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 秦羽道:“你还小,你不懂。” 萧南感觉到了一阵莫名其妙,不过也没多问,而是道:“对了姐夫,父皇让你来了宫中去找他呢,说是有大事要跟你商议。” 秦羽点点头,“那就下午吧,一会儿我得找人好好按按。” 浴池内泡完之后,秦羽和萧南就去了桑拿房。 不多时。 偏殿内。 礼乐奏响。 一众舞姬脸上洋溢着笑容,玉足轻踏于地毯之上,翩翩起舞。 秦羽趴在卧榻上,昏昏欲睡。 “嘿嘿嘿......” 萧南精神头十足,趴在卧榻上,欣赏舞蹈,心情十分愉悦。 不用上早朝,不用处理政务,这于萧南而言,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他爱死了这样的生活。 一直到用过午膳后。 秦羽和萧南才向汇德殿而去。 魏皇有请,这个面子秦羽怎么也得给。 ....... 汇德殿。 前殿。 一张巨大的桌案旁,魏皇端坐上位,三省六部重要官吏分坐两侧。 秦羽和萧南两人坐在魏皇左右的下位。 虽然徽州灾情已经过去了。 但这件事还不算完,尤其是因为灾情所牵扯出来的一系列贪污腐败官吏,给朝廷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魏皇也因为此事雷霆大怒于朝堂之内。 “诸位爱卿,今日朕将你们召集至此,你们应该清楚是因为什么。” 魏皇手中拿着几份折子,扫视一众肱骨,缓缓开口,“徽州灾情,将我大魏改革两年以来的吏治肃清工作,不说打回原形,也拖了个七七八八,不幸中的万幸是,这趟赈灾是太子和驸马去的,将损失降到了最低,还揭露了地方官吏的吏治腐败。” 听着魏皇的话。 一众肱骨皆是低头不语。 这件事他们还真是没法插嘴。 这是大魏改革以来,发生过最为恶劣的事件了。 魏皇继续道:“太多的话,朕不想再说,咱们今日就提出来一个解决办法,今后如何防止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今日我们必须要想出来一个解决办法!” 第676章 真不愧为举世无双的驸马爷呀 一众肱骨低头沉默。 萧南却是将胸膛给挺了起来,脸上满是傲气。 多少年了。 这一刻他已经等多少年了。 这么多年来,如此隆重又肃穆的会议上。 萧南要么没有资格发言,要么干脆就是那个受批斗的人。 但今日不同。 这殿内,自魏皇而下的所有人包括魏皇,都是受批斗者。 只有他大魏太子萧南和驸马秦羽,是这件事中唯一的功臣。 萧南等这一刻,已经等的太久,现如今他再也不是那个令人头疼的大魏太子。 他在秦羽的带领下,已经成为了大魏顶梁柱。 秦羽静静听着,喝着热茶,没有言语。 这件事,三省六部其他部门倒还好。 但御史台和吏部,绝对是首当其冲。 现如今的官吏考核,基本上就是对“德”和“行”两方面的考核,“德”考核的就是“四善”,分为别德、慎、公、勤,也就是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 “行”考验的就是官吏的能力,勤政、政绩等方面,根据不同职位,有着不同的考核标准,为“二十七最”,分别为献可替否,拾遗补阙,为近侍之最。铨衡人物,擢尽才良,为选司之最,等等...... 其实这些考核标准还好。 但最主要的就是监督,对地方各级官吏的权力进行监督,这才是最主要的。 毕竟应对考核的方式,实在是太多了。 见一众肱骨沉默不语。 魏皇看向周纯,问道:“周爱卿,你是吏部尚书,你先说。” 周纯面色低沉,站起身来,揖礼道:“是陛下,这些时日微臣和吏部对于徽州灾情,所牵扯出来的一系列贪污腐败的官吏,做了深刻检讨,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到底还是考核的时间跨度太长,考核过程不够严谨。” “因为原本我们的考核都是由地方刺史和太守,主持评定,然后提交吏部的,虽然吏部也有参与,但参与度不够高,微臣建议,今后地方官吏考核,从县令一级别开始,吏部官吏就要参与其中。” “不过这样做也有弊端,因为大魏十三州,一百多个郡,一千多个县,若是这样考核的话,吏部的人手实在不够,而且耽误时间过长。” 听闻此话,众人全都陷入了沉默。 因为周纯说的有道理,其实有些东西,大家都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但改起来并不那般容易。 尤其是这个交通不发达的时代。 别说一个州到另一个州,就是一个县到另一个县的距离,也是非常远的。 关键是吏部官吏对于地方的情况也不很了解。 魏皇皱着眉头,点点头,看向于华清,“于爱卿,对于此事,你御史台有没有什么想法?” 于华清站起身来,揖礼道:“微臣以为,首先要加强地方御史台内部的廉洁,还要派遣地方御史台巡查官吏,不定期巡查,避免御史台的内部腐败,其次便是御史台对地方官吏的监督。御史台和吏部要加强合作与沟通,共同维护地方官吏的吏治清明。” 魏皇听着,点点头,“你这个巡查官吏提的非常好,原本我们将希望全都寄托到了地方御史台,但地方御史台腐败掉,我们全都傻了眼,这跟我们跟地方失去了联系,有什么区别。” “朕认为对地方官吏权力的监督,是要大于对地方官吏考核的,他只要不贪污腐败,考核这一关就能过,他贪污腐败,你御史台都没给他揪出来,你考核能考核的出来?” 这几日,魏皇因为这件事非常发愁。 他将秦羽和萧南,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都当成了大魏未来的希望。 最关键的是,秦羽和萧南这么多年的努力,让魏皇看到了大魏强盛的希望。 还有就是。 朝廷在百姓心目中建立公信力,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 但若是毁了这公信力,是非常容易的。 所以魏皇不想因为自己的领导,而拖秦羽和萧南的后腿。 顿了顿。 魏皇看向秦羽,问道:“女婿,这件事你是亲身经历者,你有没有什么要说的。” 听闻此话。 殿内一众肱骨齐刷刷的将头抬了起来,全都落在了秦羽身上。 对于驸马爷的意见,大家伙都想听听。 张子安同样一脸期盼的望着秦羽。 现如今的秦羽,早已大大超过了他的预期,已经到了他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步。 秦羽一滞,将手中杯盏放到了桌案上,搞的他还有点紧张了。 萧南笑呵呵道:“姐夫,现在该你发挥了。” 秦羽点点头,随后沉吟道:“方才于大人的话不错,虽然我们在地方设有御史台,但还是要设立巡查组,对地方御史台进行监督和审查。” “再有就是,我们需要加强锦衣卫的建设,增加地方锦衣卫的人数,对各地情况进行监督,锦衣卫没有任何权利,他们只有上报情况的权力。” “整件事其实说起来非常简单,就是两个字“接地气”,不管是御史台的官吏,还是吏部官吏,还是巡查组的官吏,全都需要走访民情,因为你在百姓们嘴中不一定能获得证据,但你一定能了解风向,有了风向,我们就有了审查的方向。” “御史台、锦衣卫、吏部和巡查组,四方相互配合又不相互冲突与干涉,如此一来一定可以将地方吏治维护好,剩下的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慢慢改革了。” 其实这件事儿,确实没什么好说的。 因为不管怎么改革,怎么监督,贪官污吏也不可能杜绝。 魏皇听着,沉吟道:“如今也只能这样了。” 顿了顿。 秦羽继续道:“对了,将大魏官吏们的俸禄给涨一涨吧。” 此话落地。 一众肱骨看向秦羽,皆是一震,眼眶瞬间湿润了起来。 真不愧为驸马爷呀! 真不愧为举世无双的驸马爷呀! 连这种事,都能入了驸马爷的法眼,可想而知驸马爷的观察能力有多强。 三省六部,都不知道被底下官吏反应多少次了。 但他们一众肱骨,哪有人敢提? 第677章 好女婿,你具体说说 听着秦羽的话。 魏皇明显一愣,还有些没反应过来,“什......什么?涨俸禄?我们大魏官吏的俸禄难道还不够高吗?” 听闻此话。 殿中一众肱骨大臣,皆是向魏皇投去了鄙夷的目光。 不要脸。 真是太不要脸了! 一个大魏皇帝,跟张氏商行合伙做买卖,赚的盆满钵满,不管大魏官吏的死活,竟然还说俸禄够高了! 他们真是想站起来指着魏皇,然后破口大骂。 萧南站起来,沉声道:“父皇,我大魏改革这么多年了,百姓们手中有余粮了,商人们赚到钱了,三军将士们涨了军饷,寒门庶民子弟可以走上仕途了。” “但唯独咱们大魏官吏的待遇和俸禄,这么多年来还没有涨过,虽然咱们提倡的是勤政廉洁,但咱们也不能让官吏们吃糠咽菜吧?如果心理落差太大,那同样是滋生贪腐的原因。” “您总归不愿意看着咱们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官吏们,全都走上歧途吧?如果将他们的福利和待遇以及俸禄提高了,这对于他们也是一种认可,一种鼓励,一种降低官吏贪污腐败的手段。” 话音刚落。 一众肱骨,皆是眼眸湿润,一脸感动的看着萧南,深深揖礼,“太子爷圣明!驸马爷圣明!” 今日他们心中的感动已是溢于言表。 这样的驸马和太子,他们还说什么了? 他们是真真正正的大魏柱石,大魏发展的动力源泉。 见一众肱骨如此激动。 魏皇感觉到了一阵无语,吐槽道:“至于有这么大的反应吗?” 不过他仔细想来,感觉萧南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 隆盛六年了,大魏经过各项改革,日新月异,发展的飞快,但官吏的俸禄和待遇,还真是从来没有提高过。 “好吧。” 魏皇点点头,沉吟道:“大魏官吏作为大魏各个领域的管理者,朕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利益,这确实是朕的失职,这么多年来,在诸位爱卿,三省六部和各级官吏的努力下,咱们大魏确实有了长足发展。” 说着,他端起茶喝了一口,转头看向秦羽,问道:“女婿,那你看这俸禄涨多少合适呢?” 秦羽淡淡道:“就目前的俸禄水平而言,翻倍就可以了。” 此话落地。 “咳,咳,咳......” 魏皇剧烈咳嗽,将口中的茶水都喷了出来,“什么?翻倍!?你真当朕的钱是大风刮来的?不行!绝对不行!” 一众肱骨却是深深揖礼,十分感动,“驸马爷圣明!太子爷圣明!” 秦文耀本来想插一句嘴,但想想还是算了。 虽然翻一倍有些多了,但秦王府因为张氏商行和秦羽,如今算是富得流油。 他若是提意见,那真就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了。 而且大魏官吏的俸禄确实不高,比周边各国都低了不少。 官吏们有意见也是正常的,包括户部官吏们,也时常会抱怨俸禄低。 现如今大魏百姓们都富裕了。 可一个县令的俸禄,一年连钱再粮食,也不过才三十来罐钱而已。 秦羽淡然一笑,“那陛下认为涨多少合适?” 魏皇瞪了秦羽一眼。 因为秦羽开的这个头实在是太高了。 他若是降低太多了,那就是他这个当皇帝的小气了。 况且这几年大魏朝廷确实还算富裕。 魏皇想着,沉吟道:“那就涨一半吧,五成,这已经非常高了,大大超出了朕的预期。” 五成? 一众肱骨点头,倒是也能接受。 毕竟魏皇的抠门程度在那摆着呢,他能拿出来五成的俸禄,那就已经不容易了。 “谢陛下圣恩!” 一众肱骨深深揖礼,心下大喜。 他们真没想到,今天还能遇见这么好的事。 还真是多谢驸马爷和太子爷了。 魏皇极为不情愿,冷哼道:“你们两人参加一次议事不要紧,可是让朕没少搭钱。” 说着,他看向周纯和于华清,“你们两人将针对大魏地方官吏的考核和监督,结合今天大家的意见,拿个具体措施出来,尽快落实。” “今后若是再发生性质这么恶劣的案件,朕唯你们是问!” 周纯和于华清忙揖礼道:“微臣领命。” 魏皇点点头,扫视其他人,“你们还有什么事情要提的吗?” 秦文耀看向魏皇,道:“陛下,关于徽州后续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户部拟了一下,除了大批量的粮食和钱款外,那里的人手也不够,灾民实在太多,徽州村镇和田亩毁坏的太严重了。” “所以后续的拨款和人手调拨,还需要规划一下。” 听闻此话。 魏皇感觉一个头两个大,这刚涨完俸禄,又要花钱了。 他感觉秦文耀就是故意等秦羽提完了才说的。 “这可怎么办?” 魏皇眉头紧皱,“良田被毁,道路被毁,村镇被毁,徽州的损失可大了,关键是百姓们的安顿和后续粮食,这钱可是需要海了。” 一众肱骨议论纷纷。 “没错,这次徽州受重灾的村镇可是不少,没有两三年的时间,都别想恢复过来。” “但也没办法,刺史都没了,就算他在又有什么意义?这百姓还是需要朝廷去救啊。” “没办法,让军队过去帮忙,然后再拨款吧。” ........ 这件事其实还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无非就是需要钱,大量的钱。 秦羽想了想,沉吟道:“咱们可以,以工代赈。” 此话落地。 魏皇和一众肱骨,皆是一愣。 以工代赈? 这个词真是新鲜,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 不过从秦羽嘴里说出来的东西,大家伙的还是非常想要深入了解的。 魏皇眼眸泛出亮光,问道:“好女婿,你具体说说,这以工代赈是什么意思?朕感觉这一定是一个好办法。” 魏皇也太开心了。 每次到了这种危难的时候,驸马爷肯定能第一个站起来。 真是不愧为他萧正寒的女婿,就是靠谱。 萧南听着也是一愣,他也从来没听秦羽提过以工代赈。 第678章 今日可是有热闹看了 见众人非常疑惑。 秦羽扫视众人,缓缓道:“以工代赈就是指朝廷兴建一些基础工程,受赈济的百姓们可以通过参与建设来获酬劳,以此来取代直接救济,无论是乡村重建、官道修补、农田水利、河流治理等等。” “我们与其将钱直接给百姓,那还不如给灾民们提供粮食,然后再花钱将他们雇佣,让他们成为重建徽州的主力,这样不仅减少了开支,还将百姓们的积极性给调动了起来,同时还有助于徽州的稳定,还能让百姓们获得酬劳。” “至于一些伤残病百姓,再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毕竟“饱暖生闲事,庸人自扰之”,让百姓们动起来,用自己的劳动赚钱,重建家园,而且这田也不是一时半会能种上的,总得让百姓们有一份收入。” 此话落地。 魏皇和一众肱骨,皆是露出了敬佩的目光。 他们没想到,秦羽竟能想出来这么好的主意来。 “这个举措好,这个举措好,以工代赈真是绝了,百姓们房屋修好了,但田不能种还是需要朝廷救济,这样浪费钱又浪费劳动,若是让百姓们先去修官道和水利设施等,再给他们酬劳就不样了,百姓们有钱了,工程也干了。” “啧啧啧......真不愧是驸马爷,这个想法真是太妙了,将“赈济”和“建设”完美的结合到了一起,统筹兼顾,解决了不少的矛盾。” “你说咱们怎么就想不到这么好的办法呢?“以工代赈”真是妙极,既不浪费劳动力,又不浪费钱财,还将徽州给重建了,简直是一举两得。” “徽州百姓们这次算是有福了,若是以往,百姓干活还能有工钱拿?” ....... 一众肱骨,皆是对秦羽的以工代赈,赞叹的不得了。 魏皇亦是瞪大眼眸,称赞连连,“好!真是太好了!你们听听,这就是咱女婿想出来的好主意!” 说着,他看向秦文耀,“文耀,这件事能不能解决了?” 秦文耀一滞,点点头,“应该可以吧,微臣回去统筹一下。” 魏皇应声道:“好,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诸位爱卿还有其他事情吗?” 一众肱骨面面相觑,随后纷纷摇头。 魏皇大手一挥,“那今日就到这里,大家伙都散了。” 随后众人散去。 秦羽和萧南也出了汇德殿。 今日沈冰岚其实是来了东宫的,后来被萧柔拉去逛街,便走了。 萧南看向秦羽,问道:“姐夫,天色尚早,咱们去哪里玩一圈?” 秦羽眉梢一挑,“有日子没去教坊司了,咱们去教坊司听听曲?” 萧南大手一挥,“走着,我请客。” ...... 金陵城。 教坊司。 这里是目前金陵城最大的销金窟。 尤其是驸马爷经常光顾,所以这里已经成为了文人骚客向往的圣地。 不过现如今教坊司里面的姑娘可不是随便点的。 时常为驸马爷歌舞的美人们,现在都是御用的。 别说什么文人骚客,就是皇权贵胄和王孙贵族,那都请不动,也没人敢请。 秦羽和萧南两人身着锦衣,从门外走了进来。 今日的教坊司里热闹非凡。 大厅里面的人已经人满为患,木台之下已经围满了人。 不过今日上面不是跳舞的姑娘,而是手持折扇的文人。 “呦呵~” 老鸨孙二娘看着秦羽和萧南,急忙迎了上来,“秦公子,萧公子,你们可是有段时间没了,凝儿那些姑娘们,可是想死你们了。” 萧南问道:“今日教坊司怎么如此热闹。” 孙二娘忙道:“萧公子你有所不知,今日有个文擂,所以人多了点。” “文擂?” 秦羽一愣,问道:“什么文擂,都是什么人呀?” 孙二娘道:“听说是清风书院和国子监之间的文擂。” 国子监自然不必多说,那是大魏的最高学府,里面的人都属官二代,不是有钱就就可进的,那都是王孙贵族。 清风书院是这两年,在金陵城内兴起的一个最大的民间学府,自从大魏开科举以来,民间学院这两年就已经兴旺了起来。 以前都是察举制,九品中正制,都是官吏之间互相举荐。 国子监这些学子们,不管你学的怎么样,那基本上都是板上钉钉的官了,只要各官吏之间相互推举一下就行了。 那是真真正正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但现在可不是这么回事了,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只要你想走仕途,那你必须参加科举,没有考中你就是尚书的儿子,那也不能当官。 所以现如今,寒门和庶民子弟就是国子监这些学子们,最大的竞争对手了。 尤其是清风书院,去年状元、榜眼和探花,国子监只中了一个榜眼,状元和探花都被清风书院。 清风学院的夫子们,全都是不愿意入朝为官的大儒们。 现如今已经成为了国子监最大的威胁。 清风学院和国子监的夫子,都是当世大儒。 寒门庶民子弟有一股拼劲儿。 皇权贵胄子弟则是有最好的教育资源。 所以这两年来,清风书院和国子监之间,也是火药味十足。 今日更是打起了文擂。 不过张氏商行乃是清风书院最大的赞助商。 虽然清风书院的名气不小,但都是一些穷夫子和穷学生。 秦羽点点头,直奔二楼而去,“清风书院和国子监,真是有意思,今晚我们有好戏看了。” 随后,孙二娘带着秦羽和萧南上了海棠阁。 刚一进门。 凝儿就带着一众姑娘迎了上来,“驸马爷您可是好久都没来看奴家了。” 另一边的姑娘们簇拥着萧南,“太子爷,您真是想死奴家了。” 在一众姑娘们热情的簇拥下。 秦羽和萧南挨着靠窗的位子坐了下来。 将窗户打开。 正好可以看见大厅内的木台子。 此时,国子监和清风书院的学子们,正在激烈的角逐着。 秦羽一边喝着酒,一边欣赏着歌舞,一边看着热闹。 这才是驸马爷应该过的日子。 第679章 吃瓜吃到自己身上 萧南显然对清风书院和国子监学子们的文擂,没什么兴趣。 他给了教坊司的姑娘,足够的尊重,眼睛就没有从姑娘们的身上离开过。 秦羽则是比较喜欢看热闹。 此时,大厅内的火药味,越来越浓烈了。 秦羽有一种预感,今日这文擂可不是这容易就能结束的。 大厅。 清风书院大师兄吕志远伫立于木台之上。 他已经成功守擂将近半个时辰的时间了,一首《清平乐·别离》出来后,压的国子监一众学子们,抬不起头来。 “嘿嘿......今日文擂,看来又是我们清风书院赢了, 若是这一次再赢,我们可就连赢三次了,今后看他们国子监还有什么脸面在我们面前嚣张。” “说的没错,还真拿我们清风书院当成软柿子了?明年状元还得是我们清风书院的,国子监不过都是些有背景的纨绔罢了。” “真不愧是明年科技状元的热门人选,吕志远大师兄真是才华出众,这一首《清平乐·别离》,竟是有几分驸马爷的神韵。” ....... 清风书院大师兄吕志远拔得头筹。 清风书院的学子们,皆是高兴的不得了。 他们平日里就跟国子监的学子们不对付,今日占了优势,自然不会放过他们。 反观国子监的学子们,则是愁容满面。 “这个吕志远是真的烦人,不好好读书,来教坊司凑什么热闹?” “难道今日我们国子监又要栽到这了?” “被清风书院的穷酸书生们嘲笑,我是真的不甘心啊。” ........ 国子监的学子们,皆是握紧了拳头,十分难受。 吕志远扫视台下,拱手道:“国子监诸位仁兄,你们若是再无人登擂,文擂到此就结束算了。” “吕志远,你不要如此嚣张!” 一名身着锦衣的学子,纵身一跃跳上了擂台,指向吕志远,沉声道:“我陶明山就不服你。” 陶明山,国子监学子,当今中书令陶兴的孙子,在国子监的学子中,他算非常有才华的了。 见陶明山登擂。 国子监的一众学子们又充满了信心。 吕志远微微拱手,“陶兄,请赐教。” 陶明山冷哼,眉头深锁,咬了咬牙,随即道:“《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首词落地。 “呼.......” 陶明山深呼一口气,心跳的厉害,紧握的手中满是汗水。 此时,整个教坊司的大厅,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落到了陶明山的身上,满是震惊。 吕志远不可思议的望着陶明山,瞠目结舌,惊叹万分。 这....... 这也太绝了。 陶明山竟然能做出如此佳作来,简直令人惊叹。 “哈哈哈.......这次看你们清风书院的人,还能拿什么嚣张,你们还真欺负我国子监无人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只此一句,你们清风书院的人,这辈子都不可能作出来。” “痛快!真是太痛快了!什么《清平乐·离别》,跟我陶兄的这《天净沙·秋思》比起来,真是差的太远了,这次你们总归服气了吧?前两次都是我们国子监让着你们,你们别不自知了。” “陶明山,今后你就是我大哥,我就是你小弟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真是绝了,今后在悲秋这方面,你算是无敌了。” “这......这陶明山现在都有这么大的诗才了吗?这......这也太绝了。” ........ 国子监的学子们,纷纷欢呼喝彩。 他们今日真是被陶明山给惊艳到了,他们实在没想到他一开口竟是这等千古绝唱。 这一次,清风学院的学子们,全都成了霜打的茄子.......蔫了。 他们方才还嘲讽国子监,这会哑口无言。 “怎么会这样?我知道陶明山此人有才,但......但他也不可能作出来这样的诗词吧?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完了.......这次我们清风书院想要取得三连胜是不大可能了,陶明山这一首《天净沙·秋思》别说我们,就是当世大儒作的诗词,也没有几首可以与之比肩吧?” “唉......看着国子监这些人嚣张的嘴脸真是令人难受。” ........ 清风书院被压了一头,学子们非常难过。 与此同时。 楼上趴着窗户看热闹的秦羽懵逼了。 他本来只是想吃个瓜,没想到竟是吃到了自己的身上。 这...... 这陶明山也太扯了。 秦羽真是哭笑不得,“这兔崽子,这是本公子在开阳城作的诗,他倒是拿来用了。” 这首《天净沙·秋思》,乃是当时秦羽参加开阳城文擂时作的。 开阳城距离此等甚远,虽然当时这首词令人非常惊艳,但是后来斩杀丁宁的事情更大,所以很多人就将这词给忘了。 秦羽自己都将这件事给抛到了脑后。 没想到竟是被陶明山听说了,给捡漏了。 估计他也是想打个时间差,打算为国子监争口气。 但这方法实在不可取。 秦羽估计自己若是下去揭穿陶明山,他非要社死在当场不可。 但他若是不揭穿陶明山吧,对于清风书院和吕志远并不公平。 要不然暗中找个人提醒一下陶明山? 秦羽正想着如何解决。 木台上的吕志远拱手道:“陶兄,你这首《天净沙·秋思》令在下甘拜下风,这场文擂你们国子监赢了。” “啊?” 陶明山一愣,额头上渗出冷汗,忙道:“承让了。” 现如今,他的心中没有半分的骄傲,反而十分的紧张,并且他已经后悔了。 因为这首词是驸马爷在开阳城作的,今日他抄袭这首词,必将让这首词爆火于金陵城内。 到时候若是被驸马爷知道,他真是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他现在只想快点结束这场文擂。 但国子监的学子们,却不打算这么轻易结束。 第680章 看热闹不嫌事大 见吕志远要走。 陶明山虽然心中紧张,但还是非常开心的。 毕竟这首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是他从驸马爷那里偷来的。 万一这里面有人知道开阳城的事,他就完了。 不过截止到目前为止,倒是还没有人知道这件事。 他也是从一位开阳城的挚友来信中,才知道这首千古绝唱的。 “吕志远,你就这么认输了?你不能走,你
相关推荐:
逆战苍穹
妙拐圣僧
大风水地师
恶毒雌性野又茶,每天都在修罗场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
永乐町69号(H)
皇嫂
有只按摩师
长夜(H)
罪大恶极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