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推文

漫漫推文> 军师威武 > 第183章

第183章

他们感受一下老百姓农耕的辛苦。 这天晚上,胤祐照常练完功夫,又把傅先生送到了宫门口,返回承露轩沐浴更衣。 今天天气有点凉,但是屋子里已经不再烧炭火取暖,他觉得有点冷,不想一个人睡觉。 于是,小家伙就出了门。打算去各位兄长那里逛一逛,物色一个过夜的好去处。 一出院子大门,正对的就是湖面,对面有一处小岛,其实是另一边延伸向湖里的半岛,岛上有一处院落,是西花园沿湖而建最大的一处居所——讨源书屋,是太子的住所。 看着停近,除非游过去,否则需要绕行好大一圈才能到,于是胤祐放弃了。 承露轩往右走是挨着的四处院落,五阿哥、六阿哥、八阿哥和保泰住在那里。 往左是散落的三处院落,大阿哥、三阿哥和四阿哥分别住在其中。 距离承露轩最近的一处就是四阿哥的院落,这个院子也不大,同样小巧别致,自然古朴。比起胤祐院子里干干净净的一片,他哥这边可精彩多了。 四阿哥从皇宫里搬了许多自己养的花花草草过来,错落有致的摆了一个院子,一眼望过去,枝繁叶茂,有些早春盛放的品种已经打起了花骨朵。 胤祐刚一踏进院门的时候,就有太监进屋通传。 四阿哥正在看书,听到弟弟来了,赶紧放下书本出来迎他。 小家伙正蹲在地上欣赏一盆盆景,看到他哥出来,便说道:“这个院子这么小,终于知道哥哥为什么要选它了。” 四阿哥面不改色的看着他:“你要不选承露轩,我也不会选这儿。” “……” 另一边,有一盆已经开了的话,胤祐凑过去闻了闻,说道:“真香!” 四阿哥耐心的向他解释:“这是迎春花,早春时节开的,有淡淡的香气。” 这时候胤祐忽然蹦了起来,一下子扑进他怀里:“我刚出门的时候沐浴过了,哥哥你闻闻我香不香?” 第96章 小家伙这么猝不及防的扑过去, 四阿哥本能的伸手搂住他,却还是因为惯性往后趔趄了两步,却始终紧紧地抱着弟弟没有松手。 就连旁边的近侍也被胤祐的动作吓了一跳, 一拥而上赶紧要扶。反应最后的就是苏培盛,因为他就站在四阿哥的身旁。 但是四阿哥往后退了两步就自己站稳了,苏培盛虚浮一把, 就收回了手。 胤禛搂着胤祐,埋下头在他颈间深深地吸了一口, 就像吸小猫小狗一样,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 哄他:“真香!” “哈哈哈哈哈哈哈!”胤祐大概是觉得有点痒, 扭着身子大笑起来。 四阿哥这小院布置得太好看了, 胤祐舍不得进屋, 把所有的植物都细细的看了一遍,这才心满意足的走进去。 四阿哥本来正在看书, 听到他来了才草草的放下书本,去院子里迎他。 此时,刚才看的那本书正放在桌上, 胤祐走过去翻了翻,有没看懂写的是啥。 于是,他又翻到封皮上看了一眼,这本书叫《农政全书》。 小家伙更懵了, 抬起头来问他哥哥:“这这……也是讲治理河道的?” “当然不是,”四阿哥笑着摸了摸他的脑袋, “这是将农学的。” 胤祐歪头,问道:“农学是什么?” “就是前几天汗阿玛说过的,农耕技术。” 胤祐更奇怪了, 抬起头来打量四阿哥,不知道哥哥怎么又开始看这个了。 四阿哥看出了他的疑惑,摸了摸他的脑袋:“怎么了?想问什么就问吧。” 胤祐吐了吐舌头:“这有什么好看的?我都看不懂。” 四阿哥耐心的给他解释:“可以学习一些小麦和水稻的种植技术,也能了解一些咱们大清现在的粮食状况。” 这么说起来胤祐便有了点兴趣,两条胳膊支在书桌上,双手托着下巴:“什么状况?” 这时候有太监端上茶盏,是四阿哥专程让人沏的一盏梅子茶。 晒干的梅子肉用盐焗了,泡上水再加一勺蜂蜜,七阿哥喜欢得不得了,四阿哥院子里的近侍都知道。 四阿哥把揭开茶盖,只把茶碗端给他,胤祐美美的喝了一口就放在了一旁。 四阿哥这才说道:“这本书是前朝人写的,他总结的很好。因为距离咱们的年代比较近,也很有参考价值。” “作者认为,水利为农之本,无水则无田。咱们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西北方有着广阔的荒地弃而不耕;另一方面京师和军队需要的大量粮食,必须从长江下游启运,耗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这就叫做漕运。” “这个我知道,”小家伙还学会了抢答,“我跟着阿玛南巡的时候,有一位叫邵甘的官员,他就是漕运总督。后来被阿玛革职,阿玛让徐旭龄徐大人做了新任漕运总督。” 四阿哥笑着摸了摸他的脑袋:“小七真是聪明,记性又好。” 胤祐扬了扬下巴,不无得意的说道:“太子哥哥说过,漕运就是通过运河,将关粮从南方运来咱们这里。” 四阿哥点点头:“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如何在北方开垦荒地,解决水利问题。当然,他也很注重技术,关于棉花的种植就写得非常精彩。” 棉花?胤祐对棉花是什么花并不了解,但是他脑子里忽然浮现出另外两个字。 于是,他翻到目录,从上到下看了一遍,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忽然问道:“有没有兰花的种植技术。” 四阿哥一皱眉:“什么花?” “兰花。” 四阿哥摇摇头:“没有吧,这本书是讲农业种植的。兰花只能种来观赏,不属于农业生产范畴。” 胤祐撇了撇嘴:“哼!哥哥骗人。” “哈?”四阿哥觉得他叉着腰,倒竖眉毛的样子简直可爱死了,忍不住伸出手,挠了挠他的下巴,“哪里骗人了?” 胤祐把书翻了翻,指着抬头两个打字说道:“那怎么还有教人种棉花的,你还说讲得很精彩呢?”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四阿哥简直要被他萌死啦,“棉花可不是种来观赏的,它的用处可大了,可以织布,做衣服做棉被。” 胤祐一开始有点惊讶,后来又陷入了沉思,那样子可专注了,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他不说话,四阿哥也不说话,就那么含笑看着弟弟。 过了片刻,胤祐忽然兴奋的说道:“我知道啦!之前二姐姐有个玩具,就是纺车,就是把棉花纺织成棉布的。” 四阿哥怎么会知道二姐姐有什么玩具,他从来不跟姐妹们一起玩……他就不爱玩,他只喜欢他这个宝贝弟弟。 四阿哥坐在椅子上,拉着小家伙过来坐在他身旁:“小七怎么想起来养兰花了?” “是阿玛,他给了我一些兰花的种子,说这些品种只能在南方闷热湿润的环境中养。他在紫禁城种过,都冻死了,让我在玻璃房子里试试。” 四阿哥笑着摸了摸他的脑袋:“没关系,小七那么聪明,可以自己慢慢研究,说不定很快就能种出来,还能比汗阿玛种的好。” 小家伙嘟着嘴:“我是要种橘树,让乌库玛嬷能吃到新鲜的橘子,阿玛却让我帮他种兰花。” “兰花也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几个花盆就可以了。” 小家伙扑进四阿哥怀里撒娇:“那哥哥帮我。” 四阿哥搂着他哄:“好好好,哥哥帮你。” 时辰也不早了,就因为这小家伙跑过来,四阿哥今天的读书计划也没有完成。 不过不要紧,比起读书,当然是弟弟更重要。 四阿哥站起来:“该睡觉了。” 胤祐却坐在那里不肯动:“我今天要跟哥哥一起睡。” 四阿哥巴不得他跟自己一起睡,牵着他就回了卧房。 小家伙显然不是临时起意,是早有准备。赵诚还给他带着睡衣、毛巾和枕头。 兄弟俩钻进被子,他就扑上来紧紧地搂着哥哥,在被窝里上下其手的挠他哥哥的痒痒肉。 两人闹着闹着就抱在一起睡着了,胤祐一睡着就开始不安分。先是觉得太热,一脚把他哥踹开,还是热,又掀了被子。 四阿哥给他盖了好几次被子,都被他踢开了。 干脆让苏培盛抱了换了一床薄被过来,这下小家伙科所安分了,乖乖地盖着肚皮,乖乖地让哥哥抱着,一觉睡到了第二日早上。 天不亮四阿哥就醒了,他的生物钟很准,都不需要近侍来叫他起床,每天寅时一过他就会睁开眼,利落的起床,让苏培盛给他更衣,收拾妥当用过早膳就到无逸斋开始温书,风雨无阻。 胤祐就不一样了,就跟在紫禁城时候一样,他通常都是最后一个到无逸斋。温书什么的是不可能温书的,每篇文章读上一百二十遍也是不会读的,反正他都能背出来,也不担心阿玛会抽查。 他若是没睡醒,到了书房也要趴在桌上补眠,直到师傅进来,一旁的保泰把他叫醒。 今天他可没有睡懒觉的机会,四阿哥起床的时候,就把他叫醒了:“小七,小七!该起来了。” 小家伙翻了个身,脑袋下面的枕头不知何时抱在了怀里,一条腿还搭在枕头上,不耐烦地嘟啷了一句:“我今日不想读书。” 四阿哥看着他小脸睡得红扑扑的,连赖床都那么可爱,有点不忍心叫醒他:“不读书阿玛要打屁股的。” 想了想,他又改口道:“打手心。” 胤祐听到“打手心”三个字就醒了,可醒了也不肯起来。 四阿哥放纵他在被窝里多躺一会儿,自己先去洗漱。不过多时,回来的时候,小家伙已经神清气爽的坐了起来。开始解自己睡衣的扣子。 两个太监拿着干净的衣物在一旁候着,四阿哥亲自为他换上,然后带他去洗漱,用早膳。 当四阿哥牵着胤祐走进书房的时候,众人都忍不住抬起了头看向他俩。 三阿哥正在看康熙给他的一本关于数学的著作,本来看得津津有味。他俩一进来三阿哥便抬起了头,似笑非笑的对四阿哥说道:“难得见你这么晚来。” 四阿哥汗颜的低下头,也没说什么,松开弟弟的手,看他走向自己的书桌,这才坐了下来。 其他兄弟看着胤祐,都露出了一脸惊讶的表情。 所有人都知道,四哥对自己很严格的,每天固定的时辰来到书房,或许有时候会早一点,但绝不可能晚哪怕一刻。 也只有小七有这个本事,打破四阿哥给自己订的规矩。 康熙也知道让一个六岁多的孩子种兰花是有些为难他了,于是给他指派了两名花匠,帮着他一起种。 于是,胤祐的玻璃房子迎来了第一批植物——阿玛给的兰花种子。有墨兰、四季兰和石斛花。 但由于胤祐对橘树的念念不忘,他还私底下留了好多橘子籽,正好现在拿出来种上。先把皮剥了,在水里泡几天,然后洒进土里,等它慢慢的发芽。 春天到了,康熙挑了个空闲日子,开始在他的试验田中播种插秧。一头的旱田中种小麦,另一头的水田中种水稻。 皇上挽起裤脚,穿着木屐在田中劳作,儿子们站在田埂上看着。康熙还时不时问他们一些关于农耕的问题,除了四阿哥没有人能回答上来。 康熙问什么,四阿哥都能侃侃而谈,说出个道理来,并且还能给汗阿玛一些合理的建议,还能说出从哪本书上看来的。 康熙对这个儿子一向不那么偏爱,总感觉猜不透他在想什么,也拿捏不住他的个性。他不是兄弟中最显眼的那个,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出,并不显得多么聪明,或者多么出众的才华。 但他沉稳好学,性情温和,不显山不露水,却能事事拿捏得恰到好处,平时很少注意到他,但注意到他的时候,一定挑不出错来。 其他儿子就不一样了,一眼望过去,肉眼可见的各有各的心思。 大阿哥虽然表面上认真看着、听着,其实心里颇为不耐烦。他可是要当大将军,指挥军队上阵杀敌的,对种田这种事一点兴趣也没有。 太子也没什么兴趣,主要是他现在要接受的东西太多太繁琐,学习量实在是太大了,严重压缩了他的休息时间。往那儿一站,脑子里想的全是这篇奏折的重点是什么,票拟是哪位大臣写的,为什么这么写,写得对不对,该如何处理……

相关推荐: 沦陷的蓝调[SP 1V1]   寡妇门前桃花多   倒刺   小怂包重生记(1v2)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缠绵星洲(1v1虐爱)   修仙有劫   阴影帝国   将军夫夫闹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