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父皇和母后,你别往外说。” 这事儿传出去可不算好听,哪怕被报应的是益州王,那也是他们皇室的人。 太子妃连连点头,喃喃道:“难怪今儿一早皇祖母往护国寺里捐了这么多香油钱呢。” 她顿了顿后想起了什么,低声道:“周满在不孕这一病症上也算擅长,皇祖母和云凤那边……” 太子挥了挥手道:“皇祖母倒没什么,云凤很不喜周满,肯定不乐意让她看诊,随他们去吧,周满不去也好,云凤现在胎像不稳,回头出个什么事儿牵扯到她身上就不好了。” 太子妃点头。 虽然李云凤是太子的堂妹,但论感情,她还是对周满更亲近点儿,毕竟朝夕相处了一年。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太后:吓死哀家了 ☆.第1809章 拜年 护国寺虽然热闹,但因为没有摊贩,他们也没上去,就在湖边逛了一圈看各家发福米,然后就甩着手跑到别的地方玩去了。 第二天是初三。 老周头和钱氏给满宝精心准备好了给上官拜年的年礼。 满宝没敢告诉他们她才得罪了他们上官,看了眼准备的东西后小声道:“要不再带两碗大嫂做的蒸肉和肉丸子?” 钱氏迟疑道:“那个不太好拿吧,送去会不会不太好?” “不会的,只要好吃,我想萧院正是不会介意的。”她还希望他能看在好吃的份儿上能够在过年时给她留一点儿面子,可以暂时不骂她。 满宝想起了什么,转了转眼珠子道:“再多装几碗,我去约上刘太医一起。” 就算要挨骂,那也得一起。 在老周头和钱氏心里刘家到底要更亲近一些,毕竟两家是亲家嘛,所以没多想就点头同意了。 白善见他缩手缩脚的,便笑问,“要不要我陪你一起去?” 满宝还没来得及点头呢,刘贵便从外面进来禀道:“少爷,本家那边的五老爷和二少爷三少爷来给老夫人拜年了,老夫人要请少爷过去。” 他顿了顿后道:“大堂少爷和二堂少爷已经在那边了。” 满宝便忍不住和白善对视一眼,这两天他们玩得太开心,倒忘记问家里这事儿了。 白善起身道:“你去吧,我过去看看。” 满宝点头,只能提了东西出去。 周立君和周立如帮忙把东西提出去放到大吉的马车上,满宝看到周立如想起了什么,问道:“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 她道:“萧院正是太医院院正,去给他拜年的都是太医或是知名的大夫,你跟着可以见见世面。” 周立如立即高兴的应下,然后也不回去换衣裳了,直接就要爬上马车。 周立君就道:“小姑,我也想去。” 满宝就一挥手道:“那就一块儿上来吧。” 周立君也高兴的爬上马车,周立如问:“二姐,你去干什么呢?” “我也去见识见识,”她道:“今年四叔他们还去草原上收药材,多认识几个大夫好销货。” 马车先拐弯去了刘大夫家。 刘家和萧家在同一坊内,相距不是很远,满宝特特绕过萧家先到了刘家,被拍门的刘太医………… 他叹息一声后对儿子儿媳妇们道:“算了,把准备好的年礼捎带上,我这就去给萧院正拜年。” 他儿子有些不解,“父亲不是说这两日萧院正忙,所以要过几天再去吗?” 刘太医已经起身往外走,道:“人都找到门上了,我还能不去?” 下人已经请满宝几人进门,满宝让周立君把篮子给刘家的下人,然后热情的邀请刘太医和她一起去给萧院正拜年。 刘太医冲下人招了招手,先掀开篮子看了一眼,满意的点头,叮嘱道:“收在厨房里,等我晚上回来再吃。” 刘大郎忍不住微微踮起脚尖去看,只隐约看到里面有几个碗。 下人应下,不敢怠慢,立即把东西提到厨房去。 刘太医这才上下打量周满,问道:“怎么这么上赶着找骂?” 满宝就深重的叹了一口气,道:“刘太医,你已经是一家之主,可以自己做决定,我却是要听父母话的人呀。” 刘太医目光就定在她的脸和个头上,好一会儿才点头,“差点儿忘了,你年纪还小呢。” 刘太医就迟疑起来,这个年纪,他是不是该给个红包呀? 满宝没让他犹豫多久,侧身让他看她身后的周立君和周立如,笑道:“这是我两个侄女,立君、立如,赶紧拜见刘太医。” 俩人立即上前拜见,嘴巴都特别甜的给刘太医拜年。 得,这会儿不用犹豫了,因为过年,在身上装了不少红包的刘太医从袖子里摸出两个红包给周立君和周立如,没有周满的份儿。 满宝也不介意,催促刘太医赶紧出门,不然一会儿去给萧院正拜年的人多了不好。 毕竟他们两个可是有可能挨骂的,人多了,当着他们的面多不好意思呀。 刘大郎适时道:“爹,东西都准备好了。” 刘太医就颔首道:“那就走吧。” 想了想,他这一次没有带上儿子,而是自己去的。 他可不像周满,还是很要面子的,挨骂这种事儿怎么能让儿子看见呢? 俩人到萧院正家的时候,郑太医和卢太医已经在了,俩人刚给萧院正拜完年送完年礼。 萧院正看见刘太医和周满进来,只掀了一下眼皮便垂下来,面色冷淡的道:“来了?” 刘太医笑眯眯的应下,上前行礼拜年。 满宝则有些讪讪,不太好意思的上前跟着行礼拜年,周立君和周立如手上提了礼物,转身交给下人后跟着一起给这些太医长辈们拜年。 萧院正看了看周满,又看看刘太医,暗道:果然是年老脸皮厚。 他对刘太医和周满不太有好脸色,对周立君和周立如却还算和蔼,和卢太医郑太医一起给了她们红包,然后萧院正就对卢太医和郑太医道:“你们先坐着,一会儿我们一起用个饭。” 卢太医和郑太医的目光在刘太医和周满身上滑过,很干脆的婉拒了,表示他们还得去别的亲朋家里拜年,所以暂时就不留下吃饭了。 萧院正挽留了一下,见他们执意要走便也不强求,让下人送他们出去了。 等卢太医和郑太医一走,萧院正脸上的笑脸就“哐当”一下落了下来。 满宝低垂着脑袋站在一旁,想问他是不是被太后给折腾了,但又不敢问。 刘太医则是面不改色,等人都走了便直接问起这件事,还叹息道:“本想和院正提前说一下,奈何阴差阳错的错过了。也是没想到太后竟这样急,竟是大朝会一结束就请院正过去了。” 萧院正沉默了一下后道:“太后疼宠郡主,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儿。” 刘太医就关心的问,“院正已经看过云凤郡主了?” 萧院正微微点头。 “太后怎么说?” 萧院正道:“太后很想郡主有自己的子嗣。” 这不废话吗,谁不想自个孙女生个自己的孩子?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 第1810章 红包 “那……”刘太医看了一眼周满后道:“可是下了死令?” 萧院正就看他,“你有办法治好?” 刘太医就苦笑道:“这治病的事儿哪有绝对的,就是一场小风寒都有可能治愈不了,更别说郡主这样的病症了。” 萧院正和他一起看向周满。 满宝正低着头不好意思面对萧院正呢,察觉到不对,抬起头来就对上俩人的目光。 满宝反应了一下后摇手,“我也没有一定的把握呀。” 莫老师和她联系过了,说这样的情况他一时也没有绝对的治疗方法。在他们那个世界,胎儿根本不是在母体中孕育的,而是有孕囊,所以子宫环境不好,貌似不是很严重。 只要卵子可用就行。 她能想到的办法就是,“用针灸和药物一起治疗,让子宫休养三年,还是有很大的机会的。” 萧院正想到的也是这个方法,他点头道:“云凤郡主现在年纪还不大,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身体调养的效果要好很多。” 她这会儿还没满十六岁呢,大有可为。 而且,三年以后,十九二十岁左右,那才是受孕最好的时间段。 刘太医问:“这一点周太医也和太后提过,院正再提,太后答应了吗?” 萧院正道:“这事儿的重点不在太后,而在于云凤郡主和孙家。” 显然他看出了太后的意思,她显然是认同他们的。 三个知情人讨论了一下云凤郡主的治疗方案,甚至还讨论了一下可以用的方子和针法,然后就略过了此事。 反正事情不急,现在云凤郡主还怀胎呢,此时说这些还过早。 等说完话,萧院正就盯着刘太医看。 刘太医一时没反应过来,和萧院正对视了半响后才领悟到他的意思。 他看了眼周满,突然有些心酸,他和萧院正共事有十一二年了吧? 竟然还比不上认识才一年多的周满。 他默默地起身告辞。 萧院正同样客气的挽留了一下,刘太医忍不住在心中想,我要是顺势留下了,看你怎么着。 不过他还是坚辞了。 满宝也要起身告辞,萧院正却叫住她道:“你留下,我们说说话。” 满宝愣愣的点头。 刘太医告辞出门了,萧院正则让他们家里的人继续招待周立君和周立如,然后带了满宝去书房。 书房们一关上,他就问道:“我听人说,你曾和太后单独相处过?” 满宝愣愣的点头,“太后要问云凤郡主的事儿,所以让人都退下了。” “我还听说,你给太后药灸时和太后吵架了?” 满宝惊得不行,看了一眼萧院正,然后就小声道:“萧院正,现在往宫里安插探子可是会掉脑袋的。” 萧院正就忍不住敲了一下她脑袋,低声道:“胡说些什么?我怎么会往宫里安插探子?那不过是朋友免得我撞上太后的刀口好心提醒的。” 他道:“就许吴公公他们给你提醒一些事儿,就不许别人给我提醒一些事儿?” 在宫里做太医的是最容易获得宫中内侍和宫女们的好感的,周满有朋友,自然也有念着萧院正好的宫人。 满宝一下就想明白了,松了一口气后点头,然后又摇头,“我可没有和太后吵架,我们很和平的。” 萧院正瞥了她一眼,问道:“你和太后说了什么?” 那肯定是不能告诉萧院正的,她们说的可多了。 萧院正道:“太后脉象浮躁,显然这两日睡得不好,她不仅担心云凤郡主的子嗣,也担忧新庆郡王的子嗣。” 满宝惊讶:“新庆郡王才十二吧?” 萧院正点头道:“是,不过他现在已经懂晓人事,我看他身体底子也一般,长此以往未必能有健康子嗣降生。” 太子不就是一个例子吗? 满宝半响说不出话来。 萧院正道:“我前脚才离开宫殿,后脚太后就让人去护国寺捐献香油钱,还让人济困扶弱。” 满宝一脸茫然,“所以呢?” 萧院正:“……太后是在害怕,害怕因益州王而逝的亡魂冤屈不散,影响了益州王的子嗣。” 满宝的笑容唰的一下就收了起来。 看着沉着小脸不说话的周满,萧院正叹息了一声,但还是问道:“你和太后说什么了?不然她怎么会突然做起噩梦来?” 满宝想了想后道:“我也没说什么,就是说益州王不是我害的,是他害了自己,还害了所有人而已。” 萧院正便叹息一声后道:“等收假回宫,太后宫中那边不叫,你就不要过去了,针灸的事儿也交给刘医女,你记得教她针法。” 满宝点头,她还不乐意去呢。 满宝告辞离开,将领了一圈红包的周立君和周立如带回家,或许是因为她已经工作领俸禄了,即便她比周立君小也没领到一个红包。 她在刘家和萧家没领到红包,但回家却收了不少,从她爹娘到哥哥嫂子们那里到刘老夫人和郑氏那边,庄先生更是给他们几个包了个很大的红包的,奖励他们这一年来的勤奋学习。 已经成亲了的白大郎也意思意思给他们包了一个,然后就撺掇满宝,“本家来的五叔正在前面和你四哥吃酒呢,你过去打声招呼,肯定也能拿红包。” 白善也道:“他给的红包特别大,比我祖母给的都大。” 满宝惊讶不已,“他这么有钱?” 白善和白二郎一起点头,“特别有钱。” 满宝迟疑:“这样不好吧,你们还是亲戚,我们却没多大关系的。” 白大郎就低头端起茶杯来喝,眼睛左右转动就是不看她。 已经知道内情的白善就将满宝拉出去说悄悄话,白二郎兴冲冲的跟上。 “没关系的,他肯定很乐意给你钱。”他道:“你以为他们为什么找上门来?” 满宝:“看你出息了呗。” 白善忍不住笑出声来,“倒也不差,但最后却是和周四哥更好了。” 他道:“因为祖母和母亲这边很难打动,这才走了捷径,而且你现在可是天子和太子跟前的红人,他们姿态虽未摆出来,但其实是想讨好你的,你去,他们肯定乐得招呼你。” 满宝就好奇,“我还没问我四哥他们呢,怎么他们好起来了?” 白善就笑道:“我祖母让的,有些东西,有些话,我家这边不好说,周四哥出面要好很多。” ※※※※※※※※※※※※※※※※※※※※ 作家的话 请假条:今天吃了一顿饯别饭,淋雨了,有些难受,所以想请假,后天再补上吧。 明天要回家去,旅途劳顿,有可能还要请一天,大后天补上吧。 唉,这就是没有存稿的悲伤 ☆.第1811章 客气 满宝一脸的疑惑,白二郎等不及让白善再烘托气氛神秘一下,直接兴冲冲的告诉满宝,“堂祖母说我们两家不好和本家闹得太僵,但本家这样见风使舵又让人很不开心,我家还算了,毕竟已经分支出去,隔得远,倒还可以少念些旧情,丁是丁,卯是卯的和他们来往。” “但白善不行,”白二郎瞥了一眼白善,“他们这一支族谱还在本家手上呢,闹得太僵,于白善名声有碍,所以还不如堂祖母脸黑些,再让周四哥从中周旋,我们也出口恶气,不会那么难受。” 满宝愣愣的“啊”了一声,“假装的呀,可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得到什么?” “那得到的可就多了,”白善瞥了一眼白二郎,和满宝道:“周四哥不是想往草原上做生意吗?草原上的药材和毛皮、牛羊这些不是那么好收的,大多都有固定的商旅。还有销往的地方,货少的时候没什么,货多了,不说销往的地方,就说路过的地方也有可能遇到麻烦。” 他道:“我家几乎不做药材和毛皮生意,但本家不一样,他们涉猎广,在这方面很有人脉。” 其实说白了,就是本家想和白善这一支重新搞好关系,只是刘老夫人一边心中不喜,一边又不能强硬的拒绝。 毕竟白善不像白老爷那一支已经单独分出族谱,他依旧受家族辖制。 而他现在还没成长到可以抗衡家族或是直接离开家族的时候。 世人对家族是很看重的,如果他在家族中的风评不好,也会影响他以后出仕的。 所以刘老夫人对本家来的人很冷淡,拒绝三次总要软和一次。 但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尤其让他们这样频繁的上门,外人看着还以为他们多亲密呢。 当年被本家和家族联手压制的恶气还积存于心间,刘老夫人不想就这么算了,所以她思来想去,干脆指点周四郎接触了他们。 她这里态度再坏一些,对方自会找上周四郎周旋,一来二回,两边熟了,一些事情也就好谈了。 白善道:“祖母说了,反正我们总也拦不住他们从我们身上借势,既如此,不如让周四哥去,我家和他们是同族,有些利不好谈,周四哥却是外人,若是双方合作,自然摆开台子有一争一。” 满宝一听,立即明白了,“原来是要使间计呀。” 白二郎就乐得拍掌道:“怎么样,我说这是间计吧,偏你们说不是。我早上可是偷听到了,本家的那位五叔正不动声色的说你的坏话呢,这不是离间计是什么?” 白善道:“这件事本就是我们算好的,算的什么离间计?” 他扭头问满宝,“你到底去不去拿红包?” “当然去了,”满宝转身便朝西一院跑去,叫道:“你等一等。” 不一会儿满宝就把八头给抱了过来,她教他,“一会儿见到你爹叫什么?” “爹!” 满宝满意的点头,觉得他有点儿重,干脆放到地上牵了他的小手,“走吧,我们走着去,一会儿记得跟你爹说你想他了,哭着要找爹,知道不?” 才一岁多的八头也不知道听懂了没有,反正就是点着自己的小脑袋应下,然后牵着小姑的手,迈着小短腿就朝前院去。 白善见他路都走得不是很稳,便道:“看他兴奋成这样,一点儿也不像是哭着要找爹的呀。” 满宝满不在乎的道:“孩子嘛,哭一阵,好一阵的,反正就是个借口,不然我都这么大了,还跑去和人拿红包,多不好意思呀。” 白珩正和周四郎向铭学几人推杯换盏呢,一抬头就看到白善和白诚和一个小姑娘牵着一个孩子进来。 因为冲着红包来的,满宝先冲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这才将八头推到周四郎的脚边道:“四哥,八头哭着要找你呢。” 八头一下就抱住了他爹的大腿,抬起头来乐哈哈的看着他爹,很高兴的叫了一声,“爹——” 周四郎“哎”了一声,顺手把儿子抱到了腿上,问道:“你四嫂呢?” “四嫂在忙。” 白珩已经一个激灵醒过神来,在周家,会叫周四郎做四哥的还有谁? 白珩立即目光炯炯的看向周满,略想了想后起身行礼,笑道:“这位就是周小大人吧?” 周四郎这才想起白珩叔侄三个好似还没见过满宝呢,立即笑着和白珩介绍,“是啊,这是我家小妹,满宝,这是白善的本家叔叔,排行五,你叫他白五叔。” 满宝连忙后退一步躬身行礼,叫道:“白五叔过年安。” 白珩连忙伸手虚扶,笑道:“不敢当,不敢当,我一白丁怎敢受周小大人的礼?” 满宝却严肃的道:“白五叔太客套了。” 周四郎心中微动,想起了什么,笑道:“可不是吗,您是白善的五叔,那就是满宝的长辈,官是官儿,长辈是长辈,该受礼就得受礼。” 白珩听着都忍不住在心里暗暗赞了一声,别看周家出身贫寒,家教却很好,只这一点儿就不知道强过多少人家去呢。 满宝见他满目欣慰,便笑着又行了一礼,这次白珩不再拦着,他在身上摸了摸…… 因为要来周宅拜年,这里头住着三家呢,孩子不少,尤其是周家的孩子,那可是有两代的孩子呢。 所以他准备了特别多的红包。 不过比较厚的嘛…… 白珩摸了摸,摸出一个荷包给周满,又顺手从腰上扯下一块玉佩一并给她,满脸是笑道:“这还是第一次见侄媳妇,见面礼薄了些,等以后给你补上。” 满宝愣了一下,不由扭头去看白善和周四郎。 白善冲她微微点头,周四郎也乐哈哈的道:“羞什么,你们两个定亲了,那和一家也不差什么了,白五叔给你了你就收着。” 不过周四郎琢磨了一下觉得一会儿喝酒不能再叫白珩白兄了,真是可惜。 满宝这才双手接过,笑嘻嘻的又给白珩道了一声福,这才要和白善白诚离开。 白珩就挽留道:“善宝、二郎和周小娘子不留下同饮一杯吗?” 满宝顿了顿,看了一眼白善后笑着应下,就在向铭学的下首坐下。下人立即上前给他们添碗筷。 满宝问道:“不是说还有两位族兄吗?他们不在?” 白珩就笑道:“二郎三郎正和大郎一起讨论功课,一会儿让善宝为周小娘子引见。” 满宝笑着应下。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下午四点左右 ☆.第1812章 时运 满宝坐在椅子上,看了眼桌上的饭菜,不是特别想吃。 她想留着肚子回西一院去吃,不过她依旧举筷挑了一些爽口的菜吃。 八头坐在他爹的腿上,盯着小姑看了一会儿,伸手想抢她的筷子吃东西。 满宝抓住他的手笑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才吃过东西。” 白珩放下了筷子,笑问满宝:“周小娘子一早就出门了?” 满宝笑着点头,“去给上官拜年。” 白珩便忍不住打探,“太医们过年也要值守,听说周小娘子除夕夜也去值守了?” 白善微微挑眉,端起茶杯挡住表情,不动声色的掀起眼皮看了白珩一眼。 满宝点头,不太想提起宫中的事,笑道:“我年纪还小,只管听大人们怎么说就怎么做。” 白珩便笑道:“这倒是,不过周小娘子现今可是有名的神医,论医术,太医院里怕是都没几人能比得上周小娘子吧?” 满宝虽然被夸得高兴,但依旧摇头,实事求是的道:“我比萧院正刘太医他们还差太多了。” 满宝不太想说太医院的事儿,白珩便只提了几句,然后就看向白善笑问,“过了年你们还是去崇文馆吧?” 白善和白二郎笑着应了一声。 白珩便叹息着和几人道:“善宝是我们族中天赋最好的了,像他爹,从小就读书厉害。其他的孩子虽有心,但天赋上就是差了一些,也不知道今春他们能不能考进国子监?” 满宝这才知道白珩带他两个侄子过年也要进京是为考学来的。 周四郎就要意思意思夸一下白景和白辰,表示他们还是很厉害,应该能考进的,结果他才张嘴,向铭学已经笑道:“人这一生是很讲时运的,读书科举也是一样,白二少爷和白三少爷今年若是考不中,不过是缘分未到而已。白五爷不用忧愁。” 这话要是别人说,白珩一定觉得对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或是在冷嘲热讽,可是向铭学说的,结合他的人生经历,白珩便只能跟着点头微笑,心中微微叹息,竟是忍不住认同起来。 或许是真的讲究时运吧。 看向铭学,本也是个翩翩佳公子,从小读书,小小年纪就自己考进了府学,要不是突生变故,恐怕他如今也正在国子监里读书呢。 可现在,他孑然一身,父母亲人全然不在了,身边只有三五族人,凭他之前读了多少书,将来都不可能走仕途这一条道了。 再看白善。 白珩忍不住微微扭头看了白善一眼,他们父子祖孙三辈才是真正的恰逢了这时运二字啊。 四叔过世的时候恰逢乱世,只留下一个年幼的白启,大家都觉得四房估计也就是这样了。 可刘老夫人不仅养大了白启,还让他在新朝建立之后先考进了县学,后又考进了府学,一路到国子监中读书。 他们这一辈,白启读书最好,他考进国子监时,他大哥也才比他先一年考进去。 但他大哥比白启大六岁。 所有人都觉得白启怕是他们这一辈中最出息的,那时候,大房还特意拉着刘氏入股族中的生意,当时两房关系和睦,他父母有空就叮嘱他多和白启来往。 谁也没想到,白启外放益州会一去不回,只留下一个才出生不久的白善。 族中,包括他,都觉得四房没指望了,但刘老夫人却又一次将孙子抚养了起来,而且,白善走的比白启还要高,还要远。 白启在他这个年纪时还在府学里上学呢,可他现在已经在崇文馆里读书,不仅可以时常见到太子和孔祭酒,甚至还有机会见到皇帝。 他比白氏任何一个子弟都要走得远,走得高。 白景和白辰都十八九了,却还没考进国子监呢。 这就是时运吧。 四房有这个时运,是他们抢也抢不来的。 白珩心中微微叹息,笑着勉励了白善和白诚两句,让他们好好读书,为国为君尽忠。 三少年为了红包陪坐了一会儿,估摸着时间差不多后便起身找借口先跑了,连八头都没带。 八头坐在他爹的腿上也安然得很,不断的扒拉东西又不断的被扯开手,和他爹玩得不亦乐乎,也不想和他小姑走。 等周四郎回归神来时,想把儿子扔到一边不管又不舍得,只能叹息一声继续抱着他和白珩说话。 满宝三人跑出去,她便拿出红包来打开,看到里面非常好看的金裸子,很高兴,“你们的呢?” 白二郎道:“谁还把红包随身带着呀,我都放回屋里了。” 白善则从袖袋里取出自己的,也倒开来给她看,发现他们俩的一样大小不说,连上面的图案都是一样的,便高兴起来,“你五叔真大方,随便一个红包都是金裸子。我只打算串铜板,到时候出门去,遇见同僚家里比我小的小孩儿就给一个红包。” 白善听她还限定了年纪,便忍不住笑起来,“比你小的可不多,正好,明天就有两个。” 说的是唐鹤的儿子和杨和书的儿子。 白善和白二郎想起了什么,怔了一下后道:“等一下,你要给他们红包,那我们岂不是也要给?” 满宝也怔了一下,片刻后乐得连连点头,“是呀,我们可是同门师姐弟,我年纪还比你们小,我都给了,你们好意思不给吗?” 白善:“……可我们还没挣钱呢,也没有工作。” “就是啊,”白二郎纠结道:“我们家里的规矩,成家了才要给红包的,我们既没成家也没立业,为什么要给?” 满宝瞪着眼看他们,“我不管,既然我要给,你们也得给。” 白善想了想后道:“这样吧,我陪你一起给了,二郎的那份钱则存起来,回头我们可以出去买吃的。” 满宝略一想便答应了,然后看向白二郎。 给他们三个花总好过给别人花,白二郎也点了点头,但总觉得有什么不对。 他往前又走了一段后才想起来,“你们都给了就我不给算怎么回事?关键是我还出钱了,不行,我也要给!” 不然总觉得他小了一辈似的。 满宝和白善不想他竟然反应过来了,只能一边惋惜,一边哈哈大笑起来。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1813章 鸡汤 白善并没有带满宝去见他那两位族兄,别说她,就是他和对方都不太熟,属于那种在大街上迎面见到都认不出的那种。 他们也并没有让白善感到很高兴,他对本家的人都不太喜欢,所以直接和满宝一起到西一院去吃小钱氏给满宝准备的晚午餐。 家里人都吃过午食了,只有满宝和周立君周立如没吃,她本想在厨房里给她们支个小桌子就差不多了。 见白善白二郎也过来了,便干脆让他们坐在饭厅里吃。 她领着周立君和周立如把做好的饭菜端上来,见白善和白二郎都坐下了,便拉了满宝出门,小声问道:“你惹你们上官生气了?” 满宝惊诧,“大嫂怎么知道的?” 小钱氏点了一下她额头道:“你当别人是傻子不成?哪有上门拜年不留客吃饭的?” 满宝一听是这个理由就立即分辩道:“大嫂,你不知道,这就是官场的规矩,下属到上官家里拜年可以,但上官留不留下属吃饭就要看缘分了。” 小钱氏表示怀疑,“哪有提着礼物上门却不留饭的?” 满宝道:“还有提着礼物上门连主人的面都没见着的呢,远的我们不说,就说季相家,他是宰相,满朝文武除了另一个宰相,谁都在他之下,要是提着礼物上门就可以见到他,还能跟他吃顿饭,你看他家的门槛是不是要被踏坏了。” 满宝自信满满的道:“所以啊,不是谁都会留下属用饭的,不过您放心,明儿我去见另一个上官,他肯定会给我留饭的。” “是杨大人吗?” “是呀。” 小钱氏就道:“我记得杨大人喜欢吃我们家的鸡汤,不如我明儿熬一锅,你带去给他尝尝?” 哪有上门拜年带一锅鸡汤的? 但满宝咽了咽口水后连连点头,“好呀,好呀。” 反正杨学兄和唐学兄也不是外人,带一锅汤上门也没什么的。 小钱氏就笑道:“那我今晚就把鸡杀了明儿一早就炖上。” 满宝就觉着好饿呀,她就想转身回去吃饭,却还是被小钱氏给抓住拉了回来,继续原来的问题,“所以你还是得罪了上官?” 满宝:“……大嫂,萧院正年纪大了,忘性也大,您就放心吧,过两天就好了,不信你问立君,她和立如今天在萧家是不是收了好多红包?” 小钱氏:“……” 她没告诉满宝,她得罪萧院正的这个事实就是立君猜出来,然后刚才给她烧火煮菜时不小心说漏了嘴,她这才知道的。 小钱氏仔细的打量了一下满宝,见她脸上一点儿忧愁都不见,便知道这事儿应该不是很要紧,这才放下心来。 但还是叮嘱了两句,“别和上官闹意见,知道吗?” 满宝连连点头,摸着肚子问,“大嫂,饿了。” 小钱氏这才让她去吃饭。 小钱氏炖的鸡汤鲜美得很,虽然用罐子装了,盖子也盖得很严实,但用篮子提了带上车的满宝三人还是觉得香味扑鼻而来。 三人同时咽了咽口水,然后白二郎摸了摸才吃过早食的肚子,小声道:“好像又饿了。” 满宝就伸手按住了竹篮,白善道:“再等等,等到了唐学兄家就能吃了。” 杨家现在门庭冷落,家庭氛围也不太好,杨和书不太想他的朋友去他家里感受这份不美好,所以早早和他们约好了在唐家见面。 他们到唐家大门口的时候正巧杨和书的马车也到了侧门。 大吉拉住马车先让杨家的进去,他这才赶了马车跟上。 唐家的下人早知道杨和书和白善他们要来拜访,因此看见两家的马车便拆了门槛让他们进门,一边还让人去通知大爷。 杨和书在侧院里下车,转身扶了一下崔氏,突然闻到了什么,回头看向白善他们的马车。 白二郎和白善已经一前一后的从车上跳了下来,一人转身接过一个大竹篮,一人则转身扶住周满。 杨和书的目光便落在白二郎提着的竹篮上,忍不住翘起嘴角笑,扶着崔氏上前,“这是你们带来的礼物?” 崔氏惊讶的看了杨和书一眼,哪有当面问人送的礼的? 白二郎已经点头,挡住嘴巴小声的道:“是周大嫂熬的鸡汤,给我们在午饭上喝的。” 满宝道:“明明是特意给杨学兄熬的。” 杨和书就笑出声来,和满宝道:“没想到周大嫂还记着这事儿,我们进去吧。” 大吉和跟车的护卫从车上抱下来好几个盒子,那是给唐家的年礼,还有一份在车上,是给杨和书的,不过得等他们做客出来后再给。 不,应该是再交换,因为杨和书也给他们准备了年礼。 奶娘抱了孩子上来,有丫鬟撑开了斗篷给他挡风。 满宝好奇的凑上去看了一眼,正对上他滴溜溜的黑眼睛。 满宝“呀”了一声后道:“才百日没多久吧,看着好聪明呀。” 崔氏高兴起来,立即点头道:“我也觉得他比别的孩子要聪明一些,现在似乎都会认人了。” 几人一边说话一边往里去,才走了一段就迎上来迎接他们的唐鹤和唐夫人。 大家笑着见礼便往后院去,走了几步,唐鹤忍不住吸了吸鼻子,扭头问唐夫人,“这是什么地方在熬汤,香味儿还传到前面来了?” 唐夫人当然也不知道,就随口回了一句,“是厨房吧?” 唐鹤却停下了脚步,眉头一皱道:“不对,我怎么觉得这味儿没变多少?大厨房的味道能飘到前面这里来吗?” 满宝干脆跑到白二郎身后,扯过身后的斗篷冲着篮子就扇了扇,问唐鹤:“唐学兄,这会儿是不是觉得更香了?” 唐鹤目光就落在了白二郎提着的篮子上,他:“……” 其他人看着满宝也半响说不出话来。 唐夫人最先反应过来,笑问:“你们上门怎么还提着汤?怎么,怕我不给你们喝汤不成?” 唐鹤却也有幸喝过小钱氏做的鸡汤,他闻了闻后问道:“是你大嫂做的?” 满宝骄傲的点头。 唐鹤就露出笑容,笑哈哈的道:“来就来了,你们怎么还这么客气?” 杨和书淡淡的笑道:“大概是因为周大嫂知道我爱喝她炖的鸡汤吧。” 满宝点头,小声道:“我大嫂一直记着呢。” 唐鹤:…… 他也夸过周大嫂汤熬得好好不好,为什么就记得杨和书不记得他? ※※※※※※※※※※※※※※※※※※※※ 作家的话 明天开始补更吧,今天太累了 所以明天见。 想想还是有些可惜的,之前已经连续更新了505天,昨天给断了 ☆.第1814章 消磨时间 唐夫人和杨夫人都对这罐汤很感兴趣,想知道它到底有多好喝,竟得了唐大人和杨大人的一致好评。 所以她们都不等到午饭,到了后院的客厅后,大家才盘腿坐下唐夫人就让下人取碗筷来。 她道:“趁热喝吧,不然留到午时冷了再热,到底觉得味道变了。” 她的这个理由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认同。 于是满宝打开罐子,鸡汤的香味扑鼻而来。 没喝过的唐夫人和杨夫人闻了闻后喝了一口,笑道:“是比平时家里的好一些。” 但也没多少差别啊。 杨和书和唐鹤就笑了笑,让她们道:“你们多喝些。” 唐夫人和杨夫人就搅动着汤勺,慢慢的喝了一碗,觉得滋味儿还不错,便又喝了一碗,直到这一碗快要喝尽她们才有些反应过来,以往喝鸡汤,再香再好喝一碗也是喝不完的,可这会儿她们都第二碗了。 杨夫人垂眸看了眼碗底的汤,微微一笑道:“这汤不仅清香,还不油腻,她是不是把油撇去了?” “不是,”满宝道:“熬出来的汤油撇去能有什么用?我大嫂是在杀鸡以后就把带黄油的那些皮下都切了出来炼油,这样炒菜也能放,剩下的才拿来熬汤呢。” 本来小钱氏这样做是为了给家里多存些油,这样杀一只鸡,家里可以多用三四天的油呢。 而老周家人多,为了能够每人都可以喝一碗汤,她可是很费心机的每一只鸡都熬了一大锅汤。 这样熬出来的汤肉就不是很好吃了。 但老周头和钱氏一点儿也不介意,肉嘛,哪有难吃的? 而老周家人太多了,好肉基本上就让给了几个孩子,他们吃了肉,总得让其他人喝点汤不是? 所以对小钱氏的这个做法没人表示反对。 谁知道这样做出来的鸡汤却正合了杨和书的胃口,自第一次在周家用饭恰巧喝过一碗汤以后他就一直念念不忘。 后来,每一年去七里村,他都会在周家留一顿饭。 老周头也很开心的招待杨和书,因为他每次来,或许是因为在他家用饭的缘故,杨和书都给周家提了好些肉。 在他看来,猪肉和羊肉可比鸡肉好多了,尤其是那种肥肥的肉。 自觉赚了的老周头每次在杨和书上门时都要叮嘱小钱氏好好熬汤。 唐夫人也回味了一下,微微点头,“汤挺浓的,却又不油腻,的确好喝。” 白善很有经验的道:“里面的配菜也好吃,除了鸡肉。” 大家捞出里面的山药,一人几块的分吃了。 唐大人吃得微微出汗,干脆放松的往后一靠,笑道:“每日这样半日悠闲,再来一碗这样的鸡汤,可真是神仙生活了。” 满宝也惬意的靠在椅子上,高兴的点头。 杨和书微微一笑,吃完了碗里的东西也放下了碗休息。 吃饱喝足,几人便慢悠悠的移到另一处去休息,这边屋里布置要更雅致一些,唐夫人拉了杨夫人和满宝占据最好的位置——木榻,顺便还带上了两个孩子。 不过她对孩子不太有兴趣,所以看了一下杨夫人的儿子后就对她儿子道:“带弟弟到一旁玩去吧。” 杨夫人的儿子才百日过后不久,自然是不可能玩的,所以奶娘抱了他坐到另一边榻上,和唐家的小少爷一块儿玩。 唐大人看了一眼后问杨和书,“你什么时候离京?” 杨和书道:“年前已经定下了夏州那边,等过完十五就要准备启程了。” “崇文馆和户部的事儿……” “都交接好了,暂由我们户部的安侍郎代替。” 满宝正喝茶呢,闻言抬头道:“安侍郎很抠门的。” 杨和书就忍不住一乐,和她道:“安侍郎还是很讲道理的,你们太医署若要申请款项,只要有理有据,且能说服他,我想他会给你们拨款的。” 但到底没有自己人来得方便,最主要的是,她也不知道安侍郎是否认同太医署。 她可是知道的,朝中很多官员都反对再开办太医署,他们前期工作能那么顺利,一是有赖太子撑腰,二则是户部这边接手的是杨和书,他认同他们,所以才能这么快速的把太医署建造起来。 说到底,他们太医署还是不太有话语权,所以都得看上面的脸色过日子。 满宝在心里想得特别惨,然后和杨和书打探一下安侍郎的为人及品性。 杨和书也有心提醒她,便细细地说了一些。 唐大人等他们说完了才接过话头,“到了夏州记得来信报平安,那边寒苦,若是遇到难事一定要来信。” 杨和书便笑问:“你既不是户部的官员,也不是吏部的官员,我遇见了难事,你一个长安县县令又能奈何?” 唐大人噎了一下后道:“我是没办事,但不是还有你爹和我爹吗?” “对了,你和杨世叔……” 杨和书微微摇头,脸上的笑意收了一些,他道:“杨氏吃了这么大一个亏,就算是为了平息族中的火气,我父亲此时也不好对我脸色太好,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唐大人却很忧虑,不过当着三个小的面什么话都没说,因为他觉得他们兴致勃勃的眼神很碍眼。 满宝三个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见他们没有继续的意思,很是惋惜。 唐鹤横了他们一眼,和杨和书叹气道:“你一走,连个说话的人都没了” 白善就道:“唐学兄,还有我们呢。” 唐鹤:“算了吧,你们只会隔岸观火,煽风点火,我不给你们填补就算不错的了。” 一旁的唐夫人就幽幽地问道:“那我呢?” 唐大人吓了一跳,连忙道:“我是说除了夫人外就没说话的人了。” 满宝三个人立即低下头去偷偷乐,杨和书也低了头微微一笑。 唐鹤见没人给他解围,心中不由生气,他觉得应该在三人中再加一个杨和书,简直太过分了。 七人一直在唐家消磨到了下午,快要吃晚食了才告辞回家。 临走前还拿了不少唐家的回礼,唐鹤和唐夫人将人送到门口,还亲眼看着白善三个和杨和书交换了年礼,这才各回各家去。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1815章 送别 杨和书已经定好过了元宵就启程去夏州,初八才开印他就开始去户部和吏部交接,然后初十休假面见亲朋,收拾行装准备出发了。 只是现在杨氏被皇帝和太子所恶,以往的亲朋直接少了一大半,而且杨和书性格清淡,看似与谁都相处得好,但真正要好的也就这么三四人而已。 其中有三个还在宫里呢。 所以杨和书谁都没去见,直接收拾东西,打算十六那天一早就启程。 早些走,他们路上还能多休整两天。 这一次,他把妻儿都带上了,因为儿子还小,杨和书还特意花了大价钱从济世堂里请了陶大夫随车,等到了夏州陶大夫再回来。 这是周满给他们牵的线,为此她还拿到了一斤红枣,半斤红糖的回扣。郑大掌柜给的。 理由是,“夏州那边有一趟药材出了些问题,需要我们派人过去查看,我本犹豫着是我去,还是请丁大夫或陶大夫走一趟,这下可好,不仅可以去夏州,还能赚一笔钱,更重要的是,还和杨大人勾连上了。” 满宝:“那你怎么还好意思收他这么多钱?” 郑大掌柜理直气壮的道:“这样杨大人用着才放心啊,一事是一事,本来好大夫跟车就这个价,等到了夏州,我们要是有所求,自然也会对杨大人有所表示的。” 满宝就问道:“你们这是官商勾结,行贿受贿吗?” “呸呸呸,童言无忌,大风吹去,什么行贿受贿,说的多难听呀?”郑大掌柜道:“你也太小看我们药铺了,也太小看杨大人了。” 他道:“谁不知道,杨家出了名的豪富,满京城里,除了邹家外,就杨家最有钱了。” 更别说杨和书那气质,谁会用钱去玷污他呢? 郑大掌柜摸着胡子笑道:“我们药铺要给,那自然是给些药材之类的,我想,若是在杨大人治下,他应该也会很喜欢吧?” 杨和书可能不喜欢钱财,但一定喜欢他治下的百姓有钱财,那些可都是政绩,有所求,必有能合作的地方不是? 满宝认真的看了郑大掌柜一会儿,在送杨和书出城时就忍不住问他,“杨学兄,你喜欢钱财吗?” 也来送陶大夫的郑大掌柜笑脸一僵,忍不住瞥眼看向周满,暗想:难道是今年给儿子准备的年礼轻了?怎么这么坑他? 杨和书就笑道:“世上谁会不喜欢钱财?我是人,自然也是喜欢的。” 他不知道满宝为什么提起这点儿,因此顿了顿,然后道:“不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相比于道,钱财就显得轻了许多。” 满宝认同的点头,不过依旧得意的看了郑大掌柜一眼,传达道:看吧,你看错了,杨大人他喜欢钱财呢。 难得与她心灵相通的郑大掌柜:…… 杨和书却不能理解她的意思,还以为她是在工作中遇到了什么难事,比如有人行贿让她做什么之类的。 他暗暗提醒道:“宫中情势复杂,你虽有太子相护,但我记得你说过,你不时东宫的人,而是太医署的太医。” 满宝点头,“是呀。” “那就不要参与宫中的争斗,你年纪小,只需看好病就行,”杨和书意有所指的道:“你得保全好自己才好。” 满宝点头,“杨学兄放心吧,我只对医学和花草虫鸟感兴趣。” 这是不可能的,别以为杨和书不知道她有多爱听各种消息。 他扭头看向白善,叮嘱道:“你们同在宫中,可要看好她来。” 白善看了周满一眼后应下。 满宝:…… 满宝:“我很懂事的。” 杨和书只是笑笑,白善也扭头冲她笑笑,一旁的白二郎跟着偷乐。 他看了一下时间,觉得差不多了,于是对三人微微点头,转身朝他爹和唐鹤走去。 唐鹤才到时就被杨侯爷叫到一边说话了,这会儿见杨和书过来,便冲他微微点头,正想把空间让给他们父子时,杨侯爷已经转身走向另一边去了。 唐鹤:…… 等杨和书走上前,他就问道:“怎么,世叔还在生你的气?” 杨和书笑着微微摇头。 唐鹤便叹息一声道:“世叔才和我说呢,希望我能在朝中与你呼应帮衬,说你此去夏州,还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回来呢。” “然后我就突然想起一件事,”唐鹤幽幽地道:“我突然想起,你即便是不做实官,也还有一个侯爷的爵位呢。” 杨和书:“……我爹还健朗呢,应该还能够活上二三十年。” 唐鹤虽不觉得杨侯爷还能活这么久,但也颇觉安慰的点了点头,心里不那么难受了。 唐鹤悄悄看了一眼仰着头看天,就是不看他们的杨侯爷一眼,小声和杨和书道:“你放心的去,我会给你盯着世叔的,虽不敢与你做保证,但他若是想换个儿子做世子,我一定一早通知你。” 杨和书忍不住笑出声来,颔首点头,“好,那就拜托你了。” 杨和书个人能力太出众了,出众到大家都快忘记他还是侯府世子了。 京城里,大家会叫这位小公爷,那位世子爷,但就是不会称呼杨和书为世子爷。 因为所有人都觉得他将来所得必定在侯爵之上,他大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封侯拜相,而不是继承祖宗余荫。 一直到杨和书告别了所有人,杨侯爷才肯见杨和书,他看了眼他身后的人群,忍不住叹息一声,“你既选定了这条路,那便走下去吧,这二三年内先别回京城了。” 杨和书应下。 杨侯爷道:“你那个专门放元宝玩具的箱子里有个盒子,里面是一些钱,江南那边的事儿已经起了,恐怕就这一二年,陛下和太子就要在江南动手,你在户部的那些动作瞒得了别人,却一定瞒不住崔氏和王氏,到时候他们在江南的手足被砍了,你恐怕要被迁怒。” 杨和书淡然道:“父亲放心,大晋并不是崔氏和王氏的天下,这也不是后魏,他们不能拿我怎么样。” 杨侯爷依旧忧虑,点了点头道:“我回头会让人多往夏州那边去,你要是缺钱了让万田去取,先把夏州那边管好吧,不要让外面的人插手进去。”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 第1816章 八卦 他看了一眼崔氏,叹息道:“让你媳妇多和娘家联络联络……”娶了她,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 杨和书没说话,退后一步恭敬的冲父亲行了一礼,便转身去找妻子,扶着她上马车后和众人道别离去。 杨侯爷看着他走远,幽幽叹了一口气。 这会儿崔氏和王氏还很客气,生气的是族里的人,因为他们在江南的产业都被皇帝抄了,今年杨氏过了一个很惨淡的年,好几房几乎都要靠江南的收益来维持日常花销的突然断了来源,这一个年过得不要太惨淡。 一个两个的还不敢来找族长闹,但人多了,族中怨气沸腾,就算他是族长,足够强势,也压不下这么多人。 尤其旁边还有煽风点火的人,所以杨和书把妻儿都带走也好,留在京城,便是不会遇到什么问题,光气就不知道要受多少去。 送走杨和书,满宝三人便钻到马车里准备回家去,才正月十六,还冷着呢,这会儿又早,所以他们出门就窝在马车里,不愿意骑马了。 唐鹤见他们上车就走,忍不住骑马追上去,敲了敲他们的车窗,见白二郎推开窗探出脑袋来,他就往他身后看了一眼,问道:“你们急什么,难得放假,不一起去大街上吃个饭?” 白二郎道:“太阳才出来没多久呢,我们吃过早饭了的。” 话是这样说,到了大街上,白善三个还是和唐大人唐夫人坐在了一起,五人找了个馄饨摊坐下,一人捧着一碗馄饨吃。 大吉等护卫也坐在隔壁的桌子边点了一大碗馄饨。 唐鹤还喝了不少馄饨汤,长呼出一口气道:“冷天吃馄饨就是舒服啊。” 满宝深以为然的点头。 唐鹤问她,“明日收假有大朝会,你得早一些进宫吧?” 满宝忧愁的点头。 唐鹤就道:“那明日你在路口等等我,我们一起走?” 满宝看了一眼唐鹤,又看了一眼正喝汤的唐夫人,摇头,“唐学兄,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唐鹤就叹了一口气道:“好吧,那我就明说了,我听到些小道消息,不知是真是假,听说孙郡马要进国子监读书了?” 满宝就好奇的问,“他进不进国子监与你有什么关系?” 唐鹤就指了自己的鼻子问道:“我是谁?” 满宝不假思索的道:“好人。” 唐夫人差点把汤给喷了。 唐鹤:“……谢谢夸奖。” 白善笑道:“唐学兄是长安县县令。” 唐鹤心情这才好些,他道:“今年进京拜年的皇亲国戚和权贵太多了,我就是这么倒霉,这些人大多都住在了长安县。” 只有极少部分人住到万年县的管辖区域去了。 “你知道过年九天我临时被叫去衙门多少趟了吗?”衙门封印,按说他这个县令也是放假的,但他就是得时不时的跑一趟衙门,或是身披官服出去调解。 “昨晚上元宵,看到我这儿没有,是不是又黑又大了?”唐鹤指着自己的眼袋问周满。 满宝看了一下后道:“唐学兄,我早上见你的时候就想说了,昨晚上逛灯市的时候我还看见你了呢,怎么才半个晚上不见你就好像老了三岁似的?” 唐夫人瞥了唐大人一眼道:“因为他一晚上没睡。” 唐鹤忧愁的叹息,“当长安县的县令比当华阳县县令难太多了,昨天晚上我光处理人喝酒打架的事儿去了,对了,现在崔家的四公子和邹家的小儿子还在县衙里醒酒呢。” 他道:“现在元宵也过了,该走的人也该动身了,不想走的人我总得做一下统计,看有多少人留下来,平日里住在哪儿,打算在京城做什么营生。都打探清楚了,我以后好做工作。” 不说满宝和白二郎,连白善都咋舌,然后同情的看着唐县令,“可真辛苦呀。” 唐大人深以为然的点头。 “所以呢,孙郡马是要留在京城吗?”唐鹤道:“你住在宫里,消息肯定比我灵通。” 主要是她是太医,能够更方便的接触到宫中的消息。 满宝仔细的回想了一下,发现她还真知道。 她清了清嗓子,然后左右看了看,见左右两边都是两家的护卫和丫鬟婆子,这才微微倾身,压低了声音道:“听说太后娘娘和陛下求了一个恩典,让孙郡马进国子学读书……” 不仅唐大人倾身去听,连唐夫人和白善白二郎都倾身竖起耳朵听。 白善问:“你怎么没和我们说过?” 满宝不在意的道:“我也是去给太后复查时偶尔听谁提起的,又不与我们相干的事儿,我为什么要说?” 白善一想也是,低头喝了一口汤后想起了什么,抬头道:“还是有些关系的,不知孙郡马为人如何,但云凤郡主脾气可不太好,她要是留在京城,我们得小心一点儿。” 满宝就挥手道:“她不会有空找我们麻烦的。” 她道:“她小产了,得做小两个月的月子,然后还要调理身体,忙着呢。” 唐夫人惊诧不已,“怎么会小产了?” 唐大人也惊讶,一瞬间已经想到各种宫中斗争,但又不觉得不太可能,宫中是皇后的地盘,皇后管理后宫一向有序,何况还有太后在,谁会那么想不开去害云凤郡主? 满宝不能说云凤郡主的病,那毕竟是她的隐私,她猜测她的病可能她自己都不知道呢。 所以她只能含糊的道:“舟车劳顿,本来胎像就不是很好的,初十那天就小产了。” 当时还是刘太医领着刘医女去处理的,后来连萧院正都去了。 萧院正和刘太医都有意隔开了周满和云凤郡主,所以不在云凤郡主面前推荐周满,甚至不主动提及刘医女的师从; 同时也不在周满面前谈论云凤郡主的病情,以免她参与过多。 可是,刘医女是她的徒弟呀。 对于云凤郡主,满宝还是很好奇的,所以她忍了不到半天就悄咪咪的把徒弟给叫去私自指导了,然后她就什么都知道了,连云凤郡主情绪不好,和孙郡马大吵了一架的事儿都知道了。 ※※※※※※※※※※※※※※※※※※※※ 作家的话 下一章在晚上十一点半左右 ☆.第1817章 唠叨(补更一) 唐大人发誓,他本意真的只是想打听一下孙郡马是不是要留京城,如果留京城是不是进国子监,他完全没有打探别的意思。 结果这开了头就一发不可收拾,满宝除了一些不能说,或是模棱两可,她自己都觉得不靠谱的消息外,其他全都给唐大人说了。 唐大人发誓,他不想听的,但他夫人很感兴趣,所以他就跟着听了。 满宝道:“……太后设在护国寺外的棚子还在呢,听说要一直设到二月初二去,因为她前几日又做噩梦了。” 唐大人竖起耳朵。 满宝道:“我觉着太后就是日有所思才夜有所梦。” 她没说出口的是,或许太后是真的年老了,身体在急速的衰弱中,所以身上一难受,心里就忍不住多想。 尤其她应该预感到了自己的寿命,所以最近总忍不住回想起以前的事儿。 连对着满宝她都没忍住说起她年轻时候的事儿。 满宝叹息一声道:“我给她针灸过,不过效果不是很好了,她晚上总是多梦。” 唐大人若有所思,忍不住和唐夫人对视了一眼。 白善拿出荷包,取了两串钱给老板,道:“吃饱了,我们回去吧。” 唐鹤立即回神,笑道:“我来请吧。” 白善摇了摇头,“学兄何必和我们客气?” 唐鹤就道:“你们还是学生呢,怎么好花费你们的钱?快收起来收起来。” 白善已经让老板算钱了。 他们这一行人不少,老板算术不太好,只能一个一个的加,满宝看不过眼,干脆一眼扫过,算好了人数后就给他报了一个数。 老板这才算到第四个人呢,听见周满给他报数还愣了好一会儿,然后又把他才算好的数字给忘了。 白善见了就道:“是我不好,应该给你算好的。” 说罢从他手里接过一串钱,从上面数了三十六文给他。 老板看了眼手里的一百三十六文钱,纠结了一下,最后还是看了一眼他们身上的衣饰,觉得这些有钱人不至于坑他一个摊贩的小钱,这才不继续纠结,笑着送走他们。 唐鹤在一旁看着,啧啧道:“你们心算越发快了,白善,你这是也打算去户部?” 白善摇头,“我不喜欢直接进六部,我想和杨学兄一样先外放,最好可以到处去走一走,看一看。” 满宝插嘴道:“我们想去高昌。” 唐鹤:“……白善也就算了,你一个太医,能出京吗?还是去那么远的地方。” 满宝不在意的道:“总能找到机会的,实在不行就先辞官两年呗。” 唐鹤就冲她竖起大拇指,然后对唐夫人道:“这就是有本事和没本事的区别了。” 没本事的,暂时离开官场都要心慌得不行,生怕不能起复。 而像周满这样的,便是没有家世,她也多的是机会再次进入官场。只要她的医术还在。 唐夫人点头,也很是认同。 没有家世的周满此时正被太后念叨呢,“让人去玄都观里捐些香油钱,也在山下设一个棚子吧。周满说的也没错,既给了佛家,不好不给道家,神佛嘛,都拜一拜,指不定谁家起了效用呢?” 窦嬷嬷沉默了一下后忍不住提醒,“娘娘,周满毕竟和王爷不睦。” 太后就叹息一声道:“算了,正如她所说的,这宫里的人哪一个不和老五有关?” “皇帝是老五的亲哥哥,皇后是老五的亲嫂嫂,太子和明达几个也是老五的侄子侄女,她不照样给人看病治伤吗?”太后道:“冤有头债有主,她就恨老五一个,连对着云凤都起了医者仁心,又怎么会害哀家呢?” 窦嬷嬷完全想不到,忍不住扭头去看了一眼一旁站着的大宫女,这话是什么时候说的,她怎么不知道? 大宫女低下头,假装们看到窦嬷嬷的目光。 太后挥手道:“快去吧,去年年景不好,虽少,但肯定会有灾民到京城来,每日施米还是有些用处的吧?对了,告诉他们一声,不许他们在京城里买粮食,都出京畿之地去,嗯,就去陇州,或更前一些,直接去剑南道吧。” 窦嬷嬷问道:“这是为何?虽说外面的粮价要便宜些,但花费在路上的钱也不少,这样算下来还不如在京城买呢。” 太后就摇了摇头道:“周满说了,我要是在京城里买粮,那粮价必定会上涨,本来还有能力买粮的人家说不定就买不到粮了,那岂不是做了孽?” 太后道:“这非我本意,所以还是走远一些吧,这样粮食是我们运回来的,虽是捐粮,但京城的粮食没有减少,而是增加了,不仅施米时救了人,要是粮铺的粮价再下降,那又是救人一命了。” 窦嬷嬷:…… 她才奉命去照顾云凤郡主几天?怎么一回来太后就张口闭口是周满说了? 她忍不住再度瞥眼看向大宫女。 大宫女低着头,心中却暗道:怪谁? 还不是怪你们都不喜欢和太后说话? 太后这段时间,尤其是年后,也不知怎么了,特别的喜欢回想往事,偏她记性又不太好了,一件事总忍不住翻来覆去的说。 皇子公主们虽会来请安,却不会久留,而且一件事翻来覆去的听也会厌烦的。 就是恭王能耐着性子听完太后唠叨,面上也忍不住走神。 更别说皇帝和皇后了,过年忙得不行,根本没时间听太后唠叨。 而她们这些做下人的倒是没得选择,但太后不喜欢和她们说呀。 窦嬷嬷在的时候太后倒是会说,但窦嬷嬷只会应和,哪里像周满,太后说一句,她能有两个问题。 明明太后说的是一件事,可等周满看完病,扎完针,她愣是能引着太后从天南说到海北,连带着大宫女都跟着听了不少早年间陇西贵族间的隐秘。 坐着马车回家的白善三人经过了护国寺所在的那条街,白善透过车窗看了一会儿,然后就啪的一声合上车窗,扭头和满宝道:“有的人总觉得做了补偿就可以赎罪了。” ※※※※※※※※※※※※※※※※※※※※ 作家的话 晚安 ☆.第1818章 生意 “这个得问那些冤死的冤魂,还有他们的家人。”满宝也朝着窗户看了一眼,道:“我觉得这不应该是果,而应该是因。是太后接济这些贫苦百姓的因,将来能得什么样的果谁也不知道。” 白善道:“可她心里不是这么想的。” 满宝就摇头道:“她寿命不长,何苦去与她论这个长短呢?把人气死了,算你的,还是算我的?” 而不论是算谁的,他们都没好结果,所以不如避而不谈。 满宝不接受,便只当不知道太后赎罪的心思,只当她是在为自己做好事,还能引着她做更多的好事。 “不知道太后考不考虑支持一下天尊老爷,”满宝道:“也真是奇怪了,怎么太后,皇帝和皇后都信佛祖,而不拜天尊老爷呢?” 白善道:“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还两者都不拜呢,只跪天地君父,所以没必要强求。不过其他人还罢,皇帝却不应该有偏向的。” 满宝惋惜道:“可惜魏大人没有就这一点发表看法。” 此话一出,连白二郎都抬起头来,三人相视一眼后嘿嘿一乐,说起来,今年过年好平静呀,他们都没听到魏大人骂人的声音了。 元宵收假,白善三人又再次进宫去了,其他人也该上学的上学,该工作的工作,老周头则又和周大郎往庄子里去了。 这一次小钱氏留在了京城,在吃过她做的饭菜后,周六郎觉得他们饭馆还可以更进一步,所以把她拉到饭馆里帮忙去了。 周立君则是把算盘打得啪啪响,她现在润脂膏的生意做得很好,已经都卖到雍州去了,每月的需求都在稳步的往上增长,不是很多,几罐子几罐子的长,但这恰好在她们的接受范围内。 毕竟这东西做好了也不好留太长,做出来后就要用,最好一年内用完。 现在方氏和陆氏还专门在西一院里收拾出一间药房,专门放着她们熬药膏的器材和药材。 里面光架子就摆满了三面墙。 满宝过年的时候看过周立君做的账册,发现光这一项的收入就比饭馆的还要多了。 于是她也开始在百科馆里翻找起来,希望能再找到一些古方,嗯,对于科科他们来说是古方,对她来说有可能是后方的方子。 找出来的方子还要研究一下,做出来后自己得先用用,确认没问题了再往外卖。 长豫听她说起这事儿时还道:“本来这该是我们一起做的,没想到最后却让你专美了。” 明达就在一旁和满宝解释,“姐姐她羡慕你呢,听说你一罐药能卖一二两,一年能有不少收入吧?” 满宝道:“钱的事儿都是我二侄女管的。” 她想起了立君说的,润脂膏卖到雍州城时一开始根本卖不开,周四郎为此还吃了好几次排头。 还是李家的三娘子出面说和才免去了许多的麻烦,可他们在雍州的生意依旧受限制颇多。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抢了别人的路,因为润脂膏,好些人家已经在减少或断了胭脂和油脂这些东西。 可这世上谁又嫌钱少呢? 满宝和长豫道:“你想做这门生意?” 长豫就坐直了身子,目光炯炯的看她,“可以吗?” 满宝点头道:“我倒是没意见,不过生意上的事儿是我侄女在管的,你得跟她谈。” 满宝笑了笑,直言道:“不过我想她会答应的,你是公主,有你的名号在,我们能省去许多麻烦。” 明达微微蹙眉,她只是玩笑一样的点开长豫的心思,本意是想让满宝安慰一下长豫,不让她心中多想。 却没想到她们直接达成了合作,她思虑片刻,还是没忍住和长豫道:“姐姐,我们是皇家,不好与民争利的。” 长豫却不这么认为,“我哪有与民争利?我既没有仗势欺人,也没有强买强卖,货物的买卖本来就是各凭本事嘛。” 明达却摇了摇头,干脆道:“姐姐,你现在还在宫中呢,宫外的生意你可不能插手。” “等我出嫁再谈,”她扭头和满宝道:“你让你侄女等我。” 明达:…… 满宝点头,兴奋的问道:“你和魏玉的亲事定了?” 长豫道:“过年的时候父皇召见了他,元宵那天,魏大人也把他带到宫里来了,听说他二月要参加国子监的入学考,我听父皇的意思,他要是能考中,这门亲事当即就要定下了。” 满
相关推荐: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婚里婚外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村夜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交流_御书屋
我的傻白甜老婆
秘密关系_御书屋
鉴宝狂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