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脑袋还大的大喇叭,又有一个穿着干员制服的人站在铁架子下面,阻止任何人靠近水池。 大喇叭里播放的……不是某些街区装的喇叭里反复播放的异国音乐,而是平时只在中午和黄昏时才会播放其中一小节的广播剧。 与街区里装的喇叭按一小节、一小节播放的广播剧不同,节假日的市民广场上搞的公开播放,采取的是连播形式——谁要有空在这里坐上两个多小时,就能一口气听完平时分三天播放的《我们的奋斗》。 离天黑还有段时间,被珍妮拉着跑过来的梅,一次性听完了《我们的奋斗》这个曾引起因纳得立全境万人空巷的传奇故事。 梅也终于知道了卡洛琳是谁…… 节假日时市民广场的连播会一直播放到晚上九点半才散场,但小孩子不能留到这么晚,过了七点、天色暗下来了,市政厅的干员就会在场上走动,把流连不去的小孩子们赶回家。 被干员驱赶走的珍妮和梅返回少年之家的路上,梅一路重复念叨着“真好”、“真好啊”。 “我知道这个故事很好听啦,你不用一直重复吧?”珍妮都给她念叨得哭笑不得了。 梅不知道如何向珍妮解说她心中的激动,她那贫乏的词汇量也让她找不到更贴合她心境的形容词来,憋了好半天,也只憋出来一句:“我想说,真的好棒啊,卡洛琳好棒,这里也好棒,汉克太太,凯利姐姐……这里的人们都好棒……珍妮你也好棒,你是我见过的很棒很好很厉害的人。” 喜欢装小大人的珍妮,脸蛋儿瞬时红了起来。 “那是因为你见识到的人不多,所以才会这么说。”珍妮害羞地别过脸去,大声地道,“等你见到文员小姐们,见到希贝尔女士,你就不会觉得我很厉害了。” “不会的。”梅坚定地摇头,“我只认识你一天多点,就已经知道你很厉害,等以后认识的时间长了,我只会觉得你更厉害。” 她像珍妮这么大的时候脑子里成天只想着能不能找到一些能吃的东西,完全没有本事像珍妮这样,懂得去帮大人做事换取到报酬,还能被大人们信任可以做成事。 “哎呀你不要说了!”珍妮害羞极了,埋头就跑。 梅连忙快步跟上去:“等等我!” 两个小女孩子笑闹着跑过街头。 蹲在马路牙子上的红发少年转头看了眼叽叽喳喳地跑远的小孩子,吐了口气,稚嫩的脸蛋儿上挂着十分违和的沧桑神色:“——还是无忧无虑的小孩子过得舒心。” 因本地贵族多次将家族中的子弟送到外地之故,圣约瑟大街已经没有了早年间一到黄昏时就有豪华马车载着肆意飞扬的贵族子弟呼朋唤友、喧哗来去的景象。 不过没了那些飞扬跋扈的贵族子弟,这条街也并没冷清多少,反倒是更热闹了一些——尤其是挨着市民广场的这一段路,赶着去上夜校的人、用过晚餐后出门散步的人、趁着市民广场人多出摊做生意的人、趁着路上马车少把菜蔬粮食往城里送的商贩……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圣约瑟大街毕竟是城中唯一一条有明亮路灯彻夜不熄的繁华大道,即使没了那些挥金如土的贵族子弟,也是不会缺少人气的。 红发少年蹲在马路牙子上,注视着马路对面人流如织的市民广场。 市民广场与圣约瑟大街南段的市集广场直线距离只有不到三百米,中间只隔着条小巷;有不少外地商队的人也在入夜后跑过来,在热闹的市民广场上闲晃,或跟本地市民一样听连播的广播剧,或在本地人经营的烤豆腐摊点上坐下来吃点宵夜喝点廉价朗姆酒。 比白天时还热闹的市民广场上,只有数名干员在巡逻着维持秩序;可集聚在广场上的上千民众却并没因监管的干员人手少便产生闹事的念头,大多数人都很平和、脸上挂着笑;就连那些体型魁梧、一看就不是一般人的职业级武者,也能心平气和地与摆摊的小贩讨价还价。 金斯利越是仔细打量,越是神色复杂…… 如今已经是内陆商队活动的旺季,平均每天至少得有两三只外地商队入城。 按金斯利的经验,商队活动频繁的城市,治安也会成为大问题——毕竟能干内陆行商这买卖的大多数都不会是什么良善之辈,更别提绝大多数商队都会雇佣佣兵。 可因纳得立就是不一样,这座城市完全没有因为大量外来商队的涌入而出现大的波澜,市民们之前是什么生活习惯,如今也还是什么生活习惯。 商队是不会轻易转性的,随商队而来的雇佣兵也不会。 那又是什么造就了因纳得立这种微妙的平衡和稳定呢? 金斯利自己也有答案…… 有坐在街边小吃摊上吃烤豆腐的外地行商无意间看见了什么,惊诧地往金斯利蹲着的方向看过来,举起胳膊,朝金斯利后方上空指指点点。 金斯利依然面无表情地蹲在马路牙子上。 他身后,不时有“嚓、嚓”的古怪动静,和“KABAKABA”的声响,被风吹到他耳中来。 不用回头,金斯利也知道这些声音是怎么回事——又有亡灵跑到人家屋顶上去玩空中赛跑了。 圣约瑟大街和中城区一样是因纳得立城的“面子工程”,街道两侧的建筑高度都比较接近,建筑间距也比较均衡。 原本这种建筑规划是为了让城市的拥有者和城中的上等人赏心悦目而专门设计,万万没想到……会变成塔兰坦亡灵玩“跑酷”的娱乐场。 这帮亡灵任意在别人家的屋顶上玩空中赛跑,也就罢了,它们居然还懂得规划“专用路线”——从中城区市政厅到圣约瑟大街南段的市集广场前,这段路径上的建筑房顶,最被亡灵们青睐。 更离谱的是,亡灵们的“空中赛跑”活动,是不会挑时间的……有时候大中午的就有无数市民亲眼看到一大群亡灵蹦蹦跳跳地从城市上空蹿过;有时候,又是发生在深夜。 路灯照耀不到的暗夜高空中,难以用肉眼数清数量的亡灵从平均三、四层高度的空中呼啸而过,往市集广场方向狂奔而去。 用不着跟过去,金斯利也知道这些亡灵会在市集广场“下房”,闹哄哄地在市集广场上的“亡灵专用区域”集合,有的和人类一样摆摊子做生意,有的互相捉对厮杀(就是切磋)。 大多数时候,亡灵并不经常在城里活动;可亡灵要是出现,就总是这样引人注目,想忽视都忽视不了…… 这帮亡灵“路过”没多久,金斯利便能清晰地看见,跑到市民广场上来游玩放松的那些外地行商和外地佣兵,神态更加平和了,与本地人交流时的态度也更加友善了。 金斯利默默揉了把脸。 三百年前,在莱茵王国边境捡到的那个对人情世故一无所知、甚至连通用语都不会说的黑发少年,在磕磕绊绊地学了几个月的语言、终于能勉强说出通顺的话后,就坚持对金斯利说他来自一个没有超凡、没有职业级强者、没有神祗教派,只靠普通人自己也能生活得很好的世界。 金斯利当然是不相信的,只怀疑他捡到的这个精神力天赋还不错的小子是不是脑子有病。 这个臭小子长大了,强大的精神抗性天赋展现出来了,也懂得人情世故后,总算不再说什么世界不需要超凡、不需要神祗教派之类的疯话——施法者不向神祈祷并不表示施法者会疯狂到认为神祗可以被消灭,诸神之战时落败的旧日之神也不过是失去神格流放虚空、并不能被新神消灭。 但这个臭小子依然很嚣张,嚣张地对他这个老师宣称他认为人们建立的权力规则是错误的,是需要被修正的;拥有超凡能力的人或超凡生物更应当服务于民众,只有作为一切超凡根基的大众能得到正确的对待,所谓的超凡才会有更进一步,触摸真理边界的可能。 如今,金斯利这个老师在接近寿命年限的危险时刻仍然没能更上一层,杨倒是已经突破了绝大部分施法者都难以越过的第三道真理之门了。 “……这个臭小子,倒是真的没有吹牛。”金斯利神色复杂地嘀咕了一句。 第317章 真理之道 市政厅规定雇主雇佣未成年劳工时的每日工作时长不得超过八小时,是为了避免部分雇主贪童工便宜而尽雇童工,但并不能直接禁止童工——因为十几岁的孩子在这个异界的大多数地区就已经是家庭里的劳动力了,甚至有不少家庭是靠孩子支撑一部分的家庭开支的。 若一刀切禁止童工,不仅会导致部分没有土地的城市贫困家庭生计艰难,还会让“铤而走险”去找工作的童工得不到保护。 究其原因,是社会上能流动到底层的财富、物资皆过于匮乏之故,在解决最基本的民生温饱问题之前,市政厅没那个条件去讲人文关怀、人道主义。 在成年人的务工保护上,市政厅的规定在部分白左圣母看来也是相当“苛政”、“不人道”……成年雇工的合法工作时长,被拉到了十小时。 但现实是,十小时的用工红线,就已经足以保证城市人口的合理作息——很多人在谩骂压迫压榨之时往往会忽视一个问题,即使是地球上,即使是华夏国,也有许多工厂、企业的单日务工时长是超过八小时,乃至是超过十小时的。 而这种加班的风气,在许多工厂、企业,甚至是被工人自身也拥护的,原因很简单,不加班,工资就不够多,就攒不下足够的钱来追求更好的生活。 在这个异界,有资格吃饱了撑的中产关注的是如何模仿学习上流社会的生活情调,没有兴趣和闲心用“关心”、“怜悯”底层穷人来给自己镀金身、刷光环,市政厅的耳根算是比较清静;而工作时长被缩短到十小时的成年人,也有了更多的时间来陪家人、来享受闲暇时的平静时光。 金斯利蹲在市民广场对面的马路边上感受本地人的生活气息,精神上的疲惫得到缓解,便默默起身离开。 城主府还在施工,嫌吵的金斯利这段时间一直住在市政厅的干员宿舍楼里,与查理·雷克斯做邻居。 金斯利回到哈尔当初住过的房间时,雷克斯还在政务大楼里忙,并没回来。 等金斯利睡醒,雷克斯又已经出门了——他们俩做了这么久的邻居也没见过几次面,金斯利都习惯了。 金斯利慢悠悠下到楼下食堂吃了早餐,又闲晃到政务大楼,进了民政厅的办公室,占用长期在外面跑外勤的干员座位,招呼文员小姐给他泡茶,依着窗口,听着院子里喇叭播放的异界音乐享受清晨。 这货完全不拿自己当外人,知道他身份的文员小姐们,对这个有着少年人外表的老头子也厌恶不起来,带零食水果小吃啥的还会分他一份…… 广播台早上播放的是纪棠的歌单,这些过于激情豪迈的歌曲罗威尔欣赏不来,金斯利却是很喜欢的,更别提他还听得懂部分歌词——他好歹是教杨秋通用语的人,虽然不懂得华夏字,但口语交流并无问题。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还真是杨那个臭小子会喜欢的歌啊。”金斯利听得来劲儿了,也不管文员小姐们是不是正忙,随便叫住一个人就跟人家搭话。 “不仅是杨先生,我们也很喜欢这首歌呢。”被叫住的文员小姐礼貌地回话。 “就是这歌词太过激了。”金斯利一脸感慨地道,“要是外面人的人能听懂,那可不知道要惹来多大的非议。” “只是歌词罢了,谁会对歌词当真呢。”文员小姐笑着道,“那些通篇誓言的求爱歌曲,连唱的人都不会对歌曲里的誓言认真。” 金斯利不由一笑。 一开始看到市政厅里的文员小姐们大多年轻貌美时,他还以为是查理·雷克斯这个私生子色胆包天、在杨的眼皮子底下都敢胡来……直到知道了这些年轻女士曾经的遭遇,他才明白过来。 生活在优越环境里的好人家的姑娘,当然是有资格去做向往爱情的美梦的,可对于一度沦为玩物的不幸女士来说,还要要求她们内心纯净、要求她们相信男女之间真挚热烈的爱情,那就不符实际了。 文员小姐匆匆离开,金斯利又将这首异界歌曲听了一遍后,拍着膝盖感慨道:“别人或许不会当真……但杨那个臭小子肯定是认真的啊。” 到中午时,金斯利没有在市政厅食堂用餐,起身去了城主府蹭杨的午餐。 修塔的工人在中午这会儿也会午休,算是城主府一天里难得清静的时刻。 “我找到那个崩塌魔界了。” 餐桌上,金斯利便丢出了王炸。 餐桌对面,杨对这个期待已久的消息似乎很冷静,还镇定地拿起餐巾擦了下嘴角。 但师徒共居多年,金斯利能看得出杨并不冷静……他平时可不会在食物没吃完前就擦嘴。 “这是个好消息。”杨秋自以为镇定地略微点头,“用过餐后,我们就来确定一下坐标是否稳定吧。” “行了,不要在我面前装了。”金斯利面无表情地看着他,“我可以直接将坐标给你,不过我有个要求。” 杨停顿了下,大约是在思索金斯利这家伙狮子大开口的可能性,谨慎地道:“你知道我的,金斯利,我不是食言的人,答应你的法师塔我会做到的。” 金斯利摇摇头,道:“你应该更明白,我更需要的是什么。” 杨秋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 金斯利仍旧面无表情,仿佛是早就知道杨在这儿等着他…… 曾经相处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哪怕分开了几十年,这对师徒依然极其了解对方。 金斯利需要的,并不仅仅只是法师塔。 他比杨、比罗威尔修士、比跑到外大陆去寻找埋骨之地的幻术师阿普顿都要年长,杨秋穿越时,若按华夏国的习惯算,金斯利已经是古稀之年的老人了。 高阶施法者澎湃的精神力能保持肉身不朽、能延长寿命年限,但这种延长是有限的;即使年轻时没有像是幻术师阿普顿那样好勇斗狠,正常的高阶施法者寿命年限也不会超过四百年。 换言之……如果不能晋升,金斯利就只剩下不到三十年的寿命。 金斯利并非不能坦然面对死亡将至,反正他确实也活得足够久,见识过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不能见的风景;弟子在外面惹事闹得满大陆沸沸扬扬时,被频繁骚扰的他还跑去外大陆蹲了十几年,很是领略了一番外大陆风土人情。 只是这种稳如老狗的心态,在亲眼看见晋升为传奇的弟子杨后,破了功。 杨秋破天荒地没有吃完餐盘里的红烧肉盖饭(后勤司大厨提供)就将盘子挪开,热情地对金斯利发出邀请:“你和我得算是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了,金斯利,你真正需要的东西,即使你不曾对我提起,我也是会去考虑的。当然,你本人的配合度要比我的帮助更加重要,如果你已经下定了决心,我将不吝于与你共享我所有的一切。” 这种极其甜美的承诺……并没有让金斯利感动,反而让他精神紧绷,更加警惕…… 没办法,这对师徒实在是太熟悉了——从杨那儿得到什么,就一定要付出什么! 虽然这确实也是金斯利教给杨的,但这个弟子显然把这套本事玩得更娴熟、更大胆、更无所顾忌! 在莱茵王都意外碰到进阶为传奇的杨秋前,金斯利一直觉得他捡的这个弟子跟百年前以好斗扬名的阿普顿是一类人物,并认为若非杨入门太晚、起步太迟,也没有机会过早接触大陆上的知名人物,肯定会比阿普顿更短命。 万万没想到,这个出师后比阿普顿还能折腾的家伙,居然能踏过第三道真理之门。 弟子青出于蓝,老师倍感欣慰……才怪! 要不是已经活了好大一把年纪,金斯利简直都要怀疑人生了! 跟着弟子来到因纳得立,亲眼目睹并亲身体验了一把杨在这片土地上折腾的事儿……金斯利更是不忿于杨的传奇进阶因何而来——这家伙不仅跟以前一样小气吧啦(虽然也是他自己言传身教的),做事儿还更出格了! 不知道从哪个未知次元魔界召来了一批乱七八糟匪夷所思的亡灵,也就罢了,有的是黑魔法师把诡异古怪的魔界生物弄到物质位面来当奇珍展示之类的事。 御使亡灵对于黑魔法师来说是很正常的事,不少黑魔法师都有使用亡灵仆役的习惯——可杨的亡灵,与传统意义上的亡灵,差距也太大了吧?! 能当军队驱使、能治理领地、能当执政官事务官,甚至能放出去当雇佣兵、干驱魔人的活——这究竟是从什么奇葩魔界来的亡灵?! 金斯利尝试着与这些亡灵接触时,这帮亡灵不仅丝毫没有畏惧拜服他那高阶黑魔法师的实力,反而很嚣张地上来摸他的头发捏他的脸,气得金斯利当场弄死了几个才把这群无礼的家伙吓走。 更可气的是,逃走的亡灵还会站在金斯利能看到的地方光明正大地对他指指点点、交头接耳…… 幸好亡灵能发出的“KABA”声跟华夏语言不是一回事,金斯利听不懂玩家们叨逼叨的“病娇”、“暴娇”之类的言论,否则他很可能会把这群玩家追杀到全灭…… 隔着“物种”难以交流,金斯利放弃了探寻这群亡灵的来历,转而对弟子杨的作为产生兴趣。 然后嘛……他便深刻地了解到自己教出来的弟子到底都干了多少出格的破事:一言不合攻打别国的镇子,打完后随便抬了个该国的贵族私生子出来当领主,然后再把本地的大领主也给轰走,堂而皇之鸠占鹊巢。 逼着本地的烈阳教会默认“和平”、把追杀他的烈阳教团抓去修路干苦工,还“策反”了烈阳教团的团长为他做事…… 利用塔兰坦亡灵懂得驱魔的本事做文章,逼着金币教会默许乃至是接受亡灵的存在,还从金币教会那儿赚走了不少金币…… 又利用塔兰坦亡灵懂得听命战斗的本事做文章,赚了隔壁领奥狄斯家的金币不说,还捞了只内陆船队回来…… 因纳得立这片地儿上的本地贵族更是被杨折腾得不轻,又是巧取豪夺人家的煤矿、又是要废了人家的免税特权推行税改、又是直接张口索要农奴——金斯利都怀疑杨是不是那天兴致上来了就会索性一次性干掉所有本地贵族,毕竟这家伙还在他的法师塔里当学徒时就已经多次暴言要跟贵族不共戴天。 神色凝重地权衡了半天,金斯利才将开口,郑重地道:“我可得先说清楚,如果你的想法是让你的亡灵所能触及之处,都要将其变成‘因纳得立’,那我可不一定能与你共行多久。” 不等杨开口狡辩,金斯利又迅速打断了他:“不用说什么因纳得立并非不能与贵族共存之类糊弄人的漂亮话,也不必拿你与奥狄斯伯爵家小姐的合作来敷衍我。我了解你正如你了解我,若非你已经长到这个年纪,知道这片大陆并不容许你肆意胡来,你早就将你能看到的贵族全家挂城墙了吧?” 杨秋少见地露出尴尬神色…… 金斯利叹了口气:“我知道你不是轻易能被说服的人,可我还是想再重复一次……不认同某些人,不表示就要将这类人赶尽杀绝。诸神教派与施法者也不是从一开始就能共存的,千年之前,像是黑魔法师与正神教派的神官共处一城这种事,是不可能发生的。” “可你也看见了,诸神之战后,正神教派的神官与我们施法者之间,即使仍旧理念不合,可并非不能共存……这都是摆在你面前的例子,你又何必执着去践行那些年轻时不符实际的念头呢?” 见杨秋一言不发,金斯利再度叹了口气,道:“烈阳教会对你的追杀,其它的教派并没有盲从,并没有同仇敌忾地不容你这挑衅正神教派权威的黑魔法师在这片大陆上活动。你本人正是如今这求同存异共存规则的受益人,我希望你能更认真地考虑仔细你所追求的真理之道。” “如果不具备已经被证实可行的包容性,你的真理之道,就不能称之为正确的真理之道,也不能永远支撑你的信念,你总有一天会面临信仰崩塌,那是你和我都不会愿意看到的情形。” 施法者不向神祗交付信仰,不代表施法者没有信仰。 与将信仰寄托于神祗的神官、信徒不同的是,施法者更多地将信仰加诸己身,以自己所追求的道路为信念的依托、信仰的根基。 每个施法者追寻的道路都是不同的,但又是相通的——施法者不相信神祗万能,他们更相信自身的能力和自身所追求探索的信仰,并深信这才是自身一切力量的来源。 简而言之……正神信徒追求的是成为正神的眷属,而施法者更加野心勃勃,他们只想把自己打造成神! 以真理之眼的形态、能被强者呼唤而来的本位面世界规则的具现化象征“真理之门”,是对施法者所选道路正确性的最有力证明! 这个世界,通往神之道的阶梯,是明明确确地摆在那儿,激励着无数强者前赴后继的! 大道万千,可通证道——这个世界的诸神,皆是因此而来。 金斯利已经目睹到杨晋升传奇的现实,但金斯利仍旧对杨选择的道路抱持保留态度。 金斯利是肯亚人,肯亚人以黑、青、棕等深发色为贵(曾经出身肯亚贵族的哈尔就有一头棕发),长着满头红发的他一看就是肯亚帝国的平民血统。 平民出身,对贵族要说多有好感、多有同理心,那就完全谈不上。 但金斯利虽然不喜欢以农业为主的乡下贵族,却并不表示他能接受“脑子有病”的弟子杨过于激进的想法——他是肯亚人,他出生的时候正是肯亚帝国轰轰烈烈的大航海时代开启的时候,而首批下海,从外大陆带回粮种、棉种、以及各种香料的人,正是当时的肯亚贵族。 外大陆的粮种、棉种、香料,对于拿巴伦大陆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当时的肯亚平民受益良多。 因大航海的需求而持续得到发展的魔法科技,诞生了诸如魔法蒸汽列车、魔法飞空艇、魔法气动车等等新事物,肯亚帝国的机械造物更是随着肯亚棉布、肯亚香料、以及玉米土豆等等高产作物传遍了整个拿巴伦。 金斯利游历大陆时,便亲眼看到过不仅是莱茵王国、什加公国这些东部国家,远西的死亡神系教区王国、极南地的海神教区王国,都有大量平民穿着肯亚帝国的棉布衣物,更有数之不尽的人依赖高产的玉米、土豆维生。 贵族确实贪得无厌,但贵族也是拿巴伦大陆人类社会必不可缺的构成部分,如果没有贵族,就不会有轰轰烈烈的大航海,不会有魔法科技的兴起和机械造物的盛行,更不会有高产作物的普及——能把粮种和棉种带到大陆各个角落的内流商队、内海船队,几乎都有着贵族的支持。 杨对平民的重视金斯利是认可的,可如果杨的真理之道必须与贵族不两立,那么金斯利就很难相信杨的路能走得通。 杨秋可以理解老师的想法。 金斯利这个人,小气,自私,吝啬,刻薄,脾气又差,但不可否认的是,金斯利不是不能沟通的顽固之人。 金斯利不仅能容忍刚成为学徒就经常发“暴言”的杨秋,对于得罪过他的人,也多有包容,不是仗着实力强横就睚眦必报之人——那种有严重性格破绽的人,在这个力量有毒的世界是没法儿成为强者的,就算不当施法者、去走武道,也绝壁老早就会发疯堕落。 不过杨仍然对自己选择的道路有充分的自信。 既然金斯利选择在这个当口上对他说实话,杨秋也就不敷衍他了,待金斯利表达完想法后,便笑着开口:“我得为我自己辩解一句,我绝非一定要与所有的贵族不两立。智慧生物构成的社会,无论如何严防死守也必然会出现垄断大量资源的上层人物,这种现象是不可能被消灭的。” 就算是华夏国,也堂而皇之地出现了“杭州湖畔大学”这种挑战人民民主专政的顶层资本产物。 “贵族的存在,在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确实是代表着先进性的。”杨秋道,“以莱茵王国举例,在大航海时代来临前,在魔法科技兴起前,没有魔法阵蒸汽列车,没有飞空艇,没有发电厂,没有电话、电报,身居王都的莱茵王室要统治这么大的国家,就必须依赖地方贵族。” “这些获得国王分封土地的地方贵族,利用土地积蓄钱财,豢养私兵,又用私兵来保护领地上的领民,让领民能更安心地耕种、生产。当国家遭遇外敌入侵时,贵族们要带着私兵出征、赶走外敌……这一套国家统治机制,要远比封闭落后的部落时代和各自为政的邦城时代进步得多。” 金斯利正要点头,又感觉哪里不对,皱眉道:“你可别倒错了逻辑,大航海时代的诞生和魔法科技的兴起,本也是因为贵族的推进才能顺遂。” 杨秋笑着点头,又摇头。 金斯利其实也倒错了逻辑,不是因为贵族推进时代进步,而是本身就垄断了大量社会资源的贵族恰好能有条件去做这件事。 如果垄断资源的是国家政权,那么这事儿就轮不到贵族来干。 土地封建贵族这种因时代而生的产物,在华夏国的历史上,自战国起,便逐步走向衰落。 原因是,垄断土地资源的贵族私兵(部曲),被更大的政治集团所拥有的、更便宜实惠的武装步兵取代——例如横扫六国的秦卒。 以国家为组织头领的武装步兵,对贵族部曲的打击是毁灭性的,让门阀世家不得不主动往国家靠拢,围拢在以天子、皇帝为名的中央权力身边,分润分封权力。 相比之下,欧洲那片儿的封建贵族就要比华夏这边的封建贵族好命得多,以重甲武装的贵族罐头私兵直到蒙元时期才被蒙古轻骑兵教做人。 而这个有着怪力乱神的异界,这边的封建贵族比他们的地球同行无疑更加好命——贵族才能成建制地豢养的贵族私兵、贵族才雇得起的佣兵皆有超凡武力;别说平民造反了,王室就算砸棺材本去养出足够多的民兵,也没法把自家国内的贵族全部干挺。 以暴力摧毁地方贵族这个国王都干不到的事儿,在杨秋这里吧……却压根就不叫事。 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华夏人,个个都跟施法者一样不信天地不信神;给个机会让他们把灵魂投映过来,个顶个的都是成长度爆表的“精神力特长天赋者”。 只等法师塔建成,杨秋随时能暴兵…… 第318章 小目标 时代更迭,是从来没有和平过渡一说的。 华夏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且不提,哪怕到了现代,当时代进程哪怕只是往前挪动一小步,也必然伴随着极其激烈的斗争;而这时代往前推进的进程,也必然伴随着某一松散或紧密的利益集团的落寞。 但时代总是要进步的,正如世界总是处在变化中的;时代进程或可被既得利益者刻意拖慢,但绝不能被其中止。 “我曾借给罗威尔修士一本书,一本来自异界……我出生的那个世界的书。”杨秋笑着竖起手指,“这本书的名字叫《红楼梦》,讲的是一个大家族的兴衰史。” 金斯利没明白他怎么忽然扯开话题,杨秋却不等他出声便继续自顾自往下说:“这本书中的大家族,有着滔天的权势和显赫的地位,过着钟鸣鼎食……嗯,极其奢豪体面的生活。” “因家业太大,仆役过多,这家人便将管理仆人和家业的事儿交给管家来干。这个管家世代为大家族服务,大家族的家主认为管家是可信赖的,为了能让家中的仆役和小辈服管,家主给了管家很大的体面,让家中所有人认为不尊敬管家就是不尊敬家主。” 顿了下,杨秋笑眯眯地道:“也没有太长的时间,不过是几十年……到得后来,这户管家攒下诺大的家财,比大家族中许多旁支的人家还要富庶。大家族中旁支的子弟,要靠着大管家手指头缝里漏的零钱维生,甚至不得不敬称这大管家为‘赖爷爷’。” 金斯利面皮一抽,一脸的无语。 “你觉得书中的大家族是否很蠢?”杨秋自问自答,“看上去似乎是这样,但比这个大家族蠢的人,在现实里可是太多了。就比如莱茵王国,一位王室成员若继承顺位低,自身又没有太大的本事,从王室分出来时的爵位传到第三代、第四代时,就已经和普通的中小贵族差不多了。别说是跟大贵族比肩,怕是连靠近一些讨好大贵族的资格都不具备。” “你这是在说什么歪理,一个家族能跟一个国家相提并论吗?”金斯利没好气地道。 杨
相关推荐: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差生(H)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致重峦(高干)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凄子开发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