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推文

漫漫推文>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 第296章

第296章

宝马这名字纯粹是苏烨的恶趣味。 可以说就是排面拉满,舒适度体验遥遥领先,不愁买。 “其实就这些活工坊半个月就能交付,但是推迟到三个月以后,那也是大有学问滴。” 一路看苏烨一路讲解着,你晓得什么叫做流水线生产手工价格售卖,你晓得啥子叫售后服务,知道什么叫饥饿营销吗? 朱元璋听的是云里雾里,似懂非懂的,最后脑海里浮现出只有两个字。 “奸商!” 苏烨将朱元璋请进休息室,朱元璋忧心忡忡道: “这样百姓回不回背后骂咱?”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怎么能骂,臣也没逼着乞丐们买咱们的货不是。” 苏烨坐了下来继续说道: “慢慢的,百姓们享受到了在其他地方享受不到的服务体验,就会习惯的只在我们的商行消费,下一步,商行就要扩展到京城周边的大城市......” 听着,朱元璋疑惑的询问道: “那后世都是这样吗?百姓们都去商行,那哪些小买卖的生意人怎么办? 苏烨道: “很简单,我们可能会挤兑走一个就业岗位,但是商行能创造十个就业岗位,也就是变相的能养起更多的百姓。” “从南京,到全天下,取代私家银号这种东西,收回售盐权,甚至周围的国家.....” “说的怪好听,就是不知道效果怎么样。” 朱元璋看着苏烨说道。 苏烨起身给朱元璋倒茶: “那咱们就等着看看呗。” 商行中 朱棣带着徐妙云姐妹两个,在商行中转悠着。 那些稀奇古怪,远超其他同类别的商品,让见多识广的三人都有些惊诧。 朱棣想着,难道这就是苏烨激励工匠得到的结果吗,那些一成不变的技术突然就迎来了一波爆发。 甚至徐妙云都没有人忍住,订购了一辆宝马车。 舒适,安全,时尚,地位,这谁能忍得住。 本来是替兄弟几个来探听探听情况的,到了最后,朱棣扭头看着老婆道: “咱们明天就把府上的窗户全换成玻璃的,玻璃好啊,玻璃得用。” ...... 休息室中 朱元璋闲来无事和苏烨坐一起下棋,自从有了苏烨,朱元璋也学会了翘班。 一天下来,听着苏烨讲课朱元璋也算是不虚此行。 只是当第一天歇业后,账本通知出来,朱元璋真想把自己眼珠子挖出来放进点看清楚了。 “疯了这是,钱还是钱吗?!” 朱元璋瞠目结舌的看着账本上的数字,安庆公主淡定一笑道: “陛下,这不过是总店的收入,抛去今天所有的人工成本、材料费、宣传费、损耗,开业一天的营业额至少是这个数。” 苏烨比划了一个八字,朱元璋彻底惊住了。 这种睡觉都在捡钱的事,太不符合朱元璋的世界观了。 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明宝钞?擦屁股都嫌硬! “这里的商品出了这个门,我保证别的地方买不到,像玻璃、雪盐这些,根本供应不上,订单都排到明年了。若是放开了买,我能打死全天下的盐商。” 苏烨看向朱元璋说道,朱元璋的眼神愈发的明亮。 以前朱元璋对财政这个事并不怎么担心,但是自从苏烨天天给他画饼,组建新军、平叛、开疆扩土,这让朱元璋的胃口也是一天比一天大。 如今这皇家商行赚到的钱,那都是自家的钱,这和国库收入完全不一样,跟白捡的没什么区别。 “好!苏烨,你且放手干,还有什么需求你尽管跟咱说!” 一拍桌子,朱元璋兴奋的说道。 苏烨知道,只要商行的吸金能力传出去,秦王、燕王这些宗师恶狼就会疯狂的扑上来想办法咬一块肥肉下来。 随即苏烨又道: “按照计划,臣打算将商行三到五年内的盈利用来扩大产能,将商行铺向全国,所以臣请暂时不要让诸王参与进来。” 看了眼苏烨,朱元璋心道从这小狐狸嘴里讨点东西还真费劲,不过苏烨所说的事合情合理,朱元璋自是一口应允。 令人取来一张南京地图,苏烨和朱元璋站在一起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 “待下个月开始,微臣就要大量张贴征工广告,我要将这里打造成大明第一座工业园区。” 朱元璋虽然似懂非懂,可还是被苏烨的宏伟计划震惊到了,建造一个可以容纳数万人的工坊集群,实在有些骇人听闻。 “长此以往,百姓都不种地了,地都盖了工坊。” 朱元璋还是这个忧虑,苏烨只能再次解释道。 短时间数年的时间,即可以派人去其他国家‘借粮’,百姓富裕了鼓励多生人口,开垦耕地,这根本都不是问题。 “唉,苏烨,朕可以对你寄予厚望。” “臣一定不让陛下失望。” 苏烨拱手笑道。 半晌,苏烨引着朱元璋出了休息室。 本来朱元璋正打算回宫呢,却听见几个人正在和掌柜上争吵。 “这是官府发的宝钞,你们凭什么不收?!” “闹事也不看地方,看到这两个字了吗,皇家,你懂什么叫皇家吗,我们这是皇帝的生意,皇上他老人家说什么是法,什么就是法!” 听到这话,朱元璋直接也停下脚步,苏烨略微尴尬的扭过头去心中暗骂,那个王八蛋把会上的话说出来。 朱元璋仔细听了听,原来是柜台上不收宝钞,只收真金白银。 回头看向装作若无其事的苏烨朱元璋咬牙怒道: “那柜台说的是什么混账话!是不是又是你教的?!” “这也不能怪我,宝钞什么的,擦屁股都嫌硬。” 苏烨小声嘟囔道。 朱元璋直接拽着苏烨: “走,回去!” 回到休息室,朱元璋撸起袖子怒道: “你懂个屁!宝钞乃大明国策,于国于民都有好处,皇家商行怎么能带头拒收宝钞?!” 自宋代交子,历经宋元明三代,纸钞已经在华夏广泛作用。 但是古代统治者,包括某位运输大队长,纸钞对于他们就是能一直无限印刷的钱,纸钞的信用经过元朝的疯狂印刷,直追金圆券的威风,信用早就破产。 开国初因为种种原因,朱元璋亦下旨推行宝钞,而且是强制推行。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开始一贯宝钞兑换铜钱还能到一比九,即便在天子脚下,如今宝钞兑换铜钱也要到一比七左右。 也就是说商行每卖出一百贯的商品只能以七十贯的售价计算利润,商品利润再怎么暴力也不能这么正啊,苏烨索性就定了规矩。 谁让朱元璋听到就急。 苏烨扶着朱元璋让他坐下,无奈道: “这能怪我吗?要怪就怪大明的官员没有一个懂钱法。” 朱元璋气笑道: “我大明上上下下的官员都没你懂?!” “那您知道大明宝钞在以后,一贯钞到最后只能兑换几文钱吗?” “嗯?!” 朱元璋满头疑惑的看着苏烨,苏烨继续道: “那陛下知道,现在的宝钞已经渐渐有了这种趋势......到了宪宗年间,干脆都是废纸一堆,擦屁股都嫌硬的东西。” “这怎么可能,朝廷明文规定宝钞法,百姓都用怎么会失效。” 朱元璋惊疑不定的看着苏烨说道,苏烨无奈道: “究其原因,就是无限制的印制宝钞,却不制定相关的废钞、旧钞,更没有固定以金银锚定宝钞的数量,使得宝钞成了朝廷敛财的工具,丧失信用。” 苏烨极尽所能的想让朱元璋听懂,可是这个大老粗还是一头雾水。 “宝钞就宝钞,为何需要金银什么的?” 摸着下巴苏烨想了想说道: “这样吧,您这样理解就是说朝廷发行一贯宝钞交到百姓的手上,就得随时能掏出这一贯钞的金银兑换给百姓,这样百姓才会相信宝钞的价值。” “从后世的经验来看,纸钞确实是十分方便便捷的货币,这一点您的目光还是值得肯定的。奈何满朝文武,无一人懂得货币政策,实在是误国误民。” 听到这话,朱元璋有些不服气的说道: “说到底,你也是狡辩为自己减轻罪责,带头违背朝廷律法,朕取了你的乌纱帽都是合情合理!” 苏烨双手伸到

相关推荐: 迷踪(年下1v1)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高门美人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小人物(胖受)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   林峰林云瑶   帘幕无重数(骨科,禁爱姊妹中篇,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