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推文

漫漫推文>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 第316章

第316章

孕期和养育孩子的知识,之后再想留住稳婆,那就得花钱了。” 不过他们大夫也会接生就是了,就是怕产妇们不太愿意让医署的大夫接生。 毕竟不是每个医署都正好有女大夫的。 罗家娘子喝了汤,很快就下奶了,两个孩子用力的吸了吸就吸了出来,都吃得满头大汗。 周满见有用,便摸了摸罗家娘子的脉,给她抓了两包小小的药包,交给罗婶子道:“熬汤的时候放进去一起熬,这是下奶和强健的药包。” 罗婶子愣愣的接过,问道:“这,熬什么呢,也是鱼汤吗?” 周满道:“鸡汤和骨头汤都可以,你看产妇喜欢吃什么随便熬吧。” 罗家娘子一点儿也不挑,觉得有肉就很不错了。 只是吃一顿她就焦躁一分,她是来看丈夫的,结果自己也住下了,而且每顿还吃鱼吃肉的。 不到半个月,她就把带来的钱都吃光了。 罗家娘子想哭了,老罗就安慰她,“我已经让三郎回去拿钱了,别哭了,大人可是说了,你一哭就要没奶。” 罗家娘子只能憋回去,只是忍不住抽泣,“婆婆要是知道我把钱都吃了……” 老罗不在意的道:“也不是你一个人吃的,我在这儿不得吃?而且三郎和婶子在这里照顾我们,不能让人出了工,还让人自掏腰包吃饭不是?” 罗家娘子问道:“我们什么时候回家呀?要不我们回家养着吧?” 老罗却不想回去,他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腿,垂下眼眸道:“再等等,大人说我的骨头在长了,最近还得用药。而且孩子也得再养一养,等回去,你还能这么养吗?” 罗家娘子就扭头看向旁边的一双儿女,只是半个月,两个孩子已经大变样,不仅长大了不少,眉眼也开了一点儿,精气神也好了,看着一点儿也不像是双胎,倒像是足月出生的单胎了。 她就是母亲,感触最深,或许是因为吃得好,或许是因为医署给开的药包,她的奶很好,量也足,两个孩子吃得多,也就越长越好了,也比前头的孩子好带。 罗家娘子便没说话了,同意了夫君说的再住一段时间。 结果回去的罗三郎没带来钱,第二天倒是带了一帮人过来,她的公婆也来了。 大吉看到医署里涌进这么多无关人员,不由站在了周满身侧。 罗婆婆已经打定主意今天无论如何要把俩人接回去,所以一脸凶悍的看向周满……身边的田大夫三个。 她直接冲着他们去,一屁股坐在地上,对着他们抬手就要拍大腿,站在边上的周满突然道:“你对错人了,我才是署令,他们是我手下。” 罗婆婆的手就僵在了半空中,一口气憋在喉咙里,下不去,上不来…… 她调整了一下,手一动就要拍下去,周满突然重重的叹息一声,道:“我知道了,你们是来接他们出医署的是不是?” 罗婆婆憋屈的应了一声,“是”,然后手抹了一下眼睛就要哭,周满已经点头叹息道:“那就接回去吧,不过有几句话要叮嘱你们。” 罗婆婆的哭声也给憋住了,半晌出不来。 周满看向罗婆婆身后的村里人,目光在他们脸上扫过后定在一个老头身上,道:“罗大郎的腿是骨头断了,伤筋动骨一百天,至少百日内他不能干用到腿的活儿,要少走动,一个月内,绝对不能动腿。” 她道:“动了,骨头歪了,瘸了是轻的,站不起来是中度的,里头的骨头要是转而坏死,那就是要人命了。希望你们能记住,还有就是,我会给你们开些膏药回去,这段时间他也学会了怎么上药,回去自己上药就好。有条件的话,半个月来复诊一次,没条件,一个月也要来复诊一次,你家是下户,不要钱。” 又道:“至于罗娘子,两个孩子因为是双胎,所以有些体弱,回去后要保证奶水充足,我会给她开些强健的药包,和鱼鸡猪等肉一起炖了可以强健孩子,减少生病夭折的概率。” 周满挥手道:“行了,去结算一下钱便走吧。” 罗婆婆终于找到话说了,喊道:“不是说不要钱吗?” 周满身后的西饼就道:“药和诊金是不要,但你们花用厨房的油盐酱醋和木柴不得要钱?放心,我们都是按天算的,花不了几个钱,不想付钱也简单,去外头买了柴米油盐补回来就行。” 罗婆婆立即不说话了。 周满则对其他村里人道:“医署也给人接生孩子,你们家里以后有人要生产,也可以送到医署来,目前下户和中户都不要钱。” 有人便问,“那以后呢?” 周满道:“看情况吧,你们来前问一声,要是收钱我们会告诉你们的。” 罗家娘子满脸可惜的抱着孩子出来了,周满对她微微颔首,道:“这半个月教你的都记住了吧?” 罗家娘子连连点头,“记住了,记住了,大人放心,我会好好养着孩子的。” 周满便满意的点头,虽然才教了一个人,但既然开了头,那第二个还会远吗? 罗家是赶着牛车来接人的,村民们把罗大郎给抬到车上,罗家娘子和罗婶子抱着孩子也能坐在车上,倒也不累。 出了医署,立即有人问罗婆婆,“去了多少钱?” ※※※※※※※※※※※※※※※※※※※※ 作家的话 下午七点见 ☆.第3032章 神仙 罗婆婆一脸郁闷道:“六十文。” “哎哟,住了半个月才花了这么点钱啊?” “少说风凉话,之前拿了五百文过来不是钱呀?” “那不是买米买肉的钱吗?”一个村民道:“要我说还是你们运气好,碰上医署,又碰上好官儿了,你们看看隔壁村的金二郎家,也是从山上摔下来,结果到药铺里花了三吊钱,最后实在治不下去了,抬回来熬了半年去了,现在孤儿寡母的又欠着外债,那日子……” “就是,你家虽说花了五百多文,那还是算上了你儿媳妇生孩子的钱呢,瞧这俩孩子,养得多好,以后我家生孩子我也送来医署,对了,大郎家的,刚那位大人说教你什么了?” 罗家娘子便道:“教我怎么养孩子。” 她道:“周大人说了,孩子要是哭,不是热了冷了就是饿了,不然就是拉了。” 众人大笑起来,“这事儿谁不知道?” “可周大人还说了,要是这些都不是,那就说明孩子是不舒服……” 这半个月来,周满只要有空就教她怎么养孩子,以及怎么恢复自己的身体,妇人身上出现什么病症要怎么治疗。 不找大夫,她们也可以自己在乡下找一些药草熬了水沐浴,说是也有祛邪止痒的功效。 当然,这种话不能在当下说出来,男人这么多呢,回去的时候他们女人说悄悄话时再说。 对了,罗婶子也跟着学了好多,她记得她婆婆身上也有许多毛病,正好,回去和她说一说。 俩人对视一眼,都微微一笑。 罗家娘子回到村里,村里立即热闹了起来,大人孩子都跑出来凑热闹。 大冬天的都没事做,这时候住医署可是一件稀罕事,不管是摔断腿治伤不要钱,还是罗家娘子跑去县城医署里生孩子,还是生的双胎,那都是稀奇事。 男人们都围着罗大郎看,女人们则挤在另一间房里看罗家娘子和孩子,“你这两个孩子长得真好,我听人说,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很小,你在医署里天天吃药喂孩子才养活的?” “那医署什么样啊?一直听人说那门那么高,院子那么大,真的治病不要钱?” “是不要钱。” “在医署生孩子是怎么样的?和在家里生孩子一样吗?” 这个罗家娘子不太有发言权,因为生孩子的虽然是她,但当时她心神都在生产上,对周遭的事根本不留心,生完也差不多忘光了,于是罗婶子成了最受欢迎的人。 女人们听得津津有味,“那官还真是女的呀?” “可不嘛?那是京城来的太医,听说还是啥编,特厉害,那官品比我们县太爷都高。” “真的假的?不是说县太爷和那医署的女官是一家夫妻吗?” “是一家夫妻,但周大人的官就是比县太爷的大,这还是他们家的丫头说的呢?” “可真稀奇,女人当官本来就够稀奇了,她的官竟然比夫君的还大……” “可不是,但周大人的确也懂得很多,心也善,我出去买菜的时候路过茶馆,听里面的人说,周大人呀是天上的神仙转世,以后还得回到天上去。” 坐在床上的罗家娘子立即道:“对对对,我也觉得周大人是神仙转世,你们不知道,她懂的可多了,婶子还记得吗,前些天小洼村那边送了一个孩子过来,肚子大,脸色发青,但活蹦乱跳的,我们看着是没毛病的,结果她一摸就说是害虫了,给孩子吃了一副药,天啊,那孩子拉出来好多虫子,住在医署里三天才走,走的时候脸色还是不好,但已经不似开始的泛青了。” “要不是神仙,她怎么一摸就知道那肚子里长了虫?”罗家娘子道:“连一起看病的田大夫他们都看不出来呢。” “那是什么神仙啊,回头我们也拜拜。” 罗家娘子不知道。 罗婶子想了想,不太确定的道:“我听茶馆里的人说,好像是啥太白……” “太白金星!”一个妇人立即拍掌道:“我知道啊,上次去寺庙里拜的时候看到了,是一个顶漂亮的女仙!” “……太白金星是玉帝座下的神仙吧?不应该在道观里吗?我记得是个老头。” “哎哟,我还能记错,当时大师说的那雕像就是太白女仙,解厄和管疾病的,拜了可以没病没灾。” “明明该是道观里的神仙……” 俩人就吵起来,立即有人打圆场,“哎呀别吵,别管是哪家的,转世的神仙就在我们仙,与其去拜塑像,还不如去拜本尊呢。” “有道理呀。” “可县城也太远了,一去一回得一天呢。” “有神仙拜你都嫌麻烦,心这么不诚,她怎么可能保佑你?” “是啊,是啊,我不嫌麻烦,等过段时间我就去拜。” 周满本意是让罗家娘子和罗婶子替她宣传一下医署,以及帮忙普及妇人的一些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没想到罗家娘子还没来得及提,大家的话题就扯到了神仙上。 于是过了没几天,周满到医署上衙时就正好遇见一个妇人带着俩孩子,手中挎着篮子,到了医署门口后就领着孩子跪下…… 周满一惊,下车的动作就停了下来。 白二郎也惊呆了,连忙要将她塞回车里去,害怕会起什么冲突。 “等会儿,等会儿,让人去问问。” “你先上车再让人去问,你现在可是双身子,要小心些。” 明达就探出头来问,“怎么了?” 最后俩人还是下车了,不过没上前,而是站在一旁看,九兰就和一个长得可亲的宫女上前去问话。 但见妇人从篮子里取出香,点燃后拜了拜就找了个砖头缝儿插进去,然后就双手合什念念有词起来。 上前的九兰见她这么虔诚,不好打搅她,只能等她拜完了才问,“嫂子,你这是干什么呢?” 妇人抬头看了一眼九兰,把两个孩子拉起来后道:“拜神仙呢,小娘子,你们从这儿走过的时候可要注意了,别把我的香给踩灭了,这是给神仙吃的。” 九兰瞪眼,宫女不由问,“想问嫂子拜的是哪路神仙?” ※※※※※※※※※※※※※※※※※※※※ 作家的话 吃瓜忘了时间,晚上十一点见吧 ☆.第3033章 摸底 妇人道:“我来拜太白神仙的,不是说医署的大人是太白转世吗?” 周满就扭头看向白二郎,“谁传的?你写的书我还没看过呢,你把我写成啥样了?” 白二郎:“白善看过稿子了呀,他没给你看吗?那是他的锅吧,书都印出来售卖了,我还把稿子送回京城去了……” 周满:“为什么我全都不知?” 明达:“因为你忙?” 白二郎一脸严肃的道:“因为白善故意为之,他在糊弄你!” 他强调道:“从龙池码头回来我就把稿子给他看了!他说写得极好!” 周满:“这话一听就是假的。” 她扭头对大吉道:“一会儿你去书铺里买一本回来我看看。” 大吉笑着应下。 她这才上前去,打量了一下妇人和她身旁的两个孩子,见他们脸色没毛病,便笑着问,“我便是医署的署令,你们来这是求什么的?” 妇人一听,激动的看着周满道:“求无灾无病,健康平安,请神仙大人赐福。” 说罢,立即拉着两个孩子要跪下。 周满立即让九兰将人拉住,然后指了医署的大门道:“我现在只是个凡人,不能给你赐福,不过这是医署,便是给人治病的,我现在不能保佑你无病无灾,只能让你大病变小病,小病变没病,或者是教你等预防疾病,怎么样,进去坐坐吗?” 医署对于平民百姓来说也是官衙,她不敢进。 周满极力邀请她,“走吧,走吧,我们可以聊聊天啊,这两个是你……孙子?” “对,是我孙子,大人看他们健不健康?” 周满摸了摸他们的小手,觉得热乎乎的,颔首道:“不错,走,我们进去。” 今天医署里没病人,田大夫他们的任务就是做成药,周满便和明达白二郎坐在前堂里和妇人说话。 她还让人从厨房里拿了些小点心上来给两个孩子吃。 妇人没想到还能得到这样的招待,连忙道:“该是我们给您供奉才对。” 周满笑道:“我现在与你们一样是凡人,不需要供奉,所以你就是烧了香,我也吃不着,以后别在这上面破费了。” 她很好奇,“外头说我是太白,你们就信了?也不怕是骗人的?” “可他们都说的真真的,不像是假的,”妇人也有些犹豫,小心的问道:“大人,这是真的吧?” 周满摊手,“我也不知道啊,我又没有前世的记忆,我哪儿知道我是不是神仙转世?我连这世上有没有神仙都不确定呢。” 妇人立即激动的拍着大腿道:“那就是了,一定是了!” 神仙怎么会说自己是神仙呢? 越说不是的越是啊! 白二郎一口茶喷出来,忍不住剧烈的咳嗽起来,眼泪都咳出来了。 周满和明达静静地看着他。 白二郎挥手,连着咳了好几下,干脆起身走出去,不与她们在一处了。 周满其实就是想知道,神仙之说到底能不能宣传医署,宣传她的医术,要是不能,及时止损,换一个法子上。 她打算明年开始在青州境内试着种痘,便从北海县开始。 但妇人不知道这么多,她就听说拜太白可以无病无灾,而医署里的周署令是太白转世。 周满惋惜的转开话题,谈起天气来,“天越来越冷,要小心受寒呀。” 然后教他们平常受寒后怎样驱寒,顺便还给两个孩子看了一下要换的乳牙…… 妇人慢慢放松下来,离开时是笑容满面的。 白二郎不知道从哪儿钻出来,啧啧道:“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这是邪教呢,也太过热情了。” 周满不理他,冲大吉伸手。 大吉就拿出一本书给她,他才从书铺里买的,“掌柜的说书很好卖,近日县学的学生只要休沐就来买书,还有人私下抄录售卖呢。” 白二郎便骄傲道:“怎么样,我写得好吧?” 周满打开看,开头便是天上风云变幻,众神仙感觉到凡间运势改变,万民祈祷天下安定的意念强烈,各座神庙都有供奉,于是有神仙决定下凡渡劫,渡众生,也渡自己。 其中以文曲星和太白星最为耀目。 周满看得津津有味,一时忘记了身旁的明达。 明达也不在意,本来他们就想着今天病人可能不多,所以才过来医署玩的,他们对这也熟悉,并不用周满特别招待。 周满很快看到了下凡转世投胎的太白,忍不住眨了眨眼,往后面快速的翻了翻后啪的一下合起来,大叫一声,“白二郎!” 白二立即道:“我是遵照陛下的意思写的。” 他道:“既不能明说是你,但又能让人看完了书便可以推测出是你,那不就是不写你的名字家世,但要写你的事迹吗?我觉得我安排得挺好的,你看,书上的村民和人物都是我杜撰的,却又带了我们七里村的特色,后面还写了太白治病救人,医治天花之事,消息灵通的读书人一看便知是写的你,但又不直接点明写的是你!” 周满涨红了脸,“你说我把文曲星一脚踹河里,俩人反目成仇,我什么时候踹过他了?” 白二郎便意味深长的看着她道:“你踹的还少啊,你不仅踹过白善,你还踹过我呢,以前下河捞鱼,你与我们抢鱼时就踹过。” 周满歪头,“那是踹吗?那是失手,你不也推过我吗?” 白二郎挥手道:“这上面的人叫周太白,又不是叫周满,并不是你,你介意什么?” 这就很无赖了,他自己都说了,消息灵通的人都能知道这是她,这不是害她风评吗? 里面的周太白好凶! 明达则好奇的问,“可这书才出来不久,便是茶馆有说书,怎么就能明确点出满宝是书中的太白了?” 周满:“对啊,怎么就认定我是太白了?” 白二郎的目光就来回的移动,在俩人的瞪视下,他便只能道:“我让说书先生点明的。” 周满:“你也不怕弄巧成拙?” 白二郎:“不会的,这不是京城,这儿的人想的不多。” 他叹气道:“他们脑子里想的太少了,我要是不点明,恐怕这一二年内都不会有人知道周太白就是你,你还想明年用这个名声打底种痘苗呢?想都不要想。”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3034章 不一样 相对于北海县百姓的质朴,京城的人就要机灵很多了,也忍不住想得更多一点儿。 白二郎的新书才印出来,大家看了没多久便猜出书中的太白是周满,文曲是白善。 连国子监的学生都悄悄的去买了书来看。 “真的假的,这书写的真是周大人和白大人?” “那还有假,你往后看就知道了,上头有治疗天花的事迹,还详细写了种痘之法,这不就是周大人做出来的吗?” “可这是个乱世,上面可是写了,太白和文曲重逢是在战场上,连天花也发以战场。” “嗨,什么是话本?那就是杜撰出来的故事,半真半假,假以传说,皮肉改了,筋骨却没改,看那书上所写,战场上救人和天花救人的事是不是真的?” “那书中写的太白和文曲从小就不睦也是真的了?” “这个……同门师姐弟,又是夫妻,倒不至于吧?” “不然,不然,白驸马还是他们的师弟呢,不也写他们的坏?” “话说白驸马为何要写这本书?” “我觉着写得挺好的,虽没有向铭学传记的忍辱负重,却也看得人荡气回肠。” “我没说写的不好,我只是好奇,他怎会假以神仙之说来写白大人和周大人?” “谁知道呢,虽说这本书对两位大人之间的关系描写得很奇怪,但还是褒扬居多,不算坏事吧?” 国子监的学生是百思不得其解,宫中的皇帝则看得津津有味,不过却一边看一边吐槽,“驸马这是心中嫉妒,所以才把他们幼时写得这么怪的?” 古忠给皇帝倒茶,笑道:“驸马爷心宽,看着不是这么小气的人。” 有内侍进来报,“陛下,小唐大人和太子殿下到了。” 皇帝便让他们进来。 太子前两天刚从江南回京,此次他南下处理了不少人,这两日已经汇报了不少,今天不过是来说些小事。 小事就是,“白善回禀,现在北海县储存的官盐已经有江南往中原和北地一年输送的官盐数量的三分之一。” 皇帝道:“还是不够多呀。” 太子颔首,“但北海县还在晒盐,据儿臣所知,青州和莱州棣州两州合作,他们会派人去教授他们晒盐法,现在开出盐田,明年入夏后便能产出大量的海盐,到那时候,就算是江南一带的官盐全断了,我们也能控制住局势。” 皇帝若有所思,“若是如此,仅靠青州莱州几个临海的州县便能代替江南,那大晋的盐政和盐税完全可以重新开始。” 太子也是这么想的,江南在盐税上是从根子上坏的,既然青州一带可以代替江南的官盐,那他们在这方面完全不必要再受制于江南。 唐知鹤拢手在一旁听他们父子两个谈论怎样重订盐政,目光便有些百无聊赖的左转右转,一不小心就和古忠的目光对上了。 唐知鹤微微一笑,正要垂下眼眸老实站着,就见古忠的目光一转,扫过皇帝的桌案后垂下眼眸,避开了他的目光。 唐知鹤一愣,若有所思起来。 皇帝和太子已经谈完,喝了一口茶后看向唐知鹤,“此次从江南押解回来的犯人,大理寺和刑部审理的怎么样了?” 唐知鹤虽然是京兆府的少尹,但因为业务能力,江南的案子他又参与了调查,因此就被借调去帮忙了,算是审理的主判官之一。 他立即回神,躬身道:“证据等都已复核,收押的嫌犯也全都无异议,依臣看,可以定罪了。” 皇帝就问道:“依卿看,该怎么定?” 唐知鹤面无表情的道:“按照律法来定。” 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该抄家的抄家,反正没谁是无辜的,死了也不足惜。 皇帝微微挑眉,浅浅一笑道:“既如此,此事就全权交由你和大理寺刑部来处理吧。” 这是一件很得罪的人事,不过唐知鹤想了想还是应了下来。 皇帝很满意,看见桌子上放的书,他拿起来翻了翻,问俩人,“驸马的新书你们看了吗?” 大晋的驸马很多,跟皇帝同辈的,跟太子同辈的,但会写书的驸马,还能被他们看到的却只有一个。 太子没说话,他刚回来,忙得很,哪有空休闲娱乐?所以没看。 倒是消息灵通的唐知鹤摸了摸鼻子后躬身行礼道:“臣看了一些。” 他顿了顿后闭着眼睛夸道:“写得不错。” 皇帝挥了挥手,“不必违心的夸他,朕看却比他写的《向铭学传记》和《西行记》差远了。” 唐鹤没说话。 “不过奇怪的也是太白和文曲投胎转世的那一截,朕看开头和中间都写得不错,但他怎么把太白和文曲幼时写成了仇人?”皇帝问他,“这是仇人吧?周满和白善幼时不是很要好吗?” 太子也扭头看向唐鹤。 唐鹤斟酌了许久后道:“臣倒是听说周大人和白大人幼时顽皮,孩子嘛,打打闹闹是正常的……” 他顿了顿后话锋一转道:“不过,您别看白大人年纪大,在周大人面前却是不占便宜的,从名分上便可看出来,周大人可是师姐,所以白驸马虽然年纪更长一些,却是最小的师弟……” 剩下的话唐鹤没说,但皇帝和太子都听明白了,所以白诚在他们三个里是最受欺负的,所以写书时,写到小时候就不免带出来一些。 唐鹤笑道:“据臣所知,他们小时候的关系倒也没那么坏的,毕竟是同门师姐弟,一同读书,吵吵闹闹是正常的,相互扶持也是真的。” 皇帝便点头,感叹道:“这就和一家子兄弟一样嘛,吵吵闹闹是正常的,但不管怎么吵闹,将来还是要相互扶持。” 说这话的同时还不忘看着太子。 太子:…… 唐鹤也愣了一下,没想到皇帝能把话题扯到太子身上,一时也沉默了,低下头去不敢再插嘴。 等从殿内出去,唐鹤便长出一口气,觉得在皇帝跟前办差真是要人命,也不知道他爹这么多年都是怎么过来的。 太子在他身后出来,他立即让到一旁。 太子停下脚步看他,问道:“周满和白善幼时关系不好?” 那为什么还能成夫妻? 唐鹤斟酌的道:“殿下,臣也是听杨和书说的,毕竟他才是罗江县县令,不过那时候周满和白善都只有几岁,孩子嘛,打打闹闹才是正常的。” 人家才几岁,你和恭王都几岁了,能跟人家比吗? 太子对他的这个回答很满意,也觉得他皇帝爹无理取闹,他们吵闹的时候才多大,他和恭王几个兄弟吵闹时都多大了? 而且人家十来岁能同生共死,他和恭王能同生共死吗? 他和他们完全是你死我活,所以周满白善能成夫妻,他们……哼! ※※※※※※※※※※※※※※※※※※※※ 作家的话 今天上午去打了第二针,回来后就不太精神,所以一直没码字,我也不确定今晚能不能更上,先请假吧,看情况明天补上还是过两天补上 ☆.第3035章 忧君忧 江南官场和士族皆被重创,刑部和大理寺一是为了不积压案件到明年,二是为了业绩,所以赶在年前将这案子审结,不少人被流放和砍头,此事才算告一段落。 江南官场沉寂下来,杨和书留在江南似乎也顺利起来,清查盐税的事也做得顺利了些。 北海县的龙池码头也赶在过年前可以通航了。 周满特别好奇的跑去凑热闹,顺便把大嫂和婆婆都给带上了。 一行人就站在海边吹着冷风,愣愣的看着简陋的码头,“这,这就能通航了?” 白善合上自己的嘴巴,替崔大人找补道:“就算是只能停一艘船,那也是能通航的。” 他扭头去找崔巍,“崔大人,我说的对吧?” 崔大人却横了他一眼,有些不高兴的道:“它是没有完全建成,但也不至于就停一艘船。” 他在海上点了点道:“那里,那里,还有那两边,一共四个泊位,我们计算过,现在中体量和小体量的海船都可以停泊,至于大海船,还得再等一等。” 白善眯着眼睛看了看,不由走上码头去看。 周满抬脚就跟上,还不忘回头和明达道:“风太大了,冷,要不你就别去了。” 明达就拢了拢披风,“不觉得冷。” 于是大家就一起跟上。 已经建好的这部分码头是一路延伸到了海里,它一共有四条往前的道,此时是退潮的时候,所以海水看着不深,但浪花拍过来时依旧让没见过大海的人觉得胆战心惊。 郑氏和小钱氏就紧紧地跟着周满,但举目望向一望无际的大海时胸中又有一股豪情升起。 崔大人领着他们到最前面看,“白大人可以看一下这水深,一般中小体量的海船吃水都不深,这位置够停了。” 他指着远处正在建造的那一处道:“那里则是要停泊大海船的地方。” 他赞叹道:“龙池的确是天然的码头,我去看过莱州码头,这一处比莱州码头一点儿也不差,而且我们直接划下这么大的一片地方建设,只要大人给足我人和东西,我一定能建造出一个大码头!” 崔大人现在是雄心壮志,现在建成的部分不过是码头十分之一的部分,要是能依照他的图纸全都建设起来…… 白善也想到了,他在心里算了一下县衙的财政,觉得他应该和皇帝以及刘尚书联络一下感情了。 快要过年了,正是各地方预备和户部要明年预算的时候。 周满愣愣的看着,喃喃道:“我想明年种痘,我还想把剩下那个地方医署建起来,然后要给州医署升品了……” 这些都是要花钱的,花的还不少。 夫妻俩对视一眼,终于为国库和皇帝的钱袋子忧心起来。 除了他们之外,全国各地的水利工程,特别是黄河和长江,说不定今年也要疏通或筑堤,还有兵部等各部的花销,那肯定也不少。 周满想起了什么,惊叫一声道:“兵部要和我们太医署买药呢,花销肯定也不少。” 所以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了,但收入…… 崔大人立即看向白善,目光紧迫,“白大人,你不会告诉我你没钱了吧?” 为这个码头他可是付出了不少,光是测量就在这儿蹲了许久,头发都被海风吹干枯了。 白善连忙道:“崔大人只管放心建造,钱的事不用您操心。” 崔大人这才松了一口气,然后指着他们的大后方问:“那在码头后面的房屋和街道……” 白善道:“我来想办法,大人只管安心建码头就可。” 崔大人挑眉。 白善道:“不过还请大人将街道和房屋的建造图给我,我好叫人统一建设。” 崔大人蹙眉,“现在开始建?” 白善笑道:“当然不好耽误了农时,等明年开春农忙过后便可以动土。” 崔大人这才松了一口气,他担心白善和他抢人。 白善则是盯着后方那一大片的空地思索起来,这么大的地方该上哪儿找人呢? 周满也在思考,地方医署该从哪里赚钱呢? 即便有一天国库和陛下太子不给钱了,太医署也应该能够依靠自己支撑起来才行啊。 夫妻俩都没了看风景的心情,垂眸苦思起来。 郑氏等人没这个烦恼,从码头上下来后他们就踩着沙滩上的沙子玩儿,可惜天冷不能脱掉鞋袜,不然光着脚踩在沙子上一定很好玩。 殷或似乎知道他们在苦恼什么,扭头和周满道:“现在你们医署在做的成药就不错,我听钱先生说,你们刚送出去的药赚回来的钱可不少,尤其是那叫青霉素的药物。” 白善就好奇的问:“账是平的吗?收支如何?” 周满道:“如果是以这几个月的收支来看,收入且在支出之上,但以全年来看,收入不抵支出,而且还有青州城的医署呢,因为田大夫他们都在北海县,所以对外的成药订单都是我们这边做的。” 收入自然也都走的北海县医署的账目。 殷或还在皱眉,白善已经看着周满的脸色问,“你想看病收钱了?” 周满又点头,却又摇头。 旁听的白二郎忍不住问,“这是收还是不收啊?不过之前没收,现在收的话,会不会被扔石头?” 白善点头,也看着周满。 “医署最主要的还是面对穷人,”周满道:“在创建之处便是属于半公益的性质,所以目的就是让本来看不起病的病人来治病,暂时还是不收费,就算将来收费,太医署也应该是根据药材来收费,比如一些药材是固定免费的,一些药材可以半免费,还有一些则是照着原价收费。” 周满挥手叹气道:“这只是我的初步想法,且不知将来是什么情况呢。” 白善沉思道:“成药的收益很关键……” 他目光幽深,“就看明年秋后了。” 殷或好奇的问:“秋后什么?” 白善:“秋后粮食的收成。” 殷或不太明白这和医署有什么关系,正要再问,郑氏惊呼一声,大家立即扭头看去,就见她和小钱氏手扶着手,脚和裤腿都被冲上来的浪花给拍湿了,但小钱氏的右手还捏着一只大螃蟹,郑氏在一旁惊叫,伸着手想去帮忙抓又一脸害怕的样子。 ※※※※※※※※※※※※※※※※※※※※ 作家的话 剩下一章是写不了了,改天补上吧,明天见 ☆.第3036章 渔村后路 周满愣了一下立即道:“这时候的螃蟹好吃吗?” 白善已经快步跑上去,解了披风丢给丫头,连忙上前拉了俩人,“母亲,大嫂,这时候不能受寒,你们快回车上去暖脚。” 周满这才回神,连连点头,“对,不能受寒。” 白二郎的目光也从螃蟹上移开,但还是忍不住多嘴一句,“海蟹比河蟹大好多呀,今年中秋我们好似没有吃螃蟹。” 周满和明达都怀孕了,他们为了建造码头到处拉拢人才,也早忘了吃喝,要不是这会儿看见,他们哪里想得起海蟹和河蟹竟然还不一样。 殷或见他左张右望,便道:“这儿没有渔民,还是让护卫去问话吧,我们先回别院。” 白二郎的别院早就建好了,不过他们也没让工匠回京,而是拉到另一个地方去建造纸坊了。 别院距离码头不是很远,赶马车的话一刻钟左右就能到,因为现在四野空旷,所以站在码头上可以远远看见他们的别院。 而别院在高一些的地方,起伏向上,远远看着似乎是在一个半山坡上,可以眺望海面,工匠还给他们修建了观景楼,其实也不是很高,只有三层,却是这附近最高的楼,所以一览无遗。 别院建好有一个来月了,但他们没来住过,此时倒是方便了大家。 他们今天上午到的时候下人已经进去收拾和准备,白善扶着郑氏和小钱氏上车,让丫鬟将她们的鞋袜去了,拿披风将脚包上,转身则去接周满。 回到别院,周满便让西饼去熬驱寒汤,“多放点姜和红糖,辣辣的,驱寒效果特别好。” 西饼应下。 周满就去看郑氏和小钱氏,俩人已经换了衣服,脸色还是红润的,虽然后面感觉到冷,但一上马车便脱掉了湿的鞋袜包上披风,所以并没有受寒。 但俩人还是喝了一碗驱寒汤,然后就拉着周满兴致勃勃的问,“我们抓的螃蟹呢?” 就一只螃蟹,看上去是不小,但肯定都不够塞牙缝的。 白二郎让护卫们去找附近渔村的渔民问了,最后螃蟹没有,鱼倒是拎回来好几条。 护卫道:“驸马,他们都说螃蟹不好吃,远比不上这些鱼。” 白二郎不管,直接问道:“他们能捞到海蟹吗?” “这时节的海蟹一般,不过还是能捞到的。” 白二郎立即大手一挥,“那就捞!” 管它好吃不好吃呢,先吃过再说。 郑氏一听,好奇起来,“渔村离我们这里远吗?” 白善:“不是很远,母亲想要去看看吗?” 郑氏连连点头,她还是很有兴趣的。 于是他们中午用过午食,休息了半个时辰后便往渔村那边去,只当时散散步。 渔村距离他们这里的确不是很远,走上两刻钟也就到了,只是村子里有些乱,而且有股鱼腥味儿。 郑氏看向周满和明达,见她们没多大反应便放下心来。 村长听说贵人们过来,立即赶了出来迎接。 白善对他微微颔首,问道:“近来村里有人下海吗?” “有有有,风浪小的时候大家还是会下海的。”虽然现在村子里的青壮和年青妇人大多去码头上干活儿了,但其他人也是可以出海的,不过不会走很远,倒也不会有很大的危险。 他们今天便有人下海了,网了一些鱼回来,郑氏很好奇的去看了,发现全都不认识。 小钱氏也不认识,但她看到渔民们将好几条鱼捞出来剖开肚子要做晚食,她突然心中一动,“这几条鱼可以留着做鱼子酱呀。” 她看刚才那人剖开鱼腹时里面有很多鱼籽。 周满也凑上去看,目光却落在桶里的另外两条鱼上,然后指挥着让人捞起来,“这两条鱼我没见过,我要了。” 她还在堆在一旁的渔网上拿下一个长螺,微微一笑,“这个我也要了。” 九兰立即上前付钱,村长哪里敢要?连忙道:“就几条鱼而已,大人们喜欢只管拿去,不值钱的。” 白善却执意要付钱,还多给了些,笑道:“海里的东西我们都很感兴趣,以后你们再出海,多捞些我们没见过的东西回来,只要是活的,不拘多少,只一二条也行,鱼也好,贝也罢,我们都想见识见识。” 村长看了一眼周满手里拿着的长螺,信了,立即道:“大人放心,我一会儿就告诉下去,他们再出海会留心的。” 白善便满意的点了点头。 除了周满看上的两条鱼,还有小钱氏选中的好几条鱼,不知道是不是做菜好吃的人在挑选菜上也有天分,她不认识这些鱼,也从未见过,但她翻着翻着就是能决定买了。 周满特别好奇做出来的味道是怎么样的。 小钱氏看她看着生鱼都咽口水的模样,忍不住笑道:“等回去我给你做。” 周满连连点头。 明达也好奇,她想了想道:“得吃清淡点儿的。” 小钱氏颔首笑道:“好。” 白善暂时对吃的不好奇,他左右看了看渔村,满意的颔首道:“比上次我来时整洁了不少。” 村长立即道:“这都是大人的功劳。” 他道:“听大人的吩咐,我等在山坡那头开了一些地,用粪水养着地,每家每户分了一点儿拿来种菜。村里的人大多在码头干活儿拿工钱,就算不出海也能养活家里了,所以日子好过了些。” 白善问:“那将来码头建成,你们可想过继续做什么?” 他道:“打渔的本事暂时不能丢。” 村长立即应是,道:“我们不敢忘,但也听大人的吩咐多和码头上的人学习,我们最近学了一些本事,等以后码头建成,说不定有人可以去做木工或泥瓦工,对了,我们还跟人学了种地,就是可惜我们这里没地,除此外就是养猪了。” 村长说到这里特别兴奋,和白善道:“大人要不要去看我们养的猪?我家今年就养了三头,但养了才三月不到,还很小,估计要到明年秋收时才能杀。” 白善一听,立即跟着他去看猪,周满也去。 小钱氏就说她,“又脏又臭,你小时候去看村里人家养的猪,才在猪圈里看了一会儿就走,这时候过去看什么?” 周满道:“看看嘛,他们这里和我们那里不一样,他们从没养过猪。” ※※※※※※※※※※※※※※※※※※※※ 作家的话 晚上十点见 ☆.第3037章 灵光一闪 小钱氏便跟着去看了一眼,只一眼她便道:“果然是没养过猪的地方。” 虽然她也没养过,但村里有人家养呀,这猪一看就长得不太精神。 小钱氏就问村长,“是不爱吃吗?” “不啊,它们特别爱吃,就是吃得太多了,这不是入冬了吗,猪草也少了,所以就给他们少喂点儿。” 众人:…… 明白了,这纯粹就是饿的。 白善委婉的道:“还是应该喂饱的,这样才长得快,不然到明年秋收恐怕很难宰杀,真养上一年半就不好了,会亏本。” 村长就叹气道:“其实这猪才养没多久我们就后悔了,它太能吃了!” 他道:“能吃也就算了,我们也买了些猪肉回来,却发现一点儿也不好吃,远比不上羊肉和鸡肉,连鱼肉都比不上,有一股很不好的味道。” 周满:“怎么会,猪肉还是很好吃的,我大嫂做的肉丸子,粉蒸肉,粉蒸排骨,用的全是猪肉。” 白善清了清嗓子后小声道:“人与人之间的厨艺也是有区别的,这个道理你不应该从小便深有体会吗?” 周满想到她二嫂的手艺,身躯一震,立即认错,“那是我的错了,以偏概全,实在不好。” 村长连忙道:“村里媳妇们的手艺虽然比不上贵人们,但也不至于都差吧,小的问过外头的人,很多人都说猪肉不好吃的。” 这下连白善都好奇了,“你们是怎么做的?” 村子里今天没有人家买猪肉,白善见了立即扭头对护卫道:“回去取一块猪肉来。” 护卫就回去了,很快送来一块肉。 村长的媳妇和儿媳妇接过,很认真的做了,因为是要招待贵人,他们还多放了一点油和盐呢。 小钱氏在一旁看着,几次欲言又止。 菜盛出来,大家互相看了看,竟然都一时没下筷,虽然外表看上去都差不多,但就是不太下厨的白善他们也知道这菜做的好像不太对,但又想不起什么不对,于是一起看向小钱氏。 小钱氏道:“这肉不用煮这么久,送来的这块肉很好,可以先炒一炒的……” 她看了一圈,发现他们没有铁锅,立即道:“不炒,直接煮也可以,但切的时候最好肥瘦分开,肥的上面带一点点瘦的就好,剩下的瘦的片出来留着,先煮肥的,放上姜片,要是有花椒也可以放一些,熬出油来再放菜,煮一煮。” “瘦肉则用点滴油盐腌制一下,若是有酱就好了,腌一腌,等菜煮熟了便放下去,滚几下就熟了,这就可以出锅了。”小钱氏道:“这样味道会好很多。” 她笑道:“其实要是有大料,猪肉还可以切成大块的炖着,那样更入味和好吃。” 村长扭头去看媳妇和儿媳妇,他媳妇目瞪口呆道:“家里哪有那些东西哦?” 小钱氏便笑道:“有姜也可以的。” “没有。” 小钱氏便道:“那有花椒和酱也行的。” 花椒也没有,至于酱,他们没有小钱氏说的那种酱,他们只有鱼酱。 白善便好奇的问:“附近的人做猪肉都是这么做的吗?” 村长点头道:“对啊。” “可有些羊肉也有膻味,不放大料也难做得好吃。” 村长却不这么认为,他道:“羊肉很好吃的,我等并不觉得膻,就是清炖都很好吃,但猪肉才是有味儿,煮长了柴,煮短了味道也一般,还有一股怪味儿。” 一旁的殷或笑了一声,摇头道:“有钱的人不屑于吃猪肉,穷苦人却又不知做猪肉,倒是浪费了这一美食。” 在小钱氏之前,殷或也从不吃猪肉的。 小钱氏来了之后,他才逐渐尝到猪肉的各种菜品。 白二郎觉得这不是大问题,“既然是厨艺的问题,那将猪肉的几种作法广而告之不就好了?” 白善就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肉吃,微微蹙眉,“的确有一股味道。” 周满一听,立即也吃了一块,她微微瞪眼,的确是不好吃,也就比二嫂做的好吃一点点,但和二嫂的不好吃又不属于同一种,似乎是食材本身带来的味道没有处理干净。 周满脑海中突然劈过一道光,问科科,“我记得我给你收录过小猪仔,还是陆续好几头,百科馆难得会主动要我多收录几头,当时是因为什么来着?” 科科:“他们要阉割。” “对!阉割!”周满当时扫了一眼,但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收录猪的积分并不是非常高,据说是因为他们那里有跟猪非常相似的牲畜,算是猪的变种,现在的猪不过是一个研究品种而已,所以给的积分很少,远比不上马牛羊的收录积分。 这会儿她终于想起来,百科馆的研究员好好的做什么要去阉割人家? 周满一边让科科搜索词条,一边盯着猪……屁股看。 很快科科就将词条调出,周满微微闭上眼睛靠在白善身上,将意识沉到百科馆内,把词条从头读到尾,在“阉割后猪肉的味道更佳,而且饲养时间大大缩短,躁动也有所减少,更好管理……”这一句上来回看了两遍。 周满刷的一下睁开了眼睛,半拥着她,还用披风将她兜起来的白善吓了一跳,便问她,“不是累了吗?” 周满眼睛闪闪发亮,“我知道怎么去除这股味道,便是不用大料也能让猪肉好吃一些了,还可以让它长得更快。” “什么方法?” 周满手在身前一割道:“阉了它。” 众人悚然一惊,跟在明达公主身后的内侍悄悄的后退了一步,夹紧了双腿。 周满扭头问白善:“你要不要试一试?” 白善便知她刚才不是困了想睡,想了想后道:“可以,官中的庄子里便养有猪,到时候去看看,但是……” 他顿了顿问,“你会阉割猪吗?而且你此时正怀着身孕,要小心,万一它挣扎起来伤到你怎么办?” 小钱氏也从惊悚中回神,连连点头道:“对对,满宝,你别乱来。” 她还拉了一把郑氏,“亲家你说是不是?” 郑氏这才回神,连连点头,“对对,不能冒险。” 她一脸纠结的道:“要不交给田大夫他们去做?他们应该会吧?” ※※※※※※※※※※※※※※※※※※※※ 作家的话 晚上十一点半见 ☆.第3038章 要人要钱 田大夫表示他们不会。 他们没想到周大人只是去龙池两天,回来会问他们这种极限问题。 田大夫道:“周大人,我们是医人的大夫,不是兽医,而且……好端端的为什么要阉割猪?” 周满道:“猪阉割之后长得更好,肉也更好吃。” 韦大夫不懂就问,“为何?” 周满已经从百科馆里补课回来,词条里写的很详细,道:“因为阉割后少性,就温顺了许多,肉质也更好了。” 但大夫们表示他们依旧不能理解,因此依旧看着她,“为何少性就会温顺,肉质也会好?” 周满顿了一下,干脆道:“这很难理解吗?《周礼》中且有‘攻特’,扇马都是正常的,扇猪有什么不能理解的?” 旁听的韦士忠和胡小妹听得一头雾水,于是不懂就问,“大人,攻特是什么?” 田大夫他们不知为何,老脸一红,虽然是很正常的话题,但他们也不知道为何,就是脸红了。 周满则是面不改色的和他们解释,“就是阉割马的意思。” 她道:“《周礼》有言,夏祭先牧,颁马攻特。因为马这类牲畜会发情,所以上君给大夫卿们分马前会先着人将马阉割了,攻特便是扇马的意思。” “战场上的马基本都是扇过的,只有种马因为配种而养在牧场,”周满道:“所有被人乘骑的马,尤其是上战场的马,基本都阉割过了。” 她和白善白二郎的马也是阉割过的,他们买的时候它们就已经被扇了,是留不了种的。 韦士忠和胡小妹恍然大悟。 田大夫他们这会儿也听明白了,但是猪怎么阉割? 三位大夫面面相觑,然后看向周满,迟疑道:“周大人,我们医署还管牲畜吗?” 周满恍然大悟,“是啊,这事儿该找兽医啊。” 北海县没有兽医,但青州有啊,而且也是官,同为官场中人就要好说话很多。 周满便回去和白善道:“我帮你打听过了,这事儿得找青州城的兽医,田大夫他们也不会扇猪。” 白善:“青州城的兽医便会吗?” “反正他们一定会扇马,我觉着马跟猪是差不多的。” 这倒是,兽医是一定要会扇马的,但扇猪嘛…… 白善若有所思起来,“我们北海县为何没有兽医?” 周满:“因为北海县穷。” 白善:“但我现在有钱了,兽医也该准备起来了。” 县衙是有这个名额的,只是这个官缺一直空着,倒也省了一笔开销。 白善觉得捡起来,当然,现培养一个太耗费时间,所以他直接去青州里和郭刺史要人。 他说清原委后道:“……还请大人拨几个兽医给下官。” 郭刺史对这种小事不太在意,挥手道:“你回头去挑两个吧,我让人给他们调职。” 虽然是从青州调到北海县,但品级和薪俸往上提一提就好了,兽医大多都没品级的,其中也有许多学徒工。 郭刺史更关心的是,“如今你们北海县的储盐量有多少?码头修建得怎么样了?” 特别是码头,他尤其关心,“要是明年开春码头还不能泊船,那官盐就只能走莱州码头出去了,你之前又把晒盐法给了莱州……” 郭刺史想起来还有些后悔,虽然他们交换时也从莱州拿了不少东西,但想到官盐带来的利益,他还是忍不住心疼。 白善一听,此时不哭穷更待何时? 于是等他从刺史府离开时,他不仅带走了兽医,还带了一批工匠,最后还说服了郭刺史一起上书和户部要钱。 他喜滋滋的出门,正碰上路县令来刺史府,见他笑容满面,路县令便不由停下了脚步。 白善便对身后的人道:“三位先回去收拾东西吧,半个时辰后我们在城门口碰面。” 潘兽医一脸无奈的应下,带着两个徒弟先走了。 路县令目送他们离开,有些好奇,“这是……” 白善解释道:“我和刺史大人求的兽医。” 路县令没太在意,颔首道:“贵县现在发展迅速,牛马增多,的确应该准备兽医。” 白善便提了一句,“却不只是为了牛马,还为了猪。” 他道:“我打算在本县境内大量圈养猪,需要兽医阉割,路县令,你们县里要是有多余的猪仔可以留给我,以后若是缺少猪肉也可以到北海县采购。” 路县令:“……好说好说。”虽然他不觉得会缺猪肉,嗯,羊肉倒是有可能缺。 路县令左右看了看,见刺史府的门房离得够远,便好奇的问,“白县令此来刺史府就为了兽医?” “也不全是,”白善说一半隐瞒一半,道:“龙池码头缺人,所以还来和刺史大人求一些工匠。” 路县令精神一振,问道:“龙池码头何时可通航?” “现在已经可以泊船,自然可以通航,所以我们决定选个好日子通航,到时候还请路县令前去观礼。” 路县令直接点头应下,“我一定去,不知日子定在何时?” 白善道:“还未确定正式的日子,但应该会在年前。” 路县令一愣,“年关将近,那没多少时间了,但通航的话……此时还有船出海?” 出船也讲究时间的,一般都是开春出船,至于回船,虽然时间不一定,但入冬前和年前是两个高峰期,但龙池码头是新码头,谁家的船会直接停靠在新码头? 白善微微一笑道:“我会和莱州的大人们好好商议的。” “哦,”路县令这才想起来,白善前段时间教给莱州晒盐法,当时莱州便说好了要让一些船给他的龙池码头,他心中一动,“龙池出县城的官道……” 白善笑容更盛,“今年发役令修好了。” 路县令心情复杂不已,但还是替北海县和白善高兴,尤其北海县要是能从莱州码头抢生意,也能带着青州城繁华一些。 白善想起那一大片空地,拉着路县令道:“路虽然修好了,但龙池的房子街道却没有修好,我正打算将地圈出来售卖,到时候有货有人,却不能连落脚的饭馆客栈都没有吧?” 路县令心中一动。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 第3039章 潘兽医 白善将兽医带回县衙,他也不是随便挑一个兽医便带走的,而是问过人,特意挑选了潘兽医。 他年纪不小了,从祖父起便是兽医,专门扇马的,牛马都能治,在司牧所里算老二。 白善之所以能把他挖走,是因为他和潘兽医说了,“您只要去了北海县,我给您在北海县里买个院子,每月除了衙门给的俸银,我另外给您包一个红包,红包不少于六百文。” 潘兽医现在每月的俸银就是八百文,偶尔有些外快,但平均到每个月,也不会高于一吊钱去。 所以他只迟疑了一下就答应了,甚至当天就应承和白善一起去北海县,连家人都没带上,就带上了两个徒弟。 青州府司牧所的第一把手才九品,俸银也就比他高四百文,虽然有官品比较好听,但司牧看着比他还能活,谁知道他能不能等到上位? 底下县城的司牧所没有品级,但白善要是实现自己的承诺,哪怕只在他的任期内拿到多余的六百文俸银,他也满足了。 他主要看上的是白善说的一个院子。 到了北海县,白善直接就带他们去城东那头,指着一排的院子道:“选一个吧。” 潘兽医张大了嘴巴,不可置信的问,“这,这都是……” “这都是县衙建的,别看这里偏,街道什么都是新修的,且在城内,走不多便到大路上,这一片住的人家也都不错,不会乱。”白善道:“这些房子以后都是要送给为北海县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的。” 其实是随着县衙和医署的人才越来越多,白善和周满担心县衙后院和医署后院住不下这么多人,仔细寻摸一番,发现离县衙不是很远的城东那头有许多田地。 有些地是露地,无人耕种,土质也一般,他便圈了下来让官田上的长工们建造房子。 也不是很多,就一条街道,面对面的院子,一排八间,总共也十六间而已。 崔先生和钱先生已经选了一间,其实白善也想送崔大人一间的,但崔大人看不上这边的房子,他就是住,那也是住龙池码头附近,方便工作。 白善就对潘兽医道:“选吧,从这里到县衙也不远,一会儿我带你们走一趟认路。” 两个徒弟羡慕的看着他们师父,恨不得立即代他们师父应下来,好可惜他们现在还没出事,也没他们师父的这个本事,不然…… 潘兽医感动不已,仔细的挑选了一下后便在离街口不远的地方挑了一间,这样进出方便些,离大街也近。 院子都是差不多的,差不多大,里面的布局也差不多,都是两进的院子,前后院都留了很大的空地,是给他们自由发挥的地方。 白善带着他们进去看,道:“不过所有的院子没有打家具,这个得你们自己来,所以这段时间你们住在驿站里。潘兽医可以让家里的人过来帮忙,也好尽早入住。” 潘兽医眼睛湿润,压下激动的心情,问道:“那房契……” “房契都是现成的,只要填上潘兽医的名字就可以,”白善微微一笑道:“我们就是县衙里的人,这些程序并不难走。” 潘兽医连连点头,亦步亦趋的跟着白善去县衙里办手续。 白善说的不错,从这里到县衙并不远,不,应该说整个北海县都不大,城东这一片又是紧邻着县衙的,所以过去,就是走路都只要两刻多钟。 潘兽医很仔细的看了看街上的人,发现距离他们住的地方不远就有一条街,上面有不少商铺和摊位,还有卖菜的,倒是挺热闹。 这不是主街,从这条街的街尾走到街头,向右一转就进了主街,然后再往前去一段就是县衙了。 主街上更热闹,卖什么东西的都有,人也很多。 这可比他现在住着的地方上街还要方便。 潘兽医压着自己的高兴,一路兴奋的和白善到了县衙。 白善将一份文书和一张房契拿出来放在桌子上,和潘兽医道:“潘兽医,您仔细的看一看这文书。” 他道:“您若是决定留下,那至少十年您都得留在北海县司牧所,还得为北海县培养一些兽医。” 潘兽医稍稍冷静了一些,问道:“我这两个徒弟不行吗?” “当然行,”白善抬头对他两个徒弟笑一笑,和潘兽医道:“那您可得好好的教一教,当然,除了他们外,您也可以再收几个徒弟或者学徒,选什么人,怎么教是您的事,我只要北海县有不少于五人可做兽医。” 潘兽医不由好奇,“大人是想要我们医马,还是治牛?” 白善一脸严肃的道:“我要你们全精!” 他道:“所有的牲畜都要管,马、牛、羊、猪和鸡鸭,能治多少就治多少。” 潘兽医瞪大眼,不由道:“这,这怎么可能?大人,我擅长医马,牛也会治,但其他的,我从未学过呀,祖上也没有这样的医术。” 白善便道:“没有就钻研,人和人相通,牲畜之间自然也是,我听人说,祖上一开始也只会扇马医马,但后来不也触类旁通的会了治牛?” 潘兽医:……那猪和鸡鸭也不能与牛马相提并论啊,物种不一样,不还是跟拿他们去治人一样吗? 见他一脸为难,白善就拍着他的肩膀道:“别忧心,本县有耐心等待的,我看猪和牛马长得差不多,不如就先从猪开始吧,我回头介绍医署的周署令与你认识,你们可以探讨探讨。” 潘兽医眼睛瞪得更大了,他身后两个徒弟也张大了嘴巴,“这,这,周署令是,是……治人的吧?” 白善很有信心的道:“医术嘛,都有共通之处,我想她也会些治疗牲畜的本事,你们可以探讨探讨。” 潘兽医看看白善,又低头看看桌子上的房契,最后还是咬了咬牙,“好!” 于是潘兽医就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不过他也有要求,“我,我得回去一趟县城,把家人接来……” 见白善皱眉,他立即道:“还有一些工具和医书,我也得带来。 ※※※※※※※※※※※※※※※※※※※※ 作家的话 晚上十点见 ☆. 第3040章 分家 白善:“你没带来吗?” 潘兽医道:“没带全,有些工具比较大,而且医书是家传的宝贝,怎能随便带在身上?我来前也不知道大人还让我医治牛马之外的牲畜啊。” 主要是他也想先来看看环境,要是白善说话不算数,他是不会留在北海县的。 白善虽然心中可惜,但面上依旧是体恤下属的好上司,因此点头应下了。 潘兽医便只在北海县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带着两个徒弟急匆匆的回青州城去了。 周满还想见一见人呢,她对阉割技术还是很好奇的。白善就与她道:“他就是回家接人,过两天就回来了,放心,到时候你可以去与他探讨探讨。对了,你可不能上手,我问过了,他们有时候也会失手,马挣扎起来踢到人很痛的。” 周满:“只是小马驹。” 白善就摸着她的肚子道:“但她经踢吗?” 周满立即摇头。 “这不就是了?” 周满其实有点儿担心白善是不是真的笼络住了人,“北海县可不比青州城繁华,你真的把人笼络住了?” 司牧所在北海县并不是很有前途,下了县城就很难再被调回青州城了。 白善双手枕在脑后,躺在床上翘着二郎腿一晃一晃的,他道:“放心吧,他一定会回来的,他没有权势之心,但有获利之心。青州城是比北海县繁华,但也要他在青州城过得好才算。” 潘兽医在青州城的确过得不怎么样,因为他们家兄弟太多了。 他在家中排行老三,父母都还在,只是年纪大了,其实早两年就想给他们分家了,只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分成。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潘家在青州城里只有一个住所。 三家十几口人挤在一个小小的两进院子里,潘兽医的大儿子都可以说亲了,现在还跟他两个弟弟和一个堂弟挤在一个屋里,家里为这些事经常吵嘴打架,过得神烦。 也是因此,潘兽医的三个儿子才不愿跟着父亲学兽医,宁愿出去跑腿做伙计也不愿意熬着做兽医。 潘兽医之前回去收拾东西只把这事悄悄和妻子说了,还没来得及告诉大家,收拾了东西就出门,直接说要出外差。 家里也没人在意,等潘兽医跑回来说要分家,家里直接就炸了。 大房自然是非常乐意的,但二房不高兴了,问道:“分家了我们上哪儿住去?” 潘兽医也不想得罪两个兄长,立即道:“我是被调去了北海县,所以打算带着家小去北海县,来回不方便,便想着干脆分家算了,当然,两位兄长要是不想离开父母,那就先把我分出去?” 大房:“还是都分了吧。” 二房:“我不舍的离开爹娘。” 坐在上首年纪老大了的潘老太爷和潘老太太沉吟片刻后问,“老三啊,你去了北海县就不回来了?” “肯定还要回来的,爹娘在,两个兄长也在,我怎能不回来呢?” 潘老太爷没好气的道:“是问你还回来这儿住不?” 潘兽医这才道:“家里住的也不宽裕,这一去,恐怕没有十来年调不回来,所以家里的房子不用分给我了,但其他的……” 潘老太爷立即道:“会多给你分一些的。” 潘兽医就松了一口气。 潘老太爷觉得终于可以分一个儿子出去了,哪怕二房还不肯分,那也能空出不少位置来,家里好歹能宽松些。 于是他也怕夜长梦多,当天就把里正叫来分家了。 因为潘兽医不要房间,其实,这个院子本来也不会分给二房和三房,潘家一直以来的打算就是分家后给两家一些置产的钱,让他们自己出去买个房子。 可惜,这里没有贷款,要想买房就必须全款,潘兽医他们虽然存了钱,但并没有存很多,家里给的置产费也就够租一段时间的房子,哪里够买房子的? 所以他们才打死不愿意分家。 二房和三房最盼着老太爷和老太太长命百岁的人,只要他们一直活着,他们就有借口不分家。 潘老太爷也一直怕人说他一碗水端不平,虽然一直想分家,但提一次儿子们的反应就激烈一次,他到后面也就不提了。 现在好容易分出去一个,潘老太爷恨不得咻的一下就办妥了。 大房和二房也着急,都觉得能分出一个是一个,于是很快就算好了资产分好,也说定了三房每年要给两老的孝敬,然后就可以收拾自家的东西,第二天就能搬家了。 哦,对,他们还得去县衙里分户,然后再从青州城里迁移户口到北海县。 潘娘子一直到被拉上车都是懵的,她一把拉住潘兽医,“我们就这么走了?” 潘兽医道:“对啊,你要留在青州城吗?” “不留!”和父母挤在一辆骡子车上的少年想也不想便道:“我再也不想和他们挤在一处了,爹,到了罗江县我能只和一个弟弟睡吗?” 潘二郎立即问,“大哥,你不做伙计了吗?” “对啊爹,我还得回酒楼做伙计呢,你们都去了罗江县,我一人留在青州城,我住哪儿呀。” 酒楼可不是不包住的。 潘兽医大手一挥道:“辞了,不干了!” 他道:“你还是跟在我身边学兽医吧。” 潘大郎:“我不要!” “你这小子,你以为不做兽医你就能干了?你看你大伯二伯,不干兽医,也没比我挣多少去,现在不还得挤在一个院子里吗?” 潘大郎瞥了一眼他爹,“爹,大伯二伯挣的就是比你多。”所以他才坚决不做兽医的。 潘兽医噎了一下,就从怀里拿出贴身藏着的房契,“看到没有,房契!你大伯二伯挣的能有我多?” 潘娘子立即抢过去看,虽然她不识字,但认得上面红色的印章,她眼睛闪闪发亮,问道:“白县令真给你分房子了?” “那还有假?房契都到手了。”潘兽医看向儿子,骄傲的道:“白县令说了,北海县现在就缺我这样的人才。

相关推荐: 猛兽博物馆   弟弟宠物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开局成了二姐夫   婚里婚外   山有木兮【NP】   淫魔神(陨落神)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红豆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