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大夫颔首道:“不错,民间常有庸医治坏了病人,或是庸人自己弄坏了身体,他们会归咎于正在给他们治病的大夫,此时脉案和药方就很重要。” “衙门调查可以调取脉案和药方,只要这两者不出错,他抓的药也对症,那就很难污蔑到医者身上。” 韦大夫问:“那要是从写脉案开始便是故意造假的呢?” 田大夫和邵大夫:…… 俩人一起扭头看向周满。 周满一脸严肃的道:“这时候就需要县衙里有一位像唐大人一样的县令或者县尉了,一个人不论做什么事都会留下痕迹的,总会查清楚,但这是县衙、刑部和大理寺的事,与我们医署不太相干,我们能做的便是教授每一个要入行做医者的人医德。” 但做到什么样就看个人了,个人不遵守的,自有国家律法去惩治。 三人没想到周满分得这么清楚,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那这脉案……” “今日便罢了,明日开始你们得照着标准的来,放心,纸张管够。” 说管够就管够,周满让西饼给他们添置了纸张,然后带着他们去做别的事。 作为学徒,应该说,医署里的事情很多,作为有本事的学徒,他们要做的事情当然不止是看病而已。 钱小羊和胡大郎从药房里抱出不少药材来摆在院子里,周满便扶着腰给他们三人做介绍,“这是做金疮药的药材,我们这几天要做的就是金疮药。” 三位大夫:“……这么多?来医署求医的外伤病人很多?” 周满道:“这些药不仅是给来医署的病患们用的,偶尔也会向外出售,还有军中,医署穷,偶尔也是要想办法赚一些钱的。” 韦大夫还罢,本来这种大生意他的小药铺本来就很难抢到,虽然他的药铺在青州也挺有名气,但和百草堂仁和堂这样的大药铺相比还是差了一点儿。 田大夫和邵大夫看向周满的目光就很复杂了。 周满坦然的回视他们,“看我做什么,在这之前你们卖给军中的也是生药材,现在不过是换了一个交易对象,这些药材,我也多数是和你们几家的药商买的。” 田大夫一想还真是,不由好奇的问,“军中为何不自己制作金疮药了?” “因为他们现在的药方比不上我医署的好,”周满道:“而且他们人手有限,本来制作的金疮药就是不够数的。” 周满随军过两次,可以说军中的药材是严重不足,医者更是紧缺,成药基本没有。 将士们生病,品级高一些的还好,除了看军医还能出去外面找大夫,普通的士兵一靠熬,熬不住才能去抓药,抓完药还得看命。 平时生病是如此,更不要说战时了。 军医倒是尽力救治了,但军医少,伤者多,药材也时有不足,这就造成大量的受伤士兵死亡。 战场上的伤亡率和再战率一直是影响战事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周满和新来的太医署丞你来我往的用信交流过几次后,她便写信给自己认识的将军们,诱惑他们,“太医署能做各种成药,保证战时药材供需,需要吗?” 和周满上过战场,看到过有太医署医者参与的战事伤亡率的将军们没多犹豫就向太医署和各地方医署下单了。 其中周满因为身在青州,距离辽东和辽北不远,自己又是活招牌,所以接到的订单最多。 最后还是她自觉做不了这么多,强硬的拒绝了不少人,同时推荐他们向洛州、潞州和京城等地的医署下单。 周满道:“这些药都是要送往战场的,一定要保证质量,诸位,我们开始吧。” 韦大夫想到了什么,纠结了一下后还是忍不住问,“大人,这药方就这么给我们?” “放心吧,不给你们,”周满咧嘴笑道:“你们只是处理药材,最后调配由我和文天冬来负责。” 三人:…… 虽然无言了一下,但三人还是松了一口气。 金疮药所用到的药材都是差不多的,药方之所以有区别,一是药的配伍用量,二是一些药材的炮制方法不一样。 周满说是防备他们偷药方,但似乎又不怎么防备他们,直接将所需的药材摆出来,还将几味需要另外炮制处理的药材列出来,将炮制方法写在方子上,让他们照着炮制处理。 他们觉得就算一时琢磨不出这金疮药的药方,做久了也能够琢磨出来。 唉,不知周大人是不是太天真了,他们是不是要提醒一下对方呢? 周满可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她正拿着自己的小本本在记呢,除了金疮药,还有一些成药也需要制作,哎呀,幸亏多了三位大夫,不然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完成这些订单。 周满看向手脚麻利,从挑拣到处理药材都如行云流水一般的三人,满意的点头,干脆叫来韦士忠和胡小妹道:“你们学着一些,就留在此处听吩咐。” 看到一旁站着的只是搬弄药材的胡大郎钱小羊和孙大娘三人,她想了想,干脆也留下了他们,“你们也多学着些。” 他们要是能学到三分本事,将来三位大夫走了,她也能轻松很多。 ※※※※※※※※※※※※※※※※※※※※ 作家的话 下午七点见 ☆.第3022章 秘方 医署药香浓郁,一连两天都飘着散不去的药香,别说,附近的村民们闻多了竟然觉得味道不错。 随着处理的药材越来越多,偶尔去前面和周满一起给病人问诊,三位大夫渐渐察觉出不对来。 田大夫拿起簸箕里的麻黄,一脸麻木的问:“这个也是做金疮药的?” 给他送来处理麻黄方法的胡大郎一脸迷茫的道:“小的不知啊,只是大人让小的把药材和方子交给您,说是照着方子上的处理就好。” 田大夫接了方子,冲他挥挥手下去,扭头和邵大夫道:“就我们这两日处理的药材来看,周大人这金疮药做的可真够杂的。” 邵大夫也摇头失笑,“罢了,谁家没有秘密的方子?我们本就不是真的学徒,成药方子自然不能教我们。” 成药和汤剂不一样,后者要是还能教授,那前者完全就是各家的秘密了。 周满正在教文天冬如何制作成药,“太医署已经将药方下放到各地医署,你们要学会制作,现在医署一直在花钱,便是陛下和太子都有些挡不住我们的花销了,所以我们也得想办法从他处赚钱。” 她道:“售卖成药,尤其是与军中的合作是最重要的一点。” 文天冬戴着口罩,皱了皱眉,“可现在军中不也有同窗进去了吗?他们自己就会做。” “那才几个人?”周满道:“如今太医署同意下放的成药方子一共是五个,都是平常可以用得上的成药,效果还不错,现在军中医者少,想要完全靠他们制作成药供给军中是不可能的,三年内都不可能。” 周满眼睛亮晶晶的,她道:“我和罗大人私下算过,天下成药市场很大,尤其在医者数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购买成药以备不时之需的人家会很多,即便以后失去了军中的订单,我们光靠民间的成药市场也能赚不少。” 文天冬:“天下哪有这么多药材?” 周满道:“罗大人曾在岭南做官,那边的药材很丰富,有许多山民就是靠着采摘药材为生,他已经和岭南那边联系,他们会想办法开辟药田,或者直接在山中撒种,保证后续药材的生长,这样年年采摘年年有。” 文天冬瞪大了双眼,显然没想到先生他们连这个都商量好了。 周满道:“药材的生长需要时间,年份不够,药效会大打折扣,而且对地力也有要求,不能贫瘠,也不能过于肥沃。特别是一些目前只能野生的药材很难人工栽种,那就要想办法在它原有的生态下多增植一些,虽然还是野生的,却是人力引导,算是半野生吧。” 考虑到不使药材抢占农田,周满和罗大人探讨过,都认为直接在药材的生长环境中直接扩大其的生长数量就可以,而对一些已经能够由人成熟栽种的药材,比如生姜、山药、红枣等物,可以在民间推广,其他还是以野生为主的药材便直接在山中遍洒种子,扩大它原有的生长数量,假以时日,药农直接上山采摘便可,这样的药材算是半野生。 文天冬咽了咽口水,木呆呆的看着周满。 周满抬头对他笑了笑,问道:“怎么,很惊讶?” 文天冬垂下眼眸道:“在学中时,先生们曾经为此争吵过,同学们也议论过,因为开办地方医署,所需药材必定会增多,先生和同学们都担心药材会因此涨价,本来便看不起病的人更加看不起病,而本来能够看得起病的还会因为涨价的药材看不起病。” 周满问道:“那现在药材涨价了吗?” 文天冬想起前几日钱先生交上来的采购单,道:“除了几味药材略微涨价外,其他药材大多没变化,有的甚至还降价了,似乎是正常的。” “就是正常的,”周满道:“我对照过青州这两年的药材价格,今年的起伏都在正常范围内,并没有因为医署的开办而涨价。” 她道:“我不知道将来会如何,但我们不能想着它有可能涨价便不去做事,做事应该是朝着便民利民去做的,若是担心恶劣的后果,那就努力使其往好的一方面去做。你担心医署开多了药材会涨价,那就多种药材,使市场上的药材能够供给我们的使用,这样不就不会涨价了吗?” “你们讨论了这么多,不也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来吗?”周满道:“所以得去做,做了才知道对错,我们努力过了,即便最后还是错的,” 那就问心无愧吗? “那就改过来,”她面色坚毅道:“已经走过一条错的路,回头重新来过,成功的几率就更高了。” 文天冬:“……先生好有毅力。” 周满伸手拍着他的肩膀道:“不要怕失败,来吧,做金疮药,你调配出来,回头我让胡小妹他们进来灌瓶,契苾将军还等着我们送药过去呢。” 文天冬便呼出一口气,点头应下,“最近又打仗了吗?” “没有大的战事,不过偶尔交交手是有的,而且他们也需要练兵,摔摔打打的,受伤是常有的事,”周满道:“而且最近天寒,我还给他们做了不少治疗风寒的成药,这次让他们感受一下我们成药的魅力。” 文天冬点头,一边按照周满的叮嘱称处理好的药粉调配药,一边忍不住问,“大人似乎和罗大人很聊得来?” 周满便习惯性的扭头往外看了一眼,确认外面没人,又想起来这是青州,左右都是她的人,她这才叹息道:“萧院正是个好人,但在医署的建设上过于中规中矩,罗大人就不一样了,他和我一样雄心壮志。” 周满道:“提倡种植药材一事早几年我便和萧院正提过,萧院正只上书一次,户部以可能会抢占农田为由打回来之后这事就不了了之了,但这次罗大人直接和各地刺史县令联系,目前不仅岭南一带,连雍州一带都开始试探性的种植一些药材了。” 猝不及防听到老师和最顶头上司矛盾的文天冬:…… ※※※※※※※※※※※※※※※※※※※※ 作家的话 晚上十点见 ☆.第3023章 建议记笔记 周满却不觉得这是矛盾,而是对文天冬道:“我和罗大人胆子大了点儿,但未必就是正确的,你和同学们可以先看看,我们要是错了,以后你们要引以为鉴。” 文天冬:“……先生失败了会怎么样?” 周满对自己很有信心,“失败了,大概职田就要全部被收回去了,不过别怕,就算我不当官了,我也会努力走遍天下,见识更多的病症,将来写出一本好医书来的。” 文天冬从她的声音中听到了一丝雀跃,他瞬间不担心了。 他觉得院正可能是对的,周先生这样冒进,说不定是故意的,故意不想当官了。 文天冬郁闷的在室内调配药方,周满看他完成的不错,觉得有些闷,便先出去透透气。 胡小妹捧了一盒药粉过来,“大人,这是田大夫才磨出来的药粉。” 周满冲她招招手,捻着药粉闻了闻,确认是炮制好以后磨出来的,便看了一眼盒子上的标签,微微点头,挥手让她送到屋里去。 胡小妹送进去,很快便出来,正要往后院去继续干活儿,周满就叫住她,问道:“你这两天都认了什么药材?” 胡小妹有些紧张,站在周满面前扭着手磕磕巴巴的回答。 周满一边听一边点头,鼓励她道:“不错,现在医署里有三位大夫,对于药材药性上有什么不确定的,你都可以问,问我,问他们都可以。” 又道:“还有韦士忠,他比你年长几岁,基本上药材药性都背下来了,有不解的也可以问他。” 胡小妹连连点头,她此时没那么忐忑了,忍不住悄悄的抬头看周满,“大,大人,我能把我学到的东西教给我大哥吗?” 周满便微微一笑道:“当然可以,他若能学到,将来也是一条出路。” 胡小妹眼睛大亮,问道:“大人说让大哥和孙姐姐他们跟着我们学,是他们也能跟着我们看田大夫他们处理药材吗?” 周满挑眉,点头笑道:“当然,他们若能学会,将来也可以帮衬医署。” 胡小妹便扬起笑脸,欢快的往下一蹲行了一礼,离开时还忍不住蹦了一下,高兴的回到后院,见他哥哥和孙姐姐钱小羊远远站着听吩咐,便上前将他们拉上去,让他们看大夫们处理药材,她道:“大人说了,哥哥们要尽快学会,以后好给医署处理药材。” 田大夫微微皱眉,不过到底还是没说什么。 九兰看胡小妹蹦蹦跳跳走了,便和周满笑道:“奴婢以前还觉得她太呆了,怕是学不来娘子的医术,可现在看也不是很呆嘛。” 周满笑道:“她才九岁,在家里的时候家务便都是她做了,母亲也是她贴身照顾着,煮饭做菜,洗衣扫地,挑水种菜都是她做,便是呆一些,如此坚韧,她也能做好。” 这也是周满一开始答应收下胡小妹的原因之一,她性格坚韧,兄妹三人日子过得不好,他们不提也就罢了,既然提了,她自然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帮他们一把。 天冷,风寒的病人增多,除了汤剂外,偶尔遇上一些重症,或是年纪小的孩子,周满会给他们用针灸或贴药。 这时候周满就会让田大夫三人跟在身边。 除了女子扎针他们不方便围观外,其他的她都容许他们旁观学习,还会详细给他们讲解。 “针可散寒行阳,灸可回阳,对寒症都有效果,但用针灸时也要注意,有些寒症在表不在里,里可能是燥热;还有的寒症在里不在表,有的则在下,上为燥热,不同的症状,不同的人,所用的针法便也不同……” 周满说得口干舌燥,终于把一个病人身上的针给扎了,她便扭头问三人,“都记下了吗?” 三人面上都有些尴尬,周满说了不少,但他们也就记下了三四分而已。 果然刘太医说的不错,外面的大夫和太医院里的太医还是有差别的,至少她在太医院里与他们交流针灸时,他们每次都能记下七八分。 有的甚至还能与她讨论起来。 周满收了针,对他们笑道:“没事儿,这只是你们今天旁观的第一个病人,脉案上会有他的脉象、症状和所用的药方和针方,你们回头可以自己抄录一份复习。” 田大夫三人精神一振,问道:“我们可以抄录药方和针方?” 周满点头,“说了会教你们,自然可以抄录。” 她忍了忍,还是没忍住,“其实你们应该随身带着纸笔的,就那种小本子小笔,书铺里应该有卖的,笔头会稍硬一些,下次再观摩我治病,或是你们有疑问之处问我,最好带着纸笔,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下来之后再慢慢复习就是。” “若是记下来的不理解,再拿来问我,你们现在只用脑子记,不多会儿就忘记我刚才说的话了,又怎么能知道有什么没理解呢?” 田大夫他们不做学生已经好多年了,闻言不由一愣。不,不对,就是他们做学徒时,也是不能带着纸笔的,只能用脑子记。 记住多少学到多少便有多少是他们的,以前他们做学徒的时候,大夫们同样的问题压根不会说第二次,有的问题甚至不会点明,而是需要他们自己去发现,更不要说提问了,不是端茶拜的师父,谁耐烦回答你那么详细的问题? 三人都有些慌,连素来心大的邵大夫都忍不住问,“周大人,我们是学徒吧?还没资格拜您为师吧?” 周满:“……我只收了四个弟子,目前还没打算收第五个,您三位的年纪也不太适合。” 周满尽量委婉的拒绝他们,他们的天资她也看不上啊。 田大夫三人脸红,虽然很不好意思,但还是眼睛闪闪发亮的看着她,“周大人教别的学徒也是这么教的?” 周满以为他们不满她的教学方法,便道:“我是这么教学生的,学徒不也跟学生一样吗?我的教学方法可是得到过萧院正和太医院一众太医院,以及所有太医署学生们认同的。” ☆.第3024章 转变(补更一) 她道:“前年太医署评最受欢迎博士,我是第一个名!”所以你们对我的教学方式有什么意见? 当然了,有意见她也是虚心请教的,周满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觉得是因为有孕,所以近来脾气才这么大,于是她在心里默念三次她的字,压下脾气谦虚的问他们,“你们有什么意见可以提,我会尽量改正的。” 三个中年大夫齐齐摇头,站在周满面前像三个乖巧的学生,咽了咽口水道:“周大人教得很好,那……我们明天就带纸笔来了?” 周满认真的盯着他们看,确定他们是认真的询问,也没什么意见,这才脸色和缓下来,颔首道:“嗯。” 周满将针袋放在旁边,对三人点了点头,“将用过的针煮了擦干净放好,药方和脉案都写好了,一会儿你们记得归档。” 三人连连点头,目送周满扶着腰离开,三人便齐齐松了一口气。一直躺在病床上装不存在的病人也长出一口气,而且声音还有点儿大。 三人一起扭头看向他,病人的的尾气就给憋住了,瞪着小眼睛和他们对视,小心翼翼的问,“我,我不能呼气吗?” “倒也不是不能,就是你突然来这一下吓到我们了。” 病人便将尾气呼出去,抬手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道:“刚才的周大人气势惊人,我,我就有点儿被吓住,一口气就憋住了。” 三位大夫深以为然的点头。 他们让病人自己穿好衣服,一个拿了针袋里的针去煮洗,一个则去拿药方去抓药,还有一个则去算钱。 这个病人田大夫他们也熟悉,他是上户,所以不仅要付药钱,还要付诊金以及针灸的钱。 邵大夫就一边算钱一边道:“您怎么到医署来看病了?我记得您府上的人都习惯找田大夫上门的。” 病人:“……那田大夫不是来医署了吗?我请不到田大夫,只能来医署了。” “那您怎么没找田大夫看?” 病人:……都来到医署了,那当然是找医术最好的那个呀,为什么还要找田大夫? 田大夫要是还肯外诊,上门为他诊治,那懒得出门的他自然选择田大夫,但这会儿都来到医署了,选择这么多,自然要选择最好的那个。 不过病人也不想得罪田大夫,所以对邵大夫客气的笑笑,“这不是运气好,正好碰上周大人有空吗?” 今儿他也是看出来了,周大人和三位大夫的医术相比,那不是好了一星半点,而是好了很多啊。 韦大夫将抓好的药拎来,邵大夫也对着药方算出钱来了,收了病人一笔钱后便齐齐目送他离开。 真是难得啊,医署里难得有一个既要出药钱,又要出诊金,还要连针灸都要出钱的病患。 邵大夫道:“我和田大夫都在此处,我有预感,今后这样的病人还会越来越多的。” 田大夫有点儿担心,“以后等我们走了,这些病人不会就留在医署吧?” 韦大夫淡定的道:“不会的,医署基本不出外诊,有钱人家习惯了请大夫上门,即便医署的医术更好,但来了医署还有可能要花时间排队,肯定有很多人不愿意。” 田大夫和邵大夫心里好受了点儿。 三人忙里偷闲的倚靠在药柜那里聊天,“才周大人说下寒上热取什么穴位来着?” 才开了一个头,韦士忠跑来找他们,“爹,周大人让你们去做药呢、” 三人叹息一声,任劳任怨的往后院去。 傍晚下衙,田大夫和邵大夫疲惫的离开,说真的,医署真的好忙,比他们药铺可忙太多了,琐碎的事情尤其多,最近要做各种药和炮制药材,也不知道在他们没来前,周大人一个人是怎么干完这些事的。 俩人走后不久,韦大夫也带着他儿子出门了,直接往书铺去。 “爹,我们要去干嘛?” “买纸笔。” “医署里不是有吗?” “买的不是那种纸笔,是可随身带着的,你也买一套,到时候收在身上,要是碰上周大人授课,你要记下来,知道吗?” “可爹你以前不是打我,不许我用笔记,只许我用脑子记,说只有记在脑子里的才是我自己的吗?” 韦大夫有些尴尬的道:“这是周大人的习惯,我们要入乡随俗,既然现在是在周大人门下,自然要听周大人的。” 他这么说是因为他爹就是这么教他的呀,但今天听了一堂课,他发现自己能记下来的东西不多,记性大不如从前,所以貌似他爹,他祖父从小跟他说的话未必是全有道理的,所以适当的听周大人的话做些改变也不错。 韦大夫拉着儿子去书铺,不巧碰到了邵大夫和田大夫,三人目光相碰,都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然后韦大夫便问掌柜,“可有便于随身携带的纸笔?” 掌柜的便好奇的看了韦大夫一眼,发现不眼熟,不免好奇,“怎么今天这么多买随身纸笔的人?有的,有的,你们要不要装墨的竹筒?” 韦大夫连连点头,“要的,要的。” 韦大夫还是第一次知道还有这样的纸笔,掌柜便笑道:“我们这里还有专门装这些纸笔的布袋,很是小巧,里面有内袋,不用时放在里面挂在腰间,便是穿着箭袖也不妨碍随身携带,我看诸位衣裳都以精明强干为主,要不要来两个?” 田大夫忍不住道:“来一个也就够了,为什么要来两个?” “哎呀,多一个也能方便换洗嘛,而且样式图案不一样,还是很好看的,看这是兰草的,这是竹子的,这两样卖得最好,县学里的学生都爱买这两种。” 他们又不是县学的学生…… 不过三人还是挑选了起来,都是成年人了,养家糊口的人,那是能缺钱的人吗? 韦士忠见父亲挑得起劲儿,他便也挑了两个。 韦大夫看了一眼很是嫌弃,正要说话,掌柜的已经高兴的道:“小公子好眼光啊,这牡丹图案和月季图案是我们店铺卖得最好的。” 韦大夫:“……您刚才不是说兰草和竹子卖得最好吗?” 掌柜的笑脸一僵,道:“那两样是在县学的学生中卖得最好,牡丹和月季也很不错的,看这颜色,多鲜艳,再看这绣工,百里挑一的好呀。”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3025章 对比 虽然韦大夫很怀疑掌柜的话,奈何他儿子就是喜欢,最后韦大夫还是掏钱给他买了。 田大夫和邵大夫也挑了自己喜欢的布袋,一起结账离开。 走出书铺,三位大夫互相看了一眼,虚情假意的寒暄道:“时间不早了啊。” “是啊,好似到用晚食的时间了。” “哈哈,是啊,拙荆肯定做好了晚食,要不两位大夫与我一起回家吃个饭?” 韦大夫最先拒绝,“医署已经做好了我们父子的饭,不好浪费,田大夫的好意在下心领了。” 邵大夫表示他家夫人也在等着他回家吃饭,所以也拒绝了。 大家便在书铺门前散去,各回各处。 掌柜的揣着手看他们离开,不由摇了摇头。 韦士忠一路上都忍不住去看他爹。 韦大夫:“看什么?” “父亲,您和田大夫邵大夫同在医署里做学徒,那应该算师兄弟了吧?为何你们……”他顿了顿还是道:“为何你们看上去这么虚情假意呢?” 韦大夫:“……小孩子懂什么?我们都这把岁数了,师从全不一样,虽然现在同在医署里做学徒,但一年后,我要回自家的药铺,他们也会回各自的东家那里去,并不同路。” “道不同,何必过于亲密?” 韦士忠就一脸纠结的问,“那我和胡小妹是不是也应该疏远一些啊。” 韦大夫就拍了他的脑袋道:“傻子,你能和我们一样吗?我们多大,你才多大?” 他道:“你和胡小妹年纪都小,一年以后就算为父回家去了,你也要留下来做学徒,你们是一处从最开始学习的学徒,情谊自然不比我和田大夫他们,所以你好好与人相处。” 又道:“你只要能学到周大人三分的医术,以后即便不能进入医署有所作为,回家继承自家的医馆也够用了。” 韦大夫既然把儿子带进医署了,自然是有些雄心壮志的。 他想着儿子跟在周满身边学习,过几年要是学有所成,最好能走周满的路子或者考试进入太医署学习; 那样他出来也是一名官员了。他们就算是医匠,那也是想着为官光宗耀祖的。 要是他实在不济,进不了太医署,但只要从周满这里学到一些医术,得用的话,留在医署里慢慢往上爬也可以; 在韦大夫看来,他儿子只要能当入品的官,哪怕是九品也足够了。 至于第三种,就是在前两种都没有结果的情况下回去继承家业了。 韦大夫伸手拍着儿子的肩膀道:“你的天资已经是你兄弟几个里最好的了,若是你都不能学出来,那你弟弟们更难学有所成了。” “所以你要好好的和周大人学,你别看家里药铺每日迎来送往这么多病患,其实我们处境并不好,将来要是没有好医术和背景支撑,肯定会没落的。” 韦士忠连忙道:“爹您放心,我会好好学的。” 韦大夫叹息着点头。 医署现在一共有五个学徒,两个小的还好,因为知识有限,现在每天就是学习怎么处理药材,自己背些药材名和药性,再干些杂活儿,相处还算和睦,也友爱互助。 周满对他们还算满意,但对三个大学徒就不是很满意了。 今天下午周满接诊了一个外伤病人,人是上山打柴的时候脚滑摔下山坡,不小心被砍掉的树桩刮了一个口子又砸在了石头上…… 送来的及时,人又简单的包扎缓解了出血的速度,所以送来时人还好。 周满检查过后便道:“骨折了,得接骨后缝合,伤口里有残留的木屑和些许杂物,需要清创,给他熬一碗麻沸散来。” 周满没有开方,因为觉得三位大夫手上肯定有麻沸散的方子,但见三人都没动,她便微微皱眉,叫来西饼打下手,“去抓麻沸散的药,让小寇熬药,你来打下手。” 西饼跟着周满上过战场,一些在战场上常用的汤剂方子都背了下来,麻沸散自然也是其一,所以她直接转身下去抓药。 周满扭头对三人道:“田大夫,将他身上的裤子剪了,邵大夫,去准备止血药,用生南星两钱、生大黄三钱……” 周满直接念药方,等邵大夫记下后便对韦大夫道:“去准备手术的东西。” 三人应下各自动作起来。 周满就袖手在一旁观察。 西饼很快回来,和周满道:“药熬上了。” 周满微微颔首,让她去准备热水和干净的布巾。 田大夫和西饼已经将他的衣服剪了,露出伤口,周满见还在出血,便给他扎针止血。 等东西都齐备,人也喝了麻沸散,周边便漫不经心的拿着一根粗粗的针去点扎一个穴位,见他没多少反应便知道麻沸散起药效了。 她就净手准备好,对站在身侧的三人道:“今天你们可以看一下我是如何接骨缝合的,其中会用到止血药、止痛药,以及相应的针法……” 周满一边讲解一边做,西饼在一旁辅助,三人则拿着小本子奋笔疾书。 但周满偶尔说,偶尔则专注手下的伤情,别说,她的手法就是在他们之上的,断骨再续的出血量极少,且清理伤口中的杂物时又快又轻,有好几次他们都没看轻她就一挑一翻一夹东西就出来了,对肌肤的伤害极少。 田大夫他们愣愣的看着,这是动了多少刀子才能学到的技术啊。 周满将伤口清理好,便道:“现在是缝合,缝合也分很多种……西饼,拿线来。” 西饼给她穿好针,用夹子夹了针给她,周满接过,动作麻利,没有一丝凝滞的缝合起来。 田大夫他们张大了嘴巴,三人中,只有邵大夫给人缝过伤口,田大夫和韦大夫都只是听说过,还未曾见识过。 现在看周满缝合,俩人都惊呆了,只见本来大大的口子慢慢被缝合起来,出血量大减不说,整条腿看上去也没那么凄惨了。 周满缝合好,侧身站到一旁,对西饼道:“给他上药后包扎吧,他的腿不能乱动,上完药还是需要固定一下。” 西饼应下。 田大夫很想亲自上手,便自告奋勇道:“大人,我来吧。” “不用,”周满一边洗手一边道:“你们出来,我看看你们记的笔记。” 三人一起低头看自己因为着急而写出来的大概只有自己能看懂的鬼画符:…… ※※※※※※※※※※※※※※※※※※※※ 作家的话 下午七点见 ☆.第3026章 激动 大夫的字嘛,周满可以理解的,她从小到大,从益州到京城,再到进宫,除了宫中的太医开方会端正的写字外,其他大夫的字就没有端正过。 但她依旧被他们三人的字给惊住了。 她不是没见过潦草的字,比如丁大夫,那一手勾画,她可是琢磨了很久,在徒弟郑辜的帮助下才会认,但至少人家勾画得好看呀。 这三人的字却毫无美感,周满认真的看了半天才连蒙带猜出一半,剩下的一半她也懒得看了,将小本子还给他们后盯着他们道:“我也不知道你们记了多少,所以你们自己私下可以交流一下,互通有无,或者探讨一下还有什么不懂的,然后再来找我问问题吧。” 三人握着小本子的手一紧,“互通有无?” “就是让他们互抄笔记,”周满早发现了,他们三个竟然互相戒备,这让她很不能理解,“你们是来学习东西的,是来共同进步的,我又没让你们把自个的家底掏出来,互通的也是从我这里学到的东西啊。” 所以你们戒备啥? 不说有同学爱,至少也该知道什么对彼此是最好的吧? 周满认真的对他们道:“你们今天下午不用做药了,就复盘一下今天的外伤处理吧,可以互相讨论。” 田大夫见她要走,连忙叫住她,“周大人,您这缝合术是怎么练的?” 在拟人模特身上练的,肌理血肉都非常真实…… 但周满不能说,所以她想了想道:“知道猪腿吗?” 三人一起点头。 “去买来练手,等你们在猪大腿上练得手熟了就可以用活的牲畜来试一试。” 田大夫嘴快的接了一句,“比如?” “比如受伤的鸡呀,猪呀,兔子呀都可以。” 连韦大夫都忍不住道:“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多受伤的牲畜?” 周满:“人都经常受伤,牲畜为什么不会受伤?” 韦大夫:“因为它们受伤后人都是直接杀了吃的,谁还会送出来找大夫不成?” 周满眨眨眼,觉得有理。 田大夫,“我们故意弄伤一些?” 邵大夫:“不好吧,有伤天和。” 大家一起看向邵大夫,田大夫忍不住嘀咕道:“好似你少吃了似的。” 邵大夫一脸尴尬的道:“吃肉和故意伤牲畜是不一样的……” 周满觉得他说的有理,大手一挥道:“行了,这事儿以后再说,你们先把基础的练了,等你们能把猪腿缝好,我再给你们想办法。” 周满能有什么好办法呢? 她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干脆就不想了,先去看伤者。 送伤者来的一群人正蹲在廊下,看到周满过来,立即起身,一个半大孩子被一个青年拉上来,“大人,我堂哥咋样了,这是他儿子,他家穷,是下户,这是籍书……” 周满翻了翻,确定是本人后便点了点头,“随我来吧。” 周满给他们办手续写脉案,“人需要留在医署里住一段时间,需要人在此照顾,你们留下一个人,可以随床,只是自己和病人的吃食要自己负责。” 青年忐忑的问道:“那药钱……” “药钱和诊费是我们医署自己出的,除非需要到的药材医署里没有,你们才需要出钱去别的药铺购买,不过我看了一下,目前他需要的治疗药材都有。” 青年大松一口气,围在门外的村民们也呼出一口气,低声议论起来,“还真不要钱啊。” “我一直以为是骗人的咧……” “老罗运气好啊。” “是啊,赶上好时候了,要是以前,这一摔,不得倾家荡产。” 青年脸上也有了笑容,忙问道:“大人,那我堂哥的腿以后能好吗?” 周满想了想后道:“骨头已经接上,近段时间不乱动,看后续的恢复情况,要是没有意外,正常的劳作是没问题的,但以后也要注意,不能干过重的活儿,还需要养一段时间。” “是是是,我们一定好好养。” 周满写好了脉案,让他在上面签字画押,他不认字,因此只能画押。 青年有些犹豫的按手印,问道:“这是什么?” “这是住在医署的证明,回头我们太医署是要查地方医署账目的,”周满将写好的药方递给他,目光在他和身旁的半大孩子之间扫来扫去,问道:“你们家谁留下照顾病人?” 青年便出去和同伴们商量,不一会儿就进来道:“我留下,大人有吩咐只管叫我。” 周满点了点头,点了点药方道:“把药方送到药房去,他们会给你抓药,是吃的还是敷的,怎么用他们会教你的,自己熬药,去吧。” 青年连连点头,拿着药方,拉着侄子便出去了。 一出去就被人围住了,“真不要钱啊。” “哎呀,真不要钱,村长说的,还能是假的?” “老罗媳妇不是要生了吗?那你们说,在这儿生孩子要不要钱?” “不要钱,”屋里的周满听到这句问话,立即敏捷的冲出屋,吓得一旁的九兰脸色都白了,周满站在廊下笑眯眯的看着他们,道:“在医署生孩子不要钱,不仅下户不要钱,中户也不要钱!” 九兰瞪眼,这完全是娘子自己临时改的。 但她是医署最大的官儿,谁能反对她? 大家一听,兴奋了,其中一个汉子忍不住上前一步道:“大人,那是快要生的时候送来,还是发动了再送来?” 周满想了想后道:“孕妇也该经常问诊查看胎位,家中有孕妇的可以送来我看看,我可以大概估算出她生产的日子,快到日子的时候提前一日或两日就好,若是已经发动,最好就近请稳婆,稳婆不能接生时再送来。” 她道:“生孩子不能憋。” 村民们受教,纷纷点头,然后交头接耳起来,“我闺女就要生了,这是个女大夫,肯定比稳婆好。” 周满笑盈盈的听着他们议论,一直等他们的背影消失在转角,这才转身眼睛闪亮亮的看向九兰,“放心,我今天穿的鞋是母亲特制的,一点儿也不滑。” 九兰拍着胸脯道:“那您也太吓人了,下次可别这么激动了。” ※※※※※※※※※※※※※※※※※※※※ 作家的话 晚上十点见 ☆.第3027章 狐狸 周满扶着腰回到家,白善也才从县衙里回来,见她一脸的笑意,便问道:“有什么好事吗?” 周满便收了脸上的笑容,“没有。”人家都受伤了,哪儿有什么好事? 白善就盯着她看。 周满憋住了,但洗漱过后靠在床上,她还是没憋住和他道:“今天有好几个人问能不能把孕妇送来医署接生呢,我都答应他们了。” 白善:“好几个人是几个人?” 周满:“两个人?” 白善忍住笑意问:“你想接生?” 周满摸了摸自己的肚子道:“因为没有避孕的药物,所以女子很容易怀孕,但孩子的存活率却很低,虽然我们医署宣讲过几次,但来听课的人,又能听进去的却没有几个。这件事任重道远,要想他们听进去,能理解,我们至少还得拿出一些本事来。” “而且直接从接生开始,也能尽量减少孩子的夭折率,很多人虽然当了父母,甚至是祖父母,但并不会养孩子。” 最近看了不少育儿书的白善眨眨眼,“你给我看的那些书……” 周满瞥了他一眼道:“不是书铺里有的。” 白善就若有所思起来,“看出来了,给别人看还是会有些突兀,但重新遣词造句修订后便可放在书铺里卖了。” 周满就撺掇他,“你来写吧,我最近太忙了,还要修撰医书呢,实在没时间了。” 白善也忙啊,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我会总结一些适用的,到时候交给公主的书局来雕印。” 但这世间识字的人才有几个? 世间大多数普通百姓是不识字的,他们获得信息的途径更多的是来自于长辈、里正和县衙。 白善权衡了一下后道:“这似乎是你们医署的职责范围。” 周满:“哎呀,人口增长也是县衙的职责,共同合作嘛。” 她冲他傻乎乎的笑,还伸手去给他按摩肩膀,“我还有件事要与你说呢,我跟人说了,孕妇来医署生孩子,不仅下户不要钱,中户也不要钱,但所有的支出都要医署负担,医署有些困难,所以你看,你们县衙是不是应该跟我们分担一半?” 白善:…… 周满赶忙道:“这可是人口增长的大事,也是你的功绩的。” 白善揉了揉额头道:“我倒是可以替你分担一部分,但别的县衙,难道县令也会同意和医署分担吗?” “为什么不同意?”周满道:“等过两年数据出来,孩子的夭折率要是真的下降,人口果然增长,实打实的政绩,其他县的县令还能拒绝吗?” 白善一想还真是,不由冲她竖起大拇指,“我终于知道陛下为何会愿意把我俩放在一处了,因为这事儿难就难在第一次。” 没有数据,没有政绩出来,第一个这么干的县肯定只看得到付出,看不到收获,很难坚持得下去。 但人口增长,幼儿夭折是常有的事,没有两到三年的时间根本看不到数据,其实更稳妥一点儿的数据该是六年后的数据,幼儿只有过了五岁才算稳妥一点儿。 除了他,谁还会愿意从县衙里拿出这么多钱来给医署随意折腾? 周满就捏了捏他的肩膀,笑嘻嘻的,“本官在此先谢过白县令了。” “不客气。” 周满还要说话,突然嘶的一声,一下按住了腿。 白善立即紧张起来,伸手去帮她按腿,“抽筋了?今天是不是站久了?” 周满想到今天处理伤口和缝合的确站了挺久,便点了点头。 白善皱眉,一边替她按摩缓解,一边道:“京城还没有给你调人过来吗?你身子日重,明年又要再开一个医署……” 筋慢慢舒展开来,周满躺在床上舒服的将腿伸直让白善继续按,她哼哼道:“萧院正说现在各地都人手紧缺,京城也一样,天冷以后京城的太医署便联合京城雍州两地的医署给两地的普通百姓种痘,八岁到十六岁之间的孩童都在接种之列。” 她道:“说是太医署里三级的学生都被抽调去帮忙了,根本抽不出人手来。” 不然她也不会和钱先生坑蒙拐骗了田大夫他们进来做学徒。 白善给她按另一条腿,问道:“田大夫他们用得顺手吗?” “不顺手,”周满道:“他们虽说是医署的学徒,但依旧奔着回归老东家的想法,并不会长久留在医署,虽然我要他们做的事他们都做了,但……心在曹营,还是在汉营,区别还是很大的。” 白善便心疼道:“要不我给你拨一笔钱,你重金请两个厉害些的大夫来坐堂?” 周满摇头,“不行的,且不说我重金了,别的地方医署能不能学我重金,就算我重金了,现在也很难请得到人。” 除非是游方的郎中,不然民间的大夫,不是自家有药铺的,便是别的药铺从小培养出来的。 一路从学徒养大的,除非与东家有不可调解的矛盾,不然大夫一般都不会离开从小呆着的药铺。 白善表示怀疑,“难道大夫就不能游历学习了?” “当然可以,但也很少会换东家的,”周满道:“比如我,我在益州的时候要是在济世堂做了学徒,那学成后就算出门游历,除非做游方郎中,不然只要是坐堂,那必定要选择济世堂的,要是选别的药铺挂单,传出去不仅对我的名声不好,我和济世堂也会反目成仇。” 这种忌讳是她长大后慢慢摸索出来的,就是现在,她不是济世堂学徒出身,和济世堂一直是合作的关系,但因为这种合作的关系,她在济世堂里坐堂,他们都关系天然就比别的药铺亲近些。 周满要卖什么成方时最先找的也是济世堂,只有济世堂出的价不合她的意,她才会去找别的药铺。 而济世堂也会天然亲近她,会给她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是行业内默认的潜规则,药铺和大夫互惠互利。 周满在公告栏上贴了这么长时间的招贤榜,一个人都没招到就可以知道青州、甚至是莱州的大夫情况了。 目前她是挖不到人的。 不过周满也不泄气,她道:“重金挖不到大夫,我们可以用医术钓学徒,田大夫他们三个用的不顺手,我们就再多钓几个来。学徒嘛,除了一日三餐外,基本没支出,我还养得起。” 白善忍不住用了用力,乐道:“你可真够狐狸的。” 周满不服气,“我可老实了。”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3028章 稳婆 满宝第二天去医署时就见到了那位老罗的妻子,她挺着比周满还要大的肚子,手上拎着一个包袱,送她来的人道:“我们昨天下午出门的,路上走得慢,在外头过了一夜,天亮后紧赶慢赶才这时候赶到,老罗怎么样了?” “你们路上没遇见回去的人吗?”青年道:“人救过来了,腿骨折,说是需要住一段时间。” 说着话,青年看到了进门的周满,立即道:“大嫂,这就是周大人,给大堂哥治伤,还不要药钱的。” 孕妇一听,还没看清人便屈膝要跪下磕头。 周满吓了一跳,连忙让九兰扶住她,“不必如此,你身子重,可比动了胎气。” 罗家娘子这才发现周满竟然是女子,而且也有孕,她惊讶的瞪大双眼,“怎,怎是个女大夫?” 九兰便道:“女大夫怎么了,我们娘子可是太医院出来的太医。” 周满则是好奇的看着她的肚子,问道:“你这是几个月了?” 因为周满也有孕,罗家娘子便只当时寻常话来听,立即笑道:“九个多月了,娘子的肚子小,才怀上没多久吧?” 周满笑道:“快六个月了。” 罗家娘子一愣,看了看她的肚子,“看上去有些小……” 周满却知道自己的是正常的,不在意的挥手道:“我这是第一胎,也不显怀,但是正常的,您既然来了,那我给你检查检查吧。” 罗家娘子就迷迷糊糊的跟着周满进屋去检查,摸了脉,周满便一边问她孕期中的事,一边伸手给她摸胎位。 检查完以后周满便道:“我让人给你准备一个房间住下吧。” 罗家娘子立即道:“大夫,我肚子大,我男人又伤了腿,所以照顾不了他,我今天就来看看他,一会儿就要走了的。” 她掏出一个钱袋子,想给周满,又怕她嫌弃,只能小心翼翼的伸过去道:“我都听我家叔叔说了,您这里免药费,但也不能让大夫白忙活一场……” 周满看到这个钱袋子,脑海中便劈过一道闪电——红包! 她有些好笑,将钱袋子推了回去,道:“我并不是白忙活,我拿了朝廷的俸禄了,你要感谢,便在心里谢谢朝廷和陛下吧,要是能宣传一下我们医署,让更多有病的人来医署看病就更好了。” 罗家娘子不确定她说的是真是假,还想推让一下,周满已经转开话题道:“我要是没算错,以你的脉象和怀孕日子来看,你这两天可能就生产了,与其此时冒险回家,不如留在医署里生产。” 罗家娘子一呆,“我,我要生了?” 周满颔首,“情绪激动,劳累都有可能导致提早生产,不过你这也不算早产,九个月零十八天了,这时候生产也是正常的,所以留下吧。” 可这里她不熟,要生产了,她更想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 见她有些焦躁,周满就轻声安抚她道:“你夫君不就在这里吗,我看今天送你来的人中也有好几个妇人,你留下一个相熟的照顾你,等生产那天我可以给你接生,还有稳婆,比你在家里生产要安全得多。” 罗家娘子:“这个……” 周满似乎知道她想问什么,道:“接生不要钱,住宿也不要钱,你只需负责自己的吃喝就可以。” 罗家娘子就沉默了,她出去和人商量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留下来。 周满立即就让人把北海县的稳婆都请来,关在一个屋子里开小会,“诸位和我也不陌生了,我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开门见山的说。” 罗江县城里的稳婆并不多,统共就五个,东家请完西家请,生意还不错,偶尔还走乡下去接生意。 而稳婆除了接生外,还会给人摸胎位,甚至养胎的法子以及生产后遇到的一些问题她们也都会处理。 当然,正确与否不说,反正最后大家看到的效果是正面的。 虽然世人不承认,但周满就是觉得稳婆相当于半个医者,在某些方面的经验他们不比大夫差,处理的方法也在大夫之上。 所以周满大量接诊女性病患时便请这些稳婆来见过,教她们一些带下病的处理方法,以及从她们这里了解北海县的生育和女性健康状况。 她们知道的可比官府还要全面。 周满道:“生产时,手法,针法,药剂都有用,特别是生产的手法,我知道诸位都有自己看家的本事,我也不要你们的,我就想把自己知道的一些接生技巧教以你们,将来说不定能用得上……“ 一句话,我免费给你们培训,你们要不要学? 稳婆们当然想学了,于是医署就有了稳婆,免费的! 毕竟,学得怎么样还是要实践的,医署里的产妇就是给她们实践的。 周满带着五个稳婆去见罗家娘子,和她道:“看,这是我们医署合作的稳婆,都是北海县里知名的稳婆,你可以放心了吧?” 罗家娘子只觉得周满过于热情了,老话不是说了吗,天上不会掉馅饼,所以…… 周满已经侧身让到一旁,“我让她们来给你摸一摸胎位,来,放轻松。” 罗家娘子一点儿也不轻松,她紧张的咽了咽口水问:“大夫,我,我是不是怀相不好?” 周满安抚她,“别怕,这么多稳婆在呢。” 更担心了好不好? 五个稳婆都摸了摸她的肚子,又问了一些问题,然后就到院子里说话。 罗家娘子心怦怦跳,连忙看向旁边陪着她的妇人,“婶子……” “我这就去看看……”她立即溜出去偷听。 周满问她们,“摸出来了吗?” 五个稳婆对视一眼,其中一个道:“胎位有些不对,歪了,但问题不大,生产时可以调整调整。” 另一个却皱眉道:“我摸着,那胎倒有点儿像双胎。” 她一出口,另外四个立即不敢说话了,她算是北海县最厉害的稳婆,没有之一。 别看她只有四十岁,但她接生的孩子可不少,而且很少出事,是北海县最好的稳婆,宋家、赵家,还有以前的县令家,甚至青州都有大户人家来请她。 周满扫了其他人一眼,微微颔首,确定了她的定论,“不错,是双胎。” ※※※※※※※※※※※※※※※※※※※※ 作家的话 晚上八点见 ☆.第3029章 正胎位 稳婆们惊讶的瞪大了眼睛,互相看了一眼,“这……要是双胎的话,那可就危险多了。” 周满看向最厉害的王稳婆,“您看呢?” 王稳婆也觉得危险,“孩子更危险些,我看她的肚子虽然大,但以双胎来说,并不大,只要胎位正,力气也够,应该能平安生下来,但这样的孩子生下来只怕不好养活。” “一般新生的孩子都不好养活了,更不要说双胎了。” 周满点头,问道:“正胎位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这个,只能生产的时候正了,她都这个月份了,不好正啊。” “是啊,动作大一些,万一催得她提早生产怎么办?” 周满便道:“我有三个可以正胎位的方法,一个身法,一个手法,一个针法,你们要学吗?还有,你们有几人能摸出双胎来?” 大家面面相觑,最后也只有王稳婆摸出来而已。 周满便道:“那就先教你们摸胎吧。” 她道:“你们不会诊脉,但其实有经验的稳婆靠手法也是能摸出胎数来的。” 除了王稳婆外,其他稳婆皆是眼睛一亮,隐隐有些兴奋起来。 王稳婆垂下眼眸没说话,但她也很快扬起笑脸,“我也只是隐约摸出来,不一定作准的。” 周满便对她笑了笑道:“那这次就巩固一下。” 罗婶子缩回去,跑进屋里告诉罗家娘子,“大夫和稳婆们说你怀的是双胎!” 她瞪大眼,“啥?” “还说胎位有点儿不正,要给你正胎位。” 罗家娘子有点儿着急,“怎么是双胎,我家从没人生过双胎啊,婶子,我,我不会死吧?” “不会不会,你别自个吓自个,才那位女大夫说了,不是多严重,你能平安生产,就是孩子可能不好养活。”罗婶子说到这里一顿,压低了声音道:“你家没有生过双胎,但你家婆婆有啊。” 罗家娘子呆住,“我婆婆生过双胎?” “生了呀,还是大郎之前生的呢,就是不好养,有一个才出生三天就没了,另一个养到半岁也没了,在你家大郎之前,你公公婆婆生养了四个孩子呢,就是都没养大。” 罗家娘子想到自己早年夭折的两个孩子,没说话。 罗婶子见她低头,便低声劝慰道:“你也别着急,你已经有儿有女,这一对就是站不住也没啥,最重要的是自己得活着。” 她直白的道:“大郎现在摔伤了腿,你要是再出事,家里那三个孩子依靠谁去?就是为了三个孩子你也不能出事啊,所以你安下心来,就在这儿生!” 罗家娘子摸着肚子没说话。 罗婶子继续道:“三郎都打听过了,医署的这位大人可是京城来的太医,以前给皇帝皇后看病的,老厉害了,你在这儿生产肯定能保命,而且还不花钱。” 她叹息道:“可真是赶上了好时候,这要是在村里生,生双胎还真危险,村里又偏僻,还真不好请大夫……” 罗家娘子终于缓过神来,红着眼眶道:“我知道,就是一下子心里不好受,这可是我十月怀胎揣着的,一下就说要没了……” 周满带着人进来时,罗家娘子正低头抹眼泪。 周满连忙问:“这是怎么了?可是身上不舒服?” 罗家娘子摇头,“没有,大夫,不,大人,我都听说了,我知道好歹,我就在这里生孩子,不走了,以后就麻烦您了。” 周满怔了一下,点头,不过总觉得怪怪的,“那……你哭什么?” 罗家娘子就抱着肚子道:“我舍不得啊……” 一语落,她眼泪就哗啦啦的流,“大人,我先前就夭折过两个孩子,您说这俩孩子是不是前头那两个投胎转世的?怎么我就总是养不住他们呢?” 周满:“……还没生呢,你怎么就知道养不住?” 罗家娘子眼睛通红的道:“不是您说的养不住吗?” 周满立即否认:“没有,我没有说过!” 她一脸严肃的道:“虽然双胎的孩子不好养,但也仅仅是不好养而已,还没生呢,还没看过孩子的身体状况呢,怎么就能说他们养不住呢?” 罗家娘子看向罗婶子。 罗婶子立即打脸道:“哎哟,那是我说的不清楚,侄媳妇,你别往心里去,还是先养好身子把孩子生下来再说,到时候我们好好养,肯定能养得住的。” 但她觉得不容易。 周满见她情绪慢慢安稳下来,这才让五人上前看她摸胎。 周满便一点一点的指点她们如何摸出这是双胎,“其实最好还是配以脉象来看,那才是最准的。” 但稳婆们不会听脉啊。 虽然手指搭在手上都能听到咚咚的脉搏跳动声,但要学会分辨,那可真是太难了。 周满也知道很难学,就算是常年诊脉的大夫也少有能诊出双胎来的,所以周满就不勉强她们了。 教了小半天,西饼过来找她,“娘子,前面来了几个女病人,她们不愿意让田大夫们看。” 周满便对几人点点头,“你们再琢磨琢磨,我一会儿过来教你们正胎位。” 周满到前院去看,来求医的女子正站在廊下张望,看到她便松了一口气。 周满进了诊房,招手让她们进来。 正胎位并不容易,但其实也不难,用周满的话说是,“孩子在肚子里是动的,他一踢一踹一翻身,人就颠倒了个儿,但月份越大越难正胎位,这是因为胎儿大了,他在里面活动不开,要是没有章法的乱动,很容易被脐带绕到脖子,所以正胎位,尤其是月份大时正胎位要尤其的小心。” 周满指点着罗家娘子变换姿势,轻轻地在她肚子上按摩,许久,肚子里的孩子似乎醒了,也有了兴致和她玩耍,便踢了一下肚子…… 周满费了老大的劲儿终于让胎位挪动了一点儿,稳婆们立即上前摸,半晌后眼睛发亮,“正了不少,虽然没有正对宫口,但这是双胎,也情有可原。” “这样子生产就容易多了。” 罗家娘子听着她们的话也松了一口气。 ※※※※※※※※※※※※※※※※※※※※ 作家的话 晚上十一点见 ☆.第3030章 母子平安 周满回县衙时是高兴的,有了稳婆,以后再有产妇便可以直接叫她们过来了,至少在她们学成之前还是免费的; 稳婆们离开回家时也是高兴的,能够白学到这么多本事自然高兴了,以后她们再走门串户时更有底气不说,还能稍稍看些生产前后的病症。 周满觉得罗家娘子应该还有几天才会生产,但不知是不是这两天受了惊吓,又走了很长的一段路,凌晨时,小寇就跑到县衙后院敲门,着急的对门房道:“医署里罗家娘子发动了。” 周满听到动静,连忙起身要出门。 郑氏也被惊动了,连忙出来看,“你自己都怀有身孕,这时候过去,可别累着了。” 白善也穿戴好了,随手接过五月手里的披风将周满裹上,道:“母亲放心,我陪着她过去。” 小钱氏赶过来,问道:“要不要我们一起过去看看?” 郑氏连连点头,看向周满。 “不必了,”周满道:“他们肯定叫稳婆去了,那边还有韦大夫,人够了,大嫂,你和母亲快去休息吧,离天亮还有一段时间呢,别受凉。” 白善拥着周满往医署去,大吉很干脆的给他们套了车,直接驾车过去,速度更快,也免得他们冒着寒风走来走去。 到了医署,后院已经热闹起来。 这可是在医署第一个生产的产妇,邵婆子正在厨房里烧热水,韦大夫守在产房外,正让人准备各种东西。 连胡母都出来了,正在屋里陪着产妇呢。 周满一进去,便见罗婶子和胡母守在床前,罗家娘子躺在床上一脸难受的样子。 周满上前看了看,颔首道:“是要生产了,去叫稳婆们了吗?” 韦大夫在外面道:“胡大郎他们去叫了。” 医署里住的人不少,所以人手充足。 周满应了一声,摸了摸罗家娘子的脉后和她道:“很好,别怕,现在一切顺利,让她坐高些……” 周满指点着罗婶子扶着罗家娘子躺好,五个稳婆也很快赶到。 王稳婆技术最好,经验也多,当即便道:“还得再等等,你别怕,又不是第一次生产了,放松了宫口会开得更快的。” 罗家娘子强笑道:“我虽生过不少孩子,但是第一次生双胎啊。” 周满安抚她,“别怕,双胎的孩子还比较小呢,我摸了摸胎位没多大变化,一会儿我还能给你按一按缓解疼痛……” 周满给五人使了一个眼色,让她们一会儿看着点儿。 稳婆们接收到眼色,点头表示明白。 周满按压着她身上的穴位,很快缓解了她的疼痛,同时也让她渐渐放松下来。 稳婆们一看,立即大赞罗家娘子,“对,就是这样,先放轻松。” 罗家娘子听着,更有信心,也更加放松…… 五个稳婆,又有周满在,产妇也不是第一次生产,即便她是双胎,胎位略微倾斜,也很快顺利的生下孩子来。 第一个孩子一出生,一个稳婆便接过孩子,立即掏了一下她的嘴巴,又倒立着拍了拍,确定她哭出声来,是活着的以后就拿去清洗,包了以后交给周满。 周满检查了一下孩子,是很小,好在看着还算有力。 她弟弟也很快生出来,看上去比她小一些,周满检查一番便放在一旁,思索起来。 韦大夫特别想看一看孩子,双胎的孩子一向难养活。 稳婆多,处理的速度也快,很快就把产妇收拾好,王稳婆见产妇闭了一下眼睛又很快睁开,便笑道:“怎么样,还有精神吧?有我们五个在,又有周大人在,你怕什么?” 罗家娘子强笑一声,问道:“孩子怎么样了?” 王稳婆就看向周满。 周满和一个稳婆将孩子抱给她看,道:“一个女孩,一个男孩,女孩是姐姐。” 她道:“因为是双胎,都有些体弱,不过现在看着问题不大,你先休息,天亮以后看能不能出奶,先喂养看看,不行我给你开药,你吃了以后再喂他们,他们也相当于吃了药了。” 两个孩子都放在母亲身边让她看,罗家娘子大松一口气。 白善和韦大夫一起坐在外面发呆,看到周满出来,他比韦大夫还快的起身迎上去,“怎么样?” 周满道:“母子平安。” 白善便忍不住笑起来,伸手握住她的,“那就好,你有没有受到惊吓?” 他小声道:“我刚才听韦大夫说,孕妇最好不要看别人生产。” “以免害怕吗?”周满道:“放心,我不会怕的。” 她连剖腹取子都干过,还怕什么呢? 白善一想也是,于是呼出最后一口气,扶着她道:“那要回去了吗?” 周满看了眼天色,觉得回去后还能睡上一个时辰,于是点头。她转头和五个稳婆道:“你们自己再琢磨琢磨我刚才用的手法,有不解之处可以互相讨论讨论,还不解的再来问我。” 又对韦大夫道:“我们先走了,医署这边就有劳韦大夫了。” 然后让罗婶子有事找韦大夫。 韦大夫几次欲言又止,但白善一直扶着周满,他几次都开不了口,只能看着他们离开。 一直到第二天他才有机会问,“大人,不知双胎的情况如何?” 周满道:“有些弱,所以要看这几天的情况,要是吃得好长得好,说不定就能补全胎中的不足。” 新生儿才出生的这段时间是生长最快速的,也是最易补足营养的。 所以周满对母乳很看重,见韦大夫感兴趣,她干脆带他去看产妇,让他给罗家娘子把脉。 韦大夫看不出什么来,刚生产的产妇不都是这个脉象吗? 有些气虚体弱是正常的。 周满则是问罗家娘子,“有奶水了吗?” 罗家娘子道:“有感觉了,就是还没出来,孩子刚吸了一下,没吸出来。” 其实她也有些着急。 周满见她紧张便安抚她道:“别紧张,我已经让人给你熬催奶汤了,一会儿你喝一点儿,放心,会出奶的,你都生了好几个孩子了,还能没奶吗?” 罗家娘子一想也是,便也放松下来。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3031章 憋着 小钱氏上街买了鱼,加了些周满送回来的药包熬了汤,和郑氏一起送到了医署。 因为周满怀着身孕,所以俩人此时对孩子都很感兴趣,更何况这还是双胎。 小钱氏仔细的看了看床上的孩子,感叹道:“可真小啊。” 郑氏也点头,不敢过于打扰产妇,和小钱氏退了出来。她不太有经验,所以看着周满的小肚子,不免忧心,“你说满宝的肚子是不是太小了?” 小钱氏却很有经验的道:“不小了,第一胎都不太大,我看着正合适。” 郑氏就放心了,看了一圈医署,忍不住问道:“这医署收了这么多稳婆,以后岂不是有很多产妇来此生产?” 周满道:“希望吧,不过她们是来学习的,我其实就是想让更多的人过来学习
相关推荐: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交流_御书屋
蝴蝶解碼-校園H
淫魔神(陨落神)
乡村透视仙医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沉溺NPH
新年快乐(1v1h)
树深时见鹿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