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推文

漫漫推文> 淫魔神(陨落神) > 第456章

第456章

起身回话。 “没记错的话,你们集团当年就采购了这批高价大豆。” “是的领导,采购一吨大豆当时我们要赔1000块。” “以标准邮轮6万吨运量计算,也就是一艘船我们就要赔6000万。” “当时你们好像订购了12艘吧?” 牛总痛心道:“预计损失7.2亿,我当时任副总,我们老总愁的头发都愁白了,最终只能无奈毁约。” 面对天量毁损,大批龙夏大豆企业宁愿毁船,也不愿意高价买豆子。 已经订购的大豆全部放弃,鹰酱多次再打电话到龙夏要求履约,大家只能无奈拔电话线。 而之后鹰酱阴谋已成,以五神集团为代表的鹰酱粮商们联手起诉龙夏企业。 从表面上看这桩经济纠纷无论放在哪个管辖地,放在哪个仲裁机构,都是交易关系清晰,违约事实清晰,胜负已定的案件。 鹰酱粮商们一方面诉求是天价赔偿,另一方面则对龙夏企业的进货渠道进行封杀。 “他们咄咄逼人,号称要在全球范围内对咱进行大豆禁运。”总局长说道。 “企业们也没什么办法,最多求助于当地政府和银行。” 绝大部分大豆企业面对高价,选择减产但不停产,而部分则直接选择停产等死。 “那会儿34家占咱们龙夏一半压榨能力的企业聚集京城,开了个闭门会。” “大家看法一致,就是我们被算计了。” “大豆企业联合起来,通过了一致对外的意见,要求国际大豆供应商必须降价。” “毕竟咱们是买家,说话还是有点底气的。” 如果大豆供应商不降价,龙夏企业将联手减少下一季度的进口量,并将下半年的进口量减少一半,同时共享现有库存对抗高价。 国内企业的联合引起了鹰酱方面的重视,而后五神集团派出间谍潜入京城调查真实情况。 调研的结果让鹰酱粮商大喜过望,原来去年咱们就已经没什么存量大豆,今年库存更少。 共享库存成了太监上青楼,无稽之谈! 加上当年龙夏大豆产能严重下滑,以五神集团为代表的国际粮商已经控制了全球大豆的生产,并事实上完成了对龙夏大豆的挤压。 你们龙夏榨油企业不买我们的豆子,以后就没豆可买。 “就好像历史上发生饥荒时,地主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到土地、女人和房产。” 总局长悲痛道:“为半斗米可以把儿女卖了,为什么?因为你不吃粮就要饿死!” “国际粮商降维打击,国内的大豆相关企业破产的破产,重组的重组。” 而重组就是国际粮商们最乐意看到的机会,他们以低价参与亏损企业的重组,从而控制龙夏本土大豆企业。 对于那些死活不肯贱卖自身的龙夏大豆企业,鹰酱粮商掏出了原材料制裁武器。 “牛总执掌农垦集团,当年差点被逼死。”总局长说道。 牛总惋惜道:“没有省里大力支持,我们当年贱卖甚至都没人要。” 国际粮商们拟定了龙夏大豆企业制裁名单,如果企业不卖身,就去制裁名单里待着。 你再也拿不到大豆原料,也就别想做生意。 而如果你想从被抵制名单中剔除,眼前就有一个办法——允许外资参股。 第1071章 等来的不是希望,而是绝望! “凡是有国际粮商参股的企业不在制裁名单内。”总局长说道。 黄毛不忿道:“摆明了要玩咱们。” “谁说不是呢,但当时可没什么好办法。”陆慎为叹息道。 在全行业亏损及高额索赔金额面前,苦苦支撑并没有希望,企业也不难做出抉择。 借此机会国际粮商用其最擅长的方式,秋风扫落叶般地收割着停产倒闭的压榨企业。 比如老牌大豆加工企业达利安龙农集团、京南龙农大豆加工场,甚至我们耳熟能详的银龙鱼集团、葱省撸草集团都被外资或多或少参股控股。 跨国粮商通过快速收购,掌握了龙夏大豆压榨三分之一的加工能力。 截至06年4月底,仍在开工的97家大豆压榨企业中,外商独资或者参股的就有64家之巨。 也就是三分之二的企业在两年内沦陷,剩下能撑住的多数为国企。 “一战之后十不存一,要知道之前龙夏本土的大豆企业有1100多家。” 总局长愤怒道:“落后就要挨打,别人玩一次阴谋,直接让我们倒闭了900多家企业。” 对方消灭了我方90%的有生力量,而且对剩余的优质资产进行渗透和控制。 渗透率达到三分之二,此后大豆再无力翻盘。 而这批大豆企业的崩溃,加之国内大豆产能依旧疲软,意味着第一次交手龙夏完败! “五神集团的大豆产业链在加入了龙夏这块拼图后,进化到了全新的维度!” “他们利用种子贷款以及垄断大豆贸易的方式,实际掌握了全球70%的大豆资源。” 总局长介绍道:“向龙夏低价倾销大豆的同时又利用龙夏的大豆加工能力,在加工过程中还能再赚一份利润。” 国内大豆产业一路冲向了深渊,此后龙夏采购鹰酱大豆逐年递增。 不光是因为鹰酱大豆便宜和出油率高,最关键的是背后股东们的要求。 “大豆产业链各层级的利润被牢牢掌握在国际ZB手里,只有龙夏农垦集团、龙粮福满门这类龙夏国企勉强活下去,他们才代表了国家的利益。” 黄毛闻言嘀咕道:“代表谁的利益很重要吗?吃谁家的油还不是吃。” “小伙子问得不错,和平时期相对不重要,但特殊时期国家对粮食的控制可以定生死。”总局长解释道。 “新闻里经常看到粮食危机,国际粮价的波动可以轻易击垮未能掌握粮食主权的小国。” “比如毗邻鹰酱的小国海地亚,动不动就骚乱。” “有句俗语讲得好:离天堂太远,离鹰酱太近!” 黄毛疑惑道:“领导,咱们都不吃豆油,改吃猪油或者菜籽油不就成了吗?” “咱们吃猪油,那我问你,猪吃啥?”总局长笑道。 “这……猪吃饲料。” “是的,猪吃饲料,而饲料的一大组成部分就是豆粕。” 总局长顺着刚才的话说道:“即便已经掌控了我国绝大部分压榨豆油企业,五神集团仍不肯放我们。” “太可恶了!”黄毛恨得牙痒痒。 07年,鹰酱产区的干旱天气又又又来袭,大豆价格冲上1000鹰分每蒲式耳。 随着大豆价格的起飞,鹰酱豆农扩增大豆种植面积,结果隔年6月鹰酱发生特大洪水。 受灾区恰巧包含大豆的主产区,豆农又被淹没。 一连串巧合事件进一步刺激了大豆价格的疯涨,大豆期货价格直接冲上1600鹰分高点。 “当时我们国内的豆粕从2000块每吨,暴涨到了4300多块每吨。” 总局长愤怒道:“同期的豆油也跟着起飞,7块多每升直接飞到13块。” 要知道此前十多年,国内的粮油价格都保持平稳。 粮油价格很少出现价格翻倍的情况,当时很多人担心这次大豆上涨会不会又造成上一次企业纷纷被低价收购的悲剧。 不过这已经不重要,因为更大的隐患凸显。 这次涨得太猛,比上次还猛得多。 大豆豆油、豆粕价格在龙夏可是能影响通胀率的。 而且当时肉类价格也起飞,肥头大耳从7块多每千克涨到了22块,整整三倍涨幅,同时国内猪牛羊鸡价格全面上升。 这轮涨价超过了原本的猪周期,可能从食品价格上涨演变为全社会的恶性通胀。 “国民的生活成本飞升带来巨大不稳定性,大豆战争变成了物价战争,社会上充斥着不满和猜忌,国际资本也看傻了。” “他们的目的只是想搞搞咱们的大豆产业,没想搅乱社会,因为搅乱咱们社会是另一拨人该干的事儿。” 从经济界、理论界到广大群众对这一涨价问题异常关心。 各种调控手段频出,只是在大豆细分领域龙夏几乎无能为力。 在08年以前,龙夏的粮食储备以主粮为主就是玉米、小麦、大豆。 “08年3月开始,我们以窗口意见限制企业对食用油的涨价幅度。”总局长介绍道。 企业的目的就是盈利,我大豆原料价格暴涨,然后你不让我豆油涨价,那我肯定亏。 那我就不卖了或者惜售,总之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国内市场无法真正稳定价格,大豆产业命脉在此刻暴露无遗,而面对物价的持续飞升,面对已经压不住的舆论,面对开始偷偷囤货居奇的商贩们我们该怎么办? “国内大豆企业已经被外资渗透成了筛子,肯定靠不上。” 总局长说道:“思来想去还是得靠那些不怕亏的企业担纲,以龙储粮和龙粮集团为代表的央国企国家队入市。” 听到被点名表扬,龙储粮和龙粮集团的老总不由得挺起胸膛。 国家采用小包装食用油定点低价供应,虽然无法挽救全局,但至少让终端的物价不再恶化。 国家队本来的策略是让价格挺住,至少坚持到大豆重新步入正轨,让大豆度过各种极端气候因素影响的减产时期之后。 价格回落,豆油和饲料的价格就会跌下去。 总局长苦涩道:“结果最戏剧性的一幕来了,我们没等来大豆丰收,而是等来了更恐怖的东西!” 第1072章 命脉,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们没有等到大豆产地丰收的消息,但我们等来了另一个消息,它叫做蓝星金融危机!”总局长笑呵呵道。 这次史无前例的全球性灾难,管你是股市还是债市,亦或是期货市场通通爆杀! 最后的轻语,披甲龙龟开盾反也给你干死! 任凭大豆再怎么减产,再怎么涨价,遇到系统性多米诺牌倒下还是不够看。 国际炒作大豆的游资欲哭无泪,五神集团巨亏。 再一次从多头为主骤变空头为主,一时间芝士加哥交易所又变成了草木皆兵,还都是空军。 大豆价格半个月时间从1600鹰分一路跳水到700鹰分。 当时金融危机确实也影响了龙夏多个行业,大家叫苦不迭,但殊不知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发生这样的小插曲,居然间接起到平抑物价的作用。 同时龙夏多点低价供应策略效果凸显,加之大豆价格崩盘和金融危机。 豆油的价格也开始暴跌,豆油的价格也开始暴跌,在08年底掉到了低位。 “我们撑过了敌人的第二次攻击,但更大的隐患此刻才凸显出来。”总局长说道。 大豆这次过山车再一次威胁到了豆农,面对已经暴跌下来的大豆价格,豆农面临巨额亏损。 本来就疲软不堪的龙夏大豆产地,即将面临再被洗劫一空的风险。 “面对危局,总局会同工商总局作出重要决定,专门拿出预算大量收购大豆,而且给出比市场价还高的收购价。” 出给略高于豆农的种植成本的价格,表面上是为挽救豆农和大豆产能。 但这张牌可不只是救豆农,而是面对大豆生产和加工的全线落败下开始自救的布局。 既然龙夏大豆产量上不去,那我就要用主权国家级的储备,用深不见底的储备来控制市场价格。 “说实话,总局亲自下场做T成为大豆大宗市场的庄家,有些不符合自由市场手段。” “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价格低的时候猛买,价格一旦起飞我就玩命卖,把价格砸下去。” 此后国内的大豆价格趋于平稳,当然是暂时趋于平稳。 同时龙夏继续强化了豆油、菜籽油、棉花、白糖等经济作物的储备,防止国际ZB做多。 “有计划地提高农产品收购保护价,扶持国企进入终端市场进行竞争。” 总局长说道:“大豆市场的第二场斗争失败,可国际ZB并不死心,又发起了第二次粮食战争,这一次他们瞅准了咱家小麦。” 小麦从690鹰分一路涨到了08年4月的1200鹰分,翻了一倍。 “他们希望用同样的套路来抄底和控制咱家小麦产业,而这次我们迅速反应。” 一边是国际粮商大肆拉升小麦价格,一边是我们大力抛售,双方进入了拉锯战。 ABCD四大粮商当时的策略是咱们抛多少,他们买多少。 而咱们的政策是你买多少,我抛多少。 “咱们最初是十天抛售一次,然后每周一次,最后两天一次。” 总局长笑呵呵道:“四大粮商被咱们的天量库存砸蒙了。” 不是,龙夏粮食怎么越买越多? “当时坊间传言说咱们喊话四大粮商,说是储备了1亿吨小麦准备应战。” “其实不太准确,咱们一没有喊话四大粮商,二来也没准备1亿吨。” 黄毛诧异道:“咱们连1亿吨小麦储备都没有吗?” “不是没有,而是我们当初准备了3亿

相关推荐: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镇妖博物馆   NTR场合_御宅屋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乡村透视仙医   猛兽博物馆   蝴蝶解碼-校園H   开局成了二姐夫   虎王的花奴(H)   沉溺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