有没有准备,二来如果自己没做打算,他会给自己善后。 明曦怎么会没给自己留后路,只是当时时间紧急,她还没安排妥当,当时不好跟萧沐宸说明白。 他居然连这些事情的风险都给她想到了,甚至于提出了要为她善后的心思。 齐贺看着大姑娘捏着信发呆,等了一会儿,这才小声说道:“大姑娘,王爷说请您务必给他回信。” 段明曦回过神,听到齐贺的话,神色囧囧的,点头说道:“烦你去拿纸笔来。” 齐贺忙应声去了。 明曦微微吸了口气,八十万两银子对他们而言确实不少,她爹爹把从内织染局赚的钱只留下货银,其他的现银全都给了她。 她再把自己手中的私蓄拿出一部分凑足了八十万,她已经跟段三爷仔细打听过军中开支,也让自己的账房大体估算一下军中开支所需要的银子。 她不知道这一仗要打多久,但是她知道军需损耗必然极大。 崎南地势复杂可攻可守,但是大楚的将士粮草短缺,战马不足,长时间对峙必然要吃亏。 如果大楚与崎南的战事再败,太子一党必然会对端王大加攻击。 明曦拿银子,不只是为了萧沐宸,也是为了自己。 她提笔写回信,只觉得笔尖有千斤重,压得她手腕沉重。 须臾,这才定睛落笔。 八十万两虽然是她跟爹爹所出,但是这笔银子必然不能完全落在她们父女头上。 明曦本来是有打算的,但是看信中萧沐宸之意,应该是另有打算,她便将自己之前的谋划说与他,并让他因地制宜,若是他有更好的计策,便依他之意行事。 她本来是想将功劳分一部分出去给徐东林与黄韶,但是现在萧沐宸信中提及奉城伯与萧临,她也隐隐明白他的意思。 若是区区几十万两银子,能把奉城伯与萧临彻底拉到端王的大船上,她自然是舍得。 银子可以再赚,但是这样的机会却千载难逢。 况且,几十万两银子能救得大楚将士的性命,守住大楚的国土,还能让萧沐宸获得军功,何止是值得,简直是太值了! 明曦将信收进信封递给齐贺,“烦劳齐大人将信给王爷。” “大姑娘言重,这是属下应该做的。”齐贺郑重地收好信。 明曦又问了几句大军的情形,涉及军密,她也没问太多,除了粮草战马紧缺,其他尚可支撑,她就微松口气。 有了那笔银子,这些困境自然能解。 明曦忽然又想起一事,信中忘了提及,她对着齐贺轻声说道:“大楚边境的粮草,只怕二次征收之后,余粮不多,再要买粮,就得往更远些的地方去。” 齐贺点头,“大姑娘说的是,玉象城周遭府县已经二次征粮,确实存粮不多。王爷担心再次征粮百姓受苦,也容易引起民变,故而一直压着此事。” 明曦看着他,“玉象城附近的百姓没有粮食可征,但是崎南那边肯定有囤货居奇想要赚钱的粮商。” 打仗嘛,总有奸商想要发不义之财。 齐贺眼睛一亮,是啊,他们完全没想到这一点。 随即有点犯愁地说道:“可是,要怎么才能找到这些人?” 他们不是经商的人,也不懂得这些门道。 明曦干脆说道:“我让尤三平跟你们走一趟。” 是时候搬出尤三平这把利器了! 做生意,没有比他头脑更灵活的! 第280章 矮人一头,怎么撑腰 尤三平走后,李全暂且接下他手中的差事,一时间又忙得鞋打脚后跟。 段思睿要南下读书,明曦去给他送行。 又过了一年,段思睿好像又沉稳了许多,见到姐姐不会像上次那样直接扑过去了。 明曦仔细问他一路上的安排,知道他提前写信给了恩师通了消息,笑着说道:“如今倒是比以前更细心了。” 段思睿自打段宁高中之后,就一头扎进了书堆里,以前就很勤奋,只是现在更加勤奋了。 “姐,你放心,我也会好好读书,等三年后我考个状元回来给你。” 明曦哭笑不得,状元哪是那么好考的,三年一回,数十万的学子才出一个。 但是她不能打击弟弟的上进心,于是说道:“行,姐姐等着,如果拿不了状元也没关系,只要你能高中,我就很高兴了。” 段思睿心想就算是考不中状元,那他也得比段宁考得好,如此他才能真真正正给姐姐撑腰。 这要是以后他矮段宁一头,还怎么撑腰? 只是这些话他藏在心里没往外说,姐姐如今跟伯府那边关系大为缓和,他不想再生事端。 许氏看着院子里的姐弟俩说道:“还愣着做什么,进来吃饭了。” 姐弟俩进了屋,许氏念念叨叨地说道:“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你自己在书院照顾好自己,你身边的人跟我说了,读起书来往往到深夜,这可不行,把身体熬坏了怎么办?” 明曦闻言就看向段思睿。 段思睿还敢糊弄一下母亲,对上姐姐犀利的目光,他瞬间端正神态说道:“也没有经常,只是偶尔。” 明曦知道弟弟的性子,直接说道:“我与你说也没用,我看不到的地方,你还是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姐,我没有。” “我会跟你身边的人说,若是你再熬夜,就让他们写信回来,我亲自去松山找你。” 段思睿:…… “你努力上进我知道,但是在姐姐与爹娘心里,你的身体更重要,知不知道?” “知道。”段思睿垂着头回道。 明曦放缓语气对他说道:“我知道段宁高中对你有些压力,但是你为何要跟他比?人与人是不一样的,你只要尽力就好。况且,以你现在的学识,将来未必比他差,若是这样就更要保重身体。” 许氏看着女儿脸色严肃,一般她管教弟弟的时候,她都是不插手的。 但是这回,没忍住说道:“你姐姐说得对,听你姐姐的话。”转头又看着女儿,“他自己明白轻重,长大了也不能再当小孩子管了。” 明曦哭笑不得,拉着许氏在身边坐下,转开话题问道:“爹爹怎么还没回来?” 段思睿看着姐姐面上带了笑,这才微微松口气,立刻说道:“内织染局那边有新船到,爹爹说要晚一会儿回来。” 正说着,段平昌进了门,“曦曦回来了?” “爹。”明曦起身迎上去。“春季的供应不是早就送到了,怎么现在还这么忙?” 宫里春夏秋冬的供应,都是提前一两月抵达,照理说夏季的供应还未到时间,不该这么忙的。 段平昌就知道女儿会问,对她说道:“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内织染局那边又追加了一批条子,我这也是临时凑了数给送到。” 临时? 明曦微微蹙眉,“都是送的什么?” “内织染局管的就是那些布匹之类的,不过这回要的是绫纱薄缎居多。” “这都是做夏装的用的。”明曦有些不解。 “是啊,不过徐掌印那边什么口风也不漏,我这里也不好深打听,不过徐掌印叮嘱我一句,闲事莫问。” 明曦微微颔首,“我知道了。” 既然是送进宫里的,必然是跟宫里有关系。 前段日子东宫之争才刚刚落下帷幕,豫王外放,端王领兵,凡是跟宫里有关的事情,必然是慎言谨行。 “曦曦,不会有什么事情吧?”段平昌很是担心的问道。 他一个经商的,对这些事情并不是很了解。 “您只需拿到内织染局的官方条子,只要是合法的,都没关系。”明曦笑道,'“其他的您不用担心。” 段平昌微微松口气,“你自己也当心些,我总觉得不太对劲。” 段思睿在一旁仔细听着,听到这一句就看向姐姐,“姐,咱们家做这一笔生意,会不会跟上回一样被人盯上?” 明曦笑着看着弟弟,“做什么生意,遇到心术不正的人,都容易被盯上。不过,爹爹背后还有我,你放心,别人想要下手也得再三思量。” 段思睿轻轻点头,所以他得变得强大起来,不能一直给姐姐添麻烦。 一家人吃了顿饭,明曦送段思睿离开,看着马车渐渐远去,弟弟还伸出脑袋对着他摆手,眼眶不由微微一红。 没有血缘关系又怎么样,这是她从小看着长大的弟弟。 明曦辞别爹娘回了伯府,才知道段宁决定留京考庶吉士。 对于这个决定,姜氏自然是不高兴的,留在京城真的是日日瞧着心头发梗。 但是定远伯很高兴,有出息的儿子留京,如果能考中庶吉士,那更是锦上添花。 留京与外放各有利弊,明曦意外的是段宁怎么改了主意,之前他跟自己提过一回是想要外放的。 明曦知道他的心结,嫡母视他不能说是眼中钉,那也是一粒沙。外放出去后,他们这对嫡母庶子都能缓一口气,距离远了,关系反倒是会和缓很多。 她看着李妈妈问道:“怎么好端端的又要留京?可是府里发生什么事情了?” 李妈妈接过姑娘宽下的外衣递给降香,又拿过新衣给她换上,这才说道:“听说是老太爷的意思,不过昨儿个二少爷去拜见过老太爷。” 明曦微微颔首,“我去见二哥。” 明曦去了段宁的院子,段宁坐在树下的石凳上,桌上沏了一壶茶,瞧着她进来,便笑道:“我就知道大妹妹肯定要来,正好,请你喝茶。” 明曦看着段宁一脸平静的神色,先是微微松口气,也笑着说道:“那就叨扰二哥了。” 第281章 不会又憋什么坏吧 段明曦在段宁对面坐下,看着他轻声说道:“二哥,我听说你要考庶吉士。” 段宁给明曦斟茶,他低头笑,“这一套山里青的茶具还是大妹妹送我的,你送我之前,我这里从未有这样贵重的器具。” 明曦微微蹙眉,这跟她问的问题有什么关系? “之前我在松山读书,姨娘小产差点丧命,是大妹妹主持公道救了我姨娘一命,清音如今在府里过的日子轻松自在,也不像以前那样小心谨慎,日日担忧,我知道都是大妹妹的庇护。” “二哥,你说这些就见外了。” “怎么是见外,我是真心感激你。如今我高中,别人会说伯府教养庶子用心,夸赞嫡母宽厚大度,连庶子都有了出息。” 明曦听到这句隐隐有些明白了。 “但是没有人知道,在大妹妹没有回府之前,人人都说我姨娘恃宠生娇,唯独我知道,姨娘日日担心受怕,怕她失宠我们兄妹就被嫡母踩进泥潭。 姨娘每日盛装打扮,爱惜容颜,肉不肯多吃一口,怕腰肢粗了,饭要数着米粒下肚,点心糖食更是碰都不碰。” 明曦静静听着,她知道段宁这些话肯定是憋心里很久了。 段宁仰头望天,“其实嫡母并不是心肠狠毒之人,不然我也不会能一直读书。只是……” 明曦知道,到底是意难平。 因为姜氏生的段愉虽然封了世子,但是不是读书的料子,如今坐在了郎中的位置上,还要每日勤学苦读。 年少时偷的懒,只要他还愿意前进一步,终有一日还是要补上的。 段琪还小,姜氏也不舍得小儿子太吃苦,所以段宁这个庶子,如果读书太出色,对她的两个儿子便是压制。 她怎么会高兴? 只能想着法子阻挠,偏偏姜氏这个人,心眼比针鼻小,却又没有十分狠毒的手段,一个杨姨娘就让她费尽心力。 也正是这样,段宁对姜氏的观感十分复杂。 既恼恨嫡母的不够大度,又庆幸嫡母并非十分恶毒之人。 明曦想到这里看着段宁,“若是将来二哥娶妻生子之后,你对嫡庶会一碗水端平吗?” 段宁一愣。 明曦笑,“即便是二哥哥是庶出,我想将来你对待嫡庶的孩子,心里也会有倾向的。” 如果段宁将来娶的妻子家世不错,那么对方不会任由他嫡庶不分。 “大哥与三弟都是嫡出,为何世子之位落在大哥头上?因为他是嫡长子。”明曦看着段宁,“二哥,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礼制之下自有规则,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然岂不是乱了套?” 明曦说到这里又是一笑,“二哥,一个庶字能压制的是那些平庸之辈
相关推荐:
生存文男配[快穿]
她太投入(骨科gl)
角色扮演家(高H)
宣言(肉)
大唐绿帽王
《腹黑哥哥。霸道爱》
下弦美人(H)
倒刺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