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已经吃第二块肉了,龚三太太道:“除了肉,麦饼也好吃,它沾了汤汁,既有肉香,又有麦香的清气,一点儿也不腻。” 于是大家就吃饼子,殷或也夹了一块饼子,然后龚三太太就让还想吃肉的把肉捞出来,店家就往里倒了汤,然后拿了一篓菜蔬和两盘切得薄薄的肉片来给他们。 龚三太太道:“这是他们家用羊骨熬的高汤,吃完了羊蝎子我们还能吃锅子,其实这个寒冬腊月吃着最好,可惜……” 龚三太太摇了摇头,将思绪摇掉,笑道:“不过现在菜蔬少,只有萝卜和一些白菜,大家将就着吃吧。” 但就是这样大家也很满足了,尤其这汤吊得很好,满宝喝了一碗,一股暖气由内向外发散。 满宝满足的放下碗,却舍不得放下筷子,和他们一起夹起肉片在锅里涮…… 最后所有人,包括殷或在内都吃得心满意足,也除了殷或外,其他人无一例外都吃撑了。 满宝吃完了就念叨:“下次可不能这样了,过食不好。” 白二郎就念叨道:“你十次有九次是这么说的,然而下次还是过食,除了殷或,谁能次次都做到?” 殷或不理他们,郑重的谢过龚三太太的招待。 龚三太太也吃撑了,挥手道:“周太医对我有救命之恩,不就几顿饭吗?下次你们要是来夏州,我还请你们吃。嗯,其实烤黄羊也好吃,只是那是野生的,不好抓。你们留的时间要是够长,我让我家孩子他爹带你们进深一些的草原,说不定能找到。其实刚入秋的黄羊是最好吃的。” 她说着都咽了一下口水,道:“那时候的黄羊养膘了,肉也嫩得很,刷上一层蜂蜜烤,那滋味儿……” 她回味了一下后道:“一点儿也不比我们今天吃的羊蝎子差。” 满宝忍不住神往,那是多好吃的东西啊。 白善也觉得龚三太太是同道中人,于是开始计划起来,“其实我们要是去西域,很有可能也要经过夏州的。” 满宝和白二郎便嘿嘿一笑,“到时候可以在夏州补给。” 龚三太太不仅请他们吃羊蝎子,知道他们这时候赶路也不好走,所以给他们准备了一些食材,有肉脯,还有被放在户外冻得特别结实的腌羊腿。 她道:“我是没出过远门的,但我家孩子他爹常出门,他出门的时候就喜欢带腌羊腿,路上要是馋了,直接割下一片肉来就能烤上吃,很方便。” 满宝目瞪口呆,“那还得带个烤锅呀。” “不用,”龚三太太挥手道:“让你们的护卫带上一把宽刀就行,到时候放在刀上烤。” 白善四人略一想,发现还真是,“原来还可以这样。” 于是回去后他们就盯着杨和书看。 杨和书无奈的问,“有什么事就说吧,我上午去找你们,听人说你们出去赴约了。” 满宝连忙道:“龚三太太又请我们吃饭了,杨学兄,这次进京您带多少人啊?” “就带万田。” “啊,那万田用刀吗?” 杨和书:“……万田是个照顾我起居的,他用刀做什么?” 见四人脸上一阵失望,他便道:“不过这次你们太医院和太医署的人也要回去,衙门这边会调派一些人手护送,还有大理寺那边的官兵,带刀的人不会少。” 满宝一听高兴起来,放心的接受了龚三太太送来的羊腿。 杨和书并不知道他们装着食材的箱子里用叶子包了一条羊腿,他一大早和崔氏告别,摸了摸琪哥儿的脑袋后便领着太医院的人一并出城去了。 回京的事并不用他操心,这些事全由大理寺来安排。 这次大理寺送圣旨过来,顺便调查一下夏州的事儿,再把杨和书和牛刺史父子送进京城。 不错,还活着的牛康也被要求入京,且比起他爹,他的待遇可不算好,虽然没被戴枷锁,但也是被大理寺的官差看管起来,和同行的自由自在的周满等人完全不一样。 临近正午,车队停了下来,大理寺的赵大人让大家停下休息半个时辰,顺便吃个饭喝个水什么的。 满宝跳下马车就动手动脚的放风去了,此时林子里还有不少未化的雪,人踩在上面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她没忍住跺了跺,在雪白的雪上留下自己脏兮兮的脚印,左右看了看,有些心虚的跑开了。 卢太医嫌冷,已经让人去拣木柴,再抽出几根他们随车带的木炭引火,缩着脖子冲她喊,“周太医,你不是带了羊腿吗?干脆拿出来烤了大家热热身。” 满宝拒绝了,“才半个时辰,连皮都烤不熟,没意思,还是晚上再烤吧。” 果然,她说话算话,晚上他们在驿站里停留,她就拿出了羊腿烤上,因为人太多,她根本用不上大刀,一条羊腿根本不够大家分的。 牛康坐在一旁愣愣的看着,要是以前他肯定嫌弃,但这几天他被区别对待,哪怕他爹有意照顾他,他吃的喝的也比同行的人差一些,这会儿别说是烤羊腿了,烤羊毛他可能都有些犯馋。 满宝扫了他一眼,见他脸上留下了十几颗麻子,实在算不上好看,其实就是去掉那十几颗麻子他也算不上好看。 她摇了摇头,吃了一片烤羊肉后含糊的问道:“大理寺这样带他进京,是陛下要问罪吗?” 白善想了想后摇头道:“问他的罪不可能,他毕竟不是朝廷官员,说是强抢胡姬,但其实这事儿也没有实证,至于染上天花的事儿,他也不是故意,最多只能厌恶他,不过他不能问罪,他的罪过可能就落在了他爹身上,而且牛刺史过错更大。” 他含糊的道:“就看封宗平他们小话传得怎么样了。”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085章 打听 封宗平他们的小话传得非常的顺利,因为杨侯爷也在京城啊。 牛刺史的家世和杨家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杨和书在夏州被人欺负,杨侯爷怎会坐视不管? 所以在国子监生之间有了些小道消息之后杨侯爷便悄悄的推波助澜了一下。 当然,他也没敢太用力,但留在京城的读书人都知道了夏州一事的前因后果,绝大多数人在被引导下站在了杨和书这边。 风声慢慢就传入了朝中和宫中。 这件事并没有闹大,但该知道的都知道了,民间也有了些风声。 太子听到这事儿时就和太子妃说,“这事儿有什么好议的,杨和书要是不封城,别说去年,今年我们都别想过个好年。出了夏州,人可以往南来京城,也可以往东再转下江南,到时候整个大晋都要完。” “他封了城,我们尚且忙得不行,要我说,他们就是想得太多,就他软禁了夏州刺史一事没什么好议的。” 太子妃就柔声道:“殿下这样想,不代表陛下也这样想,便是陛下也这么想,那朝中还有这么多臣工呢,总有人想法不一,不然陛下也不会让杨大人和牛刺史亲自上京来自辩。” 皇帝还真和太子一样的想法,他和皇后道:“魏知说事急从权,但又说他的确犯了律法,哼,说来说去,不管是要做坏人,还是开一个坏头都要朕来做就是。” 皇后就笑问:“那陛下是要做坏人,还是要开一个坏头?” 皇帝便皱眉道:“此事的确不好处理,朕倒是欣赏他当机立断,够魄力,可这种事儿可一不可再,不然没了规矩,天下要乱。” 他斟酌了半响,最后还是叹息道:“难怪他们都将此事往朕上推,果然不是好事儿。先等他们进京吧,朕已经偏向他了,他又素来聪明,应该知道会怎么做。” 皇后就知道皇帝还是更偏向杨和书,她微微一笑,看来皇帝并没有因为之前杨氏的事儿迁怒杨和书。 满宝他们这一次足足在路上走了十天才到,还没进城门就感受到了热闹,周满便和几个年纪轻的学生们一起低低的欢呼起来。 停下等候的卢太医目光就扫过来,威严的道:“周太医,你是先生,要注意仪态。” 又对那些学生道:“进城后先回太医署报到,然后再回家去,你们有三日的休息时间,三日后回学里上课。” 众学生立即敛手躬身应了一声是。 大理寺的官差拿了通行文书和城门官沟通,不一会儿他们的车队便从另一个门进去,不必和其他的车队及行人挤在一起排队。 进了城门大理寺的官差便先来和太医院的太医们告别,“我等就送大人们到这里了。” 杨和书和牛刺史父子是他们要带的人,太医院和太医署的人就是顺便。 卢太医也不想去大理寺,太晦气。 于是笑眯眯的和人道别,满宝则和杨和书挥手,“杨学兄,我们改日再上门拜访。” 杨和书冲她微微点头,和大理寺官员先往大理寺去了,他有可能还要立即面圣。 卢太医还要带学生们回太医署,满宝和郑太医却偷懒,在城门口那里就和他们散了。 卢太医只能吹胡子瞪眼的看着周满招呼上白善几个,然后带着大吉几个护卫走了。 殷或和他们同路,也带着两个禁军一起走了。 殷或问:“需要我父亲为杨大人求情吗?” 白善想了想后摇头,“算了,殷大人的身份不便,而且也不知道陛下是什么意思,要求情,杨家那边应该有人脉的。” 满宝道:“陛下的意思到下午应该就知道了。” 白二郎惊讶:“御前打官司这么快?” “不是,”白善看了他一眼后道:“看陛下今日留谁说话就知道了,夏州的事儿又不是什么疑难案子,争议的地方也很清晰明了,所以只单纯看圣意。” 圣意就是,皇帝他喜欢谁,不太喜欢谁。 皇帝显然是不太喜欢牛刺史的,因为到大理寺办完手续后牛刺史就被送到了驿馆住下,但牛康却被扣在了大理寺,暂时住到了大理寺天牢里。 而杨和书则被放归家了。 到得下午,皇帝便召见了杨和书,第二天才一起见了杨和书和牛刺史,在大朝会上…… 满宝本可以先去太医院交差,然后再申请几天的假期的,但为了看热闹……不,是为了关心杨和书,她一早穿了官服进宫参加大朝会。 周满来参加大朝会,看见她的人都忍不住仔细的看了看她,连魏知都忍不住笑着夸了一句勤勉,还温声问道:“你今日就搬进宫里来了?” 满宝立即摇头,“不……” 她脑子急转,弱弱的道:“我先前不是上了一封折子吗,想来听一听陛下和大人们的意思。” 魏知更加和蔼,笑着点头道:“好,周大人辛苦了。” 满宝就在他们的友爱目光下战战兢兢挪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然后看向后面,小声的问唐县令,“唐学兄,他们这是怎么了?” 总觉得怪怪的。 唐县令看了她一眼后道:“朝中现在都传遍了,说太医院的小神医周太医为了天下黎民自愿前往西域寻找防治天花的法子,包括陛下在内的人都感动极了。” 满宝眼睛一亮,高兴的问:“真的?” 唐县令点头,“真的。” 一旁坐着的郭县令摸着胡子插话道:“下官也很钦佩周大人,只是很奇怪,唐县令似乎不怎么感动。” 唐县令就似笑非笑的看着周满,别人不知道,他还能不知道吗? 这一二年她和白善总会时不时的和他打听起西域的事儿,还从他这里借走了好几本写到西域的游记。 显然,这几人早想去西域了,跟天花关系不大。 满宝对上唐县令的笑脸,嘿嘿一乐后坐直了身子,坐了一会儿,因为皇帝没来,她又没忍住回头去和唐县令说悄悄话,“唐学兄,你说陛下和太子会答应我去西域吗?” 唐县令就道:“这是功在千秋的事儿,西域那边真的有这样的先例,陛下必定想得到,不过……” 他上下扫视了一下她道:“你年纪太小了,恐怕陛下和朝中都不是很放心。” 满宝就若有所思起来。 周满太小了,她有此雄心壮志是好事儿,但显然西域危险,各种势力纠缠,皇帝是想要防治天花的方子,但终极目的是得到,而不是失去一个良臣,所以周满想成行,至少要带一个老练的人才行,至少得是皇帝和朝臣认为老练的人。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 第2086章 问 开春的事情不少,皇帝一一处理过后才叫了候在偏殿的牛刺史和杨和书觐见。 满宝和唐县令同时坐直了身子,关切的看着前方。 杨和书跟在牛刺史身后进来,跪下行礼。 皇帝坐在上首,目光沉沉的看着俩人问:“夏州天花肆虐,你二人有何话说?” 牛刺史顿了顿,在大理寺的官员亲自到夏州之前,他是想着拿住杨和书以下犯上的错处和他将罪责半斤八两的分了的; 但大理寺官员亲自到夏州,说是调查,其实却是押送他们父子,他便隐约摸到了京城这边的态度。 只怕杨家在朝堂上运作了。 论人脉,论在陛下前的情谊,自然是杨氏更有面,所以一路上牛刺史都很安静,他能做到刺史这个位置就不至于笨到哪里去。 只是他习惯了天高皇帝远,夏州荒凉,离京城也不近,却没想到遇到了一个有后台且较真的杨和书。 此时跪在这里,想到还被关在大理寺的小儿子,他便知道避无可避,而且他对当今也有些了解,知道推卸责任只会让他更生气。 于是牛刺史当机立断的磕头认罪,表示是自己没有管理好内宅,教育好儿子,以致天花在夏州肆虐。 老唐大人听他避重就轻就忍不住冷哼一声,代皇帝问道:“牛刺史,牛康的妾侍胡姬是几时请的大夫?” 他是刑案高手,懒得和他争论,直接询问关键点,将事情梳理出来,这大朝会上坐着的官员自会自己思考。 牛刺史一顿,一时答不上来。 老唐大人便又哼了一声,干脆起身走到堂中,问杨和书,“杨县令,你说。” 杨和书回道:“九月十八请的大夫。” “那胡姬什么时候死的?” “九月二十夜。” 老唐大人就问牛刺史,“牛刺史,你儿子是何时发烧出痘请的大夫,这个你知道吧?” 牛刺史顿了顿后道:“九月二十二早。” “大夫何时怀疑这是天花?” 牛刺史袖中的拳头紧了紧,回道:“当日。” “你知道大夫所言之后可有隔离你儿子,可有上报县衙,可有禁止他与人接触,清点约束家中接触过他的人?” 牛刺史低着头沉默了一下后将头磕在地上,“臣有罪,臣不该怜惜幼子便怀侥幸心理……” “牛刺史,牛康在九月二十三酉时出门去春风楼,却到二十四的午时才回家,他整整在春风楼里与人厮混一夜加半日,你们牛家为何不派人去找人?” 牛刺史脸色微白。 皇帝气得一拍桌子,牛刺史立即道:“臣知错,请陛下降罪。” “罪是要降的,却也要让百官知道为何降罪,”魏知幽幽的插嘴道:“陛下,杨和书与太医院所言不差,事情发生后便应该总结教训,将来再有这样的事才不至于再犯这样的错,这样死去的两千二百八十九人才有那么一点点价值。” 皇帝便看向老唐大人,“唐卿,你继续问。” 老唐大人应了一声,继续逮着牛刺史和杨和书质问,从牛康发病,到大夫第一次认为这是天花,再到有大夫找上县衙告密,以及之后杨和书的一系列应对,事无巨细,他全都问过一遍。 一旁还有御史台的其他官员查漏补缺,一番问话足足持续了一个多时辰。 最后皇帝和百官都没有直接给俩人定罪,而是先退朝。 皇帝招了魏知、老唐大人等重臣接着去书房里议事,其他人退朝离开,杨和书和牛刺史依旧留在宫中听宣。 满宝走到杨和书身边,将她早上塞在荷包里的点心都给他,小声道:“饿了就吃一些。” 唐县令也把自己的零嘴贡献给他,低声道:“看陛下这样子对你倒不怎么生气,运气若好,今明两天应该就出结果了。” 杨和书收了他们的东西,微微点头,“我知道,你们不必担心。” 的确很快就出结果了,满宝在太医院里吃了午饭,和刘太医申请了休假以后便去后宫先看明达和长豫,再拉上她们两个一起去看太子妃和皇孙,还没从宫里出去呢就有消息灵通的内侍来禀报:“牛刺史被送到大理寺天牢中了,杨大人被申饬,不过听说他可能要升任夏州刺史。” 其实皇帝在犹豫,他目前找不到合适的人接手夏州。 夏州如今元气大伤,要恢复肯定需要不短的时间,而能干的官员只能从别的地方调,可调任对别的地方也会有影响。 他和魏知等人商量了半天,最后也没找到合适的人选,人才还是太少了。 最后还是老唐大人提议杨和书。 皇帝便道:“朕听闻,此次夏州本地的士绅死伤不少人,不少人都怨恨他封城,断绝了他们的去路,让他继续留在夏州,怕是对他不利。” 让一个被夏州怨恨的人做夏州刺史,会很不利于地方的建设和发展,皇帝不愿意这样。 而且皇帝还听说封城时还有人为了出城对杨和书及其妻儿出手,所以哪怕为了保护他和他的家人,他也倾向于将人调走。 杨和书还年轻,此次虽然犯了以下犯上的忌讳,但所为是为大义,对他的个人能力和品德,皇帝还是很信任的,他想培养他。 老唐大人察觉到皇帝惜才的意思,顿了顿后道:“陛下不如问一问杨县令。” 他道:“夏州的怨恨其实很好解,罪魁祸首本是牛家,只要稍作引导就可以,在这件事上,民间舆情并不是很难引导。而且杨县令对夏州事物熟悉,这四个月来也一直是他代理刺史之责,所以臣以为再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了。” 魏知也道:“陛下不如问一问他,他若愿意,历练这一番,将来所得不会比去江南一带更少的。夏州虽荒凉,却在丰州之下,为东西南北最要紧的关卡,并不会屈了杨和书的才华。” 他知道,皇帝之前想把杨和书调往江南,通过他的手料理一下各世家留在江南的尾巴,那里私盐泛滥,同样不好管理。 可魏知同样觉得此时杨和书更适合夏州。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087章 透露 皇帝就询问了杨和书的意见。 杨和书当即就请求留在夏州,他表示自己此次回京都没有带家眷,就是因为放心不下夏州的一众事物。 皇帝便叹息一声,让杨和书出宫,然后傍晚便下旨申饬杨和书以下犯上,软禁上官的行为,罚了他三个月的俸禄。 但吏部那边却在准备他升任夏州刺史的文书。 这件事不是秘密,连太子妃那里都有内侍逗趣一般说起此事,“这是明贬实褒,外头都说杨氏又要起来了。” 太子妃笑着挥手让内侍退下,和满宝三人道:“哪儿这么简单,我听太子提起过,现在夏州的情况可不好。” 长豫一脸忧心,“那杨大人怎么还去?” 满宝道:“就是因为不好才要去的呀。” 她道:“之前夏州什么样再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的了,现在夏州如此他总不能一走了之。” 满宝对杨和书还是很有信心的,笑道:“你就别担心了,既然朝中这一关杨学兄都能平安度过,那夏州更不在话下了。” 满宝看了眼外面的太阳,起身告辞,“娘娘,时间不早,我得出宫回家了。” 太子妃也看了一眼太阳的位置,就点头道:“去吧,你才回来,也要和家人团聚团聚。” 明达立即跟着起身,“大嫂,我去送一下她。” 长豫也立即站起来,“我也去。” 于是俩人夹着满宝慢悠悠的往东宫大门去,明达问她,“上个月你上了一封折子,说西域那边有防治天花的法子,叫种痘法?” “是,”满宝道:“我想去找找。” 明达羡慕不已,“我偶然听父皇和母后说起,说若能找到这个方法,那就是功德无量。” 意思是皇帝也偏向同意让周满去西域了。 满宝精神一振,“陛下真是这么说的?” 明达点头,“父皇在收到折子后就已经去信询问安西都护府,那边是否有这样的法子,不过安西离京城太远了,就算一路顺利,信也要过两三个月才能传回来,更别说安西都护府有可能还要调查一番。” 这不是急件,所以送信的差役肯定是慢悠悠的走,去一个多月,回来一个多月,可不就两三月了吗。 正提着心的满宝稍稍一松,觉得其实她可以不用休那么多天假的,要不明天去找刘太医和萧太医说一说这种痘的事? 嗯,明天刘太医当值,去找萧太医好了。 “对了,我今日进太医院听人议论,萧太医抗疫有功,要恢复原职了?” 明达笑道:“你要问其他的官职我或许不知,问这个我却是知道的,萧太医的确要恢复原职了。” 她道:“年前京城也凶险着呢,有人偷偷躲进京城来寻医问药,是萧太医帮着唐县令和郭县令将人都找出来的。” 其实并不止找出来这么简单,京城当时的情况一点儿也不比夏州好多少,谁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天花病人躲进了京城,又接触了多少人。 而京城人多,当时就是萧太医力排众议将所有可能接触到天花病人及其东西的人都关起来隔离,一个一个等待,一个一个治疗…… 加上当时夏州等地所需的药材和布料等也都需要他协助户部办理,皇帝事后看来看去,刘太医医术是好,但论管理这些事还是萧太医更在行些。 而且萧太医医术也很不错,于是皇帝就又把萧太医提了上来。 明达道:“还没下旨呢,但已经八九不离十了。” 长豫道:“我先前还说呢,你这次也是立了大功,等你从夏州回来能不能抢一下院正的位置,谁知道你竟是有意去西域,唉,那边又远又荒凉,听说还有许多马贼。” 满宝道:“我就算不去西域也轮不到我做院正,不说还有刘太医,我上头还有一个卢太医呢,论资历他可不比我浅。” 明达就好奇的问她,“你想当院正吗?” 满宝道:“现在还不想。” 是现在还不想,而不是不想。 明达就明白了,她微微一笑,颔首道:“我明白了。” 她和长豫将人送到宫门口,三人就站在宫门那里说话,“你一个人去西域显然是不行的,你可想好请朝中的谁与你同去吗?” 满宝道:“还有我两个师弟呢。” 她嘿嘿一笑道:“你的驸马也跟我们走,到时候我们会时常写信回来给你的。” 明达脸色微红,道:“你明知我说的不是他,你们年纪小,要把这么大的事儿交给你们三人来做显然是不行的,父皇应该会让你们从鸿胪寺中选出一人来同行。” 这是让他们提前去鸿胪寺中找人了。 满宝就想了想,然后压低声音道:“你说,我能不能让我老师去鸿胪寺,然后再让我老师带着我们去?” 这样一来,去的都是自己人,说好了是去游学,还要去找陨石,总要自己人才好走不是? 明达也沉思起来,同样压低了声音回她,“倒不是不行,可这件事得找太子哥哥才行,父皇是不会纵容你的。” 但太子要把崇文馆里的侍讲往鸿胪寺里塞还是不难的。 满宝就思考起来,“最近太子心情好吗?” 长豫忍不住笑出声来,“你问这话时特别像话本上写的奸佞。” 满宝:…… 明达也笑出声来,和她道:“算不上好还是不好,现在开春,他忙着呢,我都有快半个月没见着他了。” “好吧,我回去想想办法。” 这种求人办事儿,还是求一个顶头上司的上司办事的经历满宝还没有过,所以打算回去请教一下人生阅历比较丰富的先生。 或者明天去请教一下杨学兄和唐学兄? 反正明天他们也要去看杨学兄的。 杨家车水马龙,显然,皇帝喜欢看重杨和书在京城里不是秘密了。 满宝他们的车才到侧门就被引进去,仆从将他们的车单独放到院子的一个角落里,笑道:“满小姐,白少爷,白二少爷,唐老爷已经来了,正跟我们大爷在后头书房里说话呢。” 有丫头过来领着他们过去,路过正院的侧门时听见里面传出来的热闹声音,满宝便笑问:“家里怎么来了这么多客人?” 丫头便笑道:“大爷平安回来,亲朋们都上门来拜访呢。” 只不过能让杨和书亲自见的没几个,而且来的也多是女眷,大家都挤在正院侯夫人那里了。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088章 离开 丫头领着他们绕过正院往后面去,到了书房的院子外时正巧碰见一位年轻的小姐一脸失望的转身,看到周满三人不由停下脚步,“秀红,这三位是谁?” 秀红笑着停下脚步,道:“表小姐,这是大爷的客人。” 她迟疑了一下,还是和周满三人介绍了一下她,“这位是我们府上的表小姐。” 满宝见她似乎比她大一点儿,便笑着先行礼,“原来是表小姐。” 表小姐见她行的是儒礼,迟疑了一下才蹲下去行了自己的礼,但见秀红没有介绍的意思,一时有些尴尬起来。 满宝也看了一眼秀红,然后笑着介绍自己:“我叫周满,这是我两个师弟。” 白善和白二郎也行了一礼,然后就尴尬的顿住了,双方面面相觑。 秀红见他们似乎没话说的样子,这才提醒道:“满小姐,白少爷,我家大爷还等着呢。” 三人便对表小姐点头示意,然后笑着和秀红进院子去了。 秀红只把人送到院门口,里面自有人出来接。 三人进了书房便大出一口气,彼此相望一眼都忍不住笑起来。 唐县令坐在火炉边添茶,见了问道:“遇到什么好笑的事儿了?说出来我们也听听。” “没有,”白善自然不会当着主人家的面说主人家下人的不是,何况又不是什么大事,他拉着满宝在炉子旁的矮凳上坐下,笑道:“怎么只喝茶没有吃的东西?” 唐鹤便扭头和杨和书道:“一趟夏州行,你们回来怎么都馋上了?” 杨和书笑了笑道:“之前夏州缺肉也缺菜蔬,突然回到京城自然就想补一补了。” 唐鹤问:“你现在接手夏州会不会很难?” 杨和书轻轻一笑,“最难的时候都度过了,以后再难还能难过那四个月的名不正言不顺吗?” 在夏州经历过的白善和白二郎一起点头,不错,再难还能有疫病横行时难吗? 唐县令问:“夏州那些人仇视你……” “过不了几天牛康就会被放出来了,”他道:“他不是恶意引入天花,所以律法并不能问他的罪名,有他在,还有牛家在,想要转开我身上的恨意并不难。” 唐鹤便提醒道:“要适可而止。” 杨和书:“等我到了夏州,我会劝说牛家离开夏州回老家生活的。” 牛刺史肯定回不去了,他此次失职严重,算重罪,多半要判刑,有可能还会流放。 本来牛家有姻亲在夏州,牛刺史又在夏州经营多年,就算他致仕家族也可以在夏州继续经营,但以现在牛家的名声,他们留在夏州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其实之前夏州的舆情就被人可以引导过,杨和书也不是不知道,只是当时满城悲戚,他知道大家都需要一个宣泄口,若是他与他们当即斗起来,不说对幸存者的伤害,对已经死去的人的亵渎,于他而言,也未必能赢。 但他现在离开夏州了,连妻儿都避到了城外庄子里,这时候民间再议论起来对他便利大于弊了。 人,总是天然偏向弱者的,尤其他还没有大错,一切大义之内。 在四人面前,他也没有掩饰自己的心机,还教尚且懵懂的白善三人道:“有时候示人以弱反而能得到更大的收获。” 唐县令啧啧道:“你这教的一点儿也不君子,小心把他们教坏了庄先生来找你算账。” 杨和书便哈哈大笑起来,乐道:“你说得对。” 于是不再提这件事。 白善他们几人还略有些失望呢。 满宝下午要去见萧太医,并不是很有空,今天是因为担心杨和书才过来的。 所以他们在杨府用过午饭便告辞离去。 饭是在书房用的,杨和书也没让他们去拜见他家里的长辈,直接把四人送到侧院,看着他们上马车后便颔首目送他们离开。 等两辆马车都走出去了,他脸上的笑容就浅淡了,他偏头对随侍在侧的小厮道:“去问一问万田,今日上午是谁领着满小姐他们过去书房的,路上可遇到了什么人或是见了什么事?” 小厮应下,伺候大爷回书房后才去找万田。 不过两刻钟万田就找了过来,将周满他们从下马车时开始说起,一路到书房,事无巨细全说了一遍。 杨和书正练字静心。 万田便道:“大爷,要不要和管事嬷嬷说一声?那丫头也太没有规矩了,还要让满小姐他们自己开口。” 杨和书道:“她只是不够机灵而已,周满他们尚且没往心里去,我们何必大动干戈?不过府里的丫头现在是比不上往昔了。” 竟然连教都没教好。 万田就垂下眼眸想:哪里是比不上往昔,分明是连少夫人身边的小丫头都比不上,侯夫人也不知道怎么管的家…… 杨和书看了看自己写下的字,微微皱眉,他道:“收拾东西吧,我有些生病了,最近府上热闹不好养病,我们去庄子上住几天,等吏部的公文下来了我们就走。” 万田愣了一下后问,“大爷不是还想知道满小姐他们去不去西域吗?” “满宝说陛下送信去安西了,这一来一回需要不短的时间,怕是一时半会儿没有结果,我们先回夏州等着吧,他们要去西域,总还要从夏州过的。” 万田一想也是,于是转身去收拾。 他们才回家两天,带的行李又少,根本就不用怎么收拾,直接一卷就走。 杨侯爷不在家,等下午回家知道时,他儿子都出城住到庄子里去,管家额头冒汗道:“奴才看大爷身子亏得厉害,去汤泉里泡一泡也好,这才二月呢,北边来的寒风一吹,那是冷到骨子里的。” 杨侯爷就瞥了他一眼道:“不用你替他找补,他必定是嫌弃家里客人多扰到他了。” 杨侯爷一开始是有些生气的,哪有一回来就住到城外别院去的,而且还没和他这个老子说一声。 但气过之后,想到瘦了那么多的儿子,他到底心疼,于是挥手道:“算了,他想去就去吧,让人给他送些东西去,夏州荒凉,许多好东西都没有,他现在既然在京城就趁机多补补。” 看这都瘦成什么样了,当年去罗江县那个下县当县令时都没那么惨,夏州还是府城呢,哼。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089章 商量 满宝坐在椅子上端着药茶喝了一口,心满意足,“还是萧太医您这儿好东西多,这赤小豆炒得正好,香香的。” 萧太医双手一拢放在腹前,等她喝了两口茶才道:“说吧,找我何事?” 满宝嘿嘿笑,“瞧萧太医这话说的,没事儿就不能来看您吗?” 萧太医就掀起眼皮看了她一眼,没说话。 才休假三天,第二天就跑来找他,要说没事儿,用脚趾头想也不可能呀。 满宝便放下茶杯,正襟危坐道:“我找萧太医还真有事儿。” 萧太医露出“果然”的表情,示意她说。 满宝道:“我想问一问种痘法。” 她之前的折子萧太医也看了,不仅看了,皇帝还招他和刘太医去问过,此法是否可行。 周满在折子上写得很清楚,若果然如她所说的那样,天花会不断的削弱毒性,那有可能成,但…… “看这次天花传播,并没有毒性减弱的趋势。” “那是因为生人传生人,我们要做的是用已经愈合的痘痂再传一遍,甚至传两遍,三遍……”她道:“第一个人抗住了天花,那痘痂里的毒性会减弱的。” 萧太医想了想,还是摇头,“这只是你的猜测,并无实证,人命关天的事,不能想当然。” 满宝也知道这一点儿,那些都是书上看来的,莫老师说是经过验证的,但那是在那个时空里,在这个世界里并不曾。 而且,满宝自己也想亲自确定一下,于是她道:“那我们找人来试一试。” 萧太医吓了一跳,没想到她胆子这么大,“陛下已经去信询问安西,西域若真有此法,我们太医院再派人去找就是,现在八字还没一撇就用人试……” 满宝道:“此去安西路途遥远,途中还危险重重,谁知道信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而且他们又不懂医术,万一打听时正好错漏了此法呢?” 她道:“大人,您看这次天花死了多少人?可我听一些老人说,能死这么少人已经是因为国力强盛,朝廷负担了绝大部分人的医药,不然……” 不然吃不起药,看不起大夫的人不知有多少,到时候又不知死多少。 她道:“这个病症太磨人了,便是熬过去了,很多人脸上和身上也留下麻子,不论男女,留下麻子后前程婚姻都受影响,与残缺无异,我还是想早点儿找到防治的法子。” 萧太医便摇头道:“少年人急什么,你这一生还很长呢,我这一大把年纪了都没急。” 满宝就默默地看着他。 萧太医便挥手道:“好吧,好吧,我会和陛下言说,到时候看能不能从刑部大牢里找出几个判了斩刑的犯人来试。” 满宝就好奇的问,“他们会被免以死刑吗?” “不会,”萧太医道:“不过倒可以免去斩刑,改为绞刑。” 死刑也分几种的,斩刑算是最残酷的一种,身首分离哪怕是对犯人来说也很残酷,传说死后都不能投胎做人的。 满宝就问:“那万一没有斩刑的犯人,或是斩刑的犯人不答应呢?” “那就只能选绞刑的犯人了,但那样一来他就死不了了,”萧太医想了想道:“还真有可能找不到斩刑的犯人,这才开春呢,去年秋后才杀了一波。” 别看大晋这么大,每年犯罪被判斩刑的人并不多,大部分会被押解进京复核,只有个别情况特殊的会在本地处斩。 萧太医道:“我还得去刑部打听一下消息。” 瞬间觉得事情好繁琐。 萧太医抬眼看了她一下,摇了摇头,不太想留她了,“行了,此事我记下了,你回去吧。” 满宝便嘿嘿一笑道:“我还没祝大人升任院正呢,我一回来就听人说了,您此次立了大功,所以陛下将院正之职又给您了。府上要摆酒庆祝吗?” 萧太医嘴角翘了翘,不过很快就压了下来,“只是官复原职,有什么好值得庆祝的?” 他突然想起一事儿,上下打量她后道:“我差点儿忘了,你和卢太医郑太医这次也立了大功,朝廷应当会有封赏。” 他若有所思,“说不定还能升官呢。” 满宝精神一振,问道:“升品吗?” 萧太医点头,“有可能。” 满宝就兴奋起来,然后一滞,“所以我和卢太医还是有可能同品,还是他比我高?” 萧太医看见她的表情,忍不住乐,“你们此次去夏州,共患难了四个月,怎么感情还没培养起来吗?” 满宝没说话。 萧太医便微微摇头道:“卢太医是此次外差的首官,按说他的功劳最大的,但从上报的病例来看,你治愈的人最多,死亡率也最低,所以你的功劳也不小,吏部那边应该会升同品。” 满宝这才开心起来。 萧太医就又给她打击,“不过你也别高兴的太早,你的年龄和资历摆在这儿,吏部那边或许会考量这两点压一压也不一定。” 满宝:“……大人,您说话能不能别大喘气,万一我期望过高最好失望了怎么办?” 萧太医哈哈大笑起来,挥手道:“行了,回去吧,这事儿我们也不能做主。” 这事儿萧太医的确不能做主,但皇帝会询问他的意见,毕竟他又是太医院的首官了。 萧太医的意见是俩人同升半品,毕竟,周满这次的确表现得很出色,他道:“而且周太医年纪这么小就敢冲到最前面去,如此胆魄本就该嘉奖的。” 皇帝就点了点头。 于是萧太医升任院正,卢太医升为从五品太医,周满升为从五品太医,以及郑太医升为正六品太医的公文一起下了。 除此外,还有户部此次给他们的奖赏,都是些吃的,用的。 比如羊半只,猪肉半扇,米面稍许以及一些布匹。 都不是很贵重,但还挺荣耀的,满宝拿了公文后便跟她爹以及周六郎一起去户部拿东西。 拿了东西,父子女三人便赶着车一路高高兴兴的回家,老周头坐在车辕上点评道:“我都看见了,那杀猪匠分猪肉的时候卢太医的比我们的多一些。” 满宝道:“他年纪大嘛,爹,这个羊头要怎么做?” 老周头就想了想后道:“蒸了先祭给老祖宗,然后交给你大嫂。” 因为他也不知道要怎么做。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090章 请求 春天菜少,肉是不少,但最近肉价有点儿上涨了。 肉一拉回家,小钱氏就让周大郎兄弟几个把肉砍了,然后分了一些给白家那边,剩下的便或蒸、或腌制起来。 她还割了几条很好的猪肉挂在厨房里熏起来,家里人都喜欢吃熏肉,出门也好带,塞在箱笼里存上半年都没问题。 满宝和白善白二郎吃得心满意足,连白大郎都没忍住带上他媳妇儿子住回来,吃了两天才又搬回常青巷去。 满宝吃完以后还带了两盆进宫,直接分给太医院的同僚们,然后她用一个碗夹了一些给萧院正送去,笑眯眯的问他,“萧院正,种痘的事儿您和陛下说了吗?” 萧院正伸手接过碗,放在前面后打开自己的食盒吃午饭,道:“说了,陛下已经批复,我们运气好,刑部里现在已经核准的斩刑犯人有三个,一说可免斩刑改为绞刑他们都答应了。” 他道:“不过人放在哪里试还没决定,不可能在刑部天牢,甚至不能在京城内。” 满宝就沉思道:“最好是个独立的小庄子,把里面的人清空,除了我们外,所有人都只在外,生活由他们自律。” 她道:“他们四肢健全,若只是染上天花,我们错开时间他们应该可以互相照顾。” 萧院正点头,“若是能找到出过痘的人看管照顾他们最好。” 他顿了顿后道:“之前京城统计过,县衙那边还有记录,只是他们愿不愿意却不一定。” 当时京城情况特殊,很多人是被强征,过后就领了钱放归家了,这次却是太医院的试验,显然是不能再强征了。 满宝想了想后道:“我去问唐县令。” 第二天满宝去太医署上课时就给唐县令写了一封信,让太医署的差役送去长安县县衙。 其实她想着唐县令回她一封信就好,谁知道中午时唐县令亲自找到了太医署来。 “你们要试验种痘法?” 满宝点头,“先试一试人痘,若真如传言说的那样有效,那我们就去寻找更安全的牛痘之法。” 唐县令就垂眸想了想后道:“也好,我去帮你们找人。” 以前出过痘,以及这一次染上天花又治好的人县衙都有记录,再没人比他更容易找到他们了。 唐县令问道:“工钱多少?” 这个满宝还真不知道。 她顿了顿后道:“这是件危险的事儿,哪怕他们出过痘却也要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出去与亲朋见面,且心理压力也大,我会和萧院正说尽量给多一些的,现在一般的工钱是多少?” 唐县令道:“城里的伙计是六百文到八百文之间。” 满宝就沉思起来,“那给他们一个月九百文,或是一千文的工钱?” “可以,”唐县令起身道:“你和萧院正谈吧,尽量提高一点儿,你也说,照顾看管天花病人,尤其还是死刑犯,他们肯定不太愿意,价格高点儿我好给你们找人。” 满宝连忙叮嘱道:“最好是成年的男人,老实听话,或是力气大的老妇人也可以。” 唐县令表示没问题,往外走了两步才想起来一般,回身看她,“满宝,所以这世上真有种痘之法吗?” 满宝道:“我是那种信口雌黄的人吗?当然是有的了。” 唐县令便不由感叹起她的好运气来,“看来老天爷的确独爱你,你想去西域游学,那边却正好传出种痘法。” 满宝只是一笑。 唐县令回去找人,满宝则回去找萧院正要钱。 在这一点而上萧院正还算大方,他道:“我回头就和户部要钱,既然刑部那边答应了,那此事就办起来,我昨晚想了一夜,最后找出了三个地方。一个是长安县或者万年县的职田,在边边上建个几间屋子关人;一个则是刑部在城外的山神庙,有时刑部大牢住不下这么多犯人,他们就会把人暂且压在山神庙里,现在是春天,很多犯人要到春秋时才押解进京,所以现在山神庙里是空的,里面门禁还算严,我觉着可用。” “还有一个就是和陛下在皇庄里求几间房,”他道:“第一条得花钱,而且长安县和万年县可能都不会答应,但他们官儿小,肯定是刑部和陛下欺负他们;第二条现在拿着最简单最方便,但事后清理要难一些,你也知道,天花这东西存活时间长,就怕他们住在里面一时有遗漏,到时候夏秋住进去的犯人会把天花往外带,另外两个地方,用完以后大不了房子一拆,一把火就把一切都烧了。” “第三条嘛,又方便,又省钱,事后也好清理,正如我所言的,再难一把火烧了就是,不烧,封起来也不难。” 反正皇庄那么大,只要说了里面有天花,任他有十个胆子也不敢进去。 满宝就摸了摸下巴思考,觉得这会儿她最缺的就是时间,她得赶在安西的信回来之前敲定去西域的事儿,于是道:“就选山神庙或皇庄吧,您先跟刑部商量,不行我去找陛下。” 萧院正扬了扬眉,半响后笑着应下。等她走了便看着她的背影摇头失笑,“到底还年轻,干劲儿太足,这种事怎么能心急呢?自然是稳扎稳打的来。” 话是这样说,萧院正还是去找刑部沟通了。 刑部当然不同意了,正如萧院正考虑的那样,现在借出去一时爽,后面他们刑部要用了真染上天花怎么办? 不说病人,他们刑部的衙役也惜命的好不好? 于是他们一口回绝了,不管萧院正怎么说都不答应。 于是满宝第二天就去给皇帝请平安脉去了,给皇帝请完平安脉她还顺势去给皇后请了一下脉,最后喜滋滋的回太医院,和萧院正说,“还是皇后娘娘通情达理。” 萧院正就知道这事儿八九不离十了。 皇帝傍晚和皇后一起用饭,听到皇后的话不由吹了一下鼻子道:“朕也没说不答应,不过看她心急火燎的想要镇一镇她,免得冒失出错,她怎么就找到你这儿来了?”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091章 痘苗 皇后就笑道:“陛下,她才多大?这个年纪的少年正是雄心壮志的时候,何必此时打击她?不如让她往前去,种痘法若果真有用,她必去西域,此一去她肯定会历练到的。” 皇帝就叹道:“朕就是看出她兴冲冲的指着西域去才想压一压她的脾气的,她在京城和宫里冒失,我们不怪罪她就没事,到了草原和大漠上,别人可未必会宠让她。” 皇后就笑道:“反正臣妾已经答应她了,陛下看着办吧。” 皇帝:……他能怎么办呢,总不能打皇后的脸不是? 于是第二天萧院正就得到了城外一个皇庄的一套房屋的使用权,满宝也得到了随时可出宫的手令,过夜都可以,嗯,除了值守太医院的时候。 于是满宝悄咪咪的回家住了两天,每天太医署有课就直接去太医署,没课就去皇庄看房屋的布置,有令去看病就去看病,一时日子过得充足不已。 皇帝的皇庄位置不错,他在每年都要去的那个皇庄那里挑了挑,挑了一栋仆役值守的房子给他们。 皇庄很大,麦子豆子水稻种下去后也要人看守的,庄子里有一大片房子是给仆役们住的,包围着主子们住的房子。 其实这就是摆设,这里距离京城不远,是在大明宫以东的地方,龙首渠从庄子里流过,每年二月初二皇帝都要带着皇子公主们来这里开犁,所以庄子不小。 分给周满他们的房子远离龙首渠,在庄子的东北角,算是距离大明宫最远的一个点儿。 除了不方便来这的太医们外方便了其他所有人。 卢太医走进已经布置好的房子,依旧忍不住一脸嫌弃,“太简陋了。” 萧院正道:“就是仆役看守稻田,驱赶鸟雀的暂住之地,能有多好?” 所以卢太医有些不满,他瞥了一眼周满道:“我们大可不必这么急,让长安县建一栋新的房子也用不了多久。” 满宝正做着最后的检查,道:“能早一日是一日呗,我看现在就很好,里面这一间给病人住,这一间我们请来的人住,这一间做宴客厅,他们可以散散心,我们也可以休息,兵丁就远远的盯着。” 萧太医点头,“这件事禁军和刑部来做,用不着我们操心,我们只管治好病人,看天花的发展情况就行。” 满宝点头,道:“病人可以送进来了。” 萧院正便出去和人沟通,三人就没走,没过多久,已经被押送到外面的三个犯人戴着脚链进来了。 都是三个男子,满宝看过他们的资料,一个十九岁,一个二十三岁,一个则是四十五岁。 满宝看了一下他们的脸色,示意他们坐下,给他们一一把过脉后和萧院正卢太医道:“得先补补。” 萧院正和卢太医也一一看过,深以为然,于是斟酌着开了药膳,他们认为是药膳,但拿到单子的仆役只觉得他们对这三个犯人也太好了,不是莲藕炖排骨,就是山药炖羊肉…… 三个犯人也没想到有这么好的事儿,他们还以为这得到断头的时候才能吃这么好呢。 这么一想,他们对于这个试验更不抵触了,反正都是死,死前还能过一段好日子想想也不错。 不仅吃好了,太医们还让请来的仆役给他们烧热水沐浴,换了新的衣服,除了脚上还戴着镣铐外,其他跟牢里都不一样了。 他们三人住一间房,里面摆着三张床,床是干净的,被子不仅是干净的还是簇新的。 三人坐在床边时都还有些发愣。 卢太医就盯着他们道:“对你们这么好,你们可要好好治病活下去,做得好了,这好日子你们就能多享受一段时间。” 三人一听立即表示他们会听话的。 满宝在他们洗好以后拿着针袋进来找他们,很干脆的给他们扎针调理身体。 萧院正和卢太医坐在一旁和她聊天,“你也太上心了,对了,这一针有什么讲究?” 满宝知道他们是在偷学,也不在意,扎一针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行针,扎进去几寸几许都说得一清二楚,这个穴道先走的经脉,那个穴道先走更益于何处都说得明白。 萧院正摸着胡子认真的听着。 别人或许以为治病的针灸更重要,但做大夫的都知道,其实养身的针灸更难得,看周满现在用的针法,他们听都没听说过,看来这小姑娘肚子里还有许多东西啊,还是一如既往的大方。 因为周满的大方,萧院正也大方起来,连着跑了两天户部,准备了不少需要的药材和食材,将人的身体养起来,这样七八天后,三人才开始调配痘痂。 痘痂是周满拿出来的,用瓶子装好。 卢太医见她果然从夏州带回来这危险的东西,眉头一跳一跳的,幸亏她保存得好,不然…… 这东西就跟生化武器一样,要是拿到人多处砸了,那简直是堪比十万大军啊。 三位太医都戴了口罩,将瓶子里的痘痂倒出来后研末,萧院正将烧过的冷水递给卢太医,卢太医就倒进粉末里调匀…… 满宝则摸出剪得小小的薄薄绵布,卢太医调好了粉末后便用勺子舀了一些放在绵布上。 满宝用夹子小心的将它裹起来,萧院正就用连着的棉线将它缠了好几下,一颗痘苗就这么做成了。 三人一连调了三颗,然后就一起往旁边房间去,告诉三个忐忑的犯人,“今日就开始种痘吧。” 三人紧张不已,然后就看着三位太医,一人从小木盒里夹了一个绵团塞进了他们鼻子里,外面还留着一根棉线。 三人等了半天也没等来疼痛,三位太医却退后一步满意的点了点头,和三人道:“鼻子里的痘苗不能掉,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晚上才可取下。” 萧太医道:“要六个时辰,得要一个人时刻盯着,你们谁先?” 满宝自告奋勇,“我我我。” 卢太医翻了一个白眼道:“没人跟你抢,你留下吧。” 萧院正便叮嘱她道:“你也小心些,虽说你经过了夏州的事儿,但在这儿也不能大意,小心马失前蹄。” 满宝表示明白,送走俩人后便把东西一收,然后就在门口盯着三人看。 三个犯人:……突然有点儿无聊呢,后背还有点儿发寒。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092章 出痘 满宝算计着时间,到了以后便将三人鼻子里塞的绵团取出来,然后丢到炭盆里一把火烧了,确认清理干净以后,她这才对三人道:“早些休息吧,你们之前在牢里身体亏损得厉害,要早睡早起,这样活下去的几率才大。” 一点感觉没有的三人目前没法理解周满的话。 第二天是萧院正来轮她的值,其实就是一天三趟的观察病人的情况,脉案要写详细,现在他们还没出痘,所以并不忙,他们还有空带着书和一些公文过来处理。 满宝将人交给他并进宫去了,就是这么巧,今日轮到她宫中值守。 刘太医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因此端着茶杯晃过来,离她三丈远便问道:“你从那地方出来换洗过了吗?” “换洗过了,您放心大胆的上来。” 刘太医这才上前坐在她对面,笑道:“怎样,出痘了吗?” “哪有那么快,”她道:“且等着吧,不过他们看着身强体壮,其实内里虚弱,虽然调理了七天,现在也只是一般,所以出痘速度应该快。” 刘太医点头,“到底蹲了半年的监狱,又是从地方押送进京的,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刘太医道:“要是出痘了告诉我,我也看看去。” 满宝点头。 但三个病人一连两天都没出痘,一直到卢太医值守那天的傍晚,他在三号病人的胸前发现了两颗小小的红痘痘,立即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眼睛不由一亮。 他转身出去,对守在外面的仆役道:“三号出痘了,去告诉萧院正和周太医,问他们要不要来看一眼。” 三个犯人按照年龄大小排了一二三号,其中三号年纪最小,只有十九岁,听说自己出痘了,一时手脚发凉,这几天日子过得好,也不难受,除了前天被塞了一个绵团在鼻子里外他们就不对他们做什么事,他都快要忘记这事儿了。 他虽然年纪不大,但也知道天花的要紧,一时紧抿了嘴唇问道:“我,我还能活几天?” 他这时候才隐隐有些后悔,虽然斩刑不能投胎做人,平时吃的也不好,可好歹还能多活半年,现在却…… 卢太医瞥了他一眼,“你身体还不错,好好吃药养病,应该能好。” 要是病人对活下去都没信心,那也就不用治了。 三号一听,这才稍显放松。 满宝和萧院正到时太阳都快要下山了。 俩人进去查看了一下三号的状况,满意的点头,“只是低烧,很好,后面就看发痘的情况了。” 另外两个病人忍不住问,“大人,我们要和他住一个屋吗?” 满宝便上前给他们检查,道:“当然,痘苗塞进你们鼻子里,要是连这个都种不下天花,那你们住在一个屋里估计也染不上。” 他们一听,顿时放心不少。 满宝便微微一笑,“再过七天,要是还不出痘,那就说明这痘苗没用,我们会给你们调制另一种痘苗试一试。” 萧院正听闻回头问:“用痘浆吗?” 周满在折子写了三种种痘的方法,虽大致相同,可还是有不少差异的,其中最大的差异就是痘苗的制作方法不一样。 他们最后一致选定水苗法,就是因为认定用痘痂调制的痘苗毒性更小,对病人的伤害没那么大。 满宝点头,“正好可以对比一下两种痘苗的区别。” 俩人听着感觉不太好,似乎另一种方法比现在用的方法要差一些似的。 于是俩人又转而盼起自己出痘来了。 或许是老天爷听到了他们祈祷,第二天俩人也都出痘了,也是胸口出长了几颗痘痘,脖子上也有了两颗。 三位太医忙碌起来,一一给他们把脉做检查,最后得出结论,他们都出痘了,这还只是初期。 于是三人商议起治疗方案起来,萧院正道:“痘还没全发出来,也不是很热,就先留着吧,让他们多喝温水,要是高烧,先用温水擦洗再考虑用药和用针。” 他对周满道:“先考虑一般的治法,外面的大夫可不是谁都有你的医术和针灸术的。” 满宝表示明白,点头应了下来。 因为已经出痘,三人更不敢掉以轻心,每天都要有一人值守不说,每天下午三人还会凑在一起会诊。 让三人惊诧的是,三号的痘只发了一点儿,胸口一些,脖子和脸上有几颗,身上持续低烧了三天,大家都还没开始用药他就开始退烧,然后天花开始瘪下去,里面亮亮的痘浆有稍退的趋势。 不仅萧院正和卢太医,满宝都看得目瞪口呆,仔细的检查过后确定他是真的要痊愈的样子,这就……扛过去了? 三人对视一眼,全都精神一振,盯着三号的目光就跟看着闪闪发亮的金子一样。 这是他们目前见过的所有病症中天花最弱性的一例,最是最容易治愈的一个病人也要一个高烧的过程。 体内的天花病毒似乎非要烧起来才能全发出来一样,而这个过程也是最危险的。 大多数死于天花的病人都是因为熬不过这一关。 往往天花还没全发出来人就死了。 少部分则是在疮痘发出来后不能有效的退烧,不能让疮痘愈合而死的。 但三号都不给他们用药的机会就有痊愈的趋势,这是他们还没见到过的病例。 满宝收了手,看向萧院正和卢太医。 萧院正思考了一下后道:“开药,让他更快的愈合。” 于是三人退出去开药。 二号和一号的情况却不是很好,俩人都很快的发痘,身上的疮痘越来越多,满宝到最后已经数不过来,干脆就不数了。 不错,她还去数痘痘了,主要是三号身上的疮痘不多,所以几时发了几颗,一共多少颗她都记录在案。 卢太医将二号身上的针拔了,对站在一旁的仆役点了点头,由着他给人穿上衣服,然后转身出去,将外面身上套的围裙给解了丢在竹篓里,去洗了洗手,也不摘下口罩,就这么含糊的周满道:“二号高热了,我刚给他扎了退烧的针,但药不能吃,你看是不是给他开一个出痘的方子?”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请假条 今天有些事,下午六点的更新推迟到晚上九点吧 望周知 ☆.第2093章 试错 满宝站在门口看了看后道:“他现在出痘的速度就很快,再促痘,会不会太冒进?” 卢太医就皱眉想了想,“那他今晚估计要烧一晚上,我刚才给他扎针的时候摸到滚烫不已,他估计熬不过来,开综合方吧,略微退一下烧。” 满宝点头,“不要压住疮痘。” “我知道。” 于是俩人斟酌着商量出一个方子来,并不难商量,他们在夏州时就配出了好几个好用的方子,现在不过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再增减一些药材,或是量上有些变化而已。 俩人写出药方,满宝便拿着药去边上的药架上抓药,这是他们从太医院拨过来的药材,都是用得上的。 用一个个盒子装着,上面写着药名。 满宝称出一包药,交给仆役道:“去熬药吧。” 三号恢复得很快,不过两天身上的疮痘就开始结痂,估计用不了两天痘痂就能脱落。 满宝看着沉思起来,道:“用他的痘痂继续下一次试验怎么样?” 萧院正和卢太医也不由看过来,再看边上两张床上的已经昏昏沉沉没多少意识的病人,叹息一声后点头,“他痊愈得不错,以他发痘的情况来看疮痘的毒性应该不是很大。” 另外两个人的情况就不是很好了,奇怪,明明是同一份痘痂,份量也差不离,怎么三人的情况差这么多? 满宝皱眉道:“因为年纪?” 萧院正和卢太医就看看还年轻的三号,再去看二号和一号,也只有这个原因了。 卢太医道:“从夏州的情况来看,老人患天花后的死亡率的确更高,其次是成人,孩童和少年反而是最少的。” 满宝也点头。 萧院正沉思,“以后,要种痘也得趁早呀,就不知成功率有多大,要是都像三号这样的情况就好了。” 满宝道:“犯人里很少有年纪这么小的吧?”所以上哪儿找试验对象去? 萧院正道:“也就被牵连的犯官家属里才有,那得去大理寺去找,不过种痘危险得很,被牵连的犯官家属多为流放和充入掖廷,怕是不会愿意冒这个生命危险。” 满宝微微点头,再看看情况吧,他的痘痂毒性要是更小,那接下来的种痘危险性就不是很大了,到时候可以和大理寺商议着让他们戴罪立功。“ 有觉得命比较重要的,自然也有想搏一搏,富贵险中求的人。 萧院正和卢太医都没表示反对,只是现在提这个还太早,现在当务之急是保住病床上这俩人的性命,不然三人染上天花就死了俩,这死亡率比夏州的还要高。 三人尽心尽力的救治起来,针灸和药汁轮流上,二号的病情慢慢稳定下来,出来的疮痘有好转的迹象,人也在慢慢退烧。 三人都松了半口气,然后注意力大多转到一号身上。 可他不知道是因为年龄大了,还是身体比另外俩人差,高烧一直不退,天花也不能全都散发出来,不过两日人就烧糊涂了。 满宝他们看着不行,不得不给他开药降温,但这会儿了根本降不住,而且就算压下了,事后也会反弹的厉害。 而且天花不能发出,势必会引发其他病症,这种情况这四个月来他们见到的太多了。 到第三天中午,卢太医摸过脉后看了眼躺在床上脸色灰白的一号,摇了摇头后出去道:“不中用了,救不活了。“ 满宝进去看了一下,忍不住又给他行了一套针,但晚上人还是没了。 大家都不是第一次见死人了,也只是惋惜的叹了一声,然后该记录的记录好。 满宝看了一下他身上还新鲜的疮痘,忍不住扭头看一旁已经完全痊愈的三号和二号。 俩人接触到他的目光悚然一惊,齐齐往后退了一步。 满宝就放下手上的小本本,和萧院正卢太医道:“我们还没试过,他们种痘出来的人是不是真的能不再传染天花。” 卢太医:“出过痘的的确不会再出痘,这不是众所周知的事儿吗?” 萧院正明白周满的意思,“可他们情况有些不一样,尤其是三号,他从出痘到痊愈连五天的时间都没到。” 而且身上的疮痘很少,基本上没受什么苦,说真的,萧院正自己心里也有些打抖,万一这出的痘没用,天花还是会传染给他呢? 满宝道:“有个办法,用他身上新鲜的痘浆试一下。” 萧院正看看床上才闭眼不久的一号……身上还红红的天花若有所思起来。 不一会儿,三位太医就夹着一块棉布上前,挑破了他身上两个新鲜的天花,沾了浆液后便走向三号。 三号瑟瑟发抖,以为他们又要塞进自己的鼻子里,谁知道满宝拉住他的手,袖子一撸,用一根粗针在手臂上扎了一下,都出血了,然后他们便拿着那块棉布在他的伤口处擦了擦。 满宝道:“有没有效果,过两天就知道了。” 莫老师知道这件事后乐得不轻,道:“你们之所以想接种天花疫苗为的不就是减弱天花毒性,能够没有危险的获得天花免疫吗?” 他道:“照你给出的三号脉案,他的情况甚至还算不上好,我知道的最好的天花疫苗,除了输入时有些微的疼痛感外身上不会有任何的不适,接种成功的人身上会有一颗痘的痕迹留下,这就算对天花有免疫的能力了。” 满宝听着向往不已,问道:“这就是书上写的牛痘法吗?” 莫老师笑道:“依照记载,牛痘是比人痘要安全很多,可惜我找了许久都没找到过于详细的制作方法,不过我请教一些同事,他们都认为牛痘接种应该也是经过几代培育的,最少也得是第二代,这样毒性才会减弱很多。” 满宝问道:“也和人痘的水苗法一样,是用痘痂研末做痘苗吗?” 莫老师
相关推荐:
万古神尊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顾氏女前传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神秘复苏:鬼戏
村夜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NTR场合_御宅屋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