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推文

漫漫推文> 军师威武 > 第237章

第237章

有机会呢?” 他这一推,没轻没重的,差点把六阿哥推湖里区,赶紧慌慌张张一把将人拽住。 兄弟俩重心不稳仰躺在地上,手脚都纠缠在了一起,打打闹闹。 “小七,小七?” 正在两个人互相拿手脚压制对方,谁也不肯松手的时候,远处却传来了另一个声音。两个人回头望去,远远地看到两个身影朝他们这边跑过来。 走近了,借着月光才看清楚,是五阿哥和八阿哥。 五阿哥一眼就看到了胤祐腿上那只小狐狸,惊喜的坐在了胤祐左边的位置,摸摸狐狸的脑袋:“婴宁,你怎么也在这里?” “自己偷跑出来的。”胤祐随口答道。 八阿哥看看左边,又看看右边,没有七哥身边已经没有他的位置了,他只能走到五阿哥身旁并排坐下。 胤祐把狐狸交给五阿哥,自己却站了起来:“我还是想去湖中央看月亮。” “啊?” 胤祐又说:“要是有一壶酒就更好了,效仿古人泛舟湖上,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又无奈的耸了耸肩,“可是我额娘说了,小孩子不能喝酒。” 兄弟们早已经习惯了他这个张口闭口“我额娘说”的口头禅,异口同声的评价道:“妈宝男。” 一个文人,想要效仿古人斗酒诗百篇的想法,就这么被他的老母亲一句“未成年人不能喝酒”扼杀在了摇篮中。 但是想要去船上赏月的念头却无论如何压不下去,往台阶下走了两步,兄弟们还没来得及阻止,就见他纵身一跃,轻轻巧巧的从岸边跳到了船上。 那就是一艘普普通通的小木船,就算是个不到九岁的小孩子跳上去,也不堪重负一般左右摇晃了两下。 胤祐也跟着慌了两下,尽量放低重心,保持平衡,直到船身的晃动停下来。 小木船的一头牵着绳子,绳子拴在船坞的木桩上,船桨也已经收了起来,根本没法往中间划。 即便如此,对于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而言,船上的月亮也要比岸边看起来更大更圆更亮。 “小七,当心掉水里。” “小七,你快上来吧。” “七哥,你看到了什么?” “……” 饭吃到一半,皇贵妃就发现儿子不见了。本以为和兄弟们一起捉迷藏去了,但九阿哥他们几个都已经回来了,胤祐那小崽子却还没有回来,连带着其他几个也不见了踪影。 时辰不早了,太皇太后要回去歇息,康熙和皇贵妃一同送她回凝春堂。 出来的时候,皇贵妃就隐约听到远处传来几个孩子的交谈声,便对康熙说道:“臣妾想过去看看小七。” 康熙也听到了声音,皱了皱眉:“朕跟你一道过去看看。” 胤祐干脆躺了下去,手枕在脑后,一派悠然自得:“我看到一棵桂树,树下站了个美人,美人怀里抱了只兔子。” “……” 胤祐继续说道:“桂树、玉兔还有嫦娥仙子,这就是传说中的广寒宫吗?” “……” “她看起来不太高兴啊,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胤祐忽然发现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他的兄弟们怎么都安静了? 他试探着在船上叫了两声:“五哥,六哥,八弟,你们要不要一起上来看看?” “……” 依旧没有理他,耳边只有风吹过湖面时荡起的水声,还有草丛间的虫鸣,稻田里青蛙的叫声…… “七哥……” 八阿哥的声音戛然而止,带着一点胆怯和慌乱。 胤祐终于发现了不对劲,鲤鱼打挺从船上坐起来,动作太大,引得船身又是一阵摇晃。 换了个角度,他这才发现,水面上除了月光的倒映,还有灯笼的倒影,以及一抹明黄。 胤祐脑子里闪过无数念头,倒下装死、跳进湖里、乖乖认错、乌库玛嬷救我…… 太皇太后现在已经睡下了,可救不了他。他今天这顿打在劫难逃。 小家伙在心里叹了口气,转过身,就像来时那样,又轻轻一跃,回到了岸上,几步跑上台阶,站在堤岸上。 甚至不用抬头,他就已经可以想象阿玛此时此刻的表情。 五阿哥、六阿哥和八阿哥默默地站在后面,低着头不敢吭声。五阿哥怀里空空如也,小狐狸已经跑不见了。 康熙看着他,眼里隐含怒意,“跪下”两个字还没出口,胤祐就像猜到了他要说什么,一掀衣袍就给他阿玛跪下了:“儿臣知错了,请阿玛息怒!” 他从小到大都这样,认错认得干脆利落,没有半点包袱。 “你哪儿错了?” 当然是错在调皮捣蛋的时候,应该小心一些,不能被阿玛逮到。 但是现在被逮到了,他只能乖乖地自我反省:“不应该到船上去玩,额娘说了,这样很危险。” “知道危险,你还敢上去。”康熙转过身来,指了指后面站着的三个儿子,“还怂恿你的兄弟们跟你一起去。” 胤祐咬了咬下唇,可怜巴巴的说道:“我以后再也不敢了,阿玛你就饶了我这一回吧。” “皇贵妃轻轻摇了摇头,这小崽子,聪明的小脑袋都用在了调皮捣蛋,以及被阿玛逮着后怎么斗智斗勇上了。 他虽然认错认得诚恳,但毕竟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儿子,康熙可太了解他了。这次知道错了,下次还有别的稀奇古怪的犯错方式。 于是,他转过头来问道:“胤祺,师傅最近《礼记》讲到哪里了?” “……” 五阿哥心里还在想小狐狸跑哪里去了,会不会迷路了呀。阿玛忽然点到他的名字,他还没反应过来,吞吞吐吐的答道:“回汗阿玛,讲……讲到了《虞书》。” “嗯?”康熙转过头来瞪他一眼,“你说什么?” 《虞书》是他们现在正在学的《尚书》里面的章节,跟《礼记》半点关系都没有。可怜了五阿哥这个才勉强能看懂汉文的学渣,被皇父忽然点名,一时慌乱,说错了。 八阿哥赶紧站出来替他五哥解围:“回汗阿玛,师傅现在讲到了《文王世子》。” 胤祐倒吸一口凉气,《礼记》又不想《论语》那么短小精悍,一篇文章可长了,师傅都要分好几天才能讲完。 也不知道弟弟这是在帮他还是在坑他,要是阿玛张口就让他把《文王世子》抄一百二十遍,那真是手抄断了,都抄不完。 八阿哥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又壮着胆子补充道:“《文王世子》的第一段。” 康熙看了几个人一眼,知道这是兄弟几个在互相打掩护。大过节的,又这么晚了,他也不想再追究什么。 于是,对胤祐说道:“那就把这一段抄一百二十遍,三日后交给朕检查。都回去吧。” “谢汗阿玛。” 看着康熙和皇贵妃的背影渐渐走远,兄弟几人这才站起来。 胤祐愁眉苦脸的转身往后走,全然没有了欣赏月夜的兴致。 八阿哥上前安慰他:“七哥,第一段很短的,一会儿就抄完了,我帮你一起抄。” 第一段虽然短,但也有一百二十遍,而且以前抄书都是七日之内抄完,现在变成三日之内抄完,时间缩短了一半还多。 胤祐无比幽怨的叹了口气:“你们谁也有帮不了我。” 虽然八阿哥的字写得也不错,但是和胤祐比起来,那也有天壤之别。他的字迹没有人能模仿,康熙一眼就能看出来。 就算是太子和四阿哥现在也没办法帮他抄书,他只能自己动手抄完这一百二十遍。 蒙古那边又开始打仗了,噶尔丹率领两万蒙古精锐奇兵从乌尔会河开始,大举进攻蒙古其他部落。 这一次,噶尔丹不再掩饰他们和沙俄那边的盟友关系,甚至公然在身边带了一位沙俄使者,为他出谋划策的同时,与俄国沙皇那边也保持密切的联系。 康熙真是勃然大怒,就这他如果还在跟俄国人的谈判中做出重大让步,那才真是缺心眼儿。 就在准噶尔和蒙古其他部落打仗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他又让信使给索额图送去新的旨意:“告诉俄国人,要么无条件接受大清帝国的所有条款,签订边境条约,要么立即返京。” 阿玛这么忙,胤祐以为顾不上他了,哪知道康熙忙归忙,儿子的教育问题却丝毫没有落下。给了他三天时间抄书之后,就把人叫去了澹宁居。 胤祐进屋的时候,康熙和太子刚议事完毕,父子俩正坐下来喝茶。用的就是那套十二花神杯,康熙是真的对这套杯子情有独钟,年初去江南的时候还带上了。 胤祐也喜欢这套杯子,他喜欢诗词,也喜欢欣赏所有美好的事物,这套杯子在创作灵感上就有他的参与,成品更是难得一见的精品,父子俩的审美高度重合。 “小七来了。”太子一抬眼,看到了,笑盈盈的朝他招了招手,让他过来。 小家伙给阿玛和太子哥哥请安,然后交出自己抄写的《文王世子》,在康熙一页一页查阅的时候,他就盯着桌上的杯子看。 现在是八月,康熙用的正是那只桂花杯,上面的诗句是唐代诗人李峤的《桂》:“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 太子用的是七月兰花杯,上面印的李峤的《兰》:“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 康熙把看过的纸张递给太子,看到胤祐低着头,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桌上的茶具。 康熙问他:“你在看什么。” 胤祐说:“我想喝茶。” 太子从他抄的《文王世子》中抬起头来:“我记得小七可从来不饮茶。” 康熙露出个意味不明的笑容,吩咐道:“来人,给七阿哥倒杯白水来。” “不不不……”胤祐赶紧拦着他,“阿玛,我今天就想喝茶。” “你今天想喝茶?” 小家伙点点头,把自己抄的书递到阿玛手里:“你瞧瞧,我这字是不是又进步了?看看,这一横大气磅礴,还有这一竖遒劲有力,还有还有,这一点,你看看。” 康熙依言,仔细看了看,没看出什么特别之处,但还是做出了肯定的评价:“嗯,写得不错。” 胤祐推了推他的手:“你再仔细看看。” 他这么一说,太子也偏过头来看,好奇道:“这一点有什么讲究吗?” 胤祐眨了眨眼:“没有看出点儿盛唐的气韵来吗?” …… 他说话的时候,整个人不知不觉就靠在了康熙抬起的手臂上,老父亲颇为不满的推了儿子一把:“站好,站好!” 胤祐只能乖乖站好:“我想喝茶,用那个六月的荷花杯,我还没喝过呢。” 康熙吼他:“你还敢提要求!” 胤祐没被他吓着,但一旁的太子惊得不轻,手一抖,清透温润的瓷杯从指间滑落,眼看着就往地上摔去。 “……” 太子瞳孔骤缩,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梁九功心都跳到了嗓子眼,差点惊叫出声。 就连康熙的眼睛也瞪大了,心跳有一瞬间的加速。 可是,预料中瓷器碎裂的声音并没有响起,那只七月兰花杯却落入了一只同样白净的手里,里面的茶水洒出来,全都泼在了手背上。 胤祐把杯子搁在桌上,又甩了甩手:“太子哥哥小心,这茶有点烫。” “帕子,拿帕子过来!”太子急忙拉过他的手来仔细查看,生怕把他烫伤了。 茶水是有点烫,但还不至于烫伤,也就是胤祐这小崽子细皮嫩肉的,手背有点红。 康熙赶紧叫人打一盆凉水进来,又让胤祐把手放进去。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责备谁比较好。 反正杯子也没碎,太子又不是故意的,小家伙反应快,身手矫健,接住了杯子,字还写得那么漂亮,老父亲再大的火也早已经消了。 “梁九功。”康熙吩咐道,“去把那只荷花杯取来。” 胤祐终于如愿以偿的用那只六月荷花杯喝上了茶,杯子很漂亮,茶也很香,小家伙心满意足。 这时候康熙转头看太子,又说起了另一个话题:“明年你也该十七了。” 太子颔首:“是,阿玛,明年虚岁十七了。” “你从小学习勤勉刻苦,处理政务方面又谨慎踏实,颇受内阁大臣好评,到了这个年纪,也该考虑大婚事宜。” 这个事情太子哪里好,说什么,只能应道:“全凭皇父做主。” 胤祐回忆了一下,阿玛给太子选定太子妃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 他那时候

相关推荐: 归宿(H)   姑母撩人   狂野总统   左拥右抱_御书屋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媚姑   下弦美人(H)   魔界受欢之叔诱(H)   心情小雨(1v1强制)   她太投入(骨科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