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推文

漫漫推文>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 第290章

第290章

释不清楚,干脆换了个说法:“总之,您要辞退艾尔先生,但是又要表现出很舍不得的样子,要展现出您在先生和艾尔先生之间痛苦决断了一番,最终才不得不为了研究所,为了先生,放弃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 为此您痛彻心扉,难受到难以呼吸,这样先生才会觉得感动。” 约翰:“……” 上司:“……” 这特么什么毛病。 但想想上面下达的死命令,他们还是咬牙点了头。 于是等到纪长泽赶完鸟再回来时,上司就开始眼眶红红,叙述自己做下这个决定有多么艰难,但为了研究所的未来,为了纪长泽这样的好下属,他还是不得不大义灭亲,将艾尔驱逐出了研究所。 年轻华人显然很吃这一套,感动的不行,握住了上司的手:“先生,我能理解,我明白的,您愿意为了我做出这样的牺牲,我真的很感动。” “纪,不要因为一个人就否决整个研究所,其他研究所的同事都很喜欢你,我们把你当成家人一样啊!” “真的吗先生?!你们真的把我当成家人一样吗!” 纪长泽激动极了,一双黑眸里满是喜悦。 “是的!纪,我们就是一家人!” 情况终于顺利,约翰和上司都松了口气,总算是能按照计划行事了。 他们从特工局知道了纪长泽是个挺重视钱财的性子,这次特地带了许多钱出来。 上司拿出一袋子钱,递给纪长泽:“纪,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你这次受苦了。” 纪长泽满脸写着拒绝:“不行,我不能要,我们不是一家人吗!一家人哪里会谈钱!” “纪,你就拿着吧。” “不,不行,这怎么好意思,我的工资都已经发了,我怎么还能拿额外的钱呢?先生您有这份心我已经很高兴了。 在我的心中,您比我的导师还要像导师,我怎么能要导师的钱呢……” 他巴拉巴拉还没说完,上司见他真的不要,就把钱放了回去。 “那好吧,纪,你可真是不爱钱。” 年轻的华人学者正说着的话顿了顿。 两人没注意他脸上的神情,既然目的达到了,也感动到了这个难讨好的华人下属,他们就打算起身告辞了。 “我们先走了,明天研究所见。” 纪长泽送到门口,脸上保持着得体的笑容:“明天见先生们。” 门关上了。 艾丽莎眼见这其乐融融的会面结束,松了口气,赶忙在脸上带上高兴的笑容:“先生,您可真是有才华,竟然让您的上司亲自上门道歉,他们一定很重视您吧!!我真为您高兴!!” “重视个屁!!!” 门一关上,纪长泽的脸就拉了下来。 “他们根本不是诚心道歉!” 艾丽莎愣住:“但、但是,我看他们好像很真心实意……” “都是假的!做做样子而已!你没看他们根本没打算给我钱吗?!什么意思?带着钱到我面前晃了晃,故意来嘲笑我穷吗?!!” 暴怒的华人气愤不已,在客厅里走来走去的转圈:“可恶!可恶!!我还没受过这样大的委屈!艾丽莎!!给我收拾行李!我现在就要回华国!!” 艾丽莎:“……不,先生,您先冷静,刚刚我看到了,真的是您几次说不要钱。” “我说不要,他们就真的不给了吗?!!” 纪长泽恼怒不已:“你见过谁过年拜年给红包,小辈说不要,长辈就真的不给了?!!” “他们就是故意的!!故意羞辱我!天啊!天啊!艾丽莎,我好生气,我气的喘不过气来了,快!快去给我炖鸡汤补补身子,我喝了鸡汤就上路!” “呜……可恶,这个冰冷的,毫无人情味的研究所怎么可能真的把我当成家人一样,我好难过,我要回家。” 艾丽莎:“……先生您等等!家里没有酱油了,我下楼去买个酱油!” 她飞速跑下楼,打电话给同事,直接把还没走远的两个上司拉了回来。 听说纪长泽因为他们没有真的把钱送出去而气的喘不过气,两人:“……” “不是他自己不要的吗?” “先生不是真的不要,他只是客气一下,客气您懂吗?华人都喜欢客气,现在先生十分生气,认为你们是在故意羞辱他,所以还是上去哄哄吧。” 两个上司:“……” 艾丽莎带着酱油回来,正炖鸡汤的时候,门铃再次响起。 门打开,是两个上司友善的笑容:“纪,我们觉得,这个钱你还是拿了吧。” 纪长泽走过来,皱着眉,直摆手:“诶呀我都说我不要了!你们怎么就是非要给呢!” “拿着吧。” “不行!我不能要!” “这是研究所给你的补偿,是你应得的。” “那怎么好意思呢,不要不要。” 两人:“……” 他们不得已,只能快速把钱扔到了桌子上。 纪长泽立刻佯装生气:“我都说了我不要你们还给!真是的!!” 一边说,一边把这包钱往里面推了推,顺带还要抱怨一下: “诶呀,你们可真难伺候!” 两人:“……” 到底谁难伺候啊。 从纪长泽家楼下走出去,风一吹,他们才发现自己刚刚出了一身汗。 动作整齐划一的擦了把头上的汗水。 “约翰,我总觉得,我们研究所以后日子怕是要不好过了。” “这么巧先生,我也是这么想的。” 那个纪,华国到底是怎么把他养出来的。 天啊,太折磨人了!! 第349章 不肯回国的留学生(6) k国还在研究怎么让纪长泽彻底消气。 特工局之前为他成立的档案此刻就起到了作用。 这个华人出生在华国一个小山村里, 家里有父母,奶奶,姐姐一共四个亲人。 按理说, 华国本来就已经够穷了,他还出生在这样一个更加穷的小山村里, 应该会没有那么娇气才对。 但在华国,尤其是小山村里, 男丁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他还是家里唯一的男丁。 那么纪长泽从小到大一直被家里人当成宝贝疙瘩来对待就非常合理了。 而等到他入学后,因为年纪小是个天才,身边的老师们也非常喜欢他。 可以说,虽然他家里穷, 但真的没受到一点委屈。 来到k国留学后, 纪长泽因为年纪小也很受同伴们的关照, 再加上才华出众在学校时就能进入实验室,因此从来没吃过什么苦头。 毕业后,k国照例是对着那些比较出众的华国留学生抛出橄榄枝, 不过这些华国学生大多拒绝选择回国。 纪长泽就是在那个时候接受了他们抛出的邀请。 接着, 就是顺理成章的进入研究所, 参加项目, 被纪长泽排斥的艾尔的确是个种族歧视者,从纪长泽进入研究所第一天就看这个华人不顺眼。 以前的纪长泽从来都没与艾尔产生过正面冲突,转折点是在他一次生病就医后。 治疗过程中, 他被一名种族歧视的医生辱骂。 纪长泽当面没说什么,但也许是越想越气,回去就向研究所提出辞职想要回华国。 被拒绝后,他倒是也没什么过激行为。 表面上看上去还是很正常, 但因为特工局安排了安丽莎到了纪长泽身边做事,再加上各种监听,也许是因为种族歧视者心底存了不满,也许是因为终于有了个人跟自己说话。 这个年轻却十分天才的华人学者逐渐开始不再忍耐。 甚至几次想要回到华国,虽然每次都只是气愤之下提出,被安抚后又很快打消了想法。 这就很尴尬了。 人家没非回华国不可,只是说的气话,如果像是对待其他人一样威逼利诱,强行把人留下,说不定会让本来对k国有好感的纪长泽转变为恶感。 而且,无论他嘴上怎么说,在工作上,纪长泽始终兢兢业业。 病假一休完,就回到了研究所开始努力做事,在做完了属于自己的事后就开始做自己的设想实验。 本来都要成了,结果和艾尔一打架,别说实验成果了,别人的实验成果和试验器具都被毁了大半。 这种情况下,生气也是正常的吧? 所以艾尔被辞退没毛病。 这件事结果出来后,艾尔的辞退彻底板上钉钉。 研究所也没什么好犹豫的,如今的k国的确是发展迅速,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为了发展,牺牲一些人或者事务太正常了。 为了取得一个超级天才对k国的好感,艾尔这个普通天才就不是很够看了。 消息一传出去,整个研究所一片哗然。 能够进入这家研究所,多多少少性子里都是有些高傲的,就算没有种族歧视,因为深知华国的落后,对着华国人心底也会有高高在上的俯视感。 纪长泽进入研究所后,没人和他亲近相处过,与他接触最深的反而是时不时找茬的艾尔。 对于这个华人的印象,他们只有“一个华人”“不爱说话”就完事了。 而现在,研究所居然为了这个华人,开除了艾尔。 同时,研究所开会,要求大家在整理项目的同时也要关注一下周边同事,像是一家人一样的相处云云。 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你们对纪长泽好点? 凭什么?? 不就是一个来自落后国家的黄种人吗? 为什么要让我们来迁就他?? 奈何,他们就算是不愿意,也不得不看在工资和奖金的份上照办。 毕竟他们的确都是不错的人才,但还没天才到了让上面都为自己大开绿灯的地步,能够进入这家研究所也是经过了层层竞争。 是,他们出去后的确是可以很顺利的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但像是这份工作一样钱多待遇好的可就难了。 艾尔这样的激进派种族歧视者已经被毫不留情开除了,其他人不想要步这个后尘,只能捏着鼻子答应,会像是对待家人一样友好对待纪长泽。 当然,为了得到这个结果,研究所不得不咬牙出了一大笔奖金,作为让他们配合的钱发了出去。 心疼啊,肉痛啊。 哪怕是对于他们来说,那笔钱也还是发的人心疼无比。 等到研究所搞定了,约翰就亲自登门来邀请纪长泽回去了。 用他的原话来说就是:“研究所里的所有人都在期待着你的回归。” 年轻华人好像很不信,但又忍不住在脸上露出期待神情来,半信半疑的答应下来下午去研究所。 他进去的时候,能够明显感受到里面的气氛停滞了那么几秒。 接着,许许多多以前看都不看他一眼的人都如同嘴巴抽筋一样的冲着他露出了友好的笑容。 “纪,你回来了。” “哦我亲爱的纪,听说你病了,真是可怜。” “纪,一会一起去食堂吃饭吗?” 约翰站在纪长泽身边,满脸“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的望向身旁华人。 “开心吗?!” 纪长泽按住胸口:“哦!我不行了,他们太多人围着我了,我喘不上气。” 约翰:“……” 试图努力在约翰先生面前表现一把的同事们:“……” 他们脸上的笑容僵硬一瞬后,就不得不在纪长泽仿佛很艰难的呼吸下七手八脚的移开位置,好让这个脆弱的华国人能好好呼吸。 约翰:“……纪,你好点了吗?” “好多了先生。” 纪长泽捂着自己的胸口,小口小口顺气,顺着顺着气,他突然打了个喷嚏:“阿嚏!” “天啊,这是谁的狐臭味,熏死我了。” “哦!还有口臭。” “谁喷的香水,不知道研究所不能喷香水吗?我要举报……” 约翰:“……” 上帝啊,这个华国人为什么有这么不讨喜的性子。 再说下去,就算是研究所给再多奖金,怕是都要有人忍不住来揍他了。 没办法,约翰只能选择带纪长泽赶紧脱离战场。 他趁着下属们伪装出来的友善面容裂开之前,赶忙拉着纪长泽往办公室走:“纪,你需要休息,到我那里休息休息吧。” 娇气的华国学者一边被拉着走,一边絮絮叨叨:“我不想去你那里约翰先生,您的办公室实在是太窄小了,而且,虽然我不是很想说,但先生您房间里总是一股臭袜子味,天啊您一定不经常洗脚。” 约翰:“……” 他一定是做错了很多事,上帝才会送给他这么一个下属。 到了办公室,纪长泽一脸还是顺不过气来的表情,约翰只能打开窗户通风,倒水递给年轻华人,然后再努力的伸出手放在他后背上帮他顺气。 “好了吗?好了吗纪?” “好多了,谢谢您先生。” 华人捧着水没有喝,嗅了嗅还给了约翰,礼貌道:“先生,有柠檬水吗?” 约翰:“……哦,当然。” 他咬着牙端着杯子出去,随便抓住一个人指使对方去倒柠檬水。 “纪,怎么样?你对我们现在的办公气氛满意吗?” 已经是完完全全按照纪长泽的要求来了,这家伙总该满意了吧? “老实说,他们太热情了。” 然而,他听到的是华人学者一连串的抱怨:“您知道的先生,我们华国人都很含蓄,委婉,天知道刚才我推开门看到那么一群人朝着我迎过来的时候有多害怕,我几乎以为他们要把我压死。” “而且他们笑的一点都不好看,一个个就好像是张开嘴要吃人的老虎一样,最好的笑容应该是嘴角微微上翘二十度,不露出牙齿,眼睛弧度如同弯月,就好像是我这样。” 纪长泽对着一脸空白的约翰露出一个微笑。 “咦,先生,您的眼睛生病了吗?它才抽搐诶?啊,康妮,你好,柠檬水给我就好,是我的。” 他接过刚进门的秘书递过来的柠檬水,低头喝了一口,又还给了秘书:“我要冰的,帮我加两块冰块,谢谢你康妮,今天的你依旧比约翰先生头发茂密。” “先生,您怎么不说话?啊!我真的很抱歉,我不是故意在康妮面前揭露你有假发的,只是你的假发质量真的很差,和真头发一比一眼就能看出来。” 约翰:“……我没有戴假发。” “哦!” 纪长泽惊讶的捂住嘴,很是诧异:“那居然不是假发吗?居然有真发可以长成这种总共也就不到三搓毛的样子吗??” “我还以为这是k国的什么时尚呢。” 约翰:“……” 他深吸一口气,捏了捏拳头猛地站起来,就要忍不住撕破脸皮的时候,看到了桌底下的监听设备。 约翰:“……” 算了,忍吧。 监听设备很好的提醒了他,今天有什么重要任务。 “是这样的纪,你知道的,许多媒体对你很感兴趣,他们想要采访你对k国的看法,你今天愿意接受一个采访吗?” “哇!我很荣幸。” 纪长泽显而易见的高兴起来,顺带问:“先生,如果我答应采访,作为回报,他们愿意把我的论文放在报纸上的吧?我们以前都是那么干的,一份论文可是可以得到不少稿酬呢。” 约翰缓缓挤出一个微笑:“当然了我亲爱的纪,你可是我们研究所的明日之星,哪怕没有采访这件事,他们也会愿意在报纸上放你的论文。” 年轻的华人顿时更加兴奋。 约翰看他这么高兴接受k国媒体的采访,心底的气也顺了下来。 很好,这个华人果然还是偏向k国的。 只要引导他说出k国多好多好,再通过间谍影响华国舆论,让华国排斥拒绝纪长泽的存在。 到时候就算是纪长泽想要回华国,怕是华国都不再愿意接受他了。 计划通! k国媒体来的很快。 根本不用他们引导什么,纪长泽自己就巴拉巴拉的开始对着k国大夸特夸。 “我是真的很喜欢k国,这个国家是那么的强大。” “在k国生活十分顺畅,我呼出的每一口气都是幸福的。” 说完了后,他立刻掏出十个文件夹:“我准备了十个论文备用,您看放哪个上去比较好呢?先说好,我涨价了,稿酬涨了三分之一。” 媒体们:“……” 他们看看约翰,约翰深吸一口气,隐晦点头。 一个媒体随手拿起一个:“那就这个吧。” “不不不,这个吧,这个最多字。”纪长泽一把把那个抽了下来,替换上了自己中意的那个。 然后快速开始心算:“一个字要……这个字数一共是……所以你们一共要给我……好啦,给钱吧,现在就给,免得你们跑来跑去的麻烦。” 媒体们:“……” 贪财的华国人! 就这,上面居然还要他们引导对方留下? 还用引导吗? 给他钱,他肯定屁颠屁颠就留下了。 他们掏出一大笔钱,心底满是吐槽的离去。 很快,纪长泽的沦为就跟着采访一起站在了k国最大报纸上。 k国上下运转,大肆吹捧华国天才自愿放弃华国留在他们k国,k国是如此强大云云。 在他们的努力下,华国普通民众也得到了这个消息。 悄悄赶来华国,想要调查到底是哪个华人遭遇抓捕囚禁的华国队伍一来,就面临了整个k国对于一个华人的大肆吹捧。 他们心底十分排斥那个背叛祖国,公然踩华国捧k国的同胞。 但现在几乎是每张报纸都有这个信息。 直到有一天,一个华国调查员无意中看到了上面附带的论文。 第一句话,每一个词的首字母,连接起来正好是一句方言。 这句方言有三个字,但如果用华国普通话来解释,就是两个字: ——救我。 第350章 不肯回国的留学生(7) 众所周知, 哪怕华国现在看上去很穷,但国民人数也绝对是在全世界都排的上号的。 尤其华国地大物博,目前来看, 北方人如果和南方人相遇,都说自家方言的话, 绝对谁也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 因此,当这名调查员表示这个论文里用加密方式传达出一句方言, 方言信息还是“救我”时, 不少人都觉得有点不大可能。 毕竟这篇论文的主人可是纪长泽。 他是上一批公派留学生里唯一一个选择留在k国,为k国效力的。 讽刺的是,他家境贫穷,从小学开始, 每次入学, 都是享受了国家政策, 一直到大学都没花钱。 就算是留学,也是公派留学,全部费用由国家包揽。 结果就是这个可以说是一路被国家培养出来的人才, 却在学业有成后选择留在美国工作, 再也没回过国。 一眨眼, 纪长泽都留在k国这么久了。 这么长时间以来, 他不光在报纸上大肆夸奖k国,还各种踩华国。 他的家人因为他被同村排斥。 他的老师因为他再也无脸见人。 当初为他作保的校长也深受连累。 他却在k国逍遥自在,一个电话都没往家里打过, 一封信都没写过。 当初曾有同期留学的华人不相信他会做下这样的决定,亲自上门质问,却被纪长泽直接羞辱了回去。 再加上纪长泽一直在公众各种称赞强大的k国,踩一捧一, k国人未必会因为他的这种吹捧而高兴,但华国人一定会因为他身为华国人还反踩华国人一脚而充满愤怒。 全国范围内还好,但在纪长泽的家乡,他的名字几乎都和汉奸挂钩了。 再加上他们来到k国后,得到的消息是纪长泽春风得意,不光进入了很重要的k国研究所,还得到了不错的对待。 印象已经根深蒂固,突然要他们相信本应该过得潇洒自在的纪长泽,居然在用华国方言向人求救,实在是有点魔幻。 “除了这句话,还可以组出别的话来吗?” 如果只有这两个字的话,是巧合的可能性太大了。 那个认出这句方言的调查员上上下下仔细看了一遍。 “没了,只有这一句。” “会不会是巧合?纪长泽不是已经加入了研究所,过得很不错吗?而且我记得你们不是同乡。” “对,但是这上面的确是我家乡的方言没错,把所有首字母组成,就是拼音,但是因为是方言,所以看上去不像是华国的任何一个字的拼音。” 这名调查员也十分不解,他将这句方言用拼音拼出来: “你们看,拼起来根本不能用拼音造字,但是用方言念出来,就是救我的意思,最重要的就是最后一句。 这是个语气词,我们用方言念这两个字的时候,会不自觉带上这个语气词,但书写的时候是没有的。” 他一边说,还为了演示,用方言念了一遍。 其他人总觉得这可能就是个单纯的巧合,但如果真的是华人向国内求救,那的确是要重视。 而且,这个时间点太巧合了。 他们就是为了调查到底是哪个华人被抓才来的k国,结果刚到,就得到“纪长泽可能求救”的消息。 两件事一联合,实在是让人不能不多想。 但也不能还没查清楚就往国内上报。 “这样,我们把纪长泽以往发的论文找出来,再仔细看看。” 要找出来这种发在公众的论文还是很简单的,把k国往期的报纸买回来就行。 这种旧报纸还是很好买的,买回来后,他们就住在华人街,仔仔细细筛选上面的信息。 最终找出所有关于纪长泽以往公众发言的信息,终于在大半年前的一篇论文上,找出了一句话,同样是那个调查员的家乡方言,同样是“救我”。 不过这个“救我”更加像是巧合,它不是首字母相加得出来的,而是必须要斜着看报纸上内容,才能拼出个方言版拼音“救我”。 如果不是有现在这一班打底,这几乎可以说是硬拼了。 但,这次不光有“救我”这个信息,也许纪长泽为了能够让人快点破解,放弃了第一版那样更加困难的解密方式,不光简单粗暴的直接选择在第一行首字母来放信息。 还为了引起注意,让这些遣词造句显得十分生硬。 类似于,本来第一句话是“今天天气是不是很好”。 他硬是调换了顺序,写成了“天气很好是不是,就今天”。 生硬到了,他们跟第一版那种语句通顺,怎么看都是巧合的一对比,再看现在这版,都觉得这就是论文的主人有意为之。 “这要是真的……大半年前,我要是没记错,纪长泽同学差不多就是在那个时间点找的他吧?” 纪长泽身为背叛祖国,留在k国效命的叛国者,在华国也有个他自己的档案,主要是写明了他的前半生,清除了他将华国保密信息带到k国的可能。 里面就有他曾经公开对同学表达过对华国不屑的言论。 “等等,我看看这个报纸准确时间。” 记忆最好的组员拿起报纸,看了看上面记录的各种事和时间。 半响后,才抬头,神情凝重:“没错,就是那个时间。” 众人面面相觑。 也就是说,在那个时间点,纪长泽一边公开表示自己要留在k国效力的言论,一边又在报纸上用加密方式,传达出求救信息。 显然,他不是个精分。 “也就是说,那个时候他就在求救了。” “妈呀,要是是真的的话,这件事就太骇人了。” “纪长泽到底遇到什么了,让他用这种方式来求救。” 还是最有经验的组长先打断了组员们的各种猜想:“先别瞎猜了,既然目前我们只找到了这两份报纸藏了求救信息,那就再仔细看看,这两份报纸上除了求救信息,还有什么别的共同点。” “如果这是真的在求救,他发出了求救信息,总要确认一下我们有没有收到信息吧?确定收到信息的方式可能还在这两篇论文上。” 总不可能只发出消息不接头的。 大家想想也是,又认真研究起来。 “有了!第一版上,他用了他居住地对面的公园举例,说当他看向那边的公园,总能看到公园雕塑,第二版也有这个公园雕塑。” 相隔了足足大半年,却这么巧都写了有个公园雕塑,现在就算是让他们相信这是个巧合,他们都不相信了。 “把关于公园雕塑的部分再看几遍,纪长泽肯定在里面藏了内容。” 几人几乎是逐字逐句的看下去: “第一版是说,他在书房窗户边能很清晰的看到这个公园雕塑,每天清晨他都会推开窗,呼吸k国的新鲜空气同时,看看这个雕塑。” “第二版也是说会在清晨推开窗呼吸k国的新鲜空气,但是中间说雕塑底下的花朵开的很红很漂亮,结尾又说,漂亮的像星星。” 组长表情越来越严肃了。 他定定的看了两张报纸好几分钟,才终于将报纸放下。 “如果猜测没错的话,这个纪长泽不管是不是我们要找的,被k国抓捕的华国人,都绝对是正在被k国控制,只能通过这种隐晦形式向我们求救。” “甚至大半年前,他就已经在发出求救信号了。” 到底遇到了什么,才能让纪长泽一边公开那么大张旗鼓的踩华国捧k国,一边用这么隐晦到几乎看不出来的方式求救。 “他可能根本没有叛国,而是言论被k国控制,我们都知道他从没有写信或者打电话给家人,以前因为他的公开言论,我们认为他是冷心。 可现在看来,如果他真的一直在传递求救信息,很可能是在被监视,不然不会用这么隐晦的方式来求救,无论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先上报,如果上面同意,我们马上和他接头。” 纪长泽还不知道华国已经看到了他放出去的信息。 他正在书房里欣赏艾丽莎跑断腿买回来的各种旧报纸,因为华人雇主表示根本不记得自己的论文发表在了哪个报纸,哪个期刊上,艾丽莎还得挨个挑选出来。 然后一脸麻木的看着纪长泽坐在椅子上,毫无形象的将一双大长腿架在桌子上,手拿一张报纸各种自夸: “哦!我可真是个天才,艾丽莎,帮我联系一下人,我要把我的每一封上

相关推荐: 小人物(胖受)   外婆的援交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莫求仙缘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综影视]寒江雪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和徐医生闪婚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