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定:“儿子定能做到。” 云琇扬眉,朝他招了招手,“既如此,额娘交给你一个任务……” ****** 五阿哥做贼似的从毓庆宫归来,怀里揣着三本小册子。 这个小册子,他熟悉的。小九唯一一次被皇阿玛打手板,正是因为泄露了里头的内容,使得皇阿玛恼羞成怒,他们兄弟几个求情也没有用处。 初次阅看的时候,他的年纪还小,如今再观,却有了不一样的感想。 一路上,胤祺若有所悟,捂它捂得更牢了些,到了乾西五所,他溜达进了三阿哥的院里,高声喊了一句:“三哥!” 三阿哥放下手中书籍,快步走到院前,讶然道:“五弟?” 而后笑着问他:“到三哥这儿来做什么。” 胤祺觉得三阿哥变了,越发掩不住那股斯文的书卷气,少了福禄所说的“自视甚高”“讨人厌”的气息,与几个弟弟同样相处得融洽起来。 这般想着,他神神秘秘地递过小册子,道:“婚前必读,皇阿玛亲手撰写的好东西。” 文人嘛,本就想着风花雪月,得了这个,岂不是如鱼得水,如虎添翼,还怕哄不好自家福晋? 三阿哥狐疑地接过,低头一看,大大的“圣训”二字映入眼帘。 他的神色立马变得虔诚肃然,就差沐浴焚香,跪地接旨了。心头涌上一波一波的喜悦,皇阿玛这是要鼓励于他,训诫于他? 屏住呼吸翻开第一页,他的瞳孔紧缩:“这——” “上头添了二哥亲笔书写的心得,如假包换。”胤祺凑过头去,压低声音,“你以为,皇阿玛是如何哄好皇额娘,二哥是如何哄好二嫂的?” 三阿哥慢慢张大嘴,半晌,捏着《圣训》感慨道:“五弟,哥哥真要谢谢你。” …… 到了四阿哥的小院,又是另一幅景象。 五阿哥与四阿哥的关系极好,但不知怎的,胤祺有些怵他。想起九弟对四哥的控诉,胤祺心有戚戚,摆出了一副正经的神色,笑眯眯地唤了一声四哥,又规规矩矩递上了小册子。 不等胤禛翻看,胤祺仔细叮嘱:“四哥可要仔细研读,这是皇阿玛布下的功课,不说通篇背诵,熟识总是要的。” 胤禛瞅了眼大大的“圣训”二字,认真颔首,而后有些不赞同地道:“五弟说岔了。皇阿玛亲笔之作,倒背如流才是基本,光是熟识,岂不懈怠?” “……”胤祺小小后退了一步,被“倒背如流”四字所震撼,满面敬佩地说,“大丈夫一言九鼎,弟弟远不如四哥。” 将要转身离去的时候,胤祺一拍脑袋,终于记起了云琇的吩咐。 “新婚之夜,若是四哥憋不出话来,向四嫂背诵圣训就好。”胤祺小小声地道,“这是皇额娘的口谕,四哥千万别忘记。” 皇额娘的口谕? 四阿哥被他说得一头雾水,想要反驳却又无从说起,终是迟疑着点了点头。 胤祺大松了一口气,飞也似的逃走了。 低头望着圣训,胤禛平复了一番激动之情,缓缓翻开了第一页。 “……”他的耳朵渐渐发红。 看着看着,红晕逐步蔓延至面颊,一张脸堪与猴屁股相媲美。 胤禛只觉整个人发了烫、冒了烟,名为悔恨的情绪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倒背如流…… 他的指尖微微颤抖。 ****** 日子一晃而过,到了康熙三十四年初夏,选秀徐徐落下帷幕。 皇后与众妃阅选过后,皇帝亲临复选,终是定下了三位阿哥的嫡福晋。 三福晋董鄂氏,四福晋乌拉那拉氏,五福晋他塔喇氏——值得一提的是,五福晋的阿玛不再是前世的五品官儿,早在多年之前就被国舅爷图岳提拉了一把,倒也做出了些许实绩,做了二品大员。 选秀期间,九阿哥领着五阿哥偷偷爬上假山,说是要看看未来五嫂。 此事没有瞒过云琇的耳朵,过后召来胤祺问他:“你说任由额娘做主,既如此,额娘替你选了他塔喇氏,你可满意?” 胤祺哼哧半晌,声音细若蚊蝇:“……满意的。” 福晋的人选定下,礼部与内务府随之忙碌了起来。 皇子大婚按着先后顺序,三阿哥成亲之时,荣宪公主与驸马千里迢迢地返京。听闻三福晋乃是彭春之女董鄂氏,荣宪再满意不过,谆谆叮嘱胤祉道:“董鄂氏知书达理,在闺中便有才女之称,你可要好好对待人家。” 胤祉一口答应,从此盼着大婚,眼中满是期待与跃跃欲试。 再怎么说,也不能辜负皇阿玛的《圣训》不是? …… 婚后,光看三福晋娇羞的神色便知琴瑟和鸣,夫妻和睦,羡煞了众人。 四阿哥不知不觉紧张了起来。 一紧张就开始背诵圣训,是他多日以来养成的习惯,夜间背着背着,竟是安稳地睡着了。 到了大婚之夜,胤禛用喜秤挑起盖头,与福晋乌拉那拉氏四目相对。 四福晋只觉心砰砰跳着,面颊漫上红霞,垂眼避开了那束清冷的目光。 胤禛张了张嘴,喉头却似堵了一团棉花,半晌说不出一个字,慢慢红了耳朵。 喜房就这么寂静了下来。 四阿哥的性子,四福晋是知晓一二的。她也没指望夫君能够率先开口,深吸一口气,捏了捏锦帕就要说话,谁知下一瞬,耳边响起了分外真挚的甜言蜜语,听着让人面红耳赤,一刻都不带停的。 胤禛双拳紧握,蠕动着嘴唇:“我心悦你已久……” 四福晋猛然抬头,一时间维持不住面色,惊喜又惶恐:“真的么?” “……”胤禛话语一顿,不知不觉地红了脸,顺背如流地继续道,“我待你的心意,不必怀疑。福晋,你今儿很美。” 第172章 番外五 喀尔喀蒙古附属于外蒙古, 又称漠北蒙古,实力最强的便是土谢图汗部等三大部族,其余中小部落依附着三大部族而生存。 康熙二十七年,野心勃勃的准噶尔首领噶尔丹大举入侵漠北, 喀尔喀蒙古的纷乱持续多年, 内忧外患不断, 直至清军远征塞外, 大阿哥生擒噶尔丹,喀尔喀这才获得了片刻安宁。 无论如何, 漠北经过多年兵戈战乱,早已元气大伤。为族群未来计, 也为感念朝廷援手, 喀尔喀三大部落联手上书帝王寻求归附,使得康熙龙颜大悦,不日允准。 康熙三十年, 朝廷为安置依附的喀尔喀蒙古部族,皇帝亲临多轮诺尔, 与蒙古各部举行会盟,史称多伦会盟。三大部落之首的土谢图汗部首领,噶勒丹多尔济获封多罗郡王,其子皆有爵位受封,一时间宾主尽欢, 皆大欢喜。 篝火晚宴之上, 欢声笑语传遍各处。众目睽睽之下, 噶勒丹多尔济右手贴胸,向康熙行了最高规格的礼节:“尊敬的皇帝陛下,如我投入长生天的怀抱, 定由长子敦多布多尔济继承汗位,成为下代土谢图汗部首领。” 草原人信仰长生天,对“死”没有什么避讳,他的话音一落,各部首领目光炯炯,即刻坐直了身子,不禁猜测起这话的用意。 “犬子年十四,仰慕大清公主已久……”噶勒丹多尔济文绉绉地用了“犬子”二字,是他特意问询朝廷随扈汉臣,暗中记下的词汇,说罢敲了敲胸口,诚挚地俯身道,“长生天在上,我噶勒丹多尔济在此立誓,来日公主下嫁,土谢图汗部,愿把汗位与公主共享!还望皇帝陛下允准。” 联姻之意彰显,众人一片哗然。 喀尔喀蒙古即便归附,内部也是纷争不断,其余两个大部落的首领见他如此,不禁扼腕,暗恨土谢图汗部抢先一步,同时也为他的誓言心惊不已。 未来汗位与公主共享? 他们暗骂一声,好贼的手段!如此一来,皇帝与朝廷必将大力扶持土谢图汗部,日后那肥沃的草场,成群的牛羊,岂不是应有尽有,再也不用担心动乱劫掠了? 他们当即想要张嘴,可张张合合的,就是说不出话来。 各部意欲联姻不假,可如此魄力,他们还真没有! 不多时,一个少年站到了噶勒丹多尔济的身旁。彩衣窄袖,麦色肌肤,线条流畅,眉宇间的羞涩与野性竟是结合在了一起,五官稍显稚嫩,却已显露些许粗犷的俊朗。 少年一笑,露出两颗小虎牙,俯身道:“敦多布多尔济,还请皇帝陛下允准。” ****** 此番会盟,诸多重臣随侍,其中便有云琇的兄长图岳,不出几日,消息很快传入了紫禁城。 “皇阿玛就这么应了他?”伊尔哈面庞柔美,举止娴雅,正捧着一道扇面,抿唇笑着,穿针引线地绣花。 静嫔看到她这番模样就来气,狠狠一戳她的额头,“皇上自是没应,可离答应也不远了。” “那是喀尔喀蒙古,山高路远的,远不如科尔沁,甚至你荣宪姐姐的巴林部落。还有你端静姐姐,不日便要下嫁喀喇沁蒙古,所剩公主唯有你和茉雅奇,但说一千道一万,哪有妹妹比姐姐先出嫁的道理?” 更何况,养在端嫔膝下的五公主茉雅奇现年八岁,年纪实在不合适。 说着,静嫔忧心忡忡起来,“那什么敦多布的,仰慕的唯有四公主,就差指名道姓了。” “额娘,那叫敦多布多尔济。”伊尔哈忍不住纠正,说着放下扇面,若有所思起来,半晌道了句,“共享汗位,听着倒有意思。” 静嫔了解自家闺女,听言缓缓捂住胸口,刚要说话,就听外头传来一声:“皇贵妃娘娘驾到——” “姐姐。” “若伊尔哈不愿,宗室少不了年纪相仿的郡主。”云琇坐到了静嫔身旁,柔声说,“皇上也舍不得的。” 对于伊尔哈下嫁一事,静嫔早有心里准备,只是喀尔喀蒙古离京城实在太远了些,皇家为公主撑腰都难。 离得远也就罢了,何况内部纷争不断,闺女嫁过去难免吃苦。她连未来女婿是圆是扁都不知晓,要是丑得惨绝人寰,且不会疼人,那她死了都得气活过来。 “宜额娘,我嫁。”伊尔哈杏眼晶亮,拉住了云琇的衣角,撒娇般地说道,“只是女儿今岁十三,少说还要留上五年,五年之内,定要让敦多布多尔济进京一回,让您与额娘好好瞧瞧。” 若是长得好,笑脸相待也无不可。 若是长得不好……同房就免了。伊尔哈沉吟一瞬,思量起了架空夫君的可能性,至于她肚子里的部族下任首领,不若找个顺眼的生? 敦多布多尔济是长子,他的弟弟定然不少。 …… 远在喀尔喀的未来额驸,忽然打了个哆嗦,差些从马背上跌落下来。 “敦多,多日不见,马术退步了?”另一部落的首领之子哈哈笑着,说罢难掩羡慕,“你阿布(父亲)竟为你求来了大清公主。要我说,草原上的姑娘比不上公主殿下的一根手指头,你有福了。” 敦多布多尔济微微皱起浓眉,抿了抿唇。 他们喀尔喀从没有公主下嫁的先例。传言大清公主娇生惯养,仪态端方,肌肤像玉一般,美好得不似真人,只是这样柔弱的女子并不是他喜欢的。 大丈夫哪个不想建功立业?他长在草原,自是希望妻子成为他的帮手。 但毕竟是他求来的公主,为了部落,为了族人,他永不会违背共享汗位的承诺。他会敬着供着,立公主的长子为世子……这就够了。 ***** 康熙三十一年,敦多布多尔济承袭札萨克郡王之爵。康熙三十二年,皇贵妃封后,四公主伊尔哈受封和硕恪靖公主,三十三年八月,大清与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交换婚书,至此,恪靖公主的嫁妆开始筹备。 交换婚书的前日,伊尔哈独自去往乾清宫求见康熙。御书房屏退了众人,也不知父女谈了些什么,等梁九功重新入内的时候,只见万岁爷满脸欣慰的笑意,吩咐他道:“将理藩院往日受理的喀尔喀之事整理成册,呈给公主一观。” 伊尔哈仰头道:“皇阿玛,单单漠北尚且不够,女儿还需阅览漠南的案卷。” 康熙
相关推荐: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在爱里的人
删除她gl
[综影视]寒江雪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我的美女后宫
一梦三四年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和徐医生闪婚后
壮汉夫郎太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