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推文

漫漫推文>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 第140章

第140章

包了点心,避着人的时候就忍不住掐着他的腰转了一圈,咬牙切齿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是不想带孩子,晚上你要是不早些回来……” 周四郎咧着嘴,捂着腰跑了,手上只拎着三包点心。 钱氏看了一眼,还轻轻地哼了一声,并没有去替儿子出头。 满宝正好和三丫一起从菜园里摘菜回来,看到她四哥一溜烟的跑出来,便抬手和他打招呼,“四哥,你又要出去吃酒?” 周四郎腰还疼呢,提着点心就跑了,回身吼道:“没有,我是办正事!” 然后不一会儿就跑没影了。 钱氏在院子里道:“满宝,别管他,他去你舅舅家了。” 满宝抱了菜回去,和她大嫂一起蹲着择菜,方氏也蹲在满宝的对面,问道:“满宝,在京城的时候,你四哥也经常这么出去吃吃喝喝?” 满宝就觉得她四哥的头顶悬上了一把大刀,她迟疑了一下后,还是实话实说,“倒是没有经常吃吃喝喝,就是需要经常出去找活儿,有时候应酬就多了点儿。” 方氏就若有所思起来。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1350章 下定一 年初二是大丫回门的日子,本来按照日子,她应该初一回的,只是初一不宜出门,加上才过年,她肯定要跟着关咏见本家的亲戚。 所以便顺延到了初二,正好与回娘家一起。 这一天周喜也带着丈夫和孩子回来。 大梨村关氏可比七里村周氏大多了,族人也比周氏多,可单论一家子的人数,关家还真是远远比不上老周家。 所以关咏一进门看到这么多家人,一时都有些懵。 尤其是孩子,要不是他记性还不错,肯定会把人给认糊涂的。 关咏面皮薄,今天他又是主角之一,便是有周四郎和周五郎两个年纪差不多大的叔叔带着,他还是脸色薄红。 大丫早被满宝几个拉到屋里说话了,小钱氏有悄悄话要问她,所以把满宝几个都赶了出去。 三丫一头雾水的扭头问满宝,“小姑,大伯母为什么要避着我们说话?” 满宝就轻咳一声,一本正经的道:“因为她们说的话是大人才能说的话,她们觉得我们还小,所以不告诉我们。但其实我还有本子要送给大丫呢。” “什么本子?” 满宝低头对上三丫的目光,想了想后还是咽下话道:“等你学到的时候就懂了。” 关咏和大丫在定亲前是见过的,双方对彼此都很满意,定亲之后也来往过,所以他们这几日过得还算和睦。 知道大丫过得好,小钱氏就放下了。 等过了初七,县城的铺子也要开张了,到时候他们母女要一起去铺子里干活儿的,到时候又能每天在一起了。 老周家的兄弟拉着两个姑爷吃了一顿酒就熟了,知道关家在县城里给他们小两口买了宅子,关辛便笑道:“我们也住在县城里,正巧离得不远,以后可以互相串门。” 关咏自然表示没问题。 大丫在关家的日子过得比她预计的还要好些,当然不止是因为陪送的那个铺子,其实一直到昨天她才知道,白善和白二郎送给她的那几本书有多重要。 白善上过府学,现在又正在上国子学,他的注解和笔记自然很珍贵,昨天大丫整理嫁妆时把书拿出来给关咏。 关咏一下就惊住了,这个时代,书实在是太贵重了。 大户人家都很少会把书作为陪嫁,更别说他们这样的小户人家了。 在他看来,这几本书比那铺子还要贵重些。 关里长当然也知道这一点儿,所以拿出态度来,对大丫很和善,关家的其他人见状,自然也会对大丫更尊重。 娘家看重,关咏也识趣,他们便留下吃了晚食,天快黑了才告辞离开。 周喜和关辛也跟着告辞,她对母亲道:“等满宝他们启程,您让大嫂告诉我一声,我回来送她。” 钱氏点了点头,应下了。 初二招呼了回娘家的两位姑奶奶,初三则轮到老周家的媳妇们回娘家了。 各房自然都带着自家的孩子走,今年满宝没有和小钱氏回钱家,而是和白善他们去县城给先生拜年。 这一次,刘老夫人也跟着去了。 下午庄先生送他们出门时,他便看着白善和满宝笑。 俩人已经猜到是什么事了,脸上虽一本正经的,但还是忍不住脸上发热。 白二郎坐在马车上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一脸的莫名其妙。 主要是他不理解俩人为什么好好的突然就扭捏了起来,明明之前还挺好的。 直到第二天,他久等不到白善过来找他玩儿,他要跑过去找他时,白老太太才拦住他道:“别去了,今天白家去周家提亲,可没人在家。” 白二郎瞪圆了眼睛,“这么大的事他们怎么能瞒着我呢?” 白老太太笑,“怎么是瞒着你呢,这事你早几天不是都知道了吗?” “我只知道他们在说亲,我可不知道他们今日要定亲的。”白二郎转身就往外跑。 白老太太焦急,“你这是干什么去呀。” “我去看热闹,”白二郎已经跑远了,大声回了一句,“我是他们的哥哥,我怎么能不在场呢?” 白老太太便停下了脚步,一脸无言的回头和白太太道:“可吓坏我了,我看他这么着急,还以为他也看中了满宝呢。” 白太太:…… 白老太太叹息,问道:“二郎比他们两个还大些呢,他们都定亲了,二郎的大事也不能耽误了呀,还有大郎……” 白老太太想起来就着急,哎呦一声道:“你们夫妻两个整日间在忙什么,怎么也不操心着孩子的终身大事?” 白太太道:“娘别急,今天老爷不就带着大郎出去了吗,听说是绵州成长史家的二小姐就不错,前日我们从我娘家那里回来在绵州留了一晚上,成长史叫上老爷一起喝酒,就有了那点儿意思。” 白老太太眼睛一亮,忍不住坐直来,“这样说来,大郎真能娶官宦家的小姐?” 白太太笑道:“应该是不差的。” 她也觉得很惊喜,所以觉得等待还是很值得的,要是两年前,大郎只是绵州府学的学生,顶天了能说个县令家的女孩儿。 要是碰上庶女,那还不如说乡绅家的嫡女呢。 白老太太这才高兴起来,然后道:“二郎的婚事也得抓紧了。” 白太太低头应是。 白二郎一溜烟的跑到老周家,让他意外的是,先生竟然也在。 正各自站在家长身后的白善和满宝扭头看到白二郎来了,便一起冲他眨眼示意。 白二郎便放慢了脚步,看了看白善,又看看满宝,最后考虑着他们都姓白,还是站在了白善身边。 也是第一次做媒的庄先生看了一眼白二郎,继续笑着和老周头替白善求娶满宝。 本来老周头还想矫情两三次的,但见做媒的是庄先生,他便收起了这个想法,连连点头赞同庄先生的话。 然后一口同意了庄先生的提亲。 庄先生笑了笑,便道:“今日便是个好日子,既然周公也没意见,那不如今日就定下?” 老周头看了一眼老妻,点头同意了。 刘老夫人早有意料,定礼都准备好了。 她伸手从刘嬷嬷的手上接过一个盒子,打开给他们看,笑道:“这是一柄玉如意,是当年我家老爷给我下定时给的,是我婆婆从娘家带来的东西,后来传给了善宝的娘亲,如今善宝要小定,我便又取了来。” 老周家人一起看向盒子里的玉如意,张口结舌,他们哪里见过这种东西,那莹润的玉质,看着就很贵。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1351章 下定二 依照规矩,老周家是要留客吃饭的,两家和媒人一起吃一顿饭,算是下定礼。 但刘老夫人他们来得太早了,老周头碰上庄先生,头脑一热也答应得太快,这会儿话说完了,但饭菜还没开始准备呢。 大家总不能干坐着等吧? 好在两家离得不远,刘老夫人说起吃喝来,表示他们家里新进了一些新鲜的食材,可以拿过来和老周家共享。 又提到小定虽不是大礼,但也是两个孩子的大事,而村里的老人素来对满宝好,这样的事也该请村里的老人一同来见证才是。 她这么一说,老周头又想起给满宝上族谱的事来了。 他转了转眼珠子,表示赞同,于是让周三郎去村里请村长和村里的老人们来吃饭。 刘老夫人也回去请白老太太,顺便再取些她说的新鲜食材过来。 庄先生则想旧地重游,去看一看学堂。 作为庄先生的弟子,白善和白二郎自然要跟着。 满宝也要跟着,却被老周头拉住了。 白善只能依依不舍的被白二郎拉出门去了。 等送走刘老夫人,老周头立即转身回屋,和老妻打开盒子一起看那柄玉如意。 满宝也蹲在一旁看。 父女两个发出一样的感叹声,“可真好看呀。” 钱氏将盒子盖起来,“娘给你收着,等你出嫁的时候随着嫁妆一块儿送到白家去。” 满宝没什么意见,她还得去京城呢,虽然她有科科,总不会弄丢,但爹娘肯定不敢把这么贵重的东西让她随身带着。 老周头看这钱氏把东西藏到箱子底部,这才拉住满宝道:“今天可不许去白家了。” 满宝道:“我还想去找先生请教功课呢。” “哎呀,没羞没臊的,今天你们定亲,第一天就跑去他们家算怎么回事?”老周头道:“你是姑娘家,要矜持一点儿知道吗?” 话音才落,三丫在屋外喊道:“小姑,白善少爷来了,说找你说话,还说庄先生在学堂等你们呢。” 老周头便立即改口道:“行了,可以去了。” 他小声叮嘱道:“矜持一些知道吗,以后都让白善来找你。” 满宝点头应下,转身就跑出去找白善。 老周头觉得有些不太对,半响才想起来,“既是请教功课,她怎么不带书?” 钱氏瞥了他一眼,这才想起来,是不是太晚了些? 白善正在门外等着满宝,见她跑出来便对着她咧嘴一笑,俩人忍不住笑眯了眼,对视着笑了一会儿后收敛了一些,白善站的地方离她一丈远,笑道:“先生在学堂里呢。” “那我们走吧。” 俩人转身便往学堂跑去,初四依旧是走亲戚的好日子,所以村中路上并没有什么人,白善跑着跑着就离满宝近了,拉住她的手先跑在了前面…… 俩人一溜烟的跑到学堂,白善停下脚步,微喘的拉着她的手,颇有些惋惜的松开了。 原来学堂和满宝家这么近吗? 俩人走进学堂。 现在学堂的小院是新先生住着的,人现在回家过年,门是锁着的,他们当然不能进去。 但学堂的大门却是开着的,庄先生就是来这儿坐坐,看到白善和满宝从外面进来,便笑问:“你不是说回去拿书吗,怎么把满宝带来了?” 白善耳朵微红,脸上却一本正经,“先生,学堂里太冷了,还是回家去吧,我让人在书房里生了火盆,我们可以边烤火边说话。” 白二郎也觉得学堂太冷了,窗户还漏着风呢,他们现在站着没觉得有什么,可要是坐在这里说话就不好受了。 庄先生看着白善和满宝笑了笑,点头应下了。 师徒四个转到白善的书房,围着火盆而坐,下人端了两盘点心和茶水上来。 白善坐在满宝身边,特别乖巧的拿出这段时间积累下来的问题请教先生。 他的问题回答完了,满宝便啪啪的去掉了许多问题,将自己剩下的问题提出来。 白二郎排在最后,不过庄先生并没有照着给白善和满宝讲解那样一一回答,而是他提出问题后就点着白善和满宝,让他们回答,他在一旁做最后补充。 白二郎早习惯了,甭管回答的是谁,他都拿了小笔记下些关键句子。 他看了一眼坐在一旁吃点心的俩人,心中有些愤愤不平,为什么他的问题都需要记在本子上才记得住,白善和周满俩人却是空着手也能把所有问题记下? 最可恶的是,他们竟然不记答案。 白二郎一边记一边在心里想,希望他们过后记不全答案。 庄先生看着坐在自己下首的三个孩子,无限感慨,“你们都长大了呀。” 白善和满宝不好意思,白二郎则道:“先生,我们还小呢。” 庄先生便伸手拍了拍他的脑袋,微微一笑,“好了,定了亲以后就是大人了,二郎,你虽是师弟,年纪却比他们还长些,所以也该稳重一些了。” “我们过了初七就启程,你们也要准备行李了,这一次上京我们恐怕要再过年时才能回来。” 所以,你们想带什么东西就都带上吧,免得回头还让人帮忙送,太麻烦了。 因为去的人多,还都是平日里亲近的人,三人目前还没有想家的感觉,哪怕知道这一次离家怕是长大以来最久的一次。 白二郎突然想到一件事,有些幸灾乐祸,“那我大哥也要在京城留一年吧?完蛋了,他都这把岁数了还没定亲呢,那得到什么时候才定亲?” 庄先生:…… 白善和满宝:“……这有什么值得你高兴的?” 庄先生也拍了一下他脑袋,笑骂道:“调皮,小心回头你爹揍你。” 白老爷暂时不在家,所以今天到老周家吃饭的人只有白老太太和白太太。 白老太太很少到村里人家去吃饭,不过这次是刘老夫人亲自请的,又是因为白善定亲,所以才去的。 不过她也很快就回去了,不过村里的老人和村长们却留下从午食吃到了晚食。 老周头拉着他们的手说了好多话,着重提了一下将来满宝的孩子有个姓夏的事儿,所以满宝上族谱的事儿能不能通融一下,别想着记夏了,就记周吧。 周氏毕竟是小族,族里没那么多规矩的,既然老周头诚心认过,保证了满宝有个后人姓夏,那周银就不算失信,那周氏家族也就不算失信于人,于是老人们便睁只眼闭只眼的答应了。 满宝不改姓,依旧以周满的名字记在周银的名下。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1352章 醉酒 族小开祠堂就很方便,今天晚上老周头才和人说好,第二天就溜达着去找村长和老人们一起开了祠堂。 当然,需要的鸡鸭鱼是他们老周家准备的。 村长把族谱拿来,打开到周银的那一页,看了眼老周头,又看了眼老老实实站在底下的满宝,得到老人们的认可后便招来孙子,口述让他在周银的名字后面记上了满宝的名字。 并简略的说了一下缘由。 老周头接过族谱看了一眼,他字认的少,一眼望去就不认得几个字,于是转给满宝看。 满宝一目十行的扫过,他们这一房,她爹的名字当头,底下一串的名字,全是她哥哥们的,然后才另出一行是她亲爹的名字,同行下方接的是她亲生母亲的姓氏,俩人的名后添了她的名字。 满宝点了点头,和她爹表示没问题了。 老周头大松一口气,立即高兴起来,抬手就招呼着大家去他家吃饭。 白善和白二郎闲得没事做,满村乱转的时候也混了一顿饭吃。 村长和老人们便举着碗和白善敬酒,都拍了一下他肩膀道:“好小子啊,好小子,讲仁义!” 白二郎:…… 他左看看右看看,问白善,“为什么都说你仁义?” 白善苦着脸喝下碗里的酒,勉强不皱着脸道:“因为我肯让我儿子姓夏。” 白二郎呆呆的问,“你儿子是谁?” 白善摇头道:“我还没想好名字。” 满宝也偷偷的往碗里倒了一点儿酒,舔了一下也苦起脸来,果然和第一次舔的那样难喝。 不过她也拿着碗去和白善碰了一下,凑热闹道:“我也敬你一碗。” 白善静静地看她,瞥一眼她碗底那点儿酒,又看了一眼自己碗里的半碗酒。 满宝觉得死道友不死贫道,于是当看不见他的目光,直接一样脖子,苦着脸咽下酒后道:“我先干为敬了。” 不知内情的村长和老人们见了,齐齐喝了一声,道:“好!就该如此,以后你们小两口就应该这样……” 白善默默地把半碗酒给喝了,然后第一次体会到了那种晕陶陶的感觉,不是很好受,因为心脏跳得有些快,但也不是很难受,因为他觉着自己还挺清醒的。 但满宝却看呆了,此时的白善脸红得跟红苹果一样,从眼尾一直红到了脖子。 白二郎也看呆了,伸手在他眼前摇了摇,见他目光呆滞的转过来看他,白二郎便不由扭头看向满宝,“这是醉了?” 满宝立即回过神来,立即放下碗和众人道:“叔公,几位伯伯,村长大哥,我和白诚先把白善送回去了。” 几人也看出来了,立即挥手道:“快送回去,快送回去,蒙头睡一觉就好了。” 自然是不可能蒙头睡的,满宝虽然没喝醉过,但到底是大夫,对处理醉酒还是很有方法的。 她和白二郎一人一边扶着白善出去。 白善也乖乖的给他们扶着。 周四郎还不放心的跟着一起走,正想是不是背着人走的时候,白善抽掉了白二郎扶着的手,清醒的道:“没醉。” 三人一起怀疑的看着白善的脸,依旧很红,但目光却没先前的呆滞了。 他抽掉了白二郎扶着的手,却没抽掉满宝扶着的,依然在她的搀扶下稳稳的朝前走。 周四郎一脸的怀疑,对满宝道:“满宝,你松手让他走一段看看。” 满宝道:“摔了怎么办,先送回去吧,醉不醉都得喝醒酒汤,你没见他脸都红了吗?” 周四郎:“你见识少知道什么?有些人就是喝酒上头,看着醉得不行,其实一点儿没醉。” 他觉得白善再趁机占他妹妹的便宜。 果然,此时再看去,白善脸上的呆滞又深了两分,目光又恢复了呆呆的模样。 周四郎:…… 满宝和白二郎一起认真的看了看,下定论,“的确是醉了,哎呀,先送回家吧。” 说罢扶着他的手往前走,白二郎也去扶,这一次白善不再抽掉自己的手了。 周四郎气得跺脚,哼了一声后转身便回家去,懒得去护送他们。 满宝把白善送回去,摸了摸他的脉,去厨房里叫厨娘熬了醒酒汤,给他灌下去后便起身道:“睡一觉就好了,不过可不要蒙头睡。” 见白善闭着眼睛,她就伸手戳了戳他还肉肉的脸颊,道:“别装了,知道你没睡,我可是大夫。” 白善就睁开了眼睛,目光在屋里一扫,问道:“白二呢?” “熬醒酒汤的时候他跑回家去了,白老爷和白大哥他们回来了,好像买回来好多东西呢。” 白善就伸手拉住她的手道:“那你陪我说说话?” 满宝往外看了一眼,小声道:“大吉在外面呢。” 白善拉着她的手没放,“他不会进来的。” 满宝便任由他拉着,问道:“你想说什么?” 白善一时顿住,他并不是非得要说什么,他就是想和满宝待在一起,哪怕什么都不说,就静静的坐在一处也可以。 满宝见他望着她愣住,一句话也不说,脸稍热,便摇了摇相握的手,问道:“说呀?” 白善就把她的手放在自己的脸上,没话找话,“你看我是不是发烧了?” 满宝顿了一下后道:“没有,你这是热的,酒是热的。” 白善胡搅蛮缠,“可我觉着我就是发烧了,你再仔细的摸摸?” 满宝就摸了摸他的脸,然后去摸他的额头,迟疑道:“那用冷水洗一下脸?” “不要,太冰了。” 满宝觉着他太矫情了,而且他还一直拉着她的手不放,显然并不是真的想要降温,干脆就坐在床边看他胡搅蛮缠。 也不知道是不是酒的后劲儿太大,这会儿白善看着满宝的笑脸,倒觉得自己晕了,脸上好似着了火一样的烫,他只能闭上眼睛,紧紧地握着她的手喃喃:“我是真的醉了……” 满宝轻笑道:“那你快睡吧,睡着就好了。” 白善又睁开眼睛看她,“那你要走了吗?” 满宝摇头,“我等你睡觉。” 白善便放心了,紧紧地拽着她的手不放松,时不时的还要睁开眼睛看一下,以示自己没睡着,表示你可不能走。 满宝就撑着下巴坐在一旁看他,他要是太闹腾了,她就给他一爪子,白善便安静片刻。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1353章 为悦己者容 酒的后劲一上来,白善便真确感受到了醉意,一股睡意袭来,他眼睛闭上,呼吸慢慢绵长起来,握着满宝的手也微微放松了些。 满宝另一手撑着下巴仔细的观察他,然后用手指轻轻地戳了戳他的脸,确认他是真的睡着以后便微微一笑,小心的正要把左手从他的手心里抽出来,却被他反射性的一把握住。 满宝:…… 她坐了好一会儿,确定他还没睡熟便无聊的坐着。 这屋里只有他们两个,一个躺着睡觉,满宝实在无聊,便只能找科科聊天,“说起来人类也是生物吧,百科馆会不会连人都收录?” 科科被她吓了一跳,不明白她为什么会有这么危险的想法。 它道:“不能,不仅人类,所有的智慧生物都不能被列为收录对象,这是违法的。” 满宝就点了点头,继续盯着白善看,又冒出一个问题,“你看白善好不好看?” 科科:“……宿主,审美是主观判定,我没有主观意识。” “那客观来说呢?” “以现有的数据来说,普遍的人都会认为他好看。”科科顿了顿后道:“宿主在数据中也被认为好看。” 满宝就喜滋滋起来,撑着下巴继续盯着白善看。 看着,看着,她往外悄悄的看了一眼,发现大吉已经不在院子里了,她便从系统里取出一支笔和一台砚来,磨了墨后给他画了画眉毛。 画完了她问科科,“你看,这是不是剑眉?” 科科看着那两管黑乎乎的眉毛,直接沉默以对。 满宝却撑着脸看得很认真,“似乎画得粗了点儿……” 科科:……那是一点儿吗? 满宝一直等到白善睡熟,彻底放松了他的手她才抽出手来离开。 白善这一觉睡得很熟,一直到傍晚才醒过来,他揉了揉眼,低头看到自己手指上的淡墨,隐隐觉得不对,立即下床去照镜子。 看着镜子里的人,白善半响说不出话来。 他深吸一口气,开门出去,无视外面下人惊诧的目光,直接道:“去打盆温水来。” 下人回神,立即转身跑去厨房打水。 大吉正好路过,也惊呆了。 算起来,自从少爷九岁以后,他就不会再被画花脸了,这是…… 白善也有些郁闷,他小时候和满宝同桌,偶尔午食过后在学堂里趴在桌子上睡午觉,便会忍不住在彼此的脸上画东西。 为此他们还打过架,惹得先生罚过他们还几次。 可自他们长大一些后他们就不再这样了,谁知道他这么大岁数了竟然还被满宝画脸。 白善闷闷不乐的坐在镜子前,看着看着觉着不对,他凑近了看,正巧下人端水进来,他便问他,“你看我脸上的墨画的是什么?” 下人忍着笑的看了一下,“少爷画的是眉毛?” 白善若有所思,“眉毛吗?” 下人点头,可不是眉毛吗,本来少爷的眉毛就挺好看的了,满小姐画了两道那么粗的眉毛,那墨水还不小心连在了一起,看上去就好似一条绷直了的黑色毛毛横在眉毛上。 白善叫住要退出去的下人,绷着脸道:“等我洗好了再走。” 白善将脸上的墨水洗干净,水直接黑了,他擦了擦脸,又去照了照镜子,扭头问下人,“我这眉毛不好看吗?” 下人直接点头,“好看,这十里八村再没有比少爷还好看的人了,除了满小姐。” 白善:……谁要跟这十里八村比呀,这村之外还有县,县之外还有州,州之外还有道,他们现在都走到京城去了! 杨大人多好看呀,他不跟杨大人比也就算了,也不至于就和这十里八村的人比吧? 白善又照着镜子看了一下自己的眉毛,若有所思的问道:“剑眉要怎么画?” 下人:……男人也要画眉吗? 见下人回答不上来,白善也不勉强他,挥挥手让他走了。 白善换了身衣服,伸了伸懒腰出门,大吉在外面等着他,见他出来便跟上。 白善回头与他道:“你回家去吧,我今晚不出门了,就去隔壁找一下二郎和大堂哥。” 大吉便点了点头,和这院子里伺候的下人说了一声便往后面的一座偏院去了。 那里住着二吉,他也住在那里,住处要比家中的其他下人要好很多,因为那以前是做客院的,并不是下人房。 白善让下人去告诉祖母和母亲一声,直接去隔壁找白二郎。 白二郎他们都吃过晚食了,听到他说一觉睡到现在,便让厨房给他下了一碗面,然后盯着他的脸看,“你的眼睛怎么红红的?因为喝醉酒被骂哭了?” “没有。”白善想和他们探讨画眉的事儿,于是示意他们看他的眉毛,“你们觉得我的眉毛丑吗?” 白大郎和白二郎就认真的盯着他的眉毛看,“有点儿红。” “有点儿散,”白大郎问,“你剪了?” 白善:“……没有。” 他也盯着白大郎的眉毛看,至于白二郎,他根本不稀得看,他看了看后嫌弃道:“大堂哥,你怎么不画眉?” 白大郎一度以为自己听错了,掏了掏耳朵问,“你说什么?” 白善道:“大堂哥,你年纪也不小了,怎么也不拾掇拾掇自己?” 白大郎这下确定了,他没听错。 他看了看白善,又扭过头去看了看他弟弟确定自己不是在做梦,然后就伸手去摸白善的额头,“这是头回吃酒把脑袋给吃坏了吧?这画眉是女子的事儿,我为什么要画眉?” 白二郎连连点头,也觉得白善是吃坏脑袋了。 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窃笑问,“是不是满宝嫌弃你长得不好看?” 白大郎问他,“师妹嫌弃堂弟长得不好看你高兴什么?你长得还不如他呢。” 白二郎却对自己很有信心,“胡说,大家都说我长得好看的。” 白大郎不理他,直接对白善道:“我没见过男子画眉的,堂弟,你可别乱来。” “什么画眉?”白老爷端了一碗面进来,随手递给白善,笑眯眯的道:“善宝来得正好,我正要找你商量一下你大堂哥的婚事呢。” 白大郎:“……爹,说亲的是我吧?” 白老爷就瞥了他一眼道:“别以为我不知道,是善宝提醒你,你才想起来要说官宦家的淑女的。” 白大郎:……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1354章 心塞 早在年前,和白大郎谈过以后,白老爷就试探性的往外往出了消息,当然,这种消息不可能是他亲自去说。 白善提醒了他,他觉得不能把目光局限在一地,于是他找了罗江县最好的官媒,暗示对方往周边州县也走一走,对方瞬间就明白了。 各地官媒本就互有联络,说亲这种事虽然多为一地内互相流通,但如果本地找不到合适的,尤其一些大户人家,外嫁和外娶也是常有的事儿。 这些都需要媒人跑动的。 这种大户之家的婚事多是私人做媒,但最后纳采问名时也多要请一官媒帮忙打点,一来二去,业务能力最好的官媒便有了些人脉,也会认识各地的媒人,扩展业务。 白老爷要给儿子说亲,当然不可能两眼一抹黑的随便挑个姑娘不是? 所以他直接找了官媒。 官媒和白老爷了解了一下白家的家底和白大郎自身的条件,都不在罗江县里停留,直接往绵州城找去了。 当然,她也不可能自己在绵州城开展业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地盘,而地盘是不容侵犯的,所以她到了地方直接找了绵州认识的官媒。 当时正值年前,过年一直是走亲说媒最好的时候,白老爷的家底不薄,白大郎的条件也好,肯定也要往高处找的。 这样的媒,做一桩抵一百桩,所以不论是罗江县的官媒,还是绵州城的官媒都很看重。 趁着过年的时候,官媒们走街串户,很快就找了三家合适的人家。 两个媒人商量了一下,决定从最高的往下说,先和绵州刺史夫人提了一下,因为他们家也有适龄待嫁的姑娘。 刺史夫人听了一下白大郎的家世后便婉拒了。 官媒也不失望,转身就去了隔壁的成长史家,他们家的二姑娘也适龄。 本来她们也没抱多大的希望,结果成长史家竟然没把话说死,只道还没见过人,不知人如何。 于是罗江县这边的官媒就和白老爷说了。 当然,女方挑,男方也要挑的,两位官媒都将双方的底子和要求了解了一下。 罗江县这边的官媒可以拍着胸脯道:“我们县这位白老爷虽住在乡下,家底却是一点儿不薄,您别看他们家不显山不露水的,却还是从陇州白氏出来的,也算是名门之后。” 作为官媒,消息最为灵通,白大郎早是罗江县各大媒人的眼中肥肉,所以对白家本来就还算了解,白老爷再在媒人跟前炫耀一下根底,媒人们就更了解了。 当然,她们也不是只听事主一言便相信的,她们还跟人旁敲侧击的调查过的。 只不过三分好被她们渲染成了五分,七分优秀,那就是十分的圆满了。 罗江县这边的官媒敢拍着胸脯说白大郎学识丰富,人品贵重,绵州城那边的官媒就敢打保证成二小姐温柔贤淑,貌美如花。 白老爷不好关注成二小姐怎么样,他知道以后,首先打听的是成长史为人如何,为官如何,然后才是成家两位公子为人如何。 发现没什么大问题后才带着白大郎去绵州城里和成长史见了一面。 借的是拜年的借口,白大郎和成二小姐也远远的见了一面。 当然,成二小姐比他便利多了,白大郎敢打赌,他在大堂里应对成长史的时候,屏风后面一定站着成二小姐。 他就比较倒霉了,只远远的看了她一眼,勉强能看到人长什么样而已。 所以白老爷问他什么想法时,他表示什么想法也没有。 白老爷见他拿不定主意,便直接略过他来找白善了。 他觉得,不论是智商、格局,还是相关经验,白善都比他儿子强,看他早早和周满定下亲事就知道了。 他将成家的情况细细地说了一遍,尤其是他打听来的消息,然后目光炯炯的看着白善,“你觉得这门亲事怎么样?” 还只是个少年的白善沉吟片刻后问道:“成家这是对大堂哥很满意了?” 白老爷就兴奋的一拍大腿道:“可不是吗,当时见过后成大人虽未明说,却是很满意大郎的,官媒也说了,成大人有意。” 可是…… 白老爷瞥了一眼白大郎,有些恨铁不成钢,他自己也是有些满意的,但就卡在了白大郎身上。 白大郎倒也没说不满意,但就是这种不确定的态度最为要命,毕竟是他娶媳妇,以后要过日子的是他呀。 白善也觉得大堂哥的这个态度不好,扭头问他,“大堂哥,你觉得呢?” 白大郎挠了挠脑袋,诚实的道:“我不知道啊。” 白善便道:“堂伯,大堂哥这是还不了解成二小姐呢,要不您再和成家谈一谈,让大堂哥和成二小姐坐下来谈一谈,再说说话?” 白老爷:“……你做梦呢,人养那么大的姑娘怎么可能让一个外男与她独处?又不是像你和满宝从小便认识。” 白善自得起来,然后道:“可我祖母说了,娶妻娶贤,您只了解她的父兄,万一她不肖她父兄,性子就长歪了呢?” 白老爷:…… “况且您也说了,是大堂哥娶妻,将来这日子还是大堂哥去过,他当然得见一见人,了解一下对方才好。” 白大郎连连点头,就是这个道理。 白老爷见了便没好气的道:“你现在倒是点头了,早前问你的时候你怎么不说?” 白大郎:……不是您说的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吗? 白善和白二郎一起鼓动白大郎去见一见人,白善道:“说不定成二小姐也想见一见大堂哥呢?” 女子嫁人和男子娶妻同等重要,他不信成二小姐不想和大堂哥谈一谈。 白老爷就忧愁道:“我让媒人去说,不过这样一来,初八大郎肯定不能与你们一起上京了。” 白大郎立即道:“那不行,爹,国子监开学也是有时间限制的,我若是晚到太久会被记过的。” “可娶亲也是大事……” 白大郎略一思索便道:“若是不合适就先放着,儿子并不急着要成亲。” 他道:“年过及冠才定亲的人也比比皆是,并不只有儿子一人。” 晚婚的人虽少,但又不是没有,白大郎并不觉得有什么。 但白老爷看看白善,再扭头去看两个儿子,心塞不已。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下午六点左右 ☆.第1355章 白老爷的用武之地 白二郎跃跃欲试道:“爹,不然我们陪大哥去看看?” 白善也道:“反正这种事只要大堂哥点头答应了,剩下的事都是交由长辈和媒人来做的,他在不在都无所谓。” 白大郎连连点头,生怕他爹把他扣下,连忙保证,“爹,只要您让我见一见成二小姐,我就能给您主意了,到时候什么时候定亲,成亲,全听你们的。” 白老爷头疼:“你不是见过了吗?” 白大郎:“那叫见呀,这才一天我都快忘记她长什么样了。” 白善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 白老爷嘟囔道:“谁娶媳妇不是这样的?” 白大郎指着白善道:“他就不这样。” 他道:“我也不指望和堂弟师妹一样相处数年再定亲了,但至少也得真正的见一面吧?” 没见白善之前你可没提这些条件。 白老爷意识到自己似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忍不住扭头看向白善。 白善也意识到了,正打算的偷偷溜走,只是他才起身就被盯住,他迟疑道:“不然,我们来讨论一下画眉的事儿?” 白老爷没好气的问道:“画什么眉?” 白二郎便趁机取笑白善,“爹,白善想给自己画眉呢,男子汉大丈夫竟然学女孩子家画眉。” 白老爷闻言瞥了白二郎一眼,又扭头去端详了一下白善,然后回头看着他的两个儿子道:“难怪你们娶不着媳妇,长得没人家好看也就算了,还不想着打扮自己。” 白大郎和白二郎遭受重击,不可置信的看着他们爹。 白老爷就拉着白善道:“不就是画眉吗,我会!” 白善也瞪圆了眼睛,不可置信的看着堂伯。 白老爷被三个孩子的目光一看,立即精神抖擞起来,笑道:“怎么,以为男子不画眉?你们这就不懂了吧……” 也没谁教过他们呀。 白善是因为没爹,白大郎和白二郎嘛,他们爹是没想起来。 不过现在白老爷想起来了,他拉了拉袖子,高声叫了个丫头进来,让她回正房去取他的东西来。 东西不多,也就一把小刀,一把剪刀和一支眉笔罢了。 白老爷道:“在乡下待久了,这东西我也不常用,你们呢,将就将就听着就行,等你们成亲,身边肯定要有大丫头伺候的,自有她们伺候,现在嘛,且先忍着,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 在乡下,自然没人画眉的,别说男子了,就是女子都很少倒腾自己的眉毛,白老爷也就出门的时候才会想起来注意一下自己的仪容。 这个世界,长得好看还是很重要的。 接受过社会打磨的白老爷深知这一点儿,以前他没什么教孩子们的,现在嘛。 看他们这么好奇,白老爷就举例告诉他们仪容得体有多重要。 别的不说,长得好看,他们在学里也会更受先生和同窗的欢迎。 真以为他和白启读书的时候先生和同窗们那么喜欢白启单纯是因为他读书好? 当然不是! 白老爷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白启长得比他好看。 不然他们第一次进学的时候,还没考试呢,大家为什么更喜欢白启? 还不是因为他的脸比他白,比他好看? 白老爷有点儿手残,他在给三人示范的时候刮坏了白二郎的眉毛,要是以前,白二郎肯定不会在意这种小事的。 但他现在知道男子也该注意仪容了,于是他没忍住,眼里憋了泪,剩下的一边说什么也不肯给白老爷试手了。 白大郎忍不住道:“爹,不如让丫头来吧。” 白善早后退两步了,闻言连连点头,还是让懂行的人来吧。 白老爷还有些失望,不过他还是挥手让会画眉的丫头来接手。 白二郎的眉毛已经被刮坏了,丫头看了看,觉得肯定是补救不过来了,于是在征得白老爷的同意后她就全剃了,然后才给他画上眉毛。 白二郎的眼泪本来都快要下来了,画上以后他才忍住了,他对着镜子照了照,迟疑问:“那岂不是以后每天都要画眉?” 丫头道:“二少爷放心,过不了几天眉毛就长出来了。” 白二郎这才松了一口气,勉强接受了这一点儿。 白大郎仔细回忆了一下,总算是回忆出点儿什么了,“我的同窗中似乎也有描眉的……” 白老爷不以为然,“这有什么,女子要打扮,我们男子自然也要注意仪容的,本朝以武创世,所以还算是好的,两晋时候,多少风流名士涂脂抹粉,只为得赞一句?” 目前还只会埋头苦读的三人:…… 白老爷道:“等你们学会了,以后不仅可以倒腾倒腾自己,也可以与妻子作闺房乐趣嘛。” 白大郎和白二郎便一起扭头看向白善。 白善脸微红,只能再次转开话题,“堂伯,大堂哥的婚事你要不要和堂伯母再商量商量?” 白老爷一想还真是,他又烦心起来,看着白大郎叹息道:“你呀,你呀,可真够麻烦的……” 要是像白善一样多好呀,年龄一到,自己找了个媳妇,家里只需要说说亲就好,简单得很。 虽然白老爷觉着麻烦,但还是找白太太谈了谈,第二天他便带着白太太和白大郎再次往绵州城去了。 白二郎则留下来收拾准备启程的行李,到时候他们到绵州城接上白大郎就走,他没必要来回奔波了。 白老爷和白太太本来还不放心把这么大的事交给白二郎,但白二郎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毕竟比他小上好几个月的白善都定亲了,他难道还不能管收行李这种小事吗? 所以他大包大揽的应下,高高兴兴的把他爹娘大哥都送走,转身就钻到他们家库房里,看见这个也想拿,看见那个也想拿。 刘老夫人见了,干脆把家里准备启程的行李的事也交给了白善,权当是给他的历练。 满宝家里则没多少需要她愁心的,她只需要收拾好自己带的东西,但她的东西很少,带回来的多,需要带到京城的却只有随身带的几本册子和医书罢了,衣服也只有那么几套而已。 其余的东西,便都是老周家各房给准备的,很有条不紊。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1356章 结束和开始一 比如,他们路上吃的东西,全是小钱氏准备的,而周二郎和冯氏则给京城的二丫,要上京的三丫准备东西,顺便准备他们需要的油布,以免路上下雨淋湿东西。 三房也在给四头准备东西,周三郎素来老实,但四头却很机灵,别看他比三头小三岁,吵架却很少输的,所以常被三头打。 没办法,吵不过就只能动手了。 所以早两天周三郎就开始和四头唠叨,“到了京城要听你叔叔小姑和哥哥姐姐们的话,有事记得找大人商量,不许跟人吵架,也不准与人打架知道吗?” 周三郎道:“你打不过人,没事不要惹你三哥他们,有事找你小姑给你们评理。” 四头很有些不服气,“那我要是能打赢呢?” 周三郎看了一下他儿子的身板,再想一下三头的身板,道:“算了吧,你且还有的吃呢。” 他道:“你平时多吃点儿饭,吃多了就壮了。不过壮了也别想着和你哥哥们打架,你们出门在外得拧成一股知道吗,要是你们先打起来了,外头的人欺负起你们来更狠。” 四头道:“我从不打架的,都是三哥,他说不过我就揍我。” 一旁给他叠衣服的何氏听了,就点了一下他的额头道:“也是你嘴巴不好,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常仗着你三哥没你会说欺负他。” 她对周三郎道:“这嘴巴也不知道像谁,明明我们都没那么会说,偏他这嘴巴厉害得很。” 周三郎道:“像娘。” 何氏:…… 四头就得意起来,“爷爷也说我像奶奶。” 何氏往外看了一眼,拧了周三郎一把,小声道:“你闭嘴吧,这话让娘听到了,看娘不收拾你。” 刚才她说的话是什么好话? 周三郎摸了摸鼻子,不自在的想,的确是像娘嘛。 以前他娘多可泼辣了,四头这嘴巴还远不及呢。 陆氏也在给周五郎收拾东西,没错,这一次上京,周五郎也要去,周立威(二头)则要跟着周四郎继续留下收茶叶。 他要押着一车茶叶,带着满宝他们和白家组队上京去。 夫妻两个依依不舍,主要是周五郎依依不舍,他拉着陆氏的手小声道:“你等着,等我在京城安顿好了,我就让四哥带你一块儿上京去。” 陆氏就小声的道:“要是吃白饭,爹娘肯定不愿意我去,你最好能帮我提前找好活儿。” “在饭馆里干?” 陆氏微微摇头,小声道:“恐怕不行,我做饭也不好,饭馆收钱有二丫,跑堂有大头他们,后厨都得会些厨艺才能帮得上六叔的忙,爹娘要知道我上京是为了进饭馆,肯定不能答应。” 周五郎就苦恼起来,“那不做饭馆,还能做什么呢?在京城,适合女子做的活计不多,你也不会刺绣和裁衣呀。” 虽然他们身上穿的衣服是陆氏做的,但这手艺和成衣铺里的相差太多了,周五郎觉得让妻子去做这个有点儿难。 陆氏想了想道:“你到了京城后打听打听,到时候写信回来告诉我。除了做饭,刺绣,总还会有适合女子做的事吧?” 周五郎叹息着点头,看来二嫂说的对,女子就该学些手艺才行,不然还真难找工作。 男子就不一样了,他就是什么都不会,出去扛包也行。 老周头和钱氏则在准备给周六郎的东西和聘礼,还要把他的庚帖做好给周五郎带上。 于是,整个老周家都很忙碌,反倒是四房的方氏闲了下来,她便负责看着几个小孩子,不让他们打架乱跑。 周四郎在满宝定亲后的第二天就带着周立威出门收茶叶去了,一天的时间都不肯耽误。 满宝把自己的东西收好,重新放到她带回来的箱子里去,合上以后就把两本书带上去找白善。 她问道:“你抄的医册怎么样了?” 白善笑道:“差不多了,我再抄两日就好了,一定能赶在出门前抄好。” 满宝便摊开纸张,研墨道:“我和你一起抄吧,早日抄好,早日给道和送去。” 白善没意见,他把医册给满宝看,“我抄到这儿了,这前头的我来抄,你就从这里续上吧。” 说罢,回身坐下研墨。 满宝便从那里开始往后看,扫了一下后心中有数起来,她把医册还给白善,沾墨便从指定的那一页默写起来。 这一本医册就是她写的,且也是才写完,所以记忆还深刻。 只要知道后面写的是哪些内容,她便能自己再写一遍,就算有些字的出入也不要紧,知识不错就可以。 俩人正埋头苦写,刘嬷嬷大步从外面进来,看见俩人这样认真读书便不由一顿,然后就加重了脚步。 白善和满宝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刘嬷嬷沉声道:“少爷,满小姐,二吉要不行了,老夫人让你们去看一看。” 满宝和白善齐齐一愣,对视一眼后放下笔起身和刘嬷嬷去了偏院。 满宝问道:“二吉一直在家里吗?” 刘嬷嬷低头应了一声“是”。 满宝就问,“那怎么不告诉我呢,我可以给他看看的。” 刘嬷嬷没敢说,其实一开始老夫人是想过请满小姐过来看看的,毕竟满小姐的医术已经名满京城,说不定能让二吉好受些呢? 是二吉不愿意。 他不敢见周满,大吉知道他的身体和心思,也不想勉强他,所以和刘老夫人婉拒了。 俩人和刘嬷嬷跨进偏院的正屋,屋里干燥且洁净,他们转进内室一看,刘老夫人正坐在桌子边,而床上躺着一个已经瘦得不成人形的人。 二吉比上次见得更瘦了,肌肉萎缩得更加厉害,盖着被子,白善看着总觉得被子比人还重。 大吉坐在床边握着二吉的手,看到白善和满宝进来便起身给他们微微让了让,露出二吉的面容来。 既能够让床上的二吉看到俩人,也让白善和满宝看到床上的二吉。 其实二吉没想见白善和周满,不过是刘老夫人和大吉觉得他或许应该见一见两个孩子。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1357章 结束和开始二 自从十月那会儿知道少爷告了御状,而益州王反了,他便放下了一半的心事。 待后来知道益州王死在了战场上,十三年前的旧案被完全翻出来,他剩下的一半心事也了了。 之后他就没了求生的意志,一直撑着不过是想见一见老夫人和大哥,确定这事是真了了。 之后他就一直昏昏沉沉的,他都觉得自己活不到过年了,可又觉得死在年节下太不吉利了。 虽然他只是个下人,但死在府里也太晦气了,所以他这口气就一直在。 结果昨天大哥告诉他少爷和满小姐定亲了,他就觉得自己轻飘飘的,他知道,这是大限到了。 一直照顾他的下人也看出来了,连忙请来了刘老夫人。 满宝上前两步,伸手摸了摸他的脉,半响,她收回手,有些伤心的和众人摇了摇头。 大吉眼中一热,他强忍着泪水,上前抱起二吉的上半身,让他看到白善和周满,他低声道:“少爷和满小姐来看你了。” 二吉微微睁开眼睛看向白善和周满,目光在白善身上停顿了好一会儿,喃喃的叫了声“少爷”,然后就缓慢的转着眼珠子去看周满,半响,他低低地说了一句“对不起”。 满宝微微摇了摇头,小声道:“我不怪你的,我父母的死又不是你的错。” 二吉扯了扯嘴角,似乎有些高兴,精气神一下就下去了,他更软的依靠在大哥怀里,声音几不可闻,“我,我想回家……” 大吉含着泪点头道:“大哥送你回陇州,你放心……” 二吉放下心来,呼出了长长地一口气,眼睛慢慢闭了起来…… 满宝抖着手去摸了一下他的脉,片刻后含着泪的冲大吉摇头。 屋里便响起了低低的哭声。 白善和满宝眼眶都有些发红,同时有些发愣,他们都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病死的人。 上次见到死亡还是刺客来刺杀他们…… 可那些人的死并没有让他们心里太难受,这一次完全不一样。 俩人愣愣的看着床上的二吉。 刘老夫人早有心理准备,也不由伤怀的才擦了擦眼睛,她扭头和刘嬷嬷道:“把给他准备的寿衣取来,让他好好的走。” 刘嬷嬷含泪应下,转身出去。 满宝和白善站在一旁,眼泪大滴大滴的落下,肩膀一抽一抽的默默哭着。 大家只有细碎的哭声,并没有人大声嚷出来,刘嬷嬷取了寿衣来,大吉抹了抹眼睛后对众人道:“你们出去吧,我给他换衣裳。” 满宝伸手牵了白善出去,俩人站在廊下默默地站着,心里又酸又涩,觉得连嘴巴都变成了苦的。 刘老夫人转头看见俩人一直在哭,便把他们拉到身前来,用帕子给他们擦了擦眼泪道:“这也不是坏事,他活着太苦了,死了,反倒是脱离苦海了。” 满宝和白善的眼泪掉得更凶了。 刘老夫人摸了摸满宝的脑袋,目光不由落在了虚无的空中,今天似乎回寒了,早上还有些许阳光,这会儿乌云遮挡,整个天幕都昏沉下来,而此时,也不过才过了午时而已。 屋里,大吉给二吉穿好寿衣,又整理了一下头发,大家这才进去看他。 刘老夫人站在床边看了一下还算安详的二吉,对大吉道:“待入夜再收殓吧,棺材早已准备好了,不着急。” 大吉便跪下给刘老夫人磕了一个头,白善上前一步将他拉起来。 其实需要他们忙的事情不多,二吉病得太久了,去年到益州城的时候大夫就说不好,但他一直撑到了现在。 可刘老夫人是有准备的,所以一切都是准备好的。 下人默默地在偏院的堂屋里设了灵堂,因为二吉是下人,又是年下,并没有大办的意思。 刘老夫人站在院子里看了一会儿,便伸手扶着刘嬷嬷的手慢悠悠的离开了,郑氏回头看了一眼二吉住的屋子,也默默地跟在婆婆身后走了。 屋里一时只剩下了大吉和白善满宝三人。 三人一起坐在脚踏上发呆,身后的床上则躺着仪容整齐的二吉。 沉默了许久,大吉才涩然的开口道:“少爷,我得送他回乡,恐怕不能和少爷一起去京城了。” 白善问道:“走陆路还是水路?” 陆路他们会同路,水路则要分开了,不过水路要快一些,也要方便。 陇州还在京城以北,需要再走两天的路程,要是走陆路,就算现在天气冷,十来天下来,尸体也要有味道了。 大吉道:“水路吧。” 白善点了点头,道:“我会和祖母说多给你们备一些冰的。” 大吉眼泪差点就下来了,他起身要跪下,白善连忙拉住他道:“大吉,你和二吉是不一样的,我从没把你们当做下人看过,你们与我父亲,与我同生共死,本来,父亲就放了你的籍书……” 所以你并不是下人。 大吉道:“待我安顿好了家里,我就去找少爷和满小姐。” 白善和满宝点头,三人继续坐在脚踏上发呆,时不时的回头看一眼床上的二吉。 人死后最好要多放半天再收敛,有些富贵人家有可能要放上一天一夜才收殓。 就是因为有些人是假死,只是闭过气而已,就是大夫都看不出来,不定什么时候就又活了。 但作为下人,大吉是知道的,他们是没有这个优待的,基本上是死了直接装棺材里下葬,有些大家大族,除非特别得脸的管事,不然还没等咽气就已经用草席裹了移出去,不然死在府上也太晦气了。 还活着尚且如此,更不用死了的。 收殓这样的事基本上是下人自家的人在做,有钱的买副棺材,没钱的便裹了草席便可下葬。 更不要说千里迢迢的运送棺木回家了。运送一具棺木回乡,比拉货十车的花销还要大。 大吉起身给二吉捻了捻被子,虽然他此时脸色青白,恐怕也感受不到冷,但他还是给他盖着。 他忍不住问满宝,“满小姐,二吉这样的伤,若是现在的你来治,能治好吗?” 满宝想了想后摇头,“我不知道将来我能不能治好,但现在肯定是不可以的。”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1358章 结束和开始三 二吉的伤在脊柱和神经,整个下半身一点儿知觉也没有,想要治疗太难了,更别说伴生的其他病情了。 其实以他的伤,能活到现在就已经是奇迹了,可见刘老夫人和大吉一家人有多上心。 大吉低头看着床上的二吉想,这或许就是命吧,挣脱不开的命。 满宝也扭头看着床上的二吉,想着,这样的伤在科科的那个世界里还真的不难,但在这里基本上是不可能治愈的。 所以并不是人力有限,而是人的时间有限,这个世界走得太慢,许多的东西都不能制造出来,许多的知识都还来不及去发现,人就没了。 可人真的好厉害,这样的病症到最后竟然都能治疗好。 满宝心中一动,思索起来,所以未来的人到底有什么病是他们不能治疗的呢? 以至于连科科这样逆天的存在都讳莫如深。 白善也看着二吉沉思,其实这些事情从一开始就不该发生,可这个世界太复杂了。 每个人的利益不同,利益相同者所思所想都有差异,何况不同者呢? 所以这世上才有这么多的挫折和苦难。 白善心里没有委顿,反而升起一股斗志,看着二吉的神色越来越坚韧。 白二郎直到下午才知道这件事,他午休起来后跑来找白善和满宝玩儿才知道的,他连忙过来看他们。 见三人坐在床前的脚踏上,他还有点儿害怕,小小的挪了好几步,挪了小半天才挪到三人跟前。 他都不敢去看床上的人,眼睛斜着看一旁的架子,抖着声音问,“你,你们没事吧?” 三人一起抬头看他,见他怕成这样都有些无语,又不是没见过死人,前几个月被刺客刺杀的时候不是见过了吗? 满宝往白善那边坐了坐,给他让了个位置。 白二郎不太想背对着二吉坐,可见三人没有改地方的意思,他便只能又向前挪了两步,想坐又不敢坐。 白善看他这样,干脆起身一把拉住他,将他着上前走了两步,一脸沉痛的道:“来,和二吉叔告个别。” 正对上二吉青白脸色的白二郎:…… 满宝还给他们让了让位置。 大吉忍不住道:“少爷,您别吓堂少爷了。” 白二郎冲二吉拜了拜,最后还是挨着满宝,背对着床坐下了。 他还有点儿抖,紧紧地靠着满宝坐,问道:“我们为什么要坐在这儿?” 满宝道:“我娘说过,人死后一时还不能完全脱离肉身,鬼魂就在一旁呢,为免他寂寞,得有人陪在身边才行。” 这样的事白善和白二郎都是第一次听说,忍不住怀疑的看向大吉,“是真的吗?” 大吉点头,所以他才要在屋里陪着的。 满宝继续道:“我娘说了,停灵也有这个原因在。” 白二郎的眼珠子就在屋里转悠了一圈,咽了咽口水问,“所以,现在二吉的鬼魂就在屋里吗?” 满宝点头。 白二郎都快要哭出声来了。 满宝和白善一脸莫名的看着他,“你怕什么,二吉叔又不是坏人,他只会保佑我们。” 可这也是鬼呀。 满宝是不怕二吉的鬼魂的,而且她还怀疑母亲说的是不对的,因为科科说了,这里没有鬼魂。 白善却是直接相信了钱氏的话,眼睛也往屋里转了一圈,直接扭头和大吉道:“要不,你和二吉叔聊聊天?” 他觉得这应该不困难,因为周小叔死了这么多年都跟在满宝身边呢。 对了,二吉叔现在应该和周小叔见上面了吧? 白善眼睛一亮,就伸出手指戳了戳满宝,亮晶晶的看着她。 不知道为什么,满宝竟然看懂了他的意思,她顿了一下后回过头直视前方,不理他,在心里默默地和科科吐槽,“以后可怎么和他解释,我看不见鬼呢?” 科科提议,“你就说你只看得见你爹就行了。” “那不是骗他吗?” “那你只好什么都不说了。” 满宝叹息一声,撑着下巴发起呆来。 一旁的白二郎忍不住问,“真的不能换个地方吗,同一个屋里就行了吧,我们或许可以坐到桌子边去陪?” 白善不愿挪位置,“坐这儿挺好的。” 大吉也不想动,他觉得这儿离二吉近点儿,他幽幽叹了一口气,道:“我也没什么和他说的,他走的无牵无挂,算是好事。” 所以他只要静静地坐着就好。于是屋里就安静了下来,大家都不说话了,就这么静静地待着,心里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白二郎自顾自的抖了一下,也慢慢的安静下来,竟然没那么怕了。 主要是身边坐着人,屋里也没什么奇怪的事发生,他悄悄往后看了一眼,松了一口气,也撑着下巴看着前方。 四人在屋里待到傍晚,二吉的身体开始变得僵硬,刘老夫人让人送来了福钱,大吉没想到老夫人连这个都给二吉准备了。 他取了来,捏开二吉的嘴巴,取了一枚福钱放进嘴巴里。 众人帮着收殓,棺材合上,却没有封死,过两天他们得往里放冰,而且送回到陇州,家里人估计还要看一下的。 虽然棺材不封死,但灵堂还是布置好了。 不仅白善三人祭拜了,刘老夫人和郑氏也来上了一炷香,这在下人堆里,二吉算是头一份儿。 满宝回家去,听了消息的老周头和钱氏第二天也过来上了一炷香。 大吉家的亲朋多在陇州,他们家几辈子都是白家的奴仆,他们还多留在陇州的庄子里,这边认识二吉的人并不多,也就这几家而已。 甚至老周头和钱氏都一直是只听其人,却没见过他。 所以大吉不意在这里停留太久,第二天停灵一天,第三天,也就是初七的时候就启程了。 刘老夫人没有让他一人回去,而是让下人收了两车的东西一并送回去。 她对刘贵道:“这一二年内,回陇州要比回绵州要方便些,这些东西先送回陇州的庄子,妥善安排了你们再去京城。” 刘贵躬身应下。 刘老夫人想了想,又招来大吉道:“我想给你放籍。” 大吉惊诧的去看刘老夫人。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1359章 结束和开始四 刘老夫人道:“当年子启本就放了你的籍书的,这些年也多亏了你跟在善宝的身边,如今拨乱反正,十三年前的事情真相大白,子启的仇也算报了……” 大吉跪下道:“老夫人,还是让小的跟在少爷身边吧。” 年轻的时候还有激情,想要闯荡江湖,可这十多年来,他跟在白善身边,也早已习惯了。 而且他这一把年纪了,总不能还转身闯荡江湖去,所以真要回去种地,还不如就跟在少爷身边呢。 刘老夫人点头道:“这是自然的,善宝以后出门游学,还需要你多加保护呢。” 她道:“这与放你的籍书并不冲突,我都听说了,你想送伯安去习武,让叔平读书,他和善宝一般大吧?再读两年就可以考虑着考学或考官了,你放籍对他更好。” 大吉这才没说话。 刘老夫人将籍书还给他,道:“回到陇州后就和刘贵一起去换成良籍,这一次满宝也带了她两个侄子上京读书,我的意思,汧阳那边的学堂到底比不上京城,你回去后就把妻儿带到京城去吧,这样既方便叔平读书,你们一家也可团聚。” 大吉迟疑了一下,刘老夫人便笑道:“快去吧,我们白家人丁单薄,以后善宝在官场上还需人帮衬,叔平若能进仕,以后两个孩子也能守望相助。” 大吉连称不敢,但还是记在了心里,他接过籍书和卖身契,跪下给老夫人磕了两个头,躬身退了下去。 第二天一大早,大吉便牵着马车出村,白善、满宝和白二郎一起将人送到村口,二吉的棺材绑在了马车上,车上还挂着白幡,提醒人避让。 白善道:“我们在京城等你。” 大吉应下,“少爷,满小姐,堂少爷,你们保重。” 说罢,他跳上马车,甩了一下马鞭,马车便慢慢往前驶去。 刘贵和另外三个下人赶了另外两辆马车跟上。 他们会先到利州,换上船,可以从利州直达秦州,从秦州到陇州汧阳县只需一天的路程。 刘老夫人已经提前叫人去利州租船了,因为带了一具棺材,他们需要付出包船,还需要付出比平常多三倍的船资。 冰块等也都是在利州买的,直接送到船上备用。 三人站在村口的一个小高坡上,看着三辆马车慢慢走远,直到消失不见,这才闷闷不乐的转身回家去。 今天是初七,明天他们也要启程离开了,也只是相差一天而已。 回到大榕树下,三人略站了站,白善道:“给道和的医册怕是抄不完了。” 虽然他们没有给二吉守灵,但心里不好受,所以昨天一个字都没写,医册自然就没抄好。 满宝直接挥了挥手道:“没事,把原稿给他,回头把你抄的给刘医女,后面的我再补上就行了。” 这倒也是一个办法。 三人回去把书和文稿带上,然后点了家里的一个下人赶车便往道观去了。 此时天也才亮了没多久,这会儿大家还都在家里猫着过年呢,上山的路上并没有什么人。 道观的门倒是开着的,但里面也空荡荡的没人,三人跨过高高的门槛进去时,里面很安静。 三人习以为常,先在大殿里拜了拜天尊老爷,这才往后面去。 道士们也是要过年的,天气那么冷,大家当然是凑在一起围着火盆取暖聊天,顺便吃些信众送上来的东西啦。 道和道虚自然是跟师父师叔们在一起的,至于前殿的门大开,他们并不担忧。 不会有人上山到道观里偷盗的,若有,那不是疯了就是饿得快死了。 守清观主和道和道虚说过,要是前者,他们不能和一个疯子计较;要是后者,那是救人一命,算功德。 不过道和道虚私心里觉得师父和师叔们就是懒,怕冷,觉得大冷天的一个人也没有,他们还得坐在前殿里守着。 满宝他们熟门熟路的找到道和他们经常烤火的那个厢房,从窗缝里看过去,里面果然坐了不少人。 白善敲了敲窗,就听见守清道长悠悠地

相关推荐: 交流_御书屋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沉溺NPH   山有木兮【NP】   婚里婚外   NTR场合_御宅屋   树深时见鹿   万古神尊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