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怎么也挣脱不开的感觉他们记忆深刻。 章家的人都到了,白善要求的两村村长和两家族老都已经在周家坐着。 虽然是秋收的好时间,今天又是艳阳高照的好日子,但丢下地里的活儿,趴在周家围墙外面看热闹的村民却不少,年龄范围,老中青小都有,其中还以男子居多。 连白善都没忍住悄声和周满道:“村子里爱好传言的怎么还是男子居多?” 周满鄙视的看了他一眼,“这不是正常的吗?” 他们村一直是这样,看每天坐在榕树底下的男女数量比较就知道了。 八人被带到院子里,白善不理他们冲到章家那头哭诉昨天晚上被绑的事,等他们把话说清楚后才上前,先是和周家这边的族老行礼,这才转身和章家的族老们行礼。 “……小子姓白,是周家的女婿,族老们应该都听说过我,我家娘子是周家的小女儿周满,”白善道:“昨日章家来人与周家闹得不可开交,甚至还动起了手,两家本是亲戚,但昨日闹到快要杀人的地步,再如此糊涂应对,将来必成大患,所以小子托大,这才请了两边族老来评断此事。” 他顿了顿后道:“小子斗胆,在外面当过几年县令,所以自请来当一次主持人如何?” 周家这边自然一点儿意见也没有,章家那边则是面面相觑起来,半晌才有一个族老提着胆子小声道:“白少爷你是周家的女婿,自然是站在他们家那边的。” 白善笑道:“我只是主持,评断还是看两边族老,这儿还围了这么多乡亲,大家都有眼睛看,也都有耳朵听,我是不是偏颇,听过后自然各自心有论断。” ☆.第3289章 断亲一 老周头道:“不让他来,还能让谁来?全村最有学识的就是他,在七里村,谁家不跟我家沾亲带故?要说徇私,谁来也不合适,只能去衙门了。” 一听说去衙门,不说章家的人,周家这边都不是很乐意,谁没事儿喜欢往衙门跑呀? 两边都沉默下来,老周头便直接定下道:“就让姑爷做这个主持人了。” 白善等了一下,见无人反对,便笑道:“既然两边都答应,那小子便托大一回。” 周满和殷或悄悄站在了周家人群之后,八头给他们两个拿了两块木头墩子,小声道:“没有凳子和椅子了。” 周满也不嫌弃,就坐在木头墩子上。 殷或低头看了好一会儿才小心翼翼的坐下。 白善则站在了两家之间的上首,开口道:“周章两家是姻亲,亦是血亲,按说应该守望相助,互帮互利才是大道。” “对对对,就是这个理,”章三郎立即应和道:“但他们家不知道这个理,富贵便忘了我们这些穷亲戚,只是上门求帮个忙都不肯,还打人!” 围观的村民们“吁”的一声,有人趴在围墙上道:“章三郎,谁说金叔家忘记穷亲戚的?我们可都是穷亲戚,我们就没被忘。” 周围一片应和声,白善伸手止住他们的话,问道:“不知你说的求帮个忙,是想让周家帮什么忙?” 章三郎想到昨天招供出来的话,咽了咽口水,硬着头皮道:“就是,就是想和周四郎求个差事,他不是有商队在外头走商吗?” 白善问:“除此外还有吗?” 章三郎咽着口水没说话。 白善问道:“我记得周章两家有十多年不来往了吧?最后一次还是我们才七八岁的时候?这中间有过礼节来往吗?” 周大郎代表周家这边回话道:“没有。” 他道:“这十多年来,章家的婚丧嫁娶不曾请过我们周家,我们周家也不曾请过章家。” 白善:“时隔十几年上门一次的亲戚,不知昨日章家上门几人,提了什么礼物?” 周大郎回道:“八人,都在这儿了,空手上门。” “胡,胡说,我们提了礼的。” “哦,”周大郎似乎才想起来的样子,转身进厨房拿出一个小袋子来丢在地上,“带了这个袋子来,落在我们家了,袋子绑着,我们也不好打开看,所以不知道是什么。” “这不会就是你们提上门的礼物吧?”周四郎撸起袖子道:“我打开看看。” 于是当着众人的面打开了袋子,露出来给众人看,“真是好大一份礼啊。” 里面一谷子,周四郎啧啧道:“这是在我家用迎客饭,还得先把谷子碾成米才行啊。” 周二郎就瞪了他一眼,训斥道:“胡说些啥,谁家的迎客饭是用客人带来的谷子做的?我们家再不济,迎客用的米还是有的。” 章家那一头涨红了脸,族老们不由打圆场道:“的确是他们不懂事,几个年轻后生,不知礼数闹了笑话,但大家都是亲戚,多多宽容。” 周四郎张嘴就要反驳,被白善一个眼神盯住,只能按捺下来。 白善冲章家的族老微微颔首,继续问道:“客人们上门,不知都说了些什么话?” 他笑道:“昨天他们打架时我便问过章家几位表哥和表侄儿,还让人记录下来。” 他从怀中拿出几张纸来展开给众人看,然后分成两份给两边的人看,“不过他们的记性可能没有周四哥的好,或许还有错漏,不如再请周四哥回忆一番?” 周四郎兴奋起来,他口才好,走南闯北,回来后必要给家里孩子学一遍外面的见闻,对这种事熟得很。 昨日章家的人是被审问,问一句答一句,干巴巴的,哪里比得上周四郎绘声绘色的叙述精彩? 他还上手表演呢,把八人演得是活灵活现。 围观的人看得津津有味,章家人,包括族老在内,却是脸都青了。 这下可真是太丢人了,连一向理直气壮,认为自己没错的章三郎几个脸都有些红。 “你,你们这是污蔑!” “对,是污蔑,我们昨天可没有这样。” “不是污蔑,昨天我看到了,”趴在围墙上的一人道:“我昨天正好割稻谷回来,路过金叔家门口都看到了,他们就是这样的。” “你是七里村人,自然向着周家了,而且你就姓周。” 白善抬手止住他们的争吵,并不较真这件事是对是错,“虽说一家姓周,一家姓章,但他们家和你们家是一样的,都是岳父家的亲戚,为何两家亲戚对岳父家的认识完全不一样呢?” “何止两家啊,这是我们七里村所有亲戚都和章家的不一样。” 白善看向章家的族老,“族老们,两家的关系如何彼此心中都是有数的,昨日的事大家也听得差不多了,不知族老们如何评断?” “还能怎么断?”一人道:“不过是亲戚间的一些口角,各回各家,各找各娘就是。” 章家的族老起身要离开,章三郎不乐意了,叫道:“那我们就白挨揍了?昨天还被关了一晚上。” “那你们还想怎么样?看你们身上也干干净净的没伤,昨天也就推了你们两把,你们也没少还手。” 白善也拦住章家的族老,“周家这边也同样有话说。” 他道:“按说,周家和章家的关系到这一代已经淡了许多,亲戚嘛,不似父母兄弟这样的至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它是走动得少了,关系便淡了。” “但周家依旧要明着说一声,周家和章家断亲吧。” “你说什么?”章家族老瞪大眼,脸一下沉下来,“这是什么意思?就为这么点儿事就要两家断亲?” 周家的族老道:“两家之前十多年不来往,和断亲也没差别。” “既然觉得没差别,那以后就和之前一样不来往,当做断亲就行,怎么,现在你们周家还想白纸黑字写下来不成?”章家族老怒道:“你们也别太过分了。” ※※※※※※※※※※※※※※※※※※※※ 作家的话 晚安 ☆.第3290章 断亲二 “族老们息怒,周家这头也是有难处的,”白善叹息一声道:“周家现在看着兴盛,但您也看到了,人口众多,看上去再大的家业,摊到子孙们手上就没有多少了。” 章家族老抬头去看对面乌泱泱的周家人,默然不语。平常富户人家,看着还算富贵,可一旦分家,一份家业分成两三份,那富户也能变贫户,更不要说周家有这么多儿子孙子了。 白善继续道:“您再看我们七里村里的人,以及其他村里和周家沾亲带故的人家了,那是能帮的,周家都尽力帮了,种新稻种新麦种时,不管外头卖什么价,给乡邻和亲戚们的永远是最低的价格,不说赚钱,只不赔钱就可以了。” “种植药材,凡是找到周家门上来的,求种子给种子,求方法教方法,可以说是尽心尽力,”白善继续道:“还有周四哥手里的商队,需要人手时,那也是优先从村里和亲戚间选择,这样的帮忙之下,要说周家的家底有多丰厚是不可能的,不过是带着大家一起致富罢了。” “但过日子也讲究一个顺心畅意,不然帮了忙还受气,那这日子也过得太憋屈了,”白善指着一直低头发呆的老周头道:“我岳父大人自昨天回来后便闷闷不乐的。章家和我们周家的恩怨不是秘密,可以说是众所周知的。” “但就是这样,昨天我这几个舅兄依旧客客气气的把人迎进门,本来是想着,到底是亲戚,人都求到门上来了,在允许的范围内帮一帮也没啥,可章家这几位表兄表侄儿的要求也太过分了。”白善道:“我岳父本来就不太高兴接济章家,这样一闹,再接济,他心里更不高兴了,我想,换做你们任何一人也会不高兴吧?” 也是,说是亲戚,两家却闹得跟仇人差不多了,谁家愿意接济仇人? “但这只是其中之一,最主要还是在于我们周家的前程上,”白善道:“周家和章家不和,看现今表哥表侄儿们的样子也知道,就是接了好处也不会感激的;而拿不到好处一定会怨怼。” “周家现在好几个孙子在外头当官,官声很重要,两家要是不断亲,章家在外头随便说两句,周家的名声便受妨碍,我那几个侄儿的前程就受到了影响。” “两家关系本就不好,若因此结仇,那便有可能成为两族的仇怨。”白善道:“姻亲不仅是两家的,也是两个家族的,断亲,断亲,却断不掉血缘,也断不掉已有的感情,难道将来在外遇见,我和满宝敢不叫族老一声舅公吗?” 章家的族老们心中一动,这是说断了和章三郎一家的亲,但周氏一族和章氏一族的关系并不会受此影响。 “这……”章家的人面面相觑,迟疑起来。 周村长道:“章家舅公啊,几个村子都互相通婚,谁家不扯上一点儿关系?这断亲也只是断金叔和他外祖一家的亲,并不是两个家族的。我们村里的大宏,那不就是取的你们村里的章家三娘吗?难道这头金叔和他外祖家断亲,他们两家也断亲不成?” 章家:“那自然是不能够的。” 周村长叹息道:“本来事情不至于闹成这样的,就跟我们姑爷说的一样,两家十多年不来往了,我们乡下地方没那么多讲究,血缘到了立重他们这一辈上也淡了许多,大街上遇见孩子们都未必能认出人来,但人言可畏啊。” “我们周家这头有人当官,金叔又还活着,血缘关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他们要是在外面宣扬些什么,就算外头的人不信,流言起来,立重几个的官也当得不安稳。”周村长道:“我们周氏只有这几个出息的后辈,断他们的前程,那就是断我们整个周氏的前程,整个七里村的人都不能答应。” 周氏的族老们道:“不错,老伙计,现在这只是两家的矛盾,真闹到影响立重他们前程的份上,那就是两个家族,两个村子的事了!” 章家族老们对视一眼,章三郎见状,大叫道:“叔祖,您别听他们的,我们两家真断亲,将来他们家还能帮我们?” “就算两家不断亲,他们也不会帮你们的,”白善道:“就凭当年你家在我小岳父葬礼上闹的那一场,你觉得两家还有情谊在?至于其他亲戚……” 白善看向章家族老,“亲戚便是亲戚,亲疏远近我岳父和舅兄们心中都有数,至于帮扶,其实是相互的,您看我们村里的情况就知道了,也不是谁找上门来我们都会帮忙的,力所能及,且又不违背律法和自己的利益情况下。” 周四郎趁机道:“没错,舅公,大家都是亲戚,我们往日虽没怎么往来,但也没仇怨,亲戚之间,只要合适,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章三郎大急:“叔祖……” “我早就想说你们了,”章家族老脸色一沉道:“你们家这些年在村子里闹的那些事还不够多吗?现在年景多好啊,有田有地,粮种也比以前高产,只要勤勉一些,谁能把日子过得跟你们似的?” “竟然还跑到亲戚家里打秋风,简直是把我们章家的脸都丢尽了。”章家族老沉着脸道:“既然亲家都这么说了,两家又多年不来往,那便断亲吧。” “不行!”章三郎大叫道:“表叔还在呢,我爷爷可是他秦舅舅,我爹也还在,他们两个是亲表兄弟,怎么能断亲?” “亲生父子都能断亲,表亲为什么不行?”章家族老厉声道:“难道还让你们家拖着整个章家结仇吗?” “呸,分明是你们看上了周家给的好处,别以为我没听出来,刚才周四郎说了要帮衬你们,”章三郎暴跳如雷,“嫁到周家的是我大姑奶奶,跟你们有什么关系,就是好处也该落在我家头上!” 白善无言,不由道:“三表哥慎言,什么好处不好处的,周家也只是农户而已,这就和村子里互相帮衬着收稻谷一样,看的是交情,可不是那表了好几代的血缘。” ☆.第3291章 断亲三 “就是,就是,虎子哥能跟周二哥周三哥搭伙收谷子,你看他会和大振哥他们一块儿收谷子吗?” 也趴在围墙上看热闹的周大振闻言跳下去,跑过去抓住那小子就拽下来拍,“说啥呢你……” 周大振和周虎是堂兄弟,整个村子里,论血缘,他们两家是最近的,但因为上一辈分家时闹得很不愉快,两家多年不来往,关系比一般的亲戚都不如。 周虎每年都会和周二郎周三郎搭伙下地,播种插秧和收稻谷,但就是不会和周大振家一起。 所以在乡下,有时候交情可比血缘更管用。 章家族老出面,强硬的让两家断亲,白善亲自起草了断亲书,周大郎代表周家在上面签字,章三郎在章家族老的目光下不得不签字画押。 除非有胆离开宗族,不然在这种事上,他们还真得听宗族的。 断亲书一式两份,白善交了一份给章家,一份递给周大郎,这事就算了结了。 一直沉默的老周头这才开口道:“既然都来了,用过午饭再回去吧。” 他扭头去叫小钱氏,“带你几个弟妹去准备饭菜。” “是。” 章家的族老没有推辞,章三郎气得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把头扭到一边去不看他们。 对章家那边的其他人,周金和他们来往少,自然也没有多少恩怨,所以老周头还能平和的面对他们。 但对章三郎几个表侄,他的神情就不是很好了。 认真论起来,两家其实没有很大的矛盾,全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积累下来的,但也正是这些小事消磨了彼此的感情。 娘亲舅大,不过满宝现在和周家的关系,就周家和钱家的关系便可以看出,他们能和舅舅家的关系有多好。 可老周头就是很难对章家有感情,这份矛盾可以追溯到他小时候。 现在亲断了,他不觉得多开心,但伤心也不见得,只是有些怅惋,坐在凳子上半晌才回神,一回神就见满宝坐在他身边,便念叨道:“你都多大了,也不知道去帮你嫂子,快去厨房里帮忙,今天的客人多呢。” “哦,”周满应了一声,却没起身,撑着下巴看他,“爹,你伤心啊?” “伤心不至于,”老周头叹息道:“就是你奶奶可能会伤心。” 周满:“不会的,这是为了我和立重他们好,我可是奶奶的亲孙女,立重他们也是亲曾孙,不比侄孙们亲?” 老周头没说话。 周满:“您要实在过意不去,不然晚上拿些酒菜去给看奶奶,再烧些纸钱,多烧点儿,让奶奶在地下给曾外祖他们送一点儿去,这样她肯定就开心了。” 老周头一想,深觉有理,“对,我去准备纸钱。” 老周头起身,催促周满,“你去厨房里帮帮忙,我们家的族老也都在呢,别太懒。”做一做样子也是好的呀。 “哦,”周满起身去厨房,结果才进门就被冯氏往外推,“姑奶奶啊,你来这儿干什么,今天章家的人来太早,厨房里没什么吃的,你要饿了先回白家垫一垫东西,一会儿再过来。” “二嫂,我来帮忙。” 冯氏惊诧的看她,“你?帮忙?” 周满轻咳一声,眼睛向后一看,示意冯氏看。 冯氏探头往外一看,看到两家的族老已经凑在一起相谈甚欢,便明白了,在厨房里扫了一眼后道:“我也不知道你能干啥,你去找大嫂吧。” 小钱氏道:“你等着,族老们出门早,这会儿估计肚子也饿了,我早上蒸了糯米饭,一会儿就给你搓饭团,你把饭团端出去给大家填一下肚子。” 周满眼睛大亮,立即凑上去,“大嫂,你怎么想起来做饭团了?” 小钱氏无奈道:“还不是家里养的他们嘴刁了,之前在京城,亲家经常送点心过来,家里也会从外面买点心,一来二去,每日除了三餐外便还要吃些点心。” “如今回了村里,这里没有点心卖,一群孩子每天钻来钻去找吃的,做点心实在做不过来,我就打算给他们搓些饭团吃。” “饭团好,饭团好,”周满想到饭团的美味,咽了咽口水问,“您要什么搓的?” 小钱氏忍不住一笑,压低声音道:“我给你搓腊肉和肉沫的,其他人都只是加了点儿糖。” 周满便跑出去找白善和殷或,“我大嫂要搓饭团,你们吃什么味儿的?” 白善:“我要腊肉的。” 殷或迟疑,“饭团?” 周满直接替他做决定,“我给你拿一个肉沫,一个糖的吧,腊肉你也不好多吃,以免不克化。” 见周满转身就跑,殷或就好奇的问白善,“饭团很好吃吗?” 白善颔首。 “在青州的时候从没见周大嫂做过。” 白善扫视一眼周家大院,笑道:“那会儿吃饭的人少,厨房里还有厨娘,大嫂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别的东西,自然不会做饭团了。” 小钱氏很快把饭团搓出来,周满便端出去请两边的族老吃,这就算她干活儿了。 章家的族老看着她进厨房,又端了一个盘子出来,便扭头问边上的周家族老,“那就是周银的女儿?” “对,就是她,你们还没见过吧?” “唉,老了,年轻的都没见过,别说,我看着,她和周银倒有几分相像。” 一个章家族老道:“像她奶奶。” 边上一个正喝茶的周家族老把口中的茶给喷出来,剧烈咳嗽起来,半晌才卷起袖子擦了擦嘴巴,平息下来,“老兄弟,你可别吓我,满宝哪里像章家婶婶了,明明是像她曾祖母。” “怎么不像,那圆脸蛋不就像她奶奶?” “像她娘!”周家族老绝对不承认周满像章氏,道:“她娘也是圆圆的脸蛋,且是秀才的女儿,读书也厉害着呢。” 谁知道厉害不厉害?反正就是不能像章家人,他们宁愿像夏家人! “我听说她现在当官了?女子也能当官?” “这都是多少年前的新闻了,现在我们满宝不仅当了官,还是郡主了呢。” “郡主是啥?” “呃,就是王爷的女儿。” “啥?我们家周银成王爷了?”章家族老大惊。 “没有,没有,我就那么一说,周银就是那绵州牧,没改了。” 族老们凑在一起交流这些从为听过的消息,周满则端着盘子去找白善和殷或。 俩人已经在她的闺房里等着了。 ☆.第3292章 天赋 殷或认真的比较了一下盘子里的饭团,最后谨慎的选择了糖的,夹起来轻轻咬了一口。 周满和白善都不急着吃,撑着下巴看他,“怎么样?” 殷或细细地嚼了嚼,点头道:“不错,微甜,很香,只是嚼几下,唇齿间都是糯米的甜香。” 周满展颜一笑,自得道:“我大嫂说,这糯米饭会这么甜香,粒粒分明,是因为蒸的笼好。” 白善:“那蒸笼是周二哥用山上的竹子做的,自发现用竹笼蒸出来的糯米饭更好以后,我们村里各家各户再蒸糯米饭就都用的竹笼。” 周满:“当年我二哥还因此赚了一笔钱呢。” 她高兴的夹了一个腊肉饭团咬了一口,连连点头,“还是那么好吃。” 殷或:“周大嫂的手艺如此好,有没有想过传承下去?” 周满叹息,“我们家也想啊,但现在家里好似没有这个天分的孩子,唉。” 白善:“给大嫂写个食谱?” 周满挥手道:“回头和五头他们说一声,这种事交给他们就好,不过大嫂亲自教授家里人都做不出这个味道来,更不要说只看食谱了。” 白善:“那就静等有天赋的人吧。” 一行一业想要做到极致,必得有天赋才行。 读书如此,学医如此,做菜如此,修道自然也如此。 处理完断亲之事,他们第二天坐着牛车去道观。 因为是秋收时候,所以道观上面没几个香客,甚至连道长都没几个。 接待他们的小道童一脸严肃的给他们指引,“居士这边上香。” 周满看了一眼他身后空无一人的大殿,问道:“守清观主不在吗?” 小道童:“观主有事不在观中,居士若是问卦,可以先求卦,等到中午守才道长回来便能解卦。” “可别,我哪敢让守才道长给我解卦呀,”周满道:“让守实道长来就行,不过这会儿他们是下地收稻子去了?” 小道童严肃的表情一滞,抬起头来,“你知道?” “我当然知道了,他们在割哪块田呢?” 小道童:“山南那块大的,昨天已经割了一半了。” “人多吗?” “我们观里的人都去了,十一个人呢。” 周满便回头和明达道:“那我们略坐一坐,巳正前应该能回来。” 小道童很好奇,“你们认识我们观主呀?” “认识呀,我们和道和道虚是好朋友,你是什么字辈的?” 小道童惊喜,“你们是师伯的朋友?” 他上下打量了一下他们,惊叫道:“我知道了,你们是不是七里村的白少爷和满小姐?” 白善笑着点头,问道:“你也知道我们?” “知道呀,知道呀,你们等着,我去给你们叫观主。”说罢,丢下他们就跑了。 整个大殿瞬间只剩下他们自己了,有两个香客从后面一个殿出来,手中还挎着篮子,看到他们便多看了两眼,可能是被四周带刀的侍卫给吓着了,脚步匆匆,“道长们都不在,怎么有贵人在这时候来上香?” “贵人还讲时辰啊,那肯定是不用下地的,哪跟我们似的?” “不过刚才站在前头的那两个我瞧着眼熟,好像见过。” “我也觉得眼熟,但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 俩人一边议论一边下山去,等人走远了周满才小声道:“我也觉得他们眼熟,好像就是大梨村的人。” 白善点头,左右看了看后道:“走吧,我们先拜一拜天尊。” 他们自己带了香来,拜天尊也是习惯性操作,特别是周满白善和白二郎,动作特别流利,上香叩拜如行云流水一样顺畅。 将观里的神仙道君都拜过,白善便领着他们直接往后殿去。 后殿是道长们住的地方,宽大的院子里和以前一样摆着桌椅。 他将椅子拉开,示意大家坐,“山南不远,从这里跑下去一刻钟左右就能到,不过爬上来可能需要两三刻钟,所以我们略坐一坐。” 殷或摇着扇子道:“这道观粗看没有令人惊艳的景色,却很舒服,看久了让人心旷神怡。” 周满笑道:“你还没去过道观的菜园呢,菜园那里有一块悬空凸出的石头,在那里观景特别好,道和就经常在那里打坐思考,就是守清道长太小气了,不肯与人开放。” “瞎说,我何时小气了?”守清笑吟吟的走进来,声音洪亮的反问道:“难道我阻拦过你们不许去?” 周满和白善白二郎立即起身,高兴的行礼,“守清道长!” 守清回了一礼,上下打量他们,摸着胡子笑道:“长大了,长大了,但样子却没多少变化,面容开阔了不少,看来这些年两位小居士学有所成啊。” 守清请几人坐下,对气喘吁吁跟上来的小道童道:“去给贵客们上茶。” 白善给他介绍明达公主和殷或。 守清没想到能见到公主,惊讶了好一会儿,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和殷或行过礼后却看着他的脸道:“这位居士似乎有不足之症。” 周满连连点头,“守清道长,您的医术越来越好了。” “你就别恭维我了,再好能有你好?”守清道长摸着胡子道:“我会的不过是些察言观色的本事罢了,看居士脸色微白,嘴唇颜色淡,你们上山应该有一段时间了,他却还气息不稳,一看就是身体不好的。” 守清道长问周满,“怎么,你没把人治好?” 周满道:“我如今能力有限,不然道长为他看看?” 就算没有治疗的办法,大家讨论一下拓宽思路也是可以的嘛。 守清道长也心痒,于是应下,手搭在殷或的脉上问诊。 结果一番问诊下来,他得出一个结论,“居士极有修道的天赋啊,有没有想过做我俗家弟子?我还有个徒弟叫道和,他也极有灵性。” 白善:“守清道长,他们见过了,这次我们过来,一是拜一拜天尊老爷,二就是送道和托付的东西。” 一听他们认识,守清道长更激动了,也不摸脉了,一把抓住殷或的手道:“殷居士,你就没想过修道吗?以你的天赋,你若专心修道,假以时日必有大成啊。” 殷或:“这话护国寺的智忍大师也与我说过。” 一旁的周满四个捧着茶吃瓜,心中惊叹不已,可惜智忍大师不在,不然可以看到一场佛道抢人的大戏了。 ※※※※※※※※※※※※※※※※※※※※ 作家的话 晚安 ☆.第3293章 东道主 殷或虽然拒绝了成为道观的俗家弟子,却应下了在道观里住几天。 于是他们离开时把殷或和长寿留下了,白二郎很不能理解,“道观和我们家离得又不远,马车来两刻钟就到了,为什么一定要住在道观里?” 白善则对殷或道:“你高兴就好,我们回去就让人收拾些东西给你送来。” 殷或摇着扇子笑道:“让长寿随你们回去吧,我的东西他都知道。” 白善颔首,邀请道长们,“后日家中要办流水席,道长们若无事,还请赏脸用一顿便饭。” 道长们笑着应下,将一行人送到了山门。 白家的流水席准备了四天,除了需要特别邀请的客人送了帖子外,剩余的就是传出话去,让想来吃的人那天到来。 因为反馈要来的人很多,白老爷和刘老夫人商量过后很大方的表示这次的流水席会办三天。 庄家也收到了帖子,不仅他们,庄家的亲朋也都收到了,除此外,送到庄家的还有一份名单和一叠空白的帖子。 庄先生一眼便看出了帖子上的不一样,庄大郎也发现了,连忙问道,“父亲,这帖子的东道主上怎么还有我们家?” 庄先生合上帖子,眼眶微红,抬起头来笑了笑道:“不是什么大事,我这里还有几份帖子,排头都空着,你看你还有什么人想请的一并请了吧。” “这……”庄大郎拿着手中的名单和帖子一时说不出话来。 庄先生叫来自己的小厮白秋,吩咐道:“既然是办酒宴,我们就早些过去,你收拾东西吧。” 白秋是白家给庄先生的小厮,专门给他跑腿的,他年纪渐大,身边就需要一个细致的人照顾。 庄大郎翻看手中的帖子,“这流水席是白家为父亲办的?” 庄先生微微一笑道:“这是他们的孝心,帖子已经发出去,你们若有空,便也提早去七里村帮把手吧。” 庄大郎愣了好一会儿后应下。 白善早让人收拾出两个院子,其中一个是以前庄先生常住的,还给他住着,另一个则是在前院的客院,比较大,庄大郎一家可以住。 庄大郎一家来过七里村几次,留宿却是第一次,到的时候有些不自在。 白善热情的招待他们,亲自送他们到客院,“东西都是新的,师兄看一看还有什么缺的,我让人准备。” 庄大郎尴尬的笑道:“已经很好了,多谢师弟。” 庄大嫂对周满就要热情和熟络得多,俩人手牵着手进屋,“这被褥都是新的,山里夜里要冷很多,所以一定要盖好被子,以免受凉。” 庄大嫂应下,拉着她的手笑容满面的道:“多谢师妹了,我看这屋里布置得极好,师妹真是周到。” 俩人都笑意盈盈的,周满好奇的看着外面拘谨的站着的三个孩子,笑问道:“那是先生的曾孙吧?” “是,”庄大嫂脸上笑容更真切,“孩子调皮,一听说我们要出门吃席,说什么也要跟着,所以就跟学堂请了假。” “这一次师兄一家都是东道主,吃席自然是要跟着了,”周满虽然多年不回罗江县,但对先生一家的事还是知道的,毕竟庄大郎和庄先生一直有书信往来。 几个儿子什么时候成亲,什么时候又生了孩子,或是家里有什么重要的事发生,庄大郎都会写信告诉庄先生。 逢年过节,庄家也会准备节礼,每年周四郎来往京城,庄家都会收拾一份东西给他带上京城; 白老爷要往京城送信,也都会问庄大郎一声。 所以从先生那里,周满知道庄大郎的长孙今年七岁了,是庄纪安的孩子。 剩下的一儿一女则是次子庄纪然的孩子,而庄纪思刚成亲,还未有孩子。 周满看着园子里拘谨的三个孩子,拉着庄大嫂笑道:“先生在京城里也常念叨三个曾孙,我记得端午时还着人送回来一些布料和笔墨,不知你们用得还好吗?” 庄大嫂笑吟吟的,“还好,还好。” “好就好,”周满笑道:“那是太子赏赐的东西,因是江南一带的布料,我还怕嫂子用不惯呢。” 庄大嫂惊诧,“是,是太子赏赐的?” “是啊,”周满笑道:“嫂子还不知道吧,先生现在是太子的先生,专门为太子授课的,他在宫中可受重视了,每年的节礼,先生的寿辰,宫中皆有赏赐。” “因先生是太子少傅,在朝中也多受尊敬,远的地方不一定,但在京城,不知多少学子仰慕先生呢,”周满拉着庄大嫂的手笑道:“所以嫂子不必和我们客气,将来若有什么需要的,告诉我,我在京城给你们捎回来,便是我买不到的,还多的是人帮忙呢。” 庄大嫂瞪大了眼睛,还没从公爹是太子老师的事上转过弯来,她咽了咽口水,“不是说,公爹只是在宫里帮忙整理书籍,偶尔给崇文馆的学子上两堂课吗?” 周满挑挑眉,问道:“谁说的?” 庄大嫂指着外面正和白善说话的庄大郎道:“你,你师兄啊。” “哦,”周满在是否会挑拨师兄和师嫂感情之间犹豫了一下,最后看了看院子里的那三个孩子,还是压低了声音道:“师兄骗你的。” 庄大嫂眉毛一扬,怒气就上涌。 周满小声道:“不过我也能理解师兄,越是靠近陛下和太子的官位,其官眷越要小心谨慎,不然一招不甚,被人抓住了把柄,那可是牵连全家的大罪。” 周满掰着手指给她算,“比如强买强卖啦,比如放印子钱,比如欺负乡邻之类的,因为先生是太子少傅,所以朝中很多御史都会盯着他,自然也会盯着师兄师嫂,一旦发现犯事,那就会弹劾先生,到时候就连带家人被问罪。” 庄大嫂忙摆手道:“我们可不干这样的事,这些年我们家是添了不少产业,可那都是用真金白银买的,可没有强买强卖,这个你也是知道的,置业的钱还是你四哥给送回来的,都是公爹给的。” 周满连连点头,“我当然知道了,所以我才能理解师兄,但是……” ☆.第3294章 打的主意 庄大嫂心惊胆战,“但是什么?” “但是先生现在最宝贵的并不是那些送回家的俸禄,而是他在朝中的人脉啊,”周满问道:“嫂子真忍心看着那些资源被白白浪费吗?” 庄大嫂:“啥?” 周满道:“先生现在是太子少傅,实职也是四品侍讲了,这个官品可不低,在京城也是很拿得出手的,嫂子且想想,绵州刺史也才四品呢。” “先生现在做着和刺史一样大的官儿,地位甚至比刺史还要高,但能照看师兄师嫂一家的才多少?更不要说给子孙后代留的东西了,您就没想过为什么?” 庄大嫂:“因为你们?” 周满:“……倒也没错,但最主要的是,先生在官场中的人脉都在京城,资源也都在京城啊。” “这天下还都是皇帝的呢,却也有一句话叫‘天高皇帝远’,所以你们不在京城,自然落不着先生带来的好处。” 庄大嫂又不傻,周满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她自然听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让我们跟着公爹去京城?” “不行,不行,”庄大嫂连忙摇手道:“我们不能去,京城……这也太远了,我们人生地不熟的……” “这不是还有我们吗?”周满道:“我在京城有两间大宅子,一间我住着,一间我娘家住着,不管哪边都有很多院子房间,师兄师嫂们要是去,我分出两个院子来给你们,到时候单独开一道门通着外面,独门独院,既自由方便,也有熟人,多好。” 庄大嫂有片刻的心动,但还是坚决的摇头了,“你师兄不会答应去的,京城听着虽繁华,但毕竟陌生,我们家业都在这里,不仅你师兄,纪安和纪然的差事也都在县里,我们怎么能丢家舍业的去京城?” 周满这才道:“若是师兄师嫂不能去,为何不让孩子去?” 她道:“先生这一辈子都在做教书育人的事,人脉也多在这上面,我看侄子侄女们也都到了启蒙的年纪,不如送去京城读书。” “若论书籍的数量和名师,哪里能比得上天子脚下呢?”周满道:“几个师侄都大了,但侄孙们都还小,现在培养并不晚,将来只要有一人能继承先生的衣钵,那庄家也可从此改换门庭了。” 庄大嫂听得眼睛发亮,手指不由抓紧了衣角,“这事儿,我一人拿不定主意啊。” “师嫂可以和师兄说一说,或许师兄也愿意呢?”周满道:“今时不同往日了,不说京城有我和两个师弟在,就是先生一个人,便不是随便一个人能够欺负的了,所以师兄不必害怕以前的事再发生。” 庄大嫂这会儿心里已经很同意她说的话了,连连点头,“我晚上和你师兄说。” 周满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白善见她乐滋滋的,便问,“什么事这么高兴?” “我为先生争取一下天伦之乐。” 白善微愣,反应过来后笑道:“你呀,也太机灵了。” “我这是贴心,”周满道:“我们以后说不定还要外放,到时候京城就只剩下先生一个人,虽说他有自己的朋友,但朋友和亲人还是有差别的。刘嬷嬷就说过我们在青州时,先生常遥望青州和绵州的方向。” 白善牵着她的手晃了晃,“师兄执拗性淡然,你有多大的把握?” 周满就嘿嘿笑道:“师兄性格是淡然,但师嫂不是啊,这世上啊最不缺的就是一物降一物。” “要不要告诉先生?” 周满摇头,“师兄对先生有心结,这么多年下来,也不知道消了没有,所以这事儿还是先别告诉先生了。” 她道:“不告诉先生,这就是我们私自为之,师兄要是生气,也气不到先生身上。” 白善一想也是,微微颔首,“其实还可以从孩子身上下手。” 对付孩子最好的自然还是孩子。 白善就去找已经很懂事的白景行和白若瑜,当天下午俩人就手牵着手跑过来找庄家的三个孩子玩。 “我叫白景行,小名大姐儿,”白景行主动介绍自己,“这是白若瑜,小名大宝儿,你们叫什么名字?” 庄家的三个孩子,大的八岁,女孩六岁,小的四岁。 虽然小的和白家两个孩子年龄相仿,但还是大的来回答问题,“我叫庄闻琛,排行老大,这是我堂妹庄闻欣,这是我堂弟庄闻广。” 白景行:“我爹叫我们来陪你们玩儿。” 庄闻琛闻言有些不好意思,很有礼貌的道:“不必如此,我们自己就可以,你们家很好。” “你们怎么不出去?院里有什么好玩的,外面才广阔呢,走,我带你们去玩儿。”白景行小朋友早看上庄闻欣了,说完话便立即跑上去抓住她的小手,甩了甩道:“走,我带你们去认识我的表哥表弟,侄儿侄女们。” 周家的孩子正在地里忙呢,大的跟着割稻谷,小的则拖着一个篮子捡稻穗。 五月几个服侍白景行五个去了地里,也欢快的拖着竹篮就下田。 白景行小朋友谨记父亲的话,对庄闻欣道:“京城也有稻穗捡,我家在京城也有好多田,你喜欢捡稻穗吗?” “我不喜欢,”庄闻欣小朋友道:“我喜欢在田边挖野果子吃,不喜欢捡稻穗。” “田边有野果子?” “有呀,你跟我来。”庄闻欣小朋友拉着她走到田埂边,找了半天,扒拉开一丛草,里面有一串连在一起的小果子,她揪出一个来,在衣服上擦了擦就递给白景行,“诺,请你吃。” 白景行小朋友接过就往嘴里塞,五月眼疾手快的拦住,仔细的看了看后发现是地果,便放松了些,“大姐儿,得洗过才能吃。” 庄闻欣已经又揪了一颗,在袖子上擦了擦后咬了一口道:“我擦过了,已经干净了。” 五月哪敢让她们就这样吃? 连忙让庄闻欣吐出来,哄她们道:“这一颗一颗的吃没趣味儿,还是多摘一点儿,回去洗了装在碟子里一起吃才好吃,还能请老夫人和夫人他们一起吃。” 白景行被劝服,就拉着庄闻欣道:“那我们快摘,这种野果子我从没见过,你竟然认识,好厉害。” “田边怎么会没有野果子呢?” “京城就是没有这种野果子嘛。” “不可能,一定是你没注意,田边都有这种野果子的……” ☆.第3295章 远来是客 五月最后是带着两个眼眶红红的小姑娘回来的,正在门口迎客的白善看得目瞪口呆。 “这是怎么了?”他不住眼的去看他闺女,让你去诱惑人,不是让你去欺负人啊! 白景行小朋友跑上前去,举起小手张开给他看手心里被拽得都爆开了的小果子,“我说京城田边没有这样的野果子,她一定说有,爹,你说,京城田边真的有这样的野果子吗?” 拜周满所赐,白善也认识许多他不该知道的植物,只一眼他便道:“地果?这东西我们西南之地比较多,长安一带……我的确没见过,但不代表就没有,你们就因为这个哭了?” 庄闻欣有点儿害怕大人,缩着脖子站在一旁。 白善笑着摸了摸她的脑袋,“不是什么大事,要想知道京城的田边有没有这种野果子,与我们去京城看一看就知道了。” 庄闻欣只有六岁,许多话听不明白暗中的意思,而且她害怕与大人说话,还是陌生的大人。 因此乖乖的站着没说话。 白善:“大宝儿呢?” 白景行:“他在田里捡稻穗呢。” 白善便觉得将这么重要的事交给女儿和侄子可能是个错误,但此时也很难纠正了,他只能对两个小姑娘道:“手上脏兮兮的,快回去洗一洗,厨房里做了许多好吃的点心,我让人给你们拿一些,下午便在家里吃点心玩儿,不要跑出去了。” 白景行只能应下。 等五月把两个孩子领进去,白二郎才一脸疲倦的过来,“你把我儿子派出去干什么了?” 白善:“你怎么这样了?这宴席也用不着你干什么呀。” 统筹什么的都是白老爷带着两家人干的,他们这几个完全是甩手掌柜,顶多站在门口迎接一下远方提前到来的客人,比如绵州白大郎的岳父一家,以及白二郎的外祖家…… “别提了,”白二郎道:“我外祖家来人了你没看见吗?我来找你,不对,我是来找满宝的,请她快去救一救明达的,她都在大厅那边坐了一个时辰了。” 白善忍不住笑起来,招手叫来一个下人,“去叫一下九兰或者西饼,让他们去隔壁请公主,便说娘子有事找公主商议。” 下人应声而去。 白善:“这不就好了吗,你为什么非得亲自过来找人?让你身边的人过来找一下便是。” 白二郎左右看了看,见暂时没客人来了,便一屁股坐在了白善家的门槛上,“我也想出门啊,他们太热情了,奇怪,明明你和满宝官儿比我大,实权比我重,来的客人怎么都找我,不找你们?” “因为你是驸马,身份尊贵呀。” 白二郎撑着下巴叹气道:“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只想明天快点儿到来,只要开席便好了。” 席面一开,大家的心思应该就放在吃的上面了吧? “别想了,外面的流水席也就罢了,摆在院里的席位,谁是冲着席面来的?”白善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明天也要劳累你了。” 白二郎就一把抱住他的胳膊,“好歹是师兄弟,你不能见死不救啊。你不知道他们能问出什么问题来,每月俸禄多少,职田多少这都是最轻的问题了,我那几个表哥甚至问我府里有几个通房丫头,多久去一次教坊和花楼,公主会不会介意我去这些地方,更过分的是,还有人悄悄问我公主会不会私底下养面首!” 白二郎紧紧地抱住他的胳膊道:“你救救我吧,我又不能在家中发脾气,不然我爹娘一定抽我,家里好容易才办一次喜庆的宴席呢。” 白善抽了一下没抽出胳膊来,便给他指一条明路,“你去请庄先生,明日你就侍奉在先生左右,寸步不离。” 白二郎一怔,抱着他的胳膊道:“对啊,我怎么忘了先生,我就不信他们敢当着先生的面问我这些问题。” 白善点头,“现在你知道他们都找你说话,不找我了吧?” 白二郎:“不知道,此时先生也不在你身边啊。” 他顿了顿后猜测道:“因为那是我外祖家,不是你外祖家?” 白善:“……你这么想也没错。” 他抽出自己的手,甩了甩后道:“你下次能不能不要这么用力,我又不能跑了。” “这是我情绪的表达,说明我心中的不平静。” 俩人就坐在门槛上斗嘴,听见车马行走的声音,扭头去看,便见一队人马正过桥。 俩人对视一眼,都起身站好,还往前几步。 待看到马车上挂着“白”字徽的牌子,俩人立即扯了笑容迎上去,“这是……” 有个管事的上前行礼道:“两位郎君好,我们是益州散骑侍郎白府。” 白善:“原来是余堂伯,不知来的是……” “我们家老夫人领着夫人和两位郎君来的。” 白善和白二郎对视一眼,心中快速的做出决定,脸上堆上笑容,“竟是伯祖母亲自来了,快快里面请。来人,快将马车牵进去,去禀报老夫人,就说益州的伯祖母来了。” 等车队上前一些,白善这才看到骑在马上的两个青年。 双方目光对上,都顿了顿,然后同时扯开假笑,说起来,他们还有些缘分呢。 当年他们可是互坑过的,虽然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但对方比他们惨就是了。 “凝堂兄多年不见,越发精神了。” 白凝假笑道:“善堂弟也很精神。” 左老夫人辈分不小,因此白善和白二郎恭恭敬敬的把人请到了厅上,刘老夫人和白老夫人听到消息赶过来,左老夫人才喝了一口茶。 三位老人一相见,都忍不住笑出声来,“嫂子还是这么精神。” “哪里比得上弟妹,竟然越活越年轻,和十几年相比竟是一点儿没变。” “日子过得最好的还是你呀,我一路进来,这七里村风水是真不错,弟妹在这儿生活着,儿孙又出息,又孝敬,难怪这么富态了。” 三位老夫人的手握在一起就高兴的叙起旧来,周满和郑氏落后一步赶到,连忙请三位老夫人上座。 白太太也从隔壁赶了过来,她正和她嫂子说悄悄话呢,结果就被叫过来了。 看到左老夫人,她不由咋舌,这把年纪了竟然还长途跋涉过来吃酒,真是厉害啊。 难怪她婆母会亲自过来。 白太太笑着上前,站在了郑氏身边,悄声问道:“我要不要叫公主过来?” 郑氏知道儿子和益州白家的关系不好,她还记恨当年白宇教训白善的话,因此压低声音道:“公主金枝玉叶,只有别人去拜见的道理,哪里有公主出来见客的?” 白太太一想也是,小声道:“那我就不请,公主今天见了我娘家人,看着也有点儿累呢。” ※※※※※※※※※※※※※※※※※※※※ 作家的话 晚安 ☆.第3296章 流水席一 宴席第二天开,家里提前两天准备,尤其是今天,一些耗时长的菜现在就要预备出来,明天才能赶得及。 庄大郎一家提前来也是为了帮忙,因为帖子上的东道主列了庄先生,所以白老爷用起他们来也不客气,直接把一些事项交给庄大郎来管。 他今天来就是熟悉的。 等他回屋时,天早黑了,他脱下袜子便上床,“快睡吧,明儿要早起呢。” 庄大嫂却把人拉起来,瞪着他问道:“我问你,公爹在京城里到底当了什么官?” “不是和你说过吗,侍讲,侍讲,还是教书上课的。” “给谁上课?” 庄大郎:“崇文馆里的学生。” “不是太子吗?” 庄大郎顿了顿后道:“太子也是崇文馆里的学生。” 庄大嫂就气得掐了他一下,“周师妹说公爹还有个官职,叫什么太子啥啥的,可尊贵了,就是专门给太子做老师的。” 庄大郎:…… 庄大嫂看着他的表情,伸手就拍了他两下,“好呀,你果然在瞒我。” 庄大郎无奈的问,“你问这个做什么?” “做什么,你说做什么?”庄大嫂道:“公爹教书这么厉害,连太子都教得,你儿子和孙子们都还在念书呢,你就没想过让他们跟着公爹读书?” 庄大郎:“我以前让三个孩子跟着父亲你又不愿意……” “那是在七里村,哪里比得上县城里的先生……”庄大嫂说话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拍了一下床道:“行吧,是我以前目光短浅,可公爹去京城这么长时间,都当了官了,你怎么也没想起来?” 庄大郎道:“他现在又不是在外头教书,是在宫里教,难道你家孩子还能进宫去读书啊?” 他道:“以前父亲精力旺盛时我们没让他教,现在他年纪大了,我们更不能麻烦他了。你也看到了,这二十年来,父亲都是跟着师弟师妹们,论亲近,他们且还在我之上,出入都随他们,我看父亲终老都要与他们在一处,我们帮不上忙,那至少不该给他们添乱。” “那可是你父亲,说什么添乱这样外道的话?”庄大嫂气急,“你才是他亲儿子呀。” 庄大郎皱眉看她,“好好的,你怎么会突然提起这事?几个孩子现在县城不也上学吗?” “那能一样吗?在罗江县里上学,谁知道他们?”庄大嫂道:“但要是去了京城,不仅先生更好,他们还能做太子的师弟……” “闭嘴!”庄大郎脸色一沉,怒道:“脖子只有稻杆粗,你还想戴金冠不成?” “我怎么就戴不了?就算我戴不了,那不是还有你儿子和孙子吗?他们可是公爹嫡亲的孙子和曾孙,难道他们也是稻杆脖子吗?”庄大嫂道:“你看看周家,周家以前跟我们家能比吗?可你现在再看,人家都发达成什么样了,家里当官的都超出一个巴掌了。” 庄大郎抿嘴不语。 庄大嫂就抱着他的胳膊道:“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你放心,我一定叮嘱孩子们,让他们好好听公爹的话,孝顺懂事,不让他们惹麻烦。” “而且周师妹也说了,孩子们跟着去京城,公爹心里也高兴,要是想家了还能看一看孩子。” 庄大郎蹙眉,“这事是师妹撺掇的?” “什么撺掇的,我看师妹这是为我们和公爹着想,你不要把人想得太坏了。” 庄大郎:…… 他迟疑起来,这事儿要是妻子自己想的,他肯定不能答应,但要是周满撺掇的,难道是父亲的意思? 庄大嫂见他皱着眉头不说话,就掐着他的胳膊道:“和你说话呢,你怎么又不理人?” 庄大郎疼得不行,连忙去推她的手,“我知道了,你先松开,这事儿还得问过父亲,还有几个孩子,也得问他们,这件事得让他们自己做主。” “这事儿是周师妹提的,公爹那里肯定没意见,至于孩子们,”庄大嫂大包大揽的道:“只要我们发话,他们还能忤逆我们不成?” 庄大郎拉过被子盖好,面无表情的道:“孩子们都长大了,这事儿他们能自己拿主意,你少掺和他们的事。” 他闭上眼睛道:“他们要愿意去呢,我不拦着,他们要不愿意,你也别强逼。” 庄大嫂气得捶他,就没见过哪家的父母是这样的,总说要听孩子自己的主意,找工作是这样,娶亲也是这样。 庄大郎背过身去不理她。 庄大嫂心急,第二天一早就要去找三个孩子说此事,结果他们都被庄大郎派出去干活儿了,今天流水席,席面上下的事可多着呢。 七里村的村民天没亮就起床,拿着镰刀就去田里,迎着第一抹朝阳割稻谷,割了两个时辰,饿得前胸贴后背了,他们就收了镰刀回家,简单的擦洗一下,换一身衣服就朝白家去。 白家从桥的另一头开始,沿着路往下摆长桌,桌子上摆满了菜,每隔二十步有一桶饭,谁来都可以取了碗筷去打饭,然后沿着长桌坐下就吃。 村子里的孩子早来了,已经吃过一顿,此时正在边上已经收割了的稻田里撒欢的跑。 老人们吃过饭就凑在一起说闲话,只有中青年们是匆匆而来,吃饱以后才有空说话。 还有从隔壁村过来的村民,他们村离得不远,地都是和七里村的地连在一起的,有的嫌弃回村换衣裳麻烦,割完稻谷便直接过来了,所以长桌边上有不少拿着镰刀吃饭的人。 从罗江县和各处赶来的客人看见,惊奇的看了好几眼,这些人都有请柬。 拿着请柬便可进院里用饭。 庄家的姻亲故旧都被请了,他们是结伴而来,一脸懵懂的跟着人进院子。 院子里也摆了桌椅,却是圆桌,一桌能坐十人,摆在园中,可以一边赏景一边用饭。 庄大嫂的嫂子一把拉住庄纪然,“纪然啊,你爹娘要办酒席,怎么不在县城里办,而是放在七里村?” 庄纪然道:“这不是我爹娘办的,这是祖父的三个弟子为祖父办的。” ☆.第3297章 流水席二 第3297章流水席二 “这样啊,我看外面吃饭的人很多啊,这得花多少钱啊?” 不知道,知道了也不能告诉你啊。 庄纪然道:“舅母,我先去接其他客人了,您先坐着,一会儿饭菜就上来了。” “等等,”庄纪然被拉住,“你祖父的弟子是哪个哟,说起来我还没见过他们呢。” “我也没见过,每次过年过节都见着他们家人往你们家送东西,但我一次都没见着人。” 庄纪然,“舅母,拜年是我们去外祖家拜的,又不在我家,你们当然没见过了。” 他才抬头就看到了笑着相携出门的白善和周满,便指了他们道:“喏,就是他们。” 一桌子的人扭头看去,微张起嘴巴,半晌才惊叹道:“可真好看呀,不愧是太白星和文曲星的转世。” 庄纪然眼睛一亮,立即问道:“舅母,你们也听过这个故事?” “听,每次路过茶馆都能听到,哎哟,没想到我们罗江县这么厉害,竟有两个下凡的仙人。” 庄纪然深以为然的点头。 白善和周满出去迎接道长们,殷或也跟着一起回来了。 只是两天,周满都觉得他脸色红润了一些,高兴起来,“看来山上果然养人,你先前坐船又转车,脸色一直有些苍白,这会儿看着好多了。” 殷或笑道:“在山上心静,睡得很好,每日和道长们一起打拳,饮食有度,我也觉得这两日精神要好些。” 周满听着就决定把不知不觉丢掉的养生计划捡起来,她也要努力才行啊,这样才能活得更长久一些。 周家、白家和庄家的亲戚都知道这四家发达了,尤其是庄家的亲戚。 因为庄先生的存在感很弱,庄大郎不主动说起时,谁也不知道庄先生在京城当着大官,他们还以为庄先生还是跟着他三个弟子四处走动呢。 谁都知道庄先生有一个大方的东家,从十几年前便特特请了他教书,一年各种节礼不断,束脩还特别高。 只是没想到人家早几年便不声不响的在京城当官了,听说官还不小呢。 三天的流水席,整个罗江县都轰动了,还有不少乡绅闻讯而来,没有拜帖也来蹭一顿饭,倒不是为吃的,而是为见一见庄先生和白善等人。 他们当然不是自己来的,都带了自家的子侄,下至七岁,上至二十来岁,只有一个目的,庄先生您看看他们有没有可堪造就的资质? 不求收为弟子,带在身边做个服侍的小童也可以呀。 庄大嫂在一旁看着心热不已,每天都趁着空隙掐庄大郎好几下,催促着他快点儿把孩子送到公爹身边去。 庄大郎不得不把儿子儿媳叫到跟前来问话,其实主要是问两个儿子。 “……你们愿不愿意让孩子跟祖父去京城?” 庄纪安愣了一下,“爹说的是琛儿他们?” 庄大郎点头。 庄纪安低头沉思,孩子还小,他们都不舍得。 庄大郎道:“这两日的情形你们也看到了,不知多少人求着你们祖父带人上京,你们要是愿意,我就去找你们祖父商议,要是不愿意便也算了。” 庄纪然左右看了看,隐隐兴奋起来,“爹,我愿意呀,我想去!” 庄大郎皱眉看向他,“你?” 庄纪然眼睛发亮道:“对呀,我!爹,让我去吧,我还能照顾祖父和孩子。” 庄大郎:“但你不是定了明年要考试进县衙吗?” “那是县衙的考试,考中了也是和大哥一样做个不入流的小吏,我想再读一读,到时候去京城试一下明经,要是能考中,选官的时候最少是个县尉或县丞。” 县尉和县丞都是有品级的,虽然是最低等的县官,但也算入了仕途。 庄大郎一愣,好一会儿才道:“我从不知你有此想法。” 庄纪然道:“那是因为我之前在县学里读书也挺好的,祖父在京城都要仰仗白家,我自然不好提出来去给祖父添麻烦,但既然爹你愿意让我们去陪着祖父……” 他嘿嘿一笑道:“既然孩子们都能去,那我更能去。而且孩子都还小,总不能一股脑的推给祖父,虽然有师叔师姑们帮衬,但还是要自家人带着更好。” 庄大郎蹙眉想了好一会儿才点头,“我问问你祖父。” 庄先生被这个消息炸得一懵,老半天才回过神来,不太确定的问:“你是说让纪然随我去京城?” 庄大郎不安的挪了挪屁股道:“要是不方便……” “不,很方便,”庄先生顿了顿,平缓下语气道:“纪然的年纪……” 庄先生眼睛微亮,心底有些激动,“还在国子监招收范围之内,他随我上京,可以恩荫入学,至于三个孩子,可以和周家的孩子一起送到学里上学,我平日里再教一教便可。” 庄大郎愣住,“恩荫入学?” 庄先生点头,“我有一个名额。” 但庄大郎一直不喜儿子们跟随他,庄先生本打算将此名额留给周家的孩子的。 庄先生有点儿紧张的看着他,“大郎觉得如何?” 庄大郎沉默了一下后道:“父亲做主就好。” 庄先生就呼出一口气,连连点头笑道:“好,好,那回去就收拾东西,等我们上京便一起走。” 庄大郎沉默的离开,走出老远才想起来,大儿子还没拿定主意呢,不知道他们夫妻两个愿不愿意让孩子陪着去京城。 庄纪安心中犹豫,但他媳妇没有,一回到自己的房间,她便抱着丈夫的胳膊道:“让孩子去吧,要不是你有差事,我都想让你去。” 庄纪安:“孩子太小,我不舍他们离家。” “那你就不想孩子们的前程了?你看看这次来赴宴的人家,县令见了祖父都毕恭毕敬的,听说周家以前就只有周师姑读书,还是因为不要束脩,其他人都是后头跟着祖父略认识几个字罢了,可你们兄弟两个可是五岁启蒙,读了十多年去考学。” “现在往回看呢,周家大房的长子现在京城当着六品官,下面几个弟弟也都出仕当官了,凭的是什么?”她道:“还不是因为去了京城,长了见识,又有人脉打点,以前我们不知家中有这样的关系,现在既然知道,又有这样的机会,为何还要孩子跟我们一样庸庸碌碌?” ☆.第3298章 同意 庄纪安道:“平淡亦是福气,我不觉得现在的日子有哪里不好。” 他完美继承了他爹的淡泊名利,觉得如此平平淡淡,潇潇洒洒的过完一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他夫人半晌说不出话来。 庄纪安犹豫,早上出门时便有些神思不属,然后就“巧遇”了出来散步的周满。 周满笑着冲他招手,“师侄也出来散步?” 庄纪安年纪比周满还略大一些,默默上前,行礼道:“师姑。” “我看师侄面有愁容,是有什么为难之事吗?” 还不是您提的进京的事? 庄纪安迟疑了一下,问道:“师姑,京城这么好吗,让这么多人趋之若鹜。” 周满思考了一下后道:“长安是我见过的最繁华的城市,也是最宽容的城市,包罗万象,虽说我很喜欢四处走动,但我也不得不承认,在长安住着的日子是我最惬意、最方便的日子,在那里,人可以看得很高远,每一年都能学到新东西,所以令人心生向往。” “我知道,你从小随你父亲长大,师兄这人虽执拗,却不好名利,你学了他三分,也无心仕途,但这个世界很大,”周满道:“你们的孩子未必不想看一看外面更宽广的世界。” “我提议让他们去京城,并不是想着他们将来出仕,功成名就,封侯拜相之类的,而是想让他们变得更强,眼光更高远,将来长大到自己可以做主时可以选择去路。”周满道:“或是入仕,或是做其他事,他们有本事做更多的选择。先生从小就是这样教我们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只有修身的能力时,你只能选择修身,而当你有平天下之能时,你可以随心选择自己的去路。” 庄纪安惊诧的看着周满,半晌回不过神来。 周满微笑道:“是不是觉得很神奇,觉得似乎一点儿不了解自己的祖父?” 庄纪安沉默了好一会儿后微微点头。 周满道:“师兄有心结,先生心中何尝没有?”她叹息一声道:“你再想一想吧,我还是希望你能给孩子们多一些机会,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今日的离别之痛,将来孩子们说不定要感谢你的。” 庄纪安默默地转身回去,一回到院子便听到庄纪然正在屋里哼哼唧唧的唱歌。 庄纪思出来道:“大哥你快去看看二哥吧,他要疯了,一早上醒来就在唱,偏还唱得这么难听。” 庄纪然听见,探出头来道:“哪里难听了?大哥,你决定了没,让不让琛儿去?” 庄纪安问:“你真要去京城?” “去呀,为何不去?”庄纪然道:“爹昨天晚上已经问过祖父了,说我去了京城还能进国子监念书呢,你等我去考明经。” 庄纪安:“万一考不中呢?” “考不中再回乡考县衙就是,反正做小吏很难升迁,早几年和晚几年当差没多大区别,”庄纪然道:“而且我们家现在也不缺钱了呀,放心吧,我每月花销很小的。” 他还回头问屋里的人,“是吧,娘子?” 屋里的人应了一声。 庄纪然道:“而且我问过师姑了,我还能抄书赚钱,虽然不多,但应该够添置一些笔墨纸,现在纸越来越便宜,抄书读书的成本也低了。” 庄纪安咬咬牙,“好,我让你带琛儿去,不过他才八岁,你可得照顾好他。” 屋里的陈氏也出门来,一口应下,“大伯放心,我们一定会照顾好琛儿的。” 在她看来,他们去京城是占了大便宜,别的不说,只祖父的恩荫名额,按说应该是给长房的,结果却便宜了他们。 她虽然见识有限,但也是知道的,国子监是大晋最厉害的学府,县学之上有府学,而府学之上就是国子监了。 这三日听席间的客人们说,能上国子监的学生,出来后都能当官。 庄先生此时想的却不是当官的问题,而是庄纪然的年龄,他今年正好卡在国子监入学的最高年龄上限。 关心则
相关推荐: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婚里婚外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村夜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交流_御书屋
我的傻白甜老婆
秘密关系_御书屋
鉴宝狂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