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拿到皇贵妃跟前,问道:“娘娘,奴婢能将这些带去做个纪念吗?” 皇贵妃点点头:“你拿去便是。” 她又招了招手,白露抱过来一个木匣子,打开放在桌上:“这是娘娘给你的,都是些金簪首饰。” 李熹往木匣子里看了一眼,东西不少,且样样都是宫外面见不着的宝贝。 白露又拿了个手帕出来塞进她手里:“这是我们几个姐妹给你的,留个念想。” 胤祐站在他们身后,看着他们交换礼物。忽然走到李熹跟前,从自己腰带上扯下个东西塞进李熹手里:“熹姑姑,这个给你。” 李熹低头一看,那是块暖玉做的平安扣,有一年胤祐生辰,佟国维送给他的。每年过了白露,天气渐渐转凉,皇贵妃就会拿出来给他戴着。 “哥儿,这可不行。”李熹赶紧蹲下来,要把玉佩重新给他挂上。 小家伙一闪身,躲到了额娘身后:“你拿着,以后你看到它,就能想起我来。” 这块玉价值不菲,皇贵妃看出了李熹的犹豫,便笑着说道:“既然是他给你的,你就拿着吧。” 说完,皇贵妃便带着白露推了出去。把最后这一晚上的时间留给儿子,让他和熹姑姑好好道个别。 晚上李熹先把胤祐哄睡了,自己轻手轻脚的坐在桌旁,从脖子上取下一个东西,那是个红丝绳穿起来的玉坠子,剔透的翡翠雕刻的观音,方寸之间眉眼却栩栩如生。 她把上面的红绳拆下来,又取过红丝线重新打了一条。 第二天一早,胤祐起床,李熹给他穿好衣服,就把那枚玉观音拿了出来,挂在胤祐的脖子是,替他调整好绳子的长度。 “这是进宫前,我娘给我的。虽然这东西宫里未必没有,但也是我的一片心意。你戴着,让它代替我陪在你身边。” 胤祐摸了摸那枚玉观音,光滑细腻,是翡翠特有的冰冰凉凉的触感。 今天李熹一直把胤祐送到了通往乾清宫的角门,他俩还商量好了,等小家伙下午放学就赶回来送她。 可是今天教骑射的谙达拖堂了,非要每个人都把动作做一遍,做标准了才肯让他们下课。 于是,放学的时候就有些晚了。 胤祐骑着踏日一路赶回承乾宫,孙嬷嬷告诉他,李熹已经走了,再晚一些神武门就要关闭,她便出不去了。 胤祐连承乾宫的宫门都没进,夹紧了踏日的肚皮,一路顺着东筒的夹道往御花园而去。 皇贵妃听到动静,赶紧追出来,只看得到他在马上的一抹身影,赵诚和几个太监在后面紧赶慢赶,嘴里着急的喊道:“七阿哥,您慢着点儿,别摔着。” 皇贵妃放心不下儿子,也只能一路跟过去。 李熹来到神武门前的时候,李煦和曹寅已经在门外等着了。她的东西都已经搬上了马车,只要人出去,上车就能走。 李煦不常能见到妹妹,这一见到还颇有些激动,一直在神武门外朝她招手:“这里,你哥在这儿呢,快出来!” 李熹看了他一眼,却蹲在了原地,没有动。 她回过头去,不停地往东边张望。可那里除了几个打杂的太监,什么也没有。 值守宫门的侍卫也在一旁催促:“赶紧走吧,一会儿宫门一关,你可以就走不了了。” 李熹刚要挪动步子,身后忽然传来由远及近的马蹄声。 回头一看,小马驹的背上,果然驮着那个小小的身影。 胤祐来到神武门前,勒住缰绳,让踏日停下来。 他的小马还没站稳,人已经迫不及待从马上跳了下来。 这个下马的姿势别说李熹,连站在神武门外的曹寅也看得心惊胆战,差点就要飞身进来接住他。 这时候,李熹已经跑过了过去,蹲在胤祐跟前。脸上虽然笑着,声音却带了哭腔:“跑这么快做什么,瞧着一头的汗,仔细吹了风,又要受凉。” 这时候,皇贵妃也赶了过来。正在御花园中游完的娘娘和公主们本打算趁着天还没黑回宫去,见到她来了,纷纷围过来请安。 皇贵妃摆了摆手,目光一直落在儿子身上,却并没有上前打扰。 于是,众人便围在她的身后,静静地看着远处的两人。 御花园里的风很大,李熹已经换下了宫女的衣服,发髻也梳成了普通女子的模样。额发被风一吹,正好挡住了眼睛。 胤祐伸出小手,轻轻地替她理了理四处乱飞的碎发,又抹了把她脸上的泪水,笑了笑,说道:“我还没和你好好告个别呢。” 李熹再也忍不住,一把将他紧紧的抱进怀里,哭得不能自己。 心里早已经被她按捺下去的念头毫无征兆的冒了出来,并且愈发强烈。话就梗在喉头,随时都有可能不受理智左右,脱口而出。 曹寅走到侍卫跟前,低头与对方说了两句什么。 曹佐领,做了十年銮仪卫,皇上身边的红人,没有人不认识他,他的不情之请自然要通融一下。 于是,曹寅走进宫门,来到胤祐和李熹身旁,轻轻拍了拍李熹的肩膀。 李熹和胤祐同时抬头看了他一眼,曹寅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当他收敛起身上的玩世不恭,就显得整个人温润了许多。 不知道为什么,李熹与他相识十年,但却并不熟悉,话都没说过几句。但仅仅只是一个眼神,李熹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胤祐嘟着嘴,很不高兴的推开了他的手,很不客气的说道:“你不要碰我的熹姑姑,她现在还不是你的媳妇。” 曹寅听到这话先是一愣,而后竟然有一丝丝的委屈,莫名生出一种朋友反目的错觉。 胤祐转过头来对李熹说道:“你放心吧,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等我长大了,能出宫去,我就去看望你。” 说着他又拉起李熹的手,拉着她站起来,走到曹寅跟前,另一只手拉起曹寅的手,然后郑重的把他的熹姑姑交给了他的好朋友。 “子清,我现在把她交给你,你要好好照顾她,保护她,不能让她哭。” 曹寅笑着点头:“好,都听你的。” 小家伙又转过头来看向李熹:“他要是对你不好,你就来找我,等你老了我还是会照顾你,说话算话。” 李熹哽咽着说不出话来,活了二十多年,发现自己竟然没有一个孩子懂事。 这时候,太阳已经落到了西边的屋檐上,天快要黑了,神武门关门的时间再不能耽搁。 曹寅牵着李熹的手:“走吧。” 胤祐站在原地,安静的看着他们转身,缓缓走出神武门。 就在宫门即将合上的时候,小家伙终于忍不住,朝着李熹的背影大喊:“熹姑姑,我会想念你的!” 看到这一幕,御花园里本来想着看热闹的众人,无不为之动容,纷纷拿起手帕擦拭眼角的泪水。 谁不想拥有一个想七阿哥这样的儿子,他那么可爱,那么善良,那么重情重义,没有人会不喜欢他。 看到儿子难过,皇贵妃也难过的要死,她儿子哭,她也跟着哭。 她想要上前抱一抱那个小小的身影,不想让儿子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那里。 正在此时,胤祐身旁却多了个一人。 那个人比比胤祐高了半个头,身上穿着淡粉色衣裙,发髻上点缀着簪花,是比胤祐大了一岁的四公主。 小姑娘抬起弟弟的脸,用手帕细细的替他擦干泪水:“哭什么,这是好事。” 胤祐眨了眨大眼睛,一脸茫然的看着她。 四公主又说:“反正这宫里的人不是想做娘娘,就是想走出这道宫门,熹姑姑得偿所愿,你该为她高兴才是。” 一旁的大人都看着他俩,很难相信这话是从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嘴里说出来的。 身为皇帝的女儿,她们的命运从出生那一刻就已经订好了。 长到十六七岁,皇父赐一个和硕公主的封号,千里迢迢嫁去蒙古,用她们一声的幸福来巩固大清对蒙古的统治。 胤祐在黄昏的暮光下看着四姐姐,总觉得她和别的兄弟姐妹都不一样。 因为做足了心理准备,李熹离开之后,胤祐的生活依旧,并没有受什么影响。 孙嬷嬷依旧尽心尽力的照顾他,皇贵妃又把白露指派到他的身边,料理他的日常生活。 这天,南怀仁照常来到南书房为康熙授课。 他年纪大了,依旧有些走不动路了,向康熙推荐了他的比利时同胞安多作为自己的接替者,继续为康熙讲授数学及自然科学。 今天是南怀仁为康熙上的最后一节课。康熙想起胤祐最近因为李熹出宫的事情闷闷不乐,他小的时候最喜欢听南怀仁天南海北的讲各地的传说和寓言。 于是,专门派人去把小家伙带过来,让他陪着自己,最后一次听南怀仁讲课。 这最后一节课,南怀仁讲得颇为虚无缥缈,讲宇宙玩物,讲哲学和神学,听得胤祐这个真正的小神仙昏昏欲睡。 终于,课讲完了,小家伙忍不住伸了个懒腰。伸到一半,被他阿玛瞪了一眼,他又讪讪的把手锁了回来。 南怀仁正要站起来,向康熙行礼告退。胤祐忽然想到什么,走上前,叫住了他:“南大人请留步!” 他搀扶着南怀仁重新坐下,想了想认真的问道:“我记得曾经听你说过,你们那边的神庙、古堡和宫殿都修得很高很大。” 南怀仁点点头,用仍然能听出明显口音的汉语说道:“欧洲的建筑普遍高大宏伟,以砖石结构为主,与大清的土木结构有很大的区别。” 胤祐问:“也用糯米糕……不对,糯米浆来修建吗?” 康熙坐在龙椅上,安静的听着儿子提问。不知道,他怎么又对西方的建筑感兴趣了。 “不不不……”南怀仁摇头,“当然不是用糯米浆,糯米浆不耐久,在罗马和希腊境内有着丰富的火山资源,人们都是用火山灰和石灰石烧制而成的水泥加砖石建房子。” 听到这里,康熙不禁在心里冷哼了一声。把石头和石头垒起来这种简单粗暴的建筑方式,垒高了就是高大宏伟。那土木建筑的精巧别致,独具匠心,又岂是这些西方人能体会的。 胤祐没有他阿玛那么丰富的内心活动,他听到一个新鲜名词,便问道:“什么是火山?” 南怀仁又耐心的向他解释:“七阿哥理解成会喷火的山就可以了。而火山喷火时带出来的细小碎石就是火山灰。” 胤祐点点头:“这种火山灰可以代替糯米灰浆?” “比糯米灰浆更耐久,抗腐蚀。” 胤祐继续问道:“那咱们这儿有火山和火山灰吗?” 南怀仁摇了摇头,很肯定地说道:“有,但是不多。” 等南怀仁走后,康熙才笑着打趣儿子:“你成天书不好好读,总是对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感兴趣。” 小家伙跑到他跟前,冲他摆了摆手:“不是的阿玛,我是想帮你呀。” “帮我?”虽然儿子这话让康熙觉得好笑,但又有些欣慰,小家伙还不满六岁,就已经知道要为阿玛分忧了。 “好,你说说,要怎么帮我。” 胤祐靠在他的龙椅上:“你看,他们把火山灰和砂石泥土粘起来建成房子,可以盖得很高很高都不会塌,那咱们也可以用来盖房子呀。” 康熙摸摸他的脑袋:“咱们要盖这么高的房子做什么?” 胤祐皱了皱眉头:“那咱们就不盖房子,咱们盖别的?” 康熙此时的心情还是老父亲闲来无事逗孩子开心,笑着问他:“盖什么?” 胤祐说:“黄河的河堤。” “……” 黄河的河工一直以来都是康熙的一块心病,投入了那么多人力和财力,河道总督靳辅一直驻守在黄河下游一带,试图解决当地水患问题,但这么多年来,每年一到汛期,黄河仍旧给当地百姓带来不小的麻烦。 康熙自己也看过不少关于河道治理的书籍,这些古书上对于在什么地方取土,如何取土都有明确的记载。 可是归根结底,这些都是生土,夯得再怎么结实也经不起奔流而下的黄河之水冲刷。 糯米灰浆作为植物凝胶,虽然能取代石灰石和火山灰起到胶凝作用,修筑长城或者堡垒这样的大型建筑还行,但是在水下不耐腐蚀,作用不大。 胤祐两只小手按在阿玛的手臂上推了推:“我看书上说,春天是建造河堤最好的季节。阿玛你现在让
相关推荐: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偏执狂
媚姑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左拥右抱_御书屋
军师威武
归宿(H)
寡妇门前桃花多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