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推文

漫漫推文> 猛兽博物馆 > 第185章

第185章

不亮就出发过来的孟师傅他们,正在黄老的四合院门口,蹲了一排的墙根儿。 起先,孟师傅他们还不确定。 这套四合院,从外面看好好的,哪有需要翻修改造的必要? 莫非是自己一行人找错了地址,摸到旁人家门上了? 见到老板来了,才确定自己没找错。 却也不由开始疑惑,这样完整度比较高的四合院,翻修改造起来,怕是没多大工程量吧? 但疑惑归疑惑。 这话孟师傅不问,阿牛他们也不会多问。 至于娄师傅,他选择去了潘麻子的装修队,潜心学习深造去了。 吴远先给师傅们散了一圈的烟,就见那辆火红的本田轿跑开到了。 从车上下来的颜如卿,风采依旧,那气场直接拉满。 搞得孟师傅他们都不敢直视。 不过吴远却从颜如卿今天这身偏庄重的打扮上看出点端倪,主动迎过去道:“颜姐,今儿这开工仪式,整得还挺隆重?” 颜如卿扫了一眼孟师傅他们,确实都是踏踏实实的庄稼人。 这才回答吴远的问题道:“都是听他那些老伙计说的,咱们跟着照办就是了。” 说话间,俩人并肩走进四合院,绕过照壁,走过连廊,进了中院。 此时,中院当中摆了一桌香案。 中间焚了香,周围白了一排的瓜子花生矿泉水。 哦,没有矿泉水,而是各类点心。 香案旁边,放了一把系了红绸子的大锤。 前世,诸如此类的场面,吴远也没少见识过。 但发展到后来,普通人家的楼房、电梯房装修开工,充其量就在房子里点一挂鞭炮炸炸就完事了。 相当于简化到极致了。 再讲究一些的,会让家里的主人,拿着装修师傅的大锤,象征性地敲一下要砸的墙,讨个吉利。 再到后来,越来越多的女人当家做主。 也就流传成了一个说法,说是要女人敲这第一锤,才算吉利。 今天倒也巧了。 黄老那身体条件,这一锤抡起来怕也够呛。 加之他没来,让黄家大姐来抡这头一锤,也算是歪打正着了。 吉时还没到。 黄家大姐先拿了条华子出来,给吴远,让他散给各位师傅。 吴远更是毫不藏私。 当场把一条华子拆了,分给了十位师傅。 起初孟师傅还不愿意接,推辞了很久,其他师傅也都有样学样地不敢接。 吴远就直说道:“也就今儿这一回,你们都拿了。算是给主家讨个彩头,今后好好干活,把这四合院翻修的漂漂亮亮就行。” 不得已,孟师傅这才接了,其他师傅也都跟着接了。 揣在兜里,喜不自胜。 毕竟一包华子顶好几天的工钱呢。 孟师傅揣起了华子,这才问吴远道:“老板,那系了绸子的大锤,要不要换成咱们师傅的锤子?” 施工队有两位瓦工师傅的,自带的工具那都是包了浆的。 而黄家大姐准备的那把锤子,明显是新买的。 连标签还没撕掉。 吴远一听,也就从善如流了。 叫过正跟颜如卿说着闲话的黄家大姐道:“咱把那锤子换了吧?咱们师傅都有自己的工具,后面真敲墙,肯定也用咱们自己个的工具趁手。你这把也能拿去退了。” 黄家大姐一听也有道理,就掂了掂施工队王师傅的大锤,觉着还行,就认同道:“你说得有道理,那就换吧。至于这把新锤子,就留给你们。” 让人家拿去退,是吴远出于,为主家省钱的习惯性思维。 却忘了黄老这样的大户人家,这新锤子怕是都退无可退,不如直接留给施工队省事。 于是吴远叼着烟,亲自把王师傅的大锤领过来,把新锤子上的红丝绸,换到这把包浆的旧锤子上。 最后确保红绸子还扎得漂漂亮亮,才算完事。 就这么一通折腾,吴远胸前的衣襟便湿透了。 这还没入伏呢,天就热成这样了。 真到14号入伏,不定得热成啥样。 第589章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 日头渐高。 颜如卿还在跟黄家大姐聊着,只是眼光不时朝和师傅们并蹲在东厢门口的吴远看一眼。 直到发现,吴远冲她点了点手腕。 颜如卿这才看了看表,对黄家大姐道:“姐,时间差不多了。” 黄家大姐也是连忙抬腕看了看道:“你不提醒我,我都差点错过了。” 随即走过来道:“小吴师傅,开始吧。” 吴远便走到院子中间,面朝香案,开始主持这开工仪式。 黄家大姐和颜如卿陪在一旁。 孟师傅他们一字排开,站在身后。 对此,吴远也有些生疏了。 毕竟腾达公司在上海装修了那么多项目,都没有哪家搞过这么一茬。 所以他这一开口,差点说成了:‘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了……’。 好在他及时改口,猛吞了口口水,才朗声道:“祖师爷在上,今有……” 一通振振有词,无非是跟祖师爷汇报一下,今儿是谁家装修,要搞多大的动静,然后请祖师爷他们老人家保佑一下,工程顺利,主家安宁云云。 毫无技术含量。 吴远闭着眼睛,能跟祖师爷聊上一整天。 偏偏孟师傅这些老派的师傅,听起来就觉着,嘿,这吴老板看起来年纪轻轻,倒是挺懂行呀。 跟祖师爷汇报完毕,就让黄家大姐代表黄老上个香。 完了之后,一旁早已准备的鞭炮点上。 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吴远带上拎着包浆红绸大锤的黄家大姐,来到正房门边上,指着那一片青砖道:“砸吧。” 黄家大姐以为,要砸的是具体某一块砖,心想着,我又不是你们大师傅,我这一锤子能举起来就不错了,真抡下去,砸到什么地方,哪里有个准谱呀! “小吴师傅,这……” 吴远这才明白过来:“随便砸,别砸到自己个就行。” 黄家大姐一咬牙,抡起锤子就砸下去。 吴远一回头,正瞧见颜如卿不知从哪里摸出来的照相机,正把自己和抡锤的黄家大姐摄进了框内。 早知道,自己就避开一些了。 拍完之后,颜如卿还冲他解释道:“黄老交代的,他要看看,不能马虎。” 吴远不仅不反对,而且还趁机道:“那你真该好好拍拍,每过一段时间就来拍一段,到最后整理起来一看,观察这套老四合院从传统到现代化的一个进化,将会特别的治愈。” 颜如卿下意识地反问道:“真的假的呀?” 黄家大姐一看颜小妹这样,虽然嘴上这么问,但心里已经相信八成了。 确实如老爷子所说,是在旁人面前,所没有的一种小女儿情态。 当下也不点破。 就说起家庭内部对于这事的争论道:“我弟弟妹妹们,对老四合院的翻修并不看好。虽然没有明说,他们都期望着搬进三环的那栋别墅,而不是搬回到这套四合院来。” 吴远并不意外。 毕竟陈嫣还想说动自己,拖延一下四合院这边的翻修改造工期的呢。 吴远甚至估计,黄老对这事也是门清着呢。 所以才没有给自己提出具体的要求。 如此以来,吴远顿觉肩上的压力大了。 结果颜如卿还唯恐吴远心里压力不大地问:“你有把握达到黄伯伯的期望么?” “我尽力而为!”吴远只能如此道:“我会把它当成,给自己长辈改造的房子来对待的。” “小吴师傅,那就拜托你和诸位师傅了。” 黄家大姐说完场面话,就跟颜如卿打了个招呼,问她要不要自己走。 而颜如卿明显是听信了吴远的话,自顾自地摆弄着相机道:“你先回,我再多拍点。” 黄家大姐走了。 吴远就带着师傅们,把香案撤掉,开始腾空正房的家具。 在动手之前,吴远不得不强调道:“手脚都麻利点,这里头的家具看着不起眼,很多都是几千上万块。” 吴远就不拿黄老来压师傅们了。 那样其实并没什么效果,因为隔着好几层呢。 但一点明这些家具的价值,就立马直观慎重多了。 孟师傅也看出来了,单就这两排椅子,都是花梨木的。 还有这茶几,条几柜,木料都不便宜。 说是上万块可能有点夸张了,但几千块还是没问题的。 正忙乎着,颜如卿拍完了,凑过来问道:“你们午饭怎么解决的?” 吴远这才想起来。 这四合院老房子,随处都是木头的,搞个别墅区那样式的移动餐车也不合适。 看着孟师傅和阿牛道:“要不,咱们在附近统一买点盒饭什么的?” 孟师傅一点头:“行,听老板你安排。” 吴远对此反应不满意,进一步解释道:“腾达公司,每天给每位师傅是有交通和伙食补贴的,大家有一定的选择权,别光听我的。有什么想法就提!” 孟师傅还在思忖。 阿牛却已经迫不及待地问了:“老板,能不能买点炒冷面?” 吴远这才意识到,这帮冀北的汉子,和北岗那边不同。 北岗是面食和米食比较均衡。 但冀北这儿是典型的北方,人家是以面食为主。 于是当即指定道:“行,阿牛,从今天开始,大家伙的伙食采购,你来统一安排,服务到位。今天的钱,一会找马师傅拿。回去之后,从公司账上预支点过来。” “反正一个宗旨,在公司提供的伙食补贴范围内,尽可能地让大家伙吃好吃饱。” 阿牛兴奋之余,有些为难道:“可是老板,我不知道去哪儿买。” 颜如卿自告奋勇道:“你一会跟我走,我对这附近熟。” 伙食安排就这么三言两语地定下了。 众人继续忙活。 正房里的小家具搬完了,就剩些必须分拆才能搬走的大家具了。 这下师傅们犯了难。 毕竟这些个老家具都是宝贝,碰不得,摔不得的,更别提还得拆开了。 万一没弄清楚结构,一不小心给人拆坏了,那可赔不起。 孟师傅已经蹲下来,四处看了。 对于这张雕花木床,他已经看出点榫卯结构的端倪了。 但还没有把握。 就见吴远直接在自己面前比划开来道:“像这样子拆,稍微带上点巧劲……” 孟师傅顿时恍然大悟,惊为高人! 第590章 越了解越惊叹,直呼牛比 半个上午的功夫,就把正房和东厢的家具腾了出来。 虽然黄老的四合院勤于洒扫、擦拭,但吴远和师傅们依旧弄了一身的灰。 没办法,干活哪有不脏身体的。 关键是这点灰,混着身上的热汗一黏糊,那才是真正的难受。 颜如卿拍完照片,就见吴远亲自和师傅们打成一片的样子,抬手就又拍了几张。 吴远伸手不让她拍,却也被她兴致勃勃地拍了下来。 师傅们打水洗脸和手的功夫,先行洗完的阿牛,已经跟着颜如卿出去,到胡同里寻摸吃食去了。 等到师傅们洗的差不多来,坐在院子的廊檐底下乘凉时,阿牛也拎着两大个塑料袋子回来了,后头跟着颜如卿手上也没少提溜。 吴远看着一愣。 加他在内,拢共十一名师傅的伙食费补贴,也就三十多块钱。 能买这么多东西回来? 等到阿牛在凉亭的石桌上,把买来的午饭全都摊开来,吴远才真正算是见识到了。 面条是自不必说了,炒冷面,炸酱面,都是一袋子一袋子装回来的,连带着各种浇头。 大饼和馒头,更是白花花的,软活活,散发着面香,外带着各种夹菜。 果然,北方人爱吃面食这点,吴远算是见识到了。 这花样也太多了。 就在吴远也准备吃块馒头,就点小菜的时候,颜如卿提溜着两份盒饭过来。 另在外还给吴远和师傅们买了一袋子的健力宝。 阿牛老大瞧不上那些健力宝,还不停地道:“我跟颜小姐说了,有这些,咱们喝水就成。颜小姐一定要买!” 吴远接过来,自己先拿了一罐,其余的分给师傅们道:“明天,大家把饭盒和茶杯都准备起来。过来开工之前,先把水烧好,凉着。” 阿牛嘴里咬着个馒头,看到旁边的香案道:“老板,那些贡品点心怎么办?” 本来应该是主家处理的。 但既然主家不管了,吴远就直接道:“你想吃就吃,放着也是浪费。” 师傅们吃饭都很快。 吴远为了照顾颜如卿的速度,也就不紧不慢地吃着。 结果刚有人吃完,就摸出了烟来。 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 吴远连忙提醒道:“李师傅,院子里木头太多,抽烟到外头去,注意火星子。” 李师傅连忙收起火柴盒,哎了一声出去了。 同时出去的还有好几个刚刚摸上烟盒的师傅。 孟师傅似乎是琢磨了一顿饭时间了,这时凑过来道:“老板,你看这院里,要不要派俩师傅住过来看着?那些家具丢了少了,咱们说不清楚。” 其实吴远是不担心这院里会丢东西的。 谁敢偷到这院子里来,祖宗十八代都给他查出来了。 所以跟颜如卿交换个眼神之后,才回应孟师傅道:“住人就不用了。” 真要住了人了,万一丢东西,反倒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来了。 也正是想到了这一点,吴远又补充了一句道:“另外,孟师傅,每天烧水,只能用煤和报纸。这院子里的木头,哪怕再不起眼,都不要轻举妄动。” 看了一上午名贵家具,孟师傅似乎也有些心领神会,连连点头。 吃完饭,颜如卿就开着本田轿跑走了。 留下来她也帮不上什么忙,何况这一大堆大老爷们的。 马明朝倒是想伸手帮忙来着,也让吴远给打发走了。 用人就要专职专干。 吴远不是那种见不得别人闲着的老板。 更何况,十来个师傅,守着这么一摊子四合院改造,人力已经够充沛的了。 饭后,师傅们抽过几个烟,靠在墙根底下,迷迷糊糊地就睡了。 吴远在擦干净的石桌上,摊开设计图纸,开始琢磨下午的动工计划。 老BJ这四合院,本身就是一种物质文化遗产。 珍贵就珍贵在其传统的木质砖瓦结构,所体现的古典神韵上来。 真要说,彻底推翻重建。 就算是外观上模仿得再像,那也会失了四合院的神韵,违背了黄老的改造初衷。 到时候说不定黄老得派人天涯海角地追杀他去。 所以木质砖瓦结构,这个首先不能大动。 毕竟木质结构,只要结构设计合理,本身也是具有防震功能的。 除非这结构出现了隐患,砖瓦遇到了损坏,那就局部推翻仿古重建,再换上新的砖瓦。 当然,如果一切都恢复原样,只从结构上加固,黄老肯定也不会满意。 现代风格的局部引入,能给生活上带来便利和改变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 这其中,家具风格的选择和替换,是能起到点作用的。 但黄老的古董家具那么多,其实留给吴远的置换空间并不大。 所以吴远必须在房屋的空间布局和动线静线设计上,下功夫,在不影响或者说加固房屋结构的基础上,做到布局的改变和动线静线的分离。 譬如房屋内部,该打通的墙体就打通,该移除的圆柱就移除,该遮掩的梁柱就遮住。 此外,水路、电路,甚至网路预留,都要趁机加入。 吴远琢磨完善图纸的同时,没蔽着孟师傅。 结果孟师傅跟着看了一会,直觉得头皮发麻,两眼发酸。 老板是高人,他已经看出来了,自不必说了。 他想不明白的,老板二十郎当岁的,是怎么做到如此精通面面观的? 难不成老板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 孟师傅想不明白,只能跟着感叹道:“老板,这四合院改造的技术含量,全体现在你这图纸上来了。” 吴远笑道:“其实不然。师傅们的施工质量,也是很关键的一环。” ‘是这个理不假。’孟师傅心吋道,‘可你设计图纸时,连施工细节和可行性都能想到,才是真的牛比。’ 不过嘴上孟师傅还是回应道:“放心吧,老板,施工质量这块,我会死死盯住的。” 阿牛好奇地凑过来看了一眼,还没看出头绪来,就直缩脖子,不看了。 只好奇地问:“老板,这家四合院的主人,不一般吧?” 结果不等吴远回应,就被孟师傅叱责道:“不该打听的,不要瞎打听。” 吴远赞同道:“这点,你师父说得对。” 第591章 翻修改造的奥义,神韵复现 黄老的四合院一开工,吴远的精力就几乎被全部牵扯过来了。 毕竟是头一个翻修的项目,而且又是黄老的心尖尖,吴远肯定是放手不得。 每天都亲力亲为,和孟师傅的施工队,同吃同干。 很快就和师傅们打成一片,个个都对这个老板感到服气,没话说。 转眼过了两天,7月8号。 晚上吴远打电话回去的时候,才知道之前在BJ买的奔驰,已经拖运到家了。 媳妇杨落雁,特地把车库收拾出来,把奔驰藏了进去。 听得吴远直失笑道:“这么说,车上挂的还是这边的临牌?好歹你也让招娣开去上个牌吧?” 杨落雁却道:“一去上牌,全县不都知道了?” 有道理!吴远微微一愣,随口道:“也罢,随你便吧。” 杨落雁却反而宽慰他道:“放心吧,不会雪藏它多久的啦。” 吴远笑得嘴角上扬:“这又有信心了?” “那当然,我在厂里就踏实多了,你就等着公关装和一步裙流行全国吧!” 对此,吴远也有同样的感受。 就像是现在,他为了黄老的四合院,几乎丢下了公司的管理工作。 但对四合院这块的翻修和改造,那是心里倍儿自信,每天都有新想法和新细节补充进去。 开工之前,还担心黄老会不满意的。 现在这种想法彻底没有了。 这就是亲力亲为所带来的自信。 “考虑过同行竞争了吗?” “厂里开会研究过,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前期依靠先机抢占市场,后期依靠成本稳固市场,争取不让同行摘太多的桃子。” “嗯,有这个心理准备就行。” 跟媳妇聊了一通,吴远就挂了电话,倒头就睡。 一早醒来,天刚蒙蒙亮,就起床洗漱,吃了早饭,直奔黄老的四合院。 抵达四合院的时候,孟师傅他们早就到了,正在卸着仿古的灰砖黑瓦。 这些都是陆金安搞来的建材,着实费了不小的功夫。 但黄老这边需要换,再费功夫也得弄。 吴远下了车,就见陆金安从里头迎出来,冲着他忙掏烟道:“吴老板,今儿也就是借着你的光,才得以进入黄老的四合院观摩观摩,学习学习。” 吴远接过烟,笑道:“陆老板你想看,随时来看。这又不是旧社会,有什么忌讳的?” 陆金安拨着了打火机,任由火苗烧着,拿眼神瞅他。 因为他怀疑吴远是故意的,揶揄他。 可惜吴远面色如常,看不出来。 但真说吴远不懂得这里头的‘忌讳’,打死陆金安都不信。 就这样,一根烟抽了半拉。 一辆火红色的轿跑轰鸣着开过来。 陆金安一见到这辆车,立马像是老鼠见了猫似的:“吴老板,拜拜了您嘞,回头见。” 上车之后,还嚷嚷着道:“改天我请你喝酒唱歌去。” 颜如卿从本田轿跑上下来,那高挑的身段,宛若平地里长出个惹火的美人来。 关键是她还带了副墨镜,浑然不知道自己这副墨镜带来多大的杀伤力。 只是这墨镜和皓腕上的紫檀木手串,有些不搭。 饶是如此,吴远依旧看得眼睛发直。 直到颜如卿香风飘近道:“他怎么又来了?” 吴远这才收回目光,心中暗忖,一定是紫檀木手串太养人了,养的自己都忍不住失神。 回头得想办法给媳妇也整一个好好养养。 至于材料,就从黄老这儿讨。 光明正大地讨。 毕竟他明人不做暗事。 嘴上却回应颜如卿道:“他是来送货的,不然这些砖瓦一般人还真寻摸不到。” 颜如卿从陆金安离去的巷子口收回目光,扬了扬挂在脖子上、深陷在事业线里的相机道:“今天进展怎么样了,我有点期待。” 吴远失笑道:“我的亲姐嘞,这才三天哪。” 颜如卿白了他一眼,似乎是对这吐槽不满意道:“我自己进去看,你还能拦我不成?” 吴远连忙追上道:“拦倒是不拦你,你把安全帽带上。” 颜如卿进门,看着挂墙上一溜的安全帽道:“我只带你的。” 吴远苦笑道:“其实都一样。” 谁的帽子都被臭汗熏透了,免不了的。 饶是如此,吴远还是把自己的帽子给了颜如卿,然后自己拿了一个访客的帽子带上。 进了四合院,颜如卿直奔正房和东厢。 虽然吴远嘴上说了没多大变化,但颜如卿还是发现了不少的改变。 因为她是带着发现美的眼睛来的。 她注意到经过三天的翻修,有些角落,柱基看起来没什么大变,但就是给人一种推陈出新的感觉来。 除了推陈出新之外,还有一种无序到有序的渐变。 颜如卿瞬间明白吴远当初所说的那种治愈的感觉了。 没错,把四合院中这一处处推陈出新的细节点,一处处无序到有序的渐变拍出来,连贯起来一看,就是令人很治愈。 治愈之余,更加期待。 期待着自己那套四合院翻修之后的怡人和神韵。 随后颜如卿举起相机咔咔一通猛拍。 吴远一直跟在身边,护着看着,然后就有些受不了。 一会撅着屁股,一会用胸脯当相机支架的,这特么谁能受得了? 更要命的是,施工队的师傅们可以选择不看,可吴远没得选择。 直到一通拍完,颜如卿边拨弄着相机边往外走道:“怪不得黄伯伯这么期待的翻修后的四合院,敢情是指着你把这座四合院尘封的神韵,重见天日地展现出来。” “到时候他就可以像个地主老财一样,躺在自家院子里,颐养天年,自得其乐。” 吴远咕哝着道:“你敢说黄老像地主老财?” 颜如卿反驳道:“他想做,还不让人说了?” 随即话锋一转问道:“火车皮的事儿搞定了没?” 吴远一拍脑袋:“这几天忙,我也忘了问了。” 颜如卿沉吟道:“你问问,应该是差不多了。因为我收到讯了,算是给我的交待。” 吴远当即道:“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没人跟我汇报,肯定是大功告成了。颜姐,改天请你吃饭。” 第592章 他不像演的,建议多查查 不管颜如卿吃不吃这饭,吴远这话都得说。 这是最起码的礼数。 礼多人不怪。 不

相关推荐: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镇妖博物馆   山有木兮【NP】   乡村透视仙医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我的傻白甜老婆   开局成了二姐夫   淫魔神(陨落神)   沉溺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