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站在这,却没一个人相信她。 还有人劝她:“美娘,如今纪先生学堂这么多人,你说你,好歹他也是你堂姐夫,你跟他过不去做什么,纪先生心地好,人也好说话,你若是放下架子,好好的赔礼道歉,说不准纪先生就不再追究了,你们日后也还能好好的当亲戚处着。” 有纪长泽这么个姐夫,只要关系不是太冷淡,赵美娘想要嫁出去可就太容易了。 只可惜对方一片好意,赵美娘却听着气的只喘粗气。 凭什么让她赔礼道歉!! 那明明是纪长泽栽赃陷害,还有这两个小孩,亏她一开始还以为他们和自己一样,都看透了纪长泽的本质,没想到他们居然和纪长泽是一路货色。 她努力的呼吸着,想要让自己冷静下来。 不行,她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对着这两个死孩子不客气。 不然得罪了张大人,她以后还能有好日子过吗? 天知道赵美娘是多么努力才让自己脸上挤出一抹笑来:“是,可能是我看错了吧,两位小贵人别见怪。” “不见怪不见怪,只要你以后少来找我们说我们老师坏话就好了。” 赵美娘;“……” 她听着耳边村人的窃窃私议和投注在她身上的视线,神情越发尴尬僵硬,干巴巴的应了一声。 眼见着她“知道错了”,两个小贵人也不像是要不放手的样子,其他人这才慢慢散开各自做自己的事去。 于是,这片地方又只剩下了三人。 赵美娘正努力的深呼吸,就见着张元文慢腾腾的从怀里掏出一张手帕,上面正沾染着蚯蚓身上的泥土,见她瞪大了眼睛看过来,这么大点孩子,笑的倒是挺得意:“还好带了手帕,不然手可就要脏了。” 赵美娘:“……” 她眼睁睁看着两个小小年纪就狠狠坑了她一把的孩子乐颠颠的手拉着手,带着他们的书小跑着离去。 只剩下她一个人站在这太阳底下。 懵逼,懵逼,还是懵逼。 不是,这俩孩子成精了吧?!! 纪长泽是事后才知道的这件事,他表面上没说什么,之后又不动声色的给两个孩子加了许多三观端正课。 主要讲的就是,有自保能力当然好,但要记住,在非必要情况下,出手坑人还是为了反击或者自保比较好,若是对方没有坏心眼,亦或者是无辜之人,就绝对不能挖坑把人埋进去。 他最近觉得这小日子过得相当充实,这两个学生是真的聪明,而且还十分抗压,只要夸人的话到位了,再怎么辛苦的学习他们都能乐颠颠的学。 可见这倆孩子有一个多么悲惨的童年啊,不然也不会这么缺夸。 纪长泽变着法的教导他们君子六艺,吃穿住行的礼仪,什么走姿什么坐姿,还有人情世故,以及朝堂纷争小故事。 这可比养花草有意思多了,这俩孩子被养的天真,白纸一张,纪长泽往上面描绘几笔,他们就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长。 当然了,身为纪长泽的学生,两人在智商这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突破。 毕竟学习能力强大,这一点从他们联手坑赵美娘就可以看得出来。 那一套一套的,完全是运用来初来乍到时纪长泽教导他们的法子。 三个月到期时,俩孩子回府住了一天,然后就闹着要回来继续学。 这可把张大人给高兴坏了。 从来都是他追在两个孙子屁股后面逼着他们学,追的松了人就能跑了,追的紧了俩孩子也不配合。 结果现在,他这边说辛苦了三个月休息休息吧,俩孩子自己个不乐意了,谁不让他们学习他们跟谁急,两人一起看书到晚上,第二天就包袱款款又去找他们老师去了。 张大人欣慰啊。 得意啊。 他这一辈子都顺风顺水,临老了在俩孙子身上栽了跟头,为此他无数次后悔当初怎么就没从这俩孩子小时候就开始教育。 闹得老友相聚,人家隐晦而又含蓄的夸儿子孙子时,他连个屁都憋不出来。 得意的张大人在两个孙子走了后就美滋滋的写起了信。 写给他在京城的好友们。 告诉他们:我的好友啊,我最近真的是十分烦恼,起因还是我的两个孙儿在,从前你是知道的,我为了他们不上进有多么多么烦心,而如今不一样了,我寻到了一位有大才的隐士教导他们,这位大才也真的是很厉害,这两个皮猴子只在他们老师那住了三个月就改头换面,人也不作死了,也不想着逃避学习了,一个比一个爱学习。 回来就住了一天,那是书不离手,看的入迷,第二天就嫌弃我们家没有读书氛围,匆匆回了他们老师那,我是高兴的同时,又带着烦恼,这两个孩子毕竟年纪还小,我担忧他们如此认真念书沉迷学习,平时除了他们老师给规定的休息时间都不肯去休息玩乐,小小年纪就如此沉闷,以后长大了可怎么办。 你的亲亲好友 一连写了三封表面上是担忧吐槽,实际上是满含炫耀的信后,张大人爽了。 当然了,他也没忘记写信告诉自己的另外几个同样有子孙不争气烦恼的好友,让他们赶紧过来,看能不能把孩子送到纪先生手底下,到时候哪怕是舍了老脸求求人家收下呢,这可是能改变孩子一生的大事。 当然了,虽然是好心建议,但也不妨碍张大人舒舒服服的炫耀。 书信送到京城的时候已经是三个月后了,接到了信的几位大人看完后心里就是一酸。 这家伙就这么得意的吗? 不就是孙子懂事了,他们的孙子从小就懂事,也没见他们说些什么啊。 实际上,虽然张大人说的是实话,但这几位大人心底是不怎么相信,或者说,他们认为张大人说的有些夸大。 毕竟都是多年好友了,对方的孙子是个什么性子他们那是一清二楚,这个年纪的孩子本就顽劣,再加上元文元武有着丰富的斗争经验,性子还十分倨傲,什么样的隐士才能让他们乖乖学习? 而且只学习了短短的三个月时间,连打基础都不够用,怎么到了老友嘴里,就变成了脱胎换骨了。 不可靠,相当的不可靠。 于是,结论是,张大人要么是太想要吹牛了,要么就是自带“我孙子真乖”滤镜,两个孩子只是稍微懂事一点点,就把他高兴成这个样子了。 张大人要是知道这几位老友是怎么想的,肯定要抱怨。 什么叫做他自带滤镜,他说的这些明明都是事实好不好。 两个孩子的确是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脱胎换骨,就算内里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幼稚,但好歹面上能够维持住稳重。 京城里,不光几个大人收到了信,张元文张元武的父母也收到了。 两人拆开信一看内容,反应跟那几位大人一样,都不相信。 自己的儿子是什么德行他们还不知道吗? 再看上面清清楚楚写着一行行的元文元武是如何热爱学习的,两人就更加不相信了。 比起俩孩子自己主动学习,他们更加倾向是父亲拿着棍子站在他们后面逼着他们学。 张夫人看着看着,眼眶就是一红,掏出手帕擦了擦眼泪,哽咽着道:“若是元文元武真的如此,定然也是因为吃了许多苦头,否则他们小孩子家的,不想着玩乐就不错了,怎么可能会时时刻刻念着读书。” 小张大人其实也是这么觉得的,但看着夫人落泪,他自然不能再火上浇油,只能赶忙劝道:“夫人别想太多了,这两个孩子知道上进了是好事,怎么你还哭起来了。” “世人都盼着孩子越有出息越好,我自然也是如此,可一想到元文元武小小年纪爹娘就不在身边,还要在深山老林中跟着先生念书,短短三个月他们就能如此,定然是吃了不少苦头,不知道受了多少先生责罚。” 张夫人越说眼泪越多,心底满是心疼;“若是真的受苦,我倒是宁愿他们一辈子都平庸,只要平安便好。” “男儿本来就该多吃些苦头,否则一直顺风顺水,如今你我还在还能护着他,等到日后我们百年了,又有谁会护着他们?就该自己立起来才对。”小张大人说了几句,见夫人还在垂泪,又宽慰道:“别多想了,父亲疼爱元文元武不比你我差,有父亲在,他们吃不了多少苦头。” 可这些宽慰张夫人却完全没有听进心里去。 父亲是疼爱两个孩子,但信中不是也说了吗?这两个孩子是被送到了那位纪先生住着的村子里。 三个月都不能回一次家,自然,父亲也不可能从旁照拂了。 还是住在村子里。 她想象中,立刻冒出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日子过得苦兮兮,互相抱团取暖,晚上想家想的哭,可怜兮兮喊娘的场景。 顿时,眼泪流的更加厉害了。 我的儿啊,你们可吃大苦了。 此时此刻,远方的小山村里,俩兄弟舒舒服服的坐在火炉边,馋的嘴里一个劲冒口水,一会一问;“老师好了吗?是不是好了?” “可以吃了吗?可以了吧?” “好香啊,老师它肯定熟了我们还是别等了赶紧吃吧。” “实在不行我先喝口汤。” 纪长泽老神在在的坐在他们对面,见一直努力维持稳重人设的两个学生就差急的用手捞了,才抬了抬眼皮子;“你们着什么急,等着,等你们师娘来了再吃。” 张元文馋的口水直流,冲着老师讨好笑笑,讨乖道:“老师,我实在是馋的不行了,我也不想着急,但是坐在这里这个香味一直往我鼻子里面冒,我真的受不住啊。” “是啊老师,哥哥早晨还多吃了一个鸡蛋,我可只吃了一个鸡蛋,我早就饿了,就让我先吃吧。” 纪长泽表示不行。 他神情淡然,抬了抬眼皮子看着自己的两个学生,动作之间,那股无论发生了什么事都能巍然不动的范一下子就出来了。 “为师是怎么教导你们的?为人处世,就是要沉得住气,静得下心,无论多大的诱惑在你们跟前,你们都要稳住,不能在脸上露出一点点端倪来,否则日后进了朝堂,心底想的什么脸上即可就摆出来,骨头都能让人家啃干净。” “坐直身子,别乱动,眼睛里别冒绿光了,不过就是吃火锅,怎么就馋成这样。” 纪长泽严厉的批评着自己的两个学生:“就算不提这些,用饭时要等人齐了再开始是礼貌,何况等的还是你们师娘,她对你们多好,你们等等她怎么了,一个个猴急猴急的,瞧着真是不像话。” 他十分淡定的轻轻掸了掸袖子:“你们看为师,不就很沉得住气,丝毫不急吗?” 张元文张元武:“……” “老师你都开始吃了你当然不着急了。” 被戳穿的纪长泽丝毫不脸红,相当淡定自然的夹了一筷子小青菜放在自己嘴里,咀嚼几下心满意足的咽下去后,才用手帕擦了擦嘴角,慢条斯理开口:“谁让你们二人和你们师娘一样不能吃辣,为师自己吃一个辣锅,自然不用等你们师娘。” 也就是刘氏总觉得跟这两个小少爷一起吃饭不自在,索性干脆去镇上逛街去,买一些准备过冬的货物,就在镇上吃,不然,他们还要再多等一个人。 纪长泽也是坏心眼,明知道这俩孩子馋,还故意吃的缓慢,吃什么东西都要慢腾腾的夹起来,再慢腾腾的放在自己嘴里,然后慢腾腾的咽下。 时不时的,还评价一番。 “细嫩软化,入口即化。” “新鲜下饭,脆爽可口。” “柔嫩,口感甚佳,再来一口。” ——咕咚。 张元文和张元武眼巴巴的瞧着自家老师吃了一口又一口,嘴上还在用着各种只有他们想不到没有纪长泽说不出的形容词来形容。 就在他们忍不住要抗议的时候,赵月娘终于来了。 一进来发现张元文和张元武还没动筷子,她就是一愣:“元文元武怎么不吃?” 若说纪长泽是假的善心好说话,那么赵月娘就是妥妥的真了。 在这个家里,一向是纪长泽给予他们寒冬般的冷酷,赵月娘再给他们春天般的温暖,于是两个孩子很是依赖师娘,见她问立刻就要告状:“师娘,我跟你说……” 纪长泽夹了一块肉,慢吞吞道:“这俩孩子要等你回来再一起吃。” 张元文和张元武一愣。 这话听着是没毛病。 他们的确是被要求要等着师娘回来再一起吃。 但是怎么越想越觉得别扭。 想了一秒钟,俩人同时想出来了。 老师又在坑他们了!!这话说的,好像是他们主动要等师娘一样。 老师难道还以为他们还是当初刚来时候,那么容易哄骗和忽悠过去的他们吗!! 他们愤愤不平,张嘴就要戳破老师的奸计。 结果还没张口,就被赵月娘惊喜的抱在了怀里。 “元文元武这么乖?居然还等师娘回来再吃饭,来,快坐下吃饭,下次不用等。” 眼看着赵月娘满脸的惊喜,因为以为他们是主动等师娘才不吃饭,一直在夸他们懂事,俩孩子张开的嘴就憋不出字了。 得了。 师娘这么高兴,还是认了吧。 他们偷偷瞪了一眼正在吃饭的纪长泽,心底嘀嘀咕咕。 老师太阴了。 每次都是这个样子。 真是的,自己家亲学生还要坑,好像他不坑人就会浑身不舒服一样。 当然,此刻的他们还不知道,因为在自家老师家过着如此水深火热,每天都能随随便便掉进坑里,爬起来,再掉进去,再爬起来反复循环。 等到日后他们进入了官场,因为自身过于优秀,无数人铆足了劲的想要把他们给拉下来,但无论那些人使出什么手段,用了什么法子,阳谋阴谋全都轮番得上,这俩人明明年纪轻轻,却跟老狐狸一般,就是不上当。 而且不光不掉坑,他们的耐性和耐力居然也比常人要强出许多,无论发生了多么大的事,面部管理永远都没松懈过,就算是天塌下来,两人也能保持着这么稳重镇定的神情去处理。 恐怕永远都不会有人知道张家二位大人能够永远保持面容镇定居然是从一次次等待吃火锅中被历练出来的。 纪长泽继续做他的先生。 这两个学生用起来是真的顺手,现在教导村民的事他也完全放权交给了他们,不光能够培养他们的耐性,给他们一个机会去观察人生百态,最重要的是,纪长泽又得了名声又不用干活。 这俩学生是真的走运。 因为王朝新建,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皇帝为了招收人才,特地开了特例,不再是三年一考,而是一年一考。 其中秀才考举人这两个时间段还跨的特别长,若是有对自己特别有信心的人,还可以考上了秀才后直接去考举人。 当然,没人这么干,毕竟这需要本身就拥有举人的实力,而每次考试对于文人来说都是一场大难关,考完一次休息半年,怎么可能还有精力去准备下一场考试。 但对于纪长泽的这两个学生来说,这可是个好机会。 纪长泽又开始他的魔鬼教育了。 也幸亏这俩孩子是真的聪明,而且也真的相当抗揍,不是,是抗学习,只要多夸夸他们,他们学的比谁都上瘾,完全是一副热爱学习的模样。 于是,在第二年年初,纪长泽让他的两个学生下场了。 考上童生的时候,张大人已经是满满惊喜了。 等考中秀才时,他简直兴奋的恨不得来一段老年蹦迪。 而等自己的两个孙子双双考上举人的消息传来时,张大人大脑足足空白了三分钟。 他一向身子健壮,此刻也不免手抖,拿着茶杯的手抖啊抖啊,险些没有把茶杯给摔了。 “你说的可是真的??元文元武,真的都考上了举人?” 下人也是一边高兴一边充满着不真实感,声音都是飘的了:“是真的老爷!!小的看的真真的,咱们孙少爷真的都考上了举人,而且名次还十分靠前!!” 他也是飘着,孙少爷去年还满府捉蛐蛐逗弄着玩。 那个时候还不知事,那位纪先生竟然只用了不到一年的功夫,便让二位少爷直接从一届白身跳到了举人。 这可是举人啊!!! 再下一步就是进士,若是考中了进士,到时候通过殿试入朝选官,他们家二位少爷才十岁,竟已经走了许多人四五十岁都走不上去的路。 “真的、真的是举人……” 张大人手抖的不行,却也没忘了自己现在应该干什么;“快,快,让马车到府门口去!!” 下人问:“大人,咱们是要去看孙少爷么?” “看什么孙少爷!!当然是去感谢纪先生了!!!” 张大人说话的声音都在颤。 能用这么短的时间,把他那两个顽劣的孙儿教导成举人。 纪先生这不光品行高洁,他还相当的会教学生啊! 这样的人物,竟也甘心窝在那样一个小山村。 要不怎么说人家淡泊名利呢。 这才是真正的高人啊!!! 纪长泽这边怎么迎接激动的张大人先不提,京城那儿,慢慢的也收到了张家两个孩子用一年时间考上举人的消息。 伴随着的,还有他们之前学问不通,是张大人寻到了一位住在山中的隐士,将两个孩子送了过去教导。 结果教了一年,人家从一介白身,成为了十岁的举人。 整个京城都轰动了!! 第158章 天下之师(9) 说实在的, 一开始消息传到京城的时候,大部分清楚张元文张元武这俩哥们性格的人都是哈哈一笑。 什么?他们俩考上举人了?这是什么新的笑话吗? 这哥俩是个什么样子他们还不清楚吗?就算是他们这一年真的开始上进努力,勤奋奋斗, 拼命学习,从前基础都没打好,能够考上童生就不错了,能够考上秀才那都是奇迹。 举人? 这玩意又不是什么大白菜, 随随便便去地里逛逛就能拔一颗起来。 这可是举人。 别说是张元文张元武这俩十岁的孩子, 就算是京城那些书香名地, 从五岁就已经在认真念书的孩子这么念到十五岁能考中都算是祖坟烧高香。 张元文张元武怎么可能用一年时间就考上举人。 有那对搞学问不感兴趣的就说了。 那不是今年正好赶上万岁开恩,童生秀才举人能够在同一年夸么? 虽然说赶场了一点, 但直接考上举人也不是不可能。 这话一出,别人就笑话。 这跟一年内能不能同年考根本没关系,有关系的是这俩孩子怎么突然一下子有了学问。 别说什么拜了隐士为师的话。 那是个隐士,不是个神仙, 拜师一年就能让两个一年前还对学习半点不感兴趣的孩子考上举人,这就算是国子监最厉害的先生都做不到。 京城中讨论纷纷,甚至有人觉得也许是这俩兄弟作弊了。 当然,科举舞弊可是大罪,他们心里是这么想的, 面上没一个人说出来。 总之是骡子是马, 等到这俩孩子来京城考试的时候就一目了然了。 纪长泽继续着他的魔鬼教育。 但今年过年的时候,他放这俩孩子回去过年了。 这可是给了小张大人和张夫人一个大大的惊喜, 让俩孩子回家过年是临时决定的,信件刚送到没多久,这俩孩子就已经出现在了京城。 当初他们离开京城的时候稚气未脱,看着就不是个安生性子, 哪怕相貌长得好,也还是小孩子脾性。 但如今,他们才离开多久,当初走时浑身骄纵之气,如今回来,却是自己带着一队人马骑马赶回来,身上穿着骑马舒服的衣服,两张相似的脸上满是凌厉,小小年纪,就骑马骑的如此娴熟。 到了府门口,就连看着他们长大的家丁瞧着变化颇为大的两位小少爷,都有点不敢认了。 两人倒是还端的住,将马鞭扔给下人,径直进了内院,一见到父母,就直接噗通跪下,说孩儿不孝,这两年没能奉养在爹娘身边。 小张大人和张夫人都说不清他们是觉得惊喜了,还是觉得很惊吓。 当初那个离开时还扒拉着他们袖子,哭嚎不要跟爹娘分开的孩子在这短短两年里抽成了,个子长了不少(每天练武,不长才怪),婴儿肥也没了,相貌开始从一开始的可爱,转变为俊秀。 两人如今不能再称之为孩子,而是少年郎了。 再看他们身边的下人们,一个指令一个动作,连丝毫停顿都没有的,可见他们御下能力也不错。 小张大人还在被儿子居然变得这么优秀这个巨大的惊喜震撼着,张夫人已经一手一个,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揽到了怀里哭: “瞧瞧你们瘦的,一路上可是吃了不少苦头吧?我的儿啊。” 张元文张元武见到母亲其实也很激动,但他们强行忍住了,陪着母亲坐下,哄着她说;“娘可别难过了,我们不是好好的吗?这一路上也没吃到苦头,该吃饭我们也吃,该睡觉就停下来休息了。” 张夫人见两个孩子虽然眼眶也跟着泛红,但表情却稳住了,心底也是诧异他们俩如今居然变得这样稳重。 再想到他们以这样的年纪成为了举人,心底就更是自豪。 “我儿如今可真是大不一样了,知道你们考上举人,你们爹差点没将刚喝进去的茶水给喷出来。” 小张大人听到说到自己,笑笑:“怎么就说到我头上了,别听你们娘的,她才是最不敢信的那个,那一整天都以为自己个是在做梦。” 他又问道:“先生之前不是一直要求你们在他那学吗?怎么你们回来过年了?莫不是惹了先生不高兴让他们把你们给撵出来了?” 这要是以前听说父亲这么说,俩孩子肯定得不高兴,嘀咕你才惹先生不高兴呢。 但现在嘛…… 张元文回答着:“爹说笑了,先生一向疼爱我与弟弟,怎么可能会生我们的气,只是师娘有孕,先生忙着照顾师娘,自然顾不上我们,正好过年,便放了我们假,等到过完年还要回去的。” 张夫人疑惑问道:“你们师娘怀孕,先生他一个男子要如何照料?就没有丫头伺候吗?” 张元武:“娘有所不知,老师与师娘伉俪情深,之前感情就好,如今师娘怀有身孕,老师恨不得事事都亲力亲为,自然是顾不上我和哥哥了。” 听到这里,张夫人还略有些羡慕。 她与小张大人感情也不错,但若是要小张大人每天陪在怀孕的她身边,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羡慕着,心里对着纪长泽也多了几分好感。 无论如何,对女子来说,能够对自己妻子体贴的男人都是个不错的。 再加上他把自己的两个儿子从原本的纨绔模样教导成了如今这样,她就更是感谢了。 做父母的,虽然高兴孩子优秀,但更想的还是孩子平平安安,两人也没问太多,高高兴兴和两个孩子一起用饭,再拉着说说两年里日子是怎么过的等等。 但京城里其他人家可就又轰动了一阵。 张家那俩孩子回来了。 两年前还是个稚嫩孩子,如今却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 去拜访他们外祖父的时候被考学问,一个比一个回答的流畅,答案优秀不说,态度也相当自信,听闻那些跟他们一起长大的表哥表弟们看见后都惊了,下巴都合不拢。 不光是学问,旧时伙伴约着他们去打猎,明明两年前他们还是拉弓都手上没力气拉不开的,如今两人却都百发百中,满载而归,出足了风头。 后来参加流水宴,在宴会上的行酒令也大出风头,玩的开心时,甚至弹了一首曲子。 君子六艺,竟是个个精通。 而这居然才用了两年时间。 两年前这哥俩是个什么样子大家伙心里头都清楚,如今是个什么样子他们也看的真真的。 那位住在山里的隐士到底是有什么能耐,竟然能将两个顽劣不堪的孩子教导成这副模样。 纪长泽所料不错,这俩孩子教好了就是他的活招牌。 没法子,他们太聪明,之前的表现又太差,这就跟浪子回头是一个道理,之前多混蛋,之后的好处就有多显眼。 即使纪长泽压根没踏足京城,京城里各家也都流传着他的传说。 孩子一直都是各家的软肋。 谁不想自家孩子是个优秀的,最好日后能够进朝堂,官位高于自己。 如今瞧见张元文张元武的模样了,心里就心动起来了。 听闻,那位纪先生很年轻,也才不到三十,是前朝秀才,后来今上登基,他身子骨不好,就住在了山里,没再想着来朝廷做事。 但是为什么一个秀才就能教导出两个举人呢? 一开始人们还不明白,但等到查清楚纪长泽的事之后就清楚了。 这位纪先生还真是倒霉啊,年少成名,本来应该一路顺风顺水,结果硬是时运不济,考个秀才一波三折的,等了三年又三年,三年又三年,家里糟了变故,他好不容易拖着身子考完了,前朝覆灭了。 别说是这位纪先生了,他们代入一下,也觉得心态要崩啊。 之后这位先生仿佛是直接放弃了考科举,住在了山里,娶了娘子,好端端的在山村里过日子,后来为了开导民智被张元文张元武的祖父发现,眼巴巴的求着 把自己的两个孩子交给了纪长泽。 也就两年,他就让这俩孩子变成了举人。 才两年啊!!! 刚开始听闻张大人求着山里的一位年轻隐士教导自己孩子,有些人心中还不屑。 一个前朝秀才,能教导出什么花样来? 要是真的想让孩子好,还不如直接把孩子送到国子监去,好歹这可是朝廷的书院,里面不少学识渊博的大佬都在,要是这些大佬都教不了了,一个山里的,寒门出身的前朝秀才又能教出什么来。 当初的豪言壮语,如今都化为了啪啪的打脸声。 一个前
相关推荐: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深陷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林峰林云瑶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
小人物(胖受)
毒瘤
地狱边境(H)
靴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