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推文

漫漫推文>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 第3章

第3章

大丫和二丫立即上手帮忙。 别说,篮子经这样一布置的确好看很多,而且一字排开特别显眼,一下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就是家里不缺篮子的都停下脚步多看了两眼,碰上家里正好需要篮子的,则直接上来问价了。 集市上的东西价格几年如一日,很少有涨价的,所以他们家的篮子和别人家的一个价儿,周二郎的手艺也不差,客人们挑了挑,挑了一个合心意的就或付钱,或以物易物的拿走。 集市上能够拿来交换的物品通常就是鸡蛋,布匹和粮食了。 而布贵得很,他们每年还得上交一定的布做赋,大多数还是拿家里的鸡蛋和粮食来换。 当然也有用钱的,就是少。 一趟下来,冯氏收了不少的粮食和鸡蛋,都分类放好在篮子里和背篓里。 眼见着日头越来越大,冯氏就忧心的冲街尾看了一眼,丈夫和大伯还没回来。 见几个孩子都有些恹了,就知道他们都饿了,便从背篓里摸出两张饼,撕开来分给他们,“喏,就着水吃一点儿,等你们大伯和爹回来就能回家了。” 周五郎和周六郎也从嫂子那里接过小半张饼,分开来啃了啃,半蹲着叹息道:“一定是不好卖,秋收刚过,谁家也不缺粮食啊。” “呸呸呸,童言无忌,大风吹去,相公他们一定顺顺利利的,”冯氏道:“五叔,你可得多说点吉利话啊。” “吉利话还不好说吗?我每天都在梦里和财神爷许愿,希望我们家大富大贵,可也没见它灵验啊。” 满宝很感兴趣,就在心里问系统,“科科,财神爷是不是在天上?你能见到它吗?” 系统:“……不能,而且这个世上应该没有财神爷。” “怎么会没有呢,我们每年都拜他的,还有灶王爷,土地爷……” 系统:“未来的人坚定无神论,所以认为世界上没有神仙。” 这和满宝从小听的故事正好相反,她愣了好一会儿,然后很快就想通,激动的道:“一定是因为你们那个世界没有神仙,他们都跑到我们的世界来啦。” 系统:“你能这么想也不错。” 满宝道:“那神仙能比你厉害吗?也可以咻的一下把东西变没,咻的一下又把东西变出来,然后还能咻咻的完成我的心愿吗?” “我完成宿主的心愿,都是在宿主完成了我布置的任务的前提下,所以这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赠予。” 满宝若有所思的点头,“你和神仙也一样,我想神仙肯定也是这样想的。可是神仙又不会和我说话,我怎么知道它的任务是什么呢?” 系统不说话了。 满宝却自己思索起来,由己度仙,满宝很快有了思绪,在心里大叫一声“我知道啦!” 然后就拉着周五郎道:“你那样不行,就晚上睡觉的时候许愿,可见你心不诚,你得帮财神爷做事,它才能满足你的愿望。” 周五郎问,“我帮他做什么事?” “比如给他打扫卫生,帮他端茶送饭,”满宝有理有据的道:“我对庄先生就是这么干的,我给先生打扫卫生,先生就教我认字,我给先生端茶送饭,先生就把写完的纸送给我,你也得这么对财神爷。” 周五郎哈哈大笑,就问满宝:“那财神爷在哪儿呀?” 小伙伴们一起抬头看着蓝蓝的天空,一起发出惋惜的慨叹,“他在天上呢。” 冯氏面无表情的听着他们的童言童语,全心全意的整理换来的东西,但附近的一块儿摆摊的村民却欣羡不已,和她夸道:“大嫂,你家的孩子可真聪明。” 他们家的孩子就不会想这些事情,说这些话,每天除了玩泥巴就是想着上山找野果子吃。 冯氏就对他们笑道:“小孩子,一天一出,都习惯了,谁也不知道他们小脑瓜子里在想什么。” 大家就乐呵呵的笑,“也是,我们家的孩子三岁以前说的话我们都听不懂。” 冯氏没吃饼,特意给周大郎和周二郎留起一张,见满宝抱着一小块饼啃得津津有味,但老半天也啃不下一块来,就知道她是不习惯。 毕竟没出过远门,在家都是吃的热的。 想了想,冯氏让周五郎看着摊位,她摸出两个鸡蛋来,打算去村子里找户人家把鸡蛋煮熟了给小姑子吃。 满宝见她一走,立即从怀里,其实是从科科那里拿出一个手绢抱着的东西。 打开手绢,里面是油纸包着的糖果,这一次刺泡给的奖励比较多,因为在未来,这东西已经灭绝,百科馆中有它的记录,也有照片,却没有实录。 满宝不仅实录了它的果实,还实录了一株幼苗,所以百科馆第一次大方的拨给她五十个积分。 科科扣掉她的历史欠债,其实就是以前科科拿自己积蓄给她换糖果引诱她去挖草录入的积分,一共十八个。 最后满宝还剩下三十二个,这是满宝历史上得到的最多的积分,以前录入花花草草的,好几种才能凑到一个积分。 还是科科和百科馆争取来的,因为之前她录入的植物都是百科馆中已经存在实录,且在未来还存在的。 那一个积分是鼓励积分。 不过满宝觉得鼓励这个辞还是挺好听的,一直以此为傲,每次一拿到积分就换成糖果,从没想过要还科科的债。 这种小孩子吃的糖是最便宜的,一个积分能换一大包,一大包里面大概有一百颗,科科说过,是按斤称的,批发价格,特别便宜。 各种颜色的都有。 满宝一开始特别喜欢颜色绚烂的,但科科为了她的安全着想,帮她购买的都是偏黄和偏红的糖果,和现在的糖颜色差不多。 至于那种颜色特别绚烂的,科科曾为她单独买过一包,留在系统里慢慢吃。 其他的糖果大多被她分出去了,因为她是一个大方的好孩子。 满宝有了糖从不私藏,时不时的会给哥哥们和侄子侄女们嘴里塞一颗。 作为和满宝关系最好的大丫二丫和三丫,她们吃的糖最多。 加上老周头和钱氏以及几个嫂嫂也总能得到她化的糖水,所以她的糖果消化得特别快。 昨天晚上积分一到账,她就买了一包糖,然后在系统里剥了好多颗,还从自己的小宝箱里翻出每次二哥给她买糖带回来的油纸包好,今天还拿自己的小手绢又包了一层。 见二嫂走了,满宝就悄咪咪的拿出糖果,小声和小伙伴们商量,“我们把这些糖卖了吧?” 周五郎他们看到这些糖,忍不住口水流了一下,问道:“满宝,我记得上次二哥来赶集买的糖都被我们吃光了,你这是从哪儿得来的?” 满宝刚把科科和神仙联系在一起,因此特别神秘,特别骄傲的道:“神仙给的。” 小伙伴们全都不相信,因为之前她明明说是一个叫科科的朋友给的,再往前,她说过是他们的子孙后代给的,还说过是一个叫系统的人送的。 所以对妹妹(小姑)的话,大家是完全的不相信啊。 虽然不相信,但还是要例行问一句,然后就开始盯着糖果道:“这么多可能不太好卖,我们要不要先吃一点?” “是啊,不好卖,”大头也鼓动满宝,“还是先吃一点吧,少了更好卖。” 满宝又不傻,包住糖道:“不行,现在家里困难了,我们要学会吃苦,所以暂时没糖吃了。” 大家沮丧的低下头。 满宝就安慰他们,“等我们家有钱了就好啦,到时候我的糖就不卖了,全给你们吃,现在还得买药给娘呢。” 不错,满宝之所以那么急着想卖糖果,就是想给她娘买药,昨天,钱氏的药就断了,昨天晚上难受的喘了半个晚上的气,满宝一开始睡得死死地,后来她爹起床给她娘倒水抚背,她就醒了,这才溜进空间里剥糖纸的。 她觉得,现在什么事情都比不上给她娘买药重要。 大家还是挺孝顺的,闻言立即同意了,并表示一定会努力把糖果卖出去。 于是大家开始散给寻找合适的买家,对方得带着孩子,穿着还得好一点儿才行。 ☆.第十二章 卖糖 周五郎和周六郎年纪大了,很有些不好意思,但大头胆子很大,看到觉得会买糖的小孩就上去拦住,问道:“你要买糖吗?” 满宝立即就捧着油纸上去,打开给他看,特别骄傲的道:“我们的糖特别好吃,你买吗?” 小孩儿咽了咽口水,看向父母。 人家父母可不傻,问道:“这糖看着和平时咱买的糖不一样啊,是糖吗?” “当然是啦,我都吃过了。”满宝挺着胸膛道:“可好吃了,比集市上卖的好吃。” 这一对父母有些乐,道:“你吃过了,但我们没吃过啊,怎么知道你有没有撒谎?” 满宝一愣,一想也是,于是拿出一颗糖就大方的伸出去,“那你们吃一下试试?” 孩子伸手就要接,他父母却立即拉住他的手,问道:“你们不会是趁机想要我们买吧?” “当然不是啦,”满宝正义的道:“我才不会做这种坏事呢,你们吃一下,要不是真的,不要钱。” 周五郎就觉得满宝特别傻,忍不住了,冲了上去,一把将糖接过用手碾碎,然后给他们捡了小小的一片,“喏,你们试试看。” 周五郎想了想,觉得不能只给父母吃,便也捡了一小片给那个孩子吃。 大家也不介意糖是他的手碾出来的,尝了一下,眼睛微亮。 这糖比集市上的糖可甜太多了。 孩子的母亲立即问,“这糖怎么卖?” 满宝早和系统商量过了,因此胸有成足的报价,“一文钱五颗。” 孩子的母亲目光微闪,道:“太贵了,我们买不起啊,能不能便宜点儿?” 满宝有些失望,看他们穿得这么好,还以为比较有钱呢。 她摇了摇头道:“那算了,我们再找其他人好啦。” 说罢拉着大头跑去寻找下一个顾客,留下这对惊呆了的父母,他们是在讲价啊,不是说就不买,这种假装要走,等待挽留的戏码不应该是他们来做吗? 周五郎和周六郎见了,在心底赞了一声妹妹有骨气,他们是吃过这糖的,觉得这糖远不止这点钱。 要知道集市里卖的糖也是这个价呢。 满宝走得干脆,这下换顾客不甘心了,连忙追上去拦住小孩儿,问道:“就不能再便宜点了吗?” 这个价格是科科帮着满宝分析后定下的,其实一开始定的价格是一文钱三颗,因为科科认为他们的糖含糖量要远高于现在的糖。 价值高,当然价钱也要高了。 但满宝听科科说,现在集市上卖的糖就是一文钱五颗,她觉得如果她的比较贵,肯定卖不出去,反正她有了积分,又不缺糖,所以很大方的表示和集市上一样的定价就行。 所以,满宝心里是有数的,她知道这是最低的价格,她是一个很讲原则的孩子,是不可能降价的。 而她也不会认为这对父母是在讲价,只是单纯的觉得他们是买不起,所以她惋惜的看了小男孩一眼,摇头拒绝。 这一眼把孩子看得可伤心,可伤心了,他立即大哭出声,抱住母亲的腿就大叫,“我要买糖,我要买糖。” 这对父母觉得这孩子有些不识好歹,降一下价怎么了? 见他们脸色不好,周五郎和周六郎便上前一步,齐齐站在满宝的身后。 这对父母一滞,强笑道:“算了,你有多少我们都要了。” 满宝瞪眼,这么有钱吗? 她立即打开自己的油纸,高兴的道:“一共二十颗,四文钱。” 这对夫妻微微皱眉,“刚才你们不是捏碎一颗了吗?” 周五郎立即把手心里的糖往前一伸,“我们没吃过。” 夫妻俩,“那我们也不要了,你们少要一文钱吧,我们买了这么多呢。” 周五郎气得够呛,满宝却又不知道从哪里拿出一颗糖来放到油纸上,高兴看着这对夫妻道:“喏,这样不就好了吗,你们可以数一下。” 这对夫妻:…… 他们数了数,临了又问道:“可以用别的东西换吗?” 满宝小朋友总算感受到了他们的不友好,把油纸一掩,拒绝道:“不可以。” 周五郎觉得是可以的,所以捅捅满宝的后背,满宝扭了扭,还回身瞪了他一眼道:“药铺买药要用钱,不能用鸡蛋,也不能用粮食。” 这对夫妻这才知道他们是要买药,想了想,还是没再讲价,数出四文钱给他们。 满宝手里从不少钱,过年时爹娘哥哥们给的红包,侄子侄女们全被上缴,就她能自己拿。 但真正自己挣钱还是第一遭,所以她仔细的看了看这四文钱,发现和以前的并没有什么不同后就仔细的收在手绢里,紧紧地攥住。 周五郎等他们走了才对满宝道:“太便宜了,我们的可是好糖。” “集市上就是这么卖的。”满宝坚持。 “米还分下等,中等和上等呢,不一样的米价格也不一样,我们的糖得是上等,所以得贵一点。”周五郎道:“他们要是不信我们的糖好,我们就像这次一样捏碎了给他们尝一点点。” 满宝仔细的思考起来,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又问了科科一声,见他也赞同,就点头道:“好吧,那下次我们再这么干。” 挣了钱,于是大家都把目光落在了周五郎手里的碎糖上,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咽了一下口水。 用糖挣了钱,满宝终于感受到了糖果的美好,于是也觉得好吃了。她一一分给了大家,每人都能得到一小块,最后剩下一点她就放进了嘴里。 只有很小很小的一块,刚触及舌尖就染开一丝甜蜜,然后糖融化,她咽了一下就没了。 满宝眨眨眼,觉得这一点糖比以前她吃的任何糖都好吃。 她觉得很奇怪,还问科科,“以前从没觉得这糖好吃呀,科科,你是不是换了品种?” 系统道:“没有,一样的品种,一样的厂家,不一样是因为宿主终于感受到糖的难得和好处了吧?” 满宝不是听得很明白,但她有自己的理解,“是不是糖要卖过才更好吃?太好了,以后我都要把糖卖出去,然后留下一颗吃,这样就好吃啦。” 系统沉默,没有阻止她。 卖吧,要卖就得买,把积分全花光了就该去挣积分了吧? ※※※※※※※※※※※※※※※※※※※※ 作家的话 编编说:听说最近有人在骂我,所以你加更吧。,加五天 我:谁说的,没有的事。 然而编编一意孤行,所以晚上八点还有一更。 另外,雨竹感觉年纪大了,最近在养生,以后要早睡,隔壁的修仙也会争取在下午六点左右统一更新,有加更时再另行通知 ☆.第十三章 钱不够 冯氏端了一碗煮鸡蛋过来时,一群孩子早把糖吃完啦,正围着满宝看她的四文钱呢。 冯氏看到钱还愣了一下,问道:“小姑,你们哪来的钱?” 满宝骄傲的仰头,“我们自己挣的,卖糖挣的。” 冯氏还以为是以前丈夫给满宝买的糖块,无奈的道:“你怎么不吃,反而卖了,那是给你养身体用的。” 周二郎每次来集市,回去都会买一文钱的糖,只拿出一颗来给孩子们化成糖水分着喝,剩下的四颗都会是满宝的。 倒不是他们特别宠满宝,然后不疼孩子们。 而是满宝幼时大夫说过的一句话,“这孩子脾胃虚弱,气短乏力,多吃点鸡蛋和蜂蜜吧。” 当时家里境况并不太好,满宝才几个月大,苦药汁吃不进去,只能灌鸡蛋水和蜂蜜水。 那蜂蜜还是老周头求了附近好几个村才花大钱买到的,那东西难找,还难得,特别的贵。 后来大夫才说,“没有蜂蜜,麦芽糖也可以,都是归肺经,健脾胃的。” 可以说,满宝能长这么大,还长得这么白胖,家里的鸡蛋和糖功劳特别大。 也因为满宝这两年日渐健康,周家人才觉得大夫的话真是太对了,别的好东西他们不能给满宝,但鸡蛋是自家养的鸡下的,买糖的钱还是有的。 三天一集,每次赶集她都能得到四颗糖,所以在满宝的心里,她真的不缺糖,以至于科科和她第一次正式认识,用糖来收买她时,她不是很买账。 后来吃了科科给的糖,她还嫌弃太甜呢,最后和以往一样分了一点给侄子侄女们吃。 见他们高兴得眼睛都眯起来了,满宝这才和突然出现的科科成为好朋友。 满宝她不缺糖,因为除了家里给买的,还有科科时不时的给她奖励,但冯氏不知道啊。 她瞪了一眼不知道规劝的周五郎和周六郎,就把碗递给满宝,“饿了吧,二嫂给你煮了鸡蛋,你快吃吧。” 满宝捧着碗先请冯氏,“二嫂,你也吃一口吧,刚才你就没吃饼。” 冯氏笑着推回去道:“我还不饿,等你大哥二哥回来了我再和他们一块儿吃。” 满宝没怀疑,因为她也喜欢和家里人一起吃饭,咦,她刚才怎么没等大哥二哥就吃饼了? 好像有点对不起他们。 满宝一边想,一边把鸡蛋让向大头他们。 大家连连摇头,给糖他们吃,鸡蛋他们却是不吃的,虽然很想吃,但他们知道这鸡蛋对小姑来说不是鸡蛋,而是药。 满宝这才把鸡蛋全吃了,然后就让冯氏带她去给她娘买药。 冯氏就摸了摸她的脑袋笑道:“二嫂身上没带钱,等你大哥他们回来了我们再去。” 满宝就把手绢递上去道:“我有钱!” 冯氏就叹息,“这点不够啊。” 婆婆常年吃药,但其实吃的是最便宜的药,治标不治本,只能慢慢养着,要根治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呢。 钱氏常喝的药方有两张,一张可以在大梨村里找大夫买,这是附近四个村里唯一的大夫,他们家的药除了一部分是从药铺进过来的,大部分都是大夫从山上自己采的。 在他这里买,一副药只要八文钱,他们家已经很省了,一副药会煎四次,是钱氏两天的药。 如果钱氏病情加重,那就只能去县城的药铺里买另一张药方上的药,那张药上有一味比较贵一点的药,要二十文一副。 冯氏身上是真没钱,今天来买篮子和簸箕的人全是以物易物,鸡蛋和粮食倒是收了不少,钱一文也没有。 没办法,大家只能蹲在摊位后面等着周大郎和周二郎回来。 一直过了午时,周大郎和周二郎才脸色不好看的推着车回来,车上的两大袋粮食还在。 冯氏一惊,小跑着上前帮忙把车推过来,问道:“怎么没卖出去?” 周二郎脸色难看的道:“价太贱了,一斗谷才八文。” 冯氏忍不住高声,“才八文?之前不是十文吗?” 周大郎蹲在地上道:“粮食都下来了,今年收成还不错,说是粮铺不缺粮了。” 都是乡里乡亲的,周大郎和周二郎跟对方谈了好久,都没能把价格往上提一提,家里又实在是缺钱,兄弟俩没舍得把谷就这么贱卖了,所以又拉了回来。 冯氏都忍不住红了眼,“那怎么办?” 周二郎蹲在地上半天,道:“集市上有人家要换火麻布的,我们可以拿粮食去换,做鞋的棉布也可以用粮食换,但娘的药却是必须要用钱买的,粮食还是得卖,不行,明天我们就去县城看看,说不定能比集市上的价好点儿。” 满宝又立即把自己的四文钱拿出来,“大哥,二哥,我有钱!” 看到这四文钱,周大郎和周二郎愣了一下,问道:“你哪来的?” “卖糖!” 周大郎接过,叹了一口气道:“还缺四文钱呢。” 满宝就想她是不是得再剥二十颗糖出来卖了才好,周二郎就已经起身道:“我拿东西去跟人换一换。” 周二郎在集市里有很多熟人,他从冯氏收的麦子里盛出一些来,估摸了一下斤两就走。 没多久他就拿了五文钱回来。 周大郎很好奇,“你跟谁换的?” 大家来这村里的集市都很少花钱。 “跟卖糖的老王换的,他做糖要用麦,我正价卖给他的。” 周大郎松了一口气,把满宝的钱也递给他。 周二郎就用这笔钱买了一副药,集市上人也开始减少了,大家也没心思再摆摊了,周二郎熟门熟路的去找人换了布和腊肉,就收拾东西和大家回家了。 布交给了老娘,由她分派任务下去裁衣,周大郎和周二郎则去找老周头说话。 满宝蹬蹬的跟在后面一块儿进去。 周大郎和周二郎见她学他们老爹的模样背着手走在他们身后,不由汗了一下,干脆的把她抱到腿上,然后和老周头汇报里一下集市上的情况。 听说粮食卖不出价,老周头又想抽烟了。 他叹气道:“家里得有点现钱,不说你娘要吃药,偶尔有急需呢?” 周二郎也点头,“这段时间我赶集也积下了不少鸡蛋,也得拿到县城里出手。” 大梨村集市虽然也偶尔有人买鸡蛋,但也大多是用粮食换的,最后周二郎还是得把粮食卖给粮铺才有钱。 所以周二郎很少在集市上出手鸡蛋,都是拿到县城里去,在那里,鸡蛋比粮食还要好卖。 老周头点了点头,摩挲着他的老烟枪道:“后天吧,明天你们俩跟着我带满宝去学堂。” 周大郎和周二郎应下。 满宝这才发表意见,“爹,我也要去县城。” ※※※※※※※※※※※※※※※※※※※※ 作家的话 编编喜欢你们夸她,其实我也喜欢你们夸我 ☆.第十四章 拜师(一) 老周头看了闺女一眼,问道:“你去县城干啥?” 满宝不能说自己去卖糖,因为家里人其实一直猜测她的糖是庄先生或学里的学生给的,她怕明天他们去拜师时会提起这一茬。 所以只能找另一个借口,“我要去长见识。” 周二郎道:“你一个小娃,要长啥见识,等你长大一点再去。” 可是等她长大家里就不缺钱了,而且今天一天,满宝收获还是挺大的,她觉得她需要验证一下自己的总结。 所以她坚持,“不要,我就要后天去,五哥六哥也去,让他们带我,不用大哥二哥操心。” 老周头威严的瞪眼。 满宝会怕他吗? 当然不会了,她直接从周大郎的腿上滑到地上,扑上去就抱住老周头的胳膊,就跟扭麻花一样缠着他,“爹,爹,你就答应我吧。” 见他无动于衷,满宝就捏着小拳头给他捶肩膀,“爹,我去给你买糖吃,你就答应我吧。” 老周头会被糖收买吗? 他又不是小孩子。 但是,“你哪来的钱?” “会挣到的,爹,你让我去县城,我就能挣到钱。”满宝为了他答应,已经从左肩捶到了右肩。 周大郎见了忍不住笑,替她说情,“爹,不然就让她去吧,正好后天除了带粮食,还得带鸡蛋,老二换了不少的鸡蛋回来,这东西不能放在板车上,得背着去。” 周二郎一想也是,“幺妹好像还没去过县城呢,既然老五和老六也去,我就想带一些簸箕和篮子去,县城的价比集市上的高一点,说不定还能挣一笔。” 老周头这才不说话。 满宝越发卖力的给他捶肩,“爹,你就答应吧,答应吧。” 从左耳念到右耳,老周头被她吵得不行,挥手道:“行了,行了,去就去吧,只是你大哥他们天不亮就得出门,你起得来吗?” “起得来,我起得可早啦!” 信她才有鬼,老周头道:“你要是起不来,我们是不叫你的,你去不了可不许哭。” 满宝信心满满,“我一定能起来。” 当下就在心里嘱咐系统,“科科,后天你一定要把我叫醒,知道吗?” 科科没想到自己还要兼职闹钟的功能,不过它也想宿主出去见见世面,因此点头应下了。 钱氏已经把裁衣和做鞋的任务发下去了,农家人做的衣服没那么精致,裁好后缝起来就行,只要针脚细密没毛病就行。 家里裁衣最好的是三嫂何氏,她接了任务就拿了布裁起来,正好庄先生的身量和周二郎差不多,直接照着周二郎的身量来裁剪就好。 为了赶在第二天做好,何氏下午什么事都不用做,就裁衣缝补就行,钱氏还难得大方一次,天黑以后还点了一盏油灯给她们用。 不过也不差多少,很快就把衣服做好了。 钱氏则负责做鞋,鞋底也是现成的,同样用的是给周二郎的鞋底,因为他常走路,冯氏给他纳鞋底特意纳厚的,踩着就很舒服。 鞋面用的是特意买回来的棉布,比他们家自己做的土布可好太多了。 第二天,老周头和两个儿子翻出他们最好的一身衣服,洗漱净面后就让小钱氏把闺女从床上挖起来,准备好去拜师。 满宝昨天晚上剥了好久的糖,翻了一个身,撅着屁股不愿意起床。 小钱氏见她总是往被子里钻,就拿过她的外衣,掀开被子拍了一下她的小屁股,道:“小姑,再不起来可就晚了,你今天要去拜师,可得乖一点。” 抱着她帮她把衣服穿上,又把闭着眼睛的她抱到椅子上,拧了毛巾给她擦脸。 水是温的,但满宝还是激灵了一下,勉强醒了。 今天轮到冯氏下厨,她从厨房里端来一碗鸡蛋水,放在桌子上道:“小姑,记得喝了鸡蛋水再去。” 太阳刚刚冒出头,老周头就带着两儿子领着满宝往学堂去了。 庄先生知道今天满宝会来拜师,一大早也起来了,此时正在院子里打拳。 老周头看到庄先生,脊背就下意识的一弯,对于读书人,他从来都是敬畏的。 庄先生微微一笑,“周老丈来了?快屋里请。” “是是是,庄先生先请。”老周头弓着腰请庄先生先入。 满宝却和庄先生很熟,特别自来熟的先把庄先生扶到书房里坐下,然后再去扶她爹,左右看了看,见熟悉的地方上又烧着火炉,她就特别殷勤的去给他们把水拎过来。 周大郎和周二郎连忙去接手,在家满宝就没干过这些事,万一烫手了怎么办? 庄先生却看得很满意,摸着胡子和老周头笑道:“周老丈,你养了一个好闺女啊,十里八村,我再没见过比这更机灵的孩子了。” “那也是先生教得好,”对于满宝趴在窗户上偷学的行为,老周头一直是知道的,一开始是心疼,但心疼过后他只能忍着心疼让闺女去尽可能的偷学。 因为他知道,本事越大,人才能活得更好。 庄先生只要不赶满宝,他就不会约束孩子。 所以对于庄先生,老周头一直是敬畏而感激的,脊背也更弯了。 庄先生却笑眯眯的道:“是这个孩子好,她不仅聪明,还孝顺,知道为我打扫院子,也知道念着父母家人,可见是老丈家风好。我决定收这孩子为徒,但也只能带在身边教导,进学堂的事还得问过白老爷才行。” 毕竟这学堂是白老爷开的,他也是白老爷请来的。 老周头精神一振,立即道:“其实能跟在先生身边学习就够了,进不进学堂不要紧的。” 老周头生怕满宝进学堂要束脩,涨红了脸道:“先生也知道,我家贫……“ 老周头支支吾吾的没说完,庄先生却明白了,他朗声一笑道:“老丈放心,我既然要收满宝做弟子,就是把她当亲生孩子一样的,自然不会收什么束脩。” 他顿了顿后道:“我也知道,你们家里有困难,而满宝现在年纪还小,不必给她买什么东西,以后她读书识字,可以在我这里抄写课本。” 其实周家人上门前,他都不是很确定周家是否愿意满宝拜他为师,现在周家人上门了,庄先生都忍不住感叹一句,周家果然疼宠满宝。 ※※※※※※※※※※※※※※※※※※※※ 作家的话 因为不常开手机的后台,昨天某人说要问我一个问题,于是我点了一下,发现大神问问里有好几条问题过期了,而我并没有看到,所以我在想,要不要也看不见某人的问题,让它过期好啦 ☆.第十五章 拜师(二) 读书很难,这个世上能识字的人太少太少了,一是因为没钱,二是因为没机会,三则是不够聪明。 之前几个村一个学堂也没有,孩子读书须到县城里去,但吃饱穿暖都勉强,就是家里富裕一些的,也供不起孩子的。 还是白老爷带着家小搬到七里村来,他家两位公子需要读书,这才特意去县城聘请了庄先生。 庄先生虽然没考中进士,但也是考进府学的人,人品德行都好,如果只是一般的报酬,他怎么可能愿意到七里村这个小山村来教书? 要拿出令庄先生心动的报酬,白老爷是很舍不得的,最后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白家出钱给庄先生办一个学堂,给庄先生的束脩他们家给大头,再把附近的适学的孩子都招来,每个孩子也都付一份束脩,这钱积少成多,报酬也就丰厚了。 这学堂是白老爷建起来的,却是属于庄先生的,学生的束脩也一直是庄先生拿着,要收什么学生自然是他说了算。 但不论是出于礼节,还是因他和白老爷的合作关系,满宝是否可以进入学堂读书都是要和白老爷说一声的。 不过庄先生觉得这事不用急,因为满宝年纪还小,现在先跟着他慢慢学一些基础也行。 等翻过年她更大一些了,再进入学堂就是。 而周家愿意放满宝出来读书就已经很难得了。 庄先生刚来的时候,在附近几个村子里招生,那些大人也知道读书的好处,抬头劝自家子侄以后要努力挣钱,若有机会就进学,低头看见女孩们眼里的渴望时,却是劝骂,“女孩子家跟着凑什么热闹?赶紧家去,这做学问的事是你们能看的吗?” 满宝趴在窗户外偷听,一开始在七里村是掀起轩然大波的,这孩子年纪小,什么都不知道。 可庄先生知道,七里村是有族老找到白老爷,让他革了小钱氏的差,免得满宝总是偷听课,带坏村里的风气。 是他拦了下来。 一是小钱氏的确勤勉,又不多事,二来,他当时很喜欢满宝。 所以说,“向学之心人皆有之,何必扼杀?” 然后跑到窗口里偷听的孩子就多了,最多的时候,两个窗口那里趴满了人,全是男孩子。 这在士林中是很不道德的行为,但话是庄先生说出去的,他自然不能因人而异。 也因为这事,当时有几个学生当即退学了,家长来领了束脩,转身又把孩子赶到窗口那去偷学。 庄先生当时气急,却也只能气在心里,只当看不见窗外的人。 可不是所有人都像满宝一样的。 当时满宝才一岁多,刚学会说话,路还走不稳当,对外面的世界认识不够,并不贪玩儿,她可以坐在门槛上自己安静的玩一整天,高兴了就跟着教室里的孩子念两句,不高兴了就自己拿着小棍子戳蚂蚁玩半天。 可窗口外扒的孩子最小的七岁,最大的十岁了,正是最坐不住,最贪玩的时候。 不到五天,他们就自己跑得差不多了,退学了的学生家长见孩子偷学啥都没偷到不说,还把之前学的字也给忘得差不多了。 气得不行,没办法,又把孩子给送回来了。 从那时起,就很少再有男孩子来偷听,却开始有一两个女孩小心翼翼地趴在窗户外面。 可还没等庄先生有反应呢,那些女孩的家长就首先发作了。 他们会先把女孩扯走,然后打骂,“读书也是你能听的吗?我看你是心大了吧,有时间去割猪草,去地里拔草,去山上捡柴薪,你眼里怎么就一点儿活儿也没有,这样以后怎么嫁的出去……” 其实,这里面有一些想法也是庄先生曾经的想法。 比如:男孩读书比女孩读书更重要,他也更看重男孩。 但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庄先生想得更多;还是因为人遇到自己看不惯的事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反正在他不知不觉间,他改变了很多想法。 尤其是满宝一日比一日大,表现出一日比一日的聪慧来。 她趴在窗口里背下来的书比坐在学堂里读书的学生要多,她根据他的手稿认出来的字也不比学堂里读书的学生少。 她还孝顺,知道听了他的课,要管他叫先生,知道要给他打扫院子,收拾案桌…… 他病了,正经的学生一听说可以放假就撒腿往外跑,她却知道满院子转悠着给他倒一杯热水,还抱了他的衣服回去给她嫂子们清洗…… 还会缠着她母亲多拿一个鸡蛋来送给他。 他知道周家疼这个幺女,却不确定他们能否愿意她读书。 所以为了增大这个可能性,并且让这个事件良性发展,他不会要束脩,甚至不要求周家为满宝购买笔墨纸砚。 而周家的重视程度让他惊喜不已。 因为他们不仅带来了一条腊肉,还带来了一身衣服和一双鞋。 庄先生忍不住笑了,看来周家的确足够重视这个小弟子,他笑着收下。 老周头见了松了一口气,连忙让满宝跪下给庄先生磕头敬茶。 庄先生接过茶喝了一口,将一早准备好的一套笔墨砚送给了满宝,哦,还有一把从后院拔来的葱花。 收了这么一个聪明伶俐的弟子,庄先生很高兴。 老周头和两个儿子也很高兴,听庄先生的话音,满宝暂时不用添置什么书籍,到时候要用什么自己抄就是。 三人隐晦的看了一眼满宝抱在怀里的东西,想着,笔墨砚都有了,回头再给这孩子买一些纸就齐活儿了。 虽然家里多了一笔开销,但这笔开销比自己预想的要少很多,三人当然也是很高兴的。 满宝也很高兴,每个人收到礼物都高兴,更何况这还是她喜欢的庄先生送的。 大家都喜滋滋的。 老周头就想请庄先生回家吃饭,也算是庆祝满宝拜师。 庄先生却摇头拒绝了,道:“今日还有课,改日再上门叨扰吧。” 老周头这才想起庄先生还有课呢,立时有些坐立不安。 说着话,外面也传来了孩子们追逐打闹的声音,庄先生就知道孩子们来了。 ☆.第十六章 儿子和女儿 庄先生摸了摸满宝的脑袋,笑道:“今日你先把笔墨带回去,明天休沐我去一趟白家,大后天你再来学堂,你年纪还小,不必特意学什么,就先跟我认一些字,等明年你再打一点了,再开始写字和正式读书。” 明天是十五,他的学堂一个月只放两天假,就是月中和十六两天。 满宝高兴的应下,捧着装着笔墨砚的盒子跟父兄回家。 一回到家,还留家里的二丫和二头就凑上来,敬畏的用手摸了摸那砚台。 才伸出爪子就被冯氏打掉了,道:“别乱摸,这是小姑的,以后你们可得离远点儿,知道吗?” 满宝不高兴了,拉着二头和二丫道:“等我学会了写字,我就教你们。” 冯氏思索片刻道:“小姑,二丫就算了,你教二头就好。” “为什么,二丫可比二头还要聪明。” 冯氏笑,“女孩子学这个没用,二丫还得去打猪草呢。” 满宝道:“怎么没用了,学了字,以后就能自己看书了,书里面有很多故事,可好看了。” 冯氏好笑,“有那功夫看故事,还不如去地里拔草呢,想听多少故事,我们给她讲。” 二丫也忍不住道:“娘,我想认字。” 冯氏就拍了一下她脑袋,“你别撺掇你姑,今天的衣服洗了吗?没洗赶紧去河边洗衣服。” 二丫有些委屈,但不敢哭出声,低着头去拎脏衣服。 满宝气得鼓起脸,只是还没等她发脾气,冯氏就把她抱到椅子上坐好,小心翼翼的把盒子摆在她面前,“小姑,你之前带回来的纸在哪儿了?让二头给你找出来认字,要是累了就自己歇一会儿,饿了告诉我一声,我给你拿点吃的。” 满宝愣愣的看着二嫂,觉得这才是自己熟悉的二嫂,可是刚才说二丫的也是二嫂啊! 满宝心情低落的坐在椅子上,冯氏没能从她的小脸蛋上看出忧伤来,安排好了小姑就去厨房忙活了。 二头已经跑去找满宝以前从庄先生那里带回来的稿纸了。 满宝心里有很多话,很多疑问,不能问别人,只能和系统说。 “科科,二嫂为什么不让二丫认字呢?” 系统简单而粗暴的将未来人类的研究结果告诉满宝,“因为她重男轻女。” 这个词满宝还是第一次听,但这个词简单易懂,只看字义就行了。 所以她微微瞪大眼睛问,“为什么,她不也是女的吗?” “这是人类几千年的惯性思想,”系统道:“根源在于农耕社会,生产要靠体力,而男人的力气比女人大,所以重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畸形的伦理,人类认为只有男性后代才是家族的香火,而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庸。” 满宝道:“我爹娘就很疼我,我哥哥们也看重我。” 系统的中枢闪过一阵电流,它把自己推断出来的结论截断,没有说出口。 系统道:“只有你一个是例外,你没发现吗,你家里的女性,除了你之外,其他人的地位都在男性之下。” 科科是收集系统,不是教育系统,所以他不知道,有些话是不能和孩子说的,他给满宝举例子,“你娘在你爹之下,你嫂子们的地位也在你哥哥们的下面,你侄女们的待遇也远比不上侄子们。” “平时,早食你哥哥和侄子们吃的是干饭,你嫂子和侄女们吃的是粥,只有农忙的时候她们才能吃干饭,”系统道:“你嫂子们要给你哥哥他们端洗脚水,倒洗脚水,你哥哥们从不给你嫂子们端洗脚水。” 满宝呆住了,“我娘说我哥哥们要做力气活儿,所以要吃干的。” 系统道:“你嫂子们也在干力气活儿。” 满宝一想,也是。 她低头想了想,问道:“是不是有一天女人的力气比男人的力气大了,人又转过来重女轻男了?” 系统道:“根据未来历史工作者的研究,奴隶社会更往前是母系氏族,就是以女性为主的社会,应该属于宿主所说的重女轻男。” 满宝好奇的问,“那时候女人的力气比男人的大吗?” “不,她们以生育取胜,因为她们能生孩子,创造劳动力,所以地位在男人之上,孩子也只认母亲,不知道父亲。” 满宝琢磨了一下,摇头道:“都不好,我不喜欢重男,也不喜欢重女,大家都是人,就不一样不轻不重吗?” 系统似乎凌空注视它的宿主,半响才道:“未来是可以的,因为科技的发展,生产力进步,生产关系也改变了,未来更多的是脑力工作,论智力,很多女孩都不比男生差,所以慢慢地,两者可以站在了同一个平面上。” 前半句满宝有听没有懂,系统也觉得要解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太深奥难懂了,所以它直接告诉满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你嫂子比你哥能赚很多钱,那你哥就得听你嫂子的,你嫂子也会更加硬气。” 满宝就抓着小脸问,“那是不是二丫比二头会赚钱,二嫂就会更疼二丫,也让她识字?” 系统道:“理论上是的。” 满宝就立即跳下椅子,严肃道:“我觉得这样是不对的,二嫂应该是因为二丫是她闺女才疼她,怎么能因为她会赚钱才疼她呢?我要去劝一劝二嫂。” 系统没阻拦。 满宝就蹬蹬的跑去厨房找冯氏,道:“二嫂,二头和二丫,你是不是更喜欢二头,不喜欢二丫?” 冯氏一边洗锅,一边笑问:“小姑这又是从哪里听来的话?二头和二丫都是我的孩子,我怎么会不喜欢二丫呢?” “那你干嘛不让二丫读书认字?” 冯氏理所当然的道:“她读书没用啊。” 满宝愣住,“怎,怎么会没用呢?读书可是有大用处的,不然干嘛那么多人花钱去读书?” “那是男孩儿,你看有哪个女孩儿花钱去学堂里读书的?” 满宝:“我呀!” 冯氏忍不住乐,“小姑你不一样,而且庄先生不收你的束脩,连课本都不打算叫你买,没花什么钱的。” ☆.第十七章 不一般见识 冯氏和满宝道:“这男人读书可以做账房,还可以去做教书先生,学得好,说不定还能去考官呢,可女人读书有什么用?到了年纪就要嫁人,不是要下地,就是在家里操持家务,读不读书有什么要紧?” 满宝竟然无言以对,但她心里总觉得二嫂说的不对。 想了想,她终于找到了反驳的意见,“先生说,读书明理。” 冯氏:“道理嘛,说说就懂了,小姑放心吧,我会和二丫说的,你看我们,不也都不识字吗,谁不懂道理?女孩儿都是跟娘学道理的。” 满宝说不过她,垮下肩膀道:“那是不是二丫认字能挣钱,你就答应二丫认字?” 冯氏:“她又不能去做账房,也不能去当教书先生,更不能去考官,怎么靠认字挣钱?” “我不管,二嫂你先答应我,她要是能靠认字挣钱,你就得答应她跟我一块儿读书认字。” “行行行,”冯氏敷衍道:“我答应你,好了,我要生火了,厨房里烟大,你赶紧出去吧。” 满宝才不管她是不是真心的呢,只当她是答应了,于是满宝就跑去找二丫。 二头找了文稿出来,发现小姑不见了,立即丢下文稿去找小姑,他可是负责照顾小姑的,怎么能把小姑弄丢了呢? 满宝跑到河边找二丫。 一群人正聚在河边洗衣服,满宝一跑来,大家都跟她打招呼,一个妇人高声道:“哎呦,满宝都来洗衣服啦,你们周家这么多闺女,怎么还用到小姑呀?” 二丫也看到了满宝,连忙拦住她不给她太靠近河边,“小姑,你怎么到这里来了,奶不给你到河边来。” 满宝道:“我来找你。” “我还要洗衣裳呢,小姑你先回去吧。” 还是那个妇人道:“满宝呀,你也帮帮你侄女,你年纪也不小啦,你们家现在又困难起来,可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享福了。” 满宝觉得她说的有道理,连连点头道:“侄媳妇说得对,我会帮二丫的。” 正好,她也想试一试洗衣服,她长这么大还没洗过衣服呢,满宝看着河水,整个眼睛都亮起来,早忘了她来这的目的。 二丫哪敢让满宝洗衣服呀,忍不住去瞪那妇人,“三嫂子,我家孩子多,谁洗衣服,谁不洗衣服关你什么事?” “呦呵,二丫这妮子也硬气起来了,跟你四叔学的?这么硬气别跟我家借钱啊。” 满宝一愣,恍然大悟,连忙去安抚她,“三柱媳妇,是不是你家缺钱花了,你放心,等我家挣了钱一定最先还给你家。” 想到明天她就要去县城挣钱了,她信心满满的拍着胸脯道:“明天我就去县城挣钱了,回来就还你们家。” 几岁的孩子,还奶声奶气的,偏偏学大人说话,头一句让人捧腹大笑,说到后一句大家就笑不出来了,有人忍不住问二丫,“二丫,你们家不会真的要把你小姑给卖了吧?” 二丫尖声道:“你们胡说什么,我们家怎么会卖小姑?” 满宝也严肃的道:“我们家不卖小孩儿。” “那这一时半会儿的,你们怎么挣钱?”三柱媳妇忍不住道:“这农忙都过去了,地里没活儿,县里的活儿怎么也轮不到你们家吧?” 满宝骄傲的道:“我们打算卖花,你们等着吧,我们肯定能挣钱的。” 三柱媳妇问,“什么花?” 满宝张了张嘴,最后道:“各种各样的花儿。” 二丫拉住满宝,道:“小姑,你快回家去吧,我洗完衣服就带你去玩儿?” 满宝摇头,目光炯炯的看着清澈的河水,“不要,二丫,我是大人了,我来帮你洗衣服吧。” “那怎么行?” “怎么不行?”满宝严肃的道:“我是你姑,你得听我的。” 众人见了,纷纷帮着二丫拦满宝,谁不知道她是周家的宝贝?而且从小身体就不好,要真是碰了凉水有个好歹,周家婆媳还不得撕了她们。 三柱媳妇却不以为然,谁还不是小时候过来的,她像这么大的时候连饭都会烧了,洗个衣服而已,有什么稀奇的? 她眼珠子一转,还让了一步,让满宝蹲在她旁边,拿了自家的衣服给她,“来满宝,我教你洗。” 满宝又不傻,自家的衣服和别人家的衣服还是分得出来的,所以她特别高兴的问三柱媳妇,“侄媳妇,是不是我帮你洗衣服有工钱?你也不用给我,直接抵了债就好了。” 三柱媳妇闻言,立即把衣服收了回去,尖声道:“我算是见识到了,你可真会挣钱,没听说过给人洗件衣服也要钱的。” “你要是我婶,是我长辈,我当然不要,那是我孝敬你的,可你不是我侄儿媳妇吗?那我这个长辈给你干活儿,当然得要钱了,”满宝从小跟在她爹身边,这道理可是很懂的,她还是很想替三柱媳妇洗衣服,道:“三柱媳妇,你放心,我不要你多,就要一文钱,意思意思就行。” 一旁看不惯三柱媳妇的人也笑道:“是啊,是啊,三柱媳妇,满宝可是你姑呢,让你姑给你洗衣裳,怎么也得给点孝敬钱啊。” 一些年长一点的也道:“满宝虽然岁数小,但她辈分高啊,三柱媳妇,你可别欺负长辈。” 三柱媳妇气得够呛,简单的把衣服过水,拧了拧就走。 满宝还在后面挥手,“侄媳妇,下次你要是不想洗衣服了告诉我一声,我帮你洗,真的很便宜的。” 二丫忍不住乐,也在后面跟着叫,“三嫂子,我也可以帮你洗,更便宜!” “行了,行了,别打趣她了,二丫,你们家还欠着村长家的钱呢。”有人劝诫。 二丫想到这里就有点失落。 满宝却并不觉得压力大,在她看来,明天去了县城肯定能挣大钱的,自然也可以把债还清,而且,“村长大哥和他儿媳不一样,他大气,侄儿媳妇还有得学呢。” 大家听见满宝这话,忍不住乐,“这孩子说话就跟大人似的,你知道什么是大气啊?” 满宝鼓着脸道:“我又不傻,侄儿媳妇她不喜欢我,不过不要紧,我是长辈,不跟她一般见识。” 孩子最是敏感,谁喜欢她,谁不喜欢她,她感觉得一清二楚。 不过不要紧,谁让三柱是她侄儿,三柱媳妇是她侄媳妇呢,作为长辈,她是不会和他们一般见识的。 ☆.第十八章 花篮哟 周家人从不给满宝靠近河边,这还是满宝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河水呢,她高兴的把手泡在水里,玩得不亦乐乎。 偏头一看,见二丫正在埋头搓衣服,她也扯过一件衣服学着她的样子搓了搓,然后放进水里搅动,再学着大家的样子要把它拧干。 二丫无言的看着,等她洗完了再拿来洗过一遍,快手快脚的把衣服洗完就把小姑扯回家,她已经做好了回去要挨揍的准备。 满宝还兴致勃勃的,“河水真凉快啊,好好玩儿,二丫,以后我都陪你来洗衣服吧。” “不要,”二丫拒绝道:“小姑,你洗不干净不说,要让奶知道了,我还会挨揍,你还是在家和二头玩吧。” “不要,我就要玩水,”满宝道:“我都已经和二嫂说好了,我以后教你认字,那你就要带我去洗衣服。” 二丫就有些犹豫,“我娘答应了?” “当然,”满宝骄傲的道:“我求了好久呢。” 二丫半信半疑,一回到家就扯了小姑去厨房找她娘。 冯氏正在做早食,看到二丫就让她过来帮忙烧火,让满宝出去,别在厨房里熏着。 二丫边去烧火,边问,“娘,小姑说你答应让我认字了?” 冯氏看了一眼挺着小胸膛,骄傲自豪的看着她的满宝,哄声道:“是,是,只要你能靠认字挣钱,我就答应你。” 二丫听到还有这个前提条件,整张脸都苦起来了。 满宝见她都快要哭了,就忍不住拽了她往外走,和冯氏道:“二嫂,二丫还没晒衣服呢,我和她一起去晒衣服。” “哎,”冯氏只来得及喊一声,满宝就把二丫拽着跑远了。 冯氏无奈,只能自己去烧火。 满宝把二丫拉到院子里,小声说,“你是不是傻,都说了要认字挣钱,那你不认字怎么挣钱?” 二丫眼里的眼泪要掉不掉,她后知后觉的理清这句话,眨了眨眼,抽泣问道:“还,还能这样?” “反正是二嫂亲口答应了的。” 二丫想了想,觉得有点不靠谱,“那,那要是学了一段时间还是不能挣钱,我娘不叫我学了呢?” 满宝正色道:“那一定是你学的不够好,不够深,所以才挣不着钱,所以为了挣钱,你还得继续学。” 二丫若有所思的点头,“小姑,我觉得你说得对。” 二丫重新高兴起来,去晾衣服去了。 满宝个矮,就在一旁给她递衣服。 二头满头大汗的从外面跑进来,看见满宝正站在晾衣架下,就跑上去问,“小姑,你刚去哪儿了,害我一通好找。” “你可真笨,我就在河边。” 二头“哦”了一声,然后想起什么来,跳起来道:“奶不叫你去河边,好啊,二姐你……呜呜呜。” 二丫一把捂住他的嘴巴,满宝就在一旁威胁他道:“你要是敢嚷出去,我以后就不给你糖吃了。” 二头委屈得很,你不让我说出去,那你别告诉我呀! 二头眼睛里含着泪水,却改了口,“小姑,你的文稿我都给你找出来了,你快回去看吧。” 满宝:“不着急,我们去摘野花吧,我已经想好要怎么挣钱啦。” 二头和二丫觉得很不靠谱,但有什么办法呢,这是自家小姑要求的,而且钱氏也说,“吃完早食,你们就跟着一块儿去开荒,照顾一下你们小姑。” 于是大家又呼啦啦的跑到山脚下去了,周四郎连着两天来开荒,山脚下的这块地看着好多了。 大概就一亩左右,野草已经割了大半,但那些藤木很难清除,有的根卖得太深,周四郎一个人一天都未必能挖出三棵来。 此时他手上被刮伤不少,正蹲在地上瞪着那节怎么也锄不出来的树根。 满宝也蹲下去看,“那么难锄啊?” 周四郎红着眼睛看她,“所以你干嘛让我来开荒?” 满宝理直气壮,“谁让你赌钱的?” 周四郎被噎住,继续低下头去忧伤,“锄头钝了,根本挖不出来。” “一定是没找准方法,”得了科科提醒的满宝哼了一声,把他拖到一边,让五哥六哥来挖。 周五郎握着锄头道:“挖那么远?” 满宝大气的一挥手,“听我的!” 周五郎只能听她的,把锄掉的土弄到一边,慢慢朝着树根的方向挖出了一个大坑,然后六郎一个用力就把树根给拔了。 大家默然无语。 满宝骄傲的哼了哼,让周四郎继续挖树根,她则和大头他们上山去找好看的花。 顺便说了一下她的计划,“让二哥帮我们编一些好看的篮子,我们就像昨天一样用花布置篮子,然后把篮子卖出去就好啦。” “那还不是卖篮子吗?”二头道:“篮子是我爹编的,卖的钱肯定要给我爹,他不会给我们的。” 满宝道:“不是那种大篮子,是二哥给我做的那种小篮子。” 大丫道:“那种小篮子不能装东西,不会有人买的?” “当时二哥给我编的时候,你们不是都很喜欢吗?” 孩子们就纠结起来,“喜欢是喜欢,但大人不会买的。” 二丫道:“小孩儿没钱。” “那我们就去找有钱的小孩儿。” 大家觉得不可能,“小孩儿怎么会有钱?” 他们就没有,所以觉得全世界的孩子都是一样的,同理,满宝道:“怎么会没有,我就有钱,那肯定有小孩儿和我一样,说不定比我还有钱呢,我们找他们。” 满宝这才提出自己的最终目的,“到时候我们把糖放在篮子里卖。” 听说篮子里有糖,大家这才有信心一点,纷纷跟着找野花。 虽然是秋天,但山上的野花也不少,用不了多久,每人都抱了一怀的花,有满宝在,大头和大丫胆子也变大了,丢下还在辛勤劳作的三兄弟,乐颠颠的回家去了。 周五郎和周六郎看着羡慕不已,只恨自己多长了几岁,以至于没占着幺妹的便宜。 但一转头看着正蹲着割草的四哥,他们又觉得好受多了,好歹他们明天能去县城,四哥却还是要来开荒的。 满宝跑回家去找周二郎,结果周二郎和周大郎下地去了。 农忙虽然过了,但地也要整一下,把地养个小半年,明年开春才好播种。 周二郎不在,满宝只能找他爹,“爹,你给我编小篮子吧,就跟二哥给我编的一样。” ※※※※※※※※※※※※※※※※※※※※ 作家的话 给书友“飞飞飞语”的打赏加更,感谢书友们的支持 ☆.第十九章 引诱 老周头不愿意动弹,“编那小篮子干什么,又不当吃,又不当喝的。” “可以做成花篮挣钱,”满宝把自己的计划告诉老爹,只省略掉了糖的事,她信心满满的道:“到时候挣了钱,我可以给爹一笔幸苦费。” 老周头摸了摸腰上的烟丝,没舍得抽,他已经决定把家里的烟都卖出去了,虽然不值什么钱,但也能给老婆子捡几副药。 老周头看了闺女一眼,摇头道:“爹不稀罕那幸苦费,所以还是不做了。” 他才不想跟着一帮孩子胡闹呢。 大家脸上都露出失望的神色来,满宝就去找她娘撑腰,钱氏耐不住满宝撒娇,只能和老周头说,“多大的事啊,你闲着也是闲着,就给孩子们编几个呗,那个又不费力。” 妻子发话,闺女又带着一帮孙子孙女眼巴巴的看着,老周头没办法,只能去窝棚里拖出二儿子用废了的竹条给他们编竹篮。 见大头和二头也蹲下看热闹,他就把俩人拎过来,道:“来,爷爷教你们,你们年纪也不小了,该学一点手艺了。” 村里会竹编的人不多,但也不是特别少,可这手艺不是你学会了就能精的,至少全村老幼,能把竹编卖到集市或县城里的,也就周二郎一个。 他编的竹篮,竹筐结实又密,连麦子都漏不出去的,可有的人编起竹篮,竹筐来,那就是个样子货,看着和集市上卖的不差什么,可用几次竹条就偏了,漏了洞,东西就算废了。 老周头的手艺就属于这后一种。 不过,大竹筐他编不了,就小闺女手上拿的那个只有她小脑袋那么大的竹篮还不好编吗? 那就是个样子货,顶了天了放十个鸡蛋,老周头觉得拎十年都不带坏的。 因为他没把这东西放在眼里,用的又都是二郎废了的竹条,所以他很不心疼的让孙子们跟着一起祸祸。 满宝看了也心动不已,也拿了竹条要学,还拉上大丫和二丫。 老周头看了一眼俩孙女,这种手艺不该女娃学的,不过看了一眼地上的竹条,老周头想,学吧,学吧,这竹条用过一次就很难再用了,他又不是二儿子,掰不回来。 用完了竹条,也就不用再编了。 满宝不知道老爹的阴谋,还认真的瞪着大眼睛看他的动作。 老周头一边慢悠悠的编,一边和她道:“你个小娃,竹条都折不弯,在这儿凑什么热闹?小心别伤了手。” 钱氏坐在凳子上晒太阳,见了一笑,和满宝招手道:“满宝,过来娘教你。” 满宝抱着竹条就高兴的跑过去,“娘,你还会竹编啊?” “看了一辈子,就算没上过手,心里也有数了。”钱氏有病,干不了重活儿,但这种坐着弯一弯竹条还是没问题的。 她就这么坐着,一边编,一边和满宝讲解,这种小竹编并不难,速度也很快,钱氏的第一个成品很快就出来了。 满宝拿过去对比了一下她爹已经做成的两个,皱了皱小鼻子道:“娘,你的好难看啊。” 老周头就骄傲的哈哈大笑起来,“你爹好歹也编过不少竹编了,当然比你娘的好看啦。” 钱氏并不气馁,和满宝招手道:“再拿几条来,我再编一个。” 她笑眯眯的道:“熟能生巧,不会的东西多学几遍就会了。” 满宝觉得娘亲说的有道理,于是又拖了一把竹条去给她娘。 本来已经从爷爷这里移到奶奶那边学习,又觉得奶奶编得难看,刚刚把位置移回爷爷身边的四孩子左看看右看看,不知道跟谁学比较好了。 满宝就嫌弃他们,“你们这样三心二意可不行,算了,大头二头,你们就跟着爹学吧,大丫二丫来和娘学。” 四孩子这才安定下来,不再转来转去的。 钱氏笑眯眯的看着,心里觉得还是闺女拿得定主意。 全场最闲的就是满宝了,那是表面上的,其实她也忙得很,竹篮一做出来,满宝就拿了和科科商量,“你觉得我娘做的竹篮能拿出手吗?” 系统道:“这世上没有不能成为商品的物品,你可以进行二次加工。” 满宝:“那我就把最漂亮的花给它。” 满宝开始从花堆里挑选她认为的最漂亮的花,然后往她娘的花篮里插,五颜六色混杂成一堆,但她看着挺喜欢的,还喜滋滋的,“这花篮一看就漂亮。” 科科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这世上和宿主一样审美的人可能不多。” 满宝反复念了一下这句话,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科科你说我的这个花篮丑?” “花篮不是这样子的。”系统忍不住自己去百科馆里搜索了一些图片,然后丢给满宝看,“这样的才能叫花篮,你那叫,嗯,装花的竹编垃圾桶。还是个失败品的垃圾桶。” 满宝已经听不到科科在说什么了,她眼睛大亮的盯着那些图片,差点高兴的在地上打滚,“好漂亮,好漂亮啊,科科你送我好不好?” 老周头和钱氏就看见他们家闺女抱着她那个做坏了的竹篮笑得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夫妻俩沉默了一下,再看一眼她往竹篮里插的乱七八糟的花,觉得他们得注意一下孩子的美丑教育了,真的,这么丑的竹篮,她怎么能还那么高兴呢? 大头四个孩子则把头低得低低地,恨不得埋到竹条里面去,小姑一定是又想着他们的赚钱大计了,可这么丑的竹篮真的能卖出去吗? 系统扫了一眼满宝的积分,道:“宿主,你的积分倒是够买竹篮了,但却没达到开启商城的权限,所以我不能给你买。” 满宝还是第一次听说商城,问道:“什么是商城?” “就跟你们的集市差不多,宿主可以在上面买到各种各样的东西,花篮也可以。” “那我什么时候能开商城?”满宝觉得这商城要是能开,那她以后岂不是想什么时候去集市逛街,就什么时候去吗? “等宿主的累积积分达到一千,且没有历史欠债的时候就可以。” 满宝就垮下肩膀,学着她二哥讨价还价,“好多呀,就不能便宜点吗?” 科科无情的拒绝她,“不行!” ※※※※※※※※※※※※※※※※※※※※ 作家的话 很久很久以后,满宝长大了一点儿,她也更聪明了,有一天她在商城里看到了科科常给她买的那种糖,然后她想起今天的事,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科科,你忽悠我!” 科科:不忽悠你,你愿意往前走吗? 论忽悠哪家强,并不是科科,而是隔壁再隔壁的林清婉,不错,就是《林氏荣华》里的林清婉,她靠着真诚和善意的忽悠,在天下一统里尽了一份力,还没看的书友可以过去看一眼,它已经肥得完结了。 ☆.第二十章 焉了 不行就不行吧,满宝决定自己做,于是要求科科不许把图片撤走,她就这么笨手笨脚的照着图片布置自己的花篮。 二丫看见小姑在糟蹋花,顾不上学竹编了,连忙跑过去,“小姑,你干什么呢?” “我要布置花篮。” 二丫道:“花都被你弄残了。” 满宝眨眨眼,果断的扔掉花,屁股往后挪了挪,让二丫上,“我教你。” 大家听着好笑,她自己都能把花弄成这样,还教二丫呢? 可是,满宝还真教了二丫,她手不巧,但想法却很多,她指点着二丫把花缠在竹篮上。 二丫本来不想照着她说的做的,但小姑这人,你要是不按照她说的做,她能一直在你耳边念叨,非逼得你听她的不可。 二丫没办法,想着野花而已,山上多的是,不够再上山摘也行,不然明天路上再摘一点也可以的。 这么一想,二丫就照着她说的缠绕,缠着缠着,二丫发现竹篮变得有点不一样了。 等缠出来,又往里放几朵花,二丫看着这个奶奶做出来的,本来有些丑的竹篮愣住了。 “天啊,”二丫忍不住惊道:“我竟然这么厉害!” 满宝高兴的拍着小手,努力的邀功,“主要是有我,是我教你的,当然,二丫你也很厉害就是了,我让你怎么缠,你就能怎么缠。” 老周头也看到这个花篮了,微微点了点头道:“看着还行,不过这不当吃,不当喝的东西,也就养养眼,谁买呐?” 钱氏也挺喜欢的,道:“这个变得不好,就不拿去了,放在家里给你小姑玩吧。” 二丫脆脆的应了一声,开始布置别的花篮。 第一次手生,第二次就熟多了,而且满宝还有别的样式,调整一下缠的位置和方式,再换一下花的颜色,就变成了另一种样子的花篮,也挺好看。 满宝觉得明天要带着二丫去县城才行,因为这样,花篮要是坏了才能修补,五哥和六哥又不会缠花。 她是这么想的,便也这么和老爹说了。 老周头想着,反正闺女都放出去,多放一个孙女也没什么。 但想着大丫比二丫还大呢,没道理二丫去了,大丫不去,于是一挥手道:“你把大丫二丫都带上吧。” 大丫和二丫都忍不住欢呼一声,大头和二头羡慕得不得了,缠着老周头道:“爷爷,爷爷,那我们呢?” “你们留家里帮你们四叔开荒,去割草,捡些石头,这么多人去县城不要吃,不要喝啊,你爹他们还得照顾你们,没空。

相关推荐: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神秘复苏:鬼戏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沉溺NPH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村夜   顾氏女前传   将军在上   鉴宝狂婿   虎王的花奴(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