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严重,奔腾的黄河之水犹如一头咆哮的猛兽,挣脱开堤岸的束缚,席卷过周围的村庄,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 一夜之间,多少百姓被淹没在河水中,还有更多人流离失所。这些不只是奏章上的一个数字而已,而是实实在在的鲜活的生命。 帝王疲惫的靠在龙椅上,大概当年祖宗凭借武力入关之时只想到了这片徒弟的富饶,一个千百年来靠捕鱼和狩猎繁衍生息的民族,当他们的子孙后代成为这篇广袤大地的统治者时,将要面对的重重考验。 武力能打下江山,但武力能治理好这个国家吗? 自少年天子亲政以来,他就明白这个道理。于是科举一甲前三只取汉人,开博学鸿词科,希望以此招揽大批前朝学子,外廷官员多以汉人为主。 有的汉人誓死不肯入仕,也有人扶摇直上官职封疆大吏,例如于成龙、靳辅、张英、汤斌等人。 帝王不想承认,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些汉人选择入仕,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气节,心甘情愿臣服于满人,一心想要升官发财,大富大贵。 事实上他们个个清廉自持,于成龙去世之时除了官服,连一身像样的衣裳都没有。 他们心系苍生,恪尽职守,风骨与气节都体现在为官之道上,是真正的胸有乾坤。 康熙自己不吃不喝不睡,他的议政大臣也陪着他不吃不喝补水,拟不出个切实有效的赈灾方案,大家都别想回去睡个好觉。 此时,太子也在一旁观证。身为储君,这也是他今后登上皇位的必修课程。 皇上着急,大家也不敢拖延,火速制定方案。说到底,当然是先划拨赈灾银两,安顿灾民为主,其他的倒是可以先缓缓。 康熙不仅把自己和大臣折磨得够呛,还把曹寅这个会计司郎中以及内务府总管大臣叫过来,说是要缩减宫内一应开支,首先就要从减少各宫供应开始。 当然,连帝王自己每天都只吃两顿,所有配给减半,他也不敢减少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只是后宫各位娘娘、皇子和公主也要向皇上看齐,所有供应减半。 这就导致了,有些只爱吃肉不爱吃菜的小家伙,多吃两顿就受不了了。 胤祐把筷子往桌上一放:“我不吃青菜,我要吃肉。” 皇贵妃看他一眼:“没有肉。” 小家伙嘟嘴:“没有肉我就不吃饭了!” 皇贵妃点点头:“那就饿着吧。” 饿着小家伙也受不了啊,于是,又转过头来问皇贵妃:“为什么没有肉?” 皇贵妃故意逗他:“哦,这个你就得去问问你的好朋友曹子清。他是会计司的郎中,负责管理宫中一应花销。他说大家的配给减半,所以你每个月就只能吃那几顿肉,其他时候就吃青菜吧。” 小家伙歪着脑袋想:“子清为什么要怎么做,是因为我阿玛没钱了吗?” 皇贵妃耸了耸肩:“或许吧,谁知道呢?” “不可能!”小家伙皱着眉头,自己否认了自己的猜想,“我阿玛是皇上,全天下最有钱的人!” 皇贵妃又说道:“可是,你阿玛现在每天也在吃素呀。” 康熙最近政务繁忙,每天都在为了黄河溃堤的事情焦头烂额,已经很久没有在后宫走动。 胤祐也很久没有见到过阿玛了,更别说和阿玛一起用膳,哪里知道阿玛现在究竟吃什么? 于是,他问道:“阿玛为什么要吃素呀?” “因为阿玛要为灾区百姓祈福呀。” 小家伙疑惑道:“为灾区百姓祈福?” 皇贵妃放下筷子,招了招手,将儿子叫来跟前:“小七,你还记不记得前年咱们跟阿玛出门的事情。” 小家伙点头:“当然记得,咱们去了好多地方,河间、济南、苏州、江宁。” “对,你还记得咱们路过沂州、宿迁、高邮一代的时候看到的情景吗?” 胤祐回忆了一下,这几个地方他们去的时候和回来的时候都有经过,胤祐自然记得。 “我记得,高邮被水淹过,沂州和宿迁也是。” “你知道为什么吗?” “知道,太子哥哥跟我说过。”胤祐点点头,“因为黄河的水流出来了,把村庄和农田都淹没了。” 皇贵妃问他:“你还记得那里的百姓吗?” 小家伙点点头:“记得,他们很可怜,没有房子住,也没有饭吃,我还把我的点心分给了他们。” “所以,”皇贵妃收敛了笑容,很严肃的对儿子说道,“今年的汛期,黄河又决堤了。大水淹没了农田,冲垮了房屋。那里的百姓又一次失去了自己的家园。” 胤祐脑子里立刻出现了去年看到的场景,老人穿着破烂的衣物,孩子们饿得面黄肌瘦,拿带着祈求与渴望的眼神看着他们,一点点银钱和食物就能让他们跪下来,磕头谢恩。 小家伙脸上露出了怜悯的神色,也不知联想到了什么,眼眶竟然都湿润了起来:“那我……那我少吃一点,剩下的都留着,让阿玛送过去给他们吃。” 皇贵妃替他擦擦眼泪:“那倒不必,你吃饱就好了。咱们不要浪费,也不要再大鱼大肉,算是对灾区百姓的一点帮助吧。” 胤祐点点头:“好!” 然后他就乖乖地坐在桌旁,青菜豆腐配白米饭也安安静静吃了一碗,然后放下筷子,说道:“额娘我吃饱了。” 皇贵妃表扬他:“宝宝真棒。” 用过午膳,李熹带着胤祐去午休。可是没睡多久,他就看到小家伙自己从床上爬了起来,自己换好衣服,穿好鞋子,下床,来到书房,在书架上翻找起来。 李熹看了半晌,忍不住问他:“哥儿在找什么?” 胤祐转过头来:“咱们这儿有没有治理河道的书籍,我想看看。” 李熹“噗嗤”一声笑了起来:“咱们这儿只有诗词歌赋和你要读的《四书》、《五经》,哪儿来治理河道的书籍?” 小家伙不满的嘟了嘟嘴:“可是太子哥哥和哥哥那里都有,我怎么就没有?” 李熹笑道:“太子和四阿哥那里有,咱们这儿真没有。” 小家伙忽然往外走:“我去额娘屋里找找。” 说着他就冲出屋子,连台阶都不走,从旁边手脚并用翻上月台就进了承乾宫的正殿。 皇贵妃正坐在书桌前看书,看到他还颇有些意外:“你怎么这么早就醒了?” 某些小朋友,平时为了逃避读书习字,不睡满一个时辰是不会睁眼的,就算睁眼也恨不得在床上再赖上半个时辰。 胤祐走到书架前:“我来找书。” “找什么书?”皇贵妃好奇道,“《西游记》你早拿回去了。” “我想看看有没有关于河道治理的书。” 皇贵妃摇摇头:“我这儿最多的就是医书,你要看看吗?” “不看,我要看关于河道治理的书。”小家伙继续在书架上翻找,“阿玛放了那么多书在你这儿,就没有关于河道治理的吗?” “好像……还真没有。” 小家伙立刻转身往门外跑:“那我去找太子哥哥。” “小七,”皇贵妃叫住他,“你回来。” 胤祐有点着急:“我去找他借两本书,去去就回。” 皇贵妃笑道:“不着急,你过来,额娘有话要跟你说。” 胤祐不情不愿的走到她的身边:“你快说吧。” “太子现在很忙,每天要帮助阿玛处理政务,你这几天还是不要去打扰他了。关键是我觉得你会白跑一趟,他多半不在毓庆宫。” 胤祐想了想:“那我去找哥哥,他也有河道治理的书籍。” “哥哥要读书,也很忙。”皇贵妃拉着他的手,“要不咱们聊一聊关于黄河的故事。” “好!”白露从旁边搬了张凳子过来,让他坐下。小家伙迫不及待的问道,“黄河为什么要决堤?” 皇贵妃说道:“首先,你要明白,什么是黄河。” 胤祐说道:“我见过的,就是一条很大很大的河,河水是黄色的。”他想了想又补充道,“《三字经》说,长江和黄河最后都会流向大海,是河流的代表。” 皇贵妃点点头:“对,长江和黄河你都已经见过了。下面咱们就来说说黄河吧。它自西向东流入大海,途经许多许多地方。其中有一个地方叫黄土高原,它从这个地方奔腾而下,夹杂着大量泥沙。到了中原一带,地势变得平缓,这些泥沙就会淤积在河床底部,千百年来不断累积,河床甚至比周围的陆地还要高出许多。” “在漫长的岁月中,生活在黄河沿岸的人民为了保住自己的家园,开始不断修筑堤坝,他们总结了许多经验,修筑的堤坝越修越长、越修越高,也越来越完善,绵延数百里。” “所以,黄河大堤是一项水利工程。每年的六-七月,这些地方降雨量大,就到了汛期,汹涌的河水不断冲刷着堤岸,生土建造的河堤放水性能不好,很容易渗水瓦解,导致决堤,河水倒灌入村庄和农田。” 胤祐听得似懂非懂,这些知识对他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还是太难了一些。 皇贵妃摸了摸他的脑袋:“没关系,以后你可以慢慢学,希望有一天,你能帮助阿玛,解决这个最大的难题。” 小家伙忽然说道:“我有办法了,可以让沿岸的百姓都搬走呀,搬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去。” 皇贵妃摇摇头:“中原一带是整个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他们世世代代居住于此,人口密集,土地富饶,地势平坦。正因为如此,你的祖先一路从东北打到这里,目的就是问鼎中原。那里的老百姓,离开了这么一片风水宝地,他们还能去哪里生活呢?” “好吧,”小家伙听明白了,“现在除了修筑更牢固的堤坝,就没有别的办法咯。” 皇贵妃点点头:“理论上是这样。” “那怎么样才能更牢固呢?”小家伙想了想,眼睛忽然一亮,“糯米糕……不不不,是糯米浆,就是盖房子那个。” 皇贵妃摇摇头:“这个我不懂,但我觉得有两个问题,第一,是成本过高,高到你阿玛这个一国之君也不一定能承受。第二,是耐腐蚀性不一定好。所以,我建议你有机会去问问南怀仁,他们那边修建宫殿和神庙用的是什么材料。” 胤祐点点头:“好,我记下来了。” 现在康熙正忙着,胤祐肯定不能去打扰阿玛。他只能去找哥哥,真的从他那里借了好几本关于河道治理的书籍回来查阅。 小家伙认真起来能把自己在书房里关上整整一个下午,直到天色渐渐暗下去,若不是要叫人进屋点灯,他或许都不会抬头。 皇贵妃几次叫他放下书本出去休息一下,他都恍若未闻,一直抱着书本,坐在书桌后面一动不动。 “唉……”皇贵妃叹口气,对身旁的李熹说道,“看来不是他不爱读书,只是没有发现他的兴趣爱好。” 李熹捂着嘴笑道:“咱们哥儿爱好可太多了,这两天兴趣来了,可以不思饮食全神贯注,过不了几日便抛在了脑后。” 她说得没错,胤祐从《管子·度地篇》中看到夏季农忙劳力紧;秋季多雨土料湿;冬季土料冻结修堤不实。所以,修堤的时间以春天的三月最好,因为这时土料较干,易于坚实。 从现在算起,到明年三月,那还有大半年的时间。 不过他倒是可以找个机会去向南怀仁打听打听,关于他们那边的建筑知识。 出伏之后,天气便渐渐凉爽下来。皇子们又开始全天上课,上午学习文化课,下午开展军事体育课。 胤祐又开始和兄弟们一起读书习字,骑马射箭的日子。 六阿哥的病已经完全好了。不过到了秋燥时节,孩子们如果水喝得少了,难免会有一两声咳嗽。 胤祐坐在六阿哥身后,一听到他咳嗽,心就不自觉揪了起来。 因为上次,六阿哥一场大病险些丢了性命,就是从轻微的咳嗽开始的。 于是小家伙特别殷勤的忙前忙后,移到了下课时间,亲自捧着茶碗来到六阿哥跟前:“六哥,快,喝口水。” 六阿哥看他一眼:“我想喝水,哈哈珠子会给我倒,用得着你来吗?” 胤祐摆摆手:“没事没事,我就想给你倒。”他把茶碗往六阿哥跟前推了推,“你快喝了吧。” 他这么热情,六阿哥也拿
相关推荐:
赘婿
宣言(肉)
修仙有劫
御用兵王
小公子(H)
军师威武
缠绵星洲(1v1虐爱)
沦陷的蓝调[SP 1V1]
将军宠夫
小怂包重生记(1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