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推文

漫漫推文>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 第34章

第34章

两块后她也就放心的下山了。 她一回到家就一头扎进自己的房间里做笔记。 小钱氏找过来看了她一眼,便放心的回厨房去干活儿了。 何氏的肚子已经挺起来,方氏的肚子也有了些样子,所以她们现在正坐在凳子上慢慢的分着麻线。 冯氏则和周喜一起去菜园里浇水,顺便将一些老的菜根拔掉种上新菜。 老周家一时安静下来,满宝坐在书桌前越发入神了,一直到大丫敲门进来,她才觉得脖子有些酸疼。 “小姑,该吃饭了。” 满宝揉了揉自己的小脖子,应了一声后看了一眼自己的笔记,满意的点了点头,便将笔放在笔架上,起身和大丫一起过去大院。 因为满宝很少在家里读书写字,一般她都是一下学就去白家写作业,一直到吃晚食才回来。 用过晚食,她一般不是出去玩儿,就是蹲在院子里教大头他们读书,或是自己捧了一本书看。 但这两天钱氏没少过去看她,她就发现小闺女一直埋头苦写,好几次她站在门口看她,她都没发现。 钱氏这才知道原来她的课程真的这么紧,一直以为她去白家是跟白家小公子玩的。 所以读书还真是辛苦。 这样的认知不仅钱氏有了,老周家上上下下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尤其是周四郎,他可不知道客气,所以很不客气的去翻满宝的笔记,结果他发现他都看不懂。 要知道他可是把《千字文》都读完了,好吧,虽然论读书他都还比不上大丫和二丫,但却比几个哥哥还都厉害。 大哥和三哥可是只认全了家里人的名字,还知道一些最简单的数字而已,其他的字认多少遍都不会。 所以幺妹学的东西竟然这么高深了吗? 周四郎的嘴一向就收不住秘密,于是都用不到半天,老周家上下就知道满宝学的东西有多难了。 连老周头都好奇的溜达过去看了一眼。 只认得自己和老妻名字的老周头更看不懂满宝写的那些笔记了,不过他会看她用掉的纸张。 那一沓沓厚厚地纸,老周头是看得心一抽一抽的,所以今天就忍不住问她,“满宝啊,你身上还有钱吗?要不要你娘给你拿一些买笔墨纸呀。” 满宝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好奇的看了一眼老爹,摇头道:“不用啦,我买了好多好多,够用了。” 满宝现在所用的笔墨纸都是从商城里买的,以前她只买纸,后来先生送的笔秃了,用的墨也用完了,她便去县城里看过,不过有些贵,她便在商城里搜了一下。 虽然少,且也不便宜,但那到底是积分,可比用铜钱的好多了,而且质量也不错,所以她都是用商城里的。 老周头闻言点了点头,看了一眼桌上的菜,夹了一筷子鸡蛋给她,脸上的褶子笑成了一朵菊花,欣慰的道:“读书费脑,多吃点鸡蛋啊。” 满宝点头,将鸡蛋分成三份,给爹回了一份,又给娘一份,就开始扒着饭吃起来了。 今年家里的鸡养得好,不仅比往年多,下的蛋也多多了,所以钱氏很舍得,如果没有买肉,家里也会每天煮几个鸡蛋。 毕竟家里还有两个孕妇不是? 不过今天她特意叮嘱小钱氏又多煮了两个,就是为了给满宝补身子。 但虽然多了,吃的人也很多,满宝从不肯一个人霸占大部分鸡蛋。何况她每天早上还有鸡蛋吃呢。 钱氏心中欣慰,却没有接受满宝的好意,将鸡蛋夹回去给她,怜惜的看着她道:“难怪我们家满宝吃这么多也长不高,原来是因为要学这么多东西,太费脑了,营养跟不上不行啊。” 老周头深以为然,“老大家的,以后每天中午也给满宝煮个鸡蛋吃吧。” 满宝:“……我不要!爹,我不喜欢吃鸡蛋了,而且鸡蛋吃多了也不好。” “胡说,鸡蛋那么好的东西,怎么会不好?”老周头乾坤独断,“你不用给家里省,一天加一个鸡蛋家里还是做得到的。你读书费脑,可得好好养一养。谁家孩子上学有你这么省心的?” ☆.第三百十八章 共同努力(给书友“千言不如一默”的加更) 老周头一半是哄小闺女,一半是说给底下的儿子儿媳们听的,他道:“你读书不要束脩,自己学了本事不说,还教家里认字,我们家现在谁不认识几个字?尤其是你几个侄子侄女,就是送到学堂里去也不过如此了。他们以后可都是读书人了。” 老周头每每想到这里就无限的激动,读书可不容易,他们七里村要不是沾了白老爷的光儿,请了个庄先生来,他们村可真是一个读书人也没有。 即便如此,他们七里村六十多户,除了满宝外,能把孩子送进学堂里读书的也就四个而已。 而且已经有两个决定学到今年年底就结业出来,毕竟孩子已经上十二岁了,认了字,就可以试着到县城里找些活计做。 孩子认了字,去县城里找个账房的学徒做着,熬个五六年,说不定也能成为一个账房。 读书人有多难得? 那可比在地上凭白捡到一块金子还难得。 老周头的目光在大头和二头之间来回巡视,威严的道:“大头,二头,你们小姑教你们的字你们要好好学,等你们再长大一点儿,让你们爹到县城里给你们找个账房的学徒做,以后你们也去做账房。” 周大郎和周二郎差点把嘴里的饭喷出来,瞪大了眼睛去看他们的爹。 老周头触及他们的目光,瞪回去道:“看什么看,你们儿子都认得这么多字了,当个账房怎么了,难道你们还想他们和你们一样,一辈子在地里刨食,闲了就去给人家打工?” 大头将抢到的鸡蛋塞进嘴里,含糊的道:“爷爷,我喜欢在地里刨食,轮到我种地了,我就把我的地全种上生姜,卖很多钱,然后买很多肉回来,吃一口扔一口。” 老周头目瞪口呆。 小钱氏直接一巴掌拍上去,怒道:“还没发达呢,就想着浪费了,还吃一口扔一口的,不知道浪费东西会被天打雷劈吗?” 大头委屈道:“我就随口这么一说,而且这也不是我说的,是小姑说的。” 满宝从碗里抬起头来,断然否认,“我没说。” “你就是说了,”大头委屈,“就是小姑你说的,以后你有了钱就给我们买肉吃,让我们吃一口扔一口。” 满宝严肃的道:“那也是你们扔的,我才不会扔呢,我就是没的吃,我也要拿回来给爹娘和大嫂吃的。” 小钱氏扭头对满宝露出笑容,然后扭头严肃的盯着大头。 大头想哭了。 找账房当学徒的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周大郎和周二郎齐齐的松了一口气,他们哪有那个本事找账房啊。 俩人认识的地位最高的人就是药铺的郑掌柜,想也知道人家看不上他们家两个孩子。 这事了了,但大家都知道满宝读书有多辛苦了,同时明白,难怪满宝总能认识这么多东西,给家里找出这么多挣钱的活计,看来读书真的很有用啊。 小钱氏的目光不由在大头和三头之间来回的看,周二郎也盯着二头看,何氏则看看四头,又摸摸肚子。 本来她想生个女孩的,那样就儿女双全了,但这会儿觉得儿子也不错,如果他能聪明点儿,等长大了也送去读书…… 方氏也摸着肚子,越看满宝越喜欢,决定回头让满宝再到床上去滚一滚,说不定生下来的孩子能跟满宝一样聪明。 读书的用处很大! 这是时隔三年后老周家的大人们统一的认识,而且要比以前深刻得多。 虽然满宝不想吃鸡蛋,但第二天小钱氏还是从家里拿了一个鸡蛋去学堂,等饭煮好,蛋也蒸熟了。 她取出蒸蛋的碗来,将饭盛在上面,又将菜放上去,这边将碗放到一边。 等满宝从学堂里冲出来,钱氏就把碗递给她,让她端出去吃。 满宝吃饭喜欢把饭和菜拌在一起,往下一挖就挖到了蒸蛋,她拌了拌,挖起来吃了一口,眼睛微亮。 小钱氏正好把饭菜都分完了,出来一看,便忍不住乐,“怎么样,好吃吗?” 满宝狠狠地点头,“嫂子,以后早上把鸡蛋水换成蒸蛋好不好?” 小钱氏笑着摸她的脑袋,“老大夫说了,那样的鸡蛋水虽然腥一些,但营养最好。” 满宝虽有些失望,但也没说什么。 她心满意足的吃着蒸蛋,然后抬头看着学堂前的河流道:“也不知道白善宝走到哪儿了,他有没有蒸蛋吃。” 白善宝当然是没有蒸蛋吃的,鸡蛋容易碰碎,白家根本不准备这种东西赶路。 此时他正坐在一棵树下啃着烙饼,这是刚刚厨娘做出来的,他总觉得没有满宝嫂子做得好吃,也有可能是被太阳晒的胃口不好,他叹了一口气,让大吉去把他的书箱拿下来,一会儿他要看书。 大吉应下,转身回车上拿书箱。 刘氏对此很满意,觉得孙子越发好学了,但也劝他,“午时睡一下,待过午还要赶路呢。” 白善宝道:“没事,我就看一会儿,我在车上睡比较好。” 没办法,车上太摇晃,他看书头晕,还不如直接蒙头睡觉,所以还是中午休息的时候看书好。 要知道他还有好多作业要做呢,课文也要背的。 他现在先读几遍,记下来后等上了车就可以闭着眼睛默诵,他现在读书的时间少,肯定赶不上满宝的进度了,不知道回去以后会不会被她取笑。 隔着老远的一条道路,满宝也在认真的听庄先生给她开小灶,她觉得现在善宝正坐在车上,一天都没别的事干,那肯定是在看书,看书,还是看书。 他的时间那么多,又比她聪明那么一点点儿,万一她不努力,等他回来,俩人差距很大,他取笑她怎么办? 所以她要努力啊。 庄先生在上面看得满意不已,忍不住点了点头,本来她昨天上课还有些走神,显然是不习惯白善宝的离开,但今天就很认真了。 庄先生对此很满意,嗯,不用和小弟子谈心了。 开完了小灶,庄先生看了一下沙漏,便对她道:“已经消食了,你睡上两刻钟吧,两刻钟以后上课。” 满宝应下,将书收好,便躺在榻上闭上眼睛,但这会儿她睡不着,便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刚才学的知识。 ☆.第三百十九章 建鸡棚 老周头坐在门槛上抬头看天,满宝刚把笔记做完,听科科的建议出来远眺养眼睛,见老爹坐在门槛上,她便也坐在门槛上,和他一起抬头看天。 一大一小坐在门槛上都莫言不语,有路过的村民见了忍不住乐,“爷俩看什么呢?” 老周头慨叹,“看天啊。” 满宝一脸严肃的点头,“看云呀。” 村民便也抬头看天,只见漫天落霞,便也靠在墙壁上一起看,“金叔,你看这天能不能晴?” 今天又下了两场雨,一阵一阵的,虽然下午就出了太阳,但这样的天大家也不好开镰割稻谷。 老周头摸了摸自己烟枪,道:“不管明天能不能晴都不能等了,地里的水稻黄了就得割。” “你家明天开镰?” “嗯,割了就挑回来,在家里晒,不留在田里了。” 村民便有些羡慕,“金叔你家人口多当然没问题,我家就不行了,就六个人,还有两个娃娃,一天也就能割一块地,挑回来是不可能了。” 老周头有些自傲,但还是哈哈笑道:“我家人多,但地也多呀,都是一样的,一样的。” 一样的才怪,一个人割一块地和两个人一起割两块地的速度也是不一样的。 虽然他不知道是为什么,但就是不一样。 他们不会计算,却会用眼睛看,会直接对比。 满宝嘟了嘟嘴道:“先生秋收不放假。” 老周头就笑哈哈的道:“不放就不放吧,反正今年水稻也没有多少,用不上你们这些小娃娃下地。” “这倒是,我家总共种了十二亩的水稻,毁了一半,”村民有些庆幸的道:“幸亏朝廷免税,不然今年我们都过不下去了。” 其实虽然朝廷免税了,大家的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 以前的水稻一亩大概能收两担半,现在可能连一担都没有。 好多水稻都还没有灌浆,伸手一摸,全是空壳,割下来也只能用稻草而已。 老周头家的运气在水稻上并没有好一点儿,也是这样的情况,其中还有好几块田是直接被冲垮了,现在田里的草比稻子还要多。 不过现在他们家的压力没那么大,因为麦子的收获不错,最近周二郎每天都有固定收入,加上茯苓这笔横财,所以现在老周头颇有些不动声色的稳重。 老周家决定收稻谷了,消息一传出,不少人家也去田里看了一下稻子,已经进八月了,哪怕遭过水灾,大部分水稻也都黄了,可以准备收割了。 他们看了看天,便也决定明天开始收割。 乡下人的决定就是那么迅速且没有道理,前一天大家还闲得拿着麻线坐在树底下分线,第二天天都没亮大家便拿了镰刀,挑了竹筐出门。 瞬间从农闲变农忙。 稻谷比麦子还要好收,但七里村的村民却没多少人开心,因为今年稻子的收成真的是很差很差,以至于大家都没多少动力。 老周家干脆都没让何氏和方氏下地,剩下的人干个六七天就把田里的水稻全给割回来了,然后就开始慢悠悠的脱粒。 因为很多稻壳里没有米,用簸箕铲起来迎着风一吹,瞬间吹出老大一堆去,落下来的好稻子根本没多少。 不过大家早已有意料,虽然叹息,但还不是非常难过。 大家会把吹出来的稻壳也给收好,要是来年春天家里粮食不够,这些磨成糠也是可以吃的。 老周家也收着,不过老周头算了算家里的粮食,觉得还够吃,便决定拿来喂鸡。 钱氏看着收起来的十来袋空稻壳,叹息一声道:“再去集市上买十只鸡回来吧,正好去年养的那几只母鸡老了,过年的时候正好可以杀了吃。” “鸡棚不够大,”满宝嫌弃的看了一眼鸡棚道:“娘,它们太挤了就不爱下蛋。” 小钱氏看了一眼满宝,趁机提议,“娘,要不我们把屋后的那块荒地整一整,在那里盖个鸡棚,既宽敞,家里也不脏乱。” 钱氏犹豫,“那毕竟是在屋外,万一被人给偷了……” “谁那么大胆子呀,而且我们家里养的鸡不少,真有人去偷,鸡一叫,我们就知道了。” 小钱氏不止一次的嫌弃家里的鸡棚在院子里,虽然每天都是孩子们打扫院子,但早起是她最早,晚睡是她最晚,一些脏污不免就入了她的眼。 满宝显然是听到了她的念叨才提起这事的。 满宝果然双手双脚赞成大嫂的建议。 “万一有黄鼠狼怎么办?”村子里偷鸡的不仅有人,还有老鼠和黄鼠狼呢。 而其中老鼠和黄鼠狼的危害才是最大的。 七里村还比较淳朴,虽然也有懒汉和讨人厌的混混,但因为人少,大家又都沾亲带故,并没有特别祸害乡邻的人。 村里嫌弃的混混也不过是好吃懒做,喜欢在上山下河乱转悠的人。 比如周四郎就曾经被归纳在混混行列。 周大郎想了想道:“去年家里建房子不是还剩下一些石头吗?我们干脆底下用石头来建,上面再用黄泥,外面再围一圈栅栏,黄鼠狼应该跑不进去。” 周二郎继续道:“六月那会儿踩烂的瓦片还堆在角落里呢,我们拿去盖鸡棚,老鼠也就跑不进去了。” 钱氏这才答应。 从周家的右面一直延伸到屋后的那一片全是他们家的菜园。 右边的那块菜园是老周头的爹娘在的时候开的,后来钱氏接手,因为家里人口越来越多,她便一点一点的往外扩伸,反正那也不是谁家的地,所以她种着种着就种到屋后面去了。 屋后那块地往外三百米左右就是一座山,那是村里分给周大郎的口分田。 山脚往上一点儿天然长着五六丛竹子,而山脚下之前则是种着麻,现在全被砍回来了。 山离他们家不是很远,中间那三百多米的空地都是无主的,平时都少有人走。 钱氏自动将那片地划到了自家范围,然后都不用告诉村长,家里第二天便开始糊泥准备建鸡舍了。 等真的开始建的时候,满宝跑到那里来来回回的看,然后发现后面放鸡棚也不错,“以后可以把鸡赶到山上去找虫子吃呀。” 钱氏笑,“山上能有多少虫子?还不如去田里呢。” 钱氏说到这儿一怔,“是啊,我们可以把鸡赶到田里去吃虫子呀。” ☆.第三百二十章 养鹅 “是啊,是啊,我们都不用往回捉了,”满宝道:“还有地里的虫卵,草籽全都吃了,这样明年的虫子和草就更少了。” 满宝还惋惜了一下,“可惜鸡不会游泳,不然还可以在田里养,它那么爱吃田螺,放一群下去,我们就不用担心田螺吃稻子了。” 周四郎:“好像鸭子会游泳吧,就不知道它会不会吃稻子。” 周二郎:“上哪儿找鸭苗啊,十里八村养鸭子的人家一个手指头都数得过来,倒是养鹅的不少,不然抱几只鹅回来养?” “不行,”周大郎想也不想道:“那么大一只鹅放到田里,那是吃田螺,还是压稻禾?没得坏了庄稼。” “就是,就是。”众人应和,此事就不了了之。 满宝却想起了曾经在善宝家吃的烧鹅,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然后隐晦的看向四哥。 周四郎对上她的目光,眨了眨眼,没能领会她的意思。 不能领会没关系,等大家散去,满宝便跟去找他商量养鹅的事。 周四郎道:“大哥他们都没同意,我买回来谁养?” “我们养呀,”满宝道:“反正他们不可能把鹅丢出去的,买回来我们不放在田里,放在河里也可以呀。” “四哥,烧鹅很好吃,很好吃啊,”满宝道:“反正鸡棚都放在屋后了,再在旁边搭个草棚给鹅住就好啦,它那么大只,老鼠咬不了它,黄鼠狼也偷不着它。” 周四郎觉得她说的有道理,他转了转眼珠子,看了眼正忙碌的三个哥哥,压低了声音道:“这事我和老五他们几个来,不能叫大哥他们知道。” “你先把鹅买回来。” 周四郎就伸手,“没钱。” 满宝嫌弃的看了他一眼,“四哥,你都是成亲的人了,怎么一文钱都不存?” “我倒是想存,可我也没机会进县城呀,每次采回来的茯苓和野菌都是二哥带去县城的。” 而且老爹早就发话,因为水灾,接下来挣的钱都要交公,就算是二哥去县城,挣回来的钱也到不了自个的口袋,除非…… 周四郎盯着满宝,小声道:“幺妹,四哥跟你商量件事。” 满宝哼哼道:“什么事?” “你能不能从庄先生那里多买些糖果回来,我进县城里叫卖,到时候收益我们对半分怎么样?” 满宝认真道:“糖果不是庄先生给我的,是我一个朋友给的。” 周四郎敷衍的点头,“行行行,我知道,那你去和你朋友说嘛,你四嫂怀孩子了,我还想给肚子里的孩子扯块布呢,结果爹把白老爷给的工钱也给收去了,你四哥我总不能真用你四嫂的陪嫁吧?那得多丢脸啊。” 用媳妇的陪嫁,尤其是头年就用媳妇的陪嫁是很丢脸。 满宝勉为其难的点头道:“行吧,不过四哥你得把大头他们也带去。” 周四郎一愣,问道:“带他们去干啥?” “他们也有糖果要卖。” “行吧,带他们就带他们,你等我从县城里回来就把小鹅给你带回来。” 正想给四哥掏钱的满宝一听,立即收手,点头道:“这主意不错,卖了糖果就买鹅,那样我也不用花钱了。” 还伸着手的周四郎:…… 满宝拍了一下他的手,道:“你等着吧,我晚上就把糖果给你。” 鸡棚并不难建,老周家人多,不过两天半的功夫就建好了,考虑着鸡会越养越多,所以特意建大了点儿。 小钱氏把鸡都赶到新鸡棚里,又买了十只鸡苗送进去,认真的照看了两天,看它们都熟悉后,便不怎么管了。 将鸡都交给底下的几个孩子,由他们每天赶着鸡到田里吃虫子,吃草,家里再给些菜叶子伴着米糠给一顿,鸡就养得很肥了。 与养殖一道上,老周家的人好像天生就擅长,就是几个小一点的孩子都做得像模像样。 大头就很放心的把鸡交给底下的几个弟弟妹妹,和他们轮着跟周四郎跑到县城里去卖糖。 在把附近的几座山都走遍,再也找不到茯苓后,周四郎就不再往山上跑了。 而随着秋日萧瑟,县城里的菜也越来越少,老周家的菜蔬生意更好了。特别是小钱氏做的豆腐,虽然每天都带了两板去,但依然不够卖。 老周头见了,当即决定今年的豆子都不卖了,留着自家做豆腐。 和老周家一样决定的人家不少,不过他们留豆子不是为了做豆腐,而是为了留待明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可以煮豆饭吃。 本来秋收过后粮价会有所下落,但今年的情况正好相反,粮铺在收不到足够的粮食后,只能从外地调运粮食,于是因为免税公文压下的粮价蹭的一下又上涨了。 连带着菜价都上涨了。 本来粮铺的粮价咋样并不关老周家的事,因为在确定今年不交税后,老周头就觉得今年的收成足够熬到明年冬小麦收获。 既然不用从粮铺里买粮食,而他又不会卖粮食,那就没必要盯着粮价看了。 但老周家还是能清楚的知道每日的粮价变化,因为周二郎每天回来都会唠叨一遍。 没办法,和他买菜的人家去买菜时都总会念叨一两句,今天的粮价又涨了…… 涨得那个高,让一向把紧粮食口袋的老周头都忍不住心动,想要趁机卖出一部分去。 但只要抬头去看家里分开两桌的儿孙,老周头就只能把那口气给泄了,叹息着不再想这事。 家里人太多,太能吃了,要是这时候高价买了粮食,回头家里断炊了,岂不是得花更高的价钱买回来? 那才叫坑呢。 满宝对此一无所知,她最近的心神都在学习和赚取积分上。 庄先生的课很重要,教学室里的课也很重要,在论坛里交易赚积分也很重要,以至于她很有一段时间手忙脚乱,觉得时间怎么也不够用。 后来科科给她推荐了一本书——《如何高效的计划自己的时间》,很薄的一本书,也很便宜,竟然只要三个积分。 是目前满宝买的书里最便宜的。 ☆.第三百二十一章 十五万 然后她就按照里面教的将她的学习切割开来分成好几个部分,又把自己能用的时间列下来,再一一安排进去。 反正白二就只会跟人去山上抓竹鼠,去河边摸小鱼,她一点儿也不想去玩这样的游戏,所以她可以拿出大把的玩耍时间来学习,来研究系统里的论坛。 在经过最初的试探后,论坛快速的繁荣起来,不论是第一通道还是第二通道,每天都有数不清的交易在完成。 各种好东西看得满宝是眼花缭乱,当然,绝大部分东西她都不认识,也就看个热闹。 于是,在如此强劲的竞争力下,满宝的生意显而易见的没落下来了。 科科也决断,在察觉到各个世界的宿主开始积极交易后就建议满宝把置顶的功能给关了,把那十点积分省下来。 然后满宝的帖子就瞬间沉到了最底部,除了几个和她购买过东西的买家外,就没有新订单再出现了。 虽然如此,满宝还是每天临睡前都要上去看一看论坛,就算没有交易,看他们发的各种帖子也很好玩呀。 而且能学到好多好多的东西。 满宝正在论坛里点啊点啊,突然一道叮铃的声音响起,满宝对这声音很熟悉,有邮件或订单时就是这个声音。 她连忙拉出后台来看,就见邮箱亮着。 她点开一看,来信的却不是莫老师。 满宝的邮件联系人只有一个医学博士莫从军,她疑惑的看了看那个陌生的头像,点开后看信件。 科科也看了一眼,然后介绍道:“是宿主的一个大顾客,你上传的所有目标物她都买了。” 买的人很多,各种奇怪的名字都有,有些字满宝还不认识,自然记不住他们了。 科科这么一说,她便去拉旁边的交易记录,总算是找到了她,不怪她不认识,实在是他们的头像都太像了,基本上都是一本书的样子。 据科科说,这是默认的头像。 满宝“嗯”了一声,“难怪我觉得她的头像很眼熟呢。” 信件很简单,只有一句话,“茯苓是你收录的?” 满宝目光亮晶晶的,总算是有人问起茯苓了,她雀跃的给对方回了两个字“是的!” 对方几乎是立即回信,“能给我一份吗?” 满宝在系统里嘿嘿一笑,回道:“茯苓很难找,要在山里很远很远的地方才能找到。” “看得出来,我查过你收录的记录,不仅数量少,种类也少,你们那里很贫瘠?” 满宝:“……不,很丰盛,我们这里好东西也很多的。” 就是她还比较小,不能去太远的地方,只能在七里村附近打转。 当然,这话满宝没说,科科说过了,她不能告诉别人她的年纪,不然别人会欺负她的。 年龄小虽然会被人怜惜,但更多的是被人当做无知来坑,而且坑了人后说不定还不觉得愧疚。 所以满宝也只写到了这里便转开话题,问道:“你要茯苓,那你出多少积分?” 对面安静了一下,然后回了一个数字,“五万。” 满宝眨眨眼,这可和自己预计的差太多了,她挠了挠自己的脑袋,拿不定主意的问科科,“科科,你觉得呢?” “宿主,我并不能干涉你们的交易,你可以自主决定。” 满宝立即就明白了,给对方回了一个数字,“十五万!” 对方:“……” 满宝道:“你知道我给百科馆的茯苓换了多少积分吗?” 对面的人还真的不知道,这属于机密信息,并不会公布。 他们也不能看到收录人的信息,以及对方世界的信息,但也有迹可循,比如词条的编号。 编号会有收录系统的一些信息,她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的查,一直查了一个多月才查到满宝的身上,这还是因为她和她做过几次交易的缘故。 不然,想要找到她无异于大海捞针,除非她主动在论坛中发布帖子售卖茯苓。 对方沉默了一下后直接问,“多少?” 满宝:“我不告诉你。” 对方:“……” “十五万积分不贵的,我还可以免费送你一些茯苓土。” 对方精神一振,立刻问道:“什么是茯苓土?” “就是长着茯苓的土呗,茯苓土倒是不难挖,但茯苓只有一小块了,其余的都叫我二哥拿去卖了,山上我们全都找遍了,一颗都没有了。所以你要我就给你,不然你要再买就得等明年了。” 对方:……合着是奇货可居。 “你就不能多留一点儿吗?积分不比你们的钱贵重吗?” “可是钱也很重要呀,积分又不能拿出来跟这儿的人买东西。” 对方无言可说,只能问道:“就不能便宜点儿?” 满宝有些犹豫,想着自己是不是要价太高了,却见科科一直没吭声,她就硬了心肠道:“不能,跟百科馆的比起来,少很多了。” 满宝道:“我听说,那些科研所从百科馆里拿东西去研究也是要交积分的,而且还不少。” 隔着无数星球的对面微微挑眉,回道:“好吧,十五万就十五万,记得帮我多弄些茯苓土。” 满宝高兴起来,直接出了系统,先在床上打了两个滚,这才喜滋滋的重新进系统,将放在角落里的那一小块茯苓给包起来。 这块茯苓是上次他们上山找茯苓时挖断的,满宝直接捡起来留下了。 周四郎见了并没有往心里去,他们正计划着种茯苓呢。 满宝将茯苓拿回家,当即就把它切成了三块。 另外两块看着比较好的她给留着做种了,想要试着看能不能把它种出来。 所以空间里只剩下这一块了。 满宝随便选了一块茯苓土,拨出一半来包好,和茯苓一起给她寄过去。 然后满宝就坐在系统里撑着下巴等她打积分过来。 科科提醒道:“宿主,到你睡觉的时间了。” 满宝摇头,“不急,不急,我要等积分过来。” 科科看了一下她的积分总额,没有再说话。 前段时间满宝陆陆续续的从论坛内赚到了七万六千的积分,现在她的总积分已经达到了五十八万多。 再加上十五万,那就有七十三万了,距离九十九万又近了一步。 满宝忍不住打了一个哈欠,眼睛慢慢闭起来,在将要飘出系统时她又清醒了一下,想要看一下积分到了没有,但很快她就失败了,眼皮越来越重,她很干脆的就闭上眼睛睡了过去。 然后一阵波纹动起,床上的满宝翻了一个身,抱着被子就沉沉睡了过去。 ☆.第三百二十二章 记笔记 满宝一蹬腿就从床上坐了起来,她揉了揉眼睛,扭头看到外面已经有亮光,立即跑到了系统里看积分。 见后台的积分数字还没变,满宝不高兴了,“她怎么还没把积分打过来?” 科科道:“可能是沉迷于研究中了,忘了确定货物没问题,不过宿主不必担心,积分现在百科馆内,等满三天,她要是还不确定,这笔积分就会自动打到宿主的账户上。” 话音才落,科科便“咦”了一声,然后一声熟悉的“叮铃”声响起,一人一系统精神一振,积分总额在满宝的炯炯的目光下翻了一个数字。 满宝高兴的打了一个跟斗,直接又发信息问,“你要不要女贞子,也是很稀缺的一种植物,还是药材呢。” “女贞子也是你收录的?” “是呀!”满宝高兴的回道:“是我两年前发现的,是我第一个收录的高价值的植物。” “我要,多少积分?” 满宝想了想,道:“三千五?” “我很好奇,你的定价是根据什么来的?” 满宝并不隐瞒,“根据百科馆给我的积分来算的,放心,毕竟是已经收录过的,所以我定的积分都是打过折的。” “几折?” 满宝:“我不告诉你。” 满宝成功的终结了话题,不一会儿满宝就在后台看到她新下的订单了,正是要买女贞子,价格就定了三千五。 满宝喜滋滋的接了任务,与她道:“你放心吧,我下午就给你一串新鲜的女贞子。” 满宝去找五哥帮忙上山摘女贞子。 “女贞子能卖了?” “你去看看,我觉着肯定有熟的了,你摘一串回来给我可以吗?” 周五郎当然会说,“可以。” 满宝就顺势提道:“那在女贞树底下再挖点儿土,再折根枝回来好不好?“ 周五郎看着她,眼睛亮晶晶的,“幺妹,你想要种女贞子了?书上怎么写的?” 满宝“咦”的一声,她怎么忘了,他们也可以种女贞子呀,一斤最少能卖四十文呢。 她绷着小脸道:“五哥,你帮我多折几根枝条回来,我研究研究。” “行,你要啥五哥都给你准备。” 周五郎掰着手指头算自己成丁的日子,严肃的和满宝道:“满宝,你要是能在后年琢磨出这女贞子怎么种,到时候我就把我的口分田分你一半,我们在山上全种上女贞子,山脚则开荒出来种姜块和山药,那样一到秋冬我们就可以躺着挣钱了。” 在周五郎看来,不论是挖姜块,挖山药还是把女贞子剪下来晒干都算不得重活儿,而且收益还这么高,跟躺着挣钱也不差什么了。 别说周五郎了,就是满宝算了一下四十亩的山都心头火热起来,她捏了拳头认真的道:“五哥,你放心好啦,我一定能种出女贞子来。” 她瞬间把跟人家的交易丢到了脑后,还是科科提醒,她这才想到好像答应了要给人家一串女贞子来着。 满宝先去看了一下女贞子的词条,发现上面对于种植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可扦插种植。” 满宝挠了挠脑袋,“这就没有了?” 科科道:“可能是没研究出来,也有可能是研究所认为其属于机密信息,所以可以拒绝上传部分内容,只要通过百科馆的审核就好。” “可上面女贞子的效果写得好详细,这部分不是更关键吗?”满宝很是不解,“种植而已,有什么可隐瞒的?我家里怎么种东西的,谁问我们都说。” “……效果当然要写详细,他们恐怕还恨不得往上面添加一些作用,因为他们从百科馆内取得目标物研究并有所成果,那么该目标物的最先使用权就在他们科研所。”科科解释道:“比如正在和你交易的这位D博士,她就没有资格,也没有条件获得女贞子的培育和研究,所以才要和你购买。” “但现在论坛开放了,她要是能够找到收录女贞子的宿主,就能通过正规途径和你购买目标物进行研究,研究出来的成果,只要不与已经公布的相撞,也没有专利申请,那么成果就属于她的,以此产生的经济效益是不能估量的。” 不然为什么论坛一开放便涌进来这么多人,那些人还不惜价钱的在其中购买目标物? 就是因为百科馆相当于把几百个世界的资源浓缩在了一个论坛内,目前没有哪一个世界的科技比得上他们星盟,因此他们可以用他们的资源来研究发现他们需要的各种东西,好促进星盟科技的发展。 满宝有些懵懂,不是听得很懂,但她隐约知道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而再让科科解释显然是不可能的。 一些事,科科只要知道,它就很愿意来详细的,不断的解释给她听,直到她能理解。 但每次只要涉及到星盟,它通常只会说一遍,有时候还说得不是很清楚,但不论你再怎么问它,它都不会再回答。 从满宝年纪更小的时候它就是这样,所以满宝已经熟悉了,她也学会了怎样去分辨,哪些问题是可以追问的,哪些问题却是听过答案后就不要再问。 此时满宝就没有再问,而是退出系统,拿了笔将科科说的那番话一字不漏的记下来。 这是一个只会放在系统里的笔记本,里面现在已经记了许多的话,都是科科说了她一时不能理解的,她决定以后慢慢研究。 先生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虽然他不建议这样的读书方式,但如果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文字和一句话,没人给她答案,书上也无解时,那么反复的诵读是理解其义的最好办法。 至少现在她已经理解了不少曾经科科说过的,当时她却不懂的话。 她觉得等她年纪再大一点儿,又再多读一些书,科科说的这些她就都能听懂了。 满宝将笔记本放回系统,然后道:“等下午我把东西给她,我能和她请教一下怎么种女贞子吗?” “当然,前提是她知道,且愿意告诉你。” 满宝觉得这个问题应该不大,她又不是他们那个世界的人,也不能和他们大批量的交易女贞子。 那他们这儿种多少就影响不到那边,所以她为什么不愿意呢? ☆.第三百二十三章 警告 因为有所求,满宝将周五郎带回来的女贞子、树枝以及泥土仔细的分好,然后就分出一份来用大张的叶子包好送去给那位D博士,不过满宝看了一下,她的名字是一串很奇怪的符号,她是认不出来的。 通过系统的文字,科科会将其转换为满宝熟悉的文字,但除了各用户的名字,就好比那个大鸡腿下的满宝二字,科科敢保证,认得这个字的人也不多。 不过D博士显然是认识的,她收到了满宝包装得特别好的女贞子,觉得她那边的东西也挺多的,便想和她搞好关系,所以通过邮件和她聊天。 “你叫满宝?很别致的名字,不知你贵姓?” “周,”满宝并不隐瞒,科科只说不要让人知道她的年纪而已,对于很遥远很遥远的未来人,她也很有聊天的兴致,趁着没人来找她,干脆就躲在系统里和她聊天,“我叫周满,你呢,你的名字我不认识。” “这是蔚蓝星的文字,我父亲是蔚蓝星的人,但我母亲的先人来自古地球,所以我认识汉字,你可以叫我D博士。” 这是满宝通过系统交的第二个朋友,满宝很高兴,兴奋的道:“D博士你好,科科说能读到博士的人都是很博学的人,你一定很厉害吧?” 这样直白的夸奖虽然让D博士很不好意思,但还是有些自得,她矜持的回道:“还好,只是书读得多了一点而已,科科是谁?” “科科就是我的系统呀。” “很有趣的名字,一个世界只能有一个系统,而宇宙中星球无数,其中时空更是交错叠加,其中存在的世界不知道有多少,每一个得到系统的人都算是有逆天之运,周先生的运气也很好呢。” 满宝不好意思的回道:“我学识还浅,当不得先生二字的。” 科科:……忘了告诉宿主,此先生非彼先生了。 D博士显然对古地球的语言也不是非常了解,她直接顺着自己的话往下说了,“周先生拿到系统多少年了?” 满宝也很快将这个不合宜的称呼丢到了脑后,很没有城府的回道:“四年啦。” “您是专门收录哪一方面的?植物?” “动物也可以收,科科说了,除了智慧生物,其余生物都在我的收录范围之内。” 只是她年纪小,既不能下河摸鱼,也不能上山抓兽,更不能飞天捉禽,所以挖花花草草是她的擅长。 “那除了这几样物种,你还收录了哪些稀缺的物种?我是说积分在一千以上的物种。” 满宝才要回答,系统“嘀——”的一声长响,科科没有感情的电子音在系统内响起,“警告,用户号D1567有侵犯百科馆及子系统宿主的利益行为,给予第一次驱逐警告,禁言三天。” 满宝张大了嘴巴,然后邮箱再没有动静,系统里一片寂静。 满宝将邮箱里的信件拉下来仔细的看了又看,后知后觉的问科科,“她是坏人?” 科科没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道:“百科馆和主系统有责任保护各世界的信息以及保护各世界宿主的安全。” 满宝摸了摸下巴,看着那些问题思索起来,“那我也不能问你们那个世界的信息了?” 科科的电子音降了八度,低低地道:“建议宿主只交流目标物本身。” 这句话满宝明白了。 惋惜的看了一眼邮箱,“刚才都没来得及问女贞子的种植方法,唉,本来还想先说些话,交朋友后再问的,谁知道她竟然被赶走了。” 满宝说到这里精神一振,立刻问道:“科科,我们的积分打过来了吗?” 科科直接将总积分调出来给她看。 看到上面已经加上的三千五的积分,她立即高兴的在床上滚了一下,然后就跳下床,穿了鞋子就往外冲,她决定先去玩一会儿再回来写作业。 七里村上空炊烟袅袅,各家已经在准备做晚食了。 且还有各种各样的香味飘出来,比以往更香,老周家的厨房最香。 满宝直接冲过去,三头正带着四头和三丫站在厨房门口往里看,不一会儿就有一只手往三个孩子嘴里各塞了一条小鱼仔。 满宝挤进去看,就看见大嫂和二嫂正在烧小鱼仔。 冯氏小心的控火,只让锅底有一股小小的火星,小钱氏则小心的将小鱼仔翻面,一旁的盆里已经装了不少了。 小钱氏看到满宝,就指了指盆道:“你大哥和三哥从河里捞回来的,你也吃两只?” 三头就带着弟弟妹妹跟着上前一步,小钱氏就没好气的道:“你们吃了不老少了,再吃肚子痛怎么办?赶紧出去玩儿。” 满宝自己捏了一条吃,又给侄子侄女们一人塞了一条,然后道:“没有盐。” “这么多鱼仔呢,那得要多少盐?我一粒都没放,反正也就是馋嘴吃的小零嘴,吃着玩儿。” 说着小钱氏又生气起来,“让你大哥去抓大鱼,结果大鱼没捞着,尽摸些小鱼仔回来,这东西又费油,又费盐还不如直接剁碎了喂鸡呢。” 小钱氏说到这儿一愣,若有所思的看着锅里的小鱼仔,“对啊,可以喂鸡。” 三头听了立即大叫,“我不要喂鸡,我不要喂鸡,娘,留给我吃吧,我不嫌弃。” 小钱氏怒道:“拿那么多油煎出来的你当然不嫌弃了,我都不嫌弃,可家里没油了,你知道一斤猪板油多贵吗?” 三头不知道,但他知道家里小姑说的话最管用,于是吸着口水巴巴的看着满宝。 满宝又悄悄的捏了一条鱼吃,对上三头的目光她便眨了眨眼,迟疑的道:“那把煎好的小鱼仔给二哥带到县城里去卖?要是能卖出去,那就买猪板油回来熬油,那样我们就又有油来煎小鱼仔了。” “这东西有人买?” 满宝道:“它比菜还好吃,菜都有人买,为什么小鱼仔没人买?” 说的很有道理。 小钱氏低头看了看锅里的小鱼仔,又扫了一眼一旁木桶里还剩下的小鱼仔,认命的道:“行吧,明儿让你二哥试一试,要是不行,以后你大哥他们捞回来的小鱼仔我都剁碎了喂鸡。” 小钱氏恶狠狠的说着,翻着鱼的动作却越发轻柔,既然要拿出去卖的,那卖相就得好一点儿了。 ※※※※※※※※※※※※※※※※※※※※ 作家的话 这几天有点儿忙,但今天总算是忙完了,接下来就要认真还债了,把上月欠的月票加更和打赏加更慢慢还上,同时也求这个月的月票 ☆.第三百二十四章 童言无忌 小钱氏把最后两锅煎的小鱼仔收了起来,决定明天交给周二郎去试一试,而最开始的那盆也被收起来,留待晚食的时候再吃。 连着吃了五六条小鱼仔的满宝也被小钱氏赶出去了。 三头有些许伤心,看着满宝道:“小姑,我们都没鱼吃了。” 他是想吃鱼的啊,为什么小姑明明让娘把鱼仔都留了下来,他们却没吃的了? 满宝有些心虚,保证道:“等吃晚食,我多给你一条。” 这话并不能让三头开心起来,他叹了一口气,一屁股坐在了门槛上。 三丫和四头一直是跟三头玩的,见哥哥这样,他们便也“唉”的一声,捧着下巴坐在门槛上一起忧伤的看着前面。 满宝也坐了下去,回味一下刚才吃的小鱼仔。 她咂摸了一下嘴巴,道:“善宝家做的小鱼仔更好吃。” “那是当然了,”三头想也不想的道:“他们家是炸小鱼仔,用的油好多,出锅还有盐,娘只舍得放一点点油,是煎出来的,还不放盐。” 但也很好吃了。 三头再度忧伤的叹了一口气。 余下的三个也齐齐的叹了一口气。 有从地里扛着锄头回家的村民见了乐得不行,干脆停下脚步问,“满宝,你领着侄子侄女们在干嘛呢?” 四个孩子,两个不足七岁,余下的两个则四五岁而已,排排坐在门槛上,直接把门给堵住了,由不得他们不乐。 满宝还没说话,三头先开口了,“我们在说吃小鱼仔,地叔,你家有没有做小鱼仔?” “哦,那东西不是给家里的鸡吃的吗?”周地笑道:“就算要吃,那也该吃大鱼才对,对了,你爹他们是不是在河里捞鱼?” 三头惋惜的点头,明明小鱼仔比大鱼还好吃的。 “那你和你爹说一声,要是捞到大鱼给我留两条,明儿就是中秋了,家里得吃点儿好的,回头我拿豆子跟你们家换。” 三头才要点头,满宝就道:“不要豆子,要稻谷。” “哎呦,我家里才几斤稻谷,豆子多好,你大嫂不是在做豆腐吗,用的豆腐不少吧?” 三头便不说话了。 满宝就道:“我家好多豆子的,我爹说,除了换豆腐可以用豆子外,换其他东西都不能再换豆子了,不然还得拉到县城里去卖。” “那用麦子可以吗?” 面粉也比豆饭好吃,满宝点头。 “行吧,记得让你大哥给我留两条鱼。” 满宝点头,“只要我大哥能捞着大鱼。” 周地走了,四个孩子继续坐在门槛上发呆。 最后是最小的四头坐不住了,他左右看了看,直接去拉满宝的手,“小姑,去玩,去玩呀。” 满宝牵着他的小手起身,“行吧,我们去河边找你爹。” 三头和三丫立即蹦起来要跟上,他们是家里年纪最小的,一直被严令不准去河边玩儿,不然家里看见了,见一次揍一次,三头就被揍过好多次。 但跟着小姑一起去,显然不会在被揍的行列。 老周家的规矩一直很明白,大的带小的犯错,揍大的。 如果是满宝跟着二头他们一起去河边,那挨揍的一定是二头他们。 可要是满宝带着三头几个去河边,那挨揍的一定不会是三丫和四头,而剩下同龄的三头和满宝。 三头笃定,如果小姑被揍,那他被揍得也不冤,但如果小姑不被揍,一般来说三头也不会被揍。 他喜滋滋的跟着满宝往河边去。 村口的那条河里有不少人。 今年的秋收结束得特别快,此时家家户户就是晒稻谷的活儿,并不忙,而且明天就是中秋,今天大家更不想下地干活儿了。 所以不少人都来河里捞鱼。 周大郎和周三郎一早就带着家里的弟弟和儿子们到河边占了一个好位置,除了下鱼篓,还下了渔网。 周五郎才从山上折了女贞子回来便跑到河边来帮忙了。 此时他正挽着裤腿站在河里玩水,气得周三郎想揍他,“鱼都被你们这几个混小子给吓跑了。” 一抬头看到满宝和三头牵着两个最小的孩子过来,周三郎连忙挥手,“你们怎么到这儿来了?赶紧回家去。” 周五郎正好被周大郎赶上岸,干脆坐在草地上道:“这有啥,我看着他们,大哥三哥你们快捞鱼吧。” 周大郎站着没动,道:“再等等,这一网看看能不能网到大鱼。” 周六郎也爬上了岸,蹲在五哥身边往下看,摇头道:“估计难,我们今天都拉了三网了,都没见几条大鱼。” 满宝也带着三头他们蹲在了周五郎身边,探头往下看,然后四处张望着问,“五哥,我们一条大鱼都没捞到?” “捞到了,在木桶里呢。” 满宝立即凑上去看,就见木桶里正挤着四五条鱼,却并不是很大,只有大哥的巴掌那么宽,也就比巴掌略长一些而已。 正想着,周大郎和周三郎收网了,将网一拉起来,就见许多小鱼仔争先从小孔里溜出去,周大郎并不介意,那是中午时他调整的孔。 已经送回去了一桶小鱼仔,剩下的自然要放生,不然明年上哪儿找鱼吃? 网越收越紧,兄弟俩的速度不紧不慢,到得最后才狠狠地一提渔网,就见里面正蹦跶着七八条大鱼,其中有两条草鱼有周大郎的手臂那么粗,半个手臂那么长。 他高兴得不行,立即和周三郎一起把网拉上岸。 周五郎和周六郎立即拿过木桶准备抓鱼。 只要比巴掌还大的鱼都装在木桶里,剩余的则拿到河里继续放了。 周大郎对今天的收获很满意,满宝则是惋惜的扭头看着上游,“要是堤坝再破一次就好啦。” 周大郎差点左脚拌右脚,周三郎也差点被口水呛住,但三头却带着两个小的一起点头。 尤其是他儿子,点的特别认真,别看四头四岁多了说话还不利索,但他记性特别好,去年捞鱼的事他都还记得。 就连已经懂事了地周五郎和周六郎都忍不住左右看看,然后压低了声音大:“我也觉得堤坝破了好……” 周大郎脸都黑了,道:“合着不是你们去服役是不是?” 兄弟俩立即缩了缩脖子躲在满宝的身后。 ☆.第三百二十五章 我们不一样(给书友“胭脂泪”的打赏加更) 满宝那么小,怎么可能遮得住两个哥哥,于是周大郎的眼刀不住的射向他们,然后理直气壮的指使他们,“把渔网洗干净了拿回家,哼!” 然后和周三郎一起挑了装了鱼的木桶回家,临走前则把满宝四个小的也带走。 大头和二头也想溜走,却被周大郎点名留下。 于是留下的四人目露羡慕的看着他们回家的背影越来越远。 周五郎看着渔网上沾的各种东西,认命的叹了一口气,每次打渔,最讨厌的就是后面洗渔网的活儿了。 周五郎和周六郎认命的把渔网放在稍干净一点的草地上,然后和大头等将粘在上面的水草,木条,石头和泥土等杂物拿下来,等择干净了还要拖到比较干净的水域那里清洗干净。 这才团吧团吧放在竹筐里抬回家晒。 回到家时自然被老周头骂了一顿,因为他们不仅没赶上吃晚食的时间,还把身上弄得脏兮兮,臭烘烘的。 周大郎和周三郎低眉垂目的坐在一旁,好似这事跟他们没关系似的。 周五郎只能带着老六和大头二头快速的去洗澡,等一群人终于洗干净跑过来坐好,老周头才板着脸拿起筷子示意开饭。 今晚的菜很丰盛,不仅有两碗小鱼仔,还有一大盆豆腐炖鱼和两盘煎鱼,是煎大鱼。 以及三样菜蔬。 虽然菜多,但老周家人也很多,不管饭桌上有多少饭菜,总能把它给吃光。 今晚的菜不仅丰盛,还是小钱氏做的,那就更好吃了。 最后所有人都吃得心满意足,难得的连大人都觉得撑了,毕竟粮食并不难放开了吃,大家晚食都只吃七八分饱而已。 虽然撑了,但老周头很喜欢这种感觉,他放下碗后道:“明儿是中秋,老四,明天你去集上买两斤肉回来。” 然后看向老妻。 钱氏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微微颔首道:“明天的饭食还是老大家的做吧。” 这话一出,大家都心满意足了,周喜笑道:“大嫂,明天的鸡我来喂。” 冯氏也道:“院子我来收拾,大嫂,要做菜的时候叫我一声,我给你烧火儿。” 何氏和方氏也纷纷表示其他家务她们会做好,小钱氏只要负责做饭做菜就可以。 村子里过节就是吃一顿好吃的,然后晚上让孩子们在院子里拜一拜月娘娘就算完了。 听说县城里才热闹呢,尤其是晚上,“……那种富裕的大县,一到中秋就全挂上花灯,灯上写了字谜让人猜,还有人在大街上耍猴,耍火,可好玩了。” 周四郎疑惑的道:“那不是元宵吗?” “元宵也是如此,但中秋也如此。”满宝道:“这是傅二姐姐说的,她去年就去绵州参加了灯会,只是今年她爹可能要升迁了,所以不给她们胡乱出门,就不能去了。” 不仅周四郎,方氏都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问道:“绵州有,那我们县城没有吗?” “有是有的,就是没有绵州热闹,听说灯不多,但街上的商铺也会挂出来。” 方氏就向往的道:“要是能去看一看就好了。” 周四郎也从没有在县城过夜过,更没有参加过那样热闹的活动,一时有些蠢蠢欲动起来。 他这一动,连凳子都坐不住了,屁股摇来动去,但只是一扭头看到坐在另外一边正说话的爹娘,他的气就一泄,惋惜的低下了头。 方氏见了悄声道:“总会有机会进县城里看的。” 周四郎这才精神了点儿,见满宝还在高兴的和老五他们谈论,他便插嘴道:“满宝,你想去县城看灯会吗?” 满宝问:“有好吃的吗?” 周四郎:“……应该有吧。” 满宝想了想道:“灯会都是晚上的,我们要是去看灯会,那我们晚上住哪儿呀?” 满宝现在节省得很,除了吃的,一切额外的花销都不想多花,因此道:“要是晚上灯会上会卖的吃的白天也卖就好了。” 周五郎也只对吃的感兴趣,兴奋的道:“要不明天我们去县城看看,幺妹,你不是放假了吗?” 大头等人一听,立即眼巴巴的看着小姑。 周四郎:……明天好像就他被分派了任务。 周四郎蠢蠢欲动,小声道:“幺妹,幺妹,你去和爹说,明天我们去县城里买肉。” 周五郎和周六郎一起孤立他,“我们都是没成家的,不跟有媳妇的玩儿。” 周四郎愤愤,“不出两年你也要成亲了。” 周五郎顺口道:“到时候我们不跟有孩子的玩儿。” “就是,就是,”周六郎道:“你看大哥二哥和三哥他们就不跟我们玩儿,你现在是他们那一拨的。” 周四郎回头一看,这才发现大哥二哥和三哥他们拿着凳子坐在父母的不远处,大嫂二嫂和三嫂也都在那里,一群人正在那里说种冬小麦的事。 再一低头,他和方氏正坐在一群孩子中间,上到他周四郎,下到四头都坐在这儿。 周四郎:…… 一旁的大人们发现他们这边安静了,周大郎回头看了一眼,随口道:“老四,带好孩子,不许欺负满宝。”: 周四郎:…… 方氏显然也发现了这一点,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抱着肚子差点笑跌。 周四郎连忙张手像母鸡护仔一样的护着她,紧张道:“你可小心点儿,别一会儿又喊肚子痛。” 周五郎和周六郎嫌弃的扭过头去,继续做满宝的思想工作。 满宝想了想,中秋先生放了三天的假期,虽然作业不少,但时间还是多,最主要的是D博士被禁言三天,生意一时也做不下去了,便点头答应了。 她也想进城去看一看傅二姐姐。 满宝跑去和母亲说。 钱氏从不拦着满宝进城,只要她想进,基本上钱氏都会答应,于是她扫了一眼她背后的周四郎等人,笑着摸了摸她的头道:“去吧,只是要听你五哥六哥的话,不许乱跑。” 周四郎立即凑上去道:“娘,我也去呢,我会看好满宝的。” “你看好你媳妇就行,满宝有老五老六跟着,”说到这里,钱氏扭头和周大郎等人道:“明天把家里打扫打扫,你们都带着家里孩子进城去玩一玩,一年到头,也就那么两次轻省的时候。” 即便是沉稳如周大郎,老实如周三郎脸上也忍不住高兴起来。 老周头等孩子们都散了,这才扭头问钱氏,“你要不要进城去看看?” 钱氏横了他一眼道:“我进城去干什么?要去你自个去。” 老周头颇有些失望的敲了敲烟枪,嘟囔道:“我去干嘛,我才不去呢。” ☆.第三百二十六章 热闹 罗江县只有两个时候是最热闹的,一个是秋收后,一个则是过年前。 往年,秋收后的热闹可能会推迟到重阳节那天,毕竟收完了粮食还得准备纳税上调。 但今年没有税,调也被适量减轻,所以中秋前大家就闲了下来。 有和七里村一样决定种植冬小麦的村子,更是要趁着中间的这个空隙到县城里来走一走了。 因此街上很热闹,比年前他们那会儿来逛的也不差了,于是周五郎和周六郎就一左一右的把满宝夹在中间往前走。 至于其他人,那当然是各跟各的爹娘了。 周二郎知道今天是中秋,生意肯定特别好,哪里舍得放弃这个挣钱的机会? 周大郎也不舍得,所以昨天晚上他们多泡了两倍的豆子,凌晨起来把豆子磨出来做上豆腐,豆腐才好,冯氏他们也把今天要卖的菜蔬也都拔回来准备好了。 因为进城的人多,今天老周家带进城里的货物是平时的三倍还多。 傅县令难得的大方一次,通知城门今天免掉入城费,入城的人只要不携带武器都能进入,免费的! 今天进城的人多,自然卖东西的也多,好在一直巡街收保护费的混混头在吃了周二郎无数的豆腐后特意将他经常占用的那块地方留下来给他了。 喜得本来因为拿的东西多,带的人多而来晚了的周二郎高兴不已,直接捡了三四块大大的豆腐给对方,当然,还有保护费。 把东西一一放到摊位上,周二郎一抬头看见自家人就把摊位前的位置给站满了,立即嫌弃的挥手道:“你们该干嘛干嘛去,这儿我来就好。” 周大郎就道:“我跟你一起,让老三他们带着孩子们去玩儿。” 小钱氏则对周三郎道:“弟妹难得来一次县城,你带上四头一起去济世堂看一看,也就十文钱的事儿。” 自从何氏看到陈氏难产后,她的心神一直有些不安,小钱氏也知道她的这个心病,难得来一次县城,不如去找大夫看一看。 周三郎自然应下,就一把将四头抱在怀里,护着何氏去药铺。 小钱氏和冯氏就决定一起带着剩下的孩子四处去走走看看,她们不想买什么特别贵重的东西,但自家房里的针线也得补充一点儿了。 如果能在布庄得到些对方不要的碎布那就更好了。 周喜自然是跟他们一起。 他们带的孩子多,但大头大丫和二头二丫都是经常来县城的,比自家的老娘还要熟。 加上他们也能帮忙看弟弟妹妹,于是,大的带小的,大人再盯一盯,基本就没事了。 大家商量妥当,举步便走。 小钱氏她们三个一动就把一串孩子给带走了,摊位前一下就空了不少。 被这里的人流量吸引过来的顾客立即见缝插针的凑上去问,“你这卖什么的这么热闹?” 周二郎立即热情的招呼,“各种菜蔬,还有豆腐,活鱼和油煎小鱼仔。” 周二郎拎过一只木桶,示意顾客看里面的活鱼,乐呵呵的道:“都是昨天从河里捞的,养了一晚上,土腥气去了一些,却又很新鲜,今儿可是中秋,买一条回去尝一尝?” 本来只是想买些菜蔬的客人犹豫了一下便问道:“多少钱一斤呀?” “不贵,不贵,十文一斤,比猪肉还便宜,常吃鱼长寿!” “这话可有依据?” “当然有了,一个很有本事,读了很多书的人说的。”——他幺妹满宝。 周四郎发现自己插不上手,就看向满宝,见她正偷溜着从一个盆里抠小鱼仔吃,便无语的牵了方氏的手道:“走,我们自己去逛逛。” 方氏犹豫,“我们不留下帮忙吗?” “大哥二哥就行了,放心吧,我二哥摆了这么多年的摊,来多少客人都不够他招呼的。” 满宝不仅自己吃,也抠出来给五哥和六哥吃。 周五郎和周六郎左右看看,满宝喂一条他们就吃一条,等周大郎和周二郎又送走两拨客人,这才注意他们。 周二郎伸手拍掉满宝的手,拿了一张晒干的小叶子夹了一些小鱼仔包好,交给她道:“快去玩儿吧,今天我们可得早点儿回去。” 满宝喜滋滋的接过,心满意足的和五哥六哥一起离开了。 他们并没有立即去找傅二小姐玩儿,而是先在街上逛起来。 今天一大早,满宝便从五哥和六哥的存款里各拿出二十文给他们,然后她就决定跟着他们吃大户。 他们早上急着出来,一人只吃了一碗稀饭和豆花。 走了一路,满宝觉得已经饿了,更别说周五郎和周六郎了,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偷偷的抠小鱼仔吃了。 所以一走到一个馄饨摊前满宝就走不动了。 周五郎也咽了咽口水,然后上前问价,“馄饨多少钱一碗?” 还没到中午,此时馄饨摊前吃东西的人还不多,于是摊主有空看一眼三个孩子,笑道:“六文钱一碗。” 周六郎压低了声音道:“好贵,以前好像是五文。” 虽然他没吃过,但他经常来县城卖糖,总是见人家吃过的,他不止一次的想吃。 摊主听到了,就解释道:“这算便宜的了,五六月那会儿可得十文钱一碗呢,现在虽然秋收完了,但粮价还是涨,六文钱一碗我们不挣啥的。” 满宝一想也是,最近他们家的菜就卖得比往常贵一点儿。 周五郎和周六郎当然也知道,于是只犹豫了一下就道:“给我们来三碗,不,两碗吧。” 周五郎对满宝道:“我们少吃点儿,万一一会儿又看到好吃的了呢?” 满宝觉得五哥说得对,于是点头应下。 ***以为常,笑眯眯的煮了两碗馄饨给他们,还多给了他们一个碗。 满宝高兴的和他道谢,捧过空碗坐在一旁等着两个哥哥给她分吃的。 傅文芸推开临街的窗户,低头一看便看到了她。 没办法,满宝又白又嫩,还圆乎乎的,坐在黑乎乎的一群乡下人之间尤为显眼。 傅文芸忍不住露出笑容,转头和秋月道:“快去请满宝上来。” ☆.第三百二十七章 多读书 满宝才吃了两个馄饨,秋月找上门来,她便把碗往前一伸,要两个哥哥又各自分了她两个,这才端着碗跟着秋月往酒楼里走。 秋月:…… 不过她也没阻拦,引着满宝往酒楼里去。 小二看见才要阻拦就被掌柜的一巴掌拍在脑袋上,低声道:“没眼力见的,没看到那是县太爷家的千金身边的丫头吗?” 于是俩人便目送一身布衣的满宝捧着一个有自己的脸那么大的碗上二楼。 满宝热情的邀请傅文芸一起吃馄饨,她道:“很好吃的,回头我查到了做法,让我大嫂天天做给我吃。” 傅文芸好奇的看了一眼碗里的馄饨,觉得和自家厨房里做的差不多,便拿起一双筷子吃了一个。 也不知是真的比较好吃,还是因为是朋友请的,傅文芸觉得是比在家里吃的要好吃一些。 满宝还请秋月吃了。 秋月看了一眼自家小姐,含笑吃了。 桌子上有两碟点心和茶水,傅文芸给她倒了一杯水,好奇的问,“你哥哥们怎么不上来?” “他们还没吃完呢,”满宝不在意的道:“我和你一起玩儿,他们很放心的。” 傅文芸点了点头,秋月却是长舒一口气,周六郎和小姐年纪相仿的,周五郎的年纪也不是很大,中秋佳节,他们和二小姐一起坐在包厢里总觉得怪怪的。 傅文芸和满宝都没多想,更不在意这一点儿,俩人凑在

相关推荐: 新年快乐(1v1h)   鉴宝狂婿   婚里婚外   开局成了二姐夫   虎王的花奴(H)   山有木兮【NP】   NTR场合_御宅屋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