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可惜,这么多不需要工资的好下属啊。 鬼差感受着他因为失望而浑身暗沉下来的气势,哆哆嗦嗦的缩成一团:“那、那个,我可以、可以走了吗……” 纪长泽听不到,但也恰巧挥手:“走吧走吧。” 啊,郁闷。 缺人啊,这些鬼怎么这么不中用,不管怎么努力都看不见,不过,纪柱子是被他杀的,怨气又那么重,说不定死了会变成厉鬼呢,既然是厉鬼,应该可以让人看见吧? 想着,纪长泽再次精神起来,掏出匕首在上面撒糯米,跃跃欲试。 鬼差:“……” 妈妈!!这是呀杀鬼吗?!! 他刷的一下风一般的跳楼逃跑。 掉到楼下摔瘪了,又努力的给自己充气站起来,等到弄好了,飞一样的飘走。 果然不该走这条路,啊啊啊啊啊好可怕,必须得在这位死之前赶紧转辖区,不然真的难以想象活着就这么可怕,死了该有多吓鬼。 外面,几个刚出去的下属贼头贼脑的进来,将一堆好吃的东西整整齐齐摆放在桌子上。 “希望老大吃了好吃的东西心情能好点。” “诶,我们老大什么都好,就是太心软了。” 第251章 架空的类似民国(完) 纪长泽当初开军校种的因, 现在也结果了。 一群满怀技能的学生,拥有身手,智商, 反应能力, 在这片乱世中, 只要是他们在的地方, 就不会有太大的伤亡。 战争彻底打响。 谁也没想到, 最后在这场战争里, 最黑马的居然是一所军校。 不光是在战场上的表现,还有战场外。 军校的一些学生们戴着红色帽子,穿梭在人群中, 安抚走丢的孩子,照顾跑不动的老人,带着大字不识不清楚方向的老百姓往安全的方向撤离, 在没有粮食的时候带领他们开荒种田。 一直以来战争最容易导致死亡, 可死在战场上的远没有死去的普通老百姓多。 战争带来了饥饿, 恐慌,冰冷,贫穷。 在失去国家保护的时候,迎来的就是这些。 而纪长泽带领着这群学生们,像是一把大大的保护伞一样,保护着这些没办法看清前路方向的国人。 维护秩序, 照顾老幼。 王七一站在宣讲台上, 一遍遍的说着。 “侵略者越是这样,我们越是不能乱,我们把自己照顾好,好好的活下去, 就是对前去战场的同胞们最大的支持!!” 纪长泽站在楼上看着底下,薛五爷站到他身边:“长泽,你真的做到了。” “还没有,还没有彻底打赢呢。” “不是,我是说,你真的做到保护了我们的国家。” 薛五爷笑的一脸满足:“长泽,谢谢你。” “突然说这么肉麻的话干嘛。” 纪长泽戴好一顶小红帽:“隔壁不是被空袭了吗?我去帮忙,你要不要一起去?” “不了,我继续研究药物。” 薛五爷站在楼上,看着那顶小红帽走远。 他觉得,当初的自己真的很胆小,报了仇,就躲起来装作看不见外界。 明明,他是学医的,他也可以在这个混乱却依旧温柔的国家里,奉献出自己的那一点力量。 薛五爷转身,回到了实验室。 纪长泽那个小气吧啦的家伙,在帮他建立实验室的时候,倒是很大方,要什么仪器都如数买来了。 薛五爷深吸一口气。 所以,绝对不能辜负这个小家伙的好意啊。 小红帽们的车很快到了隔壁城市。 四周都冒着烟,已经有小红帽到了,正在扶着伤者往这边走,纪长泽下了车,对着身边的其他人叮嘱:“注意安全,小命第一。” “放心吧教官。” “没问题老大。” 无数乱石堆旁边,正有一个男人拼命地挖掘着,双手都已经挖到血肉模糊的地步,却也一刻都不敢停下来。 他一边挖,一边哭着哀求过路的人:“帮帮我,求求你们帮帮我,求求你们……” “我的儿子是军人,他打仗去了,他是个军人,他为了我们打仗去了,帮帮我吧,这里面是他的小孩,他要是有什么事,这个小孩就是他最后的血脉了。” “求求你们……求求你们……” 可如今空袭还不知道会不会再来,所有人自己都顾不上了,哪里还能抽出空去听其他人在说什么。 灰尘中,伴随着四面八方传来的哭叫,四处都乱成了一片。 这样的嘈杂声,求救声听不到,也是很正常的。 男人越来越绝望了。 他挖着,可无论怎么挖,乱石堆好像都还是一点不少的待在那。 “帮帮我……求求你们帮帮我孙子吧……他才八岁啊,求求你们……求求你们了……” 他绝望痛哭,视线都被眼泪弄得模糊的时候,一双手突然握住了他疯狂挖掘满是鲜血的手。 男人怔怔的抬头,对上了一个戴着小红帽的年轻面容。 “叔叔,你在旁边歇歇,我们用专业工具来打开。” 一个,两个,三个,很多个戴着红帽子的人随着招呼小跑过来,他们撬开石块,计算着角度,在不压到底下被困孩子的情况下,耐心的将这石头堆一点点移开。 底下的小孩子身子露了出来,男人紧张的要去把他从压着他的石头底下抱开,却被红帽子们挡住。 “等等,现在别移开,他的腿都紫成这样了,要让医生来移,不然直接把孩子带出来,腿可能会废掉。” “啊!好,好,我不动,我不动,我就在旁边看着,啊,旭旭啊,旭旭,你听得见爷爷说话吗?别怕,别怕啊,马上就能出来了,别怕别怕。” 小红帽里面的医生们很快就带着医药箱奔跑过来,快速做了检查后,做了一系列措施,才把孩子慢慢的从石头底下移出来。 小孩子一直安静的没说话,直到被抬起来放在担架上才哭出来。 “好了好了,不哭了,旭旭好勇敢。” 这孩子应该念过书,都吓成这样了,还不忘记哽咽着声音抽抽噎噎道谢:“谢谢,谢谢叔叔们救我。” “不用谢。” 为首的纪长泽摸了摸他的头;“你爸爸也在救别人呢。” “行了,把孩子送去帐篷里再观察观察。” 孩子被担架抬走了。 跟着这个担架一起的,还有很多躺着不同伤者的担架。 这就是为什么薛五爷说纪长泽是保护了国家。 小红帽们穿梭在战火中,哪怕只探查到一个落下的华人,也会把对方从困境中救出来。 一开始,只是军校所在的城市,后来,就越来越多了。 只要是点燃了战火的地方,就会有小红帽的存在。 慌乱躲避的百姓们也有了希望,哪怕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看到小红帽,就可以安心的离开了。 之后,就不光是军校的学生了。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小红帽的队伍中。 他们不是什么军校生,也没有受过训练,可能以前只是个普通的老百姓,种地的,卖油条的,街上卖水的,走街串巷的杂货朗。 但在这个时期,他们都变成了小红帽。 哪里遇到灾难,他们就奔袭过去,疲惫也好,辛苦也好,不放弃任何一个华国人,就是小红帽的宗旨。 保护了华人,不就是在保护华国吗? 纪长泽站在一片忙乱中间,回忆起薛五爷说的话,撇撇嘴。 自言自语:“我只是带个头而已。” 看,这不就是,带头逆行后,越来越多人会更在后面一起逆行的。 如果那些敌人想要用战争打垮他们华人那就错了,战争只会让华人更加团结,坚定。 在小红帽出现后起,华国因为战争死亡的人数大幅度下降。 大家团结一心,耕种,捕猎,制造罐头,衣服,后方哪怕自己节衣缩食,也要把最好的送到前线去。 他们是不上战场,但他们也会用自己所擅长的方式,来为国家帮忙。 有了人带领,好像也没有那么害怕了。 一个个的汉奸被当街杀或者暗杀,如果有人用武力压制,那得到的将会是双倍反弹的武力。 在这样全国人民拧成一条绳的情况下,在华国历史上称之为最团结的战役结束。 不光是战场上的团结,而是全国人民的团结。 小红帽,也名扬了世界。 在这场国家乱战中,其他被侵略的国家里,也慢慢出现了小红帽,他们或是扎着红头巾,或是将白布染成红色戴在头上,活跃在最危险的地方,帮助着自己的同胞。 *** “小红帽代表的不光是和平与帮助,还代表了对那些侵略者的抗争,世界和平组织的徽标,就是一顶小红帽。” “为什么华国一直都是国际最团结国家?因为在xx年战役的时候,截止到最后,小红帽的人数已经过了国家全部人数的一半,也就是说你走在街上,一百个人里就有五十个是小红帽。” “华国人数本来就多,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人人抗争起来后,侵略者也很快离开的华国,并且留下了战争赔偿金,那笔钱被用于帮助因为战争失去家园的人,但其他国家的人没想到,那笔钱公开认领,但到了最后,却只被领走了三分之一。” “也就是说,有三分之二的华国人放弃了认领这笔天降之财的机会,那笔战争赔偿金一直持续到了今天,改名为了华国慈善金,因为创始人生财有道,所以就算是他们不接受捐款,也依旧能好好的运转。” “来,抽查一下你们有没有听话预习,华国慈善金的创始人是谁?” 底下的学生们立刻快速低头,一个比一个怂。 老师随便点点在自己身边的一个学生:“你来答。” 学生:“……” 他小心翼翼起来:“创始人是……额……” 试探的回:“纪长泽?” “对,很好,坐下吧。” 老师满意点点头,继续一边在教室里转悠一边讲:“当初这笔钱剩下三分之二后是由纪长泽保管使用,他本人是个投资高手,几次投资,于是就算是他到处做善事,这笔剩下三分之二的赔偿金也还是越来越多,就算是到了现在,纪家后人,也就是纪长泽堂姐的孙子接手后曾经公布过账单,这笔钱依旧可以使用很长一段时间。” 下课铃声响起,老师也没拖堂,反正下节课也是她的。 “好,大家休息一下,下节课我们来讲王七一的卧底之路。” 老师一走,学生们立刻三三两两的讨论起来。 有人问刚刚被点答问题的学生:“你预习了吗?居然知道答案,刚看到你被点起来我还以为你要凉了。” “什么啊,这哪里还用预习,这种特别超乎常理不是神人都做不到的事,绝对是纪长泽干的。” “也是,小红帽一开始不就是他建立起来的吗?” “我记得之前纪长泽接受采访,曾经说过他那个时候组建小红帽,其实是希望国家军队是小红帽这样的,不过当时军队都去打仗了,只能民间自己组织了。” “好像也没差啊,现在和平年代,军人们可不就是跟小红帽一样吗?有了困难有了危险,他们都是第一个去救人的,啊,我爸爸就是军人,他说,他没能出生在那个年代做小红帽,在这个和平年代,一定要做一个帮助人的军人。” “纪长泽真的好厉害啊,他那样的人物,要是活在和平年代,也会是个大佬吧。” 这话一出,其他学生突然都不说话了,满脸“你是不是村通网”的表情看着他。 “?怎么了?” “你是不是傻了?纪长泽还活着啊,他今年虽然一百一十六岁了,但是是好好的活着啊。” “可是那场战役不都过去一百年……啊……我忘了,当年他才十六岁。” “人家的十六岁,我们的十六岁,没得比没得比。” “不过一百一十六岁,也差不多到时候了吧,好可惜,听说当初华国胜利后,他就把手上所有的东西都交给了国家,四处游山玩水去了。” “可惜什么,纪长泽先生说了,他这辈子过得要多肆意有多肆意,唯一的遗憾,等到死了也会兑现的。” “遗憾?纪长泽先生那样厉害的人物,会有什么遗憾?” “不知道,他没说过。” 下午,全网发出讣告,宣布纪长泽先生离世。 一个刚死的人正被鬼差带着走,突然发现鬼差低头看了看手机,脸上神色立刻大变,绿油油都变成了惨白惨白。 “完了!完了!纪长泽死了!” “什么?!” 另一个鬼差震惊的睁大眼,赶忙凑过来看。 然后,脸从惨白变成了惨绿。 “完了完了,啊,地府是不是要重新洗牌了,我们是不是要服侍这个大魔王了,快打电话给老大让他赶紧跑路吧,躲在棺材里也好,树里头也好,冰块里面也好,先把鬼命保住。” 刚死的人是个年轻人,车祸死的,身上血呼啦的,听到两个鬼差这么惊恐,还有点懵逼:“你们怎么这个反应?你们说的纪长泽是那位纪长泽吗?哇!我居然跟这样的大人物同一天死,不过你们干嘛这么害怕,纪爷爷人很好的,他可是建立了小红帽呢。” 鬼差冲他咆哮:“他特么都惦记我们一百多年了!!不怕才怪啊!!” 两个鬼差几乎是哆哆嗦嗦回去的。 可下去之后,居然没看到那位大魔王脚踏老大头踩在轮回池,而是依旧一片安然。 “你们没收到消息吗?那位要下来了!” “啊,你们消息也太落后了,那位是死了,不过没下来呢,好像有同事好不容易鼓足勇气去接,结果扑了个空。” “诶??扑空了?人死了不都要来阴间吗?” “不知道,我们猜着,可能是这位功德很大,所以去上面了吧,虽然我们也不知道有没有上面,不过既然有阴间,天上应该也该有点什么?” 听到这话,鬼差重重松了口气。 没来就好,没来就好。 就让那位去祸害上面吧。 **** 纪长泽在纯白空间里醒来,记忆恢复也不过一秒,他想到自己死前居然还心心念念等到死了一定要抓一堆鬼给自己做下属,笑了。 “没有记忆也不错,多了不少探索的快乐。” “好了,废话不多说,下一个世界,还有,别忘了我的积分。” 还指望着刚刚恢复记忆的纪长泽能稍微迷茫惆怅一下的系统: 至于度假不度假的,它都懒得问了。 反正宿主肯定不去。 纪长泽再次睁开眼,眼前正有个人几乎要指着他的鼻子骂着:“陛下,您信任纪长泽这般的奸佞之臣,只听他一言便要给葛州知府定罪,若是传出去,必定天下百姓皆认为您是昏君啊陛下!!!” 哦。 纪长泽秒懂。 看来这次,是奸臣啊。 第252章 卖师求荣的奸臣(1) 纪长泽看了一圈, 发现这明显是正在上朝,除了有正指着他鼻子骂的大臣,还有一堆围观的, 以及, 一个暴怒的皇帝。 “放肆!!!” 皇帝的确是很生气, 这也很正常, 哪个皇帝被人说昏君会不生气的。 他一把将桌子上的砚台甩到了地上, 气的面色铁青:“朕听谁信谁, 还轮不着你来置喙!!” 皇帝都生气了,臣子哪里能不跪。 于是哗啦啦,底下的臣子们跪了一排。 纪长泽从善如流的跪下, 一边抓紧时间看记忆,一边观察着周围人的脸色。 几乎一半的臣子在发现他看过来的时候都会给他一个愤愤的视线,而剩下的一半则是惧怕的低下头不与他对视。 看来原主应该是挺记仇的。 纪长泽看了记忆, 发现原主不光记仇, 还不知道记恩。 原主, 一个贫穷小山村里出生的读书人。 家里就他一个独子,所以父母将他视为全部,父亲几乎是拼了命的挣钱供他念书,最后积劳成疾过世,全靠着母亲纺织来供他念书。 本来,母亲的供养也撑不住太长时间, 但原主在参加诗会的时候因为贫穷被同窗嘲笑时, 让一位大儒撞了个正着。 大儒年少时也是因为贫穷险些没能继续进学,见了原主就有了恻隐之心,再一考察,发现原主十分聪慧, 就更加惜才了。 他将原主收为徒弟,带到了自己府上,教他念书,带他学武,每个月还给他发月银,简直当成了亲生儿子一样培养。 有了这样一个大儒师父,原主的困境自然解决,家里的老母亲不需要再辛苦的没日没夜纺织,自己也不用操心钱财。 原主就这么顺顺利利的在大儒的培养下茁壮成长着,大儒夫妇对他视若亲生,还将独生女许配给了他。 人生赢家就是这样了。 原主对外是个儒雅的读书人,虽然官位不高,但因为背后有大儒,官场上的同僚对他也十分友好,对内,他是妻子贴心温柔的丈夫,又是十分尊敬大儒的好弟子。 如果就这样过一生的话也不错,可惜,后来发生了变故。 大儒有个同胞妹妹,在宫中是贵妃,贵妃所出之子也一向很受赞誉,虽然年纪不大,却十分有勇有谋,敌国来侵略,皇帝派贵妃之子去平息纷乱。 最后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敌国是被打败了,贵妃之子却不是以英雄的身份回来,而是被押送入京。 这个最被人看好的皇子,谋反了。 所有人第一反应都是不相信。 于情于理,这位皇子都没道理谋反。 他出身好,自身也足够优秀,宫中没有皇子能与他比拟,而他年纪也小,那皇位,明眼人看了就知道以后绝对会是他的啊。 他没必要这样做。 这事一出,许多老臣求皇帝严查彻查。 就连这位皇子的竞争对手,同父异母的其他皇子们,都不相信他会谋反。 可皇帝却坚信着这一点。 并且,还得出了皇子的舅舅,也就是大儒也在协同皇子谋反。 大儒被下狱。 这下炸了锅了。 也许皇子对于民间百姓来说只是一个名词,但大儒,他在许多读书人心目中可是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 他们相信那样的大儒不可能会干这种事。 就在四处都为大儒求情,为皇子求情,希望皇帝都能够彻查的时候,大儒被带到了朝堂上,他也是个烈性的,在朝堂上,被皇帝指责是乱臣贼子的时候,一头撞死在了柱子上。 他死后,原主带着,了。 大儒的唯一嫡传弟子独生女的丈夫情同父子的存在站出来确定了大儒的罪状。 不管有多少人不相信,至少从舆论上来说,当原主站出来后,已经死去大儒的罪就这么定死了。 他快要临产的妻子焦急之下从老家往这边赶的时候听闻了丈夫诬陷父亲的噩耗,孩子早产出世,因为是早产,所以直接是个死胎,就地掩埋后赶回来时,一切都是定局了。 大儒死,皇子被圈禁,皇帝很“仁慈”的表示,罪不及家人,既然大儒已经以死谢罪了,那么大儒的家人他就不计较了,于是,在“仁慈”的皇帝照拂下,大儒家没有被抄家,妻女也没有被连累。 自然,无论是纪长泽还是原主都明白,放过那对母女根本不是什么仁慈,只是在大儒死后,为了平息那些读书人的怨气和愤怒,做出的自以为是善良的决定。 他知道自己错了,但皇帝是不会承认自己有错的,所以他身边就需要原主这么一个时时刻刻提醒大家他没错的人。 原主一步步平步青云,走在了权势的高峰,想要讨好昏庸的皇帝对他来说很简单,只要时不时骂一骂自己那死去的师父,踩一踩师父的狼子野心,皇帝自然会龙心大悦。 靠着这一点,原主顺利走上了高位,如今才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二品尚书令。 虽然是个文职,但也是手握实权,因为大部分情况下,他说的话皇帝都会听。 与朝堂上的春风得意相比,原主的宅院生活就不太好了。 虽然当初是卖师求荣了,但原主也不是真的一点脸都不要的,更何况他卖了师父要的是仕途,他和皇帝都清楚,那些书信往来根本就是莫须有的,只不过因为他是师父身边最亲近的人,所以让他来揭开能堵住一部分人的嘴罢了。 如果原主在卖师求荣之后对师妹师娘翻脸无情,那所有人都会知道,他就是这样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那么当初他拿出来的那些信件真假自然也就会被人怀疑了。 只有他对着师妹师娘十分好,摆出一副“我不是为了荣华富贵才害死师父,而是师父他真的做了谋反的事,我只是忠君爱国这才大义灭亲,师妹师娘我会好好照顾你们”的样子来,才能让人抓不住把柄。 于是哪怕原主再怎么想要把碍事的两人远远送走,也还是不得不摆出做小伏低的模样来,小心伺候照料。 甚至为了维持深情人设,连个妾都不敢纳。 自然的,深知自己丈夫父亲为人的师娘师妹肯定不会原谅他的。 在原本的人生里,原主几乎把奸臣能做的事都做了,排除异己,祸害忠良,为祸一方百姓,帮着皇帝做他想做但又会被骂的事。 一系列骚操作下来,这对君臣成功把国家给作死了。 在国家破灭逃亡的时候,原主想起了后院的妻子,他忍受了对方这么久,现在都不用伪装了,还用装什么,他亲手提刀进了后院,杀了妻子。 妻子身边的陪嫁见证了这一幕,连夜逃走,却被原主发现,原主发现她逃走的方向不是城外而是城内,心里起了疑心,追踪在对方身后,却得知了一个秘密。 当初两人的孩子并不是死胎,而是妻子在得知了他诬陷大儒后,害怕连对着如师如父的父亲都能出手的原主,会连亲生女都不放过。 尤其是,流着她一半血脉的亲生女。 绝对不能让这个孩子跟在那样的父亲身边,这是妻子生下孩子后的第一个想法。 当时恰巧与妻子是手帕交的闺中密友也是要往京城去,动了胎气来借女医,女医回来后,遗憾的告知她,那位生下了个死胎。 妻子立刻想到了狸猫换太子的法子,她打发了亲信,那位手帕交本就与她交好,也知晓她如今的困境,咬牙答应了她。 于是,两个孩子互换,死胎被好好埋葬,两人的亲生子却是被手帕交带去抚养。 妻子的陪嫁之所以往城内跑,就是听说了叛军围住了那家府邸,想要去救出她们。 她别无他法,被原主逼问,就想到了让原主来救。 好歹,好歹是亲生女儿啊。 可惜,她低估了原主的狠心程度。 在知道只是这样一个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秘密后,原主对于正在不停哭求自己的陪嫁十分不屑。 如果是儿子,也许他还会看在自己的血脉上救一救。 但女儿? 等到他逃出去,生多少个都行。 在说出这样的话之后,他就被愤怒的陪嫁杀了。 原主一身武艺,却死在一个陪嫁手下。 倒不是对方武艺多高深,只是他从没想过,这样一个卑贱的哭求自己的下人会有胆子杀了他。 这就是原主的结局,可以说是把一整个国家玩完了,毁掉了无数人的家庭后,再被痛痛快快的一刀毙命。 现在的时间线,是原主正在进行着奸臣该做的事:陷害忠良。 葛州大旱,当地知府上书朝廷求援,朝廷迟迟没有动静,百姓们没得吃喝,成了流民,一大批人靠着步行走到了京城。 还有两个月就要圣寿,皇帝期盼这个日子已经期盼了很久,本来正高高兴兴准备过生日,突然京城里就涌入了这么多的流民,顿时龙颜大怒。 关键吧,他生气也不好生气。 因为葛州知府给他递了折子,说了希望朝廷能够给予救援,只不过皇帝当时正在打算给自己建立行宫,国库空虚没那么多钱,本来建立行宫就足够吃力了,要是给予支援,那他的行宫绝对没戏。 只不过是大旱而已,熬一熬不就过去了,等到下雨了不就好了,连这么一点事都要向朝廷求救的话,那还要知府做什么。 皇帝心底十分嫌弃了一番知府后,就把折子放在一边,当做没看到了。 结果现在事情搞成这样,这么多百姓跑到京城里来,他就算是生气,他总不能去说“对,是啊,是我的错,我不该不管你们”。 本朝皇帝的确是个昏君,但他是昏君就不代表他不知道明君是什么样的。 干着昏君的事,却十分想要做明君的皇帝,可不就是因为这个,才会一直不停的干了昏庸的事后又推到别人头上,然后假装自己很无辜吗? 这次的灾民来到京城,需要人背锅的时候,惹出乱子的皇帝自然是不想自己来背的。 于是,作为皇帝身边最给力的狗腿子,原主立刻表示葛州知府这事办的不行,大旱就应该向朝廷求援,他半分动静都没有,还管不住这群流民,导致民不聊生,应该将知府问罪。 皇帝当即表示了肯定。 可他们君臣二人想要混淆真假,朝中不少大臣可不是瞎子。 算算日子,大旱的时候,那个知府的确是向朝廷递折子了啊,而且还是加急,一连递了三道呢。 说不是来求援的他们都不信。 这种情况下,硬是要去问罪知府? 何况葛州知府曾经有过不少佳绩,出了名的爱民如子,这样的人物,你说他会枉顾百姓性命?反正他们不相信。 朝廷上开始各种争辩,刚刚指着纪长泽鼻子骂的那个大臣就是相信葛州知府的。 谁都知道这是皇帝在甩锅,但他们不能骂皇帝。 于是,这不就只能骂一骂跟皇帝狼狈为奸的奸臣了吗? 上面站着的皇帝见底下跪了一地,到底还是想要个明君名声,不合适直接把为葛州知府的人宰了,于是深吸一口气,强忍着怒意道: “此事乃是葛州知府之错,无须再争辩。” 这话一出,原本安安静静跪着的大臣们又着急起来。 “陛
相关推荐:
和徐医生闪婚后
高门美人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林峰林云瑶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摄春封艳
外婆的援交
在爱里的人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