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善宝和白二郎了,他们来县城的次数比满宝还少一些。 今天无事,又有白老爷带着,三人便放开了玩儿。 就是白二郎都不怎么忧心,他爹也一向疼他的。 三个孩子用完了午饭便在县城里撒欢似的玩了一通,直到快傍晚了白老爷才带着三孩子坐上马车。 没有午睡,又玩疯了三个孩子刚坐上马车没多久就昏昏欲睡起来,还没出城门就东倒西歪的睡着了。 白老爷只能认命的把他们放倒,护住他们的小脑袋,让车夫放慢了速度。 出了官道拐进山道,路就不好走起来,好在马车走得慢,虽然一摇一晃的,但并不是很颠簸。 三孩子就这么一路睡回到七里村。 马车先送满宝到老周家,这才调头过河回白家。 满宝抱了一怀的玩具,乐滋滋的去和侄子侄女们分享。 老周头坐在门槛上看着他们玩儿,问满宝:“这些都是白老爷买了送给你的?” 满宝点头,“大家都有。” 老周头这才没说什么,转而问道:“县太爷家的小姐有没有说什么?” 满宝都快忘了她的好朋友离开的事了,老周头一提才想起来,她从自己的布包里拿出一个盒子,打开给老爹看,“这是傅二姐姐送我的。” 老周头看了一眼,见是手绢,就砸吧嘴道:“倒是个好东西,不过你现在还小,也用不着,先收着,等你再长大点儿再用。” 大丫看了一眼,羡慕道:“好漂亮,小姑,这是不是传说中的绸缎?” 满宝就伸手拿出一块来看,摸着软软的,滑滑的,她迟疑道:“应该是绢吧?不都叫手绢吗?” 老周头深以为然的点头,“不错呀,不然干嘛叫手绢?” 大丫怀疑,真的是这样的吗? 不过老周头说得对,满宝现在用不上这东西,她将盒子放在了自己的书架上。 说是书架,现在上面除了书外还放了各种东西,所以还不如叫置物架。 满宝将它放在最顶端,决定等她想傅文芸了再拿出来看一看。 不过年纪还小的满宝显然没那么多忧愁,她和傅文芸本来就更多的是书信来往,所以一段时间不见并不会太过思念。 不比白善宝,他们每日都见面,所以一分开一段时间便想念得紧。 白善宝见满宝几乎不怎么提起傅文芸,也不忧愁,就放下心来,然后就找她讨论许多问题。 本来还担心她伤心,不想她太过发愁呢,不过今天看来是没必要的。 刘氏给他们找的农庄管事到了。 不错,刘氏从白家的的庄子里调了一个管事来帮他们管理那一百二十亩的田地,以及那一座山。 连白老爷都觉得刘氏有些太小题大做了,一百多亩的地而已,又是在七里村,随便交给一个长工或是下人都行,何必还要从别的庄子调派管事过来? 不过之前便说好,人力物力由刘氏他们出,所以白老爷并没有说什么。 人到了以后,刘氏让三个孩子到家里去见管事。 三孩子比之前都高了一些,但在刘氏等人眼前,他们还是孩子。 被请来的管事垂手站在一旁,听到动静便微微抬头看向他们。 三人也正好奇的看着这个管事,见他鬓发微霜,面容苍老,脸上带着憨笑,而手指粗大,显然是常干农活儿的。 刘氏道:“这是白忠,以后他就是你们的庄头,有什么事你们吩咐他去做就好。” 满宝很有礼貌的叫了一声白伯伯,因为白庄头看着比她爹还老一点儿。 白善宝看了她一眼后道:“应该叫白爷爷。” 白二郎深以为然的点头。 满宝苦恼的皱眉。 刘氏看了好笑,摸着他们的脑袋笑道:“你们以后称他白庄头就好。” 有些不安的白忠连连点头,躬身道:“少爷,堂少爷,满小姐以后有事只管吩咐小的。” 在三个孩子来前刘氏就和白忠说过,这个小庄子三个孩子都有份,所以他们三个都是他的主子。 满宝他们虽然雄心勃勃,但他们并不可能把太多时间花费在农事上,尤其是他们此时年纪还小,心性不定,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 事实上这段时间他们也很懈怠了,每日从学堂里下学回来做完作业就会忍不住凑在一起玩儿,前两天因为周四郎他们要上山抓竹鼠,三孩子还跟着去凑了一回热闹呢。 地里的长工虽然听命令在犁地和沤肥,但没有人管,做事很懈怠。 三孩子是不可能每天都去地里监督的,刘氏也不可能放任他们把太多时间放在这个上面,所以老早就要给他们找庄头了。 如今庄头一来,很多事情都可以做起来。 满宝他们只需要躲在庄头后面吩咐庄头,至于底下的事自然就交给庄头去做。 所以这个庄头最要紧的不是能力,而是要听话和忠诚。 尤其是听话,不然三个孩子可指使不动人,指使不动人,那这个庄子便没了存在的意义。 一百二十亩的田地加上一座草木茂盛的山,实在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庄子。 而且那一百二十亩的田地还算不上肥沃,大部分都是很贫瘠的沙地,但白忠也不敢怠慢。 因为他虽老实,却也看得出来,老夫人对这块地很看重,不,应该说是看重三位小主子,这个小庄子似乎是拿来培养和考验小主子的。 所以老夫人可能不看产量,她看的是三位小主子的,或者说是少爷的理事能力。 也因为知道这一点,白忠很听话,哪怕三个小主子给出错误的指示,他也一言不发的照办,在这里,他只要做三位小主子的手脚就好,并不需要有自己的思想。 ☆.第三百五十八章 争执 刘氏看了几天,忍不住和刘嬷嬷道:“他也太老实了,这么多年还是一点儿没改。” 刘嬷嬷笑,“要不我去提点一声,让他多教教少爷他们?” “算了,当初选他就是因为他老实听话,要是你提点了,他一多想,以后三个孩子再吩咐他,他又跑来问我,烦的反而是我。”刘氏呼出一口气,又气又笑道:“算了,好在满宝身后有整个老周家,也不用怕他们做太错的事儿。” 这倒是的,满宝身后站着整个老周家的智囊团呢。 论种地,他们不敢说是七里村的第一,但至少也能排在前三名。 虽然说是把那二十亩的地给满宝玩儿,但老周头不可能不问。 眼见着年节将至,而过完年就是春天,老周头就问满宝了,“你们打算地里种多少亩的豆子,多少亩的麦子,多少亩的水稻?种子都准备好了吗?” 于是满宝一呆,问道:“家里不都是年后才开始准备的吗?” “是啊,但你们不是要上学吗?”老周头瞥了她一眼道:“种子这样的大事你们不会也交给下人吧?” 他道:“这可是大事,一年的收成能不能好,一半看天时,一半则看种子,这是马虎不得的,你们年纪小,人也不多,该早些准备了。” 满宝就去找白善宝商量种子的事。 白善宝这才想起,种子还得他们自己准备。 于是俩人去找刘氏。 刘氏笑道:“你们的种子得从县城里买,你们看是你们自己去买,还是让白庄头去?” 白善宝看向满宝。 满宝心中一动,他们的种子是该要原汁原味的,还是要掺了未来的呢? 白善宝和满宝决定商量一下,主要是地里一共需要的各色种子是多少还没算出来呢。 其实这点儿并不难,尤其是在有了白庄头以后。 白善宝将以前收集到的数据拿出来,再让白庄头去找以前的长工了解一下情况。 七里村的作物很少,不是稻,麦,就是豆子,嗯,各种各样的豆子,其中又以黄豆为主。 俩孩子决定种植的东西简单而粗暴,今年种了豆子的改种麦子,种了麦子的改种豆子,而田里也只能种稻。 有白庄头在,很快就算出了各作物能种的亩数,一亩需要多少种子都是差不多的,满宝他们在纸上轻轻一算就算出来了。 麦子和水稻的数量都没什么问题,轮到豆子的时候,满宝觉得只种豆子太无聊了,于是她道:“还可以种黑豆,种红豆,绿豆,芸豆……” 白善宝连连点头,“你之前拿来的计划书上不是说要在山脚下养鸡吗?还得留出一些地来种菜蔬吧?鸡是吃菜蔬吗?” 白善宝不提满宝都快要忘记了,她精神一振道:“还有山上要种果树呢。” 一旁艰难的写作业的白二郎也写不下去了,凑上去问,“要种什么果树?” 满宝道:“我喜欢吃梨。” 这也是她唯一能吃到的水果,是山上野果树结的梨,有些酸,但满宝也觉得很好吃。 每年周家兄弟只要上山就能给她找回来,不要钱的。 白善宝和白二郎喜欢的就多了,于是俩人掰着手指头数,“我喜欢吃苹果,桃子,还有橘子……” “我也喜欢吃桃子、橘子,还喜欢吃樱桃。” 满宝愣愣的看着他们,半响才道:“我只吃过苹果和桃子……” 那是来白家做客时郑氏给她吃的,但不是自己家,自然不可能放开了吃。 一想到自己的庄子里就要种上果树,以后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时,满宝就忍不住激动,“你们能找到果树苗吗?” 白善宝道:“得问祖母。” 白二郎:“还能问我爹,我爹可厉害了。” 于是他们去问大人。 白老爷听说他们的动作这么大,这简直是想把山上四十亩地都开出来全种上果树,一时有些发愁,“你们知道开山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吗?得先把树和杂草砍了,还得清理石头,这才挖坑种树,还有可能要等三两年才能结果,有这功夫,我能给你们买足十年吃的水果回来。” 折腾折腾那一百二十亩地就差不多了,竟然还要去折腾山,这是多想不开呀。 但才讨论了一番水果的三小孩显然不愿意妥协,道:“我们就要种果树。” 满宝比较委婉一点儿,主要是她知道钱有多贵,于是道:“我们可以在山脚边先种一些,嗯,就种二十棵!” 白善宝嫌弃,“好少。” 白二郎忧心,“万一不活怎么办?” “那就多种一点儿,”白善宝道:“种四十棵好啦,要种十棵桃子树,十棵苹果树和十棵橘子树。” 全是自己爱吃的。 白二郎不乐意了,“还有樱桃呢,也要种十棵。” 满宝挠了挠脑袋,“要种梨树吗?” 那个貌似在山上摘了就可以。 科科开口了,“宿主,野生和种植的果树是不一样的,大多数野果的味道都比不上种植的,宿主以前收集到的梨树枝已经培育出两代,宿主感兴趣可以在百科馆内回购。作为收录者,你购买五代以内的产品都有优惠。” 满宝眼睛亮晶晶的,在心里问,“那我把苹果、桃子这些都收录后再回购它们培育出来的新品种,是不是也都有优惠?” “未来这两类水果都很普遍,宿主收购后若有研究所接手研究培育则可以。” 就怕没人研究,目标物丢到百科馆后会丢给后勤随便找个地方栽种,然后再这边给满宝一点积分鼓励鼓励,嗯,就和以前她收录的那些未来并不缺少的作物一样。 满宝一听,明白了,虽然微微有些失望,但她还是很快和两个小伙伴争执起来,“我们还得种一点儿梨树。” 于是四十棵果树不够分了,白善宝小手一挥又要扩大规模,白老爷赶忙在他开口前道:“就种四十棵,多的没有了,要种什么树你们自己商量着来。” 于是三孩子的目光便碰撞在一起,满宝道:“我只种梨树!” 于是白善宝就去瞪白二郎。 白二郎可不怕他,同样瞪回去,“我一定要种樱桃!” “哼,那就一人平分好啦,我们三人分四十棵,一人十三棵果树,随便种什么。” 满宝觉得这个很公平,率先答应下来。 白二郎想了想没意见,只问,“那剩下的一棵呢?” 白善宝想也不想的指着满宝道:“满宝年纪最小,又是女孩子,给她选!” ☆.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们娘呢 白二郎一走,白善宝就对满宝道:“梨一棵就能结很多很多的果了,你种三棵就好啦,剩下的十一棵给我种别的果树吧。” 满宝正在问科科这儿能种的果树呢,闻言摇头道:“不要,这儿好像还能种枣,我想种枣树。” 主要是红枣的作用很大,它不止一次的在医书里出现,她觉得这东西比梨啊,苹果啊的好多了。 白善宝没想到满宝竟然没答应,一时鼓了鼓脸颊。 白老爷能找到的果苗也并不是很多,见三个孩子叽叽喳喳的这也想种,那也想种,便忍不住道:“行了,行了,你们也得想想这儿能种什么,不能种什么,别什么都想着种。” 白善宝:“那堂伯你说这儿能种什么?” 白老爷就给他们掰着手指头数,“你们说的苹果,桃子,橘子,樱桃都没问题,还有梨,枣也有,除此外还有枇杷,李子,你们自己选吧。” 三个孩子目光相碰,满宝道:“一棵树能结好多果的,我们可以每一样都种。” 白善宝数了数种类后道:“八种,那就一种五棵,应该够我们吃了。” 白老爷:……所以你们种果树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吗? 白二郎在犹豫过后就同意了这个分配方案,他有些嘀咕,“早说呀,昨天就没必要争论了。” 关键是他们昨天也不知道白老爷能弄来这么多种果树呀。 三孩子一起看向白老爷,目光闪闪发亮,“这些果树一定可以买到吧?” 白老爷面对他们的怀疑面无表情,“我会尽量的。” 这对他来说当然不是很难,量又不大,一种果树五棵而已。 于是白善宝一声令下,白庄头便开始在山上找合适种果树的地方。 他并不懂那些果树要怎么栽种,但以他几十年的种地经验来说,选一个比较平的,土比较肥沃的,浇灌方便些的地方就行。 于是他在山上转了一圈,最后选择了东北面,从山脚过渡到山腰的一大片。 那里土比较肥沃。 所以那里的树木也很茂密。 趁着冬天,白庄头带着长工将选定的那一片地方的树木都砍了,晾干后还能在山脚下建鸡棚。 没错,经过白善宝和满宝的激烈争论,最后俩人还是达成了一致,依然决定按照计划在山脚下的那一片荒地上养鸡。 当然,为了不让鸡最后变成野鸡,他们需要圈出一块地方来插上篱笆,再建一个鸡棚。 除此外,还得建几间茅草屋给长工们住,所以需要的树还真不少。 现在小庄子里只有三个长工,是刘氏从白老爷手里接过来的,但这么多的事仅靠他们三个长工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刘氏很大方的拿出一部分钱来请短工。 满宝近水楼台先得月,先给她家几个哥哥报了个名。 刚把生姜等全部卖出,最近正在家里休息的周四郎等人便撸了袖子去做工。 老周头一看,便让小钱氏和冯氏也去,道:“不要工钱,就当是帮你们幺妹。” 小钱氏当然没意见。 三个孩子说是要养鸡,但这个鸡到底怎么养,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而那三个长工显然也不太懂,扎着的篱笆稀稀松松,也就能拦住大只的成鸡,小一点儿的鸡都不用钻,进出恐怕就跟逛街一样大摇大摆。 小钱氏就带着冯氏将篱笆重新绑了一遍,在清理出来的山脚荒地里走了一圈,将已经搭建好的鸡棚推了重新换了一个位置…… 白庄头看着,脸微微有些红。 白家这次请的工人不少,因为满宝他们决定把山脚下的这片荒地都清理出来。 石头不必管它,但那些杂树杂草要都割了。 然后东北山腰处的树桩也要挖出来,再把那些草都割掉,锄掉,工程可不小。 今年没有劳役,大家又早早的农闲冬眠,哦,不,是冬天休整,所以全村的青壮都闲着没事干。 白家才放出要请短工的风声,村里人立即蜂拥而至。 白庄头选了十二个青壮,再有小钱氏和冯氏帮忙,小庄子的建设速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进行。 就连本来想要粗粗建起来的茅草房,在白善宝他们来看过一次后也换成了黄泥房子,比原计划的泥草房宽敞亮堂了不少。 满宝好奇的看着那三个长工,见他们头发乱糟糟的蹲在石头上随手抓着一个馒头就啃,不由拿着自己的馒头蹲到了他们对面。 三个长工和满宝对视了一眼,默默地转身用后背对准她。 满宝便起身又跑到他们面前蹲着,继续和他们相对着一起啃馒头。 三个长工:…… 其中一个脏乎乎看不清脸的长工咽下手里最后一点馒头,问道:“满小姐,您有什么吩咐吗?” 满宝摇头,顿了顿后又点头。 她好奇的看着三个长工。 三人身上穿着白家下人常穿的青布衣裳,只是他们三个身上的更脏,还破了好几个洞,连补丁都没有。 头发乱糟糟的,手和脸也脏兮兮的。 满宝已经不是第一次见这三人了,但以前她都没怎么注意看他们,毕竟她时间少,来这儿的时间也多,多数时候是跟白庄头说话。 但今天他们休沐,她从早上便来这里,跟在这儿东走西逛的,加上今天这里这么多人,对比之下,三人就很显眼了。 满宝觉得他们太邋遢了。 就是她最懒的四哥,最脏的时候也没他们脏。 所以她在迟疑过后还是忍不住问,“你们娘不揍你们吗?” 要是她哥哥们敢这么脏兮兮的回家,她娘一定会让她爹揍他们的。 三个长工有些心塞,道:“我们娘为什么要揍我们?” 满宝迟疑了一下道:“因为你们不洗头?” 三个长工又摸了一个馒头,继续啃,不在意的道:“我们娘离我们远着呢,不在这儿,揍不着我们。” “那你们的媳妇呢?看你们的样子,比我四哥还老啊。” 三个长工更心塞了,“满小姐,我们要是能娶着媳妇,还用来当长工吗?” 满宝都惊呆了,问道:“你们是长工啊,做工人不是很挣钱吗,你们每天都有活干呢。” 看她哥哥们,每次做完家里的活儿就开始盯着白地主家,白地主家只要一招工就跑过去,一天最少也有十五文,十天就能挣一百五十文啦。 ☆.第三百六十章 我们要有理想(一) 白地主虽然抠,但农忙的时候也是很舍得出钱的,所以时常能给出十八文或二十文的工钱。 在老周家没种姜,也没有去县城卖菜蔬前,白地主是老周家很重要的一个收入来源。 每年给白地主打短工起码能挣一千钱,这是最少的时候。 基本上他们娘亲的药钱就是从这儿来的。 所以满宝下意识的觉得长工是比短工更赚钱的,因为他们经常有活儿干呀。 三个长工却忧伤的看着满宝,道:“满小姐开玩笑了。” 长工的工钱不是按天来算,是按月呀。 他们每个月的工钱是三百文,包吃包住。 像农忙的时候,吃的是庄子里统一做的,过了农忙的时期,白家会给他们一些粗粮,要吃多少自己做。 所以吃得少的,能够自己省下一些粮食,吃得多的,可以自己拿自己的工钱去买。 满宝数了数,却道:“三百文也不少了,你们怎么会娶不上媳妇?” 长工们更忧伤了,都低下头啃馒头,不想跟满宝说话。 满宝却很想了解他们,老爹昨天晚上教满宝,要想人干好活儿,就得给人吃饱饭,让她不要苛待了给他们干活儿的长工。 而今天早上他们要出门时,刘奶奶也特意把他们三个叫住,让他们到地里后要认真,最后收拢人心,不能什么都指望白庄头。 满宝觉得她不用收拢哥哥们和村里青壮的心,白庄头似乎也很听他们的话,对他们也很好,尤其是对善宝。 善宝说东,白庄头一定不会说西。 所以她上下看了一圈,就蹲在了三个长工的面前。 她觉得她需要和他们谈一谈人生。 要被谈人生的三人:…… 三个长工被缠得没办法,便也没啥不能说的,反正现在是中午休息的时候,闲着也是闲着。 主要是他们对满宝的年龄表示怀疑,他们说了她能听懂吗? 不错,三人并不觉得他们的穷困不好说出口,长工穷苦是众所周知的事,他们只是觉得对满宝说了也是对瞎子点灯,没意思。 “我上个月的月钱还剩五十文,过年前发一个月的工钱,还有一个红包,应该有三百五十文左右,我打算去集上买些肉,再和老爷买些米面,也过个好年,这钱就花完了。” “我上个月受寒了,光吃药就去了八十文,又耽误了十来天没下地,工钱只有一半,我还想存着钱买件好点的衣裳呢。” “我的钱都买酒和下酒菜了。” 三人一起看向满宝,“所以满小姐,你看我们一文钱也没有,这能娶媳妇吗?” 满宝都惊呆了,“你们花钱好大呀,我大哥一年到头花的钱都没有一百文,这还是因为去县城要交入城费,偶尔要在县城买几个包子吃,或是给我们买糖果点心才花去许多钱……” 所以在她看来,一个月三百文是真的许多了。 一年至少能存两吊钱吧? 五吊钱左右就能娶一个媳妇,所以努力个三年就差不多了。 她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娶不着媳妇。 满宝给他们数数,“我二哥和四哥是家里花钱最大的,但他们花的也不多,像我二哥,忙起来的时候每天都要进县城卖东西,我娘每次都会给二十文钱给他。但除了入城费和摊位费,和偶尔花一两文和人买滚烫的汤外,余下的钱他都攒下来拿回来给我二嫂……” 这种事周二郎当然是偷偷干的,但夫妻俩给钱藏钱的时候不会躲着最小的闺女三丫。 三丫知道了,二丫也就知道了,二丫知道了,满宝也就知道了。 “还有我四哥,以前他手上只要有钱就给自己买吃的,或是给我们买吃的,但有了我四嫂以后他好抠的,有了钱得先存着给我四嫂买红糖,给我未来的侄子买布料……所以便是进城,每次花的钱也不超过十文,你们怎么这么能花钱?” 三个长工心塞,其中一个愤愤的道:“我们要是有个媳妇,我们也能存钱。” 另外两个深以为然。 “那娶媳妇也得存钱才能娶得着呀,而且你们这样光有钱也不行,你们得把自己弄干净和精神些。”从小有很多哥哥的满宝打懂事起就知道,要娶媳妇,你家里不仅要有地,有房,有钱,自己还得干干净净的,还得能干才可以。 满宝见三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精神一振,话唠属性开启,瞄了一眼他们脏兮兮的手,没去握,而是蹲在他们跟前语重心长的道:“我们老周家,你们知道不?” 三人点头,能不知道吗? 他们在白老爷家做长工也有三四年了,对七里村的村民都熟得很,老周家在七里村算是有名的。 “我们老周家有地吗?” 三人点头。 “有房吗?” 三人再次点头。 “名声好吗?” 三人看了一眼满宝,慢悠悠的点头。 “但你们不知道,我爹娘打小就告诉我四哥他们,干活儿要勤奋,要爱干净,这样长大了才能娶着媳妇。”满宝道:“以前我爹娘可愁了,生怕我四哥娶不着媳妇,我家条件那么好都这样,你们没地没房,要是再不把自己弄干净点儿,再勤奋些,人家姑娘怎么会看上你们?” 长工一道:“满小姐,我们没指望有姑娘能看上我们,只要有个寡妇能看上我们就行。” 长工二道:“不错,而且满小姐,你爹娘之所以害怕你四哥娶不着媳妇不是因为你四哥不干净,而是因为你四哥名声不好吧?” 长工三道:“就是,我们虽然没存住钱,但我们也没赌钱。” 满宝就一一看过三人的脸,摇头道:“你们要这么想,那你们完了,你们恐怕一辈子都娶不上媳妇了,就是寡妇也难。” “为啥?” “因为你们丑啊,你们看我四哥,多俊啊!” 长工三人一起侧头去看不远处石头上正一边兴高采烈跟人说话的周四郎,纷纷收回目光。 满宝继续道:“我四哥虽然犯过错,但他长得俊,也不太爱干净,但他至少衣服是干净整齐的,头脸也干净,不然我四嫂怎么会看上他?你们自己看看自己。哦,自己看不着自己,那你们看一下对方,你们三个现在都长得差不多。” 三人便互相看了看,然后嫌弃的偏过脸去。 ☆.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们要有理想(二) 满宝也不吃馒头了,将它塞给蹲在一旁看热闹的周五郎,然后就用手指捻了一缕长工一的头发,问道:“你瞧,你有多久没洗头了?” 长工一想了想后摇头道:“不记得了。” 太久了,而且谁去记这种事啊? 满宝就收回手,看着三人摇头叹息,“我七岁了,我在路上看见你们一定不会想亲近你们,那你们觉得十七岁的小姐姐,二十七岁的大姐姐会想亲近你们吗?” 三人迟疑了一下,摇头。 “那你们怎么娶得找媳妇?” 三人沉思。 长工一迟疑道:“就算我们弄干净了也没人会嫁给我们吧,我们又没地又没房的。” “就是,跟着我们喝西北风啊。” 满宝愤愤,“你们太没志向了!” 白二郎已经和白善宝跑过来围观了好一会儿了,闻言道:“这怕什么,我家的地多,房子也多,回头我让我爹给你们一点儿。” 三长工唰的一下抬头看向白二郎。 一旁周五郎的馒头都快要惊掉了。 白善宝冲他翻了一个白眼,道:“有志气的男儿都要自己挣家业,娶媳妇,靠别人像什么样子?” 三长工弱弱的道:“我们没志气……” 满宝叹息一声道:“我们还是要有理想的,虽然你们没地,也没房,但有本事有志向,总也能找着媳妇的,但如果连志向和本事都没有,那就真的娶不着了。” 三长工沉默不已,默默地啃着最后一个馒头,场面一下沉寂下来。 满宝目光炯炯的盯着他们,“你们真的不考虑一下把自己弄得干干净净的,然后努力娶个媳妇吗?” 长工一道:“一个月三百文,就算我们不花一文钱,一年也存不了几个钱的。” “能存三千六百钱。” 三长工惊得张大了嘴巴,“能存这么多?” “这怎么可能?那岂不是说我一年就花了三千六百钱?” 这下换三个孩子懵逼了,“一个月三百千,一年不是三千六百文吗?很好算呀。” 但数数都数不到一百的三个长工是算不出来的,听满宝给他们算了一通,三个人都心痛起来,“我们竟然花了这么多钱?那,那四年是多少?” “四年就是一万四千四百钱。” 长工一来的时间最长,不多不少正好四年,他一听满宝说完,直接咕咚一下从石头上滚了下去,然后他就抹着眼泪哭起来,“我,我竟然挣了这么多钱,我,我怎么不知道,呜呜呜……” 众孩子:…… 周五郎三下五除二的将满宝塞给他的馒头吃完,拍拍屁股起身,叹息道:“幸亏我跟满宝学了术数。” 周四郎不知何时过来,闻言撇了撇嘴道:“就算不识数,也可以把钱存着,没必要每个月的钱都花光。” 长工二愤愤,“你们知道啥,我们没地,没娘亲也没婆娘,干重活儿饿了不得多吃点?发下来的布料要请人缝制不得给钱?还有鞋子,袜子,这些都得花钱买……” 周四郎“呸”了一声道:“懒就是懒,干嘛找这么多借口,缝衣服很难吗?我就会缝,鞋子袜子很难做吗?我就会做!” 一旁的满宝和周五郎纷纷点头。 虽然有钱氏在,但在周喜没回娘家前,她也并不能每个孩子都照顾到。 满宝有小钱氏顾着,周四郎、周五郎和周六郎就比较惨了,他们的衣服钱氏会做,偶尔自己病得重了也会交代给三个儿媳。 但总有顾不上的时候,尤其是衣服坏的时候。 周五郎和周六郎前几年年纪比较小,冯氏和何氏都不太介意帮他们缝补,但周四郎年纪就有些大了,主要是周四郎自己也不好意思把坏衣服给嫂子们缝补。 所以他无师自通的学会了缝补,虽然一开始有些难看。 后来周五郎和周六郎的衣服再坏了,他们也懒得再拿去麻烦几个嫂子,基本上不是塞给周四郎,就是自己拿起针线来缝补。 缝补得多了,自然就像模像样了。 然后他们就自己缝补袜子,再自己缝补鞋子。 缝补=会做! 周家兄弟都骄傲的看着长工三个。 三人惊呆了,怀疑的看着周家兄弟,“你们家里不是有娘,有嫂子吗,这种事还要你们干?” 周五郎鄙夷的看着三人道:“自己的事自己能做,当然还是自己做着更舒服了,你们一个人这么久,连做衣服和鞋子这样的小事都不会做?” 长工三个沉思。 满宝摇着头看三人,“你们太懒了,这样不行啊。” 长工二沉思,“可就算我们能把工钱存下来,没有房子和地,也没人愿意嫁我们吧?” 周五郎忍不住了,“这个我们不知道,但如果你们既没钱,还懒,那是一定没人愿意嫁你们的。我可是从两年前就开始存娶媳妇的钱了,结果你们都这么大把年纪了还没开始存钱娶媳妇。” 周五郎想了想,自认为委婉的道:“反正你们要是这两年娶媳妇肯定争不过我。” 长工三瞪大了眼睛,“你娶媳妇不是家里出钱吗?竟然还要你自个攒钱?” 长工一也不哭了,爬起来好奇的盯着周五郎看。 周五郎先是瞥了一眼他四哥,这才骄傲的仰着脖子道:“家里出的钱,哪有自己攒钱娶媳妇来得爽?” 这显然太出乎三长工的常识了,这让他们一直以来坚信的观念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他们想娶媳妇吗? 那当然是想的,这世上就没有不想娶媳妇的男人。 但自从家里失地不得不给人打长工开始,他们就不太有娶媳妇的希望了。 什么人会做长工? 就是家里没地,或是地少得养不活家里那么多人,不得不出去给人干农活儿以谋生的工人。 他们算好的,找了个还不错的东家,不会拖欠他们的工钱,又签了长约。 有些人只能找到短工,在一个地方干完活儿了,就又要去别的地方继续找活儿干。 运气不好,钱花完了,却还没找到下一份工,最后就只能变成乞丐继续去找。 在他们的认知里,娶媳妇的钱得是家里父母出吧? 可他们都背井离乡了,哪还渴望着父母给他们出钱娶媳妇? 可现在听周五郎的意思,自己攒钱娶媳妇是很正常的事? ☆.第三百六十二章 我们要有理想(六月月票1500加更) 三长工都哭了,还是抱在一起哭的,动静不小,惹得七里村的村民们都看过来。 周大郎见弟弟妹妹都围在那儿,生怕他们欺负人,连忙走上前去,压低了声音问周四郎,“你们欺负人了?” 周四郎:“……我们明明是在帮他们好不好!我们这么好的人怎么会欺负人?” 白善宝嫌弃得不行,道:“行了,别哭了,不就是媳妇吗?你们好好干活儿,等明年秋收我们挣了大钱就给你们包一个大红包,到时候就可以娶媳妇了。” 三人依然低落着,他们不觉得一个大红包就能娶着媳妇,最主要的是,他们不觉得三位小主子能挣大钱。 白老爷给这么一块地给三个小孩胡闹,明年不亏就已经是烧了高香了。 满宝道:“你们爱干净一些,我们不是已经决定在这里建泥房了吗?以后那房子就送给你们。” 三人精神好了一点儿。 白二郎又要开口送地,周五郎眼疾手快的一把捂住他的嘴巴,真是个傻胖子,这是能送的吗? 满宝都给他们计划好了,“你们把月钱都存下来,等农闲的时候就扛着锄头随便找块没住的地开荒,开出来的地种上几年,那地就是你们的了。到时候你们就又有地又有房子,还有钱,还会娶不着媳妇吗?” 白善宝点头,“做人要有志向。” 三长工精神一振,饱含希望,觉得满宝给他们计划的不错。 满宝见他们被说服了,就道:“那就先从最简单的开始吧,晚上你们把自己的头发,脸和手脚仔细的洗一洗,再换上干净的衣服……” 等把他们安排下去了,满宝这才长舒一口气。 白善宝不理解的看着她,“你干嘛这么费心?” “他们是我们的人了啊,我们得管好他们。” 白善宝想到今早临出门前祖母的叮嘱,他没再说什么。 白二郎总算挣脱了周五郎的魔掌,怒道:“干嘛不让我说话?” “我这是为你好,免得你晚上回去被你爹揍。” 白善宝立即转移了注意力,忍不住说他,“这世上娶不上媳妇的人那么多,你每一个都送地送房子吗?” “当然不可能了,”白二郎愤愤,“别人又不是我家长工,我干嘛要送他地和房子?” 周五郎闻言若有所思,“那你家现在还要长工吗?你看我怎么样,我干活儿也很利索的。” 满宝立即道:“我六哥也不错的,他也没娶媳妇。” 白二郎:…… 白善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乐得不行。 因为满宝说了要把建好的泥房子送给他们,三个长工一商量,就红着脸找上来,小声的询问能不能把三间泥房子分开建,以后如果他们真的娶媳妇了,总不能住在一起。 满宝觉得有道理,小手一挥答应了。 白庄头看了一眼白善宝,见他也没意见,这才下去安排。 乡下人都爱冬天建房子,因为农闲而人又多,干活儿特别快。 选个还算平坦的地方,把那些杂树杂草一清理,再一挖地基,只需三五天就能起一间泥房子。 因为周四郎的这座荒山脚下特别多乱石,三间泥房子彼此间就隔了相当一段距离。 没办法,之前先建了鸡棚,那一圈还算平坦的地方都围了篱笆。 他们不太想跟鸡住在一起,所以都是在篱笆外面选的地方。 房子建好,再用火把里面烘一烘,将湿气祛除便可以入住了。同时,山上要种果树的地也都清理出来了。 小钱氏也帮着把鸡棚和篱笆都弄好了,周二郎还友情给他们提供了喂鸡的食槽。 除此外,还有能给鸡喂水的水槽,可以打扫鸡舍的各种工具等。 在周二郎看来,这些工具都是随手就能做的,因此不费事,但在白庄头看来,这些能够给他省去很多功夫和金钱。 加上周大郎时不时的指点他七里村的农时,让白庄头对老周家的感官越发好。 刘氏见了暗松一口气,再想起看三个孩子时,这才发现他们好几天都没去地里,也不过问地里的事。 她不由把大吉找去问话,“他们近日在忙什么呢?” “考试。”大吉提醒道:“学堂快要放假了。” 刘氏这才惊觉快要过年了,“少爷学得怎么样?” “应该还不错吧,我看庄先生面色挺好的。” 刘氏便放下心来。 但此时庄先生的面色却称不上好,他今日的小院里迎来了不少家长客人。 满宝跟着一大群同窗挤在门外,偷偷的往院子里看去。 有人小声的道:“是你爹……” “关三,你爷爷也来了。” “连里长都来了,看来我们是真的不能读书了。” “关三,你家也缺钱吗?” 被问的关三没说话,他长得高,年纪也大,不像满宝他们趴在最下面,他是趴在最上面。 庄先生见一群家长都没说话,目光还时不时的飘向后面,便知道他们在顾忌什么。 庄先生便轻咳一声,高声道:“还不快回去念书,要我罚你们写大字吗?” 一群少年及孩子瞬间散了,大家蹬蹬的跑回教室,却不能安静下来。 村长的儿子周彬先起身问和他同龄的关三,“你爷爷也来了,他也不让你读书了?” 关三郁闷的道:“我爷爷说给我在城里找了份活儿,让我进城去干活儿。” “什么活儿?” “给账房做学徒。” 不少同窗都羡慕起来,“那你以后岂不是要做账房了?” 关三闷闷的道:“我不想做账房,我想去县衙里做书记。” 周彬羡慕的道:“你现在能找到账房学徒的活儿算不错了,本来我爷爷也是让我去做学徒的,结果秋后再去问,人家就不收了,说是今年生意不好,东家不愿意多养一个人。” “本来我们应该再读两年的,结果现在就要出去了。”挤在一起讨论的都是跟周彬差不多一样大的少年。 但一旁也围了不少和白善宝一样大的孩子,他们更加失落,几乎都要哭出声来,“你们好歹比我们多读了几年书,我们才读完《论语》而已。” 剩下的白二郎、白善宝和满宝一脸懵的看着众人,他们是今天一早来学堂时才发现不对的,一直到现在,他们都还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一个晚上过去,同窗们都要离开不上学了。 ☆.第三百六十四章 辞学 庄先生推开虚掩的教室门,还凑在一起的学生们立即一哄而散,跑回各自的位置上坐好。 庄先生站在门口顿了顿,这才走上讲台。 他低头去看安坐在课桌后的学生们,半响才幽幽的叹了一口气,“明日就要考试,这或许是我们最后一次应试了。虽然还只有短短几日的时间,先生希望你们能够一如既往的认真。” 这话的意思是,他已经同意学生们退学了。 其实不同意也不行,束脩是一年一交,年后就要交新一年的束脩,就算庄先生愿意降低束脩,这些学生的家长也不答应再把孩子送来了。 因为除了束脩外,他们还得给孩子交伙食呢。 以前,那点米面和钱在他们看来没什么,但这会儿却不同了。 今年粮食歉收,谁也不知道明年是什么光景。 秋收后之所以还让孩子们来上学,是因为一年的束脩都交了,不来实在浪费。 但每个月孩子们都要拎一小袋的米面来学堂,这对家里的负担也有些重。 但又不能不拿来,总不能别的孩子有吃的,自家孩子就饿着肚子吧? 而且在大人的眼中,读书是很费力气,很费脑的,不仅在学堂里要吃干的,在家的一顿早食也得吃干的才行,不然到了学堂肚子一饿,哪里还听得进先生讲课? 所以凡有孩子在学堂念书的,一天至少要给孩子吃两顿干的。 而一顿干的,化了粥或面片汤,起码够一个人一天三顿的量了。 七里村及附近的这两三个村子并不多富裕,愿意送孩子来学堂读书的多是家里富裕一些的富农。 前提还是庄先生要的束脩本就不多,家里供一个孩子一日三餐的吃干没问题。 但这一番天灾下来,各个家里的存粮都不多了。 所以学生们家长私下一商量,这才选择这时候找上门来和庄先生辞学。 庄先生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先生,自然知道他们现在的艰难,所以挽留一番,甚至表示愿意减免束脩,见他们依然坚持后便也只能同意放学生离开了。 虽然已经决定让他们辞学,但庄先生也并不是什么都不做。 在考试过后,他将这些学生一个一个的叫到隔壁小院里单独谈话。 年纪小些的,叮嘱他们回去后要反复诵读《千字文》和《论语》,他道:“这两本书中蕴含了大智慧,现在你们或许还读不懂,但以后年岁渐长,读得多了,自然有所得。” 八九岁的孩子目露茫然,庄先生顿了顿后便道:“你们只要记得回去后也要每日都诵读《千字文》与《论语》就行,已经学会的字久不看也会忘记的,你们若是把已经学会的字又忘了,岂不是辜负了家中父母的期望?这两年的学也白上了。” 八九岁的孩子闻言,连忙点头答应。 而对已经十二三岁的少年,庄先生谈的心就要多了,这些孩子已经跟他读了四五年的书了。 面对他们的离开,庄先生倒是不怎么惋惜,因为这几个孩子并没有想走科举的,四五年下来,他能教他们的也有限了。 他最惋惜的还是才读书不过两年,或是去年才入学的两个学生。 每一个从先生小院里出来的孩子眼睛都红红的,除了本人,没人知道先生和他们说了什么。 满宝和白善宝都有些不安。 满宝的情况有些特殊,她不知道先生是否离开,如果先生离开,她还要怎么读书? 白善宝也很不安,他是一定要读书的,但如果庄先生离开,他又要去哪儿读书? 最不受影响的估计是白二郎了。 他左右看了看后就跟自己要好的小伙伴们约定,以后他们也要常来找自己玩儿。 七里村的小伙伴想也不想的同意,反正就一个村,几步路的事儿。 隔壁村的也没多犹豫,跑着也是几刻钟的事,反正回家也没事做,可不就是玩儿? 等把所有学生都找了一遍,庄先生便惋惜的表示今年的课程就到此结束了,大家可以收拾东西回家过年了。 众学生站起来郑重的与庄先生行礼辞别,沉默的将东西收好。 满宝等大家都走了,这才和白善宝跑过去小院找先生。 庄先生刚要烧水泡茶,看到两弟子过来,便冲俩人招了招手道:“来得正好,快帮先生烧火。” 满宝跑上去,这活儿她做得很熟了,打了打火石,点燃干草便生了火儿。 白善宝一边给她递小柴,一边问庄先生,“先生,你要离开吗?” 庄先生问,“怎么,你也不想读书了?” “不,我想跟着先生读书。” 庄先生就摸着胡子笑道:“那不就好了?你们安心跟着为师读书就行。” 满宝和白善宝同时松了一口气,又高兴起来,于是邀请道:“先生,你晚上去我家吃饭吧。” 庄先生摸了摸满宝的脑袋笑道:“晚上先生没空,已经应了白老爷去他那里用饭。” 白善宝恍然大悟,“难怪白二一点儿也不急,原来他早知道吗?” 庄先生意味深长的一笑。 白二郎当然不知道了,这孩子心里想的事情少,可能是没人问到他,所以他不觉得这些事跟他有关。 他想,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呗。 他还是孩子呢,为什么要为这些事操心? 所以即便是晚食时要和庄先生坐在一起吃饭,他也毫无波澜,在老爹夹了一筷子菜后便认真的吃饭。 桌上只有他们父子二人和庄先生,白老爷觉得餐桌上过于沉闷,于是提议,“庄先生,把善宝也叫过来如何?” 庄先生当然没有意见了。 于是下人下去,不多会儿就把白善宝和满宝一起领过来了。 白老爷看见满宝大笑,“我还想着是不是要派人去你们家里请你,没想到你还在善宝家里,如今庄先生就你们三个学生了,正好坐在一起商议这课要怎么上。” 白善宝解释,“我们正商议着开春后要在山脚下的荒地里多种些瓜豆呢。” ※※※※※※※※※※※※※※※※※※※※ 作家的话 雷声轰轰,每次一打雷就停电,宝宝觉得还是先定时吧 ☆.第三百六十五章 师兄还是师姐 白老爷就看了一眼他傻儿子,问道:“二郎,你怎么不去?” 白二郎理直气壮的道:“我又不懂他们说的那些瓜,我才不去呢,等到要种果树时再叫我。” 白老爷:…… 庄先生哈哈大笑起来,对白老爷道:“他这样心思单纯也不是坏事,白老爷不必过于苛责。” 白老爷对庄先生笑笑,当着先生的面儿,他暂时放过他儿子。 下人拿了碗筷上来,给两个孩子添饭,白老爷先给满宝夹了一筷子肉,这才问庄先生,“先生是打算继续在学堂里教学,还是换到我们宅子里来?” 庄先生想了想后道:“还是在学堂里吧。” 要是有孩子过来这儿玩,看见他们在上课,说不定会想旁听。 白老爷道:“就怕学堂太过空旷,先生在里面授课会受寒。” 庄先生不在意的笑道:“我住的小院也宽敞,不想在学堂里授课时,再带他们去小院便是。” 三个学生和三十个学生,区别还是很大的,在哪儿授课都可以。 白老爷这才不再强求。 庄先生只饮了一杯酒,饭足后就告辞离开,顺便把满宝也带走了。 师徒两个过了桥以后就慢悠悠的沿着河岸散步,满宝很关切的问道:“先生,你才有三个学生,还能挣钱吗?” 庄先生好笑的问道:“若是不能你待如何?” “我有钱,”满宝认真的道:“我可以给先生付很多的束脩。” 庄先生听出她声音中的惶恐,他心下感动,伸手轻拍她的后背,安抚道:“放心吧,先生不走。” 他道:“你和善宝是为师见过的最聪明的两个小孩儿,哪怕不为钱,我也要在这里教下去的。” 满宝张嘴就要说话,庄先生就对她摇了摇头,笑道:“你不必焦急,日前白老夫人找过我,她说要聘我为善宝的先生,每月予我的束脩比之前开学堂的还要高。” 满宝便安静了下来。 “所以你大可放心,先生是饿不着肚子的,不过,”庄先生顿了顿后道:“你大嫂恐怕不能再在学堂里做饭了。” 满宝却很高兴了,“没关系,我嫂子再找别的活儿就是了。” 庄先生点头,“等年后你再来上学,让你家里人把你的米面送到善宝家,再每月送五十文钱,这个没问题吧?” 满宝点头,表示没问题。 庄先生这才继续道:“满宝,我决定收白善为弟子,以后你们就不止是同窗,还是同门师兄妹了。” 满宝瞪大了眼睛,叫道:“不行!是师姐弟!” 庄先生:“……” 满宝站在庄先生面前据理力争,“先生,是我先拜师的,我也比他早一日进学,所以我比他大。” 以庄先生对白善宝的了解,这恐怕有点儿难,因为,“他年纪比你大。” “书上不都说辈分是按照入门来的吗?哪有是按照岁数来的?” 庄先生看了她一眼道:“我们是读书,不是习武。” 满宝就缩了缩脖子,小声问,“先生你知道呀?” “没收的书还在先生那里呢,你觉得我会不知道吗?” 满宝心虚了一下下,然后就理直气壮的道:“我觉着道理是一样的,所以我是师姐。” 庄先生就挥了挥手道:“这个你们自己商量吧,白家会选定好日子拜师,在此之前你们可以自行商量。” 满宝张大了嘴巴,先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身高,觉得她现在跟白善宝打架的胜算不是很大,但这种事找外援又不太好。 刘氏也正在和白善宝说拜师的事。 “庄先生才华不错,你这孩子又素来顽皮,这么多先生,算下来也就庄先生讲课你能听进去,所以我和你母亲商议过后,决定为你聘请庄先生在家里为你授课。” 刘氏道:“不过,庄先生是你堂伯请回来的,虽然你大堂哥已去府学读书,但二郎还在,所以庄先生是为你们二人一起授课。” “那满宝呢?” 刘氏笑,“她是庄先生的弟子,自然是跟着庄先生一起读书了。” 刘氏说到这儿顿了一下后道:“庄先生学识不差,所以我和他提了,想要你拜先生为师,确定师徒的身份,我已经让刘嬷嬷去问日子了,等确定了好日子,我们便携师礼上门拜师。” 白善宝眼睛一亮,“先生答应了?” 刘氏笑着点头。 “那我是师兄吗?” 刘氏好一会儿才弄明白孙子的意思,她忍不住笑了笑道:“这个我就不知了,按理来说,你是后进门的,应该算师弟吧?” 白善宝瞪大了眼,不太高兴的道:“可我年纪比较大,读书也比她厉害,应该我是师兄才对。” 刘氏笑道:“明日你先生就要回县城了,你去送行的时候可以问一问先生。” 庄先生显然没料到两个孩子的关注点这么一致,所以被问到的时候,他沉默了一下才道:“满宝说,她要当师姐。” 白善宝严肃的道:“可是先生,我比她年长,读书也比她略好一些,按理来说,该我当师兄才是。” 庄先生摸着胡子笑道:“你可以去找她商议,如果她愿意把师兄的位置让给你的话。” 白善宝觉得有些难,但他就喜欢迎难而上,于是在周四郎的荒山脚下,两个孩子在一块石头上相遇了。 既然遇上了,白善宝就决定和满宝好好的商议一下这件事。 俩人理由都很充分,互相说服不了彼此,眼睛瞪着眼睛。 满宝捏着拳头问,“你要跟我打架吗?” 白善宝倒是想,但想到她打不过就咬人的恶习,他决定先讲理,不行再动手。 “你要是让我当师兄,我以后都会照顾你的。” “你是师弟也得听我的。” 白善宝想了想,忍痛道:“你要是答应,我就把我的十二生肖送给你。” 满宝心动了一下下,然后拒绝,“不要,当师姐更重要。” “我还可以带你去益州府玩儿。” “待到后年我们的农庄挣了钱我也能去。” “那要是不能挣钱呢?”白善宝道:“知道什么叫天灾人祸吗?” 满宝:…… ☆.第三百六十五章 争赢 “而且我不是后年去,我是明年去。”白善宝道:“我祖母说,明年端午前要带我去益州府给一位姑祖母过寿,到时候我带你去。” 满宝犹豫着没说话。 白善宝就道:“益州府比县城热闹很多,还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最主要的是,沿路有很多你没见过的植物,到时候我让大吉挖了给你玩儿。” 这一点显然是挠在了满宝的心上,但满宝是那么容易屈服的吗? 她也只犹豫了一下,然后就坚定的摇头,“不行,我要当师姐!” “难道你不想去益州府?” 满宝自信满满,“我觉得我们的农庄一定能挣大钱,早一年去和晚一年去差别不大,但当了师妹就不一样了。” 她哼哼道:“当师妹是要一辈子的。” 所以虽然心痒痒的,但孰轻孰重她还是分得出来的。 白善宝气得脸都鼓起来了,“先生都属意我当师兄!” 这话倒是真的,于是满宝略微有些心虚,但想到先生既然叫他们私下决定,显然是还没应承下,不然他说的就不是属意了。 于是满宝坚持,“反正我比你早入门,我就是师姐。” “我比你大!” “我比你入门早!” 白善宝愤愤,“我读书还比你厉害!” 满宝捏紧了拳头吼道:“那我也比你入门早!” 白善宝也捏着拳头叫道:“明明我们是一起进学堂上学的!” “才不是呢,我比你早一天!”满宝叫道:“早一天也是早。” 谁也不知道是谁先动手的,就连白善宝和满宝都不太记得了,反正吵着吵着他们就打在一起了。 等在山上挖果树坑的周大郎等人发现不对劲时,两个孩子正滚在草地上打得哇哇叫。 周大郎连忙丢下锄头从山上飞奔下来,等他跑到时,局面已经发生了扭转,满宝在啃了白善宝一口后成功压在他身上,扬着小拳头威胁他,“说了我是师姐,我就是师姐!” 周大郎立即把她拎起来,把白善宝给扶起来,看见他脸上被满宝抓花了,才要对满宝生气,却见她脸上也有好几道口子。 周大郎:…… 他把两个孩子分开,运了运气后问道:“为什么打架?” 两个孩子对视一眼,各自哼了一声后扭过头去。 周大郎对俩人束手无策,尤其是在他们还很不配合的情况下。 俩孩子这一年来都没有打架,这一次打得又凶,脸上的红印子就特别明显,明明各自的指甲都剪得挺短,但还是锋利得不行。 白善宝额头磕青了一块儿,剩下的三四道都是用指甲划出来或掐出来的印子。 满宝脸上除了两道印子,还有一个巴掌印,显然是白善宝气急的情况下用很大的力气打上去的。 之前并不是很明显,但这会儿就很显眼了。 周大郎都不知道怎么把俩孩子领回去,但俩人根本不让他领,自己就哼哼着跑回家了。 当然是一起走的,毕竟大岭这边离村子里有些距离,但俩人中间隔着三丈远,要不是路不够宽,他们恨不得隔着个天涯海角。 大吉默默地跟在俩孩子身后,护送他们回家。 路走到一半,白善宝没那么气了,这才看到大吉,他惊了一下,这才想起来,他应该是有帮手的! 白善宝气急了,转身就跑到大吉身前,伸脚踹了一下他的腿,怒吼道:“你为什么不帮我?” 满宝本来正扭着头看路边的野花野草,听见他往回跑就忍不住扭头看了一下,见他打大吉,不乐意了,也跑回去,直接推了一把他。 白善宝没防备,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 满宝掐着腰居高临下的吼他,“有本事欺负大吉,有本事再跟我打一架呀。” 白善宝眼眶一下就红了,他哇的一下哭出来,委屈得不行,一边委屈还一边冲满宝大吼:“要不是你咬人,我会打不过你吗?你耍赖!” “我没有!你也可以咬我呀,我又没有不让你咬!” “我打大吉关你什么事,大吉是我家的人。” 满宝掐腰道:“大吉也是我朋友,我就不许你欺负他。哼,你明明就是迁怒,羞羞,打不过我就欺负大吉。” 白善宝又哭又怒,啊的一声从地上爬起来,冲着满宝就去,两个孩子瞬间又战成一团。 大吉看着自家的少爷把满小姐压在下面,伸手就要挠人,犹豫着是不是上前拦一拦。 他记得他第一次看少爷和满小姐打架,他第一时间就上去把俩人分开了,结果两个人都哭得稀里哗啦,最后告到老夫人那里,老夫人便和他说,以后俩孩子再打架,只要没有大事就不必拦着,让他们打! 之后,俩人再打架他就没再拦过,他们也多半是打过之后过一会儿又和好,跟他并没有关系。 怎么这次就扯上他了? 大吉眼见着俩人的手又要抓在彼此的脸上,他只能上前将俩人分开。 满宝和白善宝依然被拦在一边,冲着各自踢了一脚,没踢着,就愤愤的分开了。 白善宝道:“等我见到先生,我一定要和他告状,说你欺负我。” “我也会告状!” 白善宝愤怒,“既然你说你是师姐,那你就得让着我。” 满宝一想也是,道:“行,我让你,这次让你告状!” 白善宝哼了一声就扭过头去。 满宝道:“你是师弟,你得听我的话。” “错的不听!” “那是当然,先生不是说过,就算是父母,说的话错了,我们也不能听。” 白善宝略微好受了一点儿,要求道:“做师姐要送礼物给师弟的。” “我有给你送了弹弓。” “那个不算,那时候我又不是你师弟。” 满宝就苦恼起来,“那你想要什么礼物?” 眼见着两个孩子瞬间就说到了要送的礼物上,又自然而然的走在了一起,再次被撇到后面的大吉:…… 真是孩子心比女人心还难琢磨,刚刚还打得要死要活的呢,要不要变得这么快? 等回到村里,俩人已经好得手牵着手了,作为新出炉的师姐,满宝特别贴心的把白善宝送到河对岸的白家,等他进门了才开开心心的回家去。 ☆.第三百六十六章 顺带呗(六月月票2000加更) 刘氏给善宝用水洗干净脸,直接用开水泡了些盐巴给他擦上,特别是额头青了的那块,用盐揉开,直接把他揉得鬼哭狼嚎的。 刘氏揉了好一会儿才放开他,见他泪汪汪的样子便道:“好了,以后还打架吗?” 白善宝含着泪摇头。 “满宝身上有伤没有?” 白善宝点头,“她咬我了,不然我肯定赢了。” 白善宝的手臂上有了一排牙印,有点青,好在没有破皮,但一按还是很痛。 刘氏皱了皱眉问,“她咬你才赢的,那岂不是伤得比你重?” 她看向大吉。 大吉便躬身道:“满小姐脸上有两道指甲印,破皮了,还有一个巴掌印,身上的伤不知道。” 刘氏就瞪了白善宝一眼,问道:“你们为什么打架?” “我想当师兄,”白善宝还想争取一下,道:“祖母,你去和先生说,让我当师兄好不好?” 刘氏想过很多种理由,唯独没想过他们会因为这个打架。 她揉了揉额头道:“满宝比你早入门吧?” “我们明明是一起上学的。” “可人家是一早就拜了先生,且进学堂的时间也比你早,这个怎么比?” “我比她大!” 刘氏直接问道:“你们这次打架有结果了吗?谁做大的?” 白善宝低下脑袋。 刘氏一看就明白了,立即道:“你看,你都叫人师姐了,怎么能半途更改?” 白善宝的泪珠子就一滴一滴的往下滴,抽噎着道:“可,可我不想做师弟,我想当师兄。” 白善宝越说越委屈,哭得不能自已,肩膀一抖一抖的,脸上都是泪。 刘氏看着不由心疼,抱住他的肩膀道:“孩子,凡事都有个先来后到,她比你早入门,便是师姐,你看的那些武林话本里不也是这样写的吗?” 白善宝还是很委屈,“可话本里只有师兄和师妹,根本没有师姐师弟。” 刘氏想了想道:“你要不愿意叫满宝做师姐,那就叫她满宝,反正平时你们也是这么叫的。” 白善宝抽噎着应下,“好吧。” 钱氏也在给满宝洗脸,此时她脸上的巴掌印肿了起来,只能用盐水给她揉开,满宝也哇哇的大叫,等叫完了才含着泪脱了衣服进木盆洗澡。 钱氏见她腰侧和背上也都有青块,便忍不住问,“你们这是为什么打架,打得这么厉害?” 满宝道:“我要当师姐,他不答应,我们吵起来了,然后就打起来了。” 钱氏问:“谁先动的手?” “是他!肯定是他先动手的!” 钱氏一听就知道不对,“真是他?” “反正吵着吵着就打起来了,我也不记得了,但他好凶,打了我一巴掌。” 钱氏问,“你有没有咬他?” 满宝没说话。 钱氏就明白了,问道:“那你们谁争赢了?” 满宝就自得的道:“当然是我啦,现在我是师姐,他是师弟。” 钱氏便点了点头,知道自家闺女没吃亏,肯定是打赢了才有师姐当的。 看着坐在木盆里自己洗澡的小闺女,钱氏有些忧心,这样顽皮,以后可怎么找夫婿呀? 晚上满宝睡觉时都梦见自己在打架,狠狠地踢了几下被子,觉得冷了,便在床上蜷缩起来,寻找着热源,拱呀拱呀,又拱到了被子里。 白善宝也做噩梦了,梦见自己被一个怪物咬住了胳膊,大半夜的哇哇叫起来,醒来后就哭了两声,知道是做梦后就抱着被子委屈巴巴的继续睡了。 庄先生已经回家去了,他可不知道两个学生为了争当老大还打了一架。 直到白家选定了日子上门来拜师。 满宝跟着白善宝一起去了,她给新晋师弟精心准备了一个礼物。 她在商城里找了两天,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符合他们这里特色,又很厚很厚的笔记本。 她让二哥做了一个大竹盒,将笔记本放在里面,打算等白善宝拜师后送给他。 作为师姐,是不可以太过小气的。 庄先生一家住在县西,那边没有街市,多是住宅区,所以满宝没到过那边。 刘氏和郑氏亲自带着善宝来拜师,因为知道庄先生夫人已不在,所以还请了白老爷一起。 白老爷看了看白善宝,再看一眼自家不争气的儿子,决定厚着脸皮也拎一份拜师礼上门,看能不能让庄先生顺便把小儿子也收归门墙。 庄先生在教白大郎时,白老爷只觉得庄先生学识还不错,人脉也广,并不觉得他厉害到什么地步。 但在他教了白善宝后,白老爷才知道,原来他还可以更厉害一点儿。 所以二郎拜他为师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于是白老爷拎着一份厚厚的拜师礼领着白二郎一起跟着去了。 庄先生家在县城的房子是个一进的大院子,比满宝家略小一些,但在县城能有这样的房子也很厉害了。 庄先生的儿子在县城银楼里做账房,知道今天有贵客上门,特意在家等着。 两辆马车在家门口停下,这让庄大郎微讶,显然没想到白家那么大的动静。 白善宝和满宝先跳下马车,这才转身扶着刘氏和郑氏下车。 后面白老爷也和白二郎下车了,两家都准备了厚礼上门。 拜师所用的腊肉是最基本的,除此外还有些米面,布匹,茶叶等东西。 看着下人鱼贯的捧着东西进门,庄大郎惊了好一会儿,而听见动静迎出来的庄太太更是愣在了当场。 白老爷笑着和庄大郎打招呼,刘氏则和庄太太应酬。 夫妻俩迅速回神,连忙将人请到堂屋。 庄先生也从堂屋里迎出来,看见白家带来的东西,他也怔了一下,然后就着重看了一眼明显是两份的礼物,然后目光就落在了白二郎身上。 白老爷对着庄先生连连行礼,歉然道:“冒失之处还请先生见谅,您也知道,二郎启蒙便是跟着您念书,家里老人太宠孩子,也就您还能教导一二。本来三个孩子都是跟着您一起念书的,善宝都拜您为师了,单剩下二郎一个……” 庄先生忍不住一笑,才要说话,就见满宝和白善宝都转头瞪着白二郎。 ☆.第三百六十七章 拜师 庄先生心中一动,笑道:“这倒是没问题,反正收不收入门墙,我都是那么教他们的。只不过若入门墙就要排行,我已先收了满宝做弟子,后又先应承了善宝,所以二郎……” 白老爷转身就对一脸懵懂的白二郎喝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叫师父,师兄和师姐
相关推荐: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白日烟波
沉溺NPH
村夜
猛兽博物馆
我的风骚情人
秘密关系_御书屋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