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推文

漫漫推文> 猛兽博物馆 > 第78章

第78章

的女工,大都是从县服装厂破釜沉舟出来的熟练工。 干起活来,不叫人烦心。 这就叫杨落雁很是感慨,拥有着这样一批勤勤恳恳的老员工,县服装厂居然能发展到如今揭不开锅的地步。 晚饭时。 杨落雁聊着聊着,就忍不住道:“对县服装厂了解的越多,我就越想把它买下来。” 此话一出。 顿时把过来吃晚饭的老支书吓的够呛。 端到嘴边的二锅头都洒了也顾不上,直接贯在桌面上道:“这事,你想都别想!” 杨落雁也没想到,一句无心之语能引起这么大反应。 转头求助似的,看向老公吴远。 吴远拿起酒瓶,重新给老丈人倒满,这才道:“你现在想买它,说明你对它还不够了解。你只看到了它有价值的一面,譬如经验丰富的员工和配套完美的车间。” “但你没注意到厂子的积重难返,财政上的窟窿,以及背负的养老负担。县服装厂毕竟是国有企业,不像买一个私人厂子那么简单的。” 杨落雁吐了吐舌头道:“这我还真没想到。” 杨支书老怀甚慰地道:“没事多跟小远学学!这经验,这眼光,这格局,毕竟是跟县长谈笑风生的人。别总是有了一点点成绩,就飘飘然了。” “知道了。” 晚饭吃完,吴远溜达着把老支书送回家。 其实主要是为了饭后消消食,溜达溜达。 一路上,老支书不停地叮嘱吴远:“落雁那边,你多替她把把关。宁愿少挣点钱,也不要轻易过线。” 吴远点头:“放心吧,爹。” 结果夜深人静时,夫妻俩靠在一起。 吴远重提起县服装厂的话题时,却道:“其实县服装厂不是不可以买,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杨落雁一听就来了劲,“老公,还是你最好了!” 吴远却一脸慎重道:“但我吃饭时提的那些问题,他们也不是不存在,而且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你如果真想买,就得从现在开始去,真正了解它。” 改开之后的这一波国有资产变卖重组,纵使有着中饱私囊的一部分,也有着逆袭成功的例子,但更多的是一个巨坑,坑到了一个又一个天真的投资者。 “我会的,老公!”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 “是什么?” “健美裤不可能永远畅销,你的芙蓉衣巷必须找准下一个潮流点,准确地引爆,才能在上海女人的心目中站稳脚跟。” 没想到,提到这里,杨落雁一脸自信地道:“这人家早就想好啦!” “哦?” “牛仔裤!现在港台电影里都这么穿。” 吴远点点头:“牛仔裤确实是长久不衰的一种潮流,但它不是女人专属。其实还有另一种服饰,很快会成为女人追捧的时尚潮流。” “那是什么?” 杨落雁迫不及待地问,吴远却卖了个关子道:“等过段时间,你就知道了。” “跟我还卖关子!” 杨落雁很是不悦,开始对老公开始‘严刑逼供’。 吴远被再三抓住把柄,深度套牢,却始终没有吐露半个字。 是男人,就要硬到底。 其实不是吴远不想说,而是那种女人的衣服,说起来简单。 但如何能达到引爆潮流的效果来,他也说不上来。 九十年代流行的很多时尚,都有着其天然的叛逆性,堪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不身处那个时代,那个境遇下,实在难以理解。 现在说出来,媳妇不相信不说,还得疑神疑鬼地琢磨,他到底从哪里知道这些的。 到时候再逼问起来,他真就是百口莫辩了。 第199章 从木匠到老总的华丽转身 转眼间,吴远回到北岗半拉月了。 盼盼家具厂也开工建设十多天了,地基已经初见雏形。 这是上百号人,一台阿富汗战损版挖机,以及数十台拖拉机联合奋战的结果。 吴远照例晃悠了一圈,跟二叔杨国柱抽了根烟就走了。 看着吴远离开的背影,明军媳妇张艳问明朝媳妇苗红道:“今天是师父家俩孩子满周岁的日子吧,咱们是不是该送点什么?” 苗红疑惑道:“九月十六不是早过了吗?” “我问了,九月十六那天,正好是阳历10月15日,咱这工地开工的日子。那天没给俩孩子过周岁。今天是俩孩子阳历1周岁生日,我琢磨着咱们是不是把礼给补上?” “行啊,嫂子,我听你的。” “那就好。毕竟师父对咱两家,连同明琪都挺不错的。” 结果旁边有人揶揄道:“既然吴老板是你师父,为啥不把你弄到上海去打工,那边工资高,又是大城市,多好呀?” 张艳当即自豪地道:“俺男人在那边呢,每天都有工资拿。俺在家里,有这些零活干干,就心满意足了。” 这一说,众人顿时只剩下羡慕。 这年头,有个稳定的工资拿,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苗红不说话,却更加感同身受。 上回马明朝拿了2000块回来,说是远爷给的奖金,当时就把她给惊着了。 远爷在对人这方面,是绝对没的说的。 吴远刚回到村部没多久,就接到江静打来的电话。 尽管已经从股市撤了,但江静的汇报电话却始终没有断。 “吴老板,电真空已经跌破400块。受西方股灾影响,恐怕还有下跌空间。” “哦,知道了。” 没过多久,范冰冰的电话也打过来道:“老板,杨百万刚才来找你,问你什么时候回上海,想约你一趟。” 吴远笑了,连杨百万都坐不住了么? 印象里,电真空的确是最近几年的一大潜力股。 价格跌到这个份上,难保明眼人不动心。 杨怀定找过来,无非是想要忍不住再次下手了,过来探探他的口风而已。 不过他没直接打电话过来,想来也不是那么着急。 挂了范冰冰的电话,就见老许头领着个穿着洋气的女人,直奔财务室而来。 农村里能见到这样一个打扮洋气的女人,别说是男人,就连女人也同样被吸引。 赵果早已站起身来,好奇地招呼吴远一起看道:“老板,你快看,那人好像是冲咱们来的。” 吴远起身走到门口,才看清来人:她怎么追到这里来了? 梁记者的事,媳妇跟他提过。 他原本以为是媳妇杨落雁有些过激,没想到梁记者还真有些阴魂不散的意思。 不等吴远开口,老许头隔着老远就兴匆匆道:“吴老板,看我把谁给你带来了?” 梁洛也自知这样找上门,有些唐突,主动解释道:“吴老板,原谅我不请自来。实在是您的经历太传奇,登出来一定会受欢迎的!” 吴远给老许头散了颗烟,道了声谢。 等到老许头离开,吴远就径自坐下道:“赵会计,给远道而来的梁记者倒杯水。” 梁洛转身对赵果道了声谢,这才在靠墙的排椅上坐下来。 接着从包里掏出一张北岗日报,10月16日的。 上面头版印着盼盼家具厂开工奠基的照片,吴远和徐县长站在一起。 “吴老板,其实我已经到北岗有段日子了。对您的创业经历有了基本的了解,短短两年内,您就实现从木匠到老总的华丽转身,一经报道,肯定会引起强烈反响的。” “我打算在新民晚报上给你做一个连载、追踪报道,还原您从木匠到老总的奋斗历程,希望您能配合。这毕竟是双赢的一件事……” 说到这里,吴远好整以暇地道:“梁记者,你有没有想过?今年上头刚对私企重拳出击过,媒体也是铺天盖地地批判说私企都是投机倒把。你这时候把我的经历写的再好,其实也只是在美化一个私企老板。” 梁洛不由一怔。 这个问题,她的确没想过。 一直以来,上海的舆论环境都相对宽松。 加上她刚尝到了独家报道健美裤和芙蓉衣巷的甜头,所以只看到了这件事的新闻点,却没注意到风险。 送走梁洛,赵果忍不住好奇问:“老板,其实梁记者对你的追踪报道,对家具厂来说是好事吧?” 吴远点点头:“好事是好事,但时机还不成熟。等到时机成熟,她还会来找我的。” 回到县城招待所。 梁洛立马给主编打了个电话。 电话里主编听了这个问题,也谨慎道:“吴老板说得对,这事的确得慎重,你先回来。” 梁洛挂了电话,也不由后怕。 自己一个新闻记者的敏感度,竟然不如个木匠。 无怪乎这个木匠,能在短短两年内,实现到老总的华丽转身。 见微知著,可见一斑。 晚上回到家。 马长山带着俩孩子先来了,马笑笑一见到吴远,就蹦着道:“小姨父,我要吃水煮鱼!” 吴远一看,院子盆里正养着两条鲜活的大黑鱼,旁边还有条猪肉。 “小姨父给你做。”吴远嘴上应着,看着从灶房里出来的吴秀华问:“三姐,今天是什么日子?” 结果就被随后出来的刘慧逮着机会絮叨道:“听听,这工作忙得,早忘记俩孩子一周岁的事儿了。” 说话间,吴远拆开手上的烟盒,给马长山散了一根华子。 老丈人和三姐夫也从屋里出来。 几个老爷们,就站在院子里,抽上烟闲聊。 老支书问道:“听老许说,有个上海来的女记者找你?” 吴远点头:“嗯,落雁的事就是经她的手报道出来的。” “那挺好,宣传宣传也不是坏事。好歹你现在也在县长跟前露脸了。” “我把她打发走了。” “为什么?” 听吴远说完原因,众人也是纷纷点头。 “谨慎一些也好,人最怕就是得意忘形。幺弟你能拒绝这事,就比我们都要清醒。” 吴远悠悠道:“高处不胜寒啊。” 第200章 论一只潜力股能薅几次 俩孩子庆生宴,就在家里。 不为人知。 即便如此,张艳和苗红却还是把礼送到了。 然后东西放下就跑了。 礼是不贵,两套小衣服,一些自家养得鸡生的蛋。 但是真有心了。 杨落雁年初买来的那些小炕鸡,买的时候都说是母的,结果长到八月十五一看,一多半是公鸡。 只有五只母鸡不说,到了十月份下蛋的却只有一只。 往前天气冷了,更别指望了。 所以这些鸡蛋倒是真解了急了。 为了吃上水煮鱼,马笑笑心甘情愿地择着豆芽。 只是豆芽一根根掐起来,可是真磨人子。 马笑笑一幅蹲不住,却又满脸想吃的样子,矛盾之极。 吴远看着想笑,手里头杀着黑鱼动作丝毫不慢。 就在这时,一辆邮递员车子直接拐进来。家里的仨狗开始争先恐后地狂叫。 “这是吴远家吗?” 吴远看着来人点点头道:“是啊!” 邮递员小年轻从随身挎包里掏出个航空信封道:“这里有你一封信。” 吴远手上都是鳞片,鱼腥味,腾不出手,回头对马笑笑道:“笑笑,帮我接一下。” 马笑笑拍拍手接过来一看道:“咦,小姨父,是台岛寄来的信嗳。你家在台岛还有亲戚呀?” “有!”吴远也是意外。 台岛的两个是他大姑家的表哥,自打老爷子去世之后,就很少来往了。 现在居然又来了信。 想到这里,吴远忽然记起来了。 前世,这信也来过。 应该是台岛的两位表哥出钱,买了几台彩电邮过来。 给自家,还有表哥在国内的弟弟家,以及其他表兄弟,一家一台。 吴远还记得那电视的牌子呢,日立,21寸的。 当年是他和城里表弟,亲自到省城海关取的货,费不少劲扛回来。 现在再取,不用那般麻烦了,开着桑塔纳去拉就得了。 回过神来,就听马笑笑一脸怅然地问道:“小姨父,你说台岛什么时候才能回归祖国的怀抱呀?” 吴远不答反问道:“你还是愁愁你的水煮鱼什么时候能吃上,比较现实一点。” “哦,我这就择豆芽!” 等到杨落雁带着二嫂蒋凡回来,庆生宴也准备得差不多了。 小江和玥玥都被换上了新衣裳,看着人多,也兴奋得不行,坐在刘慧和三姐腿上,一点都不安生。 众人喝了头一轮酒,老支书也提起道:“之前就听吴大先生有俩个台岛的外甥,当年吴大先生过世时就想来的吧?” 吴远点头:“当时政策上还不允许。也就这两年才有成行的,所以那俩表哥也表达了回乡祭拜一下的想法。不过现在这形势,估计他们又不敢回了。” 熊刚赞同道:“稳妥一点好,总比提心吊胆强。” 随即又问道:“这电视你打算怎么提?” “这好办,我打算带两辆车过去,把彩电拖回来。” “什么时候去?” “星期天,先到省城。周一赶上海关上班,正好走通关手续。” 吴远说完,回头问刘慧道:“妈,你要不要跟车去看看大姨?” 刘慧露出神往之色,但怀里小江一张罗着要吃,她立马就摆摆手道:“我就不去了,你有空,帮我去瞧她们一眼就行。” 等到庆生宴散去。 吴远坐在台灯下给台岛的两位表哥回信。 信里委婉地表达了,让他们暂缓探亲的意思。 反正大姑身体尚且稳健,缓个两年,问题不大。 更直白的话,他没说。 免得通不过审查,信都寄不出去,那不是白搭? 把信塞回信封里写上地址,吴远这才爬上床,就看见媳妇在打毛衣。 看样子是为俩孩子织的虎头帽。 “你说俩位表哥离家四十多年,该有多想家?” “时也命也,再想也得忍着。况且就算能回来探亲,也只是走动走动。最终也还要回到他们自己的生活中去。” “他们在台岛都成家了吧?” “嗯,大表哥俩儿子,二表哥一儿一女,都比我们大。” “那他们还能给你寄台电视,真是不错了。” 吴远深有同感道:“我以为,自打爹娘去世后,他们就不会再记着我们了。毕竟他们有钱归有钱,我们却是乡下的穷亲戚。” 杨落雁一脸自豪地靠过来:“他们现在要是知道你比他们富裕会怎么想?对了,咱们应该比他们富裕吧?” 吴远拍拍媳妇脊背道:“放心吧,就算他们今年回来探亲,也不会给你丢脸。更何况,这两年咱再努努力,等他们真正回乡探亲的时候,彻底惊艳他们一回!” 杨落雁纤手在丈夫胸膛上游走道:“其实人家现在已经知足啦……” “还没开始,你就满足了?” “什么嘛……” 隔天一早,10月27日。 吴远一大早到邮局把信寄了出去,回到村部财务室,又给陆援朝去了个电话,让他做好周日去省城的准备。 江静的电话再次打过来,电真空已经跌到了384块,跌势见缓。 吴远也在琢磨,要不要再从电真空身上捞一笔。 毕竟这支股票,将来可是会一举飙到2500块的高位。 妥妥的潜力股。 何况,随着盼盼家具厂的持续投入,手上的资金,自然是越多越好。 不过眼下资金还算充裕。 兴旺家具厂的收入不减,而王村木材加工厂的进项却在增加。 王敏亚除了稳定供应兴旺家具厂、腾达建筑公司、以及曼迪菲家具厂的木材之外,又开拓了两条稳妥的销路。 营收方面是持续上涨。 以至于周日这天,王敏亚见到吴远的时候,得意之余又不乏酸溜溜的。 “老板,你总算记得自己还有个木材加工厂啦?” “瞧你说的,王厂长。这个木材加工厂就算再扩大十倍,有你坐镇,我也是一点都不带担心的。” 花花轿子人抬人。 王敏亚被这么一说,酸味去了大半。 接着就听吴远提醒道:“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兴旺家具厂那边明年的供应量可能要加大。王厂长,你这边要适当提前做好准备。” “兴旺家具厂?”王敏亚疑惑道。 但疑惑归疑惑,她很明智地没有追问。 即便她觉得那个乡镇家具厂,能不能活到明年都是未知数。 第201章 开上桑塔纳,腰别大哥大(1/5) 其实王敏亚对于加大板材供应量的预期,是有的。 但那是针对于上海的曼迪菲家具。 而不是地处北岗的兴旺家具。 在她看来,家具厂这种厂子的发展,无疑是大城市前景更好更明朗。 当然,吴远也没过多解释。 他这次过来,只是为了带上陆援朝,顺便看看而已。 与此同时,在银色桑塔纳后排愣了半天神的施大茂,突然哎哟一声惊叫,把烧到手的烟屁扔出了窗外。 他就是吴远大姑家的老五,也是目前大姑跟前唯一的儿子。 由于他出生时,老大老二一去台岛几十年,杳无音讯的,就跟死了一样,大姑和大姑爷都不抱希望了,所以就给老五取名施大茂。 谁曾想随着这两年,两岸通邮、探亲往来的密切,吴远的两位表哥和家里取得了联系。 并且辗转臭港寄来了外汇和物品,大姑家的日子也迅速改善起来。 以前只敢抽孬烟的施大茂,不仅抽上了过滤嘴,而且低于红塔山、红双喜的不抽。 可今天上了银色桑塔纳之后,见吴远这个表弟,随手递来的都是华子。 脑瓜子瞬间嗡嗡地,转不过弯来。 什么家庭呀,敢这么抽? 而且一根接一根的,就没让他断过。 以至于他都没工夫琢磨,表弟这桑塔纳,到底是跟谁借来的? 现在好不容易,表弟下了车,进了一家木材加工厂。 施大茂这才有机会悄默默地问马明朝道:“表弟打哪儿借来的车,这么新?” “不是借的。” 马明朝只说了这几个字,就下车等着了。 施大茂心里顿时涌起一阵滔天巨浪。 不是借的,难道是买的? 施大茂虽然没去过大城市,可一辆桑塔纳新车要20万,他还是知道的。 平日里跟人吹牛,说的最多的就是,迟早咱也开上桑塔纳,腰别大哥大。 片刻后,施大茂正准备下车,再跟表弟的司机套套近乎。 就见吴远从厂子里出来,身边跟着王敏亚几人,后面跟着另一辆半新的桑塔纳。 远远地,王敏亚双手握上吴远的右手道:“老板,欢迎你以后多来视察指导。” 施大茂没听清全部的对话,但老板这个称呼,他还是听到了。 等到吴远转身上了车,银色桑塔纳在王敏亚等人的挥手告别中,慢慢起步,渐行渐远。 施大茂心中的震骇莫名,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直到吴远丢过来一包刚拆了口的华子,他才讪讪地连连道:“表弟,我有,我还有。” “表哥,你随便抽,我先眯会儿。” 其实这路并不适合眯觉。 但无奈昨晚媳妇奖励的太狠了,觉没睡多少。 等到一觉醒来,一银一白两辆桑塔纳到了一处加油站了。 吴远下车跺跺脚,脚都坐麻了。 没有高速公路的长途旅行,实在是算不上愉快。 四人在加油站小卖部里随便对付了几口,就重新出发上路。 一直等到下午两点,车子方才抵达省城市区。 四人找了家条件不错的旅馆,开了两间房歇下。 吴远和陆援朝交待两句,又和施大茂说了一声,就带着马明朝出了门。 施大茂终于逮到了机会,拿出吴远留给他的华子,拼命跟陆援朝套近乎。 “陆老弟,刚才那木材加工厂是我表弟开的厂?” 陆援朝缓缓吐出一口烟,“当然了,我也在为老板打工。” 随即又看了施大茂一眼,“你真的是老板的表哥?亲表兄弟?” 被人问及这个,施大茂很不服气,当时就把胸脯一拍:“那还能有假?我妈是他亲大姑。” 陆援朝淡淡地哦了一声,转过头去。 就听陆援朝顿了顿,接着问:“那这两辆桑塔纳都是他的车?” 陆援朝不由笑了一声:“我说是我的,你信吗?” 随即陆援朝转过身来道:“你不会不知道老板除了个木材加工厂,还有个家具厂吧?这事可都上了报纸,你就没注意过?” “我知道,我当然知道,我肯定……” 施大茂强颜欢笑道,只是说到后来的那句话,都被吃惊连带着咽下去了。 与此同时,离开旅店的吴远,直奔新街口友谊商店。 这回顺路拜访媳妇大姨家,到现在连礼物还没准备好。 北岗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土特产,他只能到了省城找地儿现买。 好在车的后备箱里,还剩些烟酒礼盒。 再到友谊商店买些糖果巧克力,就足够了。 初次登门,还要什么自行车? 不过人都到了新街口了,吴远自然不会放过考察省城家具市场的机会。 本身就是干这行的。 熟悉了省城的家具风格,也就熟悉了省城的家具市场。 不出预料,省城的家居风格,介于北阴和上海之间,中规中矩之中,又特别突出一丁半点的洋气元素。 颇有点欲露还羞的意思。 一通转悠下来,临近晚饭时间。 糖果巧克力也买到了,俩人就在附近的一处面馆,吃了碗面。 眼瞅着新闻联播快播了,二人这才开车直奔鼓楼。 大姨刘玲是鼓楼医院的妇科主任,常年以医院为家,所以房子也就在这附近。 吴远敲开房门的时候,正看到一张和刘慧有着七分相似的面庞。 只是冷得吓人。 他原以为丈母娘刘慧就有些冷言冷语的,让人难以接近,没想到大姨刘玲更狠。 跟刘玲这一比,刘慧绝对算是春天般的温暖了。 “小吴?” “哎,大姨,我是吴远,落雁的丈夫。今天代表妈和落雁,过来看看你跟大姨父。” 这时,客厅里正带着眼镜的中年男人也放下报纸起身道:“小吴来啦,快进屋坐。” 吴远这才进了门,把手里的礼品往桌子上一放。 大姨父黄立群立刻一惊。 他和媳妇都是鼓楼医院的大夫,平时里也不少收到各种礼物。 但大都价值几十块。 退给患者家属,一点犹豫都不带的。 可眼下吴远带来的这么多礼物,单单两瓶茅台酒,就已经够惊人的了。 更何况还有两条华子烟,以及那么多印着外文的巧克力糖果。 刘玲也有些惊讶。 纵使上海的四妹刘娟早就打电话跟她通过气,她还是被这送礼的手笔给惊到了。 第202章 你这么优秀,我怎么躺平(2/5) “小吴,快坐,坐。”黄立群回过神来,连忙招呼道。 等到吴远坐下后,黄立群这才冲着里屋喊道:“茉莉,小洋,快出来见见你们的姨姐夫。” 话音刚落,一个二十出头的大姑娘从房间里跑出来。 一身宽松的高领毛衣

相关推荐: 鉴宝狂婿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深宵(1V1 H)   我的傻白甜老婆   树深时见鹿   淫魔神(陨落神)   新年快乐(1v1h)   万古神尊   沉溺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