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推文

漫漫推文> 猛兽博物馆 > 第360章

第360章

会涉密的角度了。 至于内地上头同样被老美轰炸老萨这事震撼到了,以至于在痛定思痛地考虑转型这事,吴远是一个字都没提。 果然知道的越多,人就越不自由。 放在去年早些时候,吴远给台岛回信,哪需要考虑这许许多多、方方面面? 这一写,就写了将近一个钟头。 以至于媳妇杨落雁回来时,吴远这才堪堪收尾,正在反复通读。 “还没写完呢?” “差不多了,这是第三稿。一会你帮我看看,有什么不妥?” “至于么?” “至于!”吴远正色道:“这已经是第三版了,我觉着没什么敏感性的内容了。你再给把把关,咱最好别出岔子。” 杨落雁只得答应下来道:“行吧,等睡觉前再看。” 夜深人静时。 俩口子靠在床头,杨落雁展开吴远回的信件,一目十行地诵读。 看完之后,欣然叠起道:“我觉着没问题。” 吴远大气一松,接过媳妇塞进信封里的回信,随手放在床头。 就听媳妇提起道:“你猜猜陈杏带着俩孩子在家,都吃的什么饭?” 吴远并不太感兴趣地附和问:“吃得什么饭?” 毕竟这种事情,他本身就不能表现得太感兴趣。 不料下一秒,杨落雁叹息道:“就吃一个白菜炒豆腐,配着清汤寡水的面条。” 吴远回过头来,才发现自己是真的多虑了。 媳妇这是纯纯同情陈杏娘仨,并没有试探自己的意思。 “确实差了点,毕竟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是啊!”杨落雁唏嘘道:“我也发现了,我给她拿了两件衣服,她似乎没那么高兴。倒是其中有一件能给她闺女穿,给她高兴的哟。” 吴远只能道:“等到村里的小龙虾养殖搞起来,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年底等肖伟再挣钱回来,更是锦上添花了。” 杨落雁靠过来,幽幽地道:“我现在总算明白,你为什么花那么大力气,扶持村里了。” “咱们一家吃饱穿暖,真的不算什么。全村致富脱贫,都过上好日子,才是真本事!” 第1228章 小龙虾养殖,不如搞养蚕 兴许是由于头晚上送了衣服的缘故。 隔天周三的一大早。 村办小学的广播都还没响呢,陈杏就送来了新鲜刚出锅的豆腐。 顺带着送来半锅香喷喷的豆汁和半盆豆腐脑。 这可有日子没吃过了。 还在床上的吴远,直接被馋醒了。 起床出门一看,俩孩子喝得正香,以至于小嘴边染了一圈白白的豆汁,都浑然不知。 媳妇杨落雁正在准备点花生碎和香菜。 一并洒在豆腐脑上,愈发令人馋涎欲滴。 看得吴远都想先吃早饭,再行洗漱了。 结果被杨落雁拦着,啐了一口道:“忘记你昨晚舔过什么了吗?快去刷牙洗脸!这豆腐脑给你留着。” 吴远三下五除二地洗脸刷牙。 随即迫不及待地坐到餐桌边上,接过媳妇递来的豆腐脑,大快朵颐起来。 不得不说,陈杏做豆腐的水平真是一绝。 这要是在城里摆个摊卖早餐,怕是也不少赚。 就是每天起早贪黑地做豆腐,实在太辛苦了些。 再天生丽质的女人都能熬成婆。 早饭过后,马明朝也开车过来了,连带着又提溜了两条大青鱼。 到不了十斤,但七八斤还是有的。 看着吴远一脸疑惑道:“你家那鱼塘,都撂荒两年了,怎么还有这么大的鱼?” 马明朝笑着解释道:“老板,这可不是我家鱼塘里的。而是慧琴带人做虾塘,抽干了河水,捡漏的,大大小小十几条,各家都分了些。” 做虾塘,要单独打堰,设置防逃网,谁也不宜太深。 着实是一笔不小的功夫。 等到马明朝把两条大青鱼放到了水井旁边的大盆里。 玥玥迫不及待地指着青鱼,嚷嚷道:“吃鱼,吃鱼!” 这孩子打小就爱吃鱼。 吴远摸摸孩子脑袋道:“等爸爸晚上回来,给你做。” 说罢上了桑塔纳,直奔盼盼家具厂。 经历了最初的交际应酬之后,此时的家具厂中并无太多的事务。 最大的工作,就是之前本该属于杨沉鱼签字的任务,都沦落到他头上来了。 除此之外,依旧是喝茶看报逛车间的。 直到十点多,案头上的电话骤然响起。 吴远接起来一听,是颜如卿的声音:“颜姐,你找我有事?” 颜如卿言简意赅地道:“通知你一声,留在上海那边的几辆车,已经报关过了,等你派人去接收了。” 吴远当即道:“那我让明朝去接收。” 颜如卿思忖道:“也好,正好他去过那个公司,叫他直接找那边负责人拿接收材料……” 为了保险起见,吴远特地记下了对方的联系方式。 记完之后,咧嘴一笑:“颜姐,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谢啦!” 颜如卿翻了个白眼道:“你还有事没?” “没了没了……” 话音刚落,电话那头便传来嘟嘟嘟的忙音。 随即吴远叫来马明朝,把事情一交代,电话一转交。 马明朝迫不及待地就要出发去上海。 毕竟接新车这种事,对他来说,就跟接新媳妇似的,既期待又激动,还兴奋。 可是走到门口,才猝然转身道:“老板,我走了,你怎么办?” 吴远随口道:“我跟二叔的车回去呗,正好顺路,也不是什么麻烦事。” 马明朝当即掏出白色桑塔纳的钥匙道:“老板,这车钥匙留给你,你开着去哪儿也便宜。正好等我办完接收手续回来,顺便替你开一辆车回来。” 吴远啧啧称赞道:“不错不错,这样更好。反正上海那边车子够用,也是时候留一辆在老家备用。” 一通简单地商量之后,马明朝风风火火地走了。 就跟去接新娘的新郎官似的,意气风发。 在隔壁行政办公室,听到三言两语的桑语,过来倒茶时,忍不住问起道:“老板,这回会是什么样的豪车?会比宾利还要豪华吗?” 吴远心中隐隐有期待,但实际上他也不知道颜姐给他准备了什么样的惊喜。 所以也就实话实说了。 到了下午,临近四点的时候。 吴远正要早点扯呼,开车回家,给俩孩子做水煮鱼片吃。 卞孝生骑着二八大杠过来了。 于是正要下楼回家的吴远,就势迎下楼去,在楼梯口,握住了卞孝生道:“卞书记,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卞孝生不答反问道:“吴老板,不会不欢迎吧?” “哪能呢?”吴远松开手,掏出华子递过去道:“随时欢迎,热烈欢迎。” 二人回到三楼。 杨国柱也打副厂长的办公室里迎出来,跟卞孝生寒暄招呼了一通。 随即跟吴远交换个眼神。 眼见吴远没有叫他代劳接待的意思,就又找个由头,回办公室忙活去了。 吴远亲自把卞孝生,让到厂长办公室落座。 又叫来桑语,一通伺候茶水。 等到第二根华子点上的时候,俩人这才在沙发上坐下来。 就听卞孝生唏嘘道:“缫丝厂成立第二年了,我从开年到今天,都没睡过一个好觉。” “起初是担心今年会发生去年那般的汛情,影响厂里正常的生产秩序。” “后来又担心各乡镇种桑养蚕普及力度不够,蚕茧收成比起去年没有进步。” “终于在这两天,我这心里勉强才落了地。” “这其中,你四姐夫钟振涛的辛庄乡,可是帮了我的大忙!” 吴远可没居功,而是坦诚道:“最重要的,还是你卞书记对缫丝厂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缫丝厂能有今天的起色,跟你的关注是分不开的。” 这话夸到了卞孝生的心里去了。 以至于卞孝生受用之余,难得开起了玩笑道:“这里头毕竟有你吴老板二十万的投资呢,我得为你这样的股东负责不是?” 吴远摆摆手。 就听卞孝生话锋一转,问起道:“我听说梨园村打算正式推广小龙虾养殖了?” “可那东西,野生的到处都是,去年收购价也才一毛两毛一斤吧?能挣钱吗?跟咱们蚕茧子价格相比,也太白菜价了。” “要不,还是让他们改做养蚕,现在也不晚,依旧能挣上三季蚕的收入……” 第1229章 不尝不知道,一尝吓一跳 卞孝生这纯属于,给点阳光就灿烂。 种桑养蚕的局面刚有点起色,就觉着自己能够指点江山了。 全然忘了眼前的吴远,事业做的遍地开花,干一行成一行,经验比他丰富多了。 好在吴远压根没跟他计较。 只当卞孝生这属于‘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了。 所以等到卞孝生说完,吴远直接一推二五六道:“卞书记,这事你得找我老丈人商量去,找村里的老几位商量去。村里的事,我可做不了主。” 卞孝生咂巴咂巴嘴。 尽管他知道,吴远这是托词。 但是托得没毛病,无懈可击。 随即扬扬手,往回找补道:“嗨,我就是话赶着话,说到这儿了。” “其实我也想看看,到底种桑养蚕给村里带来的收入高,还是小龙虾养殖带来的收入高……” 这就是多少有些叫板的意思了。 吴远笑了笑道:“那咱们就拭目以待。” 约定达成。 卞孝生志得意满地走了。 看着一道送出来的杨国柱,一脸疑惑地道:“小远,卞孝生这是忘了缫丝厂被咱们家具厂力压的旧事了?” 吴远悠悠道:“可能是卞孝生他觉着,这回不是跟我较劲,是跟村里较劲。” 杨国柱失笑道:“如今村里头绪不少,看起来有点乱,可那也不是卞孝生他能比的。” 吴远俩手一摊:“所以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卞孝生跟咱们,就属于这种。” 二人边说边回到办公室。 桑语正在躬身收拾着茶壶和茶盅,以及茶几上的烟灰缸。 见到吴远回来,边忙活边道:“老板,你是继续喝茶,还是喝点别的什么?” 吴远从衣架上拿下外套道:“什么也不喝了,我下班了。” 桑语看了看时间,知道还没到点,却也没有多问。 穿好外套的吴远,抄起手包和大哥大,摸上马明朝留在桌上的车钥匙。 径自下楼,上了那辆白色桑塔纳。 桑塔纳内依旧残留着大姨子留下的香水味,好在经过这几天的消散,淡了许多。 插上钥匙一拧,感受着车身的抖动,寻找着半联动的临界点。 吴远不慌不忙之中,忽然福至心灵地把刹车一撂,桑塔纳顺利启动离开。 谁说开破车就没有乐趣了? 一路稳稳当当地回到吴家小楼,吴远把车子往门口一扔,就停在了那里。 反正农村广阔天地的,随处都是停车场。 根本不需要讲究。 院子里正在溜猫逗狗的玥玥直接飞奔出来,“粑粑,你回来啦,做鱼吧!” 孩子只言片语,虽不成句的。 依旧能听出对吃鱼这事的满满期待来。 吴远回屋换了身衣服,系上围裙,随即从水井边捞起那条稍大些的青鱼,带着斧头来到院外,一通手起斧落,把青鱼直接度化了。 等到把青鱼处理干净,回到水井边,往案板上一搁,拿菜刀斜着一道道地直划拉。 不多时,一大盆生鱼片就划拉出来了。 腥气的蔓延,让家里的几条大狗全都翘首以盼。 等到薄薄的鱼片准备好了,吴远直奔车库,找出酸菜缸子,掏了两大把酸菜出来准备。 像是往常的水煮鱼片,需要择豆芽,准备配菜,太过耽误功夫。 索性今儿就做酸菜鱼了。 正好这酸菜,也是头一回腌。 口味如何,正好趁机检验一番。 等到酸菜鱼的材料准备得差不多了,吴远顺带着又备了几道家常菜。 所谓一事不烦二主。 既然今晚自己为了俩孩子下厨,那就把事情一并都做了。 省得媳妇下班回来,还得烟熏火燎地受罪。 一通忙活,有条不紊中,时间在不知不觉地过去。 等到杨落雁回来的时候,四菜一汤,简简单单,已经端上桌了。 杨落雁看着色香味俱全的酸菜鱼,不由惊叹道:“哇,老公,这不就是咱们在省城尝过的酸菜鱼吗?” 吴远点点头,就见刘慧也嗅着味儿看过来。 要说杨落雁不知道这道菜地道不地道,那她可就太知道了。 毕竟从小就在省城长大的,这道菜的口味,可以说与她的过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杨落雁看着母亲失神的样子,不由得意非凡地道:“妈,俺老公这酸菜鱼,是不是做的特地道?” 刘慧虽然被酸菜鱼的色和香所征服,但在没尝到味之前,却依旧有所保留地道:“嗯,看起来像是那么回事。” 结果杨落雁却不乐意了:“什么叫像是那么一回事呀?你快坐下来,赶紧尝尝。” 说话间,一家人落座下来。 刘慧对齐了筷子,脸色凝重地夹了块鱼片,放在米饭上,翻了翻。 等到热气散的差不多了,这才塞进口中。 果然,不尝不知道,一尝吓一跳。 这酸菜鱼,做得那叫一个地道,颇有自己儿时的味道。 一道菜,勾起儿时的回忆。 刘慧不得不点头称赞道:“确实地道,好吃,去省城开个酸菜鱼馆子,都绰绰有余。” 杨落雁立马昂首挺胸,态度那叫一个得意。 只能由收获称赞的吴远,回应道:“妈,好吃,你就多吃点。” 说是这样说。 事实上,刘慧自己却没吃多少。 大部分时间,她都在照顾俩孩子吃了。 毕竟那么多鱼片,免不了带刺,得加倍小心才成。 以至于等到俩孩子吃饱喝足,盆里只剩下些酸菜了。 饶是如此,她还是吃得津津有味。 晚饭刚过。 吴远这正喂着狗呢,老许头带着许慧琴找过来了。 “哟,许叔,慧琴,快进屋坐。” 老许头背着手道:“那什么,我让慧琴按照你昨天的提议,写了个初稿,这不找你来审核来了嘛。” 随即见到刘慧从小楼里出来,老许头叫了声嫂子,慧琴跟着叫婶。 刘慧应声之后,就把人往屋里让。 进了小楼,厨房里忙活的杨落雁回过头来,打招呼之余,问道:“许叔,慧琴,你们都吃了没?” 吴远一拍大腿,“瞧我这脑子,都忘了问了。” “许叔要不咱爷俩弄两盅,家里酒菜都是现成的。” 老许头连连摆手道:“别麻烦,我俩吃过来的。” 第1230章 小鬼再难缠,该缠也要缠 既然吃过了饭,吴远就手递上了烟。 厨房里的杨落雁,也趁机泡了杯茉莉花茶过来,端给许慧琴。 惊得慧琴连忙站起来接。 杨落雁拍拍慧琴的肩膀慨叹道:“这都长成大姑娘了,愈发稳重多了。” 吴远笑道:“那当然,毕竟是咱村里的技术能手!” 说着,凑头跟老许头点上烟。 然后接过老许头递来的小龙虾养殖的补贴章程稿件,细细研读起来。 兴许是昨儿反复审视自己回信的习惯延续下来了。 这一看,还真叫吴远挑出几处细节和毛病来。 毕竟说是一回事,落于纸面又是一回事。 有所差异,是很正常的事。 许慧琴放下茶杯,连忙掏出纸笔,搁在腿面上,信笔疾书地记录。 虽然写的飞快,但自己依旧娟秀不减。 一番研读下来,半个钟头过去了。 老许头见吴远顾着看稿件,连烟都不抽了,自己抽完手头这根,也就没再续。 合上稿件,交还给许慧琴的同时。 吴远肯定道:“动作够快的!大部分细节都记下来了,我刚挑的都是小毛病,回去改改就成。” 许慧琴点点头。 老许头跟着道:“有你吴老板把关,指定是滴水不漏了。” 随即,话锋一转道:“那什么,老杨头还没打电话回来?” 吴远不知道,下意识地看向刘慧。 连带着老许头和许慧琴,一起看向刘慧。 刘慧就很莫名其妙地道:“看我干什么?昨天没打,今天也没打。” 杨落雁趁机接茬道:“晚饭时,见你一句话都没抱怨,还以为爹打过电话回来了呢。” 其实这也是吴远看向刘慧的原因。 刘慧张了张嘴,却一个字都没说。 毕竟晚饭时,都被闺女婿的一道酸菜鱼惊艳到了,整个人的情绪都沉浸在回味和过去之中,谁还想得起远在千里之外的那个糟老头子? 不过,说曹操,曹操到。 众人刚回过头来,就听沙发旁边的电话骤然响起。 吴远接起来一听,一句话就把全屋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了。 “爹,我们正说你怎么没打电话回来呢。事情办的怎么样了?许叔正好也在。” 电话那头的杨支书揉揉脑袋,叹了口气道:“这两天净吃吃喝喝了,喝得我都怕了。这东北人办事,实在是太多规矩了。” 吴远正色道:“爹,那要不我找找门路?” 结果话音刚落,杨支书就脱口而出道:“别别别,还没到那一步。” “况且这些牛鬼蛇神,单靠着上头的门路往下压,难保他们不在今后的事情中下绊子。” “你放心,叫老许头也放心。我什么场面没见过?一定把这路子趟出来。” 好家伙,还挺执拗。 随即爷俩又互相问了好之后,这才挂了电话。 吴远把情况,跟老许头简单那么一说。 没想到老许头也赞同老支书的做法道:“他是对的。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说完,老许头长身而起。 连带着许慧琴跟这样一道起身道:“那我们就回了。” 老许头和慧琴,跟刘慧、杨落雁告别。 吴远跟着出了小楼,当即给老许头续上华子,边走边聊。 走到小楼后面的村道时,就听夜色下老许头看着不远处道:“肖伟这媳妇是真能干,大晚上还在这儿挖虾塘子。” 老许头不说,吴远都没注意到。 抬眼一看。 虽然夜色下看不真切,可挖地那挥汗如雨的喘息声,那可是听得真真的。 于是吴远跟着老许头俩人多走了几步,到了肖伟家后面。 就听见陈杏隔着一条河沟,跟众人打招呼道:“吴老板,老村长,慧琴呀!” 许慧琴应道:“嫂子,这么晚还挖呢?咱又不着急,别那么辛苦,明早接着挖也不迟。” 陈杏讪笑一声:“嗨,反正我闲着也是闲着,能干就多干一点。” 老许头或许不清楚。 但吴远身为邻居,可是一清二楚。 陈杏除了挖虾塘子,还起早贪黑地做豆腐,压面条呢。 肖伟北上打工之后,这个家,就全靠这个女人撑起来的。 太不容易了。 想到这里,吴远问起道:“慧琴,村里养殖小龙虾的虾塘,都是人工挖掘么?” 许慧琴点点头道:“初期的二十亩虾塘,都是各家管自家,自行挖掘的。” 老许头也解释道:“毕竟这么点工程量,也不值当村里统一组织。” 吴远问出这个问题时,早就想好了解决办法道:“许叔,不需要村里统一组织。我让腾达三建派个挖掘机过来,虾塘这个深度不深,二十亩地,一天也就挖出来了。” “那敢情好哇!”老许头一拍脑袋,“那挖机我见过,给明军家盖房挖地基,一会功夫就完活了。” “机械化嘛,就是这样!”吴远理所当然地道:“咱们要把有限的人力解放出来,做更多有技术含量的事。像是小龙虾养殖,怎么把小龙虾养得既快又好,这才是最关键的。” 说到这里,吴远朗声对河沟另一边的陈杏道:“别挖了,明儿村里统一派挖机过来挖。” 陈杏手上动作不停道:“挖机那多贵,俺还是自己挖吧。” 吴远看了眼老许头。 老许头心领神会道:“村里找的,不要钱。” 陈杏难以置信:“真的?” 毕竟她已经挖了一天了,这事有多累,比谁都清楚。 许慧琴附和道:“真的,嫂子。” 陈杏满心欢喜地停了下来道:“那俺明天搁家等着!” 劝完了陈杏,老许头立刻恍然道:“我得赶紧回村部发个广播,省得还有其他家摸黑挖的。” 说完,就匆匆走了。 许慧琴又道了声别后,连忙跟上。 吴远回到家中,先把桑塔纳开回院里,随即才销上大门,放开狗绳。 刘慧带着俩孩子洗洗睡了。 一楼只剩下杨落雁,坐在沙发上,开着电视机,捧着卷起来的纸漏斗,优哉游哉地嗑着瓜子。 见到丈夫回来,就把瓜子递过去道:“大姨那边我问过了,提前给文勇手术,问题不大,说是手术术式都已经成熟了。” 吴远捏了把瓜子在手里道:“那就好。” 第1231章 标王的势头,锐气不可当 攥着瓜子,刚嗑了一会。 就被媳妇杨落雁嫌弃着叫停,就因为掉了些瓜子壳在地上。 好在叫停之后,吴远就不用自己嗑了。 完全变成被投喂的状态。 虽说是进口又出口的瓜子,但吴远不嫌弃媳妇。 尤其是在媳妇合身贴过来之后,他这闲下来的双手,顺便给媳妇做起按摩来了。 形成一种夫妻之间的连接闭环了。 共赢。 只是这按着按着,就把媳妇按得双眸饱含春水。 是时候,开启另一种连接了。 这一连,就是一夜。 周四的一早,吴远是在淅淅沥沥的雨打声中醒来。 一睁眼,窗外阴沉沉的,却并不冷。 起码能叫人发自内心地说出一股子‘春雨贵如油’的感慨来。 起床出了房门,媳妇杨落雁已经在厨房里忙开了。 吴远不用特意凑过去,都知道媳妇在做些什么。 因为韭菜盒子的香味,实在是太有辨识力了。 洗漱过后,沙发边上的电话就响了。 吴远看了眼时间,多少有些讶异。 接起来一听,才发现是老许头在村部打来的。 “小远,今天下雨,挖机就暂时先别派了。等过两天再说吧?” 吴远看了一眼门外,中不溜的春雨。 下了这么久,足以把地浇透了,确实影响挖机的工作效率。 于是答应道:“行吧,许叔,你在广播里通知大家伙一下。” 挂了电话不多时,老许头那雄浑的嗓音,便通过村里的大广播传来。 紧接着,才是村办小学的广播声响起。 似乎由于下雨的缘故,广播声有点时断时续,接触不良。 早饭过后。 吴远自顾自地开车抵达盼盼家具厂。 即便是下雨天,家具厂出货的南门已经繁忙如昨。 一辆辆卡车络绎不绝地冒着黑烟离开。 吴远透过南向的窗户,看见这一切,就听身后传来悉悉索索的动静。 一回头,才发现是桑语匆匆忙忙地赶来。 似乎是由于没打伞,额前的发丝已被打湿,形

相关推荐: 树深时见鹿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开局成了二姐夫   深宵(1V1 H)   我的傻白甜老婆   红豆   新年快乐(1v1h)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蝴蝶解碼-校園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