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不懂,就是关心则乱。 太医也不好跟他解释这么多,干脆也就顺着他的意思点头称是。 太皇太后的身体倒是很争气,有胤祐这个小家伙每天陪着她说说笑笑,康熙来慈宁宫一呆就是大半天,太子和其他阿哥也时常来给老祖宗请安。太皇太后心情好,身体自然也慢慢的康复了。 这天小家伙又想起个事,于是,趁着阿玛来给太皇太后请安的时候,拼命给他使眼色。 康熙还以为儿子这是眼睛不舒服,让皇贵妃给他瞧瞧。 皇贵妃对儿子一向比什么都要上心,赶紧过去扒他眼皮。 小家伙推开额娘的手:“哎呀,眼睛没有不舒服,好得很。” 康熙问他:“没有不舒服你老是眨眼睛做什么?” “我……” 小家伙暗自叹了口气,丢下手里的一把松子跑去了书房,顺道还把碧云叫过去给他铺纸研墨。 康熙听他说要写字,颇有兴趣的往外张望。正巧苏麻喇姑要陪着太皇太后礼佛,他便拉着皇贵妃到另一头的书房去看儿子写字。 胤祐连书都没看,提笔就在宣纸上写了起来:“阿目佉。摩诃目佉。痤隶。摩诃痤隶。柁翅。摩诃柁翅。尝求利。摩诃尝求利。乌摩致。摩诃乌摩致。柁翅柁翅。摩诃柁翅。兜帝兜帝。摩诃兜帝……” 这字可不少,工整的小楷足足写了一页。可是皇贵妃一句也没看懂,转头去问康熙:“他这是写的什么文字?” “梵文。” “啊?”皇贵妃万万没想到,他儿子还会写这个,并且是默写并非对着书本抄。 她问儿子:“小七,你写的内容是什么呀?” “药王菩萨去病咒。”胤祐头也不抬,“据说可以驱除病邪,常保平安。” 皇贵妃记得,他儿子进出庙宇从来不跪不拜。但是为了太皇太后,时常抄诵佛经。孩子的这片孝心,足以令人动容。 胤祐低着头专心抄佛经,皇贵妃看不懂,去厨房守着人给太皇太后煎药去了。 康熙不但在一旁看着,偶尔还指指点点。 胤祐本就对他有些意见,现在更是不耐烦。干脆把笔往他阿玛跟前一递:“阿玛,你也来为乌库玛嬷抄一遍吧。” 抄就抄,这不是应该的吗?康熙接过笔,胤祐替阿玛重新换了一张纸。 书房里就只有父子俩人,宫女安静的站在一旁。 胤祐眼珠子转了转,凑到康熙跟前问道:“阿玛,你还记得咱们去年吃的那个吗?” 康熙想也不想就说道:“不记得,去年吃了什么?” 胤祐比划了一下:“就……一口大锅,中间高高的竖起来。里面有汤,把羊肉放进去涮一涮,再捞出来蘸上酱料……” 说到这里,小家伙吸溜了一下口水:“真香!” 康熙听出来了,小馋猫是想吃火锅了。 胤祐搓搓手,一脸期待的看着阿玛:“所以……” 康熙也似笑非笑的回望过去,一句话就拆穿了他:“想出宫去?” 小家伙嘿嘿的笑两声:“想吃火锅,可是宫里没有呀。” “有,谁说没有?” “……” 小家伙靠近一步,轻轻拉了拉阿玛的袖子:“想去子清家里吃。” “你是想见李熹了吧。” “我都一年没见过熹姑姑啦。” 儿子这个小小的愿望倒也不是不能满足。就是这么大冷的天,被太皇太后和皇贵妃知道他带着孩子溜出宫去,难免要念叨几句。 念叨几句对帝王来说也不算什么,就在正月十五前两天,他派人去慈宁宫把胤祐接过来。 小家伙早早的就穿戴整齐,等着阿玛派人来接他。 太皇太后就算是生了病,那也是个精明的老太太,从他一大早上起床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兴奋劲儿,就看出了端倪。 又见他戴了帽子,系上披风就知道小家伙这是要出门去。 还特意嘱咐他晚上出门小心点儿,晚了就歇在乾清宫,明天再回来。 胤祐走出慈宁宫大门才反应过来,乌库玛嬷这是知道他晚上哟啊出宫去。 这次康熙倒不是突然造访,提前跟曹寅打过招呼。于是,当父子俩坐着马车来到曹家宅邸的时候,火锅炉子已经烧上了,牛羊肉已经切片摆上了桌。皇上和七阿哥坐下来就能吃上一口热乎的。 李熹有了四个多月的身孕,并应该跟着孙嬷嬷等一众女眷到后院回避,前厅自有丫鬟伺候。 可是李熹好不容易能见着七阿哥一面,哪里舍得将他交给别人。 胤祐出宫来就是为了看望他的熹姑姑,自然也舍不得她走。 这又不是在宫里,哪儿来那么多讲究,要留下便留下,只要儿子高兴便好。 李熹看到小家伙长高了长壮了,高兴得挪不开眼。在一旁伺候着,让他先把饭吃了,给他涮了牛肉、羊肉,又给他夹了些萝卜和白菜。 小家伙不爱吃,朝着要吃肉,李熹硬是哄着他吃了些蔬菜。 等他吃饱喝足之后,李熹把他带去花厅说话。小家伙看了看他的肚子,问道:“听说你怀了小宝宝。” 李熹笑着点了点头:“我也听说你因为这事儿和子清打起来了。” 胤祐看着她:“我打了子清,你好像很高兴?” 李熹捧着他的小脸:“那是自然,哥儿不也是为了我才打他吗?” 胤祐反倒有些沮丧:“可我打不过他,等我再长大些,一定好好教训他,叫他不敢再欺负你。” “他对我很好,没有欺负我。”李熹蹲在他的跟前,“不过还是要谢谢你。” 胤祐扶她起来,让他坐在椅子上:“你会生个弟弟还是妹妹?” 李熹摇了摇头:“这我可说不好。” 胤祐想了想:“生个妹妹吧。” “哥儿想要妹妹吗?” 胤祐摆了摆手:“弟弟妹妹我都有。”他拉了一把站在旁边的曹颜,“小玉或许想要个妹妹。” 曹颜一愣,讷讷的点头符合胤祐:“七阿哥说得对,我想要个妹妹。” 李熹转过头去看向曹颜。这孩子对她而言身份太特殊了。他是曹荃的儿子,又过继给了曹寅。李熹嫁进门就要给人当妈,这关系着实不太好处理。 不过,好在曹颜性格比曹荃其他孩子好太多,安安静静也不生事,平时在宫里陪宫里陪胤祐读书,相处起来也并不困难。 李熹又拉着胤祐问了问太皇太后的身体情况。听到曹寅说太皇太后病了的时候,她就想进宫去瞧瞧。可她只是个出了宫的宫女,也不是什么有封号在身的命妇,哪里就能随意进宫走动。 再说她当时刚怀了身孕不久,胎儿不稳,又吐得厉害,大夫不建议他到处走动。 此时,听到太皇太后身子日渐康复,才放下心来。 康熙和曹寅在书房关起门来聊天。虽然帝王一直不许内廷官员干预外事,但曹寅和纳兰不一样,这两个人官不大但却在他身边做了许多年的近臣。 许多事情,帝王许多想法明珠、索额图、佟国维这些议政大臣都摸不透,但他俩却知道的一清二楚。 这也是康熙一直以来不愿方他俩离开的原因。 虽然大家都在休年假,但是朝堂上仍然有让帝王烦心的事。而所有的事情归纳起来都离不开一个人的名字——郭绣。 曹寅知道,有不少人这个年怕是过不好了。 他们吃过晚饭,天才刚黑下来,现在时间尚早,街市上正是热闹的时候。 来的路上胤祐对外面的一切就充满了好奇,回去这一趟,康熙打算带着他沿街逛一逛,这便要走了。 临走之前,他忽然转过头来,眸光冷冽的盯着曹寅,说道:“朕知道你跟纳兰一向交好,有些事情,不该说的,你最好把嘴管严了,不该说的一个字也不许说。” 康熙既然特意叮嘱,曹寅只得听话的点了点头 他们走的时候,李熹又拿出不少衣服,都是给七阿哥做的。 她也不知道七阿哥现在长得有多高多重,衣服就只能按照曹寅的描述来做。拿出来给他试了试,倒是不显小。 坐上马车的时候,胤祐仍旧掀开帘子,伸着脑袋往回看。直到马车拐过弯,再也看不见门口的打灯笼,他才重新坐好。 虽然舍不得与熹姑姑分别,但一想到一会儿要去逛街,小家伙又开始充满期待。 马车里还多了个人——康熙让曹寅陪着他们一同去街上逛逛。 虽然早春的天气仍然有些凉,前不久才下了一场雪,但明天就是上元节,街市上已经开始热闹了,一些地方甚至已经提起开始了灯谜会。 胤祐手里举着串糖葫芦,这里看看,那里瞧瞧。见到什么新鲜玩意儿都想要,曹寅就跟在他屁股后面付钱。 小家伙站在一个卖面具的小摊前面,曹寅给他挑了个孙悟空的,小家伙不喜欢,自己选了个白色的小狐狸。 小狐狸只能挡住他上半张脸,空出来嘴的位置可以接着吃糖葫芦。 不只是糖葫芦,他见到什么都想尝尝。一路吃过来,肚子塞得一点空隙也没有,才停下来。 父子俩和曹寅站在一串花灯前面,胤祐随手挑了一个。店家拿出一张纸给他,胤祐打开念出上面的字:“古月照水水长流,水伴古月度春秋。留得水光昭古月,碧波深处好泛舟。(打一字)” 店家洋洋得意的说道:“小公子好好笑想,猜出谜底,这盏花灯就送给你了。” 这对小家伙来说着实没什么难度,刚把谜面念完,抬起头来就给出了答案:“湖水的‘湖’字。” 店家笑着夸他聪慧,把花灯递给他。胤祐没伸手,曹寅替他接了过来。 小家伙玩得正高兴,又挑了一个。 店家拿出谜面:“这个可有难度了,小公子要仔细想想。” 胤祐展开纸来看:“小小身儿不大,千两黄金无价,爱搽满面胭脂,常在花前月下。(打一文房器物)” 胤祐回头去看曹寅,却被他阿玛敲了一下帽子:“自己想!” 皇上即便穿着普通的行服,往那儿一站,也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透露出来。 店家抬起头来看他,堪堪触到他的目光,又胆怯的低下了头。 曹寅虽然不敢直接告诉他答案,但还是给了他提示,手指点在“满面胭脂”上,又指了指“文房”二字。 胤祐恍然大悟:“这是……印章?” 曹寅给他数了个大拇指。没想到七阿哥得了鼓励,把剩下的灯谜挨个猜了一遍,最后拎了整十盏花灯回家。 旁边摆摊的小贩都过来看热闹,小声议论,幸好明天才是上元节,要不都得让这叫这眉目如画的小公子猜了去。 这一晚上玩得太嗨,吃得太撑,马车还没进入紫禁城他就睡着了。 这也没法送回慈宁宫,皇上只能亲自把儿子扛进昭仁殿,安置在龙床上。 小家伙人虽然长大了,睡姿比起小时候却没有任何改进。 他这一年来都自己一个人住在阿哥所或者西花园。早已经不跟阿玛额娘一起睡了,康熙都快忘了他是个一旦睡着就不讲道理的小混蛋。 这一晚,倒是让老父亲回忆起许多他小时候的模样来。 被他搂着脖子腿搭在肚子上也没有不悦,反而搂着他安稳的睡了。 胤祐只允许自己把别人当抱枕,却不愿意别人抱着他睡。因为他热,被子一踢,自己滚到床的最里面,呼呼大睡起来。 第二日一早,康熙醒过来的时候就看到小崽子露着肚皮,躺在那里,身上一点被子也没盖。 心下大惊,这要是病了,如何跟老祖宗交代? 于是,一整天他都在观察儿子的情况,听他清清嗓子都有些草木皆兵的紧张感。 最后发现,这小崽子该吃吃该玩玩,活蹦乱跳啥事没有。 看来是真的长大了,不像小时候那样,动不动就生病。 胤祐把拎回宫来的花灯挂满了慈宁宫的正殿,并且沉迷猜灯谜的游戏。 上元节这天,每个人来给太皇太后请安,他就让人家猜个灯谜,猜出谜底就送花灯,猜不出就不送。 花灯宫里也不是没有,并且做工精细,绘画精美,用的材料也比民间的更好。 不过,胤祐一向在兄弟姐妹中受欢迎,花灯什么的不重要,大家就想跟他一起猜灯谜。 胤祐在慈宁宫一直住到了正月十五以后,这才搬回他自己的住所,恢复了落下许久的课业和功夫。 毕竟是因为尽孝道才荒废了那么长的时日,傅先
相关推荐: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高达之染血百合
她太投入(骨科gl)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心情小雨(1v1强制)
沦陷的蓝调[SP 1V1]
祸国妖姬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腹黑哥哥。霸道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