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推文

漫漫推文> 树深时见鹿 > 第90章

第90章

仰慕着这个从未见过的表哥。 或许是因为从小,家里就把她当做后宫主位培养——父亲和兄长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告诉她,她将来会嫁到宫里去,皇上表哥会成为她的丈夫。 或许是因为家里的长辈总是在讨论皇上,皇上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家里每个人的心弦。 总之,在年幼的佟佳氏心里,皇上的身影是那么高大。 他英明、神武、睿智、果断,是她的表哥,也是她未来的夫君,是所有人的主子,也是他们头顶的天。 现在她进了宫,见到了皇上表哥。 他果然年轻英俊,威仪不凡,而且他谈吐温柔,待她那么体贴,跟她父兄是完全不同的男人。 佟佳氏心里高兴又快乐——她的丈夫正是她的春闺梦里人。 但慢慢地,佟佳氏发现事情有些不一样了。 皇上待她像待妹妹不要紧,她可以慢慢让皇上知道她的好处。 可皇上太忙了! 朝廷在打仗,前朝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处理,听说乾清宫现在几乎每晚都要亮灯到深夜。 而后宫的女人数不胜数,皇上闲暇时回后宫休息,有那么多的地方可以选择,她能见他的机会寥寥无几...... 佟佳氏问姑姑:“之前一直听说宫中最得宠的是马佳氏,这乌雅氏又是哪一个?” 怎么和家里说的不一样呢? 家里说宫中马佳氏是太皇太后给万岁选的,接连产子,盛宠十数年不衰,是她进宫后尤其要关注的人。 可她进宫后,却发现这马佳氏并不算得宠,皇上偶尔抽空去看看,从未留宿。 反而是后面永和宫的乌雅氏,皇上统共召寝没几回,竟有六qi成都是召的乌雅氏,有时大中午的还跑去永和宫用膳歇息。 姑姑道:“回格格,论起恩宠,这马佳福晋以前确实是宫里的头一份儿,再没有比她受宠年岁更多的了。可去年马佳福晋有孕,这乌雅福晋突然就冒出来了。要说以前马佳福晋有孕时,皇上找个旁人宠一宠也是常事,等马佳福晋生完孩子,这些人也就没声响了。可这次不知怎的,这乌雅福晋一日比一日得宠,马佳福晋生完孩子这都一年多了,竟也没见她失宠。反倒是马佳福晋,听说万岁让她和纳喇格格亲自哺育小阿哥......可能是伺候万岁不甚方便?恩宠是大不如前了。” 佟佳氏:“那要照这么说,是因着马佳氏奉御不便,皇上才宣的乌雅氏?” 姑姑犹豫道:“这......奴婢不敢猜。” 她哪知道乌雅福晋是因为什么得了万岁的意啊,她要是知道,那得宠的就是她了。 佟佳氏想了想,吩咐姑姑:“我想见见这乌雅氏,你去永和宫宣她来。” 姑姑一愣,半晌才小心道:“这,格格,这乌雅福晋,她是小福晋,您......” 您才是个格格呐。 虽说佟佳氏住着正殿,享着妃的份例,可那只是份例,和咸福宫妃主儿可不一样。 钮祜禄氏是太皇太后亲下的懿旨,封的妃,不过是没行册封礼罢了。 佟佳氏这位份上,皇上的谕旨说的明明白白,是格格。 明姑姑没想到这位佟佳格格这么傲气,哪有格格宣小福晋来见的道理? 姑姑犹豫道:“您若是想见乌雅福晋,只能亲自到永和宫去......” 还得递个帖子,看人家愿不愿意见您呢。 佟佳氏一噎,面色有些不好,姑姑缩着不敢说话了。 佟佳氏摆摆手:“算了,我就那么一说,也没什么好见的。传膳吧。” “是。” 姑姑松了一口气,连忙躲出去了。 管事太监见她出来了,不解道:“怎么了?这天儿都快转凉了,怎么起这一头汗?” 说着递帕子给她。 姑姑接过来擦了擦,叹道:“你说得对,咱这主子还真是不太好伺候啊……” 她把事儿一说,管事太监也是一愣:“这?” 这可是宫里,就是咸福宫那位妃主子,也没说指名道姓叫谁到宫里去见见的。 ——又不是主子娘娘,谁敢摆这么大派头。 传出去这名声多难听? 姑姑摇摇头,不说了:“主子要叫膳,你快去吧。” 管事太监叹着气走了。 姑姑心里也觉着有些不走运。 以前他们守着景仁宫,虽说没主子,没什么油水,但这是慈和皇太后住过的地方,万岁不时会溜达过来瞧瞧,也没什么人故意刻薄怠慢他们。 日子是单调了点儿,终归安稳,姑姑也没觉着有什么不好。 今年突然空降了一位主子,说是皇上的亲表妹,姑姑和管事太监知道后,还都当是走了大运,以后一辈子不用愁了。 现在看来,姑姑叹口气——这位主子心气儿太高了。 在宫里,有心气儿不是坏事。 这后宫,从上到下,从妃主子,小主们,到宫女、太监、姑姑、嬷嬷,哪个不是凭那一口心气儿活着呢? 要是没这口心气儿,早就挣扎不下去了。 可这心气儿万万不能太高。宫里是个吃人的地方儿,没人纵着你自由自在地往高了飘 ——真飘到天上去的那都是死人! 姑姑摇头,这位佟佳格格看来是让家里养得太高、太傲了。 皇上的表妹,说起来当然是有依仗的,可着劲儿地往上走,也没人能拽住她。 但这是宫里,论依仗,旁人难道就没有吗? 要是日日想着把所有人都压下去,那可真是自己找罪受了。 姑姑在这后宫待了大半辈子,什么没见过、没听过。 就是从前的仁孝皇后,元配嫡妻的地位,也不敢说把宫里的其他人都不放在眼里。 ——仁孝皇后待马佳福晋还一直很不错呢。 说是皇上的表妹,太后也是顺治爷的表妹,那日子过的…… 明姑姑叹气,只盼着这位主子在宫里多待一待,长长年纪,这口心气儿能收敛点。 如此,他们才能跟着混碗太平饭吃啊…… 作者有话说: ①象牙席制作方法改写自百科。现实中不提倡使用象牙制品,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感谢在2023-01-19 14:03:23~2023-01-21 17:36:2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声声乌龙好喝 5瓶;雯心雨落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33 ? 归降 ◎仁义之师。(三藩战事)◎ 平凉,城外清军大营。 董额在大帐里来回踱步。 八个月了! 平凉久攻不下,董额心里急得不行,却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之前陕甘数十州县皆被王辅臣所占,皇上命张勇、孙思克的绿营兵和他率的八旗军合击叛军。 结果那起子汉兵得了皇上的信任,跟打了鸡血似的,连战告捷,竟然渐次平定了西北。 反倒是他这边,明明把王辅臣困进平凉了,可就是拿不下这个破城! 妈的! 这要是那边都打完了,平凉还没拿下,到时他岂不是要…… 正想着,士兵火速进来禀报:“贝勒爷,图海大人到。” 董额一愣:“图海?他来干什么?” 他不是大学士吗? 图海是来督军的。 打个平凉打了八个月还没拿下,玄烨可没耐心再搁这陪董额玩持久战了。 那边都快搞定了,就差你这最后一锤子,结果你愣是八个月不往下落锤,搁谁谁不烦啊? 反正玄烨是烦了。 当初玄烨看董额是多铎儿子里最勇武的一个,想着多少也能得他阿玛一点真传吧,这才派他上阵。 结果——你可真是给你阿玛丢人。 既然你不靠谱,还是换个靠谱的来吧。 正好,去年察哈尔平叛,初次领兵的图海给了玄烨一个大惊喜。 这竟然是个文武全才,靠谱儿! 玄烨受够了董额,直接任命了图海为抚远大将军,前往平凉总t统驻军,又把董额改授为固山额真(都统),命大军昔听图海节制。 圣旨既下,董额虽不甘心,却不得不交出军权,老实听话。 原以为图海是来攻城的,结果图海来了后,并没有贸然进攻。 他遵照玄烨的谕旨,肃军纪、信赏罚、申约束,很快在军中建立了威信,重振了因久攻不下,已经有些萎靡的士气 ——大家都看出来了,这个和董额那个水货不一样,这个行。 军威大振后,众将士纷纷请战。 “将军,如今咱们士气高涨,平凉又被围困日久,城中内耗严重,正是出兵的良机啊!” 其余将士也纷纷应和,请求出战 ——最后一场了,就靠它立功了。 图海却没同意,他义正词严道:“朝廷的军队是仁义之师,当先招抚,后攻罚。圣上天威,我等奉天威讨伐叛竖,无虑不克。城中皆是我大清百姓,数十万生灵,遭叛贼屠戮劫掠,可怜可悯。若此时再强行攻城,覆巢之下,杀戮必多,百姓何辜。当俟其主动投降归诚,方能令百姓体大清圣主之恩德。①” 将士们面面相觑,这……这是个什么风格? 图大人,你之前可不是这么说的。 图海也不解释,众将士见改变不了主将决心,只好领命退下了。 图海见众人退出去,长叹一口气。 这群傻子,怪不得之前打了那么久都没拿下。 平凉都被困八个月了,马上就要弹尽粮绝了,这个时候攻城,要是城里士兵作困兽之斗,岂不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王辅臣本就是个首鼠两端的人,叛而复降,降而复叛,一见情势不好就倒戈。 眼前平凉这个形势,王辅臣此时已穷蹙无计,只要让他内外交困,无路可逃,劝他投降并不是难事。 到时候兵不血刃解决了平凉,不比强行攻城省事儿多了? 何必多此一举。 图海让人传信城中探子,把宣传工作搞起来,一定要让城里的百姓都知道朝廷是‘仁义之师’! 顺便内部串联也不能省。 他身边的周培公和王辅臣身边的将官是老乡,原本就暗通款曲的,图海嘱咐他继续给里面写小纸条: 快出来吧!皇上知道你们都是被逼的,绝不会追究以前的事的。只要你们出来,复官复爵,皇上会像以前一样重用你们的,快回到大清的怀抱里来吧! 前面搞着宣传工作,后面攻城的作战准备也不能省。 说是不打你们,万一你们死活不降,那还是得打你们的。 图海拉着收复了凉州后,前来增援的孙思克出去勘探地形。 到了虎山墩,图海一眼就看出了此地对平凉的重要性:“此乃平凉咽喉。” 拿下这个饷道,则平凉不攻而下! 正巡视呢,王辅臣的兵突然冒出来了! 图海当即指挥将士还击。 …… 平凉城中。 八个月的围困早就让城中军民食不果腹,连军中都开始杀马为食了,遑论百姓。 到处人心惶惶,城中大街上每天都会出现新的死尸,无人殓葬,有时候尸体悄无声息地就消失了…… 图海搞宣传的话传到城中,渐渐在bu队和百姓间流传开来。 人心动摇! 几乎每天都有结伴偷溜出城的百姓,根本拦不住,甚至连看门的守将都开始外逃。 王辅臣的总兵官黄九畴、布政使龚荣遇一天三顿劝王辅臣投降:“将军,咱们实在是没办法了。” 王辅臣也知道现在是山穷水尽了,原本有虎山墩这条饷道在,还能挣扎两天。 他妈的前几天图海把虎山墩也打下来了,天天站那山头上让人拿红衣大炮往城里轰,搞得他这边部下都怕了,这下饷道断绝,更没法打了。 再这么下去,不是饿死,就是哪天自己被手下砍了人头去领功。 可王辅臣还是有些犹豫:“说是既往不咎,可毕竟……” 他这降了叛,叛了降,降了又叛,次数实在有点多。 王辅臣:“再说咱们这降,怎么个降法好呢?” 叛得次数太多,怕人家不信了啊! 黄九畴和龚荣遇对视一眼,他们和图海身边的周培公是老乡,之前也一直以蜜蜡传讯,现在要降,倒也不是没途径。 王辅臣听了,斜了他们一眼,倒也没怪他们背叛 ——这在王辅臣看来,也不算背叛他。 因为他自己以往也是这么干的。 王辅臣此人,出身不值一提,他是前明宦官家里佣人的孩子,后来天下大乱了,他就跟着姐夫出来混口饭吃。 起先他跟着明朝大同总兵姜瓖混,姜瓖也是个见风使舵的。 李自成先进了京,姜瓖见这个大,打不过,就归顺李自成了。 后来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姜瓖一看,嘿,这个更牛,他就把顶头老大干掉,转头又带城投清了。 再后来,姜瓖觉得满人对他有功不赏,心里不乐意了,就又拉了一帮人,开始反清复明。 王辅臣当时只是个听使唤的,自然只能跟着姜瓖跑来跑去。 结果愣是凭着自己的勇猛,一战成名,还得了个“马鹞子”的绰号。 不过最后还是打不过清军,王辅臣一看,既然打不过,那就降了呗,不死就成。 后来王辅臣就没入辛者库为奴了。 顺治爷登基后,对他很欣赏,大力提拔他。 当今更是给了他极大的信任,调他为陕西提督,镇守平凉。 临行前,皇上还把先帝的一把豹尾枪赏了他。 皇上道:“这枪是一对儿的,朕自己留一把,每次打猎都会随身带着,希望爱卿看到这枪,也能念着先帝的托付和朕对你的期望信任。” 王辅臣感动呐,拿上枪哭着拜别皇上

相关推荐: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深宵(1V1 H)   沉溺NPH   交流_御书屋   篮坛大亨   淫魔神(陨落神)   婚里婚外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树深时见鹿   将军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