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少人围着东宫,想要在太子面前露一露脸吗?” 白二郎一拍掌,压低声音道:“我知道了,唐学兄,你是不是想让白善当青州刺史?” 唐鹤:“……你可真敢想,我都没敢这么想,他现在是七品县令,一下和太子要四品的刺史当,信不信朝中百官先参他一个奸佞谗言?我就是说你们可以在青州刺史人选上发表一下看法,选一个对你们最有利的刺史。” “你们是太子的人,太子也一向看重你们,你们提的建议,太子应该会采纳。” 周满摸着下巴思考起来,半天后道:“其实我挺想要顺其自然的,但不知白善怎么想,回头我问问他。” 不必周满问,因为此时白善正拆开太子来的信呢,他就是为的新任刺史人选,想要问一问白善的建议。 等周满终于结束赈灾,和白二郎唐鹤一起回到北海县时,他的信已经寄出去两天了。 ☆.第3160章 快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唐鹤一下马就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这份热情让在外漂泊两年多的唐鹤有些受宠若惊。 他惬意的坐在县衙后院的敞轩里,端着酒杯长出一口气,“我去别的县城,虽然也有被如此热情欢迎过,但那情是虚情,意呢,也是假意,也就只有你们了,是真心欢迎我来的。” 白善也惬意的靠在身后的坐榻上,盘着腿道:“当年学兄可是应承了满宝,一出京就往我这里来,结果我们左等右等,你却转道去了江宁。” “这可不怪我,”唐鹤立即道:“本来我是往青州来的,结果巡视到冀州的时候陛下让我去江宁查筑堤款项,我就只能下江宁了,好在有大运河,一路坐船下去的,不然一下从冀州到江宁,我要累死的。” 因为这个,唐夫人都没能跟着他走,翻过年后才去江南找他玩儿的。 不过也因为江宁的案子,这两年唐鹤一直在淮南道、江南道和河南道一带打转,见识到了不少案子,可谓世间之奇、之狗血,话本都写不出来的荒唐。 白善早馋唐鹤的本事了,忙道:“学兄来得正好,不如帮我查一查县里的案子?要是能把积年的旧案一并查清了最好。” 唐鹤问:“有什么奇案要案吗?” 白善摇头,“奇案要案倒是没有,但案子也不少的。” 殷或笑道:“北海县以前穷,白善上任后威望又足,吏治清明,因此没什么大案发生。但这两年因为龙池码头,各地商旅不少,又有大晋最大的盐运司在此,关于钱财上的案子不少。” 殷或似笑非笑的看了白善一眼,“我们白县令其他的还罢,审案却是查了一筹,案子总要查很久才出结果,这两年没少因为这个被郭刺史训斥。” 白善:“……我很慢吗?明明很快了好不好,一个案子总要讲究证据,还得复核一遍,上次那抢劫杀人的案子,我只用了两月便抓到了凶手,这也叫慢吗?” 唐鹤点头,见白善扭头盯着他,他点到一半的头就停住,勉强道:“倒也不是很慢,在众多县令中属于中上水平吧,只要不是冤案,命案两个月内破获,又抓到人,算是可以的了。” 白善便自得的看了殷或一眼。 唐鹤往敞轩外看了一眼,笑道:“看你这园子花团锦簇的,我和满宝他们过来时,沿路看到不少商旅,还有不少百姓挑着担在官道上叫卖,民风如此,看来你治理得不错。” 白善笑道:“唐学兄要不要去龙池码头看看?现在那边才是繁华呢,因为是新建的,来往的人又多,因此看着比我这县城还要更像县城些。” 唐鹤挑眉,“好啊,找个时间去看看。龙池离得远吗?” “七十里左右。” “不近啊,”唐鹤问,“既然那里这么繁华了,事务肯定也不少,似一般的冲突,甚至是偷抢一类的事不少,也都会报到县衙这边来吗?” “不会,”白善道:“我派了两班衙役在那边,给予他们便宜行事权,除非大案要案,不然一般的小纠纷小案件,都在那边办好了再汇到县衙里来,这边审核过了便收押犯人。” “那是里正在管那两班衙役?”唐鹤挑眉笑道:“一县县衙也就三班衙役,你一下给出两班,县衙这边就留一班?” “不,那边是殷或管着的,县衙这边我又招了一班,”白善道:“我已经和刺史府申请,将北海县从下县升为中县。” “这么快?”唐鹤微微坐直了身体,“当年长博在罗江县经营了好几年,他走时也没把罗江县升为中县,一直到这两年因为新稻种产量不少,这才升上去的。” 白善颔首道:“北海县现在有龙池码头,还有这么大的盐场,经济已经到了,之后也不会回落,升为中县是够了的。” 要不是他压着,郭刺史还想直接升上县呢。 不过升上县虽然对白善仕途有益,但对当地百姓和县衙的税赋压力就太大了,所以他没答应,一直给压着。 唐鹤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这其中怕是还有些他不知道的事情在,挑了挑眉问道:“郭刺史的提议?” 白善笑了笑。 唐鹤便啧了一声,然后看向殷或,笑吟吟的道:“没想到殷学弟会参与政事,”又看向白善,“他既然都给你管着衙役了,怎么不给他一个县尉当当?” 白善还没说话,殷或已经摇头道:“我就是闲极无聊时顺手帮一帮,又不是每日去县衙点卯,而且北海县是有县尉的,总不能我来了便把人挤走。” 白善笑道:“他可不止干县尉的活儿,他还干了县丞的活儿。” 唐鹤乐,“那不就是一县县令了吗?你都干什么了?” 一旁的白二郎立即举手,“我也没少干县丞的活儿。” 他道:“北海县也不知道哪儿来这么多事情,你说别的县只有一个县令是怎么做的?反正北海县有这么多人,我们还是总觉得人不够用。” 唐鹤微微一笑道:“你们用三年的时间做了人家十年才能做到的事,可不忙吗?” 五月找过来,“郎主,娘子问饭菜是摆在敞轩里,还是在饭厅?” 白善看了一眼唐鹤后笑道:“就摆在这敞轩里吧,今日风好,这里凉爽些,还可以一边看些景色。” 五月应下,转身去传话。 不多会儿,周满和明达相携而来,和婢女们一起端着饭菜上来,唐鹤连忙起身,扫了周满一眼。 竟然让公主端菜,能不能靠谱点儿,他怕吃了不消化呀。 周满疑惑的回了他一个目光,“这会儿正是吃鲍鱼的好时候,学兄难得来北海县,我让人去买了好些海鲜回来,今天的菜色一半是京城口味,一半是这儿的土产,学兄看看喜欢吗?” 唐鹤眼睛微亮,“鲍鱼呀……” “是啊,还有海胆,鲅鱼,你都尝尝,”周满道:“你要是留的时间够长,回头我们可以专门去龙池吃海鲜,那边的更新鲜,更好。” ☆. 第3161章 政治 唐鹤高兴的应下,要是早知道来青州这么快乐,早些时候他就应该来了。 几人虽然许久不见,但这两年从未断过书信,加上同在朝堂之上,都知道彼此的功绩和消息。 白善他们都觉得他们在北海县的事没什么好说的,不就是按部就班的建设码头,劝课农桑吗? 相比之下,唐鹤的事迹更吸引人,比如他在荆州破的连环杀人案,在唐州破的全家灭口案,寿州的女鬼杀人案…… 大家饭吃到一半,全都撑着下巴听他说案子,听得是津津有味。 最后还是久不见父母的白景行和白若瑜哭闹着要找人,郑氏和小钱氏牵着两个孩子找过来,他们才发现时间过得有些快。 唐鹤停住话,和郑氏小钱氏行过礼后惊奇的看着两个小孩,惊奇道:“你们孩子都这么大了?” 他一把将俩人抱起来放在腿上,一边一个,笑吟吟问:“你们多大了?” 白若瑜:“三岁!” 白景行:“四岁!” 两个孩子同时出声,只是答案不一。 唐鹤扭头去看白善几个,“我记得他们是同一天出生的吧?就算差着时辰也该是白若瑜大,怎么……” 白善含笑瞥了周满一眼,解释道:“我女儿算的虚岁。” 白二郎翻了一个白眼道:“这都是和满宝学的,从小就会往上虚报年龄。” 唐鹤失笑,从袖袋里掏礼物给他们。 这是早两年就准备好的,一直没机会给,这会儿终于给出来了。 “这是你们学嫂准备的,从同一块玉上分出来的。”唐鹤将玉给他们戴在衣襟上,发现玉有些大,便忍不住笑了一下,“还得再大一些戴才好。” 因为两个孩子的到来,话题被岔开了一下,唐鹤便不再说他破的那些暗自,而是看向周满,“青州刺史的事……” “哦,我差点儿忘了,”周满看向白善,“唐学兄说青州要换刺史了。” 白善颔首,“我知道。” 周满瞪眼,“你知道?” 白善点头:“前几日京城来信了。” 他顿了顿后道:“殿下问我青州刺史的人选。” 周满眼睛一亮,“都有谁啊,你有属意的人吗?” 白善微微一笑道:“还真有,我提议了一人,刘正则将军。” 唐鹤惊讶,别人不知道,他却是知道的,三年前皇帝就想过换青州刺史,当时他属意的便是刘将军,不过因为他刚毅正直,行事强势,他爹和皇帝都担心他和白善碰上会刚碰刚,所以才按下此事。 周满却是了悟,“因为海寇?” 白善:“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刘将军正直刚毅,如今青州已经过了最初适应的阶段,一切走上了正轨,接下来便是按部就班就可。” “只是赚的钱多了,人不免会生贪念,上者贪,下必从之,郭刺史再留在此处已经不适合,其他人过来也未必会比郭刺史更合适,”白善道:“刘将军不一样,一来,我们这两年合作不少,他对青州有一定了解;二来,他品格在此,虽行事强硬,对于此时的青州来说却是最适合的。” 唐鹤却问道:“是殿下亲自写信来问你?” “对啊,怎么了?” 唐鹤微微一笑道:“没什么。” 他目光扫向几人,最后定在殷或身上,“只是觉得殷学弟出来时日也够久的了,应该回京了吧?” 白善和殷或身体一僵,最后叹息一声放下筷子。 他们两个都不是傻子,一开始没想到这点,在信寄出去后也想到了,太子竟然直接写信来问白善青州刺史人选,只怕皇帝不会再放心殷或留在此处了。 就是皇帝放心,朝臣也不会放心的。 白二郎看看白善,又扭头看看殷或,问道:“怎么,殷或要回京?” 白善扭头与他道:“等殷或家书到了,你们也准备回去吧。” 白二郎怀疑的看着他,“为何?” 白善道:“你不是一直抱怨书铺抽成太厉害吗?正好我们的纸坊也造出新纸来了,公主名下又有书局,回到京城,你可以自己印刷书籍,到时候交给书铺来卖,赚的钱就更多了。” 白二郎:“我像是缺钱的人吗?为了几本书的分成回京城?” 明达道:“的确该回京了,大宝都这么大了,还没见过父皇母后呢。” 白二郎立即改口,“也是,你是不是想家了?” 明达点了点头。 唐鹤猜想的不错,太子提议用刘正则做青州刺史,一开始没人多想,的确将郭刺史调回京城,使刘正则做青州刺史。 虽然前不久寿光县发生了地动和山洪,但这是天灾,且后续处理得不错,所以孙县令和郭刺史都没被训斥,相反,因为处理得当,俩人和周满一起还被嘉奖了。 但不久后便有人发现太子在提议刘正则为刺史前和北海县有书信往来。 虽说因为明达公主在北海县,太子常和那边联系,但此刻,他们就是认定太子是和白善联系的。 而且太子回提议刘正则也是白善的建议,于是有人悄悄去见了皇帝,上谏道:“陛下,殷大人爱子年纪也不小了,陛下既然爱重殷大人,何不将殷县子召回赐婚,也让殷大人享受天伦之乐?” 皇帝瞥了对方一眼后道:“殷或身体不好,殷礼早和朕说过,他这一辈子都不能娶妻生子了。而且殷礼现在已经做了祖父,天伦之乐早有了。” 不说殷礼那一串的外孙外孙女,他小女儿招赘都生三个孩子了,还缺天伦之乐吗? 对方被噎住,干脆挑明道:“陛下,臣是觉得殷县子再留在北海县不妥。” 他低声道:“刘正则手上有兵权,他是白善提议的,白善又是太子的人……” 皇帝挥挥手道:“朕知道此事,太子之前和朕提过,白善在北海县经营多年,青州如今的局势多是因为他,因此朕和太子都想听一听他的建议。刘正则素来刚毅正直,三年前朕便想让他接手青州刺史一职,不过是因为怕他和白善脾气都太倔,硬碰硬不好,现在他们既然能相知,朕甚是欣慰。” ※※※※※※※※※※※※※※※※※※※※ 作家的话 晚安 ☆.第3162章 龙池别院 话是这么说了,但皇帝还是找了殷礼。 于是殷礼的书信便到了北海县。 此时,郭刺史已经离任回京,刘将军还没到任,青州这边又是底下的长史和路县令暂时主持。 殷或收到父亲召他回京的信,想了想,收起信去找白善,“我手上的事都和你交接完了。” 白善问:“打算何时启程?” “还得问白二和公主,不过我们不急,”殷或道:“我会先写一封信回去,说明交接事情需要时间,八月正是海鲜最丰美的时候,我带上一些回京,赶在中秋前回去就行。” “你们弱的弱,小的小,路上不能太赶,还是得早些启程,留足时间在路上才好。” 殷或点头,问道:“唐学兄现在何处?这一走不知何时能碰面,不知他可有时间来北海县聚一聚。” 白善道:“在莱州吧,上个月是第二季度出盐的日子,莱州运送官盐的官船沉了一艘,本来此案已经切结,是海上的海寇所为,但事情报到京城,陛下震怒,下令让学兄前去复查,他半个月前特意从临淄县赶过去的。” 因为北海县就在莱州边上,正巧北海县也有盐场,一半的官盐也是通过官船运输出去,对海上的情况很了解,所以唐鹤专门来信问他海上的情况。 白善的官船偶尔也被海寇骚扰,但还未被对方击沉过,归根结底,是因为当初官船是和刘将军借的,如今管着这三艘官船的就是刘将军的儿子。 也是因为刘小将军,白善才和刘将军认识,一来二往的来往起来。 不过这两年因为海运很繁茂,海上的强盗的确多了起来。 白善道:“我去信问问吧,从莱州到北海县也不远,嗯,直接请他去龙池吧,你们不是想吃海鲜?让满宝请两日假,算上休沐一起,我们去龙池住几日。” 周满现在是青州医署署令,加北海县医署署令,她的官儿最大,所以请假也是和自己请。 她算了一下最近的事情,发现不是很多,主要是大家开始收豆子,农忙起来看病的人就少了。 于是她很大方的应下,自己给自己批了假条,然后把事情交给副手郑辜,她带着家人就先去龙池。 白善和殷或白二郎反而落后一步,他们还有些事情要处理,等处理好了才过去。 白善去龙池更方便,连假条都不用,直接就能去。 龙池已经大变样。 马车从宽敞的官道上绕过来,一抬眼便是一个大牌坊,上书“龙池码头”四个大字,过了牌坊便是一条直通到底的宽敞街道,骑在马上可以隐约看到尽头处的码头和大海。 整座码头城镇是整体向大海倾斜的趋势,两边是相似的商铺房屋,这是一座繁华程度不下于北海县县城的大镇了,街道小巷将这些房屋连接起来。 虽然才建起来不到三年,但所有的商铺都开张了,来往的商旅百姓特别多,才进入便是热闹的叫卖声。 但他们没有顺着街道往下,而是向左一拐,顺着另一条路向山坡上去。 半山腰处独有一个院子在那里,有一条宽敞的大路连接到门口。 别院里的下人早收到主人家要来的消息,早早便将大门处的路和空地洒水打扫一遍。 看到车马上来,一个面白无须,身量较小的管事立即带着下人们小跑着上前,马和马车一停下,他便带着大家跪在车旁,磕下头道:“奴才恭迎公主殿下,郡主殿下。” 一个大宫女道:“起来吧。” 他立即爬起来,却是跑上前去帮周满拉住马,一脸讨好的笑,“郡主娘娘,这风沙大,您怎么不坐车?” 周满打了一个抖,跳下马,“别叫我娘娘,我有点儿寒,还是叫我周大人吧。” “奴才不敢。”他笑吟吟的将周满的马拉到一旁交给下人,又忙碌的去车旁候着,帘子撩开,一个大宫女先踩着凳子下来,这才转身将明达扶下来…… 明达笑道:“你有什么不敢的?不过郡主叫得好,以后就这么叫她。” 得了明达的夸奖,他高兴的笑起来,连声应“是”。 明达一下车,车门那里就探出两个小脑袋,白景行和白若瑜手脚并用,自己快速的爬出来。 内侍看见,忍不住“哎哟”一声,伸手小心的去车旁接着,生怕俩人滚下来。 周满伸手一手一个把两个拎下来,“都多大了还爬,不会走吗?” 明达瞥了她一眼,“你倒是会躲清闲,自己骑马,不知道他们在车里的时候有多闹腾。” 周满冲她讨好的一笑,把两个孩子放到地上后就去后面车上接上郑氏和小钱氏。 两个孩子虽然是郑氏和小钱氏带的多,但不知为何就喜欢缠着周满和明达玩儿,只要出门就赖在俩人身边,怎么撕都撕不开。 白景行和白若瑜常来龙池别院,都不用人带着,自己熟门熟路的就往里跑,身后跟着一串宫女下人。 山上的别院大门一开,下面大镇的不少人便知道县城里的贵人又来了。 “这次来的人似乎比较多,三辆马车呢。” “我看到周大人了,她骑着马呢,你们说我要是送她一桶海参,她会不会送我一些药?” “啧,周大人是缺一桶海参的人吗?她不会自己买?要想请周大人看病,要么去医署里碰运气,要么就拿她没见过的东西去求她。” “对了,听说去年登州来了一位吴老爷,他给了周大人一尾海鱼,没人见过的,周大人收了以后特别高兴,然后把那位吴老爷给治好了。” “什么病啊,竟然千里迢迢的从登州找过来?” “不育呀,他是带着妻子来的,听说俩人都年过而立了,一个孩子都没有,在北海县住了四个月就怀上了,算算时间,现在应该生了吧?” 议论的人不少,却没人真的敢上别院去打搅,因为他们知道,别院的人肯定会下来的。 果然,不多会儿,别院的大门又重新打开,这一次郑氏和小钱氏没出门,她们赶了半日的路,有些疲累,所以留在别院休息。 两个孩子却是精力旺盛,加上在车上睡过一段,所以根本坐不住,才喝了一口水便各自拽着自己的母亲往外走。 下人牵了马来,周满和明达将孩子抱到马上,自己也上马,带着他们便往山下去。 坐在马上,白景行小朋友高兴得不行,拍着小手冲前面喊,“冲鸭——” 周满便一踢马肚子冲起来,风和土就灌了她一嘴,白景行小朋友瞬间闭上嘴巴,但还是没忍住咳嗽起来。 周满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明达忍俊不禁,打马走在她边上,“你都多大了还这样闹她。” ☆.第3163章 汇聚 白善和殷或他们第三天到的,那时候两个小孩儿已经在海边玩疯了。 俩人拿着小木铲和小木车、小木马,到了海边便霸占一块沙滩,坐在沙子上能玩一整天。 周满给他们戴上小帽子就不管他们了,她和明达站在海边望着大海发呆。 码头已经在收尾,和三年前的码头相比,现在的码头扩大了两倍左右,能停泊的海船是莱州码头的三倍。 周满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惋惜道:“可惜不能出海一观,有机会坐着海船穿过大海去百济新罗看看就好了。” 明达:“我亦想。” 俩人忍不住扭头相视一眼,纷纷笑了起来。 周满在心里算了算后道:“等医署都上了轨道,我就辞官,到时候就能想去哪儿去哪儿了。” “白善怎么办?” 周满:“他要是还做官,我会经常回来看他的。” 明达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然后道:“到时候我与你同行。” 周满挑眉,“大晋的公主去新罗百济吗?” 明达抿嘴一笑道:“这有什么,郡主去得,公主去不得吗?” “我这个郡主是后来的,你这个公主可是天生的,不一样。”周满已经琢磨起来,“到时候你可以和陛下要个使臣当一当,我们过去连路费都免了。” 明达扑哧一声,“你也太省钱了些,你的封地和职田庄子收入都不低,又有纸坊这些收入,怎么还这么节省?” 周满认真的道:“这不是节省,这是为了安全,你若是使臣,出使到百济和新罗,他们就得保护你的安全,可不比隐瞒身份自己过去要强?” “我们是为了解民风民俗去的,又不是为了体验民间疾苦去的,没必要为此隐瞒身份。” 明达:“你是为了挖人家的花花草草去的吧?” 周满抱住她的胳膊,“什么都瞒不过你。” 俩人正说着热闹,码头那边传来呜呜的号角声,周满听了一会儿后道:“有船入港了,要不要去看看热闹?” “不知是哪儿的船,”明达道:“我还想给长豫姐姐带一些东西回去呢,她现在已经出孝,魏驸马正在谋缺,可能过不了多久就要离京了。” 周满一听立即道:“走,我们去看看,若有好东西,我也买一些,到时候你帮我带给她。” 俩人回身把两个孩子带上。 两个孩子死也不愿意离开沙滩,悬空的小脚不断的踢着,大叫道:“我不去,我不去,我要堆城墙。” 周满低头看了一眼他们的杰作,嫌弃得不行,“谁家的城墙长这样啊,歪歪扭扭的还那么矮,别玩了,我们先去看好东西,回来再砌。” “不要,不要,”白景行用力的往下沉,小脚努力的想要踏在沙滩上,“我们自己玩儿,娘亲,你们也自己玩你们的去吧,我们不需要你们带。” 白若瑜也不愿意走,在宫女手里挣扎,大有他们不答应就张嘴大哭的架势。 明达便道:“算了,让他们留在此处吧,多给他们留几个下人。” 龙池码头还算安全,周满略一想便答应了,叮嘱白景行道:“只能在沙滩上玩儿,不能到海里去,知道吗?” “知道。” 白景行和白若瑜两个小朋友现在都不喜欢海水,因为他们已经追逐过浪花,并不觉得多好玩,还是挖沙子最好玩。 两个小孩一被放下,立即跑回自己的地盘,拿起小木铲继续兢兢业业的做筑墙游戏。 明达扭头看向大宫女,“看好他们。” “是。” 明达和周满去了码头。 那里正一片热闹,不少短工都蹲在码头边上等着被挑选,有的已经被挑中去扛货了。 再往前还有不少衣着不一的商旅等着。 这些人都是没本钱上船的,不过他们虽然没本钱上去,却也可以在码头这里挑选到一些相对便宜的货物,贩到内陆和北边,也是能赚不少钱的。 周满和明达一过来,不用护卫们上前分开众人,有眼色的直接让开了道路。 还有常混码头的热情与周满打招呼,“周大人,您是来观景,还是来看货呀?” 周满:“观景别的好地方多的是,我干嘛跑来这儿?” 她往前探了一眼,问道:“这船是从哪儿来的?” 很快,前面挤出来几个穿着短褂的力工,他们喊道:“别等了,这是从莱州码头过来的,来这里装些货物就走,在这儿下的好东西少。” 众人一听是莱州来的,立即散了,到另一处等着,“算着日子,去百济的船也该回来了吧?” “应该是快回来了,也不知道能带什么好东西回来。” 周满和明达却没走,瞪大眼睛看着从码头里处走出来的唐鹤,“唐学兄?” 唐鹤也没想到一下船就看到她们,立即高兴的走上前,“你们是来接我的?” 明达笑脸微僵,周满已经点头,“唐学兄,你怎么走的海路,不走陆路?” 唐鹤:“……你都不知道我走的海路,怎么来这儿接我?” “哦,这不是碰巧了吗?”周满侧身,热情的道:“唐学兄请——” 唐鹤给她气笑了,手中的扇子便忍不住一抬,不过想到周满已经不是小姑娘,这一扇子就没拍下去,他手一背,摇了摇脑袋顺着走了。 “白善呢?” “他们还没到呢。”周满话音刚落,一个护卫挤开人群进来禀报道:“娘子,郎主他们到了,正在别院里等着呢。” 周满往唐鹤身后看了一眼,见他行李简便,只带了三个人,便问道:“唐学兄,你是要先逛一逛龙池码头,还是先去别院休整一番?” 唐鹤想了想后道:“让护卫把行李送上别院吧,我们到处走走。” 唐鹤六月的时候来过龙池码头了,这会儿和之前相差不大,只是码头这一块已经基本建好,不少东西都被清理走了,比上次看着更干净整洁了。 既然是随便走走,周满便带着他往酒楼去,这会儿也差不多到用晚食的时候了。 ☆.第3164章 请教 白景行和白若瑜小朋友被强制带到酒楼时,正好在楼下和白善白二郎他们碰上。 白善看到浑身脏兮兮的女儿,已经习以为常,只是拿出帕子给她擦了擦脸上的沙子和眼泪,问她,“怎么哭成这样?” 白景行立即告状,“五月姑姑不许我玩沙子。” 五月连忙禀道:“娘子派人来说该用饭了。” 白善便说她,“不就是玩沙子吗,值得你哭成这样?” “你这两日必定没少玩儿,玩乐也该有个度,总是玩沙子,以后厌烦了,你岂不是少了一件乐事?” “我不会厌烦的。” “这就跟你以前说不会厌烦吃肥肉一样不可信。” 白景行立即不说话了。 她刚满周岁的时候特别喜欢吃肥肉,一直持续到半年前,最喜欢的食物就是七分肥三分瘦剁碎了做成肉羹,拌着饭吃特别好吃。 但半年前,她突然就不喜欢吃肥肉了,一点肥的都见不得,一定要全瘦才行。 白景行小大人一样的叹了一口气。 白二郎已经一脸嫌弃的吩咐宫人把他儿子抱下去清洗。 这家酒楼不小,一些大包间里是有盥洗室的,巧了,今天周满定的就是豪华大包间。 所以俩人就被带到隔间里去清洗了。 唐鹤看得目瞪口呆,“这两孩子这么调皮?” 这也太脏了吧? 他自觉他儿子够调皮的了,但也少有弄得这么脏的时候。 白善不在意的道:“小孩子哪有不调皮的?” 周满深以为然的点头,“守规矩就行。” 唐鹤:“……调皮和守规矩还能放在一起吗?” “当然可以,”俩人道:“玩乐并不犯规矩。” “好吧,”唐鹤挥挥手,决定略过此事,谈起正事来,“殷学弟,你们何时启程回京?” 殷或道:“我算过,八月初一是个好日子。” 唐鹤挑眉,“的确是个好日子,你们路上慢慢走,回到京城正好过中秋。” 白善问道:“莱州的案子破了?唐学兄是要在我这儿留一段时间,还是……” “我还得回莱州呢,”唐鹤道:“案子还没破。” 他转了转茶杯,目光在屋内一扫。 白善便让屋里伺候的下人护卫全都退出去了,只有隔间留着照看孩子的五月和大宫女。 她们两个都是绝对信得过的。 唐鹤这才道:“至善,你见过海寇吗?” 白善:“尸体算吗?” 唐鹤看向他。 白善便解释,“去年有海寇袭击商船,消息传回北海县,我便请刘将军派兵出海剿寇,将商船带回来,当时除了商船和船上的人外,刘将军还带回来两艘有些破烂的船,还有十几具尸体,那都是海寇。” 唐鹤坐直了身体,问道:“查过他们是什么人吗?” “百济那边的流民,”白善顿了顿后道:“不过海上的盗贼不止有百济人,还有倭国,甚至还有新罗过来的渔民。” “当然,目前我知道的,势力最大的,其实是平州和登州一带出去的海寇,他们多是岛民。” 唐鹤惊讶,“晋人?” 白善无奈的点头,“对,这些人里有相当一部分是流放过来的罪人或罪人后代,他们与当地的渔民下海为寇,原因各种各样,但最原始的目的便是为了利益。” 他道:“我和刘将军都很头疼,因为两地都不在青州治下,我们只能在他们出现时反击,管不到他们老巢那里去。” 唐鹤手指敲了敲桌子,“这就很有意思了。” “怎么,官船沉没与他们有关?” “不止,”唐鹤微微一笑道:“不过此时案情,我暂不能告诉你们详情。” 唐鹤思考许久,凑近白善问道:“至善,你对盐政了解得多,这晒盐法又是你琢磨出来的,你来说说,现在一石盐的收益是多少?” 白善道:“现在盐由盐运司专运专卖,价格比三年前降了近一半去,收益其实不大,除去所有成本后一石也就赚个五文到十文之间。” 毕竟现在卖盐已经算是国家公益性质的了。 唐鹤摸着下巴思考,“听着不是很多啊。” 白善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喝了一口后道:“学兄,你问的这个问题得是在盐有成本的情况下,或者说,有完整成本程序的情况下。” 唐鹤挑眉,“什么意思?” 白善道:“官盐被劫,也就是说,他们是平白拿到的盐,没有时间、人工和材料的费用,只有部分运输成本,这样算下来极其低廉了,再以正常盐价出售,那他们赚的可就不止一石五文十文的钱了。” 唐鹤轻拍了一下桌子,“对啊,他们要是再运到别的地方,盐价不止这点,那赚的就更多了。” 周满刚和明达说完百济新罗呢,闻言敏感的问道:“什么叫别的地方?” 殷或道:“番邦?” 唐鹤点头,“不错,我查了一下,那艘沉没的官船一点儿也不简单,按说,海船难造,特别珍贵,他们就算想抢盐也不会把船沉没了。” 这也是一开始没人想是监守自盗,而是海寇横行,抢劫官船的原因。 毕竟一艘官船并不比船上的盐便宜。 “在官船沉没前,莱州盐场的官盐损耗就很严重,单看或许没留意,但我对比过你们北海县盐运司里的账目,他们的损耗,从生产到下船,是你们的十倍之上。” 白善闻言啧啧两声,“莱州的柳刺史看着挺精明的,为何会这么想不开呢?” 唐鹤就一脸怪异的道:“我也是到了莱州才知道,和陛下密折告发莱州盐场有异的人是柳刺史。” 这下所有人都张大了嘴巴,白善最先反应过来,问道:“莱州盐运司?” 唐鹤点头,瞥了一眼白善后道:“当年北海县盐场太过瞩目,盐运司官职虽不高,但牵扯的利益极大,所以当时北海县盐运司是陛下太子和朝臣们精挑细选出来的人选,为人正直刚强,其他地方的盐运司就要差一些。” 白善揉了揉额头,有些气恼,“盐运司才成立三年吧?” 怎么就那么快闹出这种事来? 殷或却是很理解,“即便盐专卖了,价格往下调了一半,它依旧是最赚钱的行业之一,毕竟,这世上的人可以不喝茶,可以不用铁,却不能不吃盐。” 明达突然道:“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唐大人,你要小心些了。” ※※※※※※※※※※※※※※※※※※※※ 作家的话 明天补更,晚安 ☆.第3165章 合作邀请 唐鹤站在码头上远眺,看着一艘艘穿进港,又一艘艘船出港,烦躁的心情也慢慢安定下来。 “很震撼,”唐鹤轻声道:“只凭这一功绩,你可名留青史矣。” 只要这龙池码头在一天,白善的名字就流传一天。 白善笑问,“学兄大清早的邀我来码头便是为了说这句话?” 唐鹤微微一笑,“倒也不是,我是想看看你们龙池码头的官船是否回来。” 他手往后一背,认真的问白善,“可想过剿灭海寇?” “剿灭是不可能剿灭的,却可以拒敌以外,打断更多的人从匪的念头,”白善道:“只要他们付出的代价更大,得到的利益更小,那就能拦住许多胆大却还不是亡命之徒的人从匪。” “这就是你提议刘将军接任青州刺史的原因?” 白善补充道:“之一。” 唐鹤点点头,问道:“刘将军何时到任?” 白善算了一下时间后道:“再过四五日吧,陛下依旧将渤海海军交给他来管,青州刺史是兼任,他要把军帐搬到青州来。” “放在哪个县?”唐鹤笑道:“我觉得你这北海县就很好,临海,有盐场,有码头,海寇若是上岸,你这北海县首当其冲,驻军应该需要很多。” 白善沉思起来,半晌后问道:“您还是直接告诉我想干什么吧,您这样问话我有点儿心慌。” 唐鹤道:“要查清官船上的盐去了何处,被损耗的盐是谁运出的,必须要海寇的口供,你们龙池码头的海船也一直备受海寇骚扰,所以你们有想过剿匪吗?我们一起?” 白善:“你?你有兵吗?” “我没有兵,但我有官职,”唐鹤笑道:“巡按御史,巡视天下,我可以我的身份要求平州刺史和登州刺史一起出兵剿匪。” 白善微微挑眉,瞬间心动。 唐鹤看出来了,鼓动他道:“也就是我正在查沉船案,不然我是不会掺和此事的,联动各州府军政,我也是要和陛下上书的。” 白善问:“莱州的兵马呢?” “莱州的不行,我另有用处。” 白善便点了点头,“行吧,我会尽力说服刘将军,学兄与我同去吗?” 唐鹤摇头拒绝了,“我不能离开莱州太久,好容易查到的东西可不能让人抹去了。” 白善吃惊,“那您还来这儿,我以为……” “以为那边万无一失了?”唐鹤摇头笑道:“查案嘛,也要松弛有度,之前逼他们太狠,都缩着不敢动作,我也毫无进展,这样就很好,我出来散散心,他们也可以透透气,双赢,何乐而不为呢?” 白善敷衍的扯了扯嘴角,“学兄高兴就好。” 谈完了正事,唐鹤开始转着脑袋找起乐子来,见不少力工或蹲或站的在码头各处等着挑选,便问白善,“这些都是之前你招来修建码头的工人?” 白善看了一眼后道:“一部分是。” “剩下的人呢?” “分了四部分,最优秀的留在了码头上,归海司衙门统管,码头需要运转的人手,也需要修修补补,”白善道:“大部分则拿了钱回乡去了,还有一部分是无家可归,我给放到官田里做长工,只要他们做得好,回头我可以给落户。” “还有的则留在了此处,”白善的下巴朝那些力工点了点,道:“虽然辛苦,却能赚不少钱,不比修建码头时差多少。” 唐鹤颔首道:“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路子走。” 白善点头道:“不错,我能做的便是让他们可选择的路更多一些,”他微微一笑,“至于怎么选,看他们自己。” 唐鹤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样琐碎的事我是做不了的,我最佩服你和长博的便是这一点。” 白善半晌无言,“查案不是更琐碎吗?” “那怎么一样,翻找那些物证便如同打开礼物盒一样,在打开之前,谁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充满了未知的快感,但你们做的这些事早就预定好了结果,根本没有那种惊喜的感觉。” 白善:“事情做成了很有成就感。” “我破了案子亦有成就感,我在过程中还有惊喜感呢。”唐鹤晃着脑袋道:“这个不能比的。” 白善不与他争辩,指着远处慢慢靠岸的渔船道:“出海的渔民回来了,学兄要不要去看看?” 唐鹤瞬间心动,“昨晚吃的海参不错。” 白善笑道:“那是大嫂做的,和当地的厨子学了一段时间,唐学兄要是喜欢,我们可以去看看有没有好的海参,一会儿买些回去让大嫂继续做。” “吃多了会上火吧?” 白善:“吃两个就是了。” 唐鹤见白善走了,连忙跟上。 巧了,他们到的时候周满他们竟然也在,手上还牵着两个孩子。 两个孩子手牵着手,踮起脚尖站在木板上看船里蹦跶的鱼和各种奇怪的东西,白景行胆子大,看到了一个大石头,便挣脱白若瑜的手,走上去要拿。 五月忙伸手拉住她,哪敢让她上船? “小娘子,你要什么?” 白景行就指着那块石头,“有石头!” 渔民顺着看去,伸手将她指的东西拿过来,笑道:“小娘子,这是海蛎子。” 周满伸手摸了摸女儿的小脑袋,笑道:“海蛎子也叫牡蛎,味咸平,吃久了,可以强健骨节,杀邪气,活久一些。” 白景行问,“可以快点长大吗?” 周满就捏住她的小耳垂,“你想快些长大去干什么?” “长大了,我也能像娘亲一样总是出门,还能和娘亲一样吃好多我不能吃的好东西,大家都要听我的,像听娘亲的话一样。” 周满道:“那不是长大就可以办到的事,你还得有本事,你想你将来有什么本事?” “让别人都听话的本事。” “那你可得多读书,”周满忧伤的道:“你得比大家都强,比他们学识更渊博,他们才能听你的。” 白景行也不知听没听懂,反正乱点头,接过那块大石头,翻来覆去的看,很好奇,“娘亲,这个怎么吃?会不会崩掉牙齿呀?” ☆.第3166章 小孩的离别 周满闻言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大手一挥道:“我给你做!你娘我别的手艺拿不出来,蒸牡蛎还是可以的。” 她扭头和唐鹤道:“唐学兄,我们今天中午吃牡蛎吧,这东西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久服可以强骨节,还可以延年益寿。” 唐鹤:“你说了算。” 周满就继续在船上挑起来,“那条黄花鱼也不错,取了……” 远处来了一艘船,快速靠岸后,一个浑身湿漉漉的渔民提着木桶就朝他们跑过来,“大人,大人……” 随行的护卫连忙拦住他。 他也不冲,直接在外面跪下,抱着怀中的木桶,眼睛发亮的道:“大人,我摸到了鲍鱼,特别大的鲍鱼,我自己估量了一下,四头就有一斤了。” 周满一听,立即上前看,惊喜,“还真不错呢,我们都要了。” 等他们买了东西离开,立即有人围上那个渔民,“老赵,你运气可真好啊,就正好撞上了白大人和周大人来买海货。” 老赵也特别高兴,眼睛都笑得看不见了,“运气好,运气好。” “直接卖给周大人他们,可比拿到集市上卖多赚了三成吧?传出去也不会惹恼了那些掌柜东家和二道贩子。” 毕竟能把东西卖给别院的贵人是他们这一片所有人的荣耀。 拎着木桶的西饼也很高兴,和周满道:“比我们在县城买的可便宜太多了,果然要吃海鲜还是得来海边,娘子,明天我们还来吗?” 唐鹤竖起耳朵听。 周满就扭头问唐鹤,“学兄明日走?” 唐鹤一脸惋惜的点头,“明日一早。” “那傍晚让下人出来采买,明天一早我们吃海鲜粥。” 唐鹤忍不住笑,“盛情难却。” 这一次出游,正事只有唐鹤和白善在谈,其他人都是放宽了心吃吃喝喝玩玩,因为白若瑜小朋友快走了,明达还破天荒的同意他下海扑腾了一圈。 惹得白景行心动不已,于是突破五月的严防死守,也啪叽一声扑到了海里。 白善见状,便脱了衣裳拎着她下海,在浅水区陪她玩了好一会儿,一直到两个孩子都精疲力尽。 不过他们被拎起来时还有些意犹未尽,一同决定把玩沙子排在了后面,在海里玩更好玩。 回到北海县,殷或和白二郎便开始准备回京事宜。 明达将几本账目交到周满手里,道:“这是纸坊的账目,虽然那边有管事管着,但你也要偶尔去巡视一二。” 这些事之前都是明达管着的,不过她要离开了,那此事便只能周满接手,毕竟纸坊也有他们的一部分。 周满接过账簿,一口应下。 刘将军上任,白善一早便去青州城见刘将军了,所以周满带着家人将他们一路送到青州,打算在青州住一晚,第二天再送人离开。 明达不打算惊动青州的官员,因此没有宣扬,连北海县的人都不知道公主和驸马要回京呢。 这几年公主都住在北海县,青州和北海县都已经适应北海县里有一位公主的事实。 白善也出来送行,一路将人送到十里长亭才停下,“你们一路保重。” 周满叮嘱,“给你们的药收好,路上若有不适,还是应该找大夫问过再用药。” 殷或道:“此时秋高气爽,赶路并不辛苦,你们不必太担心。” 白二郎则道:“你们也要尽早把这边的事情做完,争取早点儿回京与我们团聚啊。” 明达瞥了他一眼没说话,和满宝道:“你们也多保重。” 大人们面对面站着告别,他们脚边的两个小豆丁也面对面站着,你看我,我看你,偶尔还要抬起头来看一下大人。 白景行把自己的小木马递给白若瑜,“我娘说你要回家去看外祖父和外祖母,我的马就先送你玩吧,别弄坏了。” 白若瑜接过,一脸的纠结,“我没给你准备礼物。” 白景行大方的挥着小手道:“不要紧,等以后我也去看我外祖父外祖母,到时候你也来送我,再给我准备礼物就可以了。” 她还给人想好了礼物,“你送我那个彩色的绣球。” “不行,那是我外祖父送我的,我也很喜欢。” “又不是不还给你,等我从我外祖父家里回来就还给你,你就给我玩一玩呗,”白景行道:“你也要记得还给我木马呀,不许搞坏了。” 等白景行回家好几日不见白若瑜回来,一问祖母才知道,白若瑜很可能不会回来了,她立即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往外跑,被抱住了身子还用力的往外伸。“我的木马,我的木马,大宝儿,大宝儿,哇,哇,你们骗人,啊——” 周满和白善被她的哭声一震,跑出来一看,就见她一屁股坐在地上,仰着小脸哇哇大哭,虽然朝着天空,但眼泪却跟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哗哗往下落。 周满瞬间心疼不已,上前抱住她,抚着她的后背问,“怎么了,怎么了,怎么哭得这么惨?” 白善也是一脸的心疼,拿出帕子给她擦眼泪,看向一旁无奈的郑氏,“母亲,她这是怎么了?” 郑氏无奈的道:“她不知道大宝儿不回来了,还以为和以前一样,他和父母出去玩个两三天就回来。” 周满和白善连忙劝慰她,“别哭了,你要实在想大宝儿,那就给他写信吧。” 周满哄着她道:“你不是认识很多字了吗,写信和说话是一样的,只是他听到的时候晚些,你听到回复也晚些而已,其实是和人在你身边差不多的。” 白景行已经不是三岁的小朋友了,她四岁了,所以抽泣的道:“娘亲骗人。” “胡说,娘亲从不骗人的,”周满道:“不信你写封信,我让人给大宝送去,看大宝会不会回你,是不是跟在你面前说话一样的?” 白景行打着哭嗝,一抽一抽的应下了。 周满就抱着她去写信,但她毕竟是第一次跟小伙伴分开这么久,还是很不适应,因此便是写好了信,躺在了床上也是一抽一抽的。 郑氏看得心疼不已,摸着她的脑袋道:“不然让你爹娘再给你生个弟弟妹妹,到时候你带着玩儿好不好?” 白景行立即眼睛一亮,“我还有弟弟妹妹?” 白善和周满:…… ☆.第3167章 梳头发 终于把白景行小朋友哄睡,白善牵着周满的手回屋,一路上不住眼的去偷看她。 周满就掐了他一下,“你偷偷看什么?” 白善抓住她的手,牢牢地握在手心里,凑到她耳边小声道:“你想再要个孩子吗?” 周满脸颊微红,沉默了好一会儿后小声道:“我近来不是很忙。” 白善就明白了,拉了她就快步回房。 周满脸色越发红,拉住他问,“你不是要和刘刺史计划剿匪吗?” 白善:“不耽误。” 刘刺史手中有海军,兵马和战船都不少,他早看海上的匪寇不顺眼了,尤其他儿子替盐运司押运官盐,一年官船要往返八趟,时不时的就碰见从边上晃悠过去的海寇。 当了青州刺史后,因为海寇,从龙池码头进出的商船偶尔会受到骚扰,这算他治下,更不能容忍了。 所以白善代替唐鹤与他说项,他立即就答应了。 唐鹤帮他联动平州和登州刺史,向朝廷申请共同剿匪,刘刺史则保证抓到那群和莱州里应外合的海寇交给他。 事情进行得还算顺利,在白景行小朋友终于从悲伤中出来,已经暂时忘记白若瑜小朋友时,白善一身疲惫的从海上回来,眼睛亮晶晶的道:“我们赢了,平州和登州一带的匪寇被剿灭打散,窝在海上岛屿里的百济流寇和倭寇也被打散了。” 此时正是深夜,周满被惊醒,此时正坐在床上一脸懵的看着他,见他滔滔不绝,便伸手掐了一下他的脸。 手感特别真实,“是真人啊。” 白善停住话,“……自然是真人。” 他忙起身,将她按进被子里,把被子给她盖好,“是我不好,太过激动了,你继续睡。” 周满哪里还睡得着,她彻底清醒过来,正要拉着白善问详情,他已经跑去洗澡洗头。 这段时间他一直呆在龙池,还出海了,在船上的时候十天半个月不洗澡都是正常的,此时正浑身脏兮兮的。 等他披着湿头发轻手轻脚进屋时,便看到周满已经盘腿坐在外室的榻上。 他瞬间站直了走进去,“醒了?” 周满颔首,拿起一条大巾子,招手道:“过来,帮你擦头发。” 白善上前,直接坐在脚踏上。 周满觉得天有点儿冷,递给他一个垫子,这才帮他擦头发,“抓到唐学兄要的人了?” “嗯,”白善道:“人已经送去莱州,你知道他们偷抢了盐后卖去何处吗?” “何处?” 白善道:“百济、新罗,还有辽东。” 周满一愣,“辽东的盐不是从这边过去的吗?” 白善摇头,“朝廷的盐运司现在管不到那边,那边的盐现在是自给自足,盐价甚至比盐政改革前还要高,大概在一百二十文上下间起伏,百济和新罗亦是差不多价格。” 虽然他们的钱币不一样,但物品的价值换算一下就知道了。 两国交易一般是以黄金白银做货币,倒是不难换算。 周满:“敢向番邦走私盐,他们胆子可真大。” 白善颔首,“是很大,本来他们打的是润物细无声的主意,每次都是直接从盐场里运出一部分盐,在运输时再损耗一部分,每个月通过出海的商船向海寇输送。” “海寇把盐送到各地去私下售卖,得的钱便两方瓜分,倒也算合作无间,”白善道:“但莱州刺史察觉到了异常,开始让人盯着盐场和盐运司。” “莱州盐场一开始就是莱州刺史主持,就算盐运司接手,他也有自己的人手在里面,察觉到不对,他便派人严防死守,结果他们连着三个月没能运出私盐去,买方催促得急,他们一昏头就把运送官盐的官船给凿沉了。” “盐袋里还有一层防水的油布袋,捆紧了,便是落进海里也能防水。事后等人一走,他们找水性好的人潜下,绑了盐袋便可拉起来。” 周满啧啧称奇,“为了钱,他们可真是太有想法了,无所不用其极呀。” 她很不解,“都这么聪明,用在正途上不好吗?正途上赚来的钱不香吗?” 白善想了想后道:“正途上来的钱少吧。” 周满摇头,“可作奸犯科需要花费的心力更多,还心惊胆战的,加上触犯法律带来的后果,得不偿失啊。” “将这些聪明才智放在正途上,同样能赚来不菲的金钱,钱嘛,够用便可,何必执着于此?” 白善笑着回头看她,伸手摸了摸她的脸颊道:“那是你心正,容易满足,但这天下人心,最难满足的便是贪欲了。” 周满伸手将他的脑袋推回去,让他坐正来,继续给他擦头发,“拿住了海寇,唐学兄这案子便算了了吧?不知道他愿不愿意来北海县住一段时间呢?” 白善道:“回头问问他,不过他已经来巡察过一次,再来,不是显得他偷懒,便是显得我北海县有问题了。” 周满一想也是,他的身份摆在那里,虽然可以自己选择去哪儿巡察,却也不能够完全随心所欲。 周满将他的头发擦干,摸了摸他柔顺的长发,高兴起来,转身爬过去拿了一把梳子过来,兴致勃勃的要给他梳头发。 白善一把握住她的手,耳朵尖都红了,“我自己来。” “不要,我帮你梳。” 白善捏住她的手,强调道:“我自己来就好。” “你都帮我梳过,我却还未帮你梳过呢。”说罢抬手就朝他脑袋伸去。 白善忙抓住她的手,脸都红了,“不行,我自己来!” 周满就静静地看着他。 白善脖子都成红的了,他本就长得白,这一红便特别显眼,周满上下扫视他,若有所思,“原来你害羞啊~” 白善默默地看着她,半晌后松开手,重新坐回了脚踏,一副任君施为的模样。 周满瞬间高兴起来,摸了摸他的头发后细细地梳起来。 白善耳朵尖都红透了。 西饼打了一个哈欠回屋,对一脸困顿的九月道:“还不睡啊?” 九月努力睁开眼睛,“郎主和娘子还没睡呢。” 西饼便也和她一起坐在床边,半天后道:“我们先睡吧,郎主和娘子他们又不喜欢我们在跟前伺候,今晚应该不会叫人。” 九月没动静,西饼就扭头去看她,就见她已经低着脑袋睡着了,她伸手戳了一下她脑袋,她就往另一头偏去,啪叽一声倒在了床上。 西饼打了一个哈欠,也倒在了另一头床上。 ☆.第3168章 饮食(补更) 第二日,正院里的人都睡迟了,从上到下! 西饼和九月睁开眼睛看到从窗户外透进来的天光,立即爬起床。 找过来的五月半晌无言,压低了声音训斥她们,“都什么时辰了竟然还睡,幸得刘嬷嬷不在,不然剥了你们的皮。” 又看向正房,发现没动静,这才松了一口气,“郎主和娘子还没起身,你们还不快洗漱了去厨房打热水?” 西饼挠了挠脑袋道:“他们应该没这么早醒的,昨夜三更屋里还有动静呢。” 五月一听,转身就走,“我去拦着小娘子,你们快些收拾好自己。” 早睡早起的白景行小朋友已经在丫鬟的帮助下穿好衣裳,她跳下软榻,撒腿就跑去找母亲。 结果还没进院子就被五月拦住了,“小娘子,你醒了给祖母和大舅母请安了吗?” 白景行问:“不是要叫上娘亲一起去吗?” “祖母和大舅母与你在一个院子里,醒了可以先去与她们问安,然后再来找娘子一起过去呀。” “不要,我要和娘亲一起,”白景行小朋友一脸严肃的道:“爹爹走前和我说了,他不在家,我要听话,要多关心娘亲。” 说完就要绕过五月进院子。 五月就把她抱起来,“郎主已经回来,不用小娘子关心了,我们先去关心祖母和大舅母吧。” 白景行小朋友却是眼睛一亮,高兴的道:“爹爹回来了?我要去找爹爹!” “大姐儿,”郑氏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 白景行小朋友扭头去看,就见祖母正站在不远处笑看她,见她看过来便冲她招手,“快过来,你大舅母今日做了糯米糍,只有一小盘。” 白景行立即滑下五月的怀抱,撒腿就朝祖母跑去,“我能吃糯米糍吗?” 郑氏笑道:“你可以吃一块。” “我想吃两块。” “总共就五块,你吃了两块,我们就没得吃了。” 白景行一脸惋惜,两只胖乎乎的小手抓在一起忐忑的问道:“那我能吃盘子里的糖浆吗?” 郑氏牵起她的小手笑道:“可以给你吃一半。” 白景行瞬间把父母忘在了脑后,高兴的牵着祖母的手蹦蹦跳跳去了厨房。 糯米糍是昨天傍晚就打好的,小钱氏今天又捶打了一下,拿出来切成一条条的,直接放进油锅里炸。 她炸的糯米糍金黄酥脆,捞起来滤掉油便放在盘上,撒上炒过磨碎的豆粉,再浇上她煮好的糖浆,一股香甜的气味铺面而来。 白景行小朋友踮起脚尖,双手扒拉在灶台上,酷似周满的大眼睛扑闪扑闪的看着,一脸认真。 看得小钱氏心软不已,将锅放下后就把盘子端下来给她看。 白景行咽了咽口水,小声问道:“大舅母,我能不能吃两块?” “不可以哦,”小钱氏摸了摸她的小脑袋道:“你娘说了,这东西吃多了不消化,所以你每次都只能吃一块。” “我上次看到娘亲吃两块了,我什么时候才能和娘亲一样吃两块?” “等你长大。” 白景行便再次盼着自己长大。 白景行小朋友在仔细对比过盘中的五块糯米糍后,选了一块她认为最大的给小钱氏,又选了一块比较大的给祖母,剩下的三块中,她衡量了半天,犹豫的选了一块。 五月将她选中的那块放在她的碗里,看着她拿着勺子插中后偏头就去咬,嘴角四周不免沾上了糖浆。 郑氏看得心软不已,特别想把自己碗里的糯米糍给她吃,但想到周满的叮嘱,她只能忍下去,罢了,孩子肠胃不似大人,还是少吃一点儿好。 但孩子吃东西的样子真的好好看呀。 郑氏和小钱氏庆幸道:“幸亏亲家跟着一块儿来了,这孩子的口味随满宝,这些东西家里的厨娘做不出那个味道来。” 小钱氏也很满足,“他们高兴吃就好。” 周满和白善醒来时,已经是日上三竿,白景行小朋友去花园里玩了一圈回来,继续盯着盘子里剩下的两块糯米糍看。 看到父母姗姗来迟,她立即跑过去迎接。 她直接扑进父亲怀里,仰着小脑袋看他,“爹爹,是要吃午食了吗?今天大舅母做了糯米糍,你是不是不喜欢吃,不然我替你吃了呀?” 白善将她抱气来,点着她的鼻子笑道:“爹爹喜欢吃,一会儿给你咬一口。” 白景行就很满足了,抱着他的脖子大声道谢:“谢谢爹!” 周满也不拦着,下人将早食端出来,郑氏让人把糯米糍拿下去再热一遍,这才看向白善,“你昨夜什么时候回来的?” “很晚才回来的,对了,刘刺史在驿站里,”白善这才想起他的上官,拍了一下脑袋后和周满道:“我午食就不回来吃了。” 他们是在城门关闭后进城的,刘刺史直接动用了自己特权从小城门里进城。 周满点头,慢悠悠的吃着。 白善忍不住去看她,“刘刺史没来过北海县,这是第一次,他多半会问起医署。” 周满道:“今天医署是郑辜当值,你忘了,今天是休沐日,我休沐呀。” 她道:“等他真去的时候再说吧,医署离得也不远,到时候我过去就是。” 万一他不去,她岂不是要在医署里白等一天? 白善一想也是,“那我看着点儿,他要是过去,我提前让人回来告诉你。” 周满应下。 于是周满就窝在家里休息,一直到下午也没人来找她,她便觉得今天刘刺史应该不会找她了,于是换了更轻便的衣裳,牵起闺女的小手道:“走,娘带你上街玩去。” 白景行立即把自己的玩具收到箱子里,往五月手边一推,拉住母亲的手就走。 母女两个一脸高兴的出门,结果才走出巷子到大街上,一匹快马便从街道上飞驰而来,路上的人连忙向两旁避让,一顿鸡飞狗跳。 周满眯了眯眼,快马直冲他们而来,她将白景行往身后拉,大吉上前一步,眯着眼睛一看,认出了来人,“娘子,好像是跟在唐大人身后的护卫。” 那护卫快马飞来,还没到周满的跟前便勒住马,不等马停稳便从马上跳下,直奔上来跪下道:“周大人,我们大人遇刺,请大人救命。” ☆.第3169章 送至 周满下意识往他身后看去,“人呢?” 护卫急喘两口气才道:“在后面,马车护送,比小的慢一些。” “伤到哪儿了?” “胸口,刀伤,左胸斜下,没有伤到脏腑,但是……”他顿了顿后道:“但是刀上抹了毒,莱州医署的大夫将毒血挤出来,又去了一些肉,但伤口还是急剧恶化,不过片刻大人就发热昏厥。” 护卫快速的道:“医署给大人用了青霉素,有些效用,但效用不大,还请大人救命!” 周满懵了,解毒吗? 她好像没解过呀。 但想到她自己研究的那些防身用的毒药,她勉强镇定了一些,问道:“伤他的刀带来了吗?” 护卫一愣,将背后背着的包袱拿下来,“刀没拿,但莱州医署署令让我拿了大人割下来的血肉。” “……”行吧,聊胜于无,周满接过包袱,把白景行小朋友交给大吉,“带她回去,交给母亲和大嫂,就说我去医署了,再让人去告诉白善一声。” 大吉应下。 周满扭头吩咐西饼,“你和护卫去城门口,人一到便送到医署来。” “是。” 周满拎着包袱就回医署。 下午医署里没求诊的病人,郑辜正在伏案写东西,看到周满拎着一个包袱大步走来,立即迎上去,“师父。” 周满道:“唐大人遇刺受伤,人一会儿就送到,你去准备一下。” 郑辜愣了一下,连忙应下。 周满拎着包袱进了她的药房,打开看,里面是一个罐子,里面是大夫切下来的一些血肉,血已经发黑,碎肉散发着一股很不好闻的气味。 周满将血肉分出一部分来,立即进入教学室,她给莫老师寄了一份过去,言明前情,然后便开始用教学室里的器材研究起来。 教学室里添置了一些器材,这还是因为周满越学越高深,很多东西都已经不是大晋这个时代能研究的,所以她干脆跳出束缚,开始学她在这个时代用不到的东西。 这就需要一些器材,莫老师也不吝啬,给她搬了一些进教学室,供她偶尔的研究所用。 周满将自己关在房间里研究,官道上,一队护卫和士兵护送着马车也在快速的往北海县赶。 车里,莱州施署令正在按着唐鹤的胸膛,见他脸色越来越白,忍不住催促道:“再快一些……” 赶车的车夫便又抽了一记响鞭,让马车更快起来。 白善听到消息时正在城外,刘刺史对他收益颇丰的官田很感兴趣,所以半下午都在郊外官田里巡察,听说唐鹤遇刺,正在往这边送,他立即道:“派县中的衙役去城门处疏散人群,保证到达医署门前都畅通无阻。” 白善回身和刘刺史行礼,“大人,巡按御史遇刺,此乃大事,下官先去安排。” 刘刺史见他着急,便颔首道:“去吧。” 白善转身便走,接过护卫手里的缰绳,快速上马后打马回去。 刘刺史身后的一人上前一步,道:“早听闻白大人和唐鹤私交甚笃,今日一看果不其然,不过……” 他顿了顿后道:“唐鹤是在莱州遇刺,却送到青州来,他要是死在青州,只怕朝廷和唐左相会迁怒将军。” 刘刺史摇头,“他们是奔着周满来的,我要是把人拦在外面耽误了治疗,那才会惹来迁怒。” “他能救回来最好,救不回来,也是莱州和周满的事,”刘刺史手一背道:“不过若是连周满都救不回来,那便是他命该绝于此了。” 刘刺史沉吟半晌,和他道:“着人往莱州送一封信去,问一问柳刺史需不需要我们帮忙剿匪。一群海寇,竟敢对朝廷官员下手,简直是目无法纪。” “只怕不是海寇。” 刘刺史冷笑,“不管是不是,我们前脚剿灭海寇,把人证给唐鹤送去,他后脚就遇刺,那些人便是与海寇勾结的乱臣贼子,那就是和海寇一样的匪寇,当杀!” 师爷想了想,刘刺史刚上任就端了三波海寇,的确惹了不少人的仇恨,此时就不能给他们死灰复燃的机会。 趁此机会,将他们从上到下都按死才是关键,于是师爷躬身应下,亲自去给莱州刺史写信了。 马车飞驰到达城门口时,白善正在马上停在城门口。 看到驾驶马车的明理,白善立即让城门处的人让开,示意马车与他一起入城。 明理也看到了白善,见他打转马头先跑进城里,城门口的人也被分到两旁,他立即打了一下马,让马车快速跟上。 马车一路畅通无阻的到了医署。 周满的门被敲响,还没研究出毒理的周满只能暂时退出教学室,不过她多少心里有了一些猜测,她一边往外走一边吩咐郑辜需要准备的药。 唐鹤用担架抬进来,白善急匆匆的跟在身侧,看到周满,心里安定了一些,俩人目光一对视,互相点了点头,周满便引着他们往病房里去。 施署令跟着,看到周满是大松一口气,忙上前道:“先生,唐大
相关推荐: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白日烟波
沉溺NPH
村夜
猛兽博物馆
我的风骚情人
秘密关系_御书屋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