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推文

漫漫推文> 猛兽博物馆 > 第152章

第152章

她手底下的玥玥就兴匆匆地直叫道:“爸爸,爸爸!” 刘慧没好气地说:“怪不得狗子叫的那么欢,敢情是狗子的主人回来了。” 随即拍了一下玥玥小脸道:“你也是个小没良心的。” 玥玥就很委屈道:“你看小江……” 原来相比于玥玥只停留在口头上,小江已经跌跌撞撞地出门迎接了。 刘慧毫不客气地补了一刀道:“他更没良心!” 吴远一把抄起迎接出来的儿子,回头看看三只狗子,示意他们停止热情的吠叫。 狗子们只好把全部的热情,倾注到摇尾巴上。 那尾巴摇得,都跟螺旋桨差不多。 要不是一个两个吃得实在太胖,怕是都能带它们上天了。 最后只剩下四只小狗崽,在那急吼吼地叫。 一看就是吃不着奶急得。 一见丈夫回来,杨落雁当即放下坤包,脱掉高跟鞋,转身进了厨房。 看得刘慧一脸莫名其妙:“你不是要上班么?” 杨落雁边系上围裙边道:“他刚回来,指定没吃饭,我给他下碗面垫补垫补。你不是常说,上车饺子下车面么?” 得,成我常说得了,刘慧转身走了。 杨落雁不以为意,招呼着放下行李的马明朝道:“明朝,留下来吃碗面,捎带手的事。” 马明朝边往外走边道:“不了,小娘,我得赶紧回去。” 吴远这边顾着和俩孩子亲热,也没顾得上送明朝。 等到和俩孩子混熟了,俩孩子就开始扒拉他带回来的包包。 当着丈母娘的面,吴远哪能让孩子们瞎扒拉那些丝袜,于是连忙阻拦道:“别扒拉了,这里面是给你妈妈的礼物。” 刘慧不由咕哝道:“知道给老婆带礼物,就不知道给俩孩子带个礼物?” 吴远堂而皇之地道:“妈,我给俩孩子一人买了一套四合院,就在北京,皇城根下。” 刘慧不以为然道:“俩个前朝的破院子,卫生条件,怕是连你家这小楼都不如。” “妈,果然还是你识货!”吴远顺着对方的话茬道,随即话锋一转:“不过等翻修改造过后,就不一样了。然后再放上几年,到不了千禧年,那俩院子就能各值这个数!” 眼瞅着吴远竖了一根手指头,刘慧随口猜道:“10万哪?” 直接给吴远猜笑了:“妈,你往大了猜!” “再大能大到哪儿去?顶天100万。” 杨落雁把盛好的面条端过来道:“我看再加个零差不多。” 随即跟刘慧解释道:“妈,你想啊,100万的小便宜,至于孩子他爸跟俩孩子献宝么?” 刘慧却被惊到了,喃喃道:“1000万,你也真敢想!” 吴远笑笑没说话,放下俩孩子,去吃面了。 其实1000万差得也挺多的。 因为他买的那两套,都是位置不错,面积不小的那种。 而且产权也明确,没什么幺蛾子,真能传家的那种。 等过了93年一波暴涨期,再经历后续大量四合院的拆迁,等到物以稀为贵的千禧年时,卖个两三千万,不成问题。 假使一直传到30年后,报价上亿也未尝不可能。 只是30年后的事情太遥远,吴远就不拿出来吓唬刘慧了。 趁着吴远吃饭的功夫,杨落雁坐到沙发上,给厂里挂了个电话,随即回屋换下了公关装。 刘慧看得瞠目结舌道:“怎么,你这就不去上班了?” 杨落雁有理有据地道:“这不孩子爸回来了么,而且专程给我带了礼物。我就休息一天,给他们爷仨做顿好吃的。” 刘慧听着,顿时觉着这闺女没法要了。 完全成他吴家的媳妇了。 吴远这边吃完了回家的面,刘慧就带着俩孩子出门了。 主要是打算带小江去把头发剃了,顺便把玥玥也捎带上了。 俩孩子一走,杨落雁就对他道:“你这一晚上在火车上,肯定没怎么睡好。洗个澡,回屋你补个觉呗。” 吴远却拉住媳妇道:“看我给你带什么礼物了。” 杨落雁腿一软,就坐进了丈夫怀里道:“什么呀,神神秘秘的,孩子扒拉,你还不让。” “你自己扒拉看。” 结果杨落雁一扒拉,就惊喜道:“丝袜,而且还是进口货?我还琢磨着,再去上海的话,得进一点看看。” 接着就举一反三地道:“对了,你说,芙蓉衣巷要是进一批这类丝袜,会不会跟健美裤一样受欢迎?” 吴远脸色一滞,随即缓慢地摇了摇头道:“恐怕够呛,我觉着国内还没准备好接受这种丝袜。你等过两年再看。” 杨落雁不明就里地道:“不就是丝袜么?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吴远不便多说,只是启发道:“要不你回屋试试看?” “试试就试试。”杨落雁很不服气地拿着礼物回屋了。 吴远立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洗澡间。 等到他冲完澡,回到房间,正碰上媳妇把丝袜往下脱,边脱还边脸色红红地道:“你说得对,这实在太前卫了。” “别脱……” “干什么呀?” “我研究研究。” “你研究什么?别闹,大白天的,门没关……” 这一研究,就是一个来钟头。 要不是估摸着刘慧带孩子剪头,应该差不多回来了,杨落雁怕是还难以脱身。 等好不容易逃离了房间,一看墙上挂钟都快十点了,连忙进入厨房开始忙活中饭。 不然的话,等刘慧回来一看,什么都没弄呢,肯定心知肚明这俩口子在家,没干正事。 倒是吴远自己,没心没肺地睡着了。 一觉睡到正晌午,起床出门一看,儿子小江正顶着锅盖头在玩,玥玥则是捧着遥控器在看电视。 吴远直接坐到俩孩子中间,一把将玥玥抱在腿上,顺便又让儿子靠自己身上,一起沐浴着晌午的阳光。 杨落雁见他醒了,倒了杯水端过来道:“先喝点水,一会饭就得了。” “辛苦了,老婆!”吴远说了一句熨帖的话,杨落雁心满意足地继续忙活了。 什么叫生活,这才叫生活! 金山银山都不换,因为咱已经有了。 第469章 曾觉高不可攀,如今稀松平常 中饭有鱼有肉。 放在旁人家里跟过节似的,但在吴远家里就是稀松平常。 连带着刘慧在这边,都吃得有些发福。 红光满面不说,连富老太太的派头都养出来了。 脖子上藏了个金项链,手上也带了个玉镯。 只是寻常在外,并不轻易外露。 吴远端起饭碗就想起老丈人了:“爹怎么没来吃饭?” 刘慧不以为然地道:“他哪天着家了?在家里有人管着他喝酒,在外头谁敢管他?” 刘慧说着,矛头就转移到杨落雁头上道:“以后你少偷摸给他塞钱,你那是害他!” “是是是,您老人家说得对。” 杨落雁嘴上应着,手上却依旧给俩孩子夹菜。 俩孩子刚开始吃上主食,能吃的菜却不多,但也吃得格外带劲。 中饭过后。 俩孩子坐在客厅大窗前玩耍,刘慧却要上楼去躺上一会。 吴远有心去洗个碗,活动活动。 却被媳妇杨落雁推开道:“床头柜里有台岛俩表哥刚寄过来的信,你去给人回了。” 吴远进屋拉开床头柜一瞧,果不其然,一封比往常稍厚些的航空信封躺在那里。 拆开一看,原来是夹了两张七寸的全家福。 一张是大表哥家的,一张是二表哥家的。 看着这两张照片,尘封的记忆不断从脑海深处涌现。 前世吴远看到这照片时,当时就觉着台岛那边也太洋气了,太有钱了。 这一身时髦的,珠光宝气的。 现在看来,也就那样。 把照片放到一边,吴远在正午暖洋洋的阳光下,把信纸展开来细读。 台岛来的信纸,依旧是一排排竖格子。 而俩表哥的笔锋,也充满着民国旧时代的味道。 信里内容和往常没什么太大差别,只是额外补充了两张全家福的由来,是大表哥生日的家宴所拍。 兴许是这年头书信够慢,薄薄的信纸上寄托了太多的期待。 所以即便内容没什么新鲜的,读来依旧兴致勃勃。 接着吴远提笔给俩表哥回了信,只是说到大姑那边时,有些词穷。 确实很长时间没去看她老人家了。 信才写到一半,杨落雁轻手轻脚地进来,瞧见旁边的全家福,顿时意外地拾起来看道:“瞧咱表侄女,也穿上那种丝袜嘞!” 吴远这才注意到,大表哥家里的表侄女穿了黑色丝袜,配搭着更短一些的一步裙。 以至于丝袜显得格外招眼。 “本来就是能正经穿出门的丝袜嘛,不然我买给你干啥?” 吴远堂而皇之地道。 却被媳妇从后头锤了一下道:“还不都怪你!你一见到丝袜就那样,谁能不想歪?” “你不也挺享受的?” 话一出口,杨落雁拧身就要走。 吴远连忙一把将媳妇抱住,他知道媳妇脸皮薄,适当逗一逗还行。 但不能过了。 否则一旦过了,以后她真不穿丝袜了。 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个。 即便如此,等给台岛俩表哥写完了回信,吴远依旧发现,给媳妇带回来的丝袜不见了。 出来见到洗衣服的杨落雁就忍不住问:“东西哪去了?” 一听这暗语,杨落雁当时就啐了一口道:“扔了。” 吴远不由跺脚:“能正经穿的东西,为什么要扔?照片你不也看到了?对了,照片呢?” 杨落雁努了努嘴,“挂在咱家照片墙上了。” 吴远摇着头,连道可惜地出了小楼。 院子里,葡萄藤长开不少,叶子已经巴掌大小了。 但想要把葡萄架子爬满,怕是还得再长两年。 车库里,四只毛绒绒的狗崽子,正在后腿蹬地地奋力顶着糯米。 初次当妈的糯米,似乎对此早已司空见惯。 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出了大门,菜园子一角的草莓秧子初具规模,郁郁葱葱。 而其他地方被分割成好多片小菜地,各自种着不同的应季蔬菜。 至于先前用塑料棚子种养的一些时蔬,如今已经掀了塑料顶子,只留下接过棚子的骨架。 毕竟气温已经足够,无需再盖。 转头直奔小楼后面的马路上,马路北面的桑树地,已经初见规模。 放眼望去,一大片。 只是刚种下去的桑树只有腿脖子那么高,真正达到高产桑叶,起码得到明年。 即便如此,村里人已经陆陆续续地开始养蚕了。 不过规模都不大,半张一张地试试水,趟趟路,积累经验。 就这,等到蚕养大了之后,怕也得满北岗地找桑叶。 到时候,卖桑叶说不定都有得赚。 吴远摸了摸口袋,里头有一包还没拆的华子,心下定了定,这足够溜达到村部了。 结果没走几步,就瞧见村办小学的工地上,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原先的打谷场早已不见踪影。 原地起了两排四栋瓦房的地基,八间教室的规模。 有点印象里小学的样子了。 但又有些不同。 吴远一路过,就见工地上的娘子军们,三三两两地冲他打招呼。 工头张永成被晒得黢黑,早没了原先白净的模样了。 跟张永成换了一根烟,寒暄了两句,吴远马不停蹄地继续往村部走。 午后的村庄很安静。 广阔的田里,也见不着几个人影。 偶尔有几个佝偻的身影,还都是各家各户看家守势的老人。 凡是有点心气的年轻人都出去了。 能去吴远的厂子里和工程队的,自然是最好。 不会瓦工、木工的,去不了的,也跟着走出去,见见世面去了。 一路溜达下去,直到远远瞧见老爷子老太太的陵寝掩映在日渐拔高的桑树林里,蹲在村部门口的三巨头,也瞧见他了,冲他直招手。 吴远走到近跟前,华子已经拆好了,连带着过滤嘴都抽出来少许。 果然如刘慧所料,三巨头喝得红光满面的,一幅怡然自得的模样。 吴远一一散烟给老丈人、老许头和李会计后,才道:“爹,中午咋不去家里吃饭?” 杨支书摆摆手道:“我在哪儿吃不是吃?” 这话听得老许头和李会计偷笑,但又不会当面拆穿他。 毕竟这俩人,多多少少都沾点老支书的光了。 第470章 小龙虾配啤酒,越喝越有 等三巨头点上了烟,李会计往旁边挪了挪,给吴远让了个位置。 于是三巨头排排蹲转眼变成了四巨头排排蹲。 直到老许头问起道:“毛主席他老人家还好吧?” 吴远吐出一个烟圈道:“挺好,许叔有机会也去BJ看看。” 老许头摇摇头:“老支书还有机会,我就算了。” 结果被杨支书一通鄙视:“瞧你那出息,等将来咱们一起去!” 吴远附和道:“就是,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为了带好咱们村发家致富,你们不得多出去学习学习去?” “说到出去,”李会计提起道:“李二狗出去得有阵子了吧?” 老许头点头道:“一点不假,但愿这个不正干的,出去之后能干点正事。” 杨支书呵呵道:“我看够呛!狗改不了吃屎的。” 最终李会计负责把话题回收道:“你们没发现么,自打他一走,村里赌钱的都少了。” 杨支书果断道:“这跟他没关系,这是我女婿的功劳。但凡有个营生的,谁愿意跟他赌钱厮混?” 老许头同意道:“小远功劳确实不小。估计等年底打工的一回来,开春要建房子的指定不少。” 正说着,马明朝拎着一化肥袋子过来了。 里头装的东西还都在动。 见到吴远蹲在村部,老远就道:“老板,我正准备送你家去。” 随即跟三巨头打过招呼,接了吴远一根华子。 听三巨头搁那儿竞猜。 “明朝,这里头该不会又是青鱼吧?” “我看是鳝鱼。” “没准是泥鳅。” 好家伙,也怪马明朝的袋子实在太严实,三巨头猜了一圈,愣是没猜对。 等到马明朝打开口子给众人一看,顿时收获奚落一片。 “原来是小龙虾啊,这东西吃不到东西,一股子土腥味。” “可不是咋地,今年尤其泛滥,渠子里满地爬。” “真没错,拎着口袋随便捡。” 唯独吴远眼神亮了,“个头都挺大,这得有二十来斤吧?” 马明朝收回去的口子,又连忙撑开道:“有了,老板。” 吴远饶有兴致道:“十斤做蒜香,十斤十三香红烧,绝对是下酒的好菜。” 说完,吴远转头对三巨头道:“许叔,李叔,今晚都到我家喝酒去。” 倒是老丈人杨支书,他早就站起来了。 结果一听吴远道:“不过吃小龙虾,喝啤酒最对味。” 杨支书顿时又蹲下来道:“啤的有什么喝头?” 老许头却问:“小远,你说的蒜香,十三香红烧的,是怎么个烧法?” 吴远这才记起,如今十三香配方,还没流传开来呢。 农村里炒菜做饭,舍不得放油的,这小龙虾自然很难料理地好吃。 但这对吴远来说不是问题。 前世他在三姐家里,秀一次小龙虾料理,能蹭吃蹭喝很多天。 吴远起身,就要接过马明朝手里的化肥袋子。 接过马明朝却没给道:“我给你送过去,免得弄脏你身上衣服。” 吴远回头跟三巨头打个招呼:“爹,许叔、李叔,我先回了。晚上都过来喝酒吃小龙虾。” 三巨头马马虎虎地应着,也不知道真去还是假去。 马明朝跟着吴远回到吴家小楼,听着吴远的指挥,把小龙虾全都倒进井边的池子里。 然后推上闸刀,打满井水,让小龙虾吐泥。 二十斤的小龙虾,密密麻麻地挤在水池里,看得小江和玥玥哦哦地叫个不停。 杨落雁见状道:“这么多怎么吃得完?明朝你带点回去自己吃。” 马明朝连连摆手道:“小娘,家里还有,多着呢。” 言罢,就转身走了。 刘慧也从楼里走出来,凑跟前看,然后思忖道:“这么多,指定是吃不完。” 吴远笑道:“那就打电话,叫大姐、大哥、二哥他们晚上都过来尝尝。” 杨落雁却在发愁:“这可怎么做?” 吴远一把揽下道:“我来做,你不用愁。” 随即推出二八大杠道:“我得先去县里买点花椒大料来。” 出门坐车习惯了,乍骑上二八大杠,尤其是骑到县里,还真有些不习惯。 尤其是在石子路上,咯噔咯噔的,频繁地捣蛋。 不过吴远目标明确,路上也没耽搁,一来一回也就花了个把钟头,就全都买回来了。 回到家,看着媳妇杨落雁也准备了不少鸡、鱼、排骨什么的。 甚是丰盛。 刘慧则咕哝着道:“好不容易回来休息一天,揽这事干啥?烟熏火燎地不说,事后还得洗洗涮涮,忙活到大半夜。” 吴远笑了笑。 又听刘慧碎碎念道:“这几个孩子也是,一打电话,全都来了。不仅自己来,还要拖家带口地来。” 吴远更加忍不住笑了。 刘慧这想法过于简单了,她也不想想,这其实是好事。 说明这兄弟姐妹几个,给幺妹儿面子。 纵使再忙,也愿意捧这个场。 吴远看了眼小龙虾,再吐个把钟头就差不多了。于是开始调制十三香配料,该磨的磨,该碎的碎。 一时间,院子里香味四溢。 颇有股子办席面的架势。 吴远也是一边忙活,一边回忆,等做完今天这一锅。明天再烧十斤,给三姐家送去。 反正现在小龙虾遍地都是,不值什么钱。 等到香料忙活完,吴远带上手套,坐在水池边,开始处理龙虾。 边处理边问媳妇道:“啤酒你让人买了没?” 杨落雁进进出出地应道;“我让大姐买了,她有车,又离得近,带过来方便。” 小龙虾处理完,又反复洗了好几遍。 这才端到灶房准备下锅。 彼时锅底柴火正旺,大锅里清清爽爽,油一倒下,一阵油烟冒起,大部分被油烟机吸走。 吴远炒着香料,不时被呛到咳嗽。 这时,白色桑塔纳在门口停下,杨沉鱼和徐招娣一起,把两厢凤凰啤酒搬下来。 放到廊檐下,拍怕手道:“这应该够了吧?” 杨落雁扭头冲灶房道:“得问他。” 于是杨沉鱼边往灶房走去边道:“劳烦你们俩大老板给我们烧菜做饭,这怎么好意思呢?” 话虽这样说,她脸上并没有丝毫不好意思的样子。 直到进了灶房,杨沉鱼忽然不说话了…… 第471章 小龙虾产业化,绝对未来可期 杨沉鱼不说话了,只剩下吞口水的声音。 实在是太香了。 平常看不上眼的小龙虾,在吴远的操持下,变得鲜红诱人,在滋滋的油水中,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让平常吃惯了招待所、大饭店的市场部经理杨沉鱼,都忍不住喉咙涌动。 涌动的声音之大,像极了含了什么东西似的。 “老板,你怎么做的,这么香呢?” 下意识脱口而出的杨沉鱼,依旧称吴远为老板,而忘了改称呼。 “商业机密!”掌勺的吴远翻动着满满大半锅的龙虾道:“告诉你了,你跑出去开龙虾店了怎么办?” 也得亏是用灶房里的大锅来烧,否则二十斤的小龙虾,放在煤气灶上,烧起来要多憋屈有多憋屈。 杨沉鱼听到这话,不以为意地笑了:“妹夫你这就开玩笑了不是?烟熏火燎地烧小龙虾,能有我现在堂堂大厂子经理挣钱哪?” 吴远笑道:“说不定呢?如果能把小龙虾做成产业化,未来完全可以和家具厂争锋。” 杨沉鱼又笑了:“小龙虾产业化?谁会花钱吃小龙虾呀?” “既然你说的,”吴远一边熟稔地把热锅里的汤汁舀起来,反复地浇在小龙虾身上,一边道:“一会你别吃!想吃也行,我给你记着帐,5块钱一只。” 杨沉鱼神情一松:“放心,妹夫。人家现在减肥呢,绝不多吃,顶多吃10块钱的,算是给你捧捧场。” 吴远不再分辨,而是指挥道:“锅底再加把火。” 相形之下,院子里声音渐渐嘈杂起来。 跟随马长山而来的马笑笑,甚至一进门,就直奔灶房而来道:“小姨父,你是不是在做水煮肉片?” “水煮肉片,你小姨在厨房做了。” “那你现在在烧什么?好香啊!” “小龙虾,你爱不爱吃?” 马笑笑不由失望道:“小龙虾不好吃呀,也没什么肉的。” 吴远回头道:“没事,你一会不用负责吃。你只要看着你妈就行,她每吃一只,你就找她要5块钱。” 马笑笑压低声音道:“小姨父,我妈现在在家里可凶了。我哪敢这么跟她要钱呀?” 吴远笑道:“没事,小姨父管着她,不是么?” 这时灶前的杨沉鱼实在憋不住道:“笑笑你个没良心的……” 马笑笑这才发现:“妈,原来是你在烧火啊!哎呀,小姨父,你害死我了。” 接着,蜂拥到灶房来的人,越来越多。 马长山也凑过来,给吴远散根烟。 看着媳妇蹲在那儿烧火,顿时心疼地要取而代之。 结果被媳妇往外撵道:“假日马子的,装给她小姨父看?” 马长山坚持道:“不能够,媳妇,我是真的心疼你。” 吴远是实在听不下去了,直接道:“行了,你俩也别争了。不用添火了,仅锅底的柴火就行。你俩赶紧出去秀恩爱吧!” 等到把大姨子俩口子撵走,吴远又看了眼柴火,觉着大差不差,就把灶门关上。 接着出了灶房,才发现大哥杨贲一家,连同二哥杨猛一家全都到了。 孩子们在一旁玩,带着小江和玥玥一起。 大人们正在围着杨猛那条腿,不时地让他蹦呀、跳呀、没事走两步什么的。 因为伤筋动骨一百天。 都嫌他拆的太早了。 杨猛一脸不以为意,而且最先发现吴远出来,那表情顿时不一样。 比大哥杨贲表现的还要亲热,散根烟,差点把整包华子散给了吴远。 吴远接过来,任由杨猛点上道:“怎么都不进屋坐?” 杨猛只知道傻笑。 杨贲熟稔地接腔,开了个玩笑道:“两位大老板,都在亲自下厨,我们哪敢歇着?” 吴远摆摆手道:“就是随便做点家常菜,一家人聚到一起喝喝酒。顺便把爹叫来,总比他一个人在外头,喝个没数的强。” 杨贲不由正色道:“说的也是。咱们都忙于工作,多少有些疏忽他了。以前没钱不觉着,现在有点钱了,就拼命给,以为能弥补点欠缺的关心。其实不然。” “大哥说得对,”吴远吐了个烟圈道:“其实酒也不是不能喝,毕竟爹喝了一辈子,想戒也不太现

相关推荐: 乡村透视仙医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我的傻白甜老婆   村夜   开局成了二姐夫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恶蛟的新娘(1v2)   虎王的花奴(H)   女奴的等价替换   猛兽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