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推文

漫漫推文> 寡妇门前桃花多 > 第62章

第62章

,只能说钱东来还不懂得什么叫做勋贵世家的颜面。 明曦开始频繁出现各家宴会,次次衣裳不重复,件件样式新颖质地绝佳,配上她修长窈窕的身姿,明媚漂亮的容颜,简直是只花孔雀,牢牢把众人的目光给夺走了。 偏偏她待人亲切诚恳,不管谁问衣裳的问题,她都会细细回答,且言之有物,对话风趣。 经过这一遭频繁出击,关于段明曦早先性子彪悍的事情,众人几乎是刷新了记忆一般,完全抛之脑后。 云裳早就放出话,衣裳工艺复杂,布料难得,故而做衣时间长,每日定量有限,这下好了,本来还犹豫的人,根本就顾不上了。 料子好,东西少,工艺精,晚了就抢不上,不赶紧下手还等什么? 十两银子最便宜的? 你看不起谁! 就定五十两的,定个三套! 什么,因为等待客人较多,每位客人一次只能订一套? 有钱不赚,疯了吧? 云裳成衣铺因为限制定衣数量,一下子在京城火了,瞬间成为京城制衣火爆之地。 排队? 排! 最快下手订货的诸如姚云意,刘韫华等人,已经穿着衣裳四处招摇过市了,我有人无,那种感觉不要太好! 徐南熙看的是目瞪口呆,这也能行? 云裳成衣铺火了,京城不少成衣铺效仿,奈何他们就是拿不到云裳的布料,这布料不管是质地还是花色,瞧着透着股子不一样。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东宫,太子一直让人盯着段明曦,让人特意定了身衣裳,拿过去一看,瞬间就给气笑了。 他立刻让人给佟高卓传话,让他去找段平昌麻烦。 这批料子当初可是要送进宫的,现在怎么能在外面售卖。 佟高卓气势汹汹找上门,段平昌拿出了内织染局的文书,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夏季内织染局供应内宫所需的是冯家,段家与此事无关。 既是无关,那段家的料子,自然是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当初太子用冯家来压段家的回旋镖,此刻终于扎进了他自己肉里。 太子大怒,将佟高卓怒斥一番,佟高卓心虚,当初上头是有话递下来,让他将段家的几船布锁死。 但是他下意识的认定段平昌哪有胆子敢将本来送进宫的布料再卖出去! 但是,段平昌还真的就做了。 他不止做了,要命的是还拿到了内织染局给的文书。 佟高卓为了熄太子的火,就把徐东林给扯出来,若不是徐东林给段平昌文书,段平昌能这么嚣张? 徐东林在掌印的位置上做了这么多年,佟高卓这点手段算什么,他立刻就反击了回去。 佟高卓给冯家的条子,仗着东宫撑腰,根本就没经他的手,现在跟他讲段家的事儿? 徐东林按章办事,循规蹈矩,既然不用段家的货,自然要与人结清,哪里做得不对? 倒是冯家的条子怎么来的,他一个掌印都不清楚,若是东宫非要跟他过不去,说不得他得去陛下跟前喊冤。 这一下子,就把佟高卓将死了。 事儿是皇后与太子让他做的,但是若是皇上怪罪下来,倒霉肯定不是太子,必然是他! 内织染局这一笔烂账,本就是东宫针对段家而为,可经不起细查。 御马监的前车之鉴尚在,他徐东林可不能步黄韶后尘,如果一定有人倒霉,肯定不是他! 段平昌得知事情经过,也是后怕不已。 他当初若不是女儿提醒,立刻去内织染局拿了文书,只怕现在被架在火上烤的就是他们父女了。 现在不仅没有赔银子,照眼前这形势下去,这几船布获利,比送进内织染局至少要翻一倍。 段平昌知道京城大族重享受,喜豪奢,但是以前没想到绸缎还能这样赚钱,这一下子打开了他的思路。 他决定将云裳做成京城贵妇们定制衣裳的高地,那么布料的独特与质地,他就得认真想想一想了。 只有独一无二的货源,才能保住他现在的优势。 明曦与爹爹见了一面,觉得他这个想法很好,父女俩商议半天,决定开一个织坊,自己产布织布染布,自己画图自己出布,然后做成成衣。 如此能最大程度上保住秘密,且形成独一无二的供货圈。 花容织坊悄无声息地成立,段平昌从江城买了两家经营不太好的织坊,带来一批工匠定了契书,最低都签十年身契。 织坊就定在了温泉旁边的庄子上,明曦把隔壁买了下来,又请吴同知寻了些退役的士兵来做护院,如此与温泉庄子那边能互相照应,安全大增。 别人想要轻易进庄子,不要所打听秘密,靠近都很难。 就在此时,尤三平带着端王的信风尘仆仆从玉象城回来了。 明曦见到他时,一时间都不敢认了。 第307章 追杀尤三平 尤三平从京城跟着齐贺走的时候,体体面面,如今回来整个人瘦了一圈不说,他的左臂还吊了起来。 “受伤了?”明曦眉心紧蹙问道,“严不严重,我让人请郎中来给你看看。” “不严重,只是断了骨头,大姑娘不用担心。” 断了骨头还不严重? 段明曦让李全请郎中来,趁这功夫,尤三平先将信交出来,“王爷让我给大姑娘的信。” 明曦接过信并未拆开看,而是看着尤三平再一次打量,“你这一路上当难民回来的?怎么这么狼狈?” 尤三平一向自诩是读书人,平常很是注重仪表体面,现在不止胳膊吊起来,这一身衣裳脏得不像样子,长袍有几处都破了。 尤三平后退一步,“因急着跟大姑娘回话,衣衫不整,还请大姑娘见谅。” 明曦看着他,“到底出什么事儿了?” “属下回来的路上就遭遇了追击,王爷给我的护卫一路护着我回京,一路引开杀手。” “为何追击你?就为了这封信?”明曦指了指尤三平带回来的萧沐宸的信。 “不止这个。”尤三平面带纠结之色慢慢开口。 明曦没有说话,就这么看着他。 尤三平:…… 好半晌他才低声说道:“我去了玉象城,帮着王爷四处买粮,然后得罪了不少当地乡绅。” “如何得罪的?”明曦心想都敢一路追杀要你命,你这可不是一般的得罪吧? 说起这个尤三平就有些怒了,“这些人,手里有粮却非要抬高粮价卖给朝廷,想要赚将士们的血泪钱,我如何能看得下去?” 商户囤货居奇低买高卖赚的就是差价,这种事情很寻常。 但是,这是放在太平岁月。 玉象城那边已经那么糟糕,这些人居然还敢这样做,不要说尤三平,明曦脸上也带了几分怒容。 “那你是怎么做的?” 尤三平眼珠转了又转,就是不看段明曦,嘀嘀咕咕地说道:“也没做什么,就是让他们心甘情愿卖粮而已。” 这个心甘情愿怕是有待商榷。 “你就说,你做了什么,让人想要你的命。” 这仇可是结大了。 尤三平:…… “我说服王爷跟奉承伯做出不买当地乡绅与粮商粮食的假象,然后让人买通几个崎南当地人,让他们假装崎南的商人,从那些人手中把粮食买走。” 明曦震惊不已,她看着尤三平,知道这是个厉害的,没想到还能想出这样的主意。 他不仅敢想,他还真的做成了。 明曦看着他真诚地问道:“崎南人对大楚深恶痛绝,你是如何说服他们替你做事的?” 尤三平心虚地回了一句,“崎南人也不是人人都喜欢打仗。” 明曦懂了,这肯定是用了非常手段,不管用什么法子,反正是做到了。 “就算是这样,玉象城的那些人,怎么就会就敢把粮食给卖了?他们花了银子屯粮,肯定要赚一笔。” “之前不是说了,我请王爷与伯爷演一出戏吓唬他们,不买他们的粮食,他们敢囤这么多货,就是想要卖给守军。如果王爷与伯爷与他们较真不买高价粮,他们自然心中无底。” “能让他们心中害怕抛售粮食,必然得让他们相信,朝廷大军买到了粮。这粮哪里来的?” “……找人演了一出戏,装粮的袋子里装了稻草与泥土,做出买到粮食的假象运往军营。然后让那几个崎南人装作崎南粮商,故意让当地乡绅与粮商看到。” 后续明曦已经能猜到了,玉象城周边的乡绅与粮商一看这架势肯定着急,又跟奉承伯等人闹翻,粮食卖给谁去? 尤三平就跟熬鹰似的,把他们熬一段日子,然后再让崎南人私下里偷偷收他们的粮食,那些人为了能回本,肯定愿意卖,只是不会再有暴利,能不赔钱就得赶紧抛出去。 然后,这些粮食经那几个崎南人手,一掉头就到了尤三平手上。 事情肯定是后来败露了,不然也不能把人气得宁可买凶杀人。 难怪萧沐宸让尤三平这个时候就回京,感情是再在玉象城待下去,只怕命都要没了。 尤三平对上大姑娘一言难尽的目光,他轻咳一声,不再言语。 当时那种情况下,若是大姑娘亲至,只怕都能提刀带着人半夜抢了那些王八蛋的粮仓。 太气人了。 国难当头,还想发财,没要他们的命都是手下留情了。 何况,他还让他们收回了本钱,已经是很厚道了。 郎中此时到了,明曦赶紧让李全领着尤三平去诊治,又吩咐人给他准备吃食,又打发自己身边的人去尤三平的小宅子那边传话,让宅子里的人提前给他烧水备衣。 跟逃难的乞丐似的,回去后肯定要好好的收拾一下。 郎中给尤三平断掉的胳膊重新接骨固定,痛得他紧咬牙关,明曦隔窗望着微微侧头。 她没有进去,她知道尤三平肯定不希望自己看到他这么狼狈的时候,他一向爱面子。 等他接了骨,尤三平缓了缓,面色恢复如常这才来跟明曦辞别。 明曦让李全提上食盒送他回去,临走前,她看着尤三平说道:“最近好好养伤。” 尤三平满口应下,扫了一眼李全手里提着的食盒,眼睛都染了几分暖意。 李全送他正好,他也得问问他离开后大姑娘京城的生意如何了。 临走前,尤三平扫了一眼大姑娘还未拆开的信,犹豫一下,还是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明曦看到了尤三平的眼神,等他走后,这才拿起信打开。 看完之后,明曦给愣住了。 好家伙,尤三平跟她说的还是留了余地的,这家伙不仅低价买了当地乡绅商户囤货的粮草,还真的打通了崎南的商道。 被崎南军中知道,跟大楚狠狠地打了一仗,让萧沐宸交出尤三平,要把他的头颅挂在阵前。 明曦看着看着眼眶一下子红了,当初尤三平离京时,她跟他说,一定想法子筹粮。 粮食是真的被他筹到了,可他自己也差点搭进去。 这人…… 一如上一世那般令人信任安心。 第308章 好好嘲笑他一番 整理一下思绪,明曦继续看信。 萧沐宸说粮食的问题得到缓解,与崎南的战事就不会再焦灼,他准备带兵主动出击与崎南一战。 归期不定。 他已经另有折子送抵御前,若是他不能在婚期前回京,就请陛下下旨延迟婚期。 明曦知道,打仗这种事情,很难去说快慢,她也知道萧沐宸此时才写信回来,肯定是想尽快结束战事回京。 但是…… 若是上一世,她许是会有些不高兴,成亲是一件大事,推迟婚期对女儿而言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但是这一世的她,却很能看得开,萧沐宸不是因私延迟,他是为了玉象城的百姓,是为了大楚的安宁,他做的是大事。 她理应支持。 从另一面讲,遇上这样有责任有担当有智慧与胆量的男人,也是她的幸事。 明曦思量再三提笔写回信,等信使回玉象城复命时,请他带给萧沐宸。 此时,宫里淑妃跟皇帝各收到萧沐宸的信,给皇帝的除了一封信之外,还有一封折子。 皇帝愣了一下,看着奏折是公务,家信是私事。 就有点很稀奇,他还是第一次收到儿子写给他的家书。 皇帝就来了兴致,没理会折子,先拆开了儿子的信。 开篇便是问候,皇帝脸上的神色一缓,往下看去,便是儿子跟他讲在玉象城遇到有趣的事情,大楚辽阔,南北风俗大有不同,皇帝就觉得很有意思。 等到最后,才见儿子提起了婚期,皇帝微微一怔,是了,再过月余便是他成亲的好日子。 但是他的儿子还在玉象城征战。 延迟婚期? 皇帝面上的笑容微微一敛,临阵换将是大忌,是不可能把端王换回来的。 如果战事不顺利,那么婚期延迟是必然的事情。 他有点意外,端王会主动跟他提起此事,不是写进折子里,而是写进家书中,这是一个儿子对父亲的恳求。 他说,婚期延迟,恐京城诸人对段明曦有非议,当儿子的请当爹的给未来的儿媳妇撑腰。 把皇帝给整笑了。 这要是做王爷的求皇帝,那他得想想,军国大事岂能徇私。 段明曦若是连这个都不能理解,做什么端王妃? 但是,想起端王这个儿子在京城时,沉默寡言不说,做事一板一眼,将规矩看得比什么都重。 人不轻狂枉少年,他这个儿子就太沉稳了,不像是养了个儿子,倒像是养了个老子一般。 这么一想,皇帝的脸色立刻古怪起来。 随即轻声一笑,也罢,难得他开了窍,能遇到一个喜欢的女子,事事想得周到,倒也不足为奇。 当初他年轻的时候,也不是没有这样的时候。 再看看其他几个儿子,哪一个不是身边美人环绕,唯独老四不爱这些。 皇帝把儿子的家书认真收起来,这才打开折子,这折子开头一看,就是他家老四的风格,深沉严肃,一本正经,好像方才的家书不存在似的。 信中事情写得很杂,其中就写了段明曦派身边的人协助端王买粮一事。 皇帝震惊之余似乎又不感到意外。 老四这么喜欢一个姑娘,现在段明曦也能如此为他着想,几十万两银子说扔就扔,协助买粮也不是小事,从头到尾都没见过定远伯府或者是段明曦在他面前邀功。 如此看来,倒是真的把老四放在了心上,并没有借此存有私心,而是一心一意为了他。 皇帝心情很是复杂,忽然就有点羡慕儿子。 坐在皇帝这个宝座上,已经很难分清后宫的女人们对他是真心还是假意,其实他不太在意。 段明曦立了大功,但是皇帝之前并没有其他想法。 但是现在,既然儿子开了口,说不得得给她做个脸面。 想起平庸至极的定远伯……皇帝很是瞧不上,封赏他,那是万万不愿意的。 想到这里,把丁肇叫来问道:“定远伯府,现在都有谁做官?” 丁肇呆了一下,随即立刻回道:“回皇上,定远伯府的世子如今任武选司郎中一职,定远伯府的二爷在尚膳监做掌司,三爷在御马监做佥书。” 皇帝也大感意外,“朕记得以前定远伯府以前,没有这么多人做官吧?” 丁肇将这话在脑子里迅速转了一圈,十分谨慎地回道:“是,皇上。” 多余的话,皇上不问,丁肇也不多言。 他与端王关系尚可,这个时候也不会在陛下面前说些不该说的。 皇帝轻叹一声,对着丁肇说道:“段明曦是个能干做事的人,没想到定远伯把这个女儿找回来,连带着府里的人都跟着上进了,难得。” 丁肇:…… 就没想到皇上居然会这样想。 “皇上,段大姑娘原本就是江城段家当做要承继家业的长子来教养的。”丁肇笑着回了一句。 承继家业…… 皇帝想起自己对太子的教养扶持之心,承继家业的孩子,自然与其他的孩子不一样。 想到这里,皇帝有些好奇地问道:“朕记得有谁跟朕说过,那江城段家好像也生了个亲生子,那孩子呢?段家怎么对待的?” 丁肇还真知道,当初怕皇上问段家的事情,他是仔细打探过的,免得御前回话答不上来。 “听说段家那位少爷正在松山书院读书,拜陈其廷陈大儒为师。” 皇帝一听来了兴趣,“陈其廷?那脾气臭得可以的陈其廷?当初朕想要他留在国子监教书,他拍拍屁股就跑了,怎么,现在连商人之子都愿意教了?那段家给他送了多少银子?” 这丁肇哪里回答得上来,“皇上,奴才也不知,我这就去查。” 皇帝很是不高兴,“陈其廷这个老贼,你去查,查清楚,朕倒要看看,他为何这样做。” 若是为了银子,看他不得好好嘲笑他一番。 丁肇忙躬身退下去查此事。 皇帝越想越气,丁肇不知,许是淑妃会知道,想到这里,抬脚就往翠微宫去。 翠微宫里,淑妃正在看儿子的信,不妨皇帝没让人通禀直接进来了,吓了她一跳。 皇帝的眼睛落在淑妃手中的信上,淑妃面上的笑容微微一僵。 第309章 把皇帝气的跳脚 “宸儿也给你写信了?” 皇帝这一句宸儿,把淑妃惊得不轻,努力维持面上的神色,口中说道:“是啊,他是第一次带兵,臣妾心中很是担忧,就怕他有负陛下所望。” “老四给你写了什么?朕看看。” 淑妃只得将信递了过去,“不过是些问候家常话,也没写什么。” 皇帝微微挑眉,“是吗?这小子……对你这个母妃倒是关心有加,不想让你费心,烦心的事儿都扔朕这里来了。” 淑妃听着皇帝的话,心思一转,眼神微暗,口中却说道:“臣妾一介妇人,他是怕我担心吧。”说到这里微微一顿,语气带着几分焦灼,“皇上,端王没事吧?” 皇帝接过淑妃递过来的信,顺手拉着她在自己身边坐下,笑着说道:“能有什么事儿,如今是真的长大了,有了想护着的人,到底是不一样了。” 淑妃此时心中已经有底了,轻笑一声,“子肖父,回想臣妾刚进宫时,陛下对臣妾也是多番照顾,惦念。” 是吗? 皇帝已经不太记得淑妃刚进宫时是什么样子,但是她这样说,皇帝就很高兴,低头去看信。 这一看,才发现儿子写给淑妃的信,跟给他的信果然不同。 啧。 给淑妃的信就很温和,说在玉象城一切都好,让淑妃不用担心,丝毫不提在玉象城的危险与为难之处。 皇帝微微叹口气,看着淑妃说道:“你将老四教的很好。” “哪里是臣妾的功劳,都是陛下言传身教。”淑妃笑道。 心里却想着,难怪这次儿子给她的信古古怪怪的,莫不是猜到皇帝会来看? 皇帝将信还给淑妃,这才想起所为何事而来,于是又问起段家那边的事情。 淑妃还真知道,她听明曦说过。 皇帝问,她就笑着说道:“明曦这孩子幼时命不好,被拐子拐走了,幸好遇到了段平昌夫妻。那时他们夫妻膝下没孩子,机缘巧合从拐子手里救下了明曦,就把她带回去当自己的孩子养……” 这些皇帝都知道。 “明曦在段家呆了几年,段太太有了身孕,然后生下了儿子,本是想教他学些从商的本事,将来好继承衣钵,哪想到那孩子更喜爱读书。 这个儿子,段家夫妻都认为是明曦给带来的,她是有福之人,所以儿子爱读书不爱商事段老爷根本不在意,本来他就是把明曦当儿子教养的。” 说到这里淑妃轻笑一声,“各人有各人的缘法,明曦自己也是个肯吃苦的,孩子能有今天不容易。” 皇帝侧头看着淑妃,“你倒是很喜欢她,朕知道,很多人家会因为她曾被拐而不喜。” “被拐走又不是明曦的错。”淑妃叹气,“当初儿子跟臣妾提起此事时,我也是不高兴的,京城那么多名门闺秀,他怎么就选了明曦。” 皇帝听到这点点头,当初他也不是很理解。 天下最不缺的便是美人。 “他跟我说,那日在上阳宫,甘家姑娘落水,明曦毫不犹豫就下水救人。当时他就想这姑娘心真善,后来见她救了人不居功,可见秉性纯真,说合他的眼缘。” 皇帝就乐了,看着淑妃道:“这倒是像他说的话。” “是皇上太宽纵他,才由得他得偿所愿。”淑妃浅笑,一双眼睛温柔有神的望着皇帝,满满的感动。 皇帝握住了淑妃的手,“朕有件事情与你商议一下。” “皇上有事直接吩咐便是。”淑妃微微靠近皇帝笑。 皇帝拍拍她的手,“这次玉象城粮草短缺,段明曦与段家立了大功,你说朕应该如何奖赏?” 淑妃心头一跳,面上却带着惊讶之色,“皇上,这都是身为大楚子民应当做的,上次明曦进宫,臣妾也想赏她,她给拒了。她说,段家行商能积攒财富,当感恩陛下将大楚治理得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段家为朝廷尽微薄之力,是身为子民的本分,她还说有国才有家。”淑妃说到这里瞬间又乐了。 “你笑什么?” 淑妃亮晶晶的眼睛凝视着皇帝,轻声说道:“嗐,这孩子也是个爽直的人,她说,她自幼习商,很是会些赚钱的本事。只要大楚安定长宁,她这些钱很快就会赚回来。 皇上,您说这孩子是不是有点傻?别人遇上这样的机会,求都求不来,你说她倒好,伸手往外推。” “还有这样的事儿?”皇帝觉得有趣,心里也大感畅快,他登上帝位这么多年,确实兢兢业业,辛辛苦苦。 “可不是。”淑妃捏着帕子擦擦眼角笑出的眼泪,“这孩子会赚钱更舍得花钱,很是难得。” “她虽不要赏,但是总不能就真的压下不提。淑妃,你说如何赏她?” 听了皇帝的话,淑妃微微蹙眉,轻声说道:“皇上,您想如何赏她?她一个女子,也不缺这些金银之物,又不好名利,着实令人为难。” “说起这个,你可曾知道段家的儿子拜了陈其廷为师,在松山学院读书的事情?陈其廷一向高傲,怎么却愿意收商人之子为弟子?委实令人奇怪。” 淑妃脸上带了几分惊讶之色,然后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可能臣妾还真的知道一些。” “说来听听。”皇帝立刻问道。 “臣妾记得有一回明曦进宫偶然提了一句,好像是段平昌对陈大儒有恩,具体如何就不是很清楚了。”淑妃道,“皇上可能还不知道,明曦也是跟着陈大儒读过书的。” “还有此事?”皇帝的脸色很微妙,好哇,这个老匹夫,当初让他留在国子监他不肯,回了松山他倒是连女子都肯教了! “是啊,臣妾也没想到呢。”淑妃笑。 当年,陈其廷把皇帝气个跳脚,绝不肯留在国子监教书,转头就背上包袱从京城溜了。就这,皇上都没舍得把人杀了,归根结底,皇上惜才。 正因为如此,听说陈其廷教明曦姐弟,又是这样的出身,皇帝才有些恼怒。 京城国子监的学子,哪一个不比商户家的孩子出身好? 淑妃瞧着皇帝一把年纪还对此事耿耿于怀,心里又觉得好笑,谁能想到呢,陈其廷唯一教过的女学生,如今成了她的儿媳妇。 第310章 保命符 “难怪陛下看重陈大儒,臣妾当初很是有些不解,天下才子何其多,您何必对他格外不同。” 皇帝听了淑妃这话,嘴角没忍住抽了抽,闭着嘴不肯说话,脸上仍带着怒气。 “如今看到明曦行事做派,方知陛下慧眼如炬。若无陈大儒教导,明曦又岂能有这样担当。细说起来,倒是陛下占了上风。” “此言何意?” “陛下,您想想,能让陈大儒甘愿施教,明曦必然是极优秀才能入了他的眼。陈大儒辛辛苦苦教成了才,结果转头明曦给您做了儿媳妇,您说陈大儒知道后会如何想?” 皇帝:…… 有道理! 堵在心头的那口气瞬间就舒展了! 皇帝看着淑妃,“爱妃说得对。”说到这里一顿,“朕记得段家还有个拜在陈其廷门下的?还得了功名,就是名次不怎么高。” “是明曦的二哥,伯府的庶子,经明曦引荐拜入了陈大儒门下。说起来,满打满算不过跟着陈大儒读了年余的书,却能考进一甲前十,后来又考中庶吉士,也很不错了。” 皇帝哼了一声,“他要是肯来国子监,能教出更多的人才。” 可他就是不肯来! “陈大儒生性散漫,不喜约束,他在松山书院教书育人,教出来的学子,不也是为朝廷效力,陛下宽厚大度,就不与他计较了。” “罢了。”皇帝心想,淑妃说得对,他是个心胸开阔的皇帝,“既是这样,那给段家的恩赏就落在这个庶吉士头上,他叫什么名字?” 淑妃想了想,“好似叫做段宁。”说完一顿,看着皇帝轻声开口,“陛下,这个段家与另外一个段家可不是一家。江城段家的恩赏,落在伯府头上会不会不好?” 皇帝一愣,“段明曦不是伯府的姑娘吗?” 淑妃恍然,这是给明曦那一份,所以皇帝没打算给江城段家恩赏? 这不是厚此薄彼? 淑妃做出恍然大悟的神色,“是臣妾愚钝,一时给想错了。想来皇上既然要施恩,自然是两个段家都有的。” 江城段家可是明晃晃的出了几十万的银子,若是连恩赏都没有,这才是令人寒心。 皇帝还真没想着给江城段家赏赐,银子只出了一份,难道赏赐却要给两份? 但是淑妃如此说了,皇帝倒是不好意思拒了,他一国之君岂能如此小气。 但是,江城段家怎么赏? “爱妃,依你之见,江城段家如何赏?” 淑妃轻笑一声,“皇上,江城段家不过是商户,难得有这样的忠心义胆,这样的门第您赏一座匾额,就是天大的恩赐了。” 皇帝眼睛一亮,国库穷,皇帝的小私库这些年也没少往外掏银子填窟窿,不用赏赐真金白银,最好不过。 不是皇帝小气,是皇帝真没多少存粮了。 “爱妃说的有理,赏什么匾额?”皇帝思量着开口,“虽是商户,却有大义,朕赐段家义商二字如何?” “陛下这赏赐真是太妙了,当如千金买马骨,以后若是朝廷再遇到危难,也许会有更多商户慷慨解囊。” 皇帝眼睛一亮,有道理,这匾额就送得值了! 伯府那边先是接了好消息,段宁升了编修,这可是大喜。 紧跟着段家那边也接了赏,是一座上书义商的匾额,义商二字鎏金大字,非常气派。 好事接踵而至,这下子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都是因为那四十万军费得来的好处。 明曦一个内宅闺秀,皇帝不好直接赏她,便惠及家人身上。 如果说,有人不高兴的话,那就是姜氏跟段徽柔了,这恩赏照理说应该落在伯府世子头上,怎么就给了段宁? 但是上至老太爷太夫人,下至家中小辈,甚至于连段愉都没有不高兴,这母女俩也不敢表现出来。 段宁来谢明曦,杨姨娘就差给明曦下跪了,再一次认定自己当初投靠大姑娘的明智之选。 再说段家那边,御赐义商,段平昌虽然还是商户,但是已经是商户中顶级存在,便是寻常的官宦也不敢轻易寻他的晦气。 这可是皇帝称赞过的人。 就等于是多了一道保命符。 佟高卓那边原本还有后续计划,现在瞧着这架势,只得回禀了东宫,暂时先搁置,等过了这风头再说。 太子:…… 当真是时气不济,怎么就这么倒霉。 当初私下说明曦人傻钱多的,现在统统闭上了嘴。 四十万两银子,能换来官职跟荣耀,他们也愿意。 明曦被这喜悦给砸得有点晕头转向,是真的没想到,还能有这样的好处落到手里。 等后来从胡嬷嬷口中知道有淑妃助力之后,心中对淑妃越发的感激,将这份情谊记在心里。 喜事在前,又过了半月有余,端王还未有归期,关于明曦与端王亲事非议不免多了起来。 明曦知道,此时延迟婚期的事情也该爆出来了。 果然,没过几日,陛下在朝堂上拿出了端王送抵京城的折子,战事紧急,婚期延迟。想起段明曦给朝廷送的银子,皇帝这回破例让人送赏给明曦以做安抚。 言明,等端王回京之后,再行举办婚礼。 端王婚期延迟,后头齐王跟康王自然要跟着顺延,但是不管是两位王爷还是未来的王妃,都没有得到陛下任何的安抚跟赏赐。 郑思瑜并不放在心上,只担心在玉象城的父亲,希望他能平安归来。 但是兴勤侯母女心中不满可就多了,不敢对陛下不敬,越发看明曦不喜。 明曦不知此事,便是知道也不放在心上。 转瞬又要到端午,去年端午的盛况还历历在目,今年不用明曦出手,各大龙舟队伍已经出现在博弈盘上,下注者很是不少。 今年伯府依旧下场,主管此事的成了段缙。 二夫人忙着儿子的婚事,端午节前,段缙将马敏仪娶进门。 这门亲事二夫人心里喜与不喜各自占半,好在马敏仪进门后,倒是与马夫人行事很不同,端正持重,对长辈尊敬对手足友爱,而且说话做事温和有礼,很快赢得伯府上下另眼相看。 明曦不意外,上辈子马敏仪跟段缙也过得很好,虽然那时伯府分了家,二房与三房搬了出去,但是马敏仪经营有道,二房的日子倒不曾困顿。 这一世,没有分家,段缙又得了明曦故意给他的端午节的事宜,想来这对小夫妻也能联手做好。 她自己曾婚事不幸,但也盼着这世上其他人能得遇良人,美满幸福。 第311章 想到一处去了 云裳成衣铺的生意越来越火爆,不仅没有停下的趋势,反而随着端午节即将到来更加热闹。 端午节大家都要出去看龙舟赛,届时夫人闺秀们都要撞在一起,谁又愿意被人比下去。 尤三平来找明曦。 伤筋动骨一百天,但是尤三平是个闲不住的,现在拆了夹板之后,就带着李全四处奔走。 虽然未曾言明,但是李全现在是把尤三平当师傅看待的,鞍前马后很是勤快周到。 “温泉庄子上的温泉菜,现在尚膳监那边的供应还一切如常,遇仙楼保持不变,其他酒楼的单子随着天气热少了些。” 明曦微微点头,这并不意外,温泉菜价高,现在天气暖和地里种的青菜早就能上桌了,便是为了成本,他们选择的菜也不意外。 遇仙楼是明曦自己的酒楼,现在温泉菜已经成为酒楼一大特色,自然不会取消。 “尚膳监那边的分量也没削减?”明曦这个才有点意外。 尤三平笑,“我听段二爷说,本来是要减一部分,但是正好这关头陛下赐段家为义商,这事儿就搁置了。” 明曦闻言看了尤三平一眼,知道这里头肯定也有他的手笔,不过结果是好的,其他她也不会过问。 “温泉庄子那边就先这样,等天冷下来生意自然又会恢复如常。”明曦本来只是想借着温泉菜送段二爷进尚膳监,没想到还因此与其他酒楼做起了生意,获利颇丰。 意外之喜,自然不用强求,维持就好。 “云裳那边现在如何了?”明曦现在比较

相关推荐: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偏执狂   大唐绿帽王   姑母撩人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修仙有劫   寡妇门前桃花多   我以力服仙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将军宠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