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推文

漫漫推文>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 第108章

第108章

婆的屋。 屋里,纪母正在小心的喂着小儿子,见她面带羞涩的进来,原本因为自己奶水不足的忧愁消去几分,笑着问乔愿环:“这是怎么了?许久没见你这样高兴过了。” 虽然如今两人是婆媳,但乔愿环从小是依偎在纪母身边长大的,在她心底,纪母比她亲娘也是不差的,听见问,她虽然还是满脸的不好意思,还是带着几分高兴的将方才纪长泽与她说的话告诉了纪母。 等到复述完了,脸早就红彤彤了。 她不好意思的摸了摸滚烫脸蛋,跟纪母说:“娘,泽哥儿还没这样对我说过话呢,可见今天他实在是感激我。” 纪母从刚才听得时候脸上的笑就没落下来过,见乔愿环这样说,更是笑的合不拢嘴,轻轻把小儿子放下,笑道:“你这个傻丫头,果然还是年轻,泽哥儿这不是单纯的感谢你,他这是将你放在心里了。” 见外甥女加儿媳妇用着迷茫的视线看着自己,纪母笑着跟她分析:“男子大多要面子,有时候就算是心底想着什么,表面上也是不表现出来的,就是为了面子,除非是被逼无奈不然轻易不肯示弱,我清楚泽哥儿,他也是个要面子的,如今既然主动与你赔罪,还说出了那样一番话,必定是将你放在了心里,要不然啊,就算是刀架在他脖子上他也不会说的。” 她伸手握住了乔愿环的手,脸上露出了这几日难得露出的松快笑容:“从前我一直不放心你,觉得将你嫁给泽哥儿这个不知晓疼人的是耽误了你,如今我才能安下心来,你们二人青梅竹马没能培养起什么感情来,如今家中突逢变故,倒是让泽哥儿知道了你的好,看见你们好,我也就安心了。” 听明白纪母的意思了,乔愿环脸更红,面上却也多了几分喜色。 谁不想丈夫将自己放在心上,如今泽哥儿愿意对她好,她自然是高兴不已的。 屋子里两个女人亲亲热热说起话来,外面的纪长泽却是找来了纸笔,纸是好纸,笔是钢笔。 他握着笔坐在太阳底下想了几分钟,再抬手时,笔下已经刷刷刷写开了。 纪长泽还是用的原主笔迹,不过比起之前,带上了几分稳重和洒脱,等到太阳落山的时候,他已经写出了两章小说。 是的,小说。 这个时期比较混乱,不过出头还是那老两样,要么文要么武。 现在纪家一个病重的纪父,一个坐月子的纪母,还有一个刚出生的襁褓婴儿,都交给乔愿环肯定是不行的,再加上外面还有个刚刚被毁了名声虎视眈眈的纪大老爷,纪长泽就算再怎么算无遗策都不可能远程着百分百防住。 文的话就简单多了。 在哪不能写,想怎么写怎么写,就算一个马甲惹事了,这也不是现代,查人还带查id的,只要找个靠谱的地方合作,他想换多少马甲都行。 而且想找靠谱的地方发书也简单,本城可不就有个纪父的学生,他的师兄吗? 这位师兄目前不在,早在纪家出事前就去别的城办事,出去前还特地来探望纪父,说明了回来的日子,算算时间,差不多就是这两天了。 纪父虽然学生不多,而且大多没混出名声,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和这个老师感情好,纪家这次出事看着好像是没人施以援手,可那是因为纪父的学生们都在外地,唯一一个本地的还出去办事,哪怕有一个在跟前,纪家人都能被安置的妥妥当当,不至于这样落魄仓促。 这也是现在消息不流通,只需要再等等,等到消息传出去,恐怕那些学生们就会纷纷赶来老师身边帮忙了。 晚间,纪大老爷那边派的人来了,十分张扬的一路捧着钱过来,因为阵仗大,还跟过来不少百姓。 那送钱的人见纪长泽开了门,面上虽然笑着,却还是有几分倨傲。 口口声声说着我家老爷最近身子不好一直病着,有那不懂事的下人不敢去打扰,这才让纪长泽这个侄儿跪了两天,今天下人见侄少爷拂袖而去,这才害怕的去禀报,老爷赶忙的就派他送钱来,只盼着侄少爷别和下人见怪。 他是该倨傲的,毕竟纪家败落,他们送的可是钱,若是纪家知晓事,就该感恩戴德。 然后就被纪长泽阴沉着脸用一个脏字不带却杀伤力满满的话骂了个遍。 先说之前我去的时候你们把我关在门外头,现在见我闹大了又来说这种话,三岁小儿都不会信。 又说你们之前不愿意施以援手就算了,虽说是亲兄弟,到底也没谁欠着谁,但如今这么大张旗鼓一路恨不得张灯结彩的送这么一笔钱来,是恨不得那些宵小不知道你们送了我们一笔钱吗? 如今我家中老的老小的小,如今穷困还好,若是手上有钱,还不如同小儿抱金过闹市,不光钱留不下来,说不定命都要被人拿去,虽说我年纪轻,可也不是那种什么事都不知的,既然大伯不愿意接济也就算了,何必要做出这种明着帮忙实则招祸事的事。 一口气说完了,他愤怒表示“我们家也是有骨气的,日后两家还是别来往的好”,说完砰的就关上了门。 那打头的人一下子就愣住了。 他这么大张旗鼓的来就是为了让全城人都知道他们家老爷不是那种不讲兄弟情义的,而且这个钱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送过来,到时候纪长泽收了钱,那就说明现在城中说的什么纪大老爷不顾兄弟都是屁话,不收钱同理。 他们送了啊,纪长泽自己不收的,怎么就是他们家老爷不顾兄弟了。 本来好好的一个局面,不管对方收不收钱他们家都能得个好,而纪家要么拿钱得憋屈,要么不拿钱还是憋屈,来之前,他还在心底夸了自家老爷不愧是老爷,就是厉害。 结果一路上得意洋洋的,怎么都没想到到了地方后难题居然还能被丢回来了。 明明他们是来送钱的,怎么到了纪长泽嘴里,就变成他们不安好心了。 关键是,他说的话仔细一想也不无道理。 于是就尴尬了。 送钱吧,就是不安好心。 不送钱吧,老爷的名声洗不干净。 而且他们还不能甩锅给不肯收钱的纪长泽,毕竟人家说了,这个时候收了这笔钱就跟小儿抱金过闹市一样,收了那就是等死,他们还能逼着人收吗? 在门口当着围观群众的面不尴不尬的等了半天,这人张张嘴又闭上嘴,伸手要敲门又收回手,愣是站了好一会都不知道该怎么说,眼看着周围被引过来的人们看自己的眼神都不对了,只能一咬牙,黑着脸带着一群人离开。 真是奇了怪了,这位大少爷不是从小蛮横没心机吗?如今瞧着,怎么跟个狐狸似的。 狐狸纪长泽把门插上,酝酿了一下情绪,转身就满脸悲愤的去了纪父屋里。 然后开始跟他哭。 哭什么呢?哭他大伯不是个人。 爹啊你瞅瞅你看看,他如今都明晃晃的在害我们了,这是想逼死我们一家啊,明明是骨肉兄弟,他却刀刀朝着致命处去,我当初可真是瞎了眼崇拜他这个垃圾,爹啊,儿子刚刚在外面差点没气死,又不知道该怎么怼回去,只能骂了一顿闭门不让他们进来。 爹啊,这是他们趁着您病了欺负我们一家子呢。 他肯定是知道儿子我不善言辞,不喜与人斗嘴,故意派了那个嚣张能言善道的人来,他欺人太甚啊! 再呜呜呜呜一会,纪父果然立刻被激起了斗志和愤怒。 他自己被怎么欺负都还好,那个垃圾居然敢欺负他儿子。 要不要脸皮,一个长辈,来欺压小辈,个臭不要脸的。 纪父越想越激动,精神生生又好了一点,他怜惜的拍拍儿子肩膀,安抚了几句“别怕爹在”“你放心爹肯定把场子找回去”之类的话。 纪长泽这才满脸委屈的点了点头:“那爹,您快点好起来,这两日您是没瞧见他们是怎么欺负我的,我硬是被他们弄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可难受了。” 被儿子需要的感觉就好像打了一注强心针,纪父之前虽然身体不好,精神却更不好,如今容光焕发精神奕奕的一副给他一根针他就能上战场的模样。 “放心,爹还要护着你们,很快就能好起来了。” 好你们一群王八羔子。 趁他病欺负他儿子,真是见他以前太和善好欺负了是么,他当初能自己打下一个家业,如今怎么就不能重新再建一个了。 老父亲燃起了熊熊斗志。 如今他们欺长泽年轻不善言辞,待到日后,他要他们跪下来给长泽请罪! 第126章 民国写文(4) 纪长泽这几天就跟着一边照顾家里, 一边写稿子,坐等那位报社的师兄上门。 纪父纪母眼看着曾经骄纵不太听父母话的大儿子经历这件事后沉稳许多,虽家中落魄下来, 长泽却比之前懂事许多,不光知道孝顺父母,还知道了体贴妻子,脏活累活都不让乔愿环干, 更是亲自给二老侍奉汤药。 他们心里想着, 这也算是因祸得福了吧。 虽然家中不比从前, 但经历了这种祸事,一家人的感情倒是比之前更好了许多。 纪母满心满足, 纪父倒是还有点忧虑。 虽然长泽是比以前懂事许多,但到底是被娇惯着长大的,还是不能独当一面,没看之前纪大老爷那边来人, 长泽硬是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吗? 也是他运气好,稀里糊涂误打误撞的把人给赶走了,可这次走运,下次呢? 长泽之前被养的不知世事,纪父一点都不放心他独当一面。 因为怀揣着这个忧虑, 这段时间他吃药都比以前积极了许多, 身上虽然还是没有力气,却也努力的坐起来活动手脚, 有了动力,人也比以前好的快一些,竟真的让他给慢慢精神奕奕起来。 纪长泽那位在报社工作的师兄回城得到消息匆匆赶来时本是满脸悲伤担忧,想象出了老师缠绵病榻咳嗽奄奄一息的模样, 没想到被领到了纪父房中,看见的却是他正一脸严肃的坐在床边,手拿两个板砖一上一下举着。 再看纪父脸色,虽然说不上多红润好看,却也绝对是称不上病气的。 他心底的悲伤担忧一下子就噎住了: “……老师?” 纪父听到这不确定的一声称呼,转身看向门口,见到是自己的学生,笑了:“你怎么来了?看这样子,是刚办完事回来吧?” 见纪父如往常一样的谈笑,神情也没什么悲愤之色,他这才放下心,坐在了床头说:“我来看看您。” 这学生叫刘庆如,算是纪父学生中较少从事文学事业的,因为与纪父住在一座城里,他来纪家的次数也最多,之前他进报社,也是纪父帮他找的人托的关系。 如今他在报社里地位不低,一听说老师出事,可不就赶忙赶来了吗? 与充满担忧的学生不同,纪父倒是老神在在。 跟着学生说了几句话,安抚住了人,又让他写信联系他几个从商的师兄师弟。 说完,一抬眼见着大儿子正在外面往这边看,又是一笑,说道;“长泽这段时间说是写了一些东西出来想发出去,我想着他也是被我拘在院子里闷坏了,你一会去看看,若是觉得写得好就帮他发了,要是觉得写的不行也别看在我的面子上哄他,直接说便好。” 刘庆如点头应下,也回头看了一眼纪长泽,感叹道:“一别几月,长泽看着比以前稳重了一些,从前他可不爱写文章的。” 说起大儿子,纪父脸上的笑就没落下来过:“自从家里出事后他倒是立起来了,之前就四处想办法,现在发现家里已经成这样了,又想着挣钱养家,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听闻的写文章能赚钱,每天都在写,我虽然知晓他的文采不行,但知道他有这个心,也就满意了。” 刘庆如是知道这个师弟的,何止文采不行,从小就是个不爱念书的,现在居然能沉下心写东西,可见是真心想养家。 当然了,他肯定不能这么跟老师说,于是还是夸道:“长泽之前是心思不放在上面,但也到底是老师教出来的,如今他肯用心钻研,假以时日,必定能做出一番成就。” 这话刘庆如自己知道这是恭维话,纪父也一清二楚学生是想哄他开心,笑着又抬起俩板砖,一边运动一边说:“你骗骗我也就算了,可别这么跟长泽说,不然他信以为真了怎么办,一会你看看他那些稿子,觉得好就拿去,觉得不行了也别因为我不告诉他,年轻人,还是要多点挫折才行。” 刘庆如答应下来了,心底却想着不管师弟写成什么样子,就算他写出一坨翔来,也要好好的拿走。 老师一向不肯收他们的钱财,以前也就算了,如今老师家里有了难处,他是怎么也要施以援手的。 这么想着,刘庆如又和纪父聊了两句才出去,纪长泽果然拿了稿子给他。 他看之前,心态是这个样子的“不管小师弟写成什么样我都要夸夸夸”,结果一看进去,就完全忘记自己之前在想什么了。 纪长泽写的是修仙小说。 讲的是一个穷小子阴差阳错踏上仙缘的故事。 而新鲜的地方就在于,这个穷小子他就是民国人,纪长泽用的第一人称,名字是《修仙回忆录》。 也就是说,这是一本民国穷小子修仙的故事,虽然是编造的,但纪长泽用的真实背景,很容易让人看着看着就相信这本书里的“我”是真实存在的,这不是一本小说,而是一本真的回忆录。 纪长泽写这本书的时候没考虑什么情怀,他就是冲着钱去的,所以要写的越大众越好,越多人喜欢越好,爽感自然也是足足的。 刘庆如看着看着就忍不住浸入其中,直到看到最后一页才如梦初醒这不是真的回忆录,只是他小师弟写出来赚钱用的小说,虽然理智这么想着,心底却还是有种恍惚之感,他颇有些依依不舍的放下手里稿子,问纪长泽:“长泽,这真的是你写的?” 纪长泽分外骄傲的样子:“当然是我了,师兄,你看我写的怎么样,能发出去卖钱吗?” 刘庆如望向师弟的眼神复杂极了。 怎么说呢,本来以为自家师弟是个草包,毕竟之前长泽是个什么样子他这个做师兄的一清二楚,那是从来都没好好学习过的,结果如今他因为家境问题认真起来这么一写,居然就写出了这样的好稿子。 刘庆如自己是把控着投上来稿子的,已经能非常清楚的分辨出这个稿子能不能受欢迎赚不赚钱,纪长泽写的稿子连他都沉浸其中,看完了还依依不舍的想看下一章,肯定是能受欢迎的。 而同时,他因为看多了稿子,更加清楚要达成纪长泽这样的水平有多难。 要知道这可不是全员上学的后世,如今华国大部分人都不认字,而认字又能写出好文章的倒是多,但能写出让大部分人喜欢的文章可就难了。 纪长泽这才第一次写稿子就能写成这样,说不是天赋型选手都不可能。 发现自家的草包师弟竟然还是个好苗子,刘庆如颇有些激动高兴,一方面是为老师,他可是十分清楚小说要是写好了能有多赚钱的,如今纪长泽写的这样好,老师家里的财政危机可不就解除了吗?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若是长泽写的小说能爆火,他们家的报社自然也能跟着销量上去一波,而他这个挖掘出长泽的人,自然也能在报社里地位更加往上。 越想越兴奋,刘庆如小心翼翼的收起了稿子,再问纪长泽:“长泽,你用什么笔名发?可想好了?” 如今的人发这种文章基本上都是用马甲的,纪长泽也清楚,他从兜里掏出一张纸,展开来递过去。 “这是我准备的笔名,迟迟不知道该选哪个,要不师兄帮我选一个?” 刘庆如看着面前这张至少写了一百个名字的纸:“……你准备的,还挺充分。” 纪长泽挥挥手:“这些笔名我都打算用的。” 刘庆如:“……” 他望着手里的一百来个名字,差点没手抖把这张纸摔地上去:“都打算用??这么多?” 纪长泽也是有理由的。 现在乱糟糟的,他只用一个笔名容易成为靶子,还不如弄多一点写不一样的东西,要是哪个笔名得罪了人,直接弃号跑路就行。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要在江湖飘,马甲不能少。 这也就是纪长泽了,他脑速手速都快,刷刷刷能写出不老少,马甲多一点他也能挺得住。 刘庆如听完了师弟的伟大设想,都要惊呆了。 这是多一点吗? 人家最多也就弄七八个笔名,他倒好,百十来个。 不过此刻的刘庆如对纪长泽的手速还不太熟悉,只以为师弟从前没有接触过写稿这才异想天开,心里想着以后等到师弟写多了自然就知道写书不易,开新马甲要谨慎,低头点了一个有眼缘的名字。 “慎泽如何?” 泽不用说了,慎则是刘庆如想着之前师弟还只知道玩闹,如今家中出事这才开始用心努力,希望他能一直保持这样的良好品质。 纪长泽对自己的一百来个名字都挺喜欢的,听了点点头;“那就听师兄的,就用慎泽。” 说了一会话,刘庆如心底的激动却还没有平复下来,当然也不排除其中一大半的激动心情都是在看稿子时代入主角引发。 他一个忍不住,又回了纪父屋里,难掩激动神色的当着纪父的面将纪长泽夸了一通。 老师你是不知道,小师弟他天赋实在是太高了。 他写的稿子真是好看的不得了,我觉得他能火,他肯定能火! 之前您还说小师弟不好好学习没什么文采,现在看来,小师弟这分明是天赋在写小说上面啊。 总之就是东边西边都一阵吹。 让刘庆如佩服的是,不管他吹成什么样子,纪父都能始终面色如常,平静无比,脸上连一点惊喜波动都没有。 他立刻陷入脑补。 难道老师早就知道小师弟的本事?!要不然怎么会是这样毫不意外的表情? 怪不得,他就说老师这样的本事,怎么可能将小师弟教成一个纨绔子弟。 不愧是老师啊。 而就在他这么想着的时候,纪父却在心底叹气。 这孩子,都说了不要看在他的面子上给长泽开后门,结果刘庆如不光开了,还为了宽慰他这个老师的心,各种夸耀长泽好让他放心。 诶,就算是他将长泽夸上天又如何。 知子莫若父,难道他还不知道长泽是个什么本事吗? 那边的刘庆如“想清楚了”,眼见着老师都如此沉稳,他也不好意思这样大惊小怪,连忙收了收脸上神色,也跟着平静下来。 纪父见他这样,更加肯定了心中猜测。 要是长泽真的有他夸耀的那么厉害,学生能这么快平复下来吗? 诶,算了,到底是学生的一番心意,还是不要戳穿了。 刘庆如也在感叹。 老师不愧是老师,他还是要多多学习啊。 第127章 民国写文(5) 刘庆如回去之后就安排安排将纪长泽给他的稿子挑出最吸引人的部分截断, 放在了他所在的柔安日报上。 原本报社中还有人质疑的,刘庆如也没什么打脸的想法,谁质疑就把稿子拿给人看, 看完了,自然就不说话了。 在报社这么久,刘庆如对纪长泽这么赞不绝口的自然不会是因为“老师儿子滤镜”,发出这篇《修仙回忆录》, 他是信心满满的。 很快, 《修仙回忆录》开始“连载”。 现在在报纸后面附加小说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稀罕的是今天附加的小说作者是一个从未出现过的人。 有家老医馆家的三儿子和他爹一样喜欢看柔安日报,只不过他爹喜欢看的是上面各种大小事, 而他每次都是看后面的小说。 今天报纸照旧是他爹先看了正面的大小事,心满意足放下了,他才拿起报纸。 家里最小的弟弟早就等着了,一见他拿起报纸立刻凑了过来, 歪缠道:“三哥,你看的时候也念给我听听吧?” 这个最小的弟弟刚刚开始念书,很多字都不认得,他也习惯了每次自己看小说都被缠着让他念,等到听着他念完了这个最小的弟弟再去跟他的同窗炫耀, 他对自己成为炫耀中的一员还是很喜闻乐见的, 不过兄长的尊严让他没有表露出来,而是颇有些矜持的点了点头, 说:“那你可不要发出声音影响到我,可别像是上次那样,咋咋呼呼不成个样子。” “不会的三哥,我保证一点声音都不发出来。” 他这才满意, 而正坐在桌子后面,这家的当家人老大夫听着兄弟俩的谈话微微皱眉。 老大夫是不喜欢家里的孩子看小说的,他觉得这不是正经东西,虽说现在不用看四书五经了,但看医书也比这些小说强吧。 他看不惯,想张口训斥两兄弟的时候,那边的三儿子已经开始念了。 “为什么要在柔安日报发出这篇文章呢,因为我是柔安人,我出生在一个普通人家,小时候的事记不清了,只记得家中有七个弟弟妹妹,那阵子可能是闹饥荒,家里每天只有因为饿肚子发出的哭声,弟弟妹妹们刚开始还哭的很大声,后来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某一日,二弟和七妹不见了,再某一日,三弟四弟也没了踪影,我问父亲母亲,他们面色苍白,只跟我说,弟弟妹妹不用挨饿了。 直到有一天,我挖了树皮回来,一路上都小心翼翼的护着,不停的吞口水怕自己忍不住吃掉,只想着赶快送到刚刚生下妹妹的母亲那,好让她能有奶水喂妹妹,结果刚回去,便见着我那个从出生就没吃饱过的小妹妹青白着脸,被父亲抱出家门,找了个地,挖坑埋了,没做坟头,就只搬了块大石头压上去,而这块刚刚被搬上去的大石头旁,还排列着五块大石头,我这才知道,原来他们是死了,那个时候的我还不知道,现在的我竟会踏上一条不死的路……” 这个开头一下子就吸引了老大夫,挖树根,饿死孩子,挖坑埋孩子上面放石头,这些稍微年纪大点的人都清楚是真的。 那个时候,饿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老大夫作为大夫,清楚记得当初有多少人找自己救命。 这么一听,他心里不由自主的就被代了进去,心里也觉得这是真人真事,再一听后面的不死,立刻就愣了。 “不死?什么不死?人还能有不死的?” 三儿子被老大夫这一声给吓得声音一停,他也清楚亲爹不待见他看小说,停下来就懵懵的看着老大夫。 老大夫见此反倒是急了:“看我干什么,接着念。” 三儿子赶忙接着念了下去。 纪长泽写的这个修仙回忆录,通篇就是占了第一人称以及身边有纪父这样一个百事通的便宜,这个时候可没有后世那样的信息爆炸,老百姓很多事都是道听途说,要不就是报社上看,一般报社上不登的他们就不知道了。 但纪长泽描写的“我”在无意中踏上修行路之后就一直东南西北的四处游走闯荡,他往里面写了不少现实中真发生过的事,详细描写了发生事时“我”的心态和“我”都做了什么。 比如说去年,东部有雷雨,连续下了好多天,天上雷电密布,这时候也没多少避雷意识,劈死了好多人还登上了报纸。 纪长泽就在小说里写,“我”刚刚踏上修行路,因为没有师父引导全靠自己,只能一点点的摸索,某一天心有所感感觉要突破,恰逢雷雨天,这些雷雨对于凡人来说危险,对于他这个修行之人却是助力,他一头扎了进去,好好突破,一直等到天晴才心满意足离去,离去前,为了感激上天,还使力在地上打出一个巴掌印,希望若是以后有和他一样的修士来到这一处能够有所参悟。 巴掌印是有的,只不过那巴掌印是被雷劈出来,形似巴掌,差不多有十个人站在一块那么大,也是上过报纸的。 纪长泽这么一写,搞得好像那巴掌印真是“我”拍出来的一样,至少许多看小说的人就看的心潮澎湃。 这也是纪长泽参透出来的一个招式了。 在后世,有个词叫炒作,一般都是男女明星炒作吸引热度。 而纪长泽就厉害了。 他也炒作,只不过他是和天上的雷电炒,这么一炒,热度可不就上来了吗? 等到三儿子读完,正好停在了最精彩的一部分,老大夫之前听得心情激动,见他停下,连忙催促:“继续念,快着点。” 等听见三儿子说不是他不想念,是已经没了的时候,老大夫急得只拍大腿。 这柔安日报,怎么就只放这么一点!! 第128章 民国写文(6) 不光老大夫这么想, 许多看完了《修仙回忆录》的人都是这么想的,以往看见连载的稿子,也都是这么截断在最精彩的地方, 当时他们骂两声也就算了,却不像是现在这样,放下报纸之后抓心挠肺的想看。 关键是想看也看不成,柔安日报向来就是这么个尿性, 何况就算报纸这边肯松嘴, 报纸上也放不下这么多稿子啊。 有那比较沉得住气的, 大不了也就是抱着报纸再多看几遍,尤其是看着爽的地方, 肯定是要仔细回味回味的。 毕竟纪长泽他就是冲着赚钱去的,而想要快速打入市场,自然要写的越爽越好,人家是三章一个小爽点, 二十章一个大爽点,纪长泽就了不得了,他一章三个小爽点,结尾一个大爽点。 如今的小说专门直白的冲着爽来的还真没有多少,就算爽那也是主角发展起来了后期再爽, 别的大多都是带着几分现实的,

相关推荐: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在爱里的人   删除她gl   [综影视]寒江雪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我的美女后宫   一梦三四年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和徐医生闪婚后   壮汉夫郎太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