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推文

漫漫推文>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 第308章

第308章

,言钱先生高傲自负,辱骂上官,想要全青州通缉他,然后有御史听闻此事,便来巡察,前博昌县县令就被革了。” 因为正如钱先生所言,他真的是糊涂官,钱先生在当他的师爷前,博昌县的案子、民治都乱七八糟的,钱先生当他的师爷后好转了一些,但县令府的家人和下人总是插手县治。 最离谱的是钱先生离任前的一个案子,东家有美貌的儿媳,出门时总要路过西家门前,西家的儿子一天傍晚就没忍住拉住了干活回家的东家儿媳上下其手,东家儿子闻言赶至将西家儿子打伤,两家互相不服,就将官司打到了县衙。 钱先生就指点着县令审结了此案,认为纷争是由西家儿子而起,东家儿子动手是为义愤和保护自己的妻子,可免罪。 倒是西家儿子不仅要自付医药费,还得给东家儿子儿媳道歉,并且保证此事不会再犯,钱先生又让县令狠狠罚了西家儿子一笔钱,并将此事宣扬开来,以正风气。 结果判决才下没两天,县令又派人把东家儿子儿媳和西家儿子给带到了大堂上,他直接推翻了自己之前的审判,改罚东家,东家不仅要赔偿西家医药费,还被罚款,东家儿媳更是被当堂训斥。 理由是,你要是不搔首弄姿,长得太美,又从西家门前路过,西家儿子又怎么会受蛊惑? 分明是你不守妇道,蛊惑人心。 此言一出,东家儿媳就受不住,当天晚上回去就上吊自尽,虽然救得及时人没死,但东家也在城里住不下了,不得不卖掉房子举家搬到乡下去。 白善道:“钱先生闻听此时气得不轻,听说当时就和县令争执起来,实在是说服不了对方,最后就辞去了师爷之职,走前就留下了那封骂人的信。” 谁知道前博昌县县令果然这么蠢,自己把信的内容给泄露了,钱先生还没上告到刺史府呢,他自己把自己玩成了一个笑话,把自己官给做没了。 “然后钱先生就去了千乘县,也是做主簿,只是与前千乘县县令道不同,只做了不到半年便辞官离去。” 但他的能力似乎很出众,前益都县县令听说他辞官,又把他请到益都县去,这一次他做得久了点儿,干了一年,只是益都是青州城郭县,关系错综复杂,县令还受束缚,似乎是看到县衙总被刺史府拿捏控制,他便干脆辞官去了刺史府,结果他干了没多久就碰上东征,刺史府和其他地方豪族快乐的插手其中,钱先生看不过眼,劝诫两次后发现不管用,干脆就辞官离开了。 就是这么巧,他前脚辞官,后脚东征大胜,皇帝回程就顺便把这些疑似插手东征粮草的官员一串一串的给带走了。 他成功躲过一劫,没有成为被殃及的池鱼。 周满啧啧,“好精彩的人生啊。” 比他们的精彩多了。 ※※※※※※※※※※※※※※※※※※※※ 作家的话 下午七点见 ☆. 第2954章 财大气粗 白善道:“他现在青州名声不错,不然路县令也不会去请他,人虽有些高傲,但有本事的人都有高傲的资格,我们选才,才自然也有选择的权利。” 就比如他们,他们可以选择效忠皇帝,道不同时自然也可以挂印而去,不给他干活儿。 周满觉得有理,于是下定了决心,“等我下衙就去请他,你说给他一个什么职位好?” 白善微微偏头,“典药?你名下不是还有一个典药的缺吗?” 周满想了想后点头,“行,就聘他做典药。” 周满还和文天冬说了一声,道:“建设另外两间医署必定要多仰仗他的,”她道:“你多与他相处,这件事最后还是要仰仗你们。” 文天冬听懂了周满的言下之意,眼睛微睁,高兴的应下。 周满这才和他一起去看少年一家。 大半天下来,文天冬心里已经有了治疗的方法,针灸、药敷,再配以汤药治疗。 他将药方和针方给周满看。 周满看了看后微微颔首,放下敷药的方子道:“我与你开一样的方子,但针法和汤剂不一样……” 俩人讨论了一下治疗的方法,确定好三个方子后便看向床上躺着的妇人,“你的病得绝对的卧床,我会再教你几个动作,你每日可以练一练,可以更快治愈。” 一旁的少年连忙问道:“大人,我母亲的病大概要治多久?” 周满想了想后道:“最少三个月,还得看情况,想要彻底治愈很困难,我只能说尽量让她像常人一样生活。” 她道:“但日常生活中也要多注意。” 周满扭头看向妇人,意有所指的道:“身体是自己的,命也是自己的,像月子间下地洗衣服这种过劳之事,以后还是不要再发生了。” 妇人喏喏道:“当时正值秋收,我不下地怎么能行?” 周满挑眉,问道:“这四年你有下过地吗?” 妇人哑然。 周满道:“但这四年,你活着,你的儿女也活着。” 妇人说不出话来。 周满扭头和白善道:“教化不只是教化男子不打媳妇孩子,还得教化媳妇想开点儿。其实有时候女子没有自己想的那么重要,也没有自己想的那么轻贱。” 妇人低着头喏喏不敢言,一旁的少年和小女孩却若有所思。 定下治疗的方案,周满便道:“你准备准备,洗漱后在此住下,稍晚一些我来给你扎针敷药。” 妇人这才回神,连忙应下。 小寇就来找少年,“大人让你去后院劈柴烧热水,你娘亲要洗头洗澡,你们带有干净的衣裳吗,要是没有我们可以借你一套。” 少年回神,连忙道:“有的,我们带来了。” 小寇就领他去后厨。 周满去药房里准备敷药,药还得熬过浸泡,白善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问道:“我有仔细的想过教化这个问题,已经不止的把里长们叫到县里开会培训,我是觉得收效还不错,但百姓愚昧,实际上的和我们想达到的目标还是差很远。” 周满一边称药一边问,“所以?” “所以我觉得我们县衙和你们医署应该合作,”白善道:“你看,现在来你们医署求医的病人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女子,你之前不是还想组织女子,教习她们一些基本的医理吗?不如就顺便教化一下她们?” “那男子不教化吗?” “先一再二嘛,”他道:“虽然世俗总是看不起女子,但你不能否认,在一般家庭之中,女子占了一半,而且在子女的教养中,女子的地位并不下于男子。” 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你家。” 周家的孩子基本上都是钱氏在教。 周满将称好的药都倒进盆里,骄傲的抬头道:“那是因为我爹人好,那些男人打老婆孩子,我爹从不对我娘动手。” 白善就静静地看着她。 大家都是从小在七里村长大的,闲暇时没少一起蹲村口的大榕树下听老人们说些八卦,谁还不知道谁啊? 周满也静静地看着他,最后她还是基于现实,后退了一步,“好吧,我爹是有那么点小毛病,但我娘会调教呀。” 老周头年轻时候也懒,钱氏年轻时也累,但她从不会像妇人这样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哪有才生产三天就去碰冷水和下地割稻子的? 钱氏后来几次生产,婆婆不在了,娘家的嫂子有时候抽不出空来帮忙,她就压着老周头拿衣服出去洗。 白善等的就是她这句话,“你也说了,岳母会调教,可见女子的教化比男子还重要。” 周满就转了转眼珠子,“倒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医署缺钱。” 白善:“……” 他深深地看了周满一眼,大手一挥道:“没关系,我给你拨!” 周满兴奋起来,眼睛亮晶晶的看着他,“真的?” 白善狠狠的点了两下头,“比黄金还真!” 他现在缺钱吗? 他可是前不久才卖出好几车盐的县令,县衙的库房里现在越堆越多的就是钱了。 可惜盐场那边还堆了不少盐,暂时还卖不出去,不然他能赚到的钱更多。 白善财大气粗的道:“你只管说,要多少钱我给你拨。” 周满被震住了,半晌后愣愣的道:“青州城的医署也要建了……” 白善一脸沉思,“我可以替你与路县令谈一谈,或者和郭刺史聊聊天也可以。” 周满:“小气!” 白善:“这是公私分明!” 这是他们北海县的医署,给再多的钱得益的也是北海县的百姓,但投向青州城医署…… 白善轻咳一声,一边往后退一边道:“这还叫在其位谋其政,等我哪天能管到青州城再说吧。” 周满默默地看着他后撤,到了门边后抬高一脚迈出去,一转身就溜走了。 她轻轻地哼了一声,端着盆去后厨,拿了一个药袋就将药都塞了进去,然后交给小寇,“用中锅熬药。” “是。” 文天冬则是在记录脉案,他特别想亲自动手扎这套针法,但想到妇人的反应,他到底叹息一声,将记好的脉案交给周满,“先生,可要我给您打下手?” 周满想了想后道:“你候在窗外吧,你可以听一听病人的反馈,屋里的话让西饼给我打下手就好。” ※※※※※※※※※※※※※※※※※※※※ 作家的话 今天喉咙有点儿发炎,可能是打疫苗的原因,昏昏沉沉的睡了一天了,所以状态不太好,今天就先更两章,过两天我好了再补上 明天见了 ☆.第2955章 有孕 这一次针灸和以前的不一样,周满选用了好几枚大号的针,在给她敷过药袋后才开始动手扎针,第一针扎进去病人便有些不好受。 觉得又胀又疼,忍不住呻吟出声,周满动了动针,问她的感受,文天冬在窗外也能听得清楚。 他知道,周满今天行的针法不止是在治疗,更主要的目的是探查她的身体状况,每一个穴位的反应不同,病灶自然也不同。 他蹲在窗外,一边听里面的声音,一边将反应记下,之后他们还要探讨的。 这一套针法行完,不仅病人大汗淋漓不好受,周满也出了一身的汗,而且很疲惫。 周满看了一下时间,半个时辰,比自己预想的还要长出近一刻钟来。 她皱了皱眉,收针后对候在一旁的小姑娘道:“用干巾子给她擦干,让她休息吧。” 妇人一直是她女儿在照顾的,虽然才八九岁,但已经能够家里家外一把抓,她应下,当即拿了干巾上前照顾母亲。 西饼见周满神情疲惫,连忙上前扶住她,见她手心有点儿冰凉,不由惊讶,“娘子,您是身体不适?” 周满也觉得自己有些心慌,眼前还有点发花,她想了想道:“可能是太热,中暑了。” 候在外面的文天冬一听,立即跟着上前,扶着周满到隔壁后给她把脉,仔细看了看她的脸色,是有些红,但也不至于就中暑吧? 但他还是对西饼道:“去端一碗消暑汤来。” 周满却道:“我不要喝消暑汤,我要喝酸梅汤。” 文天冬:“……好吧。” 因为天热,来医署看病的人多,有些是顶着大太阳走了大半天才到的,因此医署自入夏后就一直准备着消暑汤,全是用积雪草一类的药草熬的茶饮,虽然有点苦,但消暑效果很好。 只是周满不喜欢,所以贺嫂子还会每天煮一些酸梅汤让五月他们送过来,就是专门给他们消暑的,不多,多半是先紧着周满喝。 西饼跑去厨房里取酸梅汤过来。 文天冬这才道:“先生,您还觉得哪里不舒服吗?” 周满想了想后道:“心闷,眼花,这不就是中暑吗?难道是气血不足?” 周满说这个话都有些不自信,她最近吃得挺多的,这么热的天,昨晚还喝了一碗肉汤呢,一点儿不觉得自己气血有毛病。 文天冬:“……我是说,您,”他顿了顿,想到她就是大夫,似乎不必要太详细的询问,因此直接问道:“您会不会是……有孕了?” 周满眨眨眼,就扯出自己的手腕来自己给自己搭脉。 文天冬:…… 周满认真的摸了摸脉,半晌后放下了手,开始算自己的日子。 她此时有点儿晕,所以迟钝了一点儿,但再迟钝,以她的心智这会儿也算出来了,小日子似乎是迟了三天,但这种事是正常的,对于她来说,时间也不是一直都准的,有时候早三四天,迟五六天都是正常的。 周满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科科,我不会真的要当母亲了吧?” 这个问题太过重大,科科一时也懵了,甚至都没问宿主要积分,直接就给她监测了一下身体数据,然后默默地将数据拉出来投映在她脑海中。 但因为她有点儿晕,一时没看。 西饼端了酸梅汤上来,周满愣愣的接过,一口一口的喝了。 文天冬在一旁欲言又止。 周满喝了一碗酸梅汤感觉好多了,至少头没这么晕了,这才呼出了一口气。 文天冬见她脸色好转,不由关切的问道:“先生,是有孕了吗?” 周满点头,“日子还浅呢,你不要和人说。” 文天冬:……为什么这么浅的日子先生自己把脉都能把出来,而他竟然不能确定? 文天冬深深觉得自己的医术还有待提高,不过…… 他看向周满手中的碗,道:“先生,酸梅汤里有山楂,您现在不能多喝。” 西饼在一旁都呆住了,她只是去厨房端一碗酸梅汤,回来竟然听到了如此重大的消息。 她一时没忍住,立即伸手去抢周满手中的空碗,有点儿想哭,“娘子,您要不要吐出来?” 周满:“……倒也不必如此,虽然酸梅汤里有山楂,但并不多,一日喝一两碗还是没事的。” 她又不是每天抱着山楂啃个不停,而且她还有中暑的症状,喝一点没事的。 西饼不太肯定的看向文天冬。 文天冬颔首,不过再次叮嘱道:“您不能多喝。” 他想了想后提议道:“可以让人煮稀粥,留着米汤备用,实在渴,您就喝米汤吧。” 那个也可以消暑。 周满只当没听见,她休息了一会儿,还是觉得很神奇,虽然她就是大夫,但还是有点儿没适应过来。 文天冬看了看,果断的叫来小寇,和她道:“去县衙找白县令,让他来接大人回去。” 小寇瞪大眼睛问,“大人怎么了?” 怀孕时间短是不好告诉别人的,因此文天冬没有告诉小寇,而是道:“你只管去,就说周大人身体不太舒服。” 小寇闻言撒腿就往县衙跑去。 白善也刚回到县衙没多长时间,周满扎针,他留在那里有些无聊,就回县衙了。 只是县衙现在也没事,他便叫来崔瑗,问他,“我让你打听的消息打听得怎么样了?” 崔瑗:“……大人,我们真的要从别的县抢人吗?” “什么叫抢人啊,我们这叫吸引人才。” 一群流民和佃农,这是什么人才? 不过他还是道:“我已经照大人的吩咐悄悄让人去蛊惑,哦不,是说服人去了,但故土难离,虽然就隔着一个县或者几个县,但要想把人吸引过来也不容易。” 白善微微一笑,鼓励道:“没事,我们慢慢来,现在我们有钱。” 有钱就是白善最大的底气之一。 别看北海县和县衙现在还是破破烂烂的样子,但其实县衙里库存的钱可不少了,尤其他还在扩大自己的官盐生意。 正说得兴起,大吉快步而来,站在门外躬身道:“郎主,医署的小寇来了,说娘子身体有些不适。” 白善面色一变,立即起身出去,“怎么会不适?” 那可是医署,周满自己又是大夫,文天冬也在那里! 白善赶忙往医署那边跑。 ※※※※※※※※※※※※※※※※※※※※ 作家的话 我今天睡了一天,超级困,超级饿,不管睡多久都不够,吃多少都不饱,除了担心变胖,我竟然盼着打第二针了,这样吃了睡,睡了吃的感觉好好呀 晚上十点见 ☆.第2956章 你要当爹了 白善跑到医署时周满正坐着吃点心呢,在喝完酸梅汤之后,她突然感觉到了饥饿,还是很饿很饿的那种饿,厨房都来不及给她做东西,所以她就拿着点心啃起来。 但这个似乎不能让她感受到饱腹感,于是看到白善,她立即将剩下的半块点心塞进嘴里,直接起身,“我们回家吃饭吧。” 白善就下意识的先抬头看了一眼天边的大太阳,这会儿吃晚食是不是有点儿太早了? 文天冬连忙道:“先生,您回去吧,医署这边我看着。” 白善上下打量周满,觉得她精神看上去还不错,便有点疑惑,但还是上前扶住她,“你身体不适?” “啊,”周满拽了他往外走,“等回去我和你说。” 白善一头雾水的跟着她回家。 一回到家周满就呼出一口气,忙和五月道:“我肚子饿了,去厨房看看有什么吃的。” 进到屋里,白善觉得她情绪有些不对,便盯着她看,“出什么事了?” 周满坐在榻上,摸了摸脖子,不太意思的看着白善道:“呃,就是,你要当爹了。” 白善瞪圆了眼睛:!!! 周满等着他反应。 白善的目光慢慢落在了她的肚子上,咽了咽口水,慢慢走到她身边挨着她坐下,目光依旧不离她。 周满便也扭头看着他,见他半天没说话,就伸手在他眼前挥了挥,“没反应过来?” 白善伸手抓住她的,放在膝盖上轻声道:“我知道,你待我缓一缓。” 周满就坐着等他缓,觉得他挨着太热,就想抽回自己的手坐到一边去,白善却一把握紧了她的手,“别动,我还得再缓一缓。” 周满:…… 白善用了一炷香的时间接受了自己要当父亲的事,这一炷香里,他不仅想到了接下来一年要做的事,会发生的事,还想到了孩子出生后成长读书甚至到长大成人后的事。 然后再远的地方他就想不到了。 白善伸手抹去额头上的汗,扭头问周满,“你现在有哪里不舒服吗?” 周满摇头,“刚才有些中暑,但现在已经好了。” 白善微微皱眉,“天太热了,你给人敷药扎针又是在屋里,比在外面吹着风更热……” 因为现在医署很多病人是女子,她们肯定不会接受文天冬扎针,所以白善权衡了一下后道:“我回头给你送一些冰去。” 周满,“你哪来的冰?” 北海县并不是京城,整个县城都没有冰窖,也没有卖冰的客商。 白善道:“我让人从青州城里买。” 他捏了捏周满的手,问道:“你还想吃什么,我一并叫人给你买回来?” 周满本来想说很多东西的,但临到头来却突然都不想吃了,“我想吃面,还有粥。” 倒是很朴素的食谱,不必去青州城,现在白善就能让厨房给她做。 厨房很快送了一碗面上来,因为天热,周满不喜欢太油腻的,所以贺嫂子就放了一些葱花,给打了一个鸡蛋和两根青菜。 周满吃得津津有味,白善就撑着下巴坐在对面看着她吃。 她抬头看了他一眼,将碗朝他推了推,白善便伸手推回去,“你吃,我还不饿。” 周满便不客气的自己全吃了。 白善就撑着下巴看着她吃,看得津津有味。 周满擦了擦嘴巴问道:“你要看多久才能恢复正常?” 白善问她,“你现在就已经做好做母亲的准备了?” 周满摇头,和他对视着发呆。 虽然白善吃的药早就到期了,他没再吃药,周满也不再提,俩人便算是顺其自然了,可再顺其自然,真的怀上宝宝时,俩人还是有些懵的。 周满伸手摸了摸还一点没反应的肚子,喃喃道:“怪怪的。” 白善也觉得怪怪的,但他觉得自己接受良好,他道:“我们都不懂事,得写信回家,求祖母给我们送两个人来。” 周满眨眨眼,“我是大夫,我应该是懂事的。” 白善摇头,“你还要管理医署呢,哪有那个心力?家里还是得要人照顾。” 他知道周满是不可能放弃医署的,而现在也是医署发展的关键时候,人的心力是有限的。 白善直接决定,“我晚上就给祖母写信。” “好吧。”周满也没有很坚持啦,有个大人在身边看也很不错的。 俩人继续对着发呆,五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见屋里半天没动静,探头看了一眼,就看见郎主和娘子正对着一个空碗傻笑,便缩回脑袋扯了西饼到一边说话,“郎主和娘子这是怎么了?” 西饼接受的速度比他们快多了,毕竟不是自己怀孕,旁观者脑子很清楚,但她也牢记文大人说的,日子还浅,不能让太多人知道,于是左右看了看后便压低声音道:“我告诉你,你可别告诉别人。” 五月:“……好,你先说是什么事。” 西饼就在她耳边小小声道:“娘子有孕了。” 五月往后退了一步,默默地看着她。 西饼一头雾水的回望她,“我说的是真的,这是娘子自己把出来的,可不是我瞎说的。” 五月就点了她的额头道:“你是不是傻,这样的事是不能往外说,但我们是贴身伺候的人,要照顾好娘子,这样的事能瞒着我们吗?” 五月转身就进屋去收拾碗筷,然后和还在对望傻笑的两个主子道:“娘子,厨房烧了热水,您要不要现在沐浴更衣?” 周满刚才出了一身的汗,的确不舒服,于是点头。 有人打断,白善也回神了,想了想后和五月道:“晚上让厨房做些清淡的饮食。” 五月笑着应下,“是。” 于是厨房那边,还有九兰也都知道了周满有孕的事,大家都喜气洋洋的,但没人敢说出口。 日子还浅,大家还不能大肆说,所以喜悦暂时压在了心里。 白善认真的给家里写了一封信,交给大吉,“让刘贵派人送回去。” 大吉应下,迟疑了一下后问,“郎主,以后我是跟着您还是跟着娘子?” “你跟着满宝吧,”白善道:“我再挑两个护卫随身带着就是,以后你都跟在满宝身边。” 他还是最放心大吉。 大吉便应下,转身出去送信。 ※※※※※※※※※※※※※※※※※※※※ 作家的话 继续欠一章 明天见 ☆. 第2957章 反应 周满和白善并排躺在床上,俩人还摸了摸周满的肚子,虽然现在什么也没摸出来,但俩人也兴致勃勃的畅想了一下等孩子大一些后要进行的胎教。 周满以为自己睡不着的,毕竟有孕这样的大事,但脑袋靠在枕头上,她才和白善说了没几句话就睡着了。 只留下白善一个人精神奕奕的睡不着。 他抬起头来看了看她,见她气息慢慢平缓绵长起来,便知道她睡着了。 白善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和头发,感觉有些出汗了,便拿过蒲扇轻轻地给她扇风。 周满睡得更沉了,翻了一个身面对着白善,更靠近风源一些。 白善就给她整理了一下头发,轻轻的扇动着蒲扇…… 白善几乎一夜不睡,他也不知为何睡不着,反正就一直给周满扇凉,半夜可能觉得冷了,又醒来替她盖了一下肚子,醒来又睡,睡了又醒,这样反复以至于他晚上虽然精神奕奕,但早上就有些困顿了。 不过他也没赖床,起床后便去打了一套拳,锻炼过后出了一身的汗,精神也就好了。 周满昨晚睡得好,今天精神也很不错,所以和往常一样打了一套养身拳后便去用早食,吃完饭后就要带着西饼去医署,结果今天后面还跟着俩人。 周满忍不住停住脚步,扭头和白善道:“大吉跟着也就算了,你怎么也要送我?” 白善:“饭后走一走,正好消食嘛。” “你不上衙?” “时间还早,医署又不远,我送了你再回来也来得及。”白善催促她,“快走吧,去看看今天的病人多不多。” 今天来医署求诊的病人不多,只是又多了一个要医署住宿的人,文天冬一看见周满便拦住了她,道:“来了一个久咳的病人,似乎是肺痨,先生,这个病人让我去看,您还是别去了。” 周满眼睛微亮,肺痨啊,她还没诊治过这个病症的病人呢,她问道:“你安排在了何处?” “在后院最偏的一个角落里,人更住进去。” 周满抬脚就往那边去,文天冬欲言又止,不由看向白善。 白善没有阻止她,只是叮嘱道:“小心一点,你们医署有口罩吧?” “放心吧,自夏州发生天花以后,抗疫所用的东西各地医署都是常备的。” 白善便没有进去,点了点头道:“午时我给你送吃的来。” 周满挥挥手,让他快回县衙忙自己的去。 她先去了药房,戴上了口罩和手套,这才和文天冬一起去看病人。 文天冬也戴上了东西,和她介绍道:“是一个三十八岁的男子,姓孙,身材瘦削,断断续续的咳嗽有三年了,近来有轻微的咳血现象。” 所以他才觉得是肺痨,不过他看过的病症少,也没接诊过这样的病人,因此也不太肯定。 周满:“谁送来的?” “他妻子儿女。” 三个人用一辆板车送来的,因为家里远,他们在路上整整走了两天才到。 昨天还遭遇了一场雨,虽然躲避及时,但此时三人身上都有些狼狈,看到文大人带了一个气质不凡的女子过来,虽然对方蒙着脸,但他们还是一下从地上站了起来,有些局促的站着。 周满冲他们点了点头,推开门进去看病人。 这也是一间病房,里面照样是四张小床,此时只有一张床上躺着人,显然他的家人也知道病会传染,所以有意避开了。 不过因为大夫来了,一家三口还是跟着进屋来。 周满没让他们靠近,而是走到床边去看病人。 病人本来已经睡着,听到动静醒过来,立即爬起来就要下床。 周满也没阻止,但只是看到他站起来,打量了一下他的身材后便微微点头,让他躺回去。 文天冬拿来了一个脉枕,垫在病人的手下后又搬来一张椅子给周满坐,他和一家四口介绍道:“这是我们医署的署令周大人。” 四人一听立即激动起来,他们就是冲着周满来的,来前他们没少听人说起周满,说她是太医,还是京城的神医,都能给皇帝和皇后看病呢。 四人目光炯炯的看着她,连心如死灰的病人都忍不住问,“大人,我的病能治好吗?” 周满收回了手,仔细的问了问他生病的过程和这几年的情况,然后摇头道:“不好治,但我们会尽力的。” 四人一听有些失望,但失望之中又有些期盼。 周满起身离开,文天冬之前已经为他诊断过,因此也不再把脉,直接和周满离开。 避着孙家人,周满道:“是肺痨。” 文天冬忍不住叹息,问道:“要用什么汤方?” 周满想了想后道:“补虚培元和治痨杀虫,我们不是有三七吗?配以天门冬、麦门冬和生地黄、川贝母这些来用……” 她和文天冬讨论了一下药方,定下方子后便开出来,“他们家人都要留在此处照顾病人吗?花销不大?” 孙家的情况要好一些,但也是下户,他们商量过后决定留下女儿照顾病人,青年则和他母亲回家去,家里快秋收了,地里还有许多要忙活的呢。 周满便让小寇给少女送一套防护的医用品去,“多加小心总不会出错的,让她进出房间保护好自己。” 小寇应下,还有点儿担忧,“大人,他们家也在厨房吃吗?” 看出她的忧虑,周满笑道:“给他准备一副单独使用的碗筷,再加一副公碗公筷就可以了,倒也不用那么草木皆兵。” 安排好了这个病人周满才去前院看其他来求医的人。 现在医署的名气大了,城里一些生了病的人也会来这里求医,尤其是家中贫困的,根本不介意要排很久的队才到他们。 好在大多数人的病都是小病,开了方子抓药回去吃就可以了,耗费的时间不长。 午时前周满就看完了,她闲着没事干,就摸出一本医书看。 文天冬知道周满在医署闲暇时会看医书,他也不去打搅她,自己也找了个地方拿出昨天的药方和脉案推演学习起来。 明达和白二郎到的时候正是医署难得安静的时候,院子里空落落的,只有树上偶尔传来几声知了声,似乎一个人也没有。 难得看见如此安静的医署,明达好奇的去找周满,就见她正靠在廊下的一张躺椅上,手上还捧着一本书,西饼拿着一把大扇子站在一旁轻轻地给她扇凉。 ※※※※※※※※※※※※※※※※※※※※ 作家的话 下午七点见 ☆.第2958章 写信 明达忍不住笑起来,“你倒是惬意。” 周满放下书,笑问:“这么大热的天你们怎么过来了?” 白二郎让西饼再去拿两把蒲扇来,自己拿了呼呼的扇风道:“明达近来胃口不好,不知是不是苦夏,所以来找你看看。” 青州的确比京城要热一点儿。 但白二郎也不后悔来,这里有大海呀! 他道:“要是苦夏,我们打算搬到海边去,近海的地方风大,应该要凉爽些。” 周满:“住哪里?” “搭个茅草房子吧,收拾干净,住着也有野趣,”白二郎特别潇洒的道:“我和白善说过了,要在龙池买一块地,你们不是要在龙池建码头吗?到时候在那里修建一个院子,以后我们再过来就有的住了。” 他还特别大方,“到时候给你们留一个院子。” 周满很怀疑,“你们明年还能再来?” 白二郎和明达对视一眼,明达道:“努努力应该还是可以的。” 白二郎更光棍,“大不了我也外放到青州。” 周满面无表情,“你到青州任什么职位?” 白二郎就摸着下巴道:“最好是闲职,你说县学或者府学里的博士怎么样?” 别说周满,连明达都忍不住道:“你勿要误人子弟。” 白二郎:……他怎么就误人子弟了? 西饼不仅将蒲扇带来,还将周满的药箱拎来了,因为廊下比较凉爽,他们也懒得移动,就在廊下问诊。 周满看明达脸色还不错,所以觉得白二郎说她苦夏只是托词,分明是想去海边玩的借口。 她按住她的脉,垂眸听了一下,微微讶异,她抬起眼眸看了一眼明达,干脆微闭起眼睛来,侧耳仔细的去听她的脉象。 半晌她睁开眼睛,用一种明达形容不来的目光看着她。 明达眨眨眼,问她,“怎么了?” 周满:“你月事迟了?” 身后的宫女立即躬身回道:“迟了有七日了,正想着今日若是还不来,也要来找周大人看一看的。” 明达的身体不好,以前迟个两三月都是常事,但这两年已经基本好转,但她的周期依旧会比别人的长,在此基础上,迟个三五日更是常事。 周满就收回手,沉吟了一下,还是没忍住,在心里雀跃的叫科科,“你快确定确定明达是不是有孕了?” 科科:“宿主确定吗?” “确定!” 科科就扣了一笔积分,然后扫描了一下眼前的明达,没有直接告诉她答案,而是将图像展出来放在她眼前。 周满自然是会看的,一眼就看懂了,她惊喜不已,一下握紧了明达的手…… 落在白二和明达等人的眼中就是周满得了宫女的回答后就愣了好一会儿,然后就双眼发亮的看着明达。 白二郎觉得心脏跳的有些快,将她的手从明达的手上扯开,然后自己拉住明达的手,“你,你别一惊一乍的,有什么事你倒是说呀。” 周满便左右看了看,确定这儿只有他们几个人后便肯定的道:“明达有孕了!” 白二郎和明达一起瞪圆了眼睛。 明达忍不住用手捂住心口,“果真?” 周满狠狠的点头,“真的不能再真了!” 白二郎愣愣的,半晌才回过神来,“天啊,我,我竟然要当爹了。” 这个有些突然啊,他还没做好心理准备呢。 明达最先想到的竟然是,“那我们不用回京城了。” 白二郎一愣,反应过来后立即道:“我明天就让人去找工匠建房子!” 周满:…… “得写信告诉家里和宫里。” “告诉家里和宫里什么?”白善和五月提着食盒进来,见他们都坐在廊下,便道,“你们倒是会找位置,我把饭食带来了,是要在这儿吃,还是去饭厅?” 白二郎看见他,便踩着栏杆从廊下跳到了他跟前,兴奋的捶了一把他的胸口,开心大叫道:“这会儿还吃什么饭,我要当爹了你知道吗?我要当爹了!” 白二郎高兴的直接掐腰哈哈大笑起来。 明达也忍不住抿嘴一笑。 白善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一会儿后便也握着拳头大力的回他,“这么巧啊,我也要当爹了。” 白二郎的笑就嗝了一下,他愣愣的看看白善,又扭头看向走廊里的周满。 周满笑着点头。 明达也愣了一下,然后就惊喜的拉着周满的手道:“你也有孕了?” 周满狠狠的点头,只是有些惋惜,“比你晚一段时日。” 她算了一下时间后道:“应该不会超出十天去。” 不说明达惊喜,连宫女都很惊喜,笑道:“那公主养胎只要比照着周大人的来就好了。” 周满自己是太医,还有比她更了解孕妇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吗? 跟着她走就好了。 周满没有拒绝,和明达道:“但是身边还是需要一两个有经验的人照顾才好,你要不要和家里要两个嬷嬷来?” 她道:“昨晚我们就写了信回去要人,这会儿信送出去了吗?” 周满看向白善。 白善道:“信才送到刘贵手上,我一会儿让人再走一趟,让他缓些送,等你们写好了信一并送回去。” 白二郎也有点担心自己,毕竟他们是真的没经验,“所以我们真不回京了?” 明达也有些迟疑,“不回了吧,不是说有孕不能出远门吗?青州距离京城那么远呢。” 周满便大手一挥道:“不回了,陛下不会催促的!” “那就写信要人。” 陛下的确不会催促,他收到信的时候整个人惊了一下,然后眼圈都红了,他一把拽住古忠道:“明达,朕的明达要做母亲了。” 古忠大喜,立即恭喜皇帝,“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陛下又要做外祖父了!” 但皇帝激动完以后就是担心,“可她人现在青州,那边要什么没什么,我们也不在身边,这可如何是好?” 又道:“早知道就不让他们出门了。” 古忠立即安抚皇帝,“陛下忘了,周大人在青州呢,要说安全,这还有比在周大人身边更安全的地方吗?” 皇帝一想也是,勉强好受了些,他又认真看了看信,道:“他们也知道轻重,问朕要人呢,还要建房子,那得给他们送些工匠去才好呀,对了,太子给青州调派的人走了吗?” 古忠:“……这会儿应该到青州了吧?” 皇帝就有些失望,那赶不上趟了。 ※※※※※※※※※※※※※※※※※※※※ 作家的话 晚上十点半见 ☆.第2959章 产量 白家也在看白善写回来的信,刘老夫人才展开信没多久便忍不住站了起来。 郑氏忍不住凑上去看,“怎么了?” 刘老夫人忍不住抚胸道:“无量天尊,是喜事,大喜事,满宝有孕了。” 郑氏瞪大了眼睛,连忙扯过信一起看。 刘嬷嬷等人闻言大喜,立即大声恭贺道:“恭喜老夫人,恭喜夫人。” 白家一片喜气洋洋。 刘老夫人忍不住笑眯了眼,高兴的道:“日子还短,这事不能往外说,就我们几个知道就好,对了,还得告诉亲家一声,之前至善他们去青州时嫌弃人多麻烦,只给他们带了几个下人,他们一行人里也就贺嫂子懂事一些,但知道的怕是还没有满宝多,回头给她他们送两个人去。” 刘老夫人看向刘嬷嬷,既想要她去,又不舍得,于是看向郑氏,“你想不想至善他们,要不要去看看他们?” 郑氏眼睛一亮,“我,我可以?” 刘老夫人就笑道:“自然是可以的,你是他们母亲,正巧他们一个要忙着县衙的事,一个要忙着医署的事,你过去也能帮衬帮衬他们。” 当然,郑氏是照顾不了人的,但郑氏身边的人可以。 刘老夫人笑道:“这次把兰香和藕荷都带上。” 藕荷是郑氏的陪嫁丫头,她的孩子也不小了,早就做了管家娘子,主要是打点郑氏的陪嫁。 郑氏当初陪嫁的大丫头里,现在还留在身边的就是她了,其他的不是回去管庄子,就是嫁出去了,留下的藕荷很能干。 兰香则是她嫁进门后刘老夫人给她的,一直贴身伺候着,就是现在,她嫁人生子了,郑氏身边的大丫头换了两拨,但兰香一直跟在她身边,给她管着屋里的事。 刘老夫人笑道:“兰香学过怎么照顾孕妇,也和容姨学过厨艺,又是看着满宝长大的,你带上她,满宝也熟悉些。” 郑氏一想还真是,连连点头:“我听母亲的。” “还得和亲家说一声,不知道亲家那边叫不叫人过去……” 周家听见这个好消息,也惊喜不已,老周头就在院子里转了两圈,问钱氏,“我们要不要去看看?” 钱氏也惊喜的攥紧了拳头,不过老周头一问她就冷静了下来,摇头道:“我们去能做什么?满宝他们还得分出精力来照顾我们,而且亲家母要去,我们再去,有了矛盾满宝是听我们的,还是听那边的?” 青州和京城这边不一样,听说他们住在县衙后院,院子并不大,不比京城这里,一家一边,独门独院,连出门都能够分左右侧门,甬道上的角门一关,那就是两家,所以没什么矛盾,反而显得亲近。 去了那边,那就是抬头不见低头见,不说亲家,就是她,时常看着懒散晃荡的老周头都生气,所以还是不去了。 不过…… 钱氏想了想,“问一问老大家的,看她愿不愿意过去,满宝有了身孕,口味说不定有变,她从小吃她大嫂的饭菜长大,青州那边的菜未必对她的口味,让她过去照顾一段时间也好。” 小钱氏自然是愿意的。 如果是以前,她或许会害怕出远门,但有了从七里村到京城的经验,她便不是很害怕再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了。 钱氏叮嘱她,“到了那边,你就照顾满宝的饮食就好,等她生了孩子再回来就是。” 小钱氏应下。 刘老夫人听说周家这边小钱氏要跟着去,她便知道她是为了满宝的饮食而去,便和郑氏道:“到了那边厨房的事就尽量交给亲家大嫂,好在你们相处的也不错。” 郑氏脾气好,小钱氏脾气也不错,不说同住的这几年,便是在七里村时,她们两个关系也不错,刘老夫人并不担心她们,何况还有白善和周满在呢。 “你们都是女眷,跟着镖局走不方便,我让庄头带些人过来送你们过去,家里的商队正好往那边走走,秋收了,或许可以做些生意也不错。” 刘老夫人安排好便和周家那边说了一声。 忙着秋收的周大郎父子忙中赶了回来,还带回来一车的稻种,周立重兴奋的和小钱氏道:“娘,小姑给我种的稻种终于种出来了,这是丁二三三号种子,这是辛二一二号种子,丁二三三号种子的产量今年有七石,辛二一二号有六石半!” 小钱氏没多大反应,道:“你小姑给你的那些种子不经常种出高产量吗?但都不能留种。” 这么多年了,她早就习惯了。 满宝每隔三四个月就会给大头送一批种子过来,前几年甚至有一批稻种种出了十石的产量。 亩产十石啊,他们称出来时公爹差点就疯了,结果小姑愣是压着第二年还是只种一亩,结果他们留的最好的种子第二年插秧出来的稻谷却是稀稀拉拉,别说相比前一年的十石,连他们的旧种子亩产两三石都不及,而且还特别招虫子。 这样的事常发生,次数多了小钱氏也知道了,满宝要他们种的稻种是要能留种的,稳定产量的。 小钱氏波澜不惊,周大郎就替儿子解释道:“这丁二三三号种子已经是第三年的种子了,去年收成还要低一些,只有六石七,今年风调雨顺,多涨了那十多公斤是正常的,立重说,这种子从拿到手上已经种了三年,到现在种子应该算稳定下来了。” “倒是这辛二一二号种子,”周大郎扭头看了一眼车上的麻袋道:“这种子只种了两年,按照满宝说的,还得再多种一年确定,但这边已经留了种子,这些你们先带去给他们吧,看看他们能不能在青州种出来。” 周立重连连点头,“上次小姑写信回来便让我给她留好种子,小姑父在青州那边也划了试验田,明年要试验种子的。” 他将一本册子交给母亲,笑嘻嘻的道:“娘,这是丁二三三号和辛二一二号种子的记录,我给单独誊抄出来了,你交给小姑。” ※※※※※※※※※※※※※※※※※※※※ 作家的话 明天见呀 ☆. 第2960章 哭笑不得 坐在一旁听他们说话的老周头没太听懂,所以他直接就问结果,“所以这种子以后的产量都能有六七石?” “也不一定,”周立重一直牢记小姑的话,道:“但现在种子的变化的确不大,先交给小姑吧,我想明年在职田还有家里的田上都用这些种子。” 虽然他是这么打算的,却还是想要听一听小姑的意见。 小钱氏应下。 一旁的关咏却不似其他人这么平淡,他是知道这背后代表的是什么的,因此他惊讶得半天没说话。 等回过神来,家里已经用油布将车上的种子都盖好,只等出门那天套上骡子或驴就能走了。 关咏见家里人都这么平常,就不由问周立信,“这样重要的事不上报吗?” 周立信愣了一下问,“报给谁?” “当然是报给司农寺,若是可以,这样重大的事直接上报陛下也可以的。”他们家又不是没有门路。 周立信看向她大哥。 周立重将种子都遮好,拍了拍手,闻言不在意的道:“还早呢,小姑以前就说过,不做还好,既然要做,那边做好了再上报。” 他道:“最早也得等我们大规模种出来,确认亩产没问题后才上报。” 关咏见他们有打算,这才松了一口气,然后想到了什么,笑着和周立重道:“大哥可以依此出仕了。” 周立重挠了挠脑袋,“小姑让我回县城考吏员,但我……” 他总觉得自己考不上。 关咏却想了想后道:“先试试,考不上也不要紧,我祖父名下有一举荐的名额,大哥若考不上,或可请我祖父帮忙。” 老周头都忍不住从一旁的小凳子上起身,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这多不好意思啊……大郎,回头回家一定要给亲家带些好酒回去。” 周大郎应下。 老周头只觉得神清气爽,虽然家里现在周立学和周立固都出仕了,但大头一直跟着他爹在庄子里种地,他还是有点儿发愁的。 周立重是长子长孙,以后周家是肯定要传给他的,他几个弟弟妹妹都有了大出息,就他一个是种地的; 而且孙媳妇在太医院里也越来越能干,老周头嘴上不说,其实心里也觉得大孙子好像有点儿配不上人家,所以对刘三娘一直很好,他要是也能吃官家饭,哪怕不是当官,只是个吏员,他也不至于这么心虚。 关咏和老周头道:“祖父,大哥有这样的功绩,若是不出仕,那就太可惜了。” 老周头不明白周立重有什么功绩,但孙女婿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他只点头。 倒是也收拾了一些东西要给徒弟带去的庄先生过来听见,便和老周头及钱氏道:“试验田和亩产的事还须保密,在周满他们未正式上折前,不仅京中和朝中,最后佃农们那里也不要多言。” 因为是庄先生说话,所以老周家人肃穆了些,老周头看向周大郎和周立重,“莆村那头……” “他们知道的不多,”周立重道:“虽然是请他们收割的,也都知道那几块试验田的稻穗长,但每年试验田的情况他们也都看在眼里,知道今年如此,来年就不一定了,而且他们也不知道具体的产量。” 除了周立重,没谁知道哪块试验田的种子是第一次种,还是第二次,或者是第三次…… 甚至随着需要种的种子越来越多,试验田也在增多,就连亲力亲为的周大郎有时候都记不住,也就周立重,每一块田他都做了标记,每一块田他都详细的做了记录,只有他和他的册子才能完全记得每一块田的情况。 庄先生自然也知道莆村试验田的大致情况,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和周立重道:“等秋收结束,你就回罗江县准备考试吧。” 周立重:“……这么快?” 庄先生摸了摸下巴道:“你可以问一问你小姑。” 周立重扭头看了看父亲和母亲,突然有点儿紧张,然后不想回去怎么办? 他咽了咽口水。 庄先生似乎看出了他害怕考试,于是道:“我回头出几张卷子给你,你试着做一做。” 不说老周头,周大郎和小钱氏都很感激的冲庄先生行礼,然后压着周立重给庄先生磕头。 周立重虽然心里很不想考试,但也知道庄先生是为他好,于是苦着一张脸跪下给庄先生磕了一个响头。 庄先生连忙将人扶起来,笑道:“何必如此多礼?快起来吧。” 没两日,周家和白家准备好,便在一群家丁庄户的护送下往青州去,结果才出京城没多久,便碰上一队朝廷的队伍,后面跟了不少商队,大家慢悠悠的走在同一条官道上,白家人也不好超过。 郑氏撩开帘子看了一眼,让人上去打听一下是什么队伍。 家丁去了,不一会儿跑回来高兴的道:“夫人,是陛下给公主驸马派去的人,也是往青州去,正好与我们同路呢。” 这样他们可以一直跟在他们身后走,有朝廷的人在前面开路,路上就安全了许多。 有人来打听消息,自然瞒不过队伍中的侍卫和内侍,略一打听,听说是周大人的婆婆,也正要往青州去呢,立即便有内侍和宫女过去请安,顺便把人请到了队伍中,两队合成一队,一起往青州去。 自然,此时远在青州的周满和白善等人还什么都不知道,他们此时正在县衙里见刚被太子派来的人。 太子答应了给白善派一队士兵,大家洼盐场关系重大,太子自然不可能随意从他处调兵,所以他直接从京畿调的。 但从京畿调兵要经过殷礼和皇帝的同意,他此时又在外面,信件来回传递困难,所以调人时来回送了好几趟信皇帝才答应。 调过来的人白善他们也熟悉,正是当年护送他们去西域的聂参军。 当然,他现在已经不是参军了,而是游击将军了,说起来还是护送他们去西域来回的攻击,以及参与西征的功绩,这才让他升得这么快的。 他正野心勃勃的要在京城里更上一层楼呢,结果就被调派到青州来了。 看到白善,他就要哭不哭,要笑不笑的上前和他拥抱,顺便大力的拍打一下他,大声道:“好小子,还是你厉害啊,一句话让我千里迢迢的跑来了!” 知不知道他好容易走通了关系,就要调职到殷大人手下,真正的成为他的心腹了?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 第2961章 抢人 白善被拍得不轻,推开聂将军道:“这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而且你顶头上司的儿子也在此处,你在这里立的功绩也不会被埋没的。” 聂将军就左右看了看,问道:“殷公子也在此处?” 白善道:“他现在不在县衙,出去问道了,不过现在正秋收,道长也是要下地割稻子的,应该也快回来了。” 聂将军,“问道?” “对,县城无聊,难得出来一趟,自然要看一看外面的山山水水了,顺便去拜访一下山中的道观庙宇,岂不妙哉?” 他要不是县令,他也跟着去了,而且山林间肯定比城里凉快,正好避暑。 聂将军:…… 白善最关注的却是聂将军队伍中的那辆马车,聂将军有什么好看的,大家都是熟人了,西行的时候各人什么样儿没见过? 所以他很快安抚住聂将军,双眼发亮的走向马车,“车上可是工部的崔大人?” 崔巍应了一声,人却没下车。 白善有些疑惑,正要说话,聂将军就从身后拍了拍他肩膀道:“驿站在何处?先让兄弟们坐下来歇一歇,有什么话等我们吃过了东西再说。” 白善便收敛了心神,笑着应了一声,然后转身和衙役道:“去告诉周大人,就说我带诸位将军和大人去驿站了,让她先用饭,不必等我。” 聂将军牙酸了一下,怎么白公子和周大人还是这么黏黏糊糊的,哦,现在是白大人了。 因为太子很看重大家洼盐场,所以狮子大开口,直接和皇帝要一千人。 他当然知道皇帝不会答应了,所以任由皇帝将人砍到了五百数,除了两百人是聂将军的心腹外,另有三百人是从京畿其他军营中挑选出来的。 自然不可能如太子说的是打光棍的老兵,而都是能力不差的兵士,当然,大部分也是光棍。 他们的任务就是保护盐场,来的都算是精兵。 聂将军只带了十几个人进城,剩下的人驻扎在城外,他又不是来打仗的,没必要带人进城,还给白善添麻烦。 聂将军扫了一眼北海县的驿站,啧啧摇头道:“你们北海县的驿站跟沙漠里的驿站似的,也忒小了。” 这一点白善没有否认,他道:“等过段时间就修建一番。” 聂将军很怀疑,“你们县衙有钱?对了,虽说我们的军饷是兵部拨的,但这一时半会儿还跟不上,粮草可得你们县衙负责。” 他道:“我带着人来了,你可不能让将士们饿肚子。” 白善道:“放心。”他现在啥都缺,就是不缺钱。 正说着话,后院的呕吐声更响了一些,白善略微停顿了一下,有些不忍心,不由转头问聂将军,“崔大人一路都是这么过来的?” 聂将军也是一脸的同情,“上面催得急,命令也下得急,路上就忍不住走快了点儿,其实崔大人马术也不错的,他骑马就不晕,就是吧,被太阳晒着容易中暑。” 在中暑和晕车之间,聂将军果断的选择让崔大人晕车,反正就是下车的时候吐一吐而已。 白善微微蹙眉,“真的不用看大夫吗?” “不用,崔大人和他身边伺候的人都说了,这是经常的事,吐完就好了,这都到了地方还能有什么事?” “还是看一看吧,”这位崔大人可是先生费了好大的劲儿给他请来,他又请太子运作调来的,可宝贝着呢,不能出一点儿事。 白善就叫来衙役,“回去请一下周大人,不,请文大人过来吧。” 满宝现在还没有孕吐反应,但他也不敢给她看恶心的东西,万一她看见人吐,自己也想吐了怎么办? 但来的还是周满。 药箱是西饼提着的,衙役讨好的冲白善笑,“文大人不在医署里,去接药材了,所以……” 周满问道:“崔大人在何处?” 白善伸手指了指后院,暂时拉住了她,“等崔大人梳洗过后你再去看吧。” 他宁愿忍着都不下车来见他,显然还是有些爱面子的,这会儿周满过去找他,不仅周满不好受,崔大人只怕也不会开心。 周满便等在了楼下,崔大人知道周满要给他看病,一脸菜色的起身,漱口过后勉强压下反胃的感觉,吩咐长随道:“去打热水来,我要梳洗一下。” “老爷,您这会儿怎么好折腾?” “让你去就去。” 长随无奈,知道老爷爱面子的毛病又犯了,只能扶着他先回客房,然后让驿站的人送了热水上来,服侍他沐浴更衣后才请下去请人。 周满等在下面都和聂将军寒暄完了。 其实聂将军也不知自己为何会被派到青州来,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到青州后听白善的。 但他怀疑他们是来建渡口的,因为崔巍就是为了建造码头渡口而来。 所以三人坐在楼下叙旧时他就问了,“难道你们建码头还有人敢破坏不成?我丑话说在前头,我可是不会建码头的。” 白善:“会种田就行。” 这个倒是会,但是…… 聂将军怀疑的看着他,“我们是过来屯田的?” 这让他有点害怕呢。 白善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明日我亲自带你去看。” 聂将军啧了一声,扭头去看周满时却露出笑容,“周大人,我们这么多士兵驻扎在北海县,不知医署可会派遣军医前往?” 今年太医署毕业了一批学生,嗯,就是文天冬这一批,在太医院、太医署和各地医署选完人后,经历过东征的将军开始上书抢人。 在经过一番博弈之后,能抢到人的将军也不多。 周满虽然人在青州,但这些事萧院正和刘太医也会写信告诉她,何况还有周立如在呢。 她就默默地看着聂将军,“现在青州医署就只有两个大夫,你觉得可能吗?” 聂将军不免抱怨,“您怎么不多请几个大夫?” 周满便叹气道:“你不是到过县衙吗?县衙门前的公告墙上贴着的招募公告字都褪色了,但就是没人来应征,我有什么办法?” 青州的大夫不多,也不知是医署开的钱不够多,还是大夫们胆子都小,反正就是没人来应征。 ※※※※※※※※※※※※※※※※※※※※ 作家的话 晚上十点半见 ☆.第2962章 崔巍 白善终于跟在周满身后见到了崔巍,一个中年美男子,肤色很白,就是可惜,脸色苍白憔悴,看着就不太好。 不说周满这个喜欢看脸的,就是白善都忍不住上前两步关切的问道:“崔大人,您没事吧?” 崔巍的官职和聂将军的平级,在周满之下,白善之上,但他对三人是一样的态度,只是抬眼扫了他们一下便冷淡的道:“无事。” 周满打量过他的脸色,坐在床边的椅子上,西饼立即拿出脉枕来给她。 周满摸了摸崔巍的脉象,又问了些问题便看着他的脸色纠结道:“崔大人,您这倒像是水土不服啊。” 崔巍不信,“马车只要快了,颠簸起来我就会吐的。” 周满问他,“您在京城附近时可会呕吐?” 他冷淡的道:“我在京城出入都骑马。” 明知道自己晕车,他为什么还想不开的去坐车? 周满好奇:“那要是下雨呢?” 崔巍:“……有蓑衣。” 他盯着周满看,让她将剩下的话憋了回去。 周满便道:“这不是单纯的晕车,也有水土不服的原因在,当然,您以前未必是水土不服,但这次一定有这方面的原因。” 周满给他开药,“要不要我先给您扎两针?让您好受一点儿。” 崔巍迟疑了一下,到底接受了她的好意。 白善对来北海县的人才很大方,尤其是对着崔巍和聂将军,他花钱在县城里租了两个院子给俩人住。 当然,俩人可能住在此的机会也不多,不过先租下,反正房租也不贵。 只是房子还没收拾好,所以他们暂时在驿站住下,周满让人回医署里抓了药送来,给崔巍扎了一套针法。 崔巍虽然依旧感觉不太好,却比之前要舒服点儿,至少不会再吐了。 他松了一口气,和周满白善道:“失礼了。” 俩人自然表示没事。 崔巍才到北海县就病倒了,不过他自己已经习惯了,基本上只要过个两三天就好了。 所以他也不搬走,先住在驿站里养病,周满每天过去看一看他。 聂将军则带着自己的五百将士和白善去了大家洼,他第一次看到盐田时都惊呆了,尤其现在大家洼两边都在开盐田。 一块又一块泛着水光的盐田蔓延而去,有长工拿着木铲走动着将盐给铲到田边,堆了一堆盐以后便铲到筐里挑着出去…… 聂将军:…… 他抓了一把盐,忍不住尝了一口,确定是真的盐以后就呸呸两声,双眼发直的看着望不到头的盐田,“这么大的盐场,只我们五百人能够守得住吗?” 白善道:“我这边还有一百驻军。” 他道:“进来的时候你也看到了,要进到大家洼只有那一条路,那边是海,那边是难以跨越的大山,所以只要守住路口……” 聂将军勉强有了些信心。 白善就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所以你们除了保护盐场,还得屯田。” 聂将军左右看了看,举目四望,问道:“我看这里的农田很少,我们在哪里屯田?” 白善就指着盐田道:“我们屯这个田。” 聂将军:…… 白善安抚他道:“放心,这样的日子也不会很久的,我已经在找人了,等我找到足够的人,到时候你就可以腾出手来专门练兵。” 聂将军怀疑的看着他,“你别骗我。” “不骗你,”白善一脸认真的道:“青州也有驻军,甚至人不少,但陛下和太子还是特意将你从京城调来,为的是什么,这会儿你应该猜到了吧?” 聂将军又不傻,自然猜到了,他一脸严肃的问道:“有人会对盐场出手?” 白善颔首,“所以我肯定会让你练兵的,放心,不会占用你的人很久。” 只不过此时大家洼盐场还不为真正的敌人所知,当务之急是开辟出更多的盐田,晒出更多的盐。 但在开辟盐田晒盐之前,他们还得建造兵营。 便是老实如聂将军都忍不住道:“白大人,你这是空手套白狼啊。” “怎么会是空手套白狼呢?”白善指着一库房的粮食道:“看到没,我早就准备好的军粮,每日还会往这边送新鲜的菜蔬和肉蛋。” 要多负责出五百士兵的吃喝,花销还是不小的,不仅大家洼附近的村庄,更远一点的村庄都富裕了一些。 早在人来前的二十多天前,白善直接叫来附近几里的里长,让他们宣传下去,让村民们多种菜,多养鸡鸭猪羊这些牲畜,到时候县衙会出面购买。 现在鸡鸭猪羊这些不至于就立马增多,但菜却多出来不少。 每日再给大家洼送两头羊或者两头猪去也就差不多了。 不过说真的,这个花销的确大了很多,于是白善更需要人了。 他手上还有大量的官田,加上从大井村小井村罚没回来的田地,以及从宋家赎买回来的田地,他现在不缺能种粮食、菜蔬,养殖牲畜的土地,他甚至不缺钱,缺的是人。 所以他回到县衙便又叫来崔瑗,“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崔瑗:“……您现在这么急?不是说秋收结束以后再悄摸的把人弄过来吗?” 白善道:“现在就是秋收时候,你确定能吸引多少青壮过来?” 他顿了顿后道:“不拘青壮男子,年青的娘子也可以,拖家带口本县都能接受。” 要是寡妇和单独的青壮那就更好了。 崔瑗迟疑了一下,还是点头,“郎主放心,我会尽力的。” 他决定明天再出去看看。 白善很大方,“带上一些铜钱,不够了再与我要。” 白善说的一些是两筐满满的铜板,装在了车上给崔瑗。 抢人这种事不好让县衙的人出面,所以白善给钱,崔瑗拿着钱雇了几个人。 将装着铜钱的竹筐绑好放在牛车上,崔瑗和白善行礼道:“郎主放心,某定不负所托。” 白善点头回礼,其实完不成也没什么,大不了去和郭刺史坐一坐,和他求人呗,但崔瑗都那么郑重了,他自然只能回礼,也要鼓励鼓励人家,不能打击嘛。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962章 奔活一 袁老汉拖着一个竹筐在田里走,时不时的弯腰捡起一条稻穗,别看他走上十来步就能弯一次腰,但能捡到的稻穗并不多。 谁家收走稻子的时候不大致的检查一下? 所以一块地能剩下来给拾荒人捡的稻穗并不多。 弯腰,直起来,再弯腰,再直起身来,他估计也觉得累了,干脆就一直弓着背,这样弯腰直身的起伏就不是很大,感觉没那么难受,也能省一些力气。 他捡完了一块地,便到另一块田里去,正好附近正有人在收割,他就走过去,和人说说话,顺便聊聊天。 “袁老伯,今天捡了多少了?” “没多少,”袁老汉在田埂上找了一个位置坐下,让人看他竹筐里的稻穗,叹气道:“日子不好过,大家都收得很干净啊。” 正在收割的主人家一边割稻子,一边大声的道:“老三老四他们没去方老爷家割稻子吗?” 袁老汉闷闷不乐的道:“去了,但今年去的人多,所以一天就赚十二文。” “那是有点儿少。” “好在包了三顿饭,家里能省下不少粮食。” 袁老汉更不高兴了,“今年方老爷家里请的人多,再干几天也干完了。” 便有人安慰他,“收完了稻子还要种麦子呢,总能找到活儿干的。” 太阳渐渐大了,收割的主人家也决定休息一下,附近几块地的人家也纷纷停了动作,丢下镰刀拿了水和干粮就凑了过来,一边说着闲话,一边吃东西休息一二。 “好在今年收成还好,不过方老爷从哪儿请来这么多人,我看好些都不是我们这附近的。” “哎哟,你们还不知道吧,之前衙门抄家,那些人家都没地了,下人也没了着落,可不就得出来找短工?” “下人被抄了,那不还是下人吗?” “听说新到的县太爷放了不少的下人,没有再卖,而是放为良民,每个人还分了两三亩地呢。” “我们自己的地都不够,怎么还分给下人?”有人拉了袁老汉做例子,“袁老伯家不就

相关推荐: 猛兽博物馆   弟弟宠物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开局成了二姐夫   婚里婚外   山有木兮【NP】   淫魔神(陨落神)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红豆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