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推文

漫漫推文>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 第96章

第96章

不错不错。” “对了郑老爷,本官无意中得了一配方,可做出如胰子一般能净手洗衣的物品,且比胰子更加滑嫩,效用更好,加上垂柳县的元花,用过之后还会有元花的淡淡清香,本官想专门腾出建立出一地来制作此物,赚到的银两用于改善垂柳,你看如何?” 像是胰子一样的东西,还比胰子更滑嫩效用更好,还能有元花的清香?? 他怎么就这么不信呢。 世间哪有这样的物件,若是有,京城早就流行起来了,哪里还轮的着他们。 郑老爷不信,但面对父母官,他不信也得信:“是,是,大人爱民如子,为了垂柳殚精竭虑,草民佩服大人。” 纪长泽点点头:“你是本县人士,居然你也觉得好,那本官就放心了,只是如今有一难事,还请郑老爷给出个主意,县中亏空,可若是要盖这制作香胰的厂房……” 他文绉绉的说了一通,说来说去就是俩字:没钱。 你看我也没钱,你金银楼开的这么好,教教我怎么做生意呗,我好赚钱盖厂房。 说完了,一个眼神看向郑老爷。 他眼神真诚,语气诚恳,一看就是实打实的在请教。 郑老爷却想到了别处。 没钱?!那可真是太好了,他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 如今他正是犯愁这位知县大人试图清算他们的事呢,如今知县缺钱,若是他此刻送上温暖…… 而且他可不是贿赂,没听见知县说嘛?这是为了改善垂柳,为了百姓。 他给钱,那是义举,是为了百姓! 就算这个啥玩意胰子不赚钱,让这位知县承了他的情,以后总不好意思对付他把。 郑老爷眼睛珠子都要发亮了,赶忙道:“大人为了百姓如此用心,草民虽人小力微,却也想为我垂柳做些什么,不如这笔钱,就由足草民来出。” 知县大人的眉毛皱的死死,很不赞同的样子。 对,他当然该不赞同了,毕竟他可是正盘算着把他们一网打尽呢,若是自己帮了忙,这位知县大人可就不好下手了。 郑老爷自觉看透,来了精神,赶忙的推销自己。 什么一心爱国啊,生在垂柳愿意为了垂柳给钱啊,什么大人爱民我也要学习啊。 彩虹屁一波一波的吹了,可算是让纪长泽眉毛微松。 “既然郑老爷这般自荐,本官也不会让你吃亏,做出来的香胰便先优先郑老爷。” 答应了答应了。 这不是给钱,这是花钱买来免罪金牌啊。 郑老爷松了口气。 这位知县大人也没那么可怕捉摸不透嘛。 看看,还是很好哄的。 这不是成功把钱给送出去了吗? 他放心用手帕擦了擦满头汗水,而那边的纪长泽则是看向正在试手镯的魏君灿,露出了一抹无害的笑。 看看,启动资金到手了。 第103章 贪官知县(3) 新上任的知县要做什么香胰厂了。 这消息经过有心人(纪长泽和他的衙役们)散播, 很快传遍了垂柳各处。 百姓们大多是茫然的,凑到一处,三三两两的打听。 “听闻香胰比胰子更好用, 还会有我们垂柳的元花香,价钱定然很贵。” “是郑家老爷出的银子,厂房就建在西侧,好像都快要建好了, 前阵子我去探望住在那边的二伯, 他与我说, 有人抬了好多奇怪的东西进去,说是要做什么蒸馏水, 这蒸馏水是何物你们知道吗?” 大家谈论的热闹,正说着,一穿着破旧行色匆匆的年轻男子路过,正说着话的人中有人眼尖喊住了他:“边二郎, 你是我们中学问最好的,你可知道蒸馏水是什么东西?” 被称为边二郎的年轻男子只能停下脚步回答:“我也只是在学堂听了几年书,哪里称得上学问好,你们说的这物我是听都没听过的。” 他回答完就想继续赶路,喊住他的人却又说了一句:“听闻这香胰厂房要招账房, 边二郎你念过书, 要不要去试试,这香胰厂可是知县大人开的, 若是你能进去,好歹也算是衙门的人了,到时背后有衙门撑腰,也不怕被人欺凌。” 边二郎神情略有些动容。 他今年十七, 家中虽只是普通农户却还是咬着牙凑齐束脩将他送进了学堂,本来学的好好的,谁料家中突逢大变,父亲过世,家中有五个弟妹要养,三叔此刻又趁人之危,骗了他不识字的母亲签了卖掉妹妹的卖身契。 为了赎出妹妹家中欠债,他不得不离开学堂四处做事挣钱还债。 以往边二郎也不是没想过做账房,可账房先生在垂柳县是个好工作,账房们大多都是干到老,然后再跟主家推荐自己的儿子孙子亲戚,压根空不出空缺来给边二郎。 而一般读书人做的抄书给人写信这种,他这么年轻,也比不过本来就在做这些的。 于是最终只能去做体力活,虽辛苦,好歹是将这个家给撑住了。 现在听了香胰厂要收账房先生,他立刻便心动了。 知道这位提议他去试试的人是为了他好,边二郎感激的对着那位行了个礼,匆匆朝着传闻中香胰厂的地方去了。 之所以说是传闻中,是因为那地方偏僻的很,少有人家,而县中百姓就算是知道那有个知县大人建的厂子,也没人闲得无聊要特地去那样偏僻的地方看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边二郎没舍得花钱坐驴车,是徒步走过去的,一边走,一边在心底猜测知县为何要在这样偏远的地方建厂。 等到他快到了地方,望着前方风景,便觉得懂了。 这处虽偏,风景却是绝佳,四周野生的元树正值花期,漂亮的元花开在树上,风吹来,引得四周满是花香。 一眼望去,竟仿佛是在画。 安国文人本就喜欢寄情山水,虽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但内心深处还是个读书人的边二郎心中猛然了悟,随即对着新上任的知县大人也有了向往之情。 知县大人是特地选了这样一个风景绝佳的地界啊,不愧是天子门生。 等到了厂房,他刚走到近前就发现大门口正摆了几张桌子,有人坐在桌后,桌面上还摆着纸墨笔砚,看见他来了,最近的一个人问他:“是来做什么的?可是来应募的?” 边二郎赶忙上前行礼,答了正是,还不等他说自己想要应募账房先生,那人就已经坐下了,还特地伸出手示意他坐在自己对面,接着熟练的笔蘸墨,落在纸上空。 “姓甚名谁,哪处人士?” 边二郎以前应募过几次账房先生,还真没见过这样的,不过他还是乖乖坐下诚实回答了:“在下姓边,名若,还未取字,垂柳人。” “可有功名,可读过书,读了几年?在哪家学堂?” 边二郎俱都一一作答。 等到回答了一系列“为什么想来我们这做账房”“能不能吃住都在厂房”“接不接受一个月只休三天”“愿不愿意做账房的同事还兼顾人事部分”等问题后,除了不明白“人事”是何意边二郎问了清楚才回答,其他的都一一答应。 等到一张纸都写满了,这人这才满意的停下笔,又从一旁的一摞纸中随机抽出两张递给了边二郎。 “你把这些做做,若是能做对一半,就算你合格。” 边二郎不敢懈怠,赶忙接过仔细看了起来。 只见第一题是:已知我香胰厂□□有制胰人三百五十八人,每人基础月银二钱,本月有十三人家中有事,其中五人三天未来工厂,五人七天未来,另一人十五天未来,按照规定,一天未到扣33文,两天66文,以此列推,问本月工厂共要发放多少钱。 边二郎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形式的题目,面上顿时露出惊色。 坐在桌子后的人见他这样,眼底也露出了几分骄傲自豪出来:“如何,可是被我们这题目给难到了?” 边二郎愣愣的眨眨眼,抬头问:“制胰人一个月月钱当真有二钱?” “自然,我们可不会拿假的题目来考人。” 边二郎咕咚咽了口口水:“在下不应募账房了,改应募制胰人可以吗?” 那人被他这样子笑到了:“你可要想清楚,账房一月四钱呢。” 边二郎:“!!!” 他如今辛苦一个月连一钱都赚不到,如今竟有个四钱的机会摆在面前,怎么可能不好好珍惜。 慎之又慎的小心答了,检查了许多遍,边二郎才小心翼翼的将纸递给了那人。 那人判完了,对秉着呼吸等待回答的边二郎点了点头:“可以,你合格了。” 边二郎兴奋的呼出一口气,还不等到他放松下来,那人又抽出一张纸递到了他跟前:“来,员工合同签一下,签完了回去等消息,我们会核实你之前写的个人内容,若是无误,明天就会有人去你家了。” 合同上写了很多内容,其中最吸引边二郎的还是那条若是签了合同,只要纪大人想,未来十年内他都只能为纪大人做事,不得接私活也要服从纪大人安排,否则就是违约,当然,合同上也写了纪大人必须每月给他至少四钱的月薪。 这么一份在现代算的上是霸王的合同在边二郎看来却几乎是超级福利了。 能够十年都拿四钱的月钱,上哪里去找这样的好事。 纪大人竟如此大方,给了他们十年赚月钱的机会。 边二郎毫不犹豫的就签下了自己的大名,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而被边二郎认为大方为底下人考虑的纪长泽正满意的与乌县丞站在楼上往下看:“不错不错,等到我们的香胰子打出名声了,这一片便是那些文人墨客心向往之之地了,到时候我手里已然招揽了一大批读书人,他们身上都有合同,我们再好好的培养一下,到时必定是好助力。” 他才不会让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跑去跳槽别家呢,就算是要跳槽,也要等到十年后这边稳定了再说。 当然,他们要科举的话他不仅不会反对,反而还会举双手双脚支持,这可都是现成的人脉,他傻了才往外推。 接下来,就可以生产香胰,然后搞搞推广,做做营销,再找一些让人一听就觉得高大上的广告词了。 香胰赚钱是肯定的,但纪长泽的目的一直都不在赚钱上,而是要拉高垂柳县的旅游业,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拉动本地经济。 目前虽然手上还没钱,但纪长泽已经在计划着在这里建个旅游城了。 看看,有树有花有水,到时候楼一盖,再搞个商业街,人们站在楼上望着底下的花海,那头是熙熙攘攘的街市,一定很有意境。 因为有办厂房这个名头,他将这一片的地都买了下来也没人觉得奇怪,这边偏远,厂房加工的时候也不会吵到百姓,而周围又都是元花,他们买了地,这些元树自然就是他们的了,想怎么摘就怎么摘。 当然,买下这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便宜。 乌县丞倒是还存着几分理智,没跟着纪长泽一起高兴,而是道:“垂柳偏远,元花虽美,却未必能引来人特来此地观赏。” “他们之前不来,是因为元花美则美矣,却无声名,日后可就不一定了。” 纪长泽十分肯定这一点。 元树算是垂柳特产,元花开时不光好看味道还十分清香,只是垂柳这么个穷地方,大家都吃不饱饭了谁还看花,就算是本地有人爱看的,想什么时候看种一棵树也就是了。 这个时候又没有什么可以保存鲜花的办法,香气也无法留下,就算是外地人听着垂柳人说“元花好看元花清香”,没有亲眼见过闻过,也不会当一回事。 说来说去,元花好看,但没名声。 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一个东西要想火起来,名气肯定是必备条件。 乌县丞未必不知道这个道理,他就是不懂,怎么知县大人能这么确定元花能火。 等到第一批元花香胰做出来之后,乌县丞总算是明白了。 这香胰里竟不知用何法子将一片元花花瓣封存在其中,从外看去,不管是上下左右看,花瓣都清清楚楚,鲜嫩如初。 凑近一闻,竟果真是元花花香。 看着乌县丞那一脸惊讶的模样,纪长泽表示还不止于此,他招手让底下人打了水过来,示意乌县丞用元花香胰去洗手。 等到洗完了,挑眉让他嗅闻洗过的手。 乌县丞犹豫的闻了闻,面上更显惊色:“这、这居然真的能留香!” 时下的人,无论是男子还是女子,都以身上留香为流行,男子留香,那叫文士风流,女子留香就更不用说了。 一个能留香的香胰,怎么可能卖不出去。 不光会卖出去,还会大卖。 他所料不错,一批批的香胰做出来后,立刻由“本来只是想扔个钱没想到对方居然砸了金子回来”的郑老爷欢天喜地的运往各方,就算是扣除了给纪长泽的,也还是赚了个盆钵满。 只不过几个月功夫,名声甚至还传到了京城去。 郑老爷深知物以稀为贵的道理,虽然价格没有定的十分离谱,但数量却卡的死死的,元花胰是个好东西,又这么稀少,京城果然很快抢购起来,各家年轻的郎君夫人姑娘都以有元花胰为炫耀的资本。 魏夫人今日去参加了一场赏花宴,也见了几个用过元花胰的夫人,身上的确是有淡淡清香。 对于女子来说,这样的留香效果简直无法抵抗。 魏夫人心中艳羡,回府中时却没跟任何人提起过,元花胰在京城的数量少,价格又昂贵,要买的话肯定要耗费功夫。 何况她年纪大了,又何必废这个功夫。 虽然这么说服着自己,可心中怎么会不想要,魏夫人有些闷闷的打算午睡一会,身边的人突然满是喜色的来报信。 “夫人,张妈妈带着姑爷姑娘送的节礼回来了。” 魏夫人难得不顾仪态猛地坐直了身子:“快,快请进来。” 女儿离开京城后她一次都未见过,垂柳路远,也只收到过一封信,算着日子还是他们刚到垂柳时寄的,说过得好,一切安然,可女儿远嫁,当娘的怎么可能不想着呢。 张妈妈可比信能说的太多了,何况张妈妈还是跟了她许多年的,两人有主仆之情,谁瞒她,张妈妈也不会瞒她的,定然能知道女儿的真实状况。 等到张妈妈也是满脸激动的进来,魏夫人一看她的脸色就放心了。 若是君灿过得不好,张妈妈断然不会是这样的表情。 果然,在魏夫人问起了女儿时,张妈妈一脸开心骄傲的就回了:“咱们姑娘过得好着呢,姑爷虽然事务繁忙,但对着姑娘却十分体贴,只要回府就是与姑娘一起在书房,有时还会一同在县内闲逛,姑娘若是去了哪家参宴,只要姑爷在,都是会亲自接的,那垂柳县的夫人姑娘们,可都羡慕我们家姑娘。” 即使早就料到,魏夫人还是重重松了口气,念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神佛保佑,姑爷体贴便好。” 知道女儿过得好,她就放心了,之前知道这门婚事不可更改时,她还担忧过,姑爷官职低不要紧,就怕性子不好。 自女儿出嫁,主家那边每每遇到都是一阵暗嘲,嘲讽他们家金尊玉贵养大的姑娘嫁给了一个商户出来的区区八品,未来连个诰命都拿不到。 魏夫人不难过这一点,她最怕的不是姑爷官小家中是商户还没多少钱,而是姑爷对女儿不好,她看多了嫁出去的姑娘日子不好过的事了,尤其是两人新婚不久便去了垂柳,距离太远,她想为女儿撑腰都不行。 知道夫妻俩感情和,她便安心了。 穷就穷点,官职小就小了。 只要两人好好的,比什么都强。 她想着垂柳那么穷,姑爷家中本来也没多少钱,恐怕小夫妻俩要靠着女儿的嫁妆度日,越想越心疼,便对着张妈妈道:“也是姑爷姑娘想着我,我这也想捎点东西与他们,回去的时候,还得辛苦你一趟。” “对了,小雀,你快去账房支钱,买几盒元花胰来。” 她吩咐了,又对着张妈妈说:“这元花胰内存元花,还可长留清香不散,京城刚刚流行起来的,带回去给君灿用。” 魏夫人也知道元花胰据说是用垂柳的元花制作而成,只是元花胰价贵,想必女儿是舍不得买的。 她自己可以不用,却舍得给女儿用,年纪轻轻的,多打扮打扮,姑爷也能更喜欢,姑爷喜欢了,夫妻之间自然更好。 她心底越想越美,那边的张妈妈却是笑着道:“夫人不必让人去买,这元花胰正是咱们姑爷叫人造的,姑娘那儿要多少有多少,这次送的节礼里,就有两箱子元花胰呢。” 魏夫人眼睛微微睁大,险些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这珍惜又价高的元花胰,竟是她女婿叫人做出来的?? 第104章 贪官知县(4) 魏夫人觉得这事着实有点让人不敢相信, 还是在亲自站在那两大箱子元花胰面前,鼻间嗅着元花清香,眼前是都快被京城吹捧到天上去的香胰含花。 “这、这元花胰怎么会是姑爷弄出来的?”魏夫人刚问出这句话, 突然反应过来,连忙急急的问道:“不会是姑爷借着知县身份,和这卖元花胰的人……” 这可不成啊,虽说安国官员大多数都有自己的铺子, 但那也都是自己, 以前也不是没发生过官员抢了商户的生意这种事, 后来那官员可是全家被流放了。 张妈妈跟在魏夫人身边这么久,她皱一皱眉就知道在想什么了, 当即笑着打消了魏夫人的担忧:“可不是夫人想的这样,这元花胰的方子本就是咱们姑爷想出来的,他做元花胰,也是为了能让垂柳的百姓多一些赚钱的营生, 那卖元花胰的商户是郑家,当初姑爷要制元花胰手上却无本钱,是郑家见姑爷为了百姓这等犯愁,这才主动承担了制元花胰的费用。” 她看着魏夫人脸上神情渐渐安心下来,继续安抚道:“咱们姑爷投桃报李, 这才允了郑家做起了这元花胰的生意, 这事垂柳百姓是都知晓的。” 知道姑爷没做出那种侵占人家家产的事,魏夫人放心多了。 可望着面前这整整两大箱子的元花胰, 她还是觉得如在梦中。 京城中许多夫人姑娘花银子都买不到的元花胰,她女婿竟给他们家送了两大箱子来。 “张妈妈,你随我到屋中来,与我好好讲讲姑爷上任后的事。” 这一讲, 就是一晚上。 先从他们姑爷上任不久就宴请商户,说服他们掏出了修路钱开始。 “老奴知晓这件事时还想歪了,姑娘也很是担忧了两天,之后那些商户争先恐后的往县衙送钱,姑娘怕的一晚上都没睡好,还是姑爷看出来,笑了咱们姑娘一通后说了实情。” “垂柳穷困,一方面是因为地太贫瘠种什么都长得不太好,另一方面则是垂柳偏远,无什么外人来此处,老爷想要做个什么旅游城吸引外地人来此,好让垂柳富足起来,那些商户也想要为垂柳出一份力,这才争抢着给钱。” 只是当时她非常不明白为什么自家姑爷一出去说不收钱,那些商户一个个脸上都是如临大敌,仿佛姑爷不收钱是什么很恐怖的事一般。 甚至还有商户跪在地上求姑爷收的,嚷嚷着垂柳是他家,他想建设家,求姑爷一定要收下这笔钱。 “当时姑爷可无奈了,说了不收,那些商户却苦苦哀求,说也想为垂柳出一分力,没办法,姑爷只好收了,夫人放心,咱们姑爷虽然收了钱,当天可就立了个碑,上面清清楚楚刻着哪家给了多少银两,自己没拿一分钱。” 魏夫人听得一阵感叹。 “垂柳虽贫困,当地富户倒是有仁义之心,我还从未听闻过有哪一处的富户求着要给钱出去的。” “可不是,照着老奴看啊,定然是富户们也看出来咱们姑爷一身正气,刚正不阿,这才信任咱们姑爷呢,老奴走的时候垂柳的路已经在修了,走在街上,百姓们都在夸耀咱们姑爷,说姑爷是真正的好官,老奴听得真是为姑爷姑娘高兴。” 魏夫人点点头:“如此,若是传出去,也算是一代佳话。” 说到这里,她眼睛突然亮了亮,坐直了身子,赶忙的起了身:“如今姑爷送了这样好的节礼来,我们府上又用不完,快给我梳妆,我要亲自去将这些元花胰挑出一些送给交好的人家。” 她家姑爷与当地富户,一个是刚正不阿满心为民,一个是为了百姓执意出钱。 这种一听就让人想要赞叹的事,她怎么能不为她家姑爷好好的传一传。 等到名声出去了,三年期满,姑爷回京城的可能性总要大一些,就算是不回来,让人知道她家姑爷是个好的,对着他们家君灿也是温柔体贴,总能好好打一打那些幸灾乐祸,觉得她家君灿是从云端陨落人的脸。 那边的垂柳县里,正琢磨着路也修的差不多了,旅游城也建立了一大半,是不是该好好宣传的纪长泽还不知道,他家丈母娘已经在无师自通的帮他各种宣传了。 “大人。” 正盘算着要不要做个旅游册子出来,乌县丞来了。 如今垂柳原本泥洼遍地的路上已经铺上了水泥,纪长泽对这玩意的制作简直轻车熟路,也没试验几次就成功了。 再加上正在盖得旅游城,还有已经建立起来的小商街大商街,如今垂柳已然是鸟枪换炮,就算只换了一本,也早就不是当初模样了。 乌县丞身为垂柳的县丞,自然同样也与当初的穷酸样有了差别。 当初垂柳贫困,乌县丞也没有什么打扮自己的念头,他一个男子,要那么好看做什么,反正也成亲了也也有孩子了,又不用像是少年时那样打扮的清清爽爽好吸引女子。 可如今就不一样了。 垂柳如今四处铺路,道面上也干净整洁的很,有衙役四处巡视,不允许四处方便、吐痰,扔垃圾。 扔垃圾是有指定地方的,方便也有被大人称作公厕的地方。 这地方不收钱,但对去方便的百姓要求就是不允许弄脏了里面,门外可是有朝廷专门雇的人守着。 男子公厕是个大爷,女子公厕则是位大娘。 这二位的工作虽然挺轻松,但月钱却足足有一钱半,都快要赶上那去香胰厂做工的人了,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份工作许多人都想要,简直要抢破了头,那抢到的人,自然是兢兢业业,半分不敢懈怠,生怕自己一个没做好丢了这份好差事。 公厕里面并不是一排排的坑,而是分为了一个个的小隔间,每一个小隔间上面都上了锁,有人若是要进去,就要从大爷大娘那拿到写着小隔间号牌的钥匙。 有人从里面要出来,钥匙必须还给大爷大娘,这个时候大爷大娘都会进去好好检查一番,若是发现有人弄脏了里面,直接就说要带去衙门,除非对方老老实实把弄脏的地方清理干净为止。 这可不是现代,而是百姓们对官府十分惧怕的古代,他们哪里敢弄脏,每次都老老实实的按着规定方便,冲水,洗手,一个步骤都不敢少。 对,洗手,纪大知县特地修了水塔,就是为了让百姓们养成方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强权和免费两道大山之下,垂柳的百姓们渐渐也习惯了有垃圾就弄到垃圾桶,不往地上乱丢垃圾,想方便了也不就地或者找个草丛,而是去往附近的公厕,方便完了冲水洗手。 他们渐渐习惯了方便完后洗手,也觉得这样干净了许多。 纪长泽又派人修了澡堂,同样也是不收钱让百姓们免费洗漱,当然,不强制你去洗澡,但是若是有那些要去大小商街做生意的,大小商街大门口可是守着人,若是嗅闻到了你身上有臭味,那是不允许进的,不管你是卖东西的还是买东西的,说不让进就是不让进。 虽然说看上去这俩地方费钱,比起元花胰挣的钱那还真的是九牛一毛,而且,他手里头每天可是都有摊位费进账的。 小商街主要卖生活百货,摊位都是给衙门给摆好了的,一天只收一文钱,一般都是小老百姓进去,大商街则是卖较为贵重的东西,什么金银首饰玉镯,什么华丽衣裳马车,都在这里面卖,这里边的摊位费可就贵多了。 反正澡堂子也是免费,洗个澡还能费什么功夫,又不是人人都是那种洗个澡就跟杀了他一样的,就算是,难道还能因为没洗澡耽误赚钱买东西吗? 不管是自愿还是因为纪长泽下的令,总之如今走在街上,大家都是身上干干净净,清清爽爽,修路、香胰厂、建大小商街,盖旅游城,这些都需要人手,纪长泽都是按照他精心计算出的适合工资招人,这么一圈下来,只要是那种愿意卖力气的,家里的日子都过得差不到哪里去。 手上没以前那么缺钱了,身上这么干净,还穿那些破旧的衣服多别扭啊,先是手上有钱的穿新衣,接着就是着挤一挤也能穿新衣的,到了后来,满大街的垂柳人基本上都是人手一套新衣了。 就算不是新的,也都是洗的干干净净,半分都不污浊。 毕竟以往大家都没钱去澡堂子洗澡,也没钱换新衣服,都这样,他们不洗澡不穿新衣服也没什么,但如今大部分人都是身上干干净净还穿着崭新衣物,这种时候,那些不洗澡不穿新衣服的人就是另类了。 就算是家里情况特殊实在是没钱的,洗个免费澡,再把身上的衣物洗干净总不是难事吧。 大家都这样了,身为垂柳县丞,乌县丞自然也得好好的洗干净他这一身老皮,穿上娘子新作的衣裳,干干净净的来县衙干活。 还别说,以前身上脏兮兮的还没什么感觉,如今满身清爽,又穿着崭新衣物,他自己都比以前多注重

相关推荐: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他是斯文糙汉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壮汉夫郎太宠我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危险情人   深陷