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推文

漫漫推文> 军师威武 > 第297章

第297章

竟是晚了几日才到。 胤祐一套枪法都已经学完了,还跟几位绿旗兵的汉人将领讨论了一番各地武学。 绿旗兵又称绿营,清军入关之后将收编的明军及其它汉兵,参照明军旧制,以营为基本单位进行组建,以绿旗为标志,称为绿营,又称绿旗兵。 因此,绿旗兵是一支纯粹由汉军组建的军队。大约六十万人,是八旗兵的四倍,分散在全国各地。在三藩之乱之时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擅长步战。 胤祐时常与他们混在一起,对他们了解了许多,也学到了许多。 他们在各地的职责很复杂,除了备战之外,还要负责城镇巡防。士兵为世兵制,父亲死了,儿子补上。 因此,他们之中就隐藏着许多颇有来历的士兵。胤祐就结识了一位来自少林寺的俗家弟子,一手少林拳法在军中无人能敌。 这胤祐能放过他吗?赤手空拳跟人比试一番,最后差点被教做人,幸好他反应够快,脚下步伐虚晃一招,险险地躲了过去。 七阿哥走到哪里,都能与人打成一片,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上到主帅,下到士兵,连马匹都喜欢他。 如此,又过了两日,终于,噶尔丹的大军距离昭莫多已经不足五十里。 费扬古、孙思克和殷化行三位将军开始召集部下商议如何御敌。 胤祐自然也在一旁听着。到了这里,他倒是很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眼前这些人都是身经百战的大将,可不是阿尔尼、裕亲王、恭亲王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王亲。 胤祐学到的那点理论知识,一点也不敢在他们跟前卖弄,只会在心里默默地筹划,然后认真的听着。 看看诸位将军提出的意见和方案跟他想的是否一致。 而后他发现,自己果然没有给张勇将军丢脸,自己想的,与他们商议出来的战略战术大差不差。 “硕岱,阿南达听令!”费扬古开始点将,这两位一位是满洲正白旗先锋统领,一位是蒙古正黄旗都统。 两人双双出列,对大帐正中的费扬古抱拳道:“末将在!” “你二人率领部分轻骑出阵,即刻下山,迎着准噶尔大军的方向而去。切记佯装出疲惫无力的模样,诱使噶尔丹向西边追过来。” “末将听令!”两位都统纷纷领命而去。 胤祐在一旁琢磨,不知道噶尔丹会不会上这个当。 不过既然费扬古将军这样安排,那就一定有十拿九稳的把握。 首先,就如胤祐之前对孙思克将军所说,噶尔丹迫切需要这一仗来扭转他现在的局面。回不去天山一带,就只能逼迫康熙交出喀尔喀蒙古部众,在漠北发展。 他想要打仗,就算知道前方可能有诈,也是必要赌这一把。 是否真的会上当,就要看费扬古将军接下来还有什么安排。 胤祐在心里想,而后将噶尔丹胤祐到山前,他们便一哄而散,隐没进丛林里不见踪影。 此时噶尔丹必不敢冒然上前,一定会观望。 此时,噶尔丹会看到山上的清军并不多,只是零零星星那么几个,仓皇逃窜,就会以为费扬古的西路大军补给不足,粮草短缺,此时已经撤退。而山上这些人是因为掉队才躲避至此。并不知道,费扬古早已经在上面等了他十来天,体力充沛,一切准备就绪。 事情就如同几位将军站前预想的那样,噶尔丹果然上当了。 这一日,胤祐胤祐换上铠甲,一直跟在几位将军身旁。不久之后,就听到有人来报,说噶尔丹亲自率领手持长矛的骑兵向高地密林深处,两位都统所率领的轻骑发起冲锋。 这时候,费扬古将军转身看向殷化行:“有劳殷将军率领绿旗兵精锐出阵!” 殷将军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转身出了大帐。 不知道为什么,在他转身的那一刻,胤祐感觉自己胸腔内的心脏跳得愈发明显,一下一下强有力的震动,血液在身体内沸腾。 这就是战场,生与死的较量。他陪同两位将军一起,走出大帐来到山崖边,俯瞰密林中的情况。 殷将军一马当先冲了出去,身后的绿旗兵精锐倾巢而出,他们在前面抵挡噶尔丹骑兵的冲锋,鸟枪和子母炮在后面射击。 耳边连绵不绝的想起轰隆轰隆的爆破声,整个山腰密林硝烟弥漫,胤祐甚至看不清战场的情况。 噶尔丹不是傻子,冲到阵前他就发现,清军火器充足,训练有素,哪里是什么撤退时掉了队,分明就是故意将他引诱至此。 但是事已至此,退无可退,只能硬着头皮拼死一战! 胤祐看看到这个情形就想起了五六年前的乌兰布通之战,而后他竟然轻笑了一声。 这一声轻笑引来了费扬古和孙思克两位将军的注意。孙将军问道:“不知七阿哥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胤祐指了指蒙古骑兵:“他们现在的处境就像几年前我皇叔派出的军队。这种易守难攻的地形,仰攻势必削弱骑兵的冲击力,噶尔丹麾下的蒙古巴图鲁虽然骁勇,但也抵挡不住炮弹。” 他说这话的时候,许多人蒙古兵被击中,跌落马下。 说完,胤祐就有些笑不出来。那一仗虽然后来噶尔丹逃跑,大清宣布胜利。但事实上,清军的死伤人数远远高于噶尔丹,并且还死了好几名大将。 在此之前,阿尔尼带出去的两万精锐也几乎全军覆没。 虽然几万人对于清军来说不痛不痒,但每一名士兵的命都是命,凭什么就要因为主帅的失策白白的葬送? 想到这里胤祐忽然觉得,当初没有对噶尔丹穷追猛打未必是坏事,以他皇叔的作战能力,说不定就是带着士兵送人头去了。 胤祐说道:“密林中自由疯长的参天大树是天然屏障,鸟枪和子母炮未必有用。” 费扬古问他:“那七阿哥意下如何?” “弃马,改为步战。” 他话音刚落,战场上的噶尔丹仿佛听到了他的建议,即刻命令他的骑兵全部下马,改为步战。 第147章 噶尔丹果真骁勇, 他一个人冒着箭矢枪炮冲在最前面,斩杀了好几名绿旗兵。 这是胤祐第一次看到他的样子,虽然带着头盔回家, 距离又远, 看不清长相。但是从身形就不难看出,他十分高大魁梧。 或许是受到噶尔丹的鼓舞, 他的部众也相当勇猛, 一时间, 竟然还扭转局势, 占了些上风。 胤祐表面不动神色,背在身后的手却不由自主握紧了。毕竟,他们只有一万三的兵力,而噶尔丹目前看起来至少有两万多人。 “七阿哥,”孙思克忽然转过头来,笑着对胤祐说道,“你看起来有些担忧。” 胤祐反问:“孙将军难道就不担心吗?” 孙思克却说道:“论步战, 善战者无人能超过汉人。” 而后, 胤祐便看到殷化行立即下令冲锋, 手持长枪和盾牌的汉军藤牌兵从后面汹涌而出, 很快和噶尔丹的大军短兵相接,八旗军则用鸟枪和子母炮在后方提供火力。 胤祐之前就看出来了,这样的地形, 兵不利于鸟枪和子母炮的发挥。密林不比草原,参天大木盘根错节, 形成天然的屏障。他们的枪炮射程有限,搞不好还会误伤自己人。 噶尔丹手下有两万多战兵,虽然在人数上占优势, 可是在装备上却不如清军,再加上他们是自下而上仰攻,且清军准备充分,占据有利位置,噶尔丹却丝毫落了下风。 这一仗从上午打到下午,双方鏖战一日,难分胜负。几轮鸟枪火炮猛攻下来,弹药消耗了不少,却并没有让清军占到多少便宜,反倒是噶尔丹一方,越战越勇。 此时,太阳已经渐渐偏西,再过不久,天就要黑了。 费扬古、孙思克两位将军正在讨论接下来的应对之策胤祐,绕到山坡的另一边,企图越过密林,眺望更远处的情况。 “七阿哥,”这时候费扬古和孙思克两人走了过来,“你在看什么?” 胤祐说道:“我想看看他们后防大营的情况。” 听到这话费扬古和孙思克同时皱起了眉头:“七阿哥的意思是?” “咱们可以趁着天黑,派出精锐骑兵偷偷下山,攻打他们后方的营地。” “……” 胤祐的师资力量很强大,除了他的亲人朋友,大清名臣,也包括对手。 在前方鏖战正酣的时候,带人细节老巢不就是厄鲁特蒙古最喜欢干的事情吗? 噶尔丹本人曾经就不止一次这样干过。在乌兰布通之战的时候,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就这么对付过他。若非如此,噶尔丹现在也不至于这么急迫的想要跟大清开战。 虽然距离上有点出入,但老巢和后方本质没有区别,都是釜底抽薪,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两位将军四村片刻,孙思克立刻站了出来:“那就由我率领一千精骑前去,袭击厄鲁特大军的营地。” “孙将军!”胤祐立刻上前一步,抱拳道,“请让我与将军同去。” 孙思克一愣:“七阿哥是不相信我这个老将的能力。” “当然不是!”胤祐说道,“天快黑了,地方阵营情况尚不明确。费扬古将军要坐镇中军,我与将军同去也好有个照应。” 费扬古连连摆手:“不行不行,你是皇子,身份贵重,此去太过危险,若是有什么不测,我实在没法向圣上交代。” “阿玛让我来,就已经料到会有这样的局面。”胤祐忽然扬起嘴角笑了笑,“将军也说了,我是皇子,若是我身先士卒,必定能大大提高我军部众的士气。” 费扬古还在犹豫,胤祐已经戴上了头盔,从兵器架上取了一把长枪握在手中。对孙思克说道:“孙将军,走吧。” 费扬古看进他的眼里,那里面满是少年凌霄的意气,心知他去意已决,无论如何拦不住,便只能由着他披甲上阵。 他转过头去看向孙思克:“还请孙将军千万护好七阿哥周全。” 孙思克仰头大笑:“以七阿哥的武艺,哪里需要别人护他周全?” 这倒是实话,七阿哥年纪虽小,但整个西路军种,功夫比他更好的一只手救能数出来。他缺乏的不是武艺,是战场经验罢了。 胤祐来到马厩,胭脂立刻就凑了过来,拿脑袋蹭了蹭他的手。 胤祐在它脑袋上胡乱揉了一把:“这次不是赶路,不需要你。你在这儿好好休息,等我们回来。” 说着他就把旁边的小白龙牵了出来,给他戴上马鞍马镫和马笼头,翻身上马,来到孙将军身旁。 他们从后面下山,绕了好大一圈来到噶尔丹后方的营地。 今日天气不好,月亮被层云遮挡得密密实实,一点光亮也透不下来。 孙将军一马当先,带着精骑冲进敌营。胤祐紧随其后,手中长枪刺破上前抵挡的蒙古士兵的胸膛。 噶尔丹留下来看守营地的战兵并不多,大多数是辅助兵,而组织这些士兵守营的将领却叫人意想不到。 胤祐半眯着眼,遥遥的望过去那人头戴元狐帽,手执长枪,身着著锁子甲,甲内着七黄色袍,下身着绿绫裤。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身材也是异常魁梧。 那竟然是一个女人,一个五十多岁却骁勇至极的女人! 披甲上阵的女将军胤祐只在戏文和史书上读过,例如花木兰、穆桂英、秦良玉。没想到,生平第一次上战场,就让他遇见了一位。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身边有诸如太皇天后、苏麻喇姑这样的优秀女性,皇贵妃对他的教育更是影响深远。 他看到蒙古军中,带头冲锋的竟然是一位女将军时,还颇为欣赏。 孙思克向他介绍:“这是阿努可敦,和硕特部首领的孙女,本是噶尔丹的嫂子,现在是他的妻子。” 蒙古人有收继妻的风俗,指的是女性在丈夫死后,嫁给其家族男性,包括兄弟、叔伯、侄甥甚至非女方所生儿子。 其实,满人也有这样的传统。当初努尔哈赤要把皇位传给代善,还曾暗示过他死后就让他收了自己的大妃阿巴亥,也就是多尔衮的生母。 后来,努尔哈赤人还没死,这二位就开始等不及搞起了暧昧,最后代善被废太子之位,阿巴亥直接被努尔哈赤休了。 孙思克老当益壮,胤祐也不肯落于人后,他们带出来的是西

相关推荐: 魔界受欢之叔诱(H)   赘婿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媚姑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缠绵星洲(1v1虐爱)   高达之染血百合   小怂包重生记(1v2)   左拥右抱_御书屋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