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挥鞭赶了下牛车,牛车哒哒声骤然加快。 将牛车赶入院中,潦草的拴住,给他扔了把干草,连东西也没管,魏行赶快抱着沈言回屋。 三月份的天,屋内还有些寒凉,在被剥干净后,沈言冷了一下,不过很快另一幅身躯附上来后,他就感觉不到一丝冷意。 屋外夜色浓稠,洁白的月光更增添了一丝凉意。屋内热火朝天,床上的两人都大汗淋漓。 卯时刚至,魏阳就爬起来,准备带东西去看大哥。 只是他很奇怪,怎么魏行和沈言还没有将要稍的东西拿过来。本来说好的是昨日晚上,他没等到,为了能够早起,他便早早睡了。 他只能在起床后去敲门,企料轻轻一敲,他们家大门就开了一条缝。 他推门走进去,借着月色看到了牛车上的一些东西。又到他们住的屋子喊了两声,魏行才披着衣服匆匆出来。 今日月亮很圆,因此他能看清魏行脖颈上的牙印,还有不同于一般皮肤的暗色。 魏阳也有媳妇儿,知道这是什么痕迹,他暧昧一笑:“行哥,是不是也想当爹了?” 魏行顺着他的视线,低头看到了那些痕迹,笑着揽了揽衣服道:“不急,顺其自然。“ 昨日两人一直忙到五更天,才结束战斗,刚睡了一会儿,魏行就迷迷糊糊听到魏阳的声音,才想起东西还没送过去,匆匆披了件衣服就出来了。 ”你来拿东西的吧,在牛车上,这是给舅舅的,这是给吴大山的,舅舅认识,他儿子小山跟着舅舅学木匠……” 魏行交代完后,两人将东西绑好,给牛驮着,魏阳告别家人,便牵着牛往曲江县南边走去。 从天黑漆漆的时候开始走,一直到太阳斜斜的悬挂在高空,魏阳看到了密密麻麻的人在挖河道。 魏阳拿着信物过去找人,只是这并不是他要找的地方。沿着人群往牵走,一直到申时,魏阳才找对地方。 中间饿了就吃些干粮,渴了就喝些水。 这处的官差看到信物,听到此段运河主事的名字后,打量了他一番道:“找我们主事做什么?” 魏阳拿出一点银子塞给这官差,笑着道:“我想找人呢,麻烦你了!” 官差颠了颠银子,笑着道:“好,你等着!” 那主事见了信物,很痛快就差人将三人带过来! “小阳,你怎么来了?” 魏平和李有看到魏阳都很惊讶,自从来到这里修建运河,可从来没有人的家人过来看望的。想想都知道,想找到他们的位置可不容易。 魏阳看着大哥,他衣服也不知道穿了几日,看着脏兮兮的,头发上还有一些尘土,整个人看起来比以前似乎瘦了些。 以前在家也是面朝黄土,但是大哥从没这么埋汰过。不止是他,其余两个也差不多。 “大哥,你受苦了!”魏阳眼眶红红的。 “小阳,没事,就是累了些,但是这里的官差也不会故意苛待打骂,和我们想的不同。” 这弟弟从小就跟在他屁股后,看他难受,魏平想抱抱他,但是身上的泥土让他停止了,只是伸手摸了摸他的头。 魏阳倒是不介意,直接上去抱住。抱了一会儿,稳定了情绪,才松开:“李叔,这位就是吴叔吧!” “对。”吴大山道。 他疑惑的看着李有,李有和他说了几人的关系。 “这是来也是多亏言哥,他打探到了你们的位置!这是给你们带的衣服和吃食,你们拿着。”魏阳将牛车上东西取下来,塞给他们。 “太好了,这里的饭味道可真不咋地!”三人道。 他们家里条件都算不错,因此平日饭食的味道不错,面对这里的饭菜,一时真有些适应不了。要不是每日干完活都饿的咕咕叫,他们可能真会挑嘴。 魏阳:“很难吃?” “对,有什么煮什么,根本就没味道可言!” …… “饭很难吃?” “要不给他们送些吃的?” 听了魏阳的转述,知道他们去修河道没有性命之危,这下是彻底放心了。就是饭难吃这点,他们一时不知道要怎么办。 要是送吃的,肯定得送些能放得住,味道还好的。 魏行:“可惜现在秦椒还没有长成,不然还能给他们送些秦椒酱,这东西配饭最好吃了。”他这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三婶想了想:“冬天做的酸菜倒是还有,不过这东西放得不久也不下饭,不怎么合适。倒是也可以做些黄豆酱,但是做好得一个多月,时间也太久了。” 黄豆酱大部分人家都会做,只是做起来麻烦,因此平时很少做,这时也没现成的。 沈言想着现在有什么食材:“要不我们做点菌菇酱?去年晒得菌菇还有,对了,现正是吃笋子的季节,还可以做酸笋,酸酸辣辣的,也下饭。这些做成都密封起来,可以放很久。” 沈言的提议,取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同。 三叔:“那我做竹筒,要什么样的?” 沈言:“用大柱子做的,可以弄个盖子盖起来。” 刘秀:“我还得去炸货铺子,不能帮忙了!” 沈言:“没事,三婶也不用忙,照顾好小菊,魏阳你这这几日去山上多拔点竹笋就行,我和哥可以腾开手,我们来做!” 商量好后,众人都马上开始行动。 “对了,还得去给舅母他们报个平安,让他们不用再担心舅舅了!”只顾着想法子,差点忘了这事。 “你带大家做酱,我明天去舅舅家!”魏行道。 魏阳去看魏平不是秘密,他回来后,村里有一家算一家,都跑到三婶家问情况。 了解了情况后,所有人都放下心来,安安心心过好日子,等着去修建运河的家人回来。 人传人,这个消息飞速传播,曲江县很快又活了起来,恢复了往日的活力。 菌菇酱和酸笋做起来都不难,只是往日没有人会做而已。在沈言的带领下,两家人忙碌了几日,很快就将菌菇酱和酸笋做了出来。 菌菇酱是用许多菌子做出来的,融合了各种菌子的味道,香喷喷的菌子融合着干秦椒的香辣,吃起来口感丰富,最是下饭。 酸笋酸辣脆爽,光是单独吃起来都很好吃,很对魏行这喜爱辣味人的口味。做出来后,他一个人都吃了许多,要不是沈言担心他上火阻止了他,他可能还会吃更多。 星哥儿和三婶他们也对着味道赞不绝口,直言可以拿去卖了。 就连没出月子的吴菊,闻到味道也是馋的不行,可惜这些东西她暂时还不能吃。 魏阳带上密封好的菌菇酱和酸笋,又一次去了曲江县南边。 他碰到的官差还是上次的那位,主事也是上次的主事,他送了他们一人一份菌菇酱和酸笋。两人打开问道味道,口水都差点流出来。 虽说他们负责看人,和那些劳力吃的不是一样的东西,但是这么多人的饭,厨子的手艺也就那样,味道也不比劳力吃的好多少。 这猛地闻到这么丰富的味道,可不是快馋死了。 官差倒是不在乎,用手拿了一个酸笋就吃起来,快好吃哭了。主事还在乎自己的面子,不想当着这么多人吃,拿着东西就急匆匆回自己住的帐篷。 魏平和李有本以为魏阳很久不会再过来了,这才几日,又被叫了出来。 他们看着面前的菌菇酱和酸笋,都高兴的不得了。本是随口一说,家人还给他们做了这东西过来。 其实那难吃的饭菜,他们这段时间都快吃习惯了,人的口味真的是很神奇。不过有好吃的,他们都很喜欢。 晚上下工,魏平在打完饭之后,从怀中拿出装着菌菇酱的竹筒,打开后就闻到了浓浓的菌菇香味,还有秦椒的辣味。 他刚挖了一筷子放到菜中,还没下口,就有几个人被香了一脸,闻着香味凑了过来:“你吃的什么?好香!” 这几人都是水沟村的,和魏平很熟,这段时间都在一起挖河道。 魏平看他们渴望的眼神,也不吝啬,给他们一人夹了一筷子:“家里送来的菌菇酱,你们尝尝。” “你家人可真牛,才几天又给你送东西了!”上次送衣服和吃食他们都羡慕,这次这些好吃的他们更羡慕。 可惜他们家人可不行,连他们在哪里可能都找不到。而且现在知道他们没啥危险后,肯定不会再可以打听,给他们送这些好吃的了。 第54章 无心 夫郎,修运河的人都回来啦!…… “哇,这菌菇酱真好吃!” 等尝了一口菌菇酱,他们便没工夫想东想西了,只专注吃饭,这段时间许多人都被这里的饭菜折磨的不行。 魏平听到后,更是被馋的不行,他还没吃到嘴里呢!他放下竹筒让他们自己夹,端起自己的饭就大口吃起来,这是这些天吃过最好吃的一段饭了。 有几个差役也闻道了味道,端着饭走过来:“你们吃的什么?给我们来一点!” 这些差役是负责监督他们这片人挖河道的,魏平赶忙将竹筒中剩下的菌菇酱递给他们:“这是家里人做的菌菇酱,这些你们拿去吃吧!” 一个竹筒本就放不了多少菌菇酱,监工一人分一点就将剩下的菌菇酱分完了。 吃着菌菇酱拌好的饭菜,每个人都忍不住说好吃,大口大口吃起来。监工的饭菜和这些劳工的差不了多少,也是很久没吃到好吃的了。 这些监工许多都不是曲江县的,见识过许多吃食,但是从没吃过用菌菇做的酱,还不知道有这个做法,一时都迷上了这个味道。 与魏平一样,李有身边也是一样的状况,他带的那一竹筒菌菇酱也是很快就被大家分完了。 而且吃完这顿还不够,那主事和差役吃过后,一个个都找到他们,说是要买菌菇酱,魏阳给他们送的都不够那些人分的。 半月之后,深夜。 魏阳和张菊半夜被自家孩子的哭闹声吵醒,张菊伸手一摸,孩子身下都被尿湿了,给孩子换完尿布哄睡之后,两人刚躺下,就听到外面传来了喊门声。 若隐若现的,别说,这大半夜的,还怪吓人! 魏阳竖着耳朵仔细一听:“媳妇儿,我听着这声音咋那么像大哥呢,我出去看看!” 张菊点点头:“我听着也像,说不定真是,你快去!” 魏阳披上一件衣服,起身打开房门,就和他爹面面相觑。原来是两个老人睡眠浅,也听到了外面的声音。 两人一起过去打开院门,果真看到魏平站在门外。 “哎哟,小平,你不是在修运河吗,咋突然回来啦?不是当了逃兵了吧?”三叔满脸惊讶。 “对啊,大哥,快回去,说说咋回事!”魏阳道。 魏平笑了笑:“我是那样的人吗!还不是你们做的菌菇酱和酸笋太好吃了,我们那的主事和差役吃了还想吃,把我和李叔的那些都买走了,这才几天他们就吃完了,让我回来通知你们再做些带过去!” 沈言和魏行第二日听说这个消息,脑子里除了惊喜还是惊喜,他没想到只是想改善一下家人的伙食,却间接促成了一门生意。 不过他们没见到魏平,他早早就走了。 魏阳对着他们道:“那我还是去拔竹笋,对了,我哥说让我们多做些,他们那里许多劳工也想吃呢!” 沈言这下更惊讶了:“啊?他们有钱买?” 虽然知道这次修建运河和他知道的历史不一样,不苛待劳力,但是沈言心中还是觉得不会像承诺的那样好好发银钱! 魏阳哈哈一笑:“有啊,他们还发钱呢!之前征人的时候说的都是真的,我去了两次,我哥都忘了跟我说,我也是昨天回来才知道这回事。” 看来这晋朝不止有钱,当权者也不错啊!沈言感叹。 能给这么多人发工钱,即使不多,也是相当庞大一笔数字,晋朝国库不充裕都做不到。而且要是当权者不好,也只会像历史中那样压榨劳工。 不过想想,沈言也有些能理解。都说士农工商,商是排在最末尾的,地位也是最低的。但是就他这段时间的观察来说,晋朝似乎并不严格遵守这些,至少做商人在这里并不受歧视。 他这段时间做生意,村里人可都是羡慕他挣钱呢! 对于这个认知,沈言高兴,这样生活才会更安稳。 就这样,他们又忙活着做菌菇酱和酸笋,几天之后,他们就将将做好的菌菇酱和酸笋都装上牛车。次日一早,沈言、魏行、魏阳三人一起赶车牛车前往曲江县南边。 这次路上熟悉,加上坐在牛车上,午时不到,三人都到了魏平和李有修建运河的地点。 一路上,沈言看到这些劳工分工合作,一切都井井有条。而且那些差役也不像历史上那样,动不动就抽人鞭子。 可能是每日都能领到银钱,这些参与修建的人即使累,脸上也并没有愁苦,也极少有偷懒的。即使偷懒,差役首先做的就是扣下今日的银钱。要是一再偷懒,才会采取特殊手段。 在一旁吃过干粮,由魏阳过去交涉。他来了两次,那监工已经认识他了,很快就过去叫人。 没一会儿,人流都往这边聚集,围着牛车,一个个买自己想要的菌菇酱或者酸笋。 这些东西都是单独包装好的,因此卖起来很方便,三人前面各排了一队,分别卖着。 只是吃午饭的工夫,这一片想买的人基本都买到了。 在劳工重新开工之后,他们也不再继续打扰,拉着剩下的菌菇酱和酸笋往回走。 “我们走慢些,等他们吃晚饭的时候,到另一个地方卖!”沈言笑着道。 来的时候经过好几处地方,人都不少,正好可以消化剩下的酸笋。接近晚饭时间,他们到了另一处修建的地方,停下牛车和那处的监工商议。 监工吃了他们送的菌菇酱和酸笋,连连称赞,很爽快的给他们叫人和宣传。 等这处的劳工下工后,他们的牛车边又围了许多人,不过剩下的东西不多,没一会儿就卖完了。剩下的人中还有许多没买到,围着他们一直问,问他们什么时候再来卖,下次一定要再来这里卖之类的。 晚上回去清点了银钱,沈言觉得这门生意真不错。 因觉得这些人辛苦,他们价格定的不高,只比成本高了一些,挣回一点人工费。但是积少成多,只是一点利润,也让他们赚了不少。 几人都还有其他的事情,一直做有些忙不过来。他们便在村里找了几个品行不错的,跟着他们一起制作和售卖。 这些东西做起来都不难,因此找的人很快就上手了。只是在卖东西上,他们有些不敢和官差打交道,因此刚开始,还得魏阳和魏行带着他们跑一遍。 熟悉过后,这些人分成了两拨,一拨往南,一拨往北,沿着运河修建的河道售卖。菌菇酱和酸笋味道好,加上他们的饭菜味道不好,因此不管到了哪里,这些东西都卖的很好。 他们做的东西也有所变化,从春天的菌菇酱、酸笋,到夏天、秋天的秦椒酱和一年四季都能卖的黄豆酱,这份生意一直做了两年,直到运河修成才停止。 而这些酱料,并没有随着运河修建完成停止售卖。早在最开始,沈言就将这些酱料放在了炸货铺子去卖。县里的人对这些酱料也很喜欢,一直卖的都很好。 这两年的时间,魏平和李有再也没有回来过。即使朝廷对劳工不错,但是运河的修建并非易事,他们一年基本都在挖河道、巩固河道。 * 两年后。 “夫郎,修运河的人都回来啦!”小翠刚跨进门看到自家夫郎在家,便高兴道。 她今日去买菜,看到县令涌入了许多人,他们的都风尘仆仆的,一问才知道运河修成了,他们都回来了。 “太好了,你快做饭,我吃过饭去看看舅舅!”沈言高兴道。 这两年,大家的变化都不小。魏行和沈言在县里买了一个二进的小院子,平日里就住在这里。他们在水沟村的房子也闲置这,隔断时间会回去打扫一下。 小翠是他一年前买的丫鬟,负责打扫和做饭。 小翠的手艺本就不错,这一年更是被沈言调教的越来越好,越来越符合他们的口味。 饭菜刚做好,外面就传来了马蹄声,紧接着就是魏行的声音:“言言,修运河的人都回来了,下午我们去看看舅舅吧!” “好!小翠,填两个菜!” 沈言笑着给魏行拉了拉凳子,让他坐下。 在县城买了房子后,两人也买了一匹马。魏行不会骑马,还是沈言教了好多天才教会的。 从水沟村到县里,骑马很快,只需要两炷香的时间。魏行每日早上骑马过去种菜,晚上骑马回来。 至于中午,一般不来回折腾,自己在水沟村做些了事。有时候,三叔三婶还会叫他过去吃饭。 经过这两年的时间,魏行种菜更加厉害。在冬天,他也想出了和蔬菜大棚类似的办法,搭建了暖房,让青菜在地里生长。 地里比起屋子,成本低了,菜也长的更好了。现在许多人家冬天都能奢侈一把,隔几天吃上一次青菜。 吃过饭,沈言和魏行两人骑着马去舅舅家。 两人骑了一匹马,沈言坐在魏行的怀中,任由他揽着自己的腰。 自从魏行学会骑马,他们两个便很少共乘一骑,因此沈言很享受这个时刻。 从县城去舅舅家,要比从水沟村走进的多,很快他们就到了舅舅家里。 比起两年前,舅舅黑了一些,瘦了一些,多田、多地和苗苗正围在他身边,神情都是高兴。 “舅舅!” “言哥儿,小行,快来,这两年还真是多亏了你们做的各种酱料,每次都能多吃一碗饭!”正是因着这酱料,许多人每次都能多吃一些,因此即使过了两年,他们都基本还是原来的样子。不过毕竟连着做了两年苦力,身体还是瘦了些。 见舅舅无事,两人便让他休息,骑着马离开了。 两年的时间,许多人变化都很大。 第55章 变化 将肚子都撑圆了 沈言和魏行两人在县城买了房子后,经常住在县城,每日往来县城的便只剩星哥儿和刘秀。星哥儿为了方便,也用自己的存的小金库在县城买了一套小房子,和沈言家挨的很近,不过比他们的小些。 买过后,星哥儿便邀请刘秀和自己一起住。刘秀本想拒绝,住小叔子的房子算怎么回事! 但是星哥儿一个人住,他们一家人也担心,一番思量过后,刘秀便给星哥儿填了一些钱,全当是以后给星哥儿的嫁妆。而且这些银子,都是跟着沈言和星哥儿一起挣的,她也不心疼。 星哥儿不收,他就不答应一起住,星哥儿只能无奈收了这些银子。 自从不为魏平担忧后,三婶便开始为星哥儿的婚事头疼了。 眼看着星哥儿快到十八,马上也就有了发情期,三婶一直将此事放在心上。在星哥儿搬到县城后,三婶更发愁了。 星哥儿长的不赖,又会赚钱,其实十里八乡来提亲的一大把。但是有些是为了钱财,三婶直接决绝了,有些条件还不错的,但是一问,星哥儿看不上,还说他的婚事不用他操心。 三婶也是知道,自家哥儿最近是很听言哥儿的话,没办法,便托沈言在县里打听打听,或者问问星哥儿有没有中意的人。 沈言摸摸鼻头,默默将锅背起。其实星哥儿这婚姻态度,还真和他分不开关系。虽然星哥儿一直和他在一起,他潜意识的一些言语,难免影响了他。 沈言便将此事放在心上,首先要确认的就是,星哥儿到底有没有心上人。 要沈言来说,应该是没有的。但是他没想到,真正问了,星哥儿却双颊通红,支支吾吾,说他有心上人! 这可惊到了沈言,他经常和星哥儿呆在一起,怎么不知道什么时候冒出了这心上人! 沈言想问清楚,但是星哥儿一直左右其词,不肯说明。 在这之后,没过几天,三婶就高兴的说有媒人去家里说亲了,问他知不知道这人人品怎么样。沈言一问,竟是那香料铺子梁老板的儿子梁立。 在最初他们摆摊的时候,梁老板和梁立就对他们很友好,从那之后,他们的香料全部都是从他家买的,两人一直合作的很友好。 梁老板对他的夫郎一心一意,在这样的家庭下长大的梁立,耳濡目染,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而且沈言也和他打过交道,人确实不错。 在得到沈言的肯定后,三婶立马就答应了这门亲事,欢欢喜喜的给两人定亲。 看着高兴的三婶,沈言开始觉得,他是不是有点太迟钝了!不应该啊,平时别人有些小心思他是能看出来的,肯定是星哥儿瞒的太紧了。 沈言仔细想,确实有些蛛丝马迹,好像从很久之前,但凡遇上要去买香料,星哥儿都很积极。以前他还没觉得什么,现在一想都是线索。只是这段故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沈言有些好奇。 在定亲后,沈言找星哥儿谈心,才打听到了缘分的开端。 原来那年夏收,沈言在家和魏行一起收麦子,星哥儿一个人去县里卖炸货。 刚开始,人多的时候有些忙不过啦,梁立来买鸡排的时候正好撞上,便留下帮星哥儿收钱,直到人少之后,他才离开。 从那之后,有好几日,梁立都在人多的时候帮忙。从那之后,星哥儿便朦朦胧胧的对梁立产生了特别的感情。 只是这份感情很淡,星哥儿也是迷迷糊糊,不知道这是爱情。 只是不自觉的,他总想着去买香料的时候看见那个男子。见多了之后,就慢慢明白了自己的感情。 而梁立在与星哥儿多次接触之后,也喜欢上了这个哥儿。 两人都是懵懵懂懂,即使过了将近一年,彼此都没有戳破。在知道爹娘想给他说亲之后,星哥儿鼓起勇气,找梁立确认心意。 梁立也很喜欢星哥儿,听到他家人要给他说亲,立马就让父母差人去说媒。 其实不是他不主动,只是两人都未戳破心意,他不敢确认星哥儿的心意,一直不敢让家人去说媒。 梁老板和星哥儿接触的也很多,和沈言不同,他有些意识到两人的心意,只等着看儿子什么时候和他坦白呢! 因此,梁立一说让他去说亲,他就欢欢喜喜的找媒人去了。 在一年前,梁立和星哥儿便成婚了。成婚以来,两人一直和和睦睦,恩爱有加。 三婶完成了心头的大事,便一心照顾自家的孙子孙女,放手让刘秀和张菊跟着沈言做生意。魏阳和张菊的女儿也两岁了,从孩子一岁半之后,就一直是三婶带着。 梁立和星哥儿成婚后不久,朝廷就派人送来了给李县令的赏赐。当今皇上了解了他报上去的记账方式后,觉得这种记账方式非常好用,便准备在晋朝大力推广。 并且与赏赐一同到达的,还有皇帝的圣旨。皇上令李江协助朝廷特派官员,一同负责记账方式的推广。 沈言之所以知道,是因为在李县令接了赏赐之后很高兴,给他送了很多东西。沈言也没有客气,很爽快接受了这些东西。 没过多久,全晋朝各郡都派了代表到曲江县学习,这些郡城派来的人不等,少则三五人,多则八九人,全都到曲江县学习。 县衙的账房负责教授这些前来学习的账房,但是他们在教导的过程中,那些学习的人问的一些问题他们解答不了。 没办法,李江最后还是找到了沈言,请他帮忙一起教导这些人员。 沈言本想在县城开酒楼,但是因为此时,便也搁置下去。这些人多,因此经过半年的时间,才全部都学会离开。 他们回到自己所在的郡城,还得教导自己下辖的县城,并且在后期逐渐推广到各个商户。 曲江县各商户本来因为修运河而减少的收入,在这些人到来后,又上涨了许多。 这些账房比起大部分人,算是相对有钱的阶层。他们在学习之余,经常会探索曲江县的美食、美酒,还有各种声乐场所。 现在这个时候,各地的美食都有特色,从外地来的人,在到达之后总会对没见过的美食风俗感兴趣。 特别是沈言开的三家店铺,吃的好吃,服务好,更是吸引了许多人。 炸鸡、可乐、面包,不管在哪个时代,总是很受欢迎。 在这些人离开后,李江又和汝南郡郡守一起,协助在汝南郡推广新型记账方式,用了半年时间将汝南郡各县衙推广完,沈言才抽开身。 * “言哥,你不是要看房子修建的怎么样了吗!走,走,走,做我的马车过去!”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沈言听到这声音,脸上就露出了笑容,星哥儿这些年做生意后,性子是越来越风风火火了。 星哥儿跨进门后才看到沈言正在吃早餐,便没有继续催人。 沈言笑着招呼他坐下:“今天小翠做的豆腐丸子汤,还有千层饼,再吃点?” “我吃过了,饼就算了,我喝一点汤。”闻着香味,星哥儿还是忍不住肚里的馋虫。要是他多来几次,说不定早晚要变圆。 也不知道言哥哪里来的花样,天天换着吃,他吃过几次,每次都很好吃。而且小翠也是,被言哥教的越来越好了。 “言哥,要不让我家的厨子来跟着小翠学一手?”星哥儿道,他最近也没工夫做饭。而自家厨子,手艺虽不错,但没被言哥教成的小翠花样多。 “行啊,你想吃什么就让小翠教他!”沈言爽快道。 说是不吃千层饼,但是星哥儿最后还是没忍住,吃了一小块,将肚子都撑圆了。 吃过后,忍不住站起身消消食,星哥儿本想问言哥怎么这么晚,但是低头看到他衣服下的痕迹,就咽下了准备出口的话语。 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看到言哥嘴唇红,说是被辣的就能被骗过的那个单纯哥儿了。他也结婚了,对这些痕迹再熟悉不过。 沈言看到行个人盯着他的脖子看,就知道肯定是昨夜魏行留下的痕迹,抬手拢了拢衣服。 这半年,他经常到郡城帮忙推广记账方式,和魏行聚少离多,每次回来,魏行都恨不得剥了他。 这些时日,即使确定他不会去了,但是魏行却似乎要将以前的都不回来,每天都凶得很。去舅舅家那日,就是被折腾狠了,到店里转了一圈,就早早回了家。 吃过饭,两人坐着马车一起出城,往东南方向几里地,就是他们的目的地。 下了马车,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大片在修建的房屋,有些是他的,有些不是。 自从说要在此处修建渡口,沈言就生了在渡口周围建客栈的心思,半年前,他们买下了此处的地,从这处往前就是曲江县运河的渡口。 沈言前些时日虽说正在忙着和县令一起推广记账方式,但是他们一直在运河周围卖各种酱料,因此很容易就知道运河的修建进度。 两个月
相关推荐:
有只按摩师
恶毒雌性野又茶,每天都在修罗场
将军男后(修改版)
医武兵王混乡村
试婚
蛇行天下(H)
高武:我的技能自动修炼
朝朝暮暮
人在斗破,但全员NPC
进击的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