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推文

漫漫推文>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 第136章

第136章

一口气道:“嫂子,你也回去休息吧,今晚我们看着就好。” 陈太太扭头看了一眼跟在她身后的女儿,再看一眼一旁倚靠在门上百无聊赖的儿子,颇有些恨铁不成钢,她就拉着白太太的手道:“妹妹,让阿博留下照顾大郎吧,他们表兄弟间还能说说话,解解闷。” 白太太忙道:“不用,不用,让他去休息吧,这屋里有二郎在呢,他就能照顾好他大哥。” 白老爷送完了白老太太和刘老夫人回来,也拒绝了,连忙将他们一家三口送去休息,夫妻俩这才松了一口气,进去看了眼四个孩子,见一个扎着针躺在床上已经昏昏欲睡,脸色虽还有些苍白,却不见痛苦之色,稍稍松了一口气。 再看白善他们三个,三人正坐在火盆边上聊天吃点心呢,也不知道是谁给他们送了几本书来,不过他们也没看,而是在聊天。 白老爷微微点头,拉了白太太回屋去休息。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1311章 熬夜 说是要照顾,但三人也不是彻夜熬着的,他们就是陪一下白大郎,等针拔了,满宝摸了一下白大郎的脉,确认暂时没什么问题大家就睡觉去了。 白老爷派了人去周家告诉一声,老周家便知道今天晚上满宝不回去了。 钱氏皱了皱眉,但也没说什么。 老周头见她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便道:“行了,快睡吧。” 钱氏道:“你倒是一点儿也不担心。” “有什么好担心的,”老周头道:“那不就是在白家吗,离得近着呢。” 钱氏没好气的道:“你闺女十三了,不是只有三岁。” 老周头道:“那有什么法子,你闺女你还不知道,要不是没办法,她肯定回家的,也不知道白大少爷是什么病,竟这样严重?” 钱氏也忧心起来,“是啊,昨天你不是去村口接人了吗?” “我也没留意啊,我接着满宝就回来了。” 钱氏想了想一下后道:“明日早些起来去看看吧。” 老周头没意见。 下人在白大郎屋里的木榻上铺了被子,白二郎和白善就睡在这儿,满宝则去隔壁偏房里睡。 满宝在心里推算了一下时间,让科科两个时辰后叫她。 科科应了下来。 它从来都很守时,满宝睡了两个时辰后爬起来,披了大衣过去看白大郎。 白大郎果然觉得肚子疼痛,才醒了没多久,他捂着肚子脸色发白,满宝依旧给他扎针。 白善迷迷糊糊间也醒了,披了衣服过来看,“怎么样了?” 满宝道:“换两味药,你去抓来熬,把白术换成知母……” 白善一一记下,转身去抓药。 白二郎抱着被子坐在榻上看着他哥,忧心的问道:“我能做什么?” “给他倒点温水来。” 白善去库房里抓了药来,给满宝看过后就给放到药罐里熬上。 满宝要给他扎两套针法,前后得需要半个多时辰,所以就坐在火盆便等着。 白善也不睡了,就坐在旁边陪他。 白二郎不知道从哪儿摸出一盘馒头来,他放在另一个火盆上烤着吃,香味溢散而出,本来胃口不太好晚食没吃什么东西的白大郎也忍不住馋了。 不过满宝不给他吃。 他只能看着三人坐在他床前吃东西,心里有些不好受,“你们就不能避着点儿我吗?” 白善道:“外面冷着呢。” 白二郎则道:“大哥,你要想吃就得赶紧好起来,不然就只能吃流食了。” 白大郎:…… 他心情不好,便找白二郎的茬,“你今天和陈博拉扯什么?” 白二郎一边掰着烤馒头吃,一边道:“他想开个布庄,和我借银子。” 白大郎便道:“既然你答应了人家就要守信,不然一开始就不应该应承。” 白二郎却委屈的嘟嘴道:“我哪儿知道他不靠谱呢?昨天晚上他只说要做一门生意,说绵州城的布庄生意很好做,所以他也想做,只是他银子不够,所以和我借一点儿。” 白大郎:“那就借呀。” “可我们今天一问才知道,他选了个铺子就要八百五十两,进货只打算拿出二百两银子。” 白大郎不解,“然后呢?他跟你借多少?” “八百两!” 白大郎立即道:“算了,不借就不借吧,不过,你手上有这么多钱吗?” 白二郎点头。 白大郎就瞪大了眼睛,“你哪来这么多的钱?” 白二郎有些骄傲的道:“当然是挣的了,我们三个有个小庄子,大哥你又不是不知道。” 不,他知道,可那只是个百亩大的小庄子,他们家这样的庄子,甚至比这个大的还有很多,也没有这么赚钱吧? 白大郎怀疑的看着他们,“真是庄子挣的钱?” 这一惊诧,他感觉肚子都不疼了。 三人一起点头,白善解释道:“其实也是运气,前几年正碰上新麦种刚种下,我们的麦子全当麦种往外卖,所以赚了许多钱,现在却不行了,除了特别好的留种外,其他的都只能卖出麦子的价格。” 白大郎虽不管庶务,但对家里的事还是有些了解的,他偶尔也听父亲提起过,前两年家里因为新麦种也的确赚了不少钱。 只是没有宣扬而已。 白大郎打量了一下他弟弟,满意的点了点头,“行啊,无怪乎你在京城出手如此大方。” 他想了一下道:“既然你不想借,那就别借了,回头我和陈博说。” “别,”白二郎道:“他已经误会白善和满宝了,大哥你再和他提这事,他肯定觉着我是出尔反尔,其实并不是不能借他,反正是借的钱,回头他便是亏了,大舅也会替他还给我的,我之所以不想借,是因为觉得他做事不靠谱,借了也是拿去亏的。” 白大郎蹙眉,“那你的意思是……” 白二郎道:“他既然一定要做这门生意,那就借给他呗。” 白大郎:“……会亏的。” 白二郎不太在意道:“吃一堑长一智嘛,先生说的,亏过一次他自己就知道错了,也是一种经验嘛。” 别说白大郎,就是白善和满宝都惊诧的看着他,一脸的不可思议。 白二郎一脸莫名的回望他们,问道:“看我干什么,难道我说错了?” 三人一起摇头,齐声道:“没错,就是觉得这话不像是你说出来的。” 白二郎就哼了一声道:“先生对我们不就是这样吗,好几次看见我们做错了事也不告诉我们,非得等我们撞了头才知道。” 满宝叹气道:“你们家和他们家可真有钱,竟然拿出上千两去给他吃一堑。” 要是在他们家,早被打折了腿了。 想当年她四哥赌输一回,就输了十五两银子,差点没被她爹打死。 白二郎不在乎的道:“这可不是我的钱,我借给他的,要还的。” 至于怎么还他就不管了。 白大郎听见这话,就很替他大舅心疼。 想到外祖父见现在还没分家,白大郎就迟疑道:“这样不好吧,要是大舅也拿不出钱来……” “不可能,就八百两而已,很多吗?” 白大郎:“外祖家里现在还是外祖父当家呢。” 白二郎理直气壮的道:“那就让外祖父还呗,表哥可是他亲孙子,欠了钱不能不还吧?” 白善道:“你也是他亲外孙,万一他就想着肉烂在锅里不替他还,让你表哥自己还,你算一下他需要多久才能还清你的钱?” 白二郎:……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晚上九点左右 ☆.第1312章 拒婚的理由一 白大郎轻咳一声道:“有件事还需要告诉你,这次舅母他们上家里来其实是有意给我和表妹说亲的。” 白二郎瞪大了眼睛,“你和表姐?” 白大郎点头。 白二郎想也不想道:“那不行!” 他道:“你要是娶了表姐,以后他欠我钱总是不还,或者让表姐还怎么办?” 那这钱到底是他哥还给他的,还是陈博还给他的? 白善和满宝便哈哈大笑起来,也都有些乐。 白大郎就叹息道:“那有什么办法,父母之命,我还能违背怎么的?” 本来正纠结着这钱到底是借还是不借的白二郎一个激灵反应过来,目光炯炯的盯着白大郎道:“大哥,你不喜欢表姐呀?” 白善和满宝也一脸兴奋的看着他,也不知道在兴奋什么。 白大郎有些尴尬的轻咳一声,斥道:“别胡说,让表妹听到了怎么办?” 白二郎道:“这屋里现在就只有我们四个,连下人都睡了,谁会听到?” 他立时把借钱这些事给丢到脑后,把脑袋趴在床上看着他哥,兴奋的问道:“大哥,你和我说吧,我一定不告诉别人。” 白大郎就犹豫了一下,对上三双亮晶晶的眼睛,到底一起朝夕相处过半年,白大郎现在和他们的感情还不错,加上又是年轻人,还是很有倾诉欲望的。 他就叹息道:“倒也不是不喜欢,就是不太熟。” 有过陪着兄嫂相亲经验的满宝理直气壮的道:“我兄嫂成亲前也不太熟,但看上了就是看上了。” 她引用了一下她五哥的话,“就是见着的时候,一眼就知道她是将来要跟你过日子的人。” 白大郎愣愣的,“有这样的感觉?” 满宝点头。 白善道:“你能够想象的出来将来你们要过的日子,却会从心底里感到期待和开心吗?” 白大郎愣愣的摇头,他没有这样的感觉。 白善就道:“那就算了吧,你不喜欢陈家的表姐。” 白大郎:“说得好像你很有经验似的。” 白善笑笑不说话,白二郎则道:“他是比你有经验。” 白大郎:…… 他看看白善,又看看周满,最后长叹一口气,躺在枕头上道:“这会儿我不仅伤身,还伤心了。” 白善鼓动他,“大堂哥,你既不喜欢,还是应该和堂伯说好,不然贸然定亲,不仅对你不好,对陈家表姐也不公平。” 白大郎蹙眉,“可婚姻大事本就是父母之命……” 白二郎道:“你不喜欢,爹还会勉强你吗?” 他还伸手拍了一下白大郎的胸膛,安慰道:“放心吧,爹不会硬给你塞个媳妇的。” 白大郎一脸为难的没说话。 白善看了一眼后道:“大堂哥是担心堂伯母吗?” 白大郎低声道:“我要是太反对,母亲恐怕会伤心。” 满宝就道:“那你就和白太太说,表兄妹成亲,生出来的孩子可能会有缺陷,还会容易生病。” 其他三人一起扭头看向满宝,惊疑不定,“你这是扯谎呢,还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了,”满宝道:“知道孩子是怎么来的吗?” 一青年两少年脸齐齐一红,白大郎不自在的轻咳一声,白善道:“成亲了就有了。” 满宝瞥了他一眼后道:“没成亲也可以有,孩子是两个人的精血结晶,说得太深你们也不懂,我也不知道怎么说,我们就说简单的吧。” 她指了白大郎道:“你身上的血,你爹一半,你娘一半,这世上血缘与你最近的不是你爹娘,而是白二。” 她本来想说基因,但觉得这个大家听不懂,便切换了一下。这一点儿不难理解,白大郎三人一起点头。 满宝继续道:“所以同理,你舅舅和你娘的血缘也是最近的是不是,你表妹和你各自从自己的父亲和母亲那里遗传来了一半……” 白大郎继续点头。 满宝道:“人的血缘中有许多的东西,有句俗语不太好听,却是很贴切,叫龙生龙,凤生凤,这说明什么?” 白二郎道:“说明聪明人生的孩子也聪明!” 他瞥了一眼满宝,问道:“这个大家都知道,然后呢?我大哥聪明,表姐看着也不笨。” 满宝一脸严肃,点头道:“不错,可人血缘中不仅包含智慧与否的东西,还有健康的东西,好的坏的都在血缘里。” 满宝道:“最简单的比方,有人生来就是六指,他娶了一个媳妇生了两个孩子,一个是六指,一个却是五指,为什么?” 三人感兴趣起来,一起问道:“为什么?” “因为遗传呀,但是五指的那个孩子就没遗传到父亲的毛病吗?”满宝摇头道:“非也,他的身体里也遗传到了这个毛病,只是没有在身体里表现出来而已,他再娶一个媳妇,生出来的孩子血缘再次被稀释,有可能接下来世世代代都不会再出六指,也有可能会出现返祖,只是概率不是很大。” “但如果他娶的是姑表妹,或是和他父亲有血缘关系的后代表妹,那他生下的孩子体内的六指血缘就会加重,就有更大的概率生出六指孩子。” 满宝问道:“听懂了吗?” 白家三兄弟愣愣的点头,虽然有点儿绕,但他们还是听懂了。 白大郎咽了一下口水问白二郎,“我记得我们家祖上和外祖家祖上都没出过六指吧?” 白二郎点头,“族谱上好像没记有过。” 满宝便看了他们一眼后道:“这血里带的病因可就太多了,又不是只有六指而已,比如,脑子不好的病,五脏六腑不好的病,甚至呼吸不好的病,甚至是短命的病,容易生病的病,本来,你娶一个没有关系的人,那遗传给孩子的就是几种不同的病因,只是它们都很稀少,所以没有显现出来,被人体本能的防御住了。” “可如果你们有血缘,那身体里带的一些病因就是重复的,当这些重复的病因遗传给你们的孩子时,就会一加一等于二,甚至是大于二,于是这些病因就发出来了。” 白大郎听着咽了咽口水。 白二郎则若有所思的道:“你大哥大嫂不就是表兄妹吗?” 满宝点头,“是啊,所以我二舅母想让立重娶她小孙女我就让大嫂拒绝了,立重他们没事儿,可不代表以后的孩子也能够没事呀。” 白二郎就松了一口气,安慰他哥道:“大哥,没事,你看周立重他们不都好好的吗,可见表兄妹成亲也不一定就都会病发。” 白大郎想给他一脚,奈何他脚上也扎着针,动弹不得,只能作罢。 ※※※※※※※※※※※※※※※※※※※※ 作家的话 明天见,嗯,明天加更 ☆.第1313章 拒婚的理由二 白善拦住了还想刺激白大郎的白二郎,对白大郎道:“大堂哥,这就是你拒婚的理由。” 白大郎:“……你觉得我娘会信?” 别说白善和白二郎了,连满宝都摇头,“不会。” 她道:“我和我爹他们都说过了,我娘和我大嫂信了,但我爹和哥哥们一点儿也不信,特别是我爹,他还悄悄的问我,是不是我二舅母家得罪了我。” 白大郎道:“我要是敢用这个借口,我娘也会这么认为的。” 满宝就叹气,“果然,聪明人不是那么好做的。” 白善跟着笑了一阵,然后对白大郎道:“这个也简单,你就和堂伯说,你想娶个官宦家的小姐,将来对你的仕途也有帮助,不用你去说,堂伯自会说服堂伯母。” 白大郎:“……这是什么馊主意,我上哪儿娶官宦家的小姐?” 要是没有官宦家的小姐,那他还娶不娶媳妇了? 白善掰着烤馒头的皮一点儿一点儿的吃,笑眯了眼道:“这有什么难的,让堂伯放出风声去,自有淑女会找上门来。” 白大郎一脸的不相信。 白善道:“别小看了自己,你现在是四门学的学生,弟弟是太学的学生,堂弟是国子学的学生,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白大郎微愣。 白善将馒头都吃了,拍了拍手后道:“这意味着我们兄弟三个,只要不夭折,不在国子监里闯出大祸来被除了学籍,将来都会入朝为官。” 白大郎若有所思。 白二郎看看白善,又看看他大哥。 满宝也把手上的馒头吃完了,道:“你们白氏好歹也在氏族志上,哪怕你们这一支分出来了,但同样说个小世家的旁支淑女还是可以的吧?如果不是世家,说官宦家的淑女更不难了。” 因为在世人的眼中,世家可比官职值钱多了。 因为单成一支,对陇州那边没什么感情的白二郎一时都惊呆了,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我也是世家出身?” 白大郎都惊了,和他弟弟一样,他一直觉着他就是乡绅之子呀,这会儿他才反应过来,他们这一支的确出自陇州白氏,而陇州白氏的确也在氏族志上,哪怕它在很角落很角落的地方,排名非常的考后,只有短短的两句话,但那也是同宗啊。 白大郎转着眼珠子思索起来,开启了一道新世界的大门。 满宝看了一下时间,伸手捻了捻他身上的针后拔了,摸了摸他的脉后等了有一刻钟,又换了针给他扎另一套针法。 白大郎还在思考,白善扭头问她,“明日还如此施针吗?” 满宝摇头道:“看情况吧,要是止住了,就吃药,一天行两次针就够了,我回头找一找艾柱,再给他灸一灸,过个四五天应该就好了。” 满宝说到这里抬头同情的看向白大郎,白大郎察觉到不好,不由的绷紧了脊背,“怎么?” 满宝道:“这十日内你都得注意饮食,哪怕外表好了,内里的病却没那么快清除,你都便血了,说明这肠道已经化脓出血,它恢复需要时间。” 白大郎一时没能领悟过来她潜在的意思,颔首道:“我会注意饮食的。” 满宝道:“还有七天就过年了。” 白善和白二郎也都一脸同情的看着白大郎。 白大郎:…… 他咬牙道:“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不会贪口腹之欲的。” 三人:才怪呢! 如果只是一个人,不吃也就不吃了,可一大家子在一块儿,甚至全村都在吃好吃的,连空气中都飘散着香味儿,而你只能闻着却不能吃,那可不是一般的痛苦。 提起过年,三人便有无数的话要说,白善道:“上次你给我的那本书,我看到上面有个炒糖的法子,我交给容姨琢磨了,可惜没琢磨出来,你要不要给你嫂子试试看?我看上面的描述,很好吃的样子。” 白二郎也心动,“我也见着了,比如给我家的厨娘也试试?” 这种吃的事儿,自然是多多益善了。 见白大郎看着他们,满宝就道:“你不能吃糖,对了,也不能吃豆腐,还不能吃油腻的东西,所以一切肉腥你都不能吃……” 白大郎这会儿才觉得严重,“那我能吃什么?” “吃点儿白粥和馒头吧,其实大白馒头也挺好吃的,多嚼几下就很甜了,白米饭也很甜。” 白善和白二郎深以为然的点头,一脸同情的看着他。 白大郎觉得他们的神色很让人生气,于是把头扭到一边去不理三人。 因为已经睡过一觉,虽然只有两小时,但四人也精神得很,一时半会儿的还不困。 满宝一边和他们说话,一边留意着时间,时不时的给白大郎捻一下针,等她开始留针不动时,室内已经一片药香,炉子上的药正小声的咕咕的响着。 白善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便打了一个哈欠,把药倒出来放在一旁凉着,一会儿给他喝。 白大郎喝了药,又拔了针,这便觉得本来挺饿的肚子竟然饱了,他打了一个哈欠,想睡了。 三人也不打搅他,将火盆移开床边远了一些后便起身,满宝回隔壁去睡,白善他们则继续躺在木榻上。 他问道:“一会儿还要扎针吗?” 满宝看了一下时间后道:“已是第二天了,我看了一下脉象,还算可以,或许不用了。但你们也要留意些,他要是又疼痛或起身,一定要叫我。” 白善和白二郎应下。 满宝就打着哈欠回到隔壁,直接钻到被子里,被子里已经冷了,她好一会儿才睡着。 白大郎的病情显然比满宝预计的还要急,还要重,天快亮的时候他还是爬起来又上了一次茅房,满宝半闭着眼睛去给他摸脉,又给他扎了一遍针,将第一副药的药渣又拿出来熬了一遍给他灌下,然后又行第二套针,再一转头,外面天色已经大亮了。 她忍不住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一旁昏昏欲睡的白善和白二郎见了,也跟着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反倒是床上的白大郎很精神,正睁着眼睛亮晶晶的盯着头顶的蚊帐看。 ※※※※※※※※※※※※※※※※※※※※ 作家的话 撒花,求月票 不对,白大郎可怜兮兮的求月票 ☆.第1314章 好吃的 三丫奉命来找小姑,被白家的下人带进屋里时,正好瞧见三人齐齐打哈欠的样子。 满宝刚打完哈欠,眼角还沁出泪水来,一抬头看见她便问道:“三丫,你怎么来了?” 她小跑上前,道:“奶奶让我来叫小姑回去用早饭呢。” 用早饭是假,看人是真的。 满宝在村里从来就不缺吃的,尤其是在白家的时候,以前也不是没有过一天三餐都在白家吃的。 满宝扭头看了一下白大郎的脸色,觉得还行,短期内应该不会想要上茅房了,她便起身道:“好,我正好要回去洗漱一下。” 而且针都用遍了,也得煮一煮了。 白善也看了一眼白大郎,也跟着起身,“我也回去了,一会儿再过来看大堂哥。” 白二郎也起身,一边打哈欠一边拍嘴巴,好一会儿才道:“天亮了,我也回去睡觉了,大哥,你有事就叫爹娘吧。” 三人就这么散了。 白大郎:…… 满宝拎着药箱出去的时候正好碰见白老爷和白太太过来,满宝顺口叮嘱了一下,“只能吃白粥,其余的一切都不能吃,不能受寒,床前也不要放太多火盆,放一个就好了,他外寒里热,阴阳不调,毒在肠血之中,需要一定的时日才能治好。” 又道:“我先回家睡觉了,你们有事再来叫我。” 白老爷连忙道:“我让下人送你回去。” 满宝:“……不用了吧,就隔了一条河。” 又不是大晚上,这会儿可是大白天,走个路还用人陪吗? 满宝打着哈欠走了。 白善和白二郎也各自回自己的屋里去了,屋里一片狼藉,木榻上的被子,火盆上的架子,甚至药炉子都到处乱丢。 下人们手脚快速的将东西都收拾好,白大郎的随从躬身立在一旁汇报了一下昨晚的情况。 包括白大郎起过几次夜,吃了几回药,满小姐扎了几次针都汇报得一清二楚。 其实昨天晚上他一直待在耳房里听吩咐,可三位小主子除了要馒头和水时记得吩咐他,其他时候都想不起他这个人来,他就只能待在耳房里竖着耳朵听动静。 白老爷点了点头,转头和白太太道:“中午让厨房多做些好吃的,到那时满宝肯定还是要过来的。” 白太太应下,“我再让厨房多做些他们爱吃的点心?” 白老爷挥手道:“你做主就行了。” 他进内室去看白大郎。 满宝拎着药箱一路回家,路上碰见好些出门遛弯的乡亲,满宝一一和他们打过招呼,于是,等她回到家时,小半个村的人都知道白家的大少爷吃坏了肚子,昨天晚上折腾了一晚上。 满宝一回到家,钱氏看她困顿的样子便咽下了许多话,只问道:“白大少爷怎么样了?” 满宝放下药箱,将针交给大嫂去煮洗,打了一个哈欠道:“是痢疾,挺严重的,现在看着还行,应该可以治好。” 钱氏就松了一口气,“那可真是天尊保佑了。” 痢疾是重症,也是会死人的。 小钱氏问道:“要不要吃些东西?” 满宝摇头,“我子时才烤了一个大白馒头吃,这会儿一点儿也不饿,大嫂,我想先睡一觉。” “那快回去睡吧,我让三丫给你端一盆热水过去,你先洗漱一下再睡,那样舒服些。” 满宝也觉得洗过脸,梳过头发再睡会舒服很多,于是应下了。 三丫给满宝端过水去,站在一旁看她,“小姑,痢疾是什么?” 满宝一边洗漱,一边道:“是一种病,腹痛阵阵,里急后重,脉滑数,舌苔黄腻,下痢赤白……” 她拧了毛巾后挂在架子上,对三丫道:“这病轻时还好,治的会有些慢,但多数可痊愈,若是急重,有可能三两天就拉死人了。” 三丫咋舌,“这么严重?” 满宝点头,她躺到了床上,对三丫挥手道:“出去的时候帮我把门关上。” 三丫则看着满宝屋里书架上的书,这些书都是这次她从京城带回来的,她小声问,“小姑,我能换一本书看吗?” 满宝打了哈欠,半个脑袋都缩进被子里了,含糊的应道:“想看什么书自己拿去吧。” 三丫便在书架上翻找起来。 满宝一觉睡到巳正,醒来后神清气爽,小钱氏见了微微一笑,净了手后问道:“我早上用羊肉和干竹笋做了臊子,给你做臊子面如何?” 满宝连连点头,就蹲在厨房里给她烧火煮面。 那臊子显然刚做好没多久,还温热着,阵阵的香气从盆里飘散而出,小钱氏见她馋得咽口水,就夹了一块小羊肉塞她嘴里,笑问:“好吃吗?” 满宝竖起大拇指,眼睛亮闪闪的,“好吃,嫂子做的最好吃了。” 小钱氏就笑开,道:“好吃就多吃点儿,这臊子就是专门给你做的。” 小钱氏将洗好的青菜放在烧开的水里,然后才下面,煮好了便捞起来放在大碗里,她挖了两大勺臊子进去,让满宝拌一拌就可以吃了。 满宝也不出去,就搬了一张椅子放在跟前,把碗放在椅子上就在灶前吃了。 小钱氏把灶里的炭火取出来让她暖身,随手拉过一簸箕的豆子便剥起来,道:“今天早上你大哥专门去大梨村你四嫂家里买回来一大块羊肉,除了剁了做臊子的,我还用大料炖了一些,等晚上,我捞出一些来切碎了和豆子炒一炒,也很好吃的。” 满宝一边吃着面,一边狠狠地点头。 京城的东西也很好吃,可外头这么多好吃的东西还是没有大嫂做的好吃。 小钱氏见她吃得香,就忍不住笑了笑。 满宝专门挑着臊子里的竹笋吃,道:“竹笋好吃,大嫂,明年我们再多收一些嫩竹笋晒起来吧?” 小钱氏笑着应下,道:“除了晒,还能缸存,我试过了,缸存的竹笋清炒没有新鲜的好吃,但做臊子更入味些,且和晒的不一样,它还很清脆,就不知道能存多久,四五月存的我前段时间怕坏了,都用光了,不然还可以给你留一些的。” ※※※※※※※※※※※※※※※※※※※※ 作家的话 三丫伸手求月票 ☆.第1315章 嫁妆一 “不过也不要紧,”小钱氏道:“今年我让你大哥他们多存一些,到时候你四哥再去京城,我让他给你运两缸去,容姨也会做臊子的,不仅羊肉,这猪肉做臊子也很不错,不过最好的应该还是牛肉,可惜牛肉不常有,我上次用它做臊子,还是因为杨县令想吃,他给送了一块牛肉过来呢……” 姑嫂两个说着闲话,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大丫周立信的身上,小钱氏道:“今天一早里长家里就来人请爹过去了,应该是商量婚期的,过不了几天大丫可能就要嫁了。” 满宝惊讶,“这么急吗?” 小钱氏就笑道:“你刚回来,所以觉着时间紧,急了些,可其实这门亲事从他们家有意开始,已经提了有小半年了。” 她道:“十月的时候定下的,本来就要这个月初八就是个好日子,但家里想着你们过年应该会回来,大丫又是他们这一辈里头一个成亲的,就想着人怎么也得回来齐些才好,所以才拖了下来。” 乡下人说亲没有城里那么多讲究,只要不是赶在农时前进门,女方那边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意见。 现在,老周家和里长家都不缺钱,只要想办喜事,那是随时都可以。 小钱氏压低了声音道:“年前要是不办,到了年后过不了多久就农忙了,我们肯定不舍得让大丫那会儿嫁过去,所以一到年后就得等清明过完,田里又插完秧苗才行了。关咏年纪不小了,他们家还是想早些娶媳妇。”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大家是要做亲家,虽说要给彼此的儿女挣面子,但同样也要互相体谅,所以周大郎和小钱氏是同意年前成亲的,今天老周头和周大郎去里长家里就是商量婚期的。 满宝将面吃光,问道:“怎么是爹和大哥去他们家,不是他们家上我们家?” 小钱氏就笑道:“人家前天就来过了,这不是你们归期不定,所以爹一时定不下日子吗?谁知道他们刚走没多久你们傍晚就回来了,家里已收了一次问期的重礼,总不好再收第二次,正巧爹听说有人在大梨村卖母牛,他也要去看看,就顺道去了。” 满宝眼睛一亮,“家里要买母牛?” 小钱氏点头,“家里有了积余,爹说再养头母牛,平日可分担一下不说,还能生小牛,如今你四哥、五哥和六哥都在外头,你二哥时不时的也要兼顾益州城那边的生意,地里的活儿顾不上,全靠家里这些人还是累了些。” 满宝道:“请人吧,不然也太累了些。” 小钱氏摇头,“哪里就需要请人了?小麦,水稻和豆子这些都是错着时候种的,我们种慢点儿也没什么。” 满宝就若有所思起来。 让她爹花钱请人的确困难些。 满宝的目光在院子里划过,问道:“大嫂,那边的空地能不能盖房子?” 小钱氏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摇头道:“我们家的宅基地已经批完了,再要就得分家出去了,不然就只能买。不过我们家现在也不缺房子。” 是不缺人住的房子,但缺牛住的房子呀。 满宝将碗拿出去洗,然后就坐在小钱氏的对面一起剥豆子,“大嫂,家里给大丫准备了什么嫁妆?” “几床被子和新衣裳,还有藤木箱子,这几年她的钱都是自己收着的,娘说再给她两吊压箱的铜钱,”小钱氏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压低了声音道:“我和你大哥想着也给她两吊压箱的铜钱。” “那她成亲了要留在村里种地吗?” 小钱氏叹息道:“种地太累了,但她从小也干这个,倒不怕。” 满宝给她出主意,“大嫂,你让大丫继续留在饭馆里干活吧,每个月给她月钱,和里长家里说,等以后你老了,把铺子给她当嫁妆,他们家一定愿意。” 小钱氏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满宝突然提到铺子,那铺子是记在满宝名下的,当初说好了要留给满宝做嫁妆的。 不过这事满宝还不知道呢,所以小钱氏顿了一下后道:“她现在这份嫁妆已经不薄了,尤其是她这些年存的钱,也有不少,这十里八村的,没一个姑娘有她这份嫁妆,已经尽够了。” “可是和家里其他人比起来还是差了呀,”满宝以为她是想把铺子留给大头和三头,于是道:“大嫂,立重现在京城做得挺好的,我们家在京城有了一间铺子了,四哥现在对跑商上瘾,立重几个偶尔也要帮一下忙,以后他肯定看不上你那铺子,我昨天问过立学他们几个,现在读书最好的除了三丫就是立学了。” 满宝小声道:“我出去了才知道,这世上读书的人也很多的,要出人头地,光会种地和经商是不行的,还得会读书和考官,立学也不笨,让他出去读书吧,他年纪也合适。” 小钱氏愣住,“三头能考官?” “不一定考得上,可如果他读了这么多书,总有安身立命的本事吧,”满宝道:“所以您也不必为他担心,那这铺子立重和立学都用不着,那就给大丫吧,这样她也轻松些。” 小钱氏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笑道:“不用给她,这铺子还是我先拿着吧。” “是给您先拿着,等以后你不想做饭馆了就给大丫呀。” 小钱氏:…… 满宝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她,不解的问,“怎么了大嫂?” 小钱氏就呼出一口气后笑道:“这铺子将来是留给你当嫁妆的。” 满宝没想到这铺子还有自己的事,她大方的挥手道:“我不用,以后我再自己买,大嫂你给大丫吧。” “那不行,这铺子是你用自个的银子买的,当初就是记在你名下的,”小钱氏道:“你已过了十三的生辰,进了十四岁了,也就这一二年就要说亲了,这些都得准备着。” 满宝挠了挠脑袋道:“可是大嫂,这铺子就是送给你的,那就是你的,怎么能转一道手又回到我身上呢?” “没有转手,上头的名字一直是你的。” 满宝:…… 满宝认真的思索了一下,总算是找到了借口,她一脸严肃的道:“嫂子,我做饭的手艺不好,将来就是开铺子,那也是开药铺,绝对不可能开饭馆的。”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下午六点左右 ☆.第1316章 嫁妆二(给书友“爱啃书的艳薇”的打赏加更) “没事,”小钱氏笑道:“到时候我给你经营着,你管吃住就行。” “那不行,立重他们要吃醋的。”满宝摇头道:“我可不想和立重他们吵架。” “他们敢!” “您也说了是‘敢’,不是‘想’了,可见这样做还是不好。” 小钱氏见她这样难缠,似乎是非要把这铺子给大丫,就微微皱眉道:“你怎么突然想起这事来了?” 满宝道:“昨天娘抱着我说,我们几个现在都往外头跑,要不是大哥和三哥总是在家中,她和爹连找个人说话都找不着了。” “我就想,爹娘有大哥和三哥陪着,那大嫂你到时候谁陪着你呢?”满宝道:“京城那边的饭馆开得挺好的,今年五哥要回来都差点抽不开身回来,他说,开年要是再去京城,他一定要带五嫂他们去的。” 小钱氏不知道这一点儿,惊讶的张大了嘴巴,“不是说京城住着很贵吗?” “是很贵,但每年来回走一趟,花销也不少,这样算着,还不如去京城住着,一家人还能时时见上面。”满宝靠在小钱氏的膝盖上道:“立重现在才多大?未来二十年内都是他正当年的时候,他肯定不会回村一直种地的,您舍得拘着他们在家里就侍弄这些田地吗?” 当然不舍得,种地太苦了,虽然做其他的事也苦,但种地的苦又和别的苦不一样。 小钱氏这几年在县城里开馆子,见得多了,也就琢磨出味儿来了,其他事的苦,最终总能得到不少的收益,这就算不白苦了。 可种地不一样,除了劳累外,还得看老天爷的意思。 这几年老天爷赏脸,都算得上是风调雨顺,可要是有一天就跟前些年的大洪和大旱似的,那就要了命了。 村里的白老爷家,县城里的张老爷和刘老爷这些人家,家里除了许多的田地雇人耕种外,外头还有铺子的,地里歉收,铺子总还有收益,总不至于像他们这样的人家一样,一遇到大的天灾人祸就要卖儿鬻女。 “还有立学,”满宝继续道:“他读书好,我想这次带他出去,选个好书院送他进去读书,将来能考官最好,就是考不上,他学了本事也有许多事可做。” “大嫂,你看,我这么厉害了,立重有见识,立学有学识,那大丫有什么呢?”满宝低声道:“家里的其他孩子,立威和立君现在也在外头,立学都可以出去了,更别说底下的三丫和四头几个了,算来算去就只有大丫没出过远门,也没别的机会学习其他,娘总说当家做主要一碗水端平,但也要兼顾一下弱的孩子,像娘对三哥,因为他老实,没别的进项,就总是悄悄的贴补他们……” 小钱氏:……婆婆悄悄贴补老三的事为什么要告诉她? 满宝一无所觉的继续道:“我也知道,儿子和女儿是很难一碗水端平的,可现在立重和立学有了更好的前程,那您就悄悄的贴补一下大丫,那也是没什么的。” 小钱氏沉默着没说话,满宝就摇了摇她道:“您别想着给我做嫁妆了,我不是您的女儿,却也是您一手带大的,从小就是大头和大丫带着我玩儿,在我心里,您就跟娘差不多了。您就当您有四个孩子,这铺子就是你的,你现在不管是要一碗水端平也好,偏着也罢,你想给谁?” 小钱氏沉吟起来。 满宝就知道她被说动了。 她靠在小钱氏的膝盖上抬头看着她道:“大嫂,立重不在家,过了年我再带着立学出去读书,那将来留在你身边的就只有大丫了,只有她能照顾你和大哥。” 小钱氏一听,眼眶微红,她伸手轻轻地摸了摸满宝的头发,思考半响后点头道:“好,我和你大哥说一说。” 满宝就笑开了,在她怀里蹭了蹭后道:“大嫂,爹要是不答应,我就让娘去说。” 小钱氏就点了一下她的鼻子,“你个小机灵,小心爹生你的气。” 满宝道:“我们家现在好了,我爹娘的事了了,以后再没有特别花钱的地方了,各人又都有了活计,这一个铺子的陪嫁也不是给不起,为什么不给呢?” 小钱氏低声道:“你大姐出嫁的时候家里都没陪送这些呢。” “那不是当时没有吗?” 满宝见她一脸的忐忑不安,就忍不住道:“大嫂,你就别担心了,你知道我给大丫的那两匹彩绢多少钱吗?” 小钱氏顺嘴问道:“多少钱?” “一匹怎么也要百八十两吧。” 小钱氏惊呆了,瞪大了眼睛看满宝,手指发抖的指着她的屋子道:“那给我的那些……” “更贵了,那可是皇后娘娘赏赐的绸缎,反正我也不知道多少钱一匹,二丫之前卖过两三匹,她说卖给铺子不划算,那些富贵人家又不会和我们买,所以要留着自个用,不行将来也能当钱花。” 金子并不多,外头用银子的也很少,普通百姓多数是用铜钱,而有些大笔的交易,当金银不够时,绸缎锦绫布帛这些都是可以拿来当钱用的。 小钱氏知道满宝拿回来的那些布匹贵重,却没想到这么贵重,这是一匹布就相当于他们的一间铺子了吗? 满宝见她缓不过神来,拔腿就跑了,等小钱氏缓过神来要找她时,她早跑去白家了。 小钱氏没办法,连忙出去把钱氏和几个妯娌找回来,把话一说,几人开始翻孩子们的房间,把那些布都给弄到了正房里。 其实那些彩绢也就给了大丫和三丫,然后就是五个嫂子了。 钱氏看着小心翼翼放在床上的绫罗绸缎,也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她扭头看向临时被从外头叫回来的周五郎,问道:“老五,你老实说,这些绸缎值多少钱?” 周五郎:“……这个可怎么说呢?” 钱氏喝道:“照实说!” 周五郎:“照实说就是,这里头的这几匹就是普通的绸缎,在外头八两银子,或是十一二两就能买一匹,质量不一,价钱自然也不同。” 他道:“买是要花这么多钱,可要是我们卖给布庄,那就是只能卖五六两,他们转手总要卖一些钱的。” ※※※※※※※※※※※※※※※※※※※※ 作家的话 下一章在晚上八点左右 上一章因为有些内容错乱,所以改了后半章,大家可以重新回去看一下 ☆.第1317章 嫁妆三(给书友“洛顷”的打赏加更一) 众人悄悄的松了一口气,虽然八两也挺贵的,但总比百八十两更容易接受吧。 钱氏和小钱氏却觉得不对,满宝可不是会说谎的人,于是继续盯着周五郎看。 周五郎就挠了挠脑袋,接触到他娘的目光后小声道:“但这匹,这匹,还有这边这些,都是皇宫里给的赏赐,我和立君出去问过,因为是贡品,所以比较贵重,最少也都值百两,偏还买不着。” 说起这事周五郎就颇委屈,道:“京城里的那些布庄怪得很,问他们有没有卖,他们又说那是贡品,买不着,若一定要买,那得出个一二百两才能从别的地方匀得一二匹进贡漏下的,可知道了我们手上有,且是宫里赏赐的,要卖给他们时,他们又说这锦绫绸缎最多只能给我们六十两,因为它们是贡品,在京城里可不好卖,还说什么,要是朝廷知道我们在买卖贡品,那是要问罪的。” 一屋子的女眷听得目瞪口呆。 周五郎道:“我和二丫都觉得他们心太黑了,一二百两的东西竟然只能卖六十两,那我们宁愿自己裁来穿,也不能便宜了他们呀,所以我们就不卖了。” 冯氏忍不住道:“六十两的布穿在身上,你也不觉着重得慌?我们家这屋子起起来也才这么多钱呢。” 相当于你把一套房子穿在身上了。 周五郎低头,小声道:“这也是满宝的意思,本来这种衣裳我们也不怎么穿得上,也就只有满宝,因为常出入宫廷和富贵人家才用得着,只是宫里的赏赐太多,满宝又不常做衣裳,这才存下这么多的。” “娘,你们要是不想穿这样的衣裳那就把布匹存起来呗,我听满宝说过,这东西也是能当钱使的。”就是会缩价而已。 冯氏就悄悄的伸手摸了摸那锦缎,觉得又是心疼,又是心动。 其他几个儿媳妇也看着床上的那些绫罗绸缎没说话。 钱氏见了便叹息一声,这布匹已经送出去了,再收回来,儿媳妇们就是嘴上不说,心里肯定会有怨的,于是她闭了闭眼后挥手道:“算了,你们拿回去吧。” 几个儿媳妇一听,立即去把原先属于她们的绸缎拿了,这一抱进怀里才发现,除了钱氏和小钱氏的外,其余人的布料都是一匹贡品,一匹普通的。 大丫和三丫的则是更好看彩绢和绸缎,那颜色很鲜艳,又嫩,正适合她们。 钱氏让她们走了,却没让周五郎走,她怕手里的茧子磨坏绸缎,只用手背轻轻地碰了碰那绸布,问道:“满宝把所有赏赐的绸缎都拿回来了?” “没有,这些都是她选出来要送给嫂子们的,还有好些在京城呢。” 钱氏这才松了一口气,她看了一眼床上剩下的四匹绸缎,这是她和老周头的,她想了想后道:“回头你去县城里问问,看有没有人买,这布料太贵重了,我们时常要下地,穿这么贵的衣裳,一会儿就刮坏了,不值当。” 周五郎听说她要卖,就皱眉道:“娘,这料子在京城都被人恶意压价,更别说在县城了。” “那你就带回京城去卖,卖得的钱收着,瞅着空就拿回来给我和你爹收着。” 周五郎眨眨眼,“不给满宝吗?” “不给,她身上存不住钱,”钱氏瞪了他一眼道:“你说,你们这一年这京城花了她多少钱了?” 周五郎缩着脖子道:“那饭馆不是家里的吗……” 钱氏瞪了他一眼,周五郎就小声的道:“娘,等四哥回来再说吧,他认识的人多,或许能卖出更高的价去呢?” 钱氏想了一下后点头。 小钱氏把四匹布都抱回房间,见大丫正坐在床上纳鞋子,便把布都放在床上。 “娘,怎么又抱回来了?” “你奶就是要看一看而已,这是满宝给你的,回头你还自己收着,”小钱氏顿了顿后低声道:“这布贵得很,我们也穿不着,你还是留着,以后要是急用钱了可以拿去换。” 她道:“这一匹布值百八十两呢。” 大丫听了差点把手给扎了,她惊诧道:“这么值钱?” 小钱氏点头。 她顿了顿后道:“满宝说,城里的铺子她不要,要给你当嫁妆。” 大丫连忙道:“那怎么行,那是小姑给娘的。” 自从知道这布匹的价钱后,小钱氏就不觉得那一个店铺多贵了,瞧瞧满宝往家里送的布,这就是十来间铺子了。 所以她语气都多了几分舒朗,笑道:“你小姑给你的,你就拿着,等回头我和你爹说,让你爹去和你爷爷说,回头就记到你名下去。” 她不打算用满宝给计划的法子,既然要把嫁妆给闺女,那就直接给干净,再拖着到她年老,那得拖到什么时候? 没的还让关家有意见。 她道:“等这事办妥了,就让媒人和关家提一句,以后这铺子里的收益,除了给公中的,剩余的我们娘俩自己分了,你有了铺子做嫁妆,那关家得在县城里给关咏买个宅子才好,你们夫妻俩住着也方便些。” 大丫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去。 小钱氏道:“你别害臊,这都是正经事,关咏不是也要到县学里去读书吗,总不能以后你们夫妻两个,一个住在学里,一个住在村里吧?” “里长身子还硬朗,关咏上头还有父母,他们都正当壮年,暂且用不着你们小夫妻尽孝,所以啊,你们年轻夫妻就应该在一处,该争的时候就要争,知道吗?” 大丫红着脸点头。 小钱氏就松了一口气,又低声教了她许多夫妻的相处之道,与婆家诸人相处的道理。 三丫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冯氏把她的布料收了,对她道:“这布料你一时之间也用不着,娘给你收着,等以后你要说亲做新衣裳了再给你拿。” 刚才大人在屋里说的话她也听到了,三丫半响无语。 她才十一岁呢,要成亲得到什么时候,娘你就不担心这布料褪色吗? 好吧,这是贡品,可能不太能够褪色,可她娘一看就是不像是会把布匹再给她的。 三丫有些不高兴的嘟了嘟嘴,但也没说什么,抱着怀里的书跑回自己的屋里去了。 二姐说得对,得多读书,变厉害了就能跟小姑一样挣很多很多的好东西了。 ※※※※※※※※※※※※※※※※※※※※ 作家的话 晚上十点见 ☆.第1318章 劝说(给书友“洛顷”的打赏加更二) 而一溜烟跑到白家的满宝根本不知道家里因为她丢下的一句话闹成了啥样,她刚吃完面,这会儿看到白二郎和白善坐在小桌子边上吃饭,她又有点儿馋,觉着似乎说了一番话后又饿了。 白家的下人送了碗筷上来给满宝,满宝捡了一个小白面馒头,就着菜就细细地吃起来。 白大郎已经可以下床走动了,他也坐在饭桌边,正捧着一碗稀粥慢慢的吃着,吃一勺抬头看一眼桌子上的饭菜,吃一口,再抬头看一眼坐在身边的三人…… 他从不好口腹之欲的,他发誓,可是这会儿,觉着好难受。 满宝慢悠悠的吃完手里的馒头,这才停下筷子,一边惋惜的看着桌上的饭菜,一边道:“不能再吃了,不然要撑了。” 白大郎更难受了。 因为吃药,他只吃白粥觉得很没有味道,所以只吃了一碗就吃不下去了,当然,也没感觉饱,只是觉着不饿而已。 满宝还安慰他,“没事,喝药也会饱的,再过半个时辰你就该喝药了。” 白大郎:…… 满宝的药显然有效果了,加上针灸,他已经止住下痢,接下来就是吃药解毒,舒缓表里,再针灸调和阴阳了。 白大郎是真心松了一口气的,白家上下也都松了一口气,本来气氛凝滞的家里又轻松了起来。 陈博又去找白二郎借钱。 白二郎把陈博领去找白大郎,让他们表兄弟聊一聊。 白大郎就拉着脸色不好看的陈博说话,“表弟,你别怪二郎,他并不是不愿把钱借给你,而是怕你被人骗了。” 他道:“你知道县城的铺子才多少钱一间吗?百八十两就能买一套,位置好的,宽大一些的,两三百两也顶天了,你买个布庄的铺子怎么可能要八百五十两?” 潜台词是,你别是被人给骗了吧? 陈博道:“那店铺的位置极好,就在你们府学的不远处,最是鼎盛热闹的地方,铺子还大,前后两进,后头可以住人,前头两层楼,两扇门面……” 白大郎越听越耳熟,他可是在府学读过三年书的人啊,他愣了好一会儿后问道:“我记得那是一味楼吧?” “对呀,一味楼的东家要回乡了,所以要出手,还是因为我与他家的公子熟,这才便宜作价卖给我呢。” 白大郎:“……你开个布庄,为何要那么大的地方?” 那曾经可是个大酒楼呀! 陈博道:“我这布庄不仅是卖布料,还卖成衣呀,自然要布置得好一些才好做生意的。” 白大郎:……京城的布庄都没这么大排面吧?还两扇门面…… 他有些头疼的躺倒在床上,挥手道:“我肚子好像又疼了,二郎,你快去帮我叫满宝。” 白二郎在一旁也听得目瞪口呆,转身呆呆的去了。 等白二郎出去了,白大郎这才没忍住,一巴掌重重的拍在他的肩膀上,“表弟,这事你告诉大舅了吗?” “我爹不答应我出去做事,”陈博闷闷的道:“他就想着我在家里读书,可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不擅读书,连县学都考不上,再读下去有什么意思?” “我媳妇现在都怀上孩子了,总不能还跟着家里的叔伯打理那点庄园吧?怪没意思的。” 他们家的家底本来是和白家差不多的,但他爷爷有三个儿子,他底下还有两个弟弟,他两个叔叔也都各自有两个儿子,所以花销很大,每个月他们每人的月钱就二两银子。 看看白大郎和白二郎,白二郎从很小的时候就是二两月银,再大一些是五两,后来更是直接拨了一个小庄子给他经营,收益都是自己拿着的。 而去了京城,更是零用钱管够,还不算庄子的收益呢。 更别说白大郎了,他们两个同龄,就相差了两个月,结果生活也是天上地下,他只有二两月银的时候,他有五两,他还是只有二两月银的时候,他有十两,他依旧只有二两月银的时候,他月钱管够。 白大郎却觉得心脏疼,他道:“生意不是这么做的,我爹说做生意是要以小博大,你这前期就花了这么多银子,你有没有想过一月能赚多少钱?” “绵州能有多少人?谁还天天去布庄里买衣裳布料不成?”白大郎道:“你这样反着来,是以大博小,得不偿失知道吗?” 陈博皱眉,起身道:“你们要是不愿意借直说便是,何必如此贬低于我?” 白大郎闻言,也气了,立即道:“行,你不听是吧,借你就是,也不用找二郎借,我带你去找我爹,让我爹借给你,你给他写个借条,以后你还他。” 陈博脖子就一缩,又胆怯起来,“这怎么好……” “怎么不好,我看好得很,你若是有信心能把这铺子经营好,就如你所说的,过个一二年就能把钱还了,你怕什么?” 陈博不说话了。 白大郎也不再说他,背过身去道:“你回去想一想吧,我肚子又疼了,就不招待了。” 陈博转身便走。 白大郎呼出了一口气,慢慢平复了胸中的怒气。 满宝被白二郎找过来给他摸了摸脉,表示没什么问题后就坐到一旁,“我们刚才过来的时候碰见陈博了,他怒气冲冲的对白二哼了一声就走了。” 白二郎低着脑袋站在一旁,情绪颇有些失落,本来借钱这件事他还是挺兴奋的,毕竟能借出这么大一笔钱还是挺高兴的,结果愣是给弄成了这样。 他叹气道:“其实外祖父和大舅要是可以给表哥做保,我还是很愿意借给他的,不论他最后会不会亏掉。” 白大郎、满宝和白善:…… 白善道:“这话你可别让陈表哥听见,他会气疯的。” 白大郎揉了揉肚子,起身道:“爹呢,我去找一下爹。” “在书房吧。” 白大郎就冲白二郎伸手,白二郎看了他的手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上前扶起他,兄弟两个去书房找白老爷去了。 白善和满宝对视一眼,耸了耸肩后没事可做,继续回白二郎的书房看书去了。 ☆.第1319章 借口(九月月票加更3) 白大郎找白老爷说的并不是陈博借钱的事,在他看来,说与不说,得陈博来拿主意,他才不要做那种打小报告的人呢。 他找白老爷说的是他的婚事。 前天他回来时白老爷提了一句舅母的来意,他当时没反对,只是觉得婚姻本就是父母之命,而且他自己也没有喜欢的人,他也的确到了年龄。 可这会儿他是真的打心里不愿意结这门亲事了,不仅仅是喜欢与否的问题,也不仅是因为满宝说的那个原因,还因为陈博。 他打发掉弟弟,等他走远了才和父亲推拒了这门亲事,他道:“我们和外祖家本来就连着亲,没必要亲上做亲,儿子再过几年就要参加进士考了,不论考中与否都要想办法谋官了,这时就需要一个人在朝中帮忙。” 他道:“我们家没什么人在朝中可以助力的,所以儿子想找个在朝为官,或在朝中有人脉的岳家。” 白老爷皱了皱眉道:“可这样的人家上哪儿找去?而且娶妻当娶贤,也不能光看家世吧?” 白大郎点头道:“这事不急,儿子还年轻,慢慢找就是。” 白老爷道:“你已及冠,不小了。” 白大郎轻咳一声道:“还是可以再等一等的。” 他将白善说的那番话原封不动的说了出来,道:“正如善堂弟所言,现在我们家也不是一点优势没有,放出风声去,或许就有合适的呢?” 白老爷就摸着胡子沉思起来。 半响,他点了点头后道:“也好,那就再等等。” 白大郎就松了一口气。 白老爷怀疑的看了一会儿儿子,蹙眉问,“前天与你提的时候你还不反对,怎么今日突然拒绝了?” “也是善表弟提醒我才想起来要为仕途想一想的。” 白老爷摇头,“你大可以等病好了再说,何必急于今日?” 白大郎有些尴尬,但还是道:“儿子这不是怕您和母亲这几日就定下吗?舅母可就在这儿呢。” 白老爷依旧怀疑,“是这样吗?” 白大郎点头,不过最后还是提醒了一句,“爹,舅舅家的几个表哥表弟一直无所事事,您还是让娘回去和舅舅说一声,他们也大了,也该放出去历练一下了,总拘在家里,外头的许多事都不知道,性情也过于单纯了。” 白大郎说得隐晦,但他心里却知道,陈博那样根本就不是单纯,而是单蠢,像他弟弟那样的才是单纯呢。 白老爷也不知道听懂了没有,点了点头后就让他回去休息了,当然,是让下人扶着他回去的。 白二郎已经回到了他的书房,他正不安的摩挲着书本,半响,还是没忍住找白善和满宝商量,“你们说我把钱借给表哥怎么样?毕竟我答应了他的,出尔反尔总是不好。” 白善好笑,乐陶陶的问,“你不担心他还不上了?” 白二郎就叹气道:“担心呀,可出尔反尔也不好,也怪我,那天晚上应承得太快,没有仔细的问一问。” 满宝从书本里抬起头来道:“想借就借吧,只要你不要再惴惴不安就好,从你回到书房到现在已经一刻多钟了,一直在搓书本,一个字都没看进去,我都怕你把书的封面给搓破了。” 白善点头,“心里过不去就借吧。” 白二郎的屁股却又跟黏在椅子上一样,想站起来又站不起来,“那我真借了呀,你们不再拦拦我吗?” 白善和满宝:…… 白二郎都快哭出来了,“八百两呢,我真借了呀……” 满宝看到他的表情,直接趴在桌子上笑得起不来了,白善也笑出了泪花,乐道:“走吧,我陪你一块儿去,我教你怎么说,不用借八百两,就借二百两就行。” 白二郎歪头,“二百两?” 他有些意动,却还是踌躇,“会不会和答应他的差太多了,他会不会觉着我瞧不起他,还是生气?” 白善摇头道:“不会,我有办法让他不生气,还让他跟以前一样和你要好,一会儿你去了就听我说,然后你就只管低着头应是就行。” 满宝擦掉笑出来的眼泪,抬起头来,抽出一张纸道:“放心吧,我们少借给他钱才是在帮他,二百两银子绝对够他开布庄了。他买不了大的铺子,肯定会买小的,再不行还可以租铺子,其实我觉得刚做生意,还是租比较好些。” 没有那个本钱就得省着来,她四哥刚到益州城的时候,有生意就接,没生意就到街上和那些苦力一起接跑腿扛包的活儿,不照样赚钱吗? 她觉得陈博太过好高骛远,说到底还是没吃过苦,没见过世面的原因。 白善也如此觉得,见白二郎如此不安,而失信又的确不好,所以才拉着白二郎去找陈博。 白善路上问他,“你的钱都在家里吗?” “一半,还有些在京城。” 白善便点了点头,找到陈博道:“陈表哥,我们是来与你道歉的。” 陈博正在生气,闻言哼了一声扭过头去不理他们。 白善拉了白二郎坐在陈博对面,叹气道:“其实我们的小农庄没有挣那么多钱。” 陈博依旧不理他们。 白善继续道:“那农庄的收益是要三个人分的,也就是说,农庄挣了一千两,那二郎也只分得三百三十两而已。” 陈博这才皱眉转身看向他们。 白善见他愿意听了,连忙继续道:“而经营的花销也都是我们自己出的,包括给长工的钱,我们买种子、买农具、买耕牛的钱,这些总不能还让家里的大人给我们出吧?” 陈博这才问道:“这些东西很贵?” “当然贵了,”白善道:“要是不贵,种地的农户何至于总也富裕不起来?不就是因为成本高,收益低吗?” 陈博觉得他说的有道理,点了点头。 白善道:“而我们去了益州城后花的一直是自己的钱,咳,你知道的,二郎花钱没个数,看见好玩的好吃的漂亮的都要买,所以……” 陈博蹙眉看向他们,“你们不会说不借钱给我是因为没钱吧?” 白善不好意思道:“有是有的,就是他夸大了而已,也是昨天晚上他刚下车有些晕,又听陈表哥你夸他,他一个没忍住就嘚瑟起来了,所以……”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十一点半左右 ☆.第1320章 忽悠(九月月票加更4) 白善细细地给陈博数了一下白二郎钱的去处,比如,“他以前在益州城的时候,花钱没个数儿,当时存的钱就去了不少,后来去京城就更过分了,你看到昨天我们骑回来的小马了吗?那都是我们在京城的马场里花了高价买的,还有我们的衣裳,配饰,这些都花销不少。” 陈博愣住,“不是说你们考进了国子监,姑父很高兴,放话说零用钱管够吗?” 别说白善了,就是白二郎都一脸的一言难尽。 这会儿白善更不心虚了,理直气壮的道:“陈表哥,你也不看这京城距离七里村有多远,堂伯给京城送钱,那都是三月一送,算准了的,他是说零用钱管够,但送的就这么多,你不就得在那个范围内管够的花吗?” 陈博:…… 这一点儿跟他外祖父太像了,陈博颇有同感的看向白二郎,表示理解。 “除了这些花销,还有请客吃饭,”白善叹气道:“在京城,我们是乡下去的小子,要跟人交际,是不是得请客吃饭?” 陈博点头,没错,他去绵州时也是这样,尤其是有求于人的时候。 “所以我们的钱花的都有些快,算起来,二郎比我还节俭些呢,你看我,庄子的收益我们三人一人一份吧?我祖母给我的钱也不少,结果我买马的钱还是和他借的呢,现在也没还上……”白善一脸的不好意思,“所以陈表哥,他倒是有心想借你足额的钱,但也拿不出来……” 白善推了一把白二郎,“你快说,你前天晚上是不是吹牛了?” 白二郎:“……是。” 陈博一脸无言的看着白二郎。 白善轻咳一声道:“他素来糊涂,自己具体有多少钱都不算的,只知道每年庄子的收益都不少,加上堂伯给的钱也多,可昨天中午和陈表哥分开以后我们自己去数了数剩余的钱,咳,没多少了。” 他瞥了一眼白二郎道:“可他又不好意思说,所以……” 陈博一脸沉痛的拍着白二郎的肩膀道:“二郎,你没钱直接和我说呀,我们是表兄弟,难道我还能怪你啊?” 白善连忙道:“这不是怕在陈表哥面前丢脸吗?毕竟你难得有一次开口让他帮忙。” 白二郎迟疑的点头。 白善察觉到了,暗暗瞪了他一眼后继续一脸真诚的拉着陈博道:“不过我们算过了,他还剩下二百四十三两银子,我们打算过年的时候要买些东西孝敬先生,这或许要去一些钱,回京城后也要宴请同窗和朋友,一开始花销也可能大点儿,但留下四十两也差不多够了,毕竟堂伯那里还给了一些零用呢,实在不够到时候再想办法,所以剩下的二百零三两可以借给陈表哥,陈表哥,你不会嫌弃吧?” 还有零有整的,陈博当然不会嫌弃了。 虽然与自己预期的相差太大,但他还是伸手拍了拍白二郎的肩膀,表示了理解,并表示他就借二百两就好。 白善和白二郎齐齐松了一口气,然后表兄弟三个就友好的坐在一起聊起天来。 白善不动声色的和他道:“陈表哥,我看外头有很多人做生意一开始都是租铺子,这样银钱周转得比较快些,等挣了钱再换铺子就是,只要招牌不变,口碑又好,客人不会丢失的。” 白二郎连连点头,也刺探道:“所以表哥,你有没有想过租铺子?” 陈博皱眉思考起来。 白善点到即止,拉着白二郎起身道:“陈表哥,这做生意的事我们也不懂,既然你已经定了主意,不如找空可以问一问家里的管事,或者请教堂伯也可以,他们见识多,认识的人也多,说不定能给你一些帮助。” 白二郎点头,道:“表哥,那二百两回头我点出来,等你走了给你?” 陈博立即回神,揽住他的肩膀道:“不用,你现在给我就行,对了,大表哥知不知道你缺钱的事?” 白二郎眼角的余光瞥

相关推荐: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万古神尊   NTR场合_御宅屋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我的傻白甜老婆   乡村透视仙医   树深时见鹿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篮坛大亨   乡村桃运小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